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峰會講了什麼
① 誰有馬雲新加坡APEC峰會暢談未來世界:因小而美
我有視頻,也有一位學長聽寫下來的演講詞~~~~~~
由於字數太多沒法貼,告訴我你郵箱,我發給你吧!
② 1998年5月12號中國從新加坡亞太峰會上引進的什麼項目
計算機人像組合系統
http://..com/question/115535086.html
還有一種說法
1998年5月12日國家從新加坡引進連鎖銷售
③ 朝鮮和美國會談為什麼選擇新加坡
美國考慮選擇新加坡,作為首次特金會舉辦地
早些時候有報道稱,美國官員已接到指示,將繼續推進在新加坡召開峰會的計劃。
新加坡位於朝鮮南部近5000公里(3000英里)。對這兩位領導人來說,新加坡代表著中立立場。這個擁有550萬人口的國家擁有與美國的安全夥伴關系,擁有朝鮮大使館,並且與中國關系密切。
從歷史上看,新加坡也有短時間內舉辦引人注目外交事務的歷史。如果金正日同意在遠離平壤的地方舉行會談,這將成為他擔任朝鮮最高領導人做出的最快決定,此舉也可以被認為是朝鮮做出的一大讓步。
④ 東盟首腦會議的簡介
正式首腦會議簡介
自成立至2012年6月,共舉行了二十次正式首腦會議。
東盟峰會上每個成員國都有對決議的否決權,這顯示了東盟互不幹涉內政的平等制度。但是在峰會召開之前,會特別注意開展雙邊磋商,提前達成共識,使東盟峰會的決策過程更加順利。
第一次首腦會議於1976年2月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議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和《東南亞國家聯盟協調一致宣言》。聯合國大會於1992年12月通過決議,認可《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宗旨和原則。
第二次首腦會議於1977年8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會議確定東盟擴大區域經濟合作,加強同美、韓、印、中、日、澳、新(西蘭)和歐共體的對話和經濟聯系。
第三次首腦會議於1987年12月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會議簽署了《馬尼拉宣言》、《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修正議定書和四項經濟協定。
第四次首腦會議於1992年1月在新加坡舉行,簽署了《1992年新加坡宣言》、《東盟經濟合作框架協定》和《有效普惠關稅協定》等三個文件,並決定今後每三年召開一次正式首腦會議。
第五次首腦會議於1995年12月在泰國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曼谷宣言》,簽署了《促進東盟一體化和形成東盟整體意識實施方案》、《關於加強東盟經濟合作框架議定書》和《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通過了《東盟組織機制調整方案》,決定今後在兩次正式首腦會議之間每年召開一次非正式首腦會議。與會各國首腦一致同意繼續推動由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倡議的東亞經濟論壇(EAEC),決定由馬來西亞牽頭組織湄公河流域經濟合作。第六次首腦會議於1998年12月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會議主題是:為了一個和平、穩定均衡發展的東盟而團結合作。會議集中討論了東盟各國協調化解危機,恢復經濟,爭取穩定,均衡發展的有關措施。會議通過了《河內宣言》、《河內行動綱領》和《大膽措施聲明》三個文件,決定加快東盟自由貿易和東盟投資區的進程。
第七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01年11月在汶萊舉行。會議發表了《2001東盟反恐聯合行動宣言》,《第七次東盟首腦會議關於艾滋病問題宣言》,並通過了「河內行動計劃中期回顧」等文件。
第八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02年11月4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10國領導人就實現東盟一體化、打擊恐怖主義等共同關心的地區性和國際性問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討論,並簽署了《東盟旅遊協定》。
