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商業環境如何
㈠ 新加坡的經濟為什麼發展的那麼好
新加坡以及亞洲四小龍的發展都是特定時期造成的,有一定的歷史偶然性 如果一定要說他有什麼優勢的話 那就是交通
對於新加坡這種國家 工業發展前途是很有限的 能源資源越來越值錢 對外的依賴性也會越來越大 經濟學上一般認為 這種國家在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 應該主要發展服務貿易等其他產業 也不是工業
這也是創造利益空間的唯一辦法
新加坡這國家也挺可憐的 連淡水都要進口 哪天要是和馬來弄別扭了 馬來給她斷水了 可憐的新加坡人就只能用飛機去長江拉水去了
㈡ 新加坡是怎麼樣的一個地方
國名: 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國名來由: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獨立日:8月9日(1965年)
國旗: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星。紅色代表人類的平等,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新月象徵國家,五顆星代表國家建立民主、和平、進步、正義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徵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國徽: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徵,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系。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著「前進吧,新加坡!」
國歌:《前進吧,新加坡》
國花:以一種名為卓錦·萬代蘭的胡姬花為國花。東南亞通稱蘭花為胡姬花。卓錦·萬代蘭是由卓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麗端莊、生命力特強,它象徵新加坡人的氣質和刻苦耐勞、果敢奮斗的精神。
國家政要:總統納丹(S.R. Nathan),1999年9月1日就任,任期六年;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2004年8月宣誓就職;內閣資政李光耀(Lee Kuan Yew) ,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長期擔任總理,1990年11月辭去總理職務,改任內閣資政。
重要節日:華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農歷新年;中秋節:農歷8月15;開齋節:回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泰米爾新年:4、5月間;大寶森節:泰米爾歷的1、2月間;蹈火節:10、11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聖誕節:12月25日;復活節:3月21日月圓後的周日。
首都:新加坡(Singapore)。
自然地理:位於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鑒2002),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其中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
人口: 331.91萬(截至2001年6月),其中華人佔76.7%;馬來人佔13.9%;印度人佔7.9%,其他種族1.5%。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國語為馬來語。英語為行政用語。主要宗教為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簡史:古稱淡馬錫。8世紀建國,屬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紀至19世紀初為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新,與柔佛蘇丹訂約設立貿易站。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1946年英國將其劃為直轄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英國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頒布「緊急法令」等權力。1963年9月16日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
政治:憲法規定: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6年。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總理。總統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任命;可審查政府行使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所賦予的權力以及調查貪污案件。總統顧問理事會受委向總統提供咨詢與建議。總統在行使某些職權,如主要公務員任命時,必須先徵求總統顧問理事會的意見。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議會稱國會,實行一院制。議員由公民投票選舉產生,任期5年。
新 加 坡 金 融 區
經濟: 新加坡的傳統經濟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獨立後,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八十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以製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不斷提高產業結構,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和建築業。製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產品、化學與化學產品、機械設備、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部門。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飼養和水產業。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佔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進口。服務業為經濟增長的龍頭產業。包括零售與批發貿易、飯店旅遊、交通與電訊、金融服務、商業服務等。旅遊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主要景點有聖淘沙島、植物園、夜間動物園等。貨幣名稱:新加坡元(簡稱新元)
