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德育如何進行

新加坡德育如何進行

發布時間: 2022-04-22 06:23:00

① 新加坡人怎麼樣 - 2009 新加坡人怎樣教育孩子一

號稱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一座被碧藍色海水環抱著的綠色小島,一個高樓林立、森林茂盛的現代化理想城市。一個年輕富庶的國家,沒有乞丐,沒有腐敗,犯罪率極低,受教育率極高,小小的國土上呈現出無限的生機。華人佔了整個新加坡人口的76%,因此,和我們一樣受儒家文化教育的深厚浸染,望子成龍的心願,望女成鳳的期盼匯聚成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怎樣才能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優秀人才?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長?新加坡人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和我們也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在許多具體問題的處理上卻頗具特色,很值得中國的家長朋友們思考、借鑒與體味。
新加坡之所以被稱為獅城是因為新加坡島的形狀像一頭雄獅,另外,還有關於新加坡的由來,則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十一世紀以前,新加坡是一個無人居住的荒島,只有遍的沼澤和莽莽的叢林,一些路過的中國的和阿拉伯的商船廠偶爾會在此靠岸停泊。大約在公元1160年,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我國稱三佛齊王國)的王子,拜里未蘇拉為了尋找建立新城市的理想地點,跟隨父親乘船離開了蘇門答臘巨港。王子最後選擇了賓丹島,並愛上了島上一位美麗端莊的公主,兩情相悅。做了賓丹島王的王子一天帶著嬌妻外出狩獵,來到了荒無人煙的單馬錫島(新加坡島的古稱)。在潔白的沙灘上,一隻怪獸向王子致意後疾馳而去。這野獸比羊還大,黑頭,白胸,紅身,雄健敏捷,王子非常喜歡卻從未見過,他驚奇地問隨從:這是什麼動物?隨從信口答道:獅子。王子信以為真,十分高興,認為這是塊吉祥的土地,便決定建都於此。獅子之城,是一個梵語singe(獅子)與Pura(城堡)構成的復合詞,後來在歷史的長河中才逐漸演變成為馬來語的新加坡。
在新加坡,這個魚尾獅身的標志是隨處可見的,許多建築物上都有這樣的栩栩如生的雕像和圖案。許多到新加坡旅遊的人們都要購買有魚尾獅像的工藝品,我每次到新加坡也要買各種各樣的魚尾獅圖案的小工藝品以及巧克力、鑰匙鏈等回來送朋友。
據新加坡人自己認為,魚尾獅像其實體現著它們所追求的一種精神:既要像雄獅那樣英姿勃發,力爭上游,又要像魚那樣進退自如,柔韌瀟灑。從這個意義上說,魚尾獅像確實是新加坡的象徵。
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的移民國家,語言文字也必然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徵,新加坡政府把馬來亞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規定為官方語言。馬來亞語為國語,英語是行政語言。在這種特殊的語言環境中,新加坡人大多掌握兩種或更多的語言。英語作為新加坡的第一語言,居於首要地位。與之相應,國家實行的是強調英語的教育政策。新加坡的華人,要數祖籍中國廣東、福建兩省的最多,所以廣東話、潮州話、客家話,就成了新加坡華人使用的主要語言。最近幾十年來,由於新加坡政府大力提倡並推廣普通話,因此普通話已成為新加坡華人的主要社交語言。除了以上幾種主要語言之外,新加坡的多元語言家族中,還包括印度移民使用的馬拉亞語和旁遮普語等其它語言。在新加坡看華文電視、聽華語廣播、讀華文報紙,就跟在國內一樣方便。書店裡、圖書館里華文書籍數不勝數。我在新加坡期間,每天必看華語電視主要是看新聞,坐在朋友的車上則收聽華語廣播,也是了解新聞,每天都要買一份聯合早報,就跟看華商報一樣。