第九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03年10月7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上通過了一份旨在2020年成立類似於歐盟的「東盟共同體」宣言,確定了東盟將向關系更加密切的共同體邁進。
第十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04年11月29日在寮國首都萬象舉行。會議簽署了《萬象行動綱領》和《東盟關於一體化優先領域的框架協議》兩份文件,並通過了《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行動綱領》和《東盟安全共同體行動綱領》兩個文件。
第十一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05年12月12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會議通過了關於制訂東盟憲章的《吉隆坡宣言》,以加快實現東盟共同體的建設。
第十二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07年1月13日在菲律賓中部城市宿務舉行。東盟國家領導人通過了關於制定東盟憲章的宣言,並決定成立高級別特別小組,負責起草東盟憲章。會議簽署了有關在2015年前建成東盟共同體、保護和促進海外勞工權益等宣言,還簽署了本地區第一份反恐公約。
第十三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舉行。東盟領導人在會上簽署了《東盟憲章》和《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宣言》等重要文件。
第十四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09年2月28日在泰國華欣和差安舉行。簽署了《2009年—2015年關於東盟共同體路線圖的差安華欣宣言》、《東盟政治與安全共同體藍圖》、《東盟社會與文化共同體藍圖》、《東盟一體化工作計劃第二份倡議》、《關於東盟內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共同宣言》、《東盟地區食品安全聲明》、《關於全球經濟與金融危機的媒體聲明》 。
第十五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09年10月在泰國華欣舉行。會議通過了關於成立東盟政府間人權委員會的宣言。 第十六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10年4月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東盟各國表示將進一步提高效率、落實現有各項協議,積極推動《東盟憲章》轉化為現實。 第十七次東盟首腦會議及對話夥伴國系列會議於2010年10月28日在越南河內舉行。會議通過了促進經濟復甦和人力資源開發的《東盟宣言》。 第十八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11年5月在印尼雅加達舉行。這次峰會的主題為「全球一體化中的東盟共同體」。 第十九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11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會議通過了《巴厘第三協約宣言》,為提升東盟作為地區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制定了發展方向。峰會還通過了主席聲明。聲明說,通過廣泛、公開和富有成效的討論,與會各國一致同意將圍繞3個發展方向努力,即繼續加強東盟共同體建設、以確保區域結構和區域環境有利於發展,加強東盟在全球共同體中的作用。 第二十次東盟首腦會議於2012年4月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峰會通過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文件,包括第20屆東盟峰會《主席聲明》《金邊宣言》《金邊議程》《2015年建立東盟無毒品區宣言》和《「全球溫和派行動組織」概念文件》等,與會各國領導人也就繼續推進東盟一體化建設和解決東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等達成了重要共識。
非正式首腦會議簡介