新聞出版:英文報有《海峽時報》、《商業時報》、《新報》;華文報有《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馬來文報有《每日新聞》;此外還有泰米爾文報《泰米爾日報》。廣播電台於1936年開播,1959年1月起以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廣播。新加坡廣播電台擁有並經營12個國內電台和3個國際電台。新加坡電視機構擁有並經營2個頻道,一個播送華文節目,另一個播送英文節目,每天播送24小時。12電視私人公司經營2個頻道,一個主要為馬來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務,另一個主要播送體育及文藝節目。1995年有線電視網開通,用戶可接收30多個頻道、10餘個國家的電視節目。1995年開通衛星電視。
新加坡著名商業購物區烏節路的一景
外交:立足東盟,將維護東盟團結與合作、推動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亞洲,注重發展與亞洲國家特別是中、日、韓、印度等國的合作關系;奉行「大國平衡」政策,積極開展經濟外交。
與中國關系:1980年6月14日,中國政府和新加坡政府關於互設商務代表處協議在北京簽字,次年9月兩國商務代表處正式開館。1990年10月3日,中新兩國建交。2005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對新加坡進行友好訪問。2005年10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㈢ 新加坡營商環境如何
可參照我在以下帖子的回復:
http://..com/question/156780308.html
欲知詳情可給我留言。
㈣ 好多人注冊新加坡公司,為什麼新加坡公司那麼受歡迎
謝邀!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在世界各個金融中心中,新加坡絕對是個特殊的存在。在其他離岸金融中心被各種形式的實質經濟法困擾的情況下,新加坡不但沒有受影響,反而迎來更多資本落戶新加坡,這也說明新加坡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穩定性。
新加坡政府對新注冊公司進行了一定的限制,也令新加坡商業環境更為健康和純凈,使得新加坡公司保持了較好的國際商譽。但除了這一點,新加坡公司還有其他的優勢:
1、重視品牌知識產權保護
新加坡是獨立主權國家,遵循依法治國的理念,建立了全面高效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及品牌保護體系。令大量高新科技及品牌公司落戶新加坡,依託新加坡公司開展知識產權相關業務。
2、離岸貿易免稅
新加坡與其他離岸公司注冊地一樣,實行本地收益來源稅制,對於企業境外產生的收益,只要不匯回新加坡,就給予免徵稅收的待遇。
3、重視商業發展的政策
與國際商業環境一樣,離岸公司注冊地間也存在競爭關系。新加坡為了保持其優勢,出台了很多促進商業發展的政策(區域總部計劃「RHQ」、國際總部計劃「IHQ」、全球貿易商計劃「GTP」),並輔以極低的稅率和大量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本落戶新加坡。
4、地理優勢
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入口,毗鄰中國,很早就加入了東盟,並與東盟各國都保持了良好的經貿往來,與東盟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享受零關稅待遇。
5、國際貿易優勢
新加坡在成為離岸金融中心之前,就已經是亞洲最重要的自由貿易港口之一。而隨著國際貿易和航運業的發展,新加坡作為貿易自由港的身份並未改變。因此可以利用新加坡的國際貿易優勢,突破關稅壁壘和制裁,最大程度降低各國間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
6、國際金融優勢
新加坡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投資環境健全健康,能夠方便的進行國際投融資操作,令企業實現資產國際化。
由此可見,新加坡擁有大量從商的優勢條件,因此注冊一家新加坡公司,無疑能為企業帶來更好的發展。但由於新加坡公司注冊門檻高於其他離岸公司,因此選擇一家專業且有責任心的秘書服務提供商為您提供服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
如果您對新加坡公司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共同探討
㈤ 新加坡只有北京市一半大,為什麼經濟如此發達
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與國土面積不是成正比的。
簡單說新加坡的成功,除了天然的地理條件之外,就是歸功於國家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正確的經濟政策。
新加坡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
80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
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
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
新加坡三大經濟支柱產業:國際貿易,加工業,旅遊業。
新加坡網路: http://ke..com/view/3593.html?wtp=tt
題外話,國家政府如果要專注發展一個城市或地區的經濟,其實難度不大,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就是顯著的例子。
所以新加坡這樣一個城市國家,加上明智的政府政策,能有這樣的發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補充:
養老的話,毫無疑問,很多人都會選擇新加坡。
不管從社保、醫療、生態環境、國民素質都比香港相對要好!
當然,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養老金(公積金)!