語言,文字的多元化,一方面使新加坡人能夠更加便利、快捷地吸收西方的知識和信息,學習和掌握西方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另一方面,在引進大量技術和人員的同時,西方國家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也大量湧入新加坡,在新加坡這個東方國度里,西方的價值觀念和它原本固有的傳統價值觀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沖撞。兩種價值觀念的沖突,必然影響到當代新加坡人的行為和處事態度。當今新加坡的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應當使用西方的新技術、新方法來加速本國工業化進程,但是面對西方價值觀念應當予以抵制。新加坡政俯於80年代後期,在中學推行新的德育教材,以便對青年人加以正確引導,使傳統價值觀念在他們的思想中生根發芽。
新加坡人十分重視家庭品德教育,積極努力地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
(1)培養仁愛之心,在新加坡女作家康珮珊的作品的從多人物中,有一位生活在某個小鎮的黑發女孩,她以幼小孱弱的身軀承擔起獨立照料兩位貧病交加的養父母的重擔。這篇名作《黑頭發》在新加坡獲得極大的好評,因為從這位十來歲的小女孩身上,人們可以看到仁愛精神給人帶來的巨大力量和無窮智慧。
曾擔任過新加坡教育署長的陳新儀女士認為,家長不僅要以滿腔的愛心愛孩子,還要教會孩子愛別人。要教育孩子愛父母、愛長輩、愛老師、愛同學、愛自己的學校等等。如果一個孩子從小隻積壓接受別人的愛心,而從不知道要以同樣的愛心對待別人,那他長大以後只會成為感情上的白痴和魔鬼,或者只會麻木地接受別人的愛心,根本談不上去愛別人。這樣的孩子將來只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不幸,他自己最終也會被家庭和社會厭棄。陳女士還現身說法,說明家長要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使孩子明白如何表達情感。比如有一回,她的兩個小兒子在玩飛人游戲,他們興奮地在每個房間竄來竄去,在沙發上跳上跳下,大聲尖叫大聲歡呼,直到深夜也不肯上床休息。陳新儀女士沒有照通常父母的做法上前呵斥孩子,然後一手拽一個,命令他們立即上床睡覺。她悄悄地關掉電視,關掉房間的大燈,躡手躡腳地開始收拾凌亂的玩具,並沖孩子們豎起中指噓了一聲,小聲地說:爸爸工作好辛苦,今晚要早點休息,我們可不可以暫進停止玩游戲,讓爸爸好好睡一覺,明天上班才會很有干勁。兩個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顯然得正在興頭上,對身邊的游戲玩具都戀戀不舍。於是陳女士允諾不急著將玩具收拾起來,而是先擱在一個大盒子里,等明天再玩。並且還極力表揚他們體貼父母、有孝心。孩子們於是都愉快地去對爸爸說晚安,並乖乖地回到自己的卧室去了。陳女士對家長的忠告是:家長要培養孩子愛父母和其他人的情感,要給孩子表達這種情感的機會。譬如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工作很忙很緊,自己在家裡玩耍時不能影響父母的休息;要關心父母的健康,尊敬年邁的爺爺奶奶,並為他們做些力所以有及的事;和同伴一起游戲時能和睦相片,互助友愛;願意為鄰居、同伴做好事,等等。
(2)培養孩子有紀律、守秩序。中國有句俗話: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也是新加坡家庭品德教育的重要准則之一。新加坡的父母家長常常憑借日常生活的小事情或各種形式的游戲培養孩子的規范意識,從而讓孩子知道這些規范,並自覺地按照這些規范去行動。新加坡國立大學著名教授、商業管理學院院長陳心剛先生在回憶他的童年生活時,深有感觸地說:那時我和哥哥都很小,不太懂事。可我們的父母試圖讓我們懂得任何事情都有一定之規。在家裡,媽媽要求我們知道家裡的各種用品、物件都在固定的擺放位置,每次使用要物歸原處。她每天都要我們按時就寢和起床,按時進餐,按時做各種練習與作業。那時我和哥哥都很聽話,倒不是因為擔心不聽話會挨打,而是擔心不聽話,媽媽會把我們的表現告訴老師,那麼同學們也會知道的,這可是件沒面子的事。他還有聲色地描繪了小時候父親和自己對弈的情形。有一次父子倆下棋,好勝心極強的陳心剛一心想勝過爸爸。睜大眼睛聚精會神地思考著每步棋的走法,手裡的棋子被滲出的汗沾濕了。好不容易的、想出攻勢凌厲的一招,他得意地往前走了一步,孰料就在落子的一剎那,他突然發現自己計算錯誤,這一招不啻於是主動送入虎口。他連忙嚷著要悔棋。這時候,平日一貫慈祥溫和的人父親卻變得嚴肅起來,他不準小心剛悔棋,雖然這只不過是場非正式的棋賽。幼小的心剛暗暗不滿於父親的不通情理,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認為爸爸小心眼兒。多年以後,他才領悟到當年這落子無悔的小曲中飽含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任何游戲都是有規則的,規則是順利進行游戲,達到游戲目的的保證。對孩子而言,游戲規則是對自己行為的必要約束。至於和孩子一起游戲時,父親督促孩子嚴格遵守規則,正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自製力,訓練他的紀律性,並為他將來成為守法公民打下牢固的基礎。