第一屆東盟非正式首腦會議於1996年11月在印尼雅加達舉行,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大東盟的建設問題,宣布將於適當時間同時吸引柬埔寨、寮國和緬甸三國入盟,並發表了十六點聲明。會議還就加速湄公河流域開發問題交換了意見,責成外長會議制定「東盟2000年遠景目標」。第二屆東盟非正式首腦會議於1997年12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東盟首腦同意實施一項推行服務領域貿易自由化的計劃,並決定在2010的建成東盟投資區及在2020年實現東盟內部投資自由化。會議通過《東盟2020年遠景目標》,隨後東盟與中、日、韓三國首腦舉行非正式會晤,實現了歷史上首次東亞首腦會晤。
第三屆東盟非正式首腦會議於1999年12月在菲律賓舉行。會議決定進一步加快實施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程。
第四屆東盟非正式首腦會議於2000年11月在新加坡舉行。
⑤ 華特股份在2019新加坡工業氣體峰會上發表演講的主題是什麼
這個我比較清楚,在峰會現場,華特股份國際業務部經理劉世華先生就中國特種氣體的現狀、供應、 劉世華先生認為 ,隨著中國大陸產業升級及國家對半導體產業(晶元製造,太陽能,面板,等)的支持,一系列應用於半導體用途的電子特種氣體本土化進程已在加快,中國大陸會在不久的將來超越日韓和歐美成為全球特種氣體生產基地,半導體國產化是該地區和未來氣體行業的良好增長動力。
⑥ 新加坡第四屆垂直城市交流峰會的主題是什麼,圍繞什麼展開的,和電梯有什麼關系么
是"智能建築創新技術與應用趨勢論壇,主要圍繞建築的智能化展開的,其中電梯的智能化很有震撼力,沃克斯貌似就展示了智能電梯的未來趨勢。
⑦ 馬雲新加坡APEC峰會暢談未來世界:因小而美;
http://you.video.sina.com.cn/pg/topicdetail/topicPlay.php?tid=3636850&uid=1563935731&t=1#26328131
Small is Beautiful 吧
⑧ 美指責朝方說了什麼了
5月25日報道外媒稱,在戲劇性的外交轉折中,美國總統特朗普24日取消了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會談計劃,並在白宮公布的一封信中將這一決定告知了金正恩,稱後者有「強烈的怒氣和公開的敵意」。
24日,一名男子在首爾觀看有關特朗普和金正恩的電視新聞。
本文來源:參考消息網
⑨ 東亞峰會是什麼
東亞峰會的初衷是為了推進東亞區域合作,最終建立東亞共同體。按最初設想,峰會的成員就是東亞13國,並逐漸以峰會形式取代10+3。因為峰會與10+3兩者是有區別的。東盟把10+3稱為「東盟+3」,這種結構是以東盟為東道主,邀請中、日、韓3國作為客人與會,地點限於東盟成員國內,主辦者為東盟成員,時間安排在東盟每年舉行的領導人會議期間。迄今為止,一直是如此操辦的。而東亞峰會按最初的倡議,各國以平等的身份與會,無主客之分,東盟國家也不再以一個整體出現,會議由東亞各國輪流主辦,地點不局限於東盟之內。時間也不一定安排在東盟年會期間。但這一倡議引起了東盟的憂慮,東亞峰會取代東盟+3,不但東盟的名字沒有了,而且東盟對東亞合作的主導權也旁落了,今後東亞合作必將被大國所主導。因而,倡議提出後的一段時間里,一直沒有被東盟所接受。
但後來東盟成功地改造了原先的倡議,把東亞峰會的主辦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不但時間、地點仍按10+3模式做,連與會者的資格也要由東盟來審定。東盟將選擇與其戰略利益和發展機遇最密切的國家入會,而不受地域的限制。
日本首先提出擴大成員的倡議,要求允許澳大利亞、紐西蘭這兩個位於大洋洲的發達國家參與峰會。而澳新兩國早就想加入10+3進程,以求分享東亞合作的紅利。但在馬哈蒂爾執政時期,被其視為「不是亞洲人,而是歐洲人」的澳、新入門無望。馬哈蒂爾離任後,東盟出於「大國平衡」的戰略以及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考慮,最終同意澳、新與會,但同時要求把亞洲大國印度請入會場。印度近幾年提出「東向戰略」,積極向東盟靠攏,並於2003年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TAC),成為繼中國之後第二個承認該條約的非東盟國家,並且還與東盟簽署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印度意在借重東亞挺軍「亞洲大陸」,進而走向「世界大陸」。加入峰會,是其長遠戰略的一個標志性階段。東盟則看好印度的經濟發展潛力,把印度與中國看成亞洲經濟的「雙引擎」。
東亞峰會成員擴大消息傳出後,俄羅斯、蒙古與巴基斯坦也提出申請,要求成為峰會的「創始成員」,歐盟也要求作為觀察員列席會議。只有美國在一旁冷淡觀察。美國一貫反對東亞撇開自己另立圈子,認為東亞區域化、集團化會損害其在該地區的利益。但澳、新拿到「入場券」後,美國也鬆了一口氣,覺得峰會中已有足夠多的盟友,通過它們足以傳達美國的聲音,因而從反對轉為旁觀。
嶄新平台意義深遠