否則,你只能終勞一生。
(新加坡有多數退休老人都再就業,不懂是閑著無聊,還是腰包不濟,或者兩者兼是。)
㈥ 注冊一家新加坡公司的優勢有什麼
新加坡成為離岸金融中心的時間較晚,因此有機會借鑒已經發展成熟的離岸公司管理體系,並依照自身需求進行改進。而其中較為特別的一點就是政府對於新注冊的公司進行了一定的限制,使得其保持了較好的商業環境。
而除了以上這一外,注冊新加坡公司還有這其他眾多優勢,如下:
1.國際貿易優勢
新加坡在成為離岸金融中心之前,就是亞洲最重要的自由貿易港口之一。隨著國際貿易和航運業的發展,新加坡作為自由貿易港的地位並沒有改變。因此,新加坡可以利用其國際貿易優勢,突破關稅壁壘和制裁,將國家間貿易摩擦的影響降到最低。
2、新加坡公司稅收制度簡單
新加坡的稅收制度組成簡單,對投資友好,無外國所有權的限制,且無外匯管制,因此給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在新加坡,企業所得稅採用單級地區統一稅率的企業所得稅制度。
對於單級企業所得稅制度下的利益相關者(即公司向其股東支付股息)不再徵收稅收。而且,新加坡的資本收益不征稅(如固定資產出售收益,資本交易外匯收益,保險金收益等)。
3、與多個國家簽訂避免雙重征稅協定
避免雙重征稅協議的主要優點包括「避免雙重征稅、減少預扣稅和稅收優惠制度」。這些優勢可以幫助減輕公司結構的稅收負擔。廣泛簽署的雙重征稅避稅協議(dtas),加上沒有資產增值稅(VAT)和股息稅,使從新加坡注冊的控股公司投資成為一項重大優勢。
4、良好的商業環境
新加坡的國家法律,是為了建立和完善商業環境而制定的。商業要發展,首先就需要開放的政策,而新加坡移民政策極為開放,同時新加坡還建立起完善的社會誠信體系和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令新加坡的商業環境公平、透明、誠信。
以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㈦ 我想移民新加坡!但是不知道新加坡經商居住環境如何這個有誰知道嗎
1.居住:新加坡人祖輩大多數都是福建廣東人,很多人講福建話,飲食上很清淡。如果你是福建,廣東人,那這里的環境你會很適應;如果你是北方人,那在飲食上會不習慣。另外新加坡是赤道附近的國家,一年四季永無止境的夏天,沒有四季分明,北方人會不習慣。語言上需要一定的英語基礎,不然生活上會有些不方便,因為還是有一些不會說華語的華人和馬來人印度人。新加坡的交通和生活還是很方便的,城市規劃不錯,城市衛生環境更沒的說,非常干凈,沒有風沙。
2.經商:新加坡社會公平性足夠,不靠社會關系你也可以活的很好,人相對單純,沒有那麼多勾心鬥角的煩心事,不像在中國干什麼都要找人找關系,在這里制度比較合理,只要你努力,你就會有收獲。新加坡治安非常好,凌晨2點走在街頭你也不會害怕。另外,新加坡稅率很低,對經商也會有幫助。
還是要自己先來居住一段時間,實地考察一下,再做決定吧
㈧ 新加坡經濟概況
1.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匱乏。
2.經濟簡史
新國坡國土小, 人口少, 資源缺乏, 國內市場有限。但是其地處馬來半島南端, 馬六 甲海峽南口, 地理位置優越。因此, 從英屬殖民地時代起, 新加坡就成為一個國際都市, 起著中轉貿易和鄰近地區商業中心的作用, 並從此不斷繁榮發展,1965年新加坡 脫離馬來西亞聯邦, 在李光耀總理強有力的統治下, 開始推行一系列針對本國現狀的經濟發展戰略,新加坡從實際出發, 實行全方位開放, 努力把本國經濟融合在世界經 濟之中, 積極參加國際分工, 充分利用外國資源、市場、技術和資金以發展本國經濟。
新加坡政府從1961年起根據不同時期國內國際情況,制定了各階段的五年發展目標,從而使新加坡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各階段情況如下:
第一階段(1961-1965):為了改變過去單一依賴轉口貿易的狀況, 並解決殖民統治留下 的嚴重失業問題, 著手發展進口替代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當時新加坡人口為180萬人, 失業的就有20萬人,經過5年的努力, 創造了1.7萬個就業機會。
第二階段(1966-1975):這是奠定基礎的十年。為了進一步使依靠轉口貿易為主的經濟結構向多元化經濟轉變, 著力發展製造業, 引進電子產品, 發展出口導向型工業,十年中使製造業的產值從4.3億新元增加到35億新元, 每年遞增26%;同時期, 基礎設施 建設展開,機場、港口、道路相繼建成或得到改善, 公共住宅開始大規模興建,此階段基本解決了失業問題, 同時基本具備吸引外資的條件, 外國投資設廠開始增加。
第三階段(1976-1980):此階段是經濟起飛階段。大力引進技術密集型產業, 以電子行 業為先導, 開始大量生產電腦,提倡科研與經濟結合, 提高了生產技術水平,製造業繼續發展, 其就業人數由21萬增加到36萬,同時加快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 使軟、硬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為大規模引進外資創造了良好條件。
第四階段(1981-1985):著力引進高新技術, 不斷提高產品質量, 降低生產成本, 增強 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第五階段(1986-):擴大引進高新技術、鼓勵跨國公司與本地中小企業掛鉤。為了引進投資、技術和專業管理人員, 將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由原來的33%減為10%, 同時鼓勵外 國人在新加坡辦學校、醫院, 便於他們長期居住。
3.經濟概況
傳統經濟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獨立後,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加緊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政府目前的經濟發展方向是:以服務業為發展中心,加速經濟國際化、自由化高科技化。為進一步發展經濟,近年來,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