(3)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貌。新加坡人十分注重文明禮貌,認為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提倡文明禮貌無疑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的友好關系,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教養的程度。在這方面,新加坡人與中國人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
培養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就是要求孩子學會和氣,文雅、謙遜地說話、行事。
當妨礙了別人或給人帶來不便時,要主動說對不起、麻煩您了而不能不表示你的歉意,更不能說活該;
當別人向你賠禮道歉時,要回答沒關系或不要緊,而不能得理不讓人,更不能不依不饒,無理取鬧;
在街頭巷尾碰到同伴、長者,要說您好,而不能低頭側身裝沒看見;
與人分別時,一定要說再見,而不能自顧走開,毫無表示;
文雅的談吐必須與得休的舉止相匹配。因此,家長在教會孩子使用禮貌用語的同時,還應不懈地培養他得體優雅的舉止;
需要讓孩子知道並遵守的行為規范有:站立時挺胸收腹梗頸,雙肩平放不搖晃,兩臂下垂不揣兜,腿部不顫動;
進入別人(包括家長)的房間,要先輕輕敲門,得到充許後方可進去,不能隨便推門而入;
拜訪人家要預先通知,並注意時間,一般不在吃飯和午睡時間去,盡量避免妨礙人家的正常生活;
任何季節都不能身穿內衣褲或睡衣去訪問人家,或在家接待來訪客人;
客人來訪時要主動讓座,倒茶時要雙手奉上,會客時坐姿端正,不要左靠右歪,雙腳不要叉太大或蹺二郎腿,也不能搖擺晃動。
與人談話時,不挖鼻孔、摳耳朵、剔牙齒、搔癢癢、脫鞋襪、摳腳趾;
就餐時,不在客人和長輩之先動筷,不在菜盤中翻撿,餐具要輕拿輕放,減少碰撞,吃東西時不發出咀嚼聲;
在公共專場合,咳嗽、打噴嚏、吐痰均需用手絹掩住口鼻,不能沖著別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養孩子文明禮貌的言談舉止上,做父母的一定要給孩子作個富有教養的好榜樣。起碼在上述這些方面能給孩子以正確示範。
此外,新加坡人的父母之道還包括教育孩子勤勞儉朴,從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孩子要說真話,不說假話等等。在新加坡的幼兒德育教材中有這么一則小故事:小麗心十分喜愛畫畫,多次要求媽媽給她買盒彩色筆,可是媽媽沒把此事放在心上,一直沒給買。麗心為了得到這盼望已久的彩筆,開始騙媽媽:我們幼兒園老師說,明天每人要帶一盒彩筆去幼兒園畫畫。媽媽不敢違抗老師要求,趕緊去買了盒彩筆,麗心終於以說謊達到了目的。類似這樣的說謊情況在許多孩子身上時有發生,事實上家長只要加以適當注意,就可以完全避免,不少新加坡家長也已認識到自己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應盡量滿足。如一時無法滿足,也必須向孩子說明理由。倘若對孩子的願望與要求不分青紅皂白地不予理睬,或一味拒絕,就很容易使孩子說謊或背著家長干壞事。
愛因斯坦在悼念著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時說: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作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可見,天才人物取得的傑出成就與高尚品質是密切相關的。 作為父母,倘若您希望孩子能成為有所作為的人才,就一定要注意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值得借鑒的是,新加坡人不僅注重家庭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視社會公德教育。人們綠化國土,自覺主動地愛護周圍環境。在新加坡,平均每4個人就有一棵樹。新加坡人熱愛他們生息繁衍的土地,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裝點著這個美麗的花園之國。

