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小學生怎麼和部長聊天
❶ 2023年起在新加坡購買飲料須支付瓶罐押金!你如何看待這項新規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2018年國內生產的垃圾重量達185萬噸,其中三分之一就來自於包裝廢物,塑料包裝佔了約55%;紙質包裝佔了25%;而其他包裝包括金屬和玻璃則佔了剩餘的20%。新加坡環境局估計,通過這樣的押金退還機制,每年可回收26.79億個飲料包裝。 塑料製品不僅難以降解危害環境,也給人類健康帶來威脅。6月12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公布的這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周,一個人會吃掉1900個塑料微粒,一年,超過100000個塑料微粒進入人體身體的內循環。根據新加坡國大醫院泌尿科男性生殖醫學部的數據統計,當地面臨不孕或者難孕問題的男性病人,比過去四年激增了80%。而造成這一狀況的「幕後真凶」,除了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慣,便是潛伏在人們生活和體內的塑料垃圾。
❷ 小學生去新加坡留學有什麼優勢
1、領略不同文化,生活在一個新的國家將會體驗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這里可以品嘗極具異地風情的食物、欣賞從未聽過的音樂、並且了解不同國家的特有的傳統,在那裡所學到的東西將伴隨一生。
2、結交新朋友,在一所新的學校學習無疑意味著會遇見很多新面孔和結識新的朋友。這將成為一個獨特的經歷,也許會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當畢業之後或者想要去結伴旅行的時候。
3、學習一門新語言,還有什麼能比學習語言更能完全沉浸在該國文化中的辦法呢?學習語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和當地人交談,如果語言很好,那麼在國外學習就不會有短板了。不管是在領英(LinkedIn)還是Tinder上,會講多種語言總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4、周遊世界不是夢,出了國不僅能在新家的附近旅遊,還能去那些曾經在心中是遙遠夢想的地方。
5、充實的假期,有沒有這樣的經歷:還沒怎麼意識到的時候聖誕節和新年就已經偷偷過去了嗎?當假期都已經過完了,卻還幻想著還有一天么?現在可以通過過個充實的假期來彌補這個缺憾。
❸ 如何與小學生溝通
1. 課余時間多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老師在課余時間找機會與學生交流,並參與他們的活動中,讓學生感到老師容易親近,從而贏得學生的好感。有些老師上課的時候表情嚴肅認真,課後也經常難見笑容,學生覺得這老師「真可怕」,不敢接近,更不用說溝通。每一位老師,既要能當「嚴父」又要能當「慈母」。在學習之餘,與學生談談生活上的事,談談他們的愛好,談談他們的喜怒哀樂,關心他們的成長,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地去了解他們的感受。老師也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生活、工作,對於他們的發問、好奇,在盡可能的范圍內給予回答。2. 以文傳情,拉近距離。 老師還有一個與學生溝通的方法,那就是用文字進行交流。比如班主任老師可與班上的學生交換日記,每位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愛,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重視,希望老師多看自己一眼,有些甚至以鬧事的方式來引起老師的注意。作為老師,我們要求自己能夠觸覺敏銳,重視與學生的溝通,對學生沒有成見,都能一視同仁,盡量對所有學生接納的程度都一樣,心目中絕無寵兒。3. 創造一切互動機會。 小學生愛說話,這是他們逐步認識、了解世界的表現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些孩子在上課時特別喜歡插嘴,雖然他們說的話很有可能會跑題,例如對孩子在上健康課時,提出「如何預防腮腺炎」,正說到腮腺炎的症狀時,結果一個孩子馬上說起來「哎,我上回就在……」雖然一方面我對學生還沒學會上課有問題舉手很氣惱,但也讓我知道他確實正在很專注地聽我的課,還在積極思考問題。