4.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園藝種植、家禽飼養、水產和蔬菜種植,農業擁有可耕地面積5900公頃, 占國土面積的9.5%。糧食全部靠進口, 80%的蔬菜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農業中保存高產值出口性農產品的生產,如種植熱帶蘭花、飼養觀賞用的熱帶魚,種植一些傳統的熱帶經濟作物等。
(2).工業概況
自從1965年從馬來聯邦脫離後, 工業化推動了新加坡的經濟轉型。主要有製造業, 包 括煉油、石化、修造船、電子電器、紡織、交通設備等部門。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電子工業是增長最快的部門, 但面臨著其他亞洲國家的競爭。政府正致力於提高生產率, 以在低成本、高技術領域保持競爭優勢。
(3).服務業概況
新加坡服務業發達, 隨著東南亞經濟的發展, 還將進一步增長。金融業是最大的服務 業部門, 在過去幾年裡增長很快。旅遊業發達, 是外匯主要來源之一,1995年來新的旅遊者近714萬人。主要來自日本、印尼、馬來西亞、台灣、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5.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1996年):1326億新元(約合941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1996年):7.0%
匯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5835新加坡元
通貨膨脹率(1996年):1.4%
失業率(1996年):2%
當今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2月31日晚發表新年獻詞說,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新加坡經濟目前已陷入衰退,2008年增長率僅為1.5%,低於政府預期的2.5%,而2009年新加坡經濟仍有可能進一步下滑。
李顯龍說,與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相比,此次金融危機是全球性的,因此在應對上將更加困難。作為一個小型的開放經濟體,新加坡此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出口、旅遊及更廣泛的經濟領域都受到了影響。
他指出,2009年的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很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事情不會在一夜之間就發生轉變。新加坡人必須為艱辛的2009年,特別是前半年做好准備。更多公司將被迫縮小規模,未來幾個月將可能出現更多裁員。
李顯龍說,經濟衰退並不意味著沒有機遇。在金融風暴中,新加坡必須繼續尋求新的增長機會,確保新加坡能在經濟衰退結束後更加強大。新加坡政府已對此次經濟風暴迅速作出了反應,目前的工作重點是就業問題,要使人們保住自己的工作,並通過再培訓,幫助已失業的人重新找到工作。
他最後表示,僅有政府的幫助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發揮自己的作用。他呼籲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應對此次經濟危機。
此次來勢兇猛的金融風暴使新加坡2008年以來不得不連續4次調低了2008及2009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其中2009年的經濟增長預期被降至負增長1%至增長2%之間
㈨ 新加坡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也是一個城市國家。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並以長堤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效果顯著,故亦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國名來由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盤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人口概況截至2008年6月,新加坡人口總共有484萬名,比前一年增加了1.03%;其中,新加坡公民為316萬,永久居民為48萬,非居民為120萬。新加坡公民以主要種族區分:華族為272萬,佔74.7%;馬來族為49萬,佔13.6%;印度族為32萬,佔8.9%;余者為其他種族。每平方公里達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的華人基本源自中國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其中大部分是福建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等。 自然地理 新加坡共和國 位於東南亞,是馬來西亞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99.4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線長193公里。水域率:1.444% 。屬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濕度84.3%。 經濟發展
著名商業購物區烏節路 新加坡的經濟傳統上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獨立後的新加坡經濟發展引人矚目,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三大經濟支柱產業:國際貿易,加工業,旅遊業)。