② 關於新加坡的道德教育

新加坡獨立40多年,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國崛起為令人欽佩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在東南亞地區可算一個政治強國。除了國家幅員太小給人以缺憾外,對於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可圈可點的的經驗確實很多。原以為,號稱「開明的獨裁」的國家,只是法制完備嚴厲而已,細究根源,舉國堅持不懈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可謂功不可沒,它們構築全民價值體系的做法,我們中國可資借鑒。

一是在復雜的民族背景基礎上培育共同的價值觀。新加坡國民中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他們信仰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在這樣復雜的種族宗教背景下,新加坡國會通過的《共同價值觀白皮書》將「國家至上,社會為先;家庭為根,社會為本;關懷輔助,同舟共濟;求同存異,協商共識;種族和諧,勇敢寬容」作為新加坡國民共同價值觀念體系的基礎。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的道德教育目標是培養做好公民。隨著經濟發達程度的提高,又不斷融入國際社會,新加坡德育目標又轉向重振傳統文化、弘揚東方美德、抗拒西方頹廢思想的侵蝕。

二是在悠久的儒家文化基礎上培育現代的東方價值觀。新加坡堅持倡導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東方價值觀,對傳統的「八德」即「忠孝仁愛禮義廉恥」賦予了現代意義:所謂「忠」,就是愛國,忠於國家,旨在把國民培養成為具有強烈凝聚力的新一代新加坡人;「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賢;「仁」與「愛」則是主張國民要富有同情心和友愛精神,要關心他人;「禮」和「義」,是要講究禮貌和禮節,對外國人不要卑躬屈膝,對同胞應一視同仁;「廉」指為官的德行,要求新加坡的官員樹立為國、為民眾服務的思想,並且在一整套嚴密的反腐化制度監督下、在「自律」與「他律」的共同約束下,廉潔奉公;「恥」就是指人們的羞恥之心,號召國民堂堂正正做人,為社會進步、富國強民做貢獻。

三是在社會生活實踐的各方面夯實公民道理的基礎。新加坡的道德教育並非簡單說教和高調宣傳。一方面,道德教育從小抓起,注重實踐。政府頒布了詳細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綱,從小學到大學,課程循序漸進。不同年級的具體要求各不相同:低年級偏重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而高年級則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新加坡政府還經常在社會上舉辦「忠誠周」、「禮貌周」等活動,培養和強化公民與人為善、互助友愛的良好品德。

四是以法律規范公民的道理行為。新加坡是個法制國家,但不以法代全,而是依法促德,出台了完備嚴峻的法律法規,強制人們遵守必要的道德規范。比如一旦被發現亂丟垃圾,違者除了要課以20至1000新元(1新元約合0.56美元)的罰款外,還可能要穿上標有「我是垃圾蟲」的黃馬甲,參加掃大街的強制勞動。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擅闖紅燈。新加坡政府認為,這些「小事」關乎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一旦道德體系崩潰,其他就無從談起,經濟的發展也就偏離了本義。

結合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開展的幾次公民道德建設,還有如下問題值得思考:

把共同價值觀上升到國家意志,並確實能代表人民意志。無疑,新加坡立國後一直是人民執行黨執政(大概是這樣吧),而且威望一直不錯,全民道德體系構建肯定是執政黨的執政理念,但在國家社會管理面前,國家意志更能讓各方面的政治力量和群眾接受和遵從。

宗教信仰是這個國家道德建設在中國媒體沒有公開說明的意識形態基礎。在中學生中就有多數人已經信仰宗教,而且是以基督教為主。不管什麼教吧,不是強調罪感就是強調恥感,從小就耳濡目染,民族素質的基礎就這樣打起來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其實主要還是吸收了英美方面的文明成果,在現代化的強大壓力下,那兒的政治精英堅持保留代表中華文明的儒家文化的底線,並使之現代化。

道德建設更要強調以人為本。凡涉及道德層面的,或者是不違法的事,一般不動用司法力量介入,這樣也保持了國家法律的尊嚴。而且注意分類對待,比喻在校學生做了有違道德和規定的事,也使用鞭刑,但不是國家法律意義上的鞭刑,也不報警。而是校內自己的鞭刑,對違紀違規的學生進行公開的象徵性的鞭刑。這種做法既嚴厲又有度,讓受罰者知羞恥,又不至於今後無法面對社會。