所以我沒有制止他,而是請他再按照課堂常規重新來一遍,耐心地聽他講完,最後補充「請想到什麼,或將要想到什麼的同學下課再來和我討論。」下課後,許多小孩子還圍在我身邊興致很高地說一些他們的見聞。對我來說這才算完美地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由此孩子才覺得真正參與到了課堂中,也於不知不覺間拉近了距離。像這樣,給孩子一個主動與我溝通的機會比我找機會去與孩子溝通要效果好得多。4. 和孩子聊聊家常話。 孩子願意親近貼近和關心他們生活的人。有事沒事碰見孩子就可以問問他最近怎麼樣,媽媽身體好嗎?最近在看什麼動畫片?有什麼奇聞趣事?等等,學生會一下覺得,原來老師也和我一樣,也愛看動畫片!便自然而然地放下了戒心,還會滔滔不絕地和你聊他的興趣。作為教師,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它會給學生帶來極大鼓舞。「你真棒」、「你很了不起」、「你真偉大」、「你提的問題十分有價值!」、「你的想法很有創意,老師也沒想到。」……這些語言雖然簡單,但卻能鼓舞學生鬥志,增強學生自信,激發學生潛能。 無論是採用哪種溝通方式,恐怕最累的就是老師了,因為溝通需要時間,聊天需要時間,關心也需要時間。老師本身要面對教學這一重頭任務,時間已被「剝奪」的所剩無幾,哪還有這閑工夫?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所以縱然千百年來有人認識到這一點,可始終無甚大改變。可是,我覺得,如果老師是真心愛孩子的,就不會把他們當成負擔,就像父母永遠不會覺得自己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是過多的一樣道理。所以我們不妨做一番嘗試,當孩子向你露出會心一笑時那時的幸福也無可比擬吧!事實上,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難以盡善盡美,只要我們盡自己最大可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讓學生學得輕松、快樂,我們的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❹ 如何與小學生溝通的技巧
最近好多人都會問小編,家裡孩子不聽話可怎麼辦啊,怎麼說都不管用,很是犯愁啊,有點著急但又不知道正確的溝通方式;今天呢,小編就在這里說一些和小學生的溝通技巧,希望各位媽媽們有所收獲。
每個孩子作為成長中的個體,有不良習慣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家長遇到這種事情時就會開始批評孩子,但結果是越來越糟糕;但是如果換一種方式的話就達到不一樣的結果,要適時的贊美孩子,多看一些他們的長處,在慢慢的,心平氣和的告訴他那些是不對的,那些是不應該做的,說出這樣做不對的原因,一點一點的引導孩子想正確的行事方法靠攏。這樣還會提高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還有就是很多家長不知道跟自己的寶寶聊些什麼,沒有共同話題,孩子一放學就想玩游戲,這樣家長們有些不知所措,下面小編說幾個個人認為會有幫助的話題;
1.可以聊一聊他們喜歡的明星,現在孩子追星的比較多,都有一個偶像,像TFBOYS鹿晗等,可以提前了解一下,然後跟孩子說一說。
2.可以說說他愛吃的,沒有幾個孩子不喜歡好吃的,跟他承諾下次放假帶他去吃他最喜歡的,一定要記住孩子最喜歡吃的是什麼,還有就是許諾了一定要實現,不要讓孩子失望。
3.可以一起DIY玩具,增進感情,比如女孩子一般都喜歡洋娃娃,男孩子喜歡賽車,這樣可以一邊玩一邊聊天,聊聊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在學校的朋友等。
4.可以一起逛街買買衣服飾品等,女孩子一般都喜歡穿裙子,喜歡穿漂亮的衣服,男孩子可以帶去游樂場,這樣他們會很高興的。
❺ 李顯龍再訪美待遇如何
當地時間10月23日上午(北京時間23日晚間),正在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會前往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隨後兩人將與多名內閣部長及白宮官員共進工作午餐。
這是時隔一年零兩個月之後,李顯龍再次踏足美國。去年8月,在兩國建交50周年之際,李顯龍成為30多年來首位到訪美國的新加坡總理。
彼時,奧巴馬曾為李顯龍的到訪在白宮為其擺下國宴,美媒當時稱這是「城市國家」新加坡取得的「外交成就」。雖然李顯龍的再次訪美被安排下榻布萊爾宮(Blair House)被視為體現了美方的重視,但根據目前透露的信息,特朗普並沒有再為李顯龍安排下國宴的招待。而一年多來,特朗普奉行的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也讓一些東盟國家對美國產生了焦慮感。因此,李顯龍此次訪美也被認為是新加坡向美國尋求「堅定承諾」的一個機會。