獨立後,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八十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以製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不斷提高產業結構,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和建築業。製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產品、化學與化學產品、機械設備、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部門。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飼養和水產業。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佔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進口。服務業為經濟增長的龍頭產業。包括零售與批發貿易、飯店旅遊、交通與電訊、金融服務、商業服務等。旅遊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
教育新加坡教育制度類似英國式制度,除了各語文類科外,均以英語為媒介語言。一般修讀完十到十一年的中小學後能選擇到初級學院、高中或理工學院就讀,前兩者半數以上能升上國內大學。新加坡有五所理工學院與三所大專學府,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都是亞洲頗具盛名的學府。
新加坡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中國各地區和馬來西亞等地的留學生前來升學,令該國成為亞洲的區域教育樞紐。
新加坡教育制度常被批評為過分依賴制式教材,不鼓勵個人獨立思想空間,強調以考試方式的區別學生素質(升學至上主義),貶低其他的學習方式及職業的貢獻,新加坡本土電影《小孩不笨》即以討論該制度可能扼殺其他新加坡各類型人才發展,及因個人無獨立思考的習慣將無法回應社會變遷挑戰為電影主題。
㈩ 新加坡環境怎麼樣
美麗的"花園國家"新加坡,到處樹木蔥蘢,濃蔭密布,綠草如茵,百花嬌艷,香飄四季。這個亞洲的熱帶島國,除擁有花園式的都市空間外,還具有歐州般的閑情雅韻:哥特式的圓頂建築、維多利亞式的大廈、鑲嵌著彩色玻璃的美麗的大教堂以及河邊小道上相依偎的戀人身影――這個最具歐洲風情的獅城,處處展現著她輕松迷人的魅力。
新加坡是位於馬來西亞半島南端的一個城市型島國,由新加坡本島及57個小島組成,面積647.5平方公里,人口300萬,首都新加坡市。公元7世紀,新加坡被稱為"海城",公元13世紀又稱為"新加普拉",意為"獅子城",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原為馬來西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26年淪為英國殖民地,二次大戰中又被日本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1959年實行內部自治。1963年同馬來西亞、砂勞越、沙巴組成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退出聯邦,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新加坡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毗鄰,西南臨馬六甲海峽,地處太平洋到印度洋,亞洲到大洋洲的"十字路口",成為亞、歐、澳、非四大洲的海上交通樞紐,素有"東方直布羅陀"、"遠東十字路口"的雅稱。
新加坡離赤道僅百餘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溫暖潮濕,溫差變化不大,"全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
加坡是東南亞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每平方公里達4500人。新加坡又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有20多個民族,以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為主。新加坡的移民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本地,各種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不僅創造了新加坡今日多民族的和諧社會,也留下了豐富的多元文化的特點。
新加坡有"花園之國"的美稱,花海、綠海擁抱著"獅子之國"新加坡。關於新加坡,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室利佛逝王國的王子隨父出巡賓丹島,王子與賓丹島公主結為夫妻,並當了賓丹島的國王。一天,他乘船出海巡遊,不料狂風惡浪將船打翻,王子與風浪搏鬥,精疲力盡的關頭,巧遇一隻也在與風浪搏鬥的獅頭魚身的怪物,他們相伴相依,終於游到新加坡島上。於是,他在島上建立了王國。後來,人們便把這只像獅子般勇敢,像美人魚般美麗的怪物稱為魚尾獅,作為新加坡的象徵加以供奉敬仰。
新加坡處處是綠帶和綠洲,樹木迎風搖擺,草坪宛如錦銹,環境整潔,市容優美,處處令人心曠神怡,幽靜安詳。新加坡河將市區分為兩半,北面是行政與文化中心,南面是商業區。
新加坡城市的面積連郊區共216.8平方公里,只佔新加坡島面積的37%,但人們一般不會把新加坡城市和新加坡島分開,它們是渾然一體的,所以新加坡是國家、首都、城市、島嶼的統一體。
新加坡的治安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最新調查顯示,新加坡是受犯罪團伙影響最小的地區,且警察工作效率高、貪污罪案少,因而是全球最安全的經商地。該調查是由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WEF)於2002年底展開的,共涉及59個國家,其中包括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以及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諸多國家。受訪的世界各地商業界人士一致認為,新加坡有安全的經商環境,刑事犯罪及貪污罪案幾乎沒有,這是因為新加坡有嚴厲的內部治安法令。根據新加坡內部治安法令和刑事法,新加坡警察有權扣留危害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政治犯及私會黨徒,有效地阻嚇了犯罪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