中國進行某種教育有一個說法,叫言傳身教,言傳不說了,身教一般就是典型示範、樹立榜樣。但新加坡好象不止於此。對公民的每一種行為都有人有制度在進行具體的管理和約束。除了上面所說的對亂丟垃圾等行為的處理外,還有,比喻電梯門口先出後進的規矩,比喻上了廁所必須保潔的習慣,比喻公共場合排隊的要求,政府都安排專門的人在那兒矯正各種不規范的行為,多年堅持,不是說說了事,也不是罰款了事。你用了廁所沒保潔,就是用你自己的衣服去擦,也要擦乾凈了才能走,看你第二次還敢不也懈怠,一個國家公民的素質就是這樣提高的。

現在,新加坡也面臨著國家對公民、特別是人才的向心力凝聚力的問題。因為世界開放度越來越大,而新加坡國家太小,很多人不甘心囿於小國發展和生活。所以,它們非常注意培養公民對國家的識同感和責任感。這同我國因為太窮,一些人不不甘心囿於貧窮的狀況類似。我們國家人才外流其實遠比新加坡嚴重,因為人才資源基數大,也就沒有新加坡那樣的危機和壓力。

③ 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中心,教育規律表明,德是學生個性的主導因素,對智、體諸多方面的發展起不可忽視的作用,發展素質教育更應該發揮德育的基礎作用,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優良的教育環境。德育教育從以下幾個方面:

1、優化育人環境,營造育人氛圍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優良的德育教育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學校應充分利用所有教育設備,加大德育宣傳的力度,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2、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加強「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的課堂教育以外,還積極探索文化課和專業課的改革,思想教育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之中,引導老師注意尋找「切入點」的「結合點」,做到結合案例剖析、結合身邊的實際分析、結合社會的熱點逐步透析。

(3)新加坡德育如何進行擴展閱讀:

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成的,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僅與學生的智力有關,更重要的還是與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有關。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做起:

1、首先培養孩子在學習上專心的習慣。在學校加強學生課堂常規的訓練,要肯花時間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

2、給孩子制定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從小注重習慣養成。作息時間表,是給學生制定生活、學習規矩的前提。

3、從小培養學生做作業時獨立思考的解題能力。有意識從小抓起,從學生的日常活動中做起,讓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對父母不依不靠,學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

4、要求學生養成每天記錄作業題的好習慣。個學生每天如果能養成記下教師布置的作業並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意味著這學生學會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學生的人生也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5、從小培養孩子做完作業,自己檢查的習慣。學生在做作業時,盡量不打擾學生,讓他一個靜心的做題。學生做完作業後,督促孩子在空餘的時間里做自我檢查。

6、培養孩子做完作業後,整理桌上學慣用品並收拾好自己書包的習慣。要求學生每次做完作業後,自己養成整理書桌並收拾好學慣用品的習慣,從小讓孩子面對生活,學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好習慣。好習慣可以使孩子終生受益。

④ 德育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德育方法,是為進行德育思想品德教育而採取的各種方式的總和。在現代德育工作中應著重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1、榜樣示範法
一般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有以下幾種:
(1)革命領袖和英雄模範人物,是學生最敬仰、熱愛的榜樣,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影響作用。
(2)家長和教師,是學生最直接的榜樣,對學生處處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同學中的好人好事,優秀典型,是教育學生最有感召力、說服力的榜樣。
(4)偉大的歷史人物和文藝典型形象。
2、品德評價法
這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給予的激勵或抑制,從而控制其品德發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發展的方法。品德評價法有四種主要方式:(1)表揚與獎勵(2)批評與懲罰(3)評比(4)操作評定。運用品德評價法的要求:(1)要使學生不僅成為評價的對象而且成為評價的主體。(2)品德評價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3)要貫徹獎勵為主,批評懲罰為輔的正面教育方法。
3.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熏陶三種方式。
4.實踐鍛煉法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的思想感情發生深刻的變化;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社會適應能力,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更具主動性。

⑤ 美國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異同點

美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美國是個多民族國家,美國思想政治教育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核心就是「美國精神」,美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合格的美國公民」。