「1967年,美國身陷越戰泥潭,英國宣布計劃從東南亞撤軍,新加坡也才剛剛獨立。(當時)正值冷戰的高峰時期。」Daniel Chua Wei Boon認為,那個時候,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在與美國領導人會面時,就本地區事務提供了直率而毫無掩飾的看法。50年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此時訪美,不僅在於推進新美關系,也是一個機會,為「美國對本地區的堅定承諾」提供一個有邏輯和必要的聲音。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日前在接受新加坡訪問時則表示,對於美國的焦慮感在本地區內部不斷增加,此次訪美將令李顯龍有機會就如何增強對本地區的信心以及密切美國與東南亞和東盟的聯系提供建議。
此外,李顯龍此次訪美的時機也頗為巧妙。50年前,李顯龍的父親、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曾於1967年10月期間訪美。10月早些時候,白宮發布的文告稱,新加坡「是美國超過50年來在亞洲最緊密的夥伴之一」。
許利平表示,對於美國而言,新加坡的角色相比以前可能有所下降,而原因則是多方面的。特朗普政府調整外交政策,提倡美國優先,沒有像奧巴馬政府時期那樣在政治、安全等方面大肆擴展,某種程度上而言,有戰略收縮的意味。在這樣一個大背景和大方向之下,李顯龍訪美,想說服美國重視東南亞、保持奧巴馬政府時期對東南亞的關注力度,是比較困難的。
但許利平也指出,在合作機制層面,美國和東盟之間有10+1美國東盟峰會、東盟地區論壇等一系列機制,來確保美國和東盟的合作在一定的軌道上。目前,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也將前往菲律賓參加東盟防長會議。下個月,特朗普將訪問越南和菲律賓。這些安排,都是機制化的活動。但即便有這些機制,在東南亞事務上美國到底能投入多少,現在還不得而知。
❻ 新加坡的小學放學很早是什麼原因呢
在中國,基本上大部分小學都是早上八點鍾上課,中午11點半放學,學生回家吃過飯後下午三點鍾上課,五點半放學,我們基本上都習慣了這種作息時間。但是了解國外小學生的作息時間後真的令人大吃一驚,國外小學生的作息時間和我國的大不相同,特別是新加坡的小學放學時間就特別早,而且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都很出名。
總之,我們要積極借鑒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取長補短,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的改進我國的基礎教育,促進基礎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❼ 新加坡是如何實現「居者有其屋」的
● 馬寶山部長來論 小時候,我是住在後港甘榜一間亞答屋裡。我們每天從井裡打水,晚上點煤油燈照明,一家人在煤油燈下吃晚飯。這就是我最早的童年記憶。 後來,我們搬到武吉士街,就是現在白沙浮商業城坐落的地方。我們住進一間店屋的小房間里,晚上不是睡在床上而是睡在床底下,不過起碼那時候我們已經有水電供應了。 再後來,我們和伯伯一家搬到金吉道一間新加坡改良信託局組屋。當時,我們兩家人共用一間小小沖涼房。過後又搬到大巴窯,住進建屋發展局組屋。兩家人照樣共用一間沖涼房,不過還好廁所是分開的。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住的屋子,每個房間都有浴室。 這個故事我在國會辯論政府組屋課題的時候已經講過了。這是個不平凡的故事,因為它不是我一個人的故事,而是許許多多新加坡人親身經歷的故事,因此也是大家所熟悉的故事。 建國初期,很多新加坡人都是家境不好,房子簡陋,後來經過不斷地努力和打拚,漸漸地有能力住進更大、更好、更舒適,而且是屬於自己的房子。這是很多人的共同故事。 能夠擁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家,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然而在很多國家,合理的住房對許多人來說仍是遙不可及。 過去50年來,支持我國公共建屋制度的是政府三大承諾。 一是居者有其屋。這是我國公共住屋政策的核心。今天,90%的組屋住戶都擁有自己的房子,可說是世界之冠。 與其租房子給人民,使人民成為租戶,我國政府很早就決定讓人民成為屋主。