東亞峰會的初衷是推進東亞共同體的建設,馬來西亞一度曾表示要在會上通過《東亞共同體宣言》。但印、澳、新加入後,情況變得復雜起來,各方對峰會的議題和運作方式意見各異,即使東盟內部想法也不一致。
新加坡希望峰會能討論更廣泛的議題,包括政治信任、峰會本身的制度建設及大量與自己和東盟利益密切相關的非傳統安全問題,如反恐、馬六甲海峽航道安全、打擊跨國犯罪等等。泰國、馬來西亞希望把重點放在區域經濟合作上。日本要求峰會討論建立包括16國在內的「擴大型」東亞共同體,並主張將「民主、自由、人權」作為共同體的價值觀,其背後的動機是藉此主導東亞共同體進程。印度提出,峰會應當務實不務虛,要討論實質性的合作問題,澳、新也持同樣觀點。這三張新面孔入會代價不菲,當然希望能多討論一些與其實際利益相關的內容。這些分歧一度使首屆峰會要通過的《吉隆坡宣言》的起草工作陷於僵局,直到峰會舉行前夕,各方仍未達成一致。
但最新消息表明,首屆東亞峰會的主要議題不是東亞共同體,而是與東亞及相關地區和全球事務有關的「戰略問題」。會議將主要討論國際恐怖主義、能源、傳染性疾病防控、減災、扶貧等,即以非傳統安全問題為主。日本傳媒對峰會不討論東亞共同體建設表示吃驚,顯然日本的意圖落空了。
首屆峰會的政治象徵意義已超過了其議題的重要性。《紐約時報》評論說,東亞峰會的召開,意味著「亞洲人重新發現亞洲」的時代開始了,「中國和印度的迅速崛起,整個亞洲的崛起,俄羅斯的相對沒落,美國影響力在這個地區所面臨的挑戰……�這些都反映出冷戰結束以來全球最重要的變化」。
在筆者看來,東亞峰會的誕生除了標志著亞洲正在崛起之外,還具有以下幾點意義:
第一,它創造了一種區域合作新模式。
東亞峰會的成員來自3個不同地區,16個成員不是基於區域的一致性,而是基於戰略利益的共同性走到了一起,從而打破了區域合作的地域限制。這樣一種區域合作模式在全球系首創。其實,對於區域合作組織來說,其穩定性不在於各成員在地域上的一致性,而在於利益上的共同性。
第二,它構築了區域合作新平台。
東亞峰會雖與10+3有密切關系,但決非10+3的「升級版」,不會取代10+3。兩者的成員不同,功能不同,目標也不盡一致。10+3成員限制在東亞地區主權國家之內,沒有接納區外成員的打算,而東亞峰會是開放的,下次會上將接納俄羅斯,也許還有其他符合東盟條例的國家。所以它是區域合作的一個新平台。
第三,它強化了南北合作的性質,擴大了合作空間與潛力。
在10+3中,只有日本一個發達國家,而澳、新兩國都是發達經濟體,它們加入東亞峰會,增加了成員的「北方」濃度,強化了南北合作的性質。而從經濟理論上說,預期的收益會更大。峰會16個成員人口近30億,佔世界一半,GDP總值超過8萬億美元,佔全球22%,外匯儲備遠遠超過歐元區,經濟互補性突出,有極大的合作潛力和空間。
第四,它緩和了東亞與美國的關系。
由於歷史原因,美國與東亞有密切的關系,在東亞有巨大的政治、軍事、安全和經濟利益。在美國眼中,東亞合作已成為與朝核問題、台灣問題相並列的東亞三大關注點之一。美國對馬哈蒂爾1990年提出的「東亞經濟集團」構想表示了憤怒,對日本提議的「亞洲貨幣基金」也持反對態度。美國自認為「用鮮血和財富」保護了東亞的安全與繁榮,但東亞向美國輸出的卻是巨額貿易赤字,心態難以平衡。因此排斥美國的任何東亞機制,都會受到美國的反對。東亞峰會最初的遭遇也是如此。但由於澳、新的加入,美國已轉變態度。澳大利亞自認為能起到溝通美國與東亞對話的橋梁作用。不管怎樣,現在美國的怨氣已過去。通過東亞峰會這個平台,美國與東亞的關系有望緩和,這對東亞合作進程有利。
應當認識到,東亞合作沒有必要排斥美國。美國是東亞一個揮之不去的影子,東亞的任何實質性事務都繞不過美國。與其將美國看成是東亞合作的消極因素,不如打消疑慮,歡迎美國加入東亞合作行列,敦促其增加對東亞的投資、貿易和技術轉讓。
東亞峰會、10+3、APEC都是亞太地區的區域合作機制,它們各有各的核心和主導力量,誰也架空不了誰。對於亞太區域合作來說,多一種機制比少一種機制要好。
⑩ G20峰會上用的酒是什麼酒,特色是什麼
G20峰會上用的酒是洋河夢之藍,特點是酒液澄澈透明,酒香濃郁清雅。
洋河夢之藍是洋河藍色經典系列酒其中的一個型號,其他的是洋河海之藍、洋河天之藍,洋河夢之藍又分為四個品種:M1、M3、M6、M9。
夢之藍多次出現在APEC會議、新加坡峰會、G20峰會到世界盃帆船賽等重大活動中,展現了夢之藍激情、夢想、力量的品牌理念。
(10)新加坡峰會講了什麼擴展閱讀:
洋河夢之藍盒子的色彩更為內斂與穩重,在利於展示瓶身的同時,考慮其消費心理誘惑感和神秘感,猶抱琵琶半遮面」是對夢之藍M6盒型的最好詮釋。
銀色的水滴在廣博世界裡那最真實的夢,瓶蓋與瓶身整體渾然天成,藍色的魅力與銀色的夢想水滴相得益彰, 藍鑽之夢與旁側的藍色吊牌交相輝映。
瓶身整體更為簡練和協調,底部的紋飾與瓶蓋銜接處的紋飾相對應,讓整個瓶型在靜中有動,幽雅而不失動感。瓶蓋銜接處的色彩差異化處理,在視覺上更為豐富,而不顯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