美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問題就是形成統一的民族精神,形成基本的價值觀,認同美國這個國家。美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十分廣泛,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美國學校的課程設置全面,歷史課程是美國學生的必修課,在專業課程中也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學校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社會各個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以個性發展為前提,強調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
美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美國注重加強社會政治環境建設。美國首都華盛頓就是一個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博物館。華盛頓紀念碑、林肯紀念塔、羅斯福紀念館、國會圖書館、獨立紀念碑、航天航空博物館等全部免費開放,全國各地博物館星羅棋布。建築物的周圍是干凈整潔的自然環境,各種建築物處處都進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宣傳,到處都滲透著美國「意識」。(2)實踐性也是美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美國各級各類學校都非常重視課外活動和社會服務。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政府和社會非常支持學生參加社會性服務。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社會生存的能力。(3)美國思想政治教育採用社會化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只局限在學校范圍內,學校只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國會、政黨、教會、學校、企業、社區等都負有道德教育的職能,重視個性的發展,注重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公民的社會責任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新加坡政府強調對國民進行國家意識教育,形成共同價值觀。把價值觀念提升為國家意識,並在學校、工作場所和家庭中教導,使它們成為新加坡人的生活指南。新加坡大力弘揚東方傳統價值觀特別是中國古代的儒家傳統文化。新加坡在對待東西方文化的態度上,堅持「技術上依賴西方,精神上固守東方」,對儒家文化進行批判的吸收,抵禦西方腐朽價值觀的入侵。新加坡注重傳統價值的熏陶,反對全盤西化,倡導東方價值觀。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層次性和統一性。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能力的不同,制定了合理的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教育計劃和綱要。從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2)國家高度重視,注重培植公民的國家意識,把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重要地位。(3)新加坡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積極參與和指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化水平。(4)新加坡注重德育環境的建設,學校是和社會生活是緊密相連特殊環境。學校在學生思想政治觀點及品德的形成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新加坡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注意與家庭和社會的結合,並產生了良好的效果。(5)加強法制建設。新加坡政府重視法制建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通過立法和制定政策,強制人們遵守共同的行為規范,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社會風尚。
僅供參考

⑥ 如何開展德育工作

開展德育工作的方法
一、校長要注重個人素養的提高,要練好「內功」
校長在德育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才能、本領,要首先提高自己的個人素養,這樣才有更高的覺悟、更先進的意識和理念去進行德育工作。一是要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理論素養越高,一個人的思考能力就越強,思維愈縝密,認識愈清楚。二是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校長要認真學習管理理論知識,從豐富的學校管理知識中吸取適用於自身和本校實際的管理知識。另外,校長還要懂得教學的科學規律,當一個好校長,首先必須當好一名好教師。三是校長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一個好校長的心中儲滿著無限的愛,時時都腳踏實地,行為端正,辦事公平,博學多才,人緣極好,這樣有魅力的校長才能為德育教育保駕護航。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教師德育教育的整體素質
教師是學校進行德育工作的一線工作者,直接進行和承擔大量的德育工作,這支隊伍的質量和素質直接決定著受教育者主體——學生的德育接收質量和狀況。學校是這支教育隊伍的負責者和管理者,在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中,負責抓好一批優秀的德育工作管理隊伍,對學校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要進一步發揮他們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一是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二是要提高他們對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三是要大力開展好德育工作的評比、表彰活動,要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從而帶動學校整體德育工作的開展。
三、營造優良的校園文化環境,「以美促德」
校園文化以校園作為其發源、誕生和發展的土壤,是學校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機整體,更是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載體。

⑦ 怎樣進行德育

德育教育:
1.從實際出發,貼近學生的生活

小學生在思想上、心智上發育並不成熟,其知識面有限並且對事物的判斷大都以自我感受為中心,以感性思想引導個體行為,其對世界的認知是通過在生活中所面對和經歷的人與事物而行成的,對善惡的判斷無關其道德,而僅僅只是兒童心理認知的基本外在表現之一。知識的傳授可以通過理論學習而獲得,但道德品質的學習卻離不開社會生活的規范,真正的德育教育必須在社會生活中進行,因而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必須源於其生活。以社會生活為出發點所構建的德育教育課堂,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知識回歸實踐本質的新課程改革的必要要求。
2.堅持社會、家庭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德育教育並不能一蹴而就,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伴隨個人經歷的過程,堅持單方面或者短時間的德育教育,並不能真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用。在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其精神世界影響最大的是家庭和學校,而隨著兒童逐步踏入社會,社會因素對其價值觀的影響也逐步提升。父母家人的人格因素、職業因素、家庭關系因素,學校教師的人格魅力、言傳身教、學生間的關系,受社會大思潮侵襲等都深刻地影響著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在實施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認識到德育教育必須堅持學校、社會、家庭各方協調一致的原則,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⑧ 新加坡教育與中國教育的差異有哪些各位路過的幫幫忙回答一下