只要貸款謹慎,就可視為「良性債務」。這樣一來,所有國民都可擁有一份寶貴的資產,成為國家的利益持有者。 二是給廣大民眾安家。跟多數國家不同的是,我們的公共住屋政策從一開始就是針對絕大部分國民而制定的。 今天,80%人口住在政府組屋。我們建公共住屋不只為人民提供遮風擋雨的居所,更是為了建設一個人人都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三是給民眾建長久的家。政府的公共住屋政策是一項長期承諾。建屋局不但賣組屋給你,有時候還會再回頭為你翻新組屋。當然,我們得在預算充裕的情況下才能這么做。 在你晚年的時候,我們會幫你套現組屋價值。例如建屋局有屋契回購計劃,讓你既住在組屋裡,也同時有定期收入。 未來的挑戰我們在抓緊這些核心目標的同時,也須順應改變和人民的需求,因此得不時調整政策。展望未來,我認為我們將面對三大挑戰。 一是為首次購屋者提供住屋。過去50年,我國在提供住房方面不斷取得進展,國人已經從希望擁有屋子的一群,變成擁屋一族了。 如果我們要堅守對國人的承諾,讓每一個國人都擁有一份寶貴的資產,尤其得幫助年輕國人購買第一間組屋。所以,無論是購買轉售組屋的房屋津貼也好,直接購買新組屋也好,我們都已經調整政策,給予他們更多的優先權。 不過,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失去平衡。 不錯,我們會為年輕購屋者提供足夠的組屋,但是我們也必須小心,不可過量建造組屋,以免過剩組屋壓低房價,對現有的屋主造成傷害。因為購屋者一旦買了組屋就晉升為屋主了,所以確保組屋保值,符合年輕購屋者的長期利益。 二是滿足各種住房需求。要為80%的國人建屋,就意味著必須建不同類型的組屋,以滿足不同收入和不同期望的國人的需求。 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建屋局是建造設計簡單的普通組屋。今天,建屋局提供的組屋更加多樣化,有設計普通的標准型組屋,也有像達士嶺組屋那樣設計檔次較高的組屋,還有預購組屋、由私人發展商設計、建造和銷售的組屋和執行共管公寓等等。這些都是為了滿足不同收入群體的需求。 不過,多樣化的選擇也意味著價格會有所不同。購屋者必須小心選擇,要量力而為才行。 三是建組屋不可超出預算。政府建組屋需要花費國家很多財力,去年的撥款就已達到17億元。 盡管為國人提供負擔得起的房屋是我們堅定的信念,但我們也必須向人民負責,因此必須確保建屋撥款得到善用。 購屋者當然都想得到更多的津貼,因為這樣就能少付一些錢。但是,這意味著對公共住屋的撥款就得增加,這樣會直接影響到教育、醫療、國防等方面的撥款。每一個國民最終都會成為購屋者、擁屋者和納稅人,我們應該對這些不同群體的利益加以平衡。作者是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
❽ 談談你對新加坡文化的認識
提起新加坡,人們腦海中馬上出現一個小國的概念。的確,新加坡國土面積只有700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一個縣。人口只有500萬,相當於中國一個地級市。然而,這個小國不尋常。
國土雖小眼界寬
小小新加坡擁有世界最大的機場。機場大,說明其空運發達,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在國際上是出名的。當然這也是讓國土太小給逼的,新加坡彈丸之地,國人只要活動活動就得出國。也正因此,新加坡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享有免簽待遇,居民拿起護照就可以隨時走向五洲四海,比我們方便多了。所以,新加坡人雖然是「小廟的和尚」,但卻常見大世面。
小小新加坡還擁有世界數一數二的港口。港口大說明航運發達。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黃金水道,七大洲四大洋的船隻都要經過這里,而新加坡正遏馬六甲海峽入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憑此地利,新加坡制定了自由港政策,不管哪裡的船隻到來,均免收關稅。這樣看似吃虧了,但卻得到大便宜。自由港吸引了大量船隻到來,人員要在這里休整消費,給養要在這里采買補充,船隻要在這里維修保養,貨物要在這里加工包裝,費用要在這里結算存儲,這能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依託自由港政策,沒有任何天然資源的新加坡發展起了發達的服務業,主要包括物流、商務、交通、通訊、金融、膳宿六大門類。依託這些服務業,新加坡確立了其亞洲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