新加坡教育和中國教育的幾點思考

1、 教育制度
中國與新加坡都是6年制的小學教育,大體上區分不大。新加坡的小學是半天上課,作業比中國孩子的少,壓力也少一些,孩子的個性教育得到尊重。除了學習知識外,還接收一些實用教育、道德教育和公共知識教育,也特殊重視雙語教育(英文和華文),中國在中學階段更加重視數理化的教育。在新加坡沒有政治教育。在中小學階段,新加坡的考試的頻繁程度同中國類似,在這一點上,中國與新加坡比較相似。但是給孩子提供的機會更多。
新加坡大學階段專業選擇的機會比中國多。中國、新加坡在這個方面還是沒有辦法同北美、澳洲的國家相比,這些國家的教育資源極其豐富,無需考試就可以進入大學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己選擇專業,同時讀幾個專業、大學都是可以的。而中國和新加坡的孩子在報考大學的時候就要謹慎的多,因為專業和大學基本上不可更改(新加坡有的學校、專業更改相近的專業還是比較容易)。就是說孩子不喜歡這個專業,或者說明知道這個專業將來的就業前景不樂觀,也必須把這個專業讀完!這是中國教育最大的弊端,而這個問題實際上在中國現有的教育制度下是可以克服的。
新加坡東西方相結合的教育制度,促使新加坡政府的國民教育,在秉承西方一些現代文明的同時,大力推行儒家思想,從而保持社會穩定和發展。根據國情、民情合理定位教育方向和教育制度,教育對經濟的發展、國家的發展貢獻度顯而易見。

反觀我們的教育制度,似乎丟失了傳統的精髓而又沒有得到西方教育的真傳,處在迷失階段。新加坡的教育方式十分靈活,完全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興趣特長,與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無疑是先進的。我國的教育近年來也在不斷倡導「個性教育」、「合作探究」等方法,但大多數教師還是採用「灌」的方法,填鴨式的「滿堂灌」現象還普遍存在,嚴重地制約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我們可以借鑒新加坡的教育方法,在課程內容上加以取捨,在考試方法和評估體系中作相應的改變,會促進教育方法的改變。
2、道德教育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可以說為我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範例,讓人感受最深。新加坡的道德教育滲透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中,滲透在每一個細小的環節上,學生在無形中接受著這種教育,也在無形中實踐著這種思想。如他們的德育教材從內容到形式都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積極鼓勵教師採取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策略,具體有了文化傳遞法(將某些優良的文化價值觀灌輸給下一代,如講故事、討論等),設身處地考慮法(重點在愛護和關懷他們的層面上,教導學生要有同情心,了解別人的感受和需求,促使學生關心他人),價值澄清法和道德認知發展法等。這些教育方式貴在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地對問題進行思考、討論、提問和反思,很少見硬著規定要達到什麼形式和規模等,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中國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儒家思想影響了中華民族的世世代代,但是中國的道德教育又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本關鍵在於形式的東西多於實在的東西,空洞的說教多於無聲處的潛移默化,導致中小學生德育觀、價值觀的淡漠,直接影響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往往過分追求形式和劃一,反而影響效果,更讓人感到虛的成份太多,重在形式,甚至做事可以弄虛作假。讓世界觀、價值觀均尚未成型的未成年人來教育世界觀、價值觀基本成型的成年人,實在讓人感到有些可笑。我們更應該重視實實在在的對學生有實際教育意義的活動和方式,才能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3、中國家長的誤區
(1)教育態度
在新加坡家長更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自由自在享受童年的快樂。中國的家長望子成龍,希望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這些技能實際上可能並不能幫助未來的就業),把自己一生沒有實現的願望希望在孩子身上完成。認為只有上大學,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甚至部分家長在孩子大學入學選擇專業的時候,也是不尊重孩子的選擇。
(2)名校
這一點,中國和新加坡的家長類似,希望孩子讀名校。實際上這是東方教育制度與西方教育制度的最大區別。由於西方國家大學是自由入學、自由轉學制度,所以孩子在進入大學的時候考慮更多的是這個大學是否適合孩子讀書。另外,在讀書期間可以工作,工作幾年以後可以接讀大學課程也是與東方教育制度不同的。
(3)英文本身作為謀生手段
在新加坡讀書,最大的收獲就是英文能力,中學畢業的英文成績應該與中國英文大學(碩士)的水準相當。
4 、新加坡成熟的雙語教育模式值得我們借鑒
經濟全球化需要相當數量既熟悉國際經濟運作,又了解國情、法律、文化,而且能熟練掌握外語的人才。人才從何而來?除了通過實際工作訓練之處,主要通過學校的培養,而要培養出具有世界眼光,能在國際舞台上大顯身手的人才,教育就必須適應「全球化和國際化」的趨勢,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和「雙語模式」值得我們借鑒。我們的教育應當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上適應國際交往和發展的需要,要培養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教育國際化是應經濟全球化而生,是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的必然產物。我國也基本上是雙語教育,而外語(主要是英語)教育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只會寫,無法交流,遇到出國或對外交流時還需強化訓練。

⑨ 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德育的主要方法包括:

1、說服教育法

說服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要求學生遵守道德規范、養成道德行為。首先要提高認識、啟發自覺、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有學生的認識提高了,認識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覺去履行。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方法。

2、榜樣示範法

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包括:典範、示範、評優等方法。

3、實際鍛煉法

是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包括:練習、制度、委託任務和組織活動等方法。

4、品德修養指導法

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經過自覺學習、自我反思和自我行為調節,使自身品德不斷完善的一種重要方法。包括:學習、座右銘、立志、自我批評、慎獨等方法。

學生品德的提高是一個能動的發展過程,它的成效同學生個人能否自覺主動進行道德修養緊密相關,學生的年齡愈大,他們個人進行的道德修養在自身品德發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視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提高他們的修養能力,如果沒有道德的修養,個人的進步就是不可能的。

5、陶冶教育法

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6、品德評價法

德育的各種方法各有特點與作用,每一種方法都是進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萬能的,它們之間相互補充、配合,構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統。

青少年學生品德的培養,不可能通過個別方法來實現,必定是科學地綜合運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結果。所以教師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於創造性地運用。

(9)新加坡德育如何進行擴展閱讀

德育目標具體要求:

1、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維護祖國的尊嚴、榮譽、獨立統一和各民族的大團結,視國家利益為最高利益,立志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而奮斗。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確理解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努力學習初步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增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確立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形成符合社會和個人實際的就業觀,提高自我就業能力,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准備。

5、樹立社會主義民主觀念和遵紀守法意識。

6、具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

7、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⑩ 關於新加坡青少年社會工作情況的一切

新加坡中小學的社區服務活動

新加坡是一個自由貿易港,文化多元是該國的一個顯著特點,給新加坡的學校德育帶來了許多機會,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新加坡的學校德育在培養年輕一代的社會服務意識、公共道德意識、遵紀守法意識、團結協作意識等方面,在協調學校與社會共同對年輕一代德育方面,表現出一定的特色。新加坡政府號召社會各方面要密切配合,為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創造優良的社會環境。全國中小學生都被組織起來,以參與各種各樣社區活動的形式,作為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如參加文明禮貌月活動、清潔運動、植樹運動、禁止吸煙運動、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運動、尊老敬賢運動、睦鄰運動、守時運動、國家意識周、同心周等活動。

自1990年起,新加坡的社區服務活動進一步完善並制度化,國家社會發展部與教育部、政務部制訂了一項計劃,使參與社區服務的學生能獲得額外的課外活動分或微章。這項計劃把活動分為六類:

1.「好朋友」計劃:即以個人或小組幫助某同學功課,找原因,安排復習。

2.關懷與分享計劃:勸說同學捐玩具給不幸者,捐錢物給災區或難民。

3.擔負校內領導責任:高年級學生監督彼此言行並關照低年級同學。

4.到福利收容所和兒童組織服務:即根據年齡安排不同活動,如小學生可邀請不幸者參加各種慶典,中學生則幫助處理家務和協助不幸者參加體育活動等。

5.清潔環境計劃。

6.各種臨時服務:這些活動可結合道德教育課的內容來安排,使學生從中培養服務社會的意識和習慣,增強社會責任心和公民義務感。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5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6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