凡事利弊兼有。新加坡經濟外向度太高了,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如今,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世界經濟復甦乏力,新加坡經濟也大受影響。聰明的新加坡人認識到,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也不是高枕無憂。他們要把新加坡進一步發展為更先進的世界理財中心,把錢交給我,幫你投資增值,提前規避金融風險,實現資本效益最大化。可想而知,這一計劃實現,新加坡的經濟能力又會「新加一坡」。
建國雖晚成就大
新加坡1965年才「被迫獨立」。她本是馬來西亞聯邦的一個州,因為主體民族馬來族和少數民族華人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被心胸狹隘的馬來西亞政府趕出聯邦。面對一個地寡物缺,連淡水都依賴馬來西亞進口的小島,新加坡舉國上下一片悲觀迷惘,開國總理李光耀曾經淚流滿面。但是,新加坡人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艱苦奮斗,僅僅二十年,就把自己的國家建成了亞洲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躋身「亞洲四小龍」,人均GDP超過5萬美元,相當於我國人均GDP的10倍。 更可貴的是,新加坡的發展成果惠及到了全體人民,國富民也不窮。全國80%以上的人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共組屋裡,其他20%的人民居住在自己花錢購買的別墅里,「居者有其屋」達到百分之百。他們建立了覆蓋全體國民的「中央公積金」,強制僱主為雇員繳納。只要參加工作,無論在企業還是在政府,僱主就要在雇員工資之外繳納一定比例的公積金。這份公積金平時可用來看病、購房,退休後用來養老。親眼看到,上至政府總理、部長等要員,下至導游、售貨員等普通百姓,談及自己的國家和生活,滿臉洋溢著自豪和滿意之情。
新加坡的政治建設也很出色。雖然建國47年來一直由人民行動黨一黨執政,但黨群關系密切,官民關系和諧,官員尊重百姓,百姓信任官員。政府廉政建設聞名於世,據透明國際2010年發布的「世界各國清廉指數排名榜」,新加坡與丹麥、紐西蘭並列世界第一。
在對外關繫上,新加坡八面玲瓏,與不同國家都保持了友好關系,沒有一個死敵。在政治和軍事上,基本上與美國是盟友,但在經濟、文化上又與中國保持著密切關系,中國是新第三大貿易夥伴,新加坡是我國第七大外資來源國。他對近鄰馬來西亞保持著戒備心理,以至於小小國家也保持著自己的陸海空三軍和全民兵役制,但又維系著表面的和諧尊重,僱傭大批馬來勞工。他們不忘曾被英國殖民、日本佔領的歷史,但又留在英聯邦內,把日本作為重要邦交國。在東盟內部,新加坡更是舉足輕重,扮演著出謀劃策的軍師角色。
不能不說,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無論內政還是外交,新加坡都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國家。但也不是完美無缺,比如有些輿論認為,新加坡民主化不夠,一定程度上是威權政治,甚至就是人治;
同時,新加坡貧富分化也成擴大化趨勢,最富的20%與最窮的20%財富佔有量已經達到20:1。新加坡國民也有很多不滿情緒,只是不敢亂說。如果新加坡千萬般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新加坡人移民海外呢?
資源雖少活力足
在新加坡,常常聽到他們說這樣一句話:新加坡沒有什麼資源,唯一的資源是人才!確實如此,新加坡人不簡單,吃苦耐勞的華人秉性、仁愛忠孝的儒家傳統、新銳開放的世界眼光、理智冷峻的西方文化融合一起,形成了獨特的新加坡主體國民素質。 我們看到,新加坡的幹部隊伍年輕而又老練,嚴謹而又謙和。新加坡駐華使館的工作人員好像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但都獨當一面,工作嫻熟,很多問題當場決斷,用不著請示領導。後來得知,連駐華大使都是「70後」,已經有了在兩個國家當大使的經歷!而與我們對口的新加坡社會發展部部長,內閣重要成員之一,今年只有42歲。他們雖然年輕但不輕狂,很有涵養。會場上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從攝像機前經過時,新加坡人都要低低的彎腰,以免擋住鏡頭。女士們多穿緊身的西裝裙,腳踩高跟鞋,彎腰曲腿行走很費勁,簡直是一點點向前挪動,但沒有一個遷就自己。而我們的同仁們,大多不管這些,昂然而過。
在對外貿易中,存在這樣幾個等級:資源輸出,勞務輸出,商品輸出,資本輸出,技術輸出,管理輸出,價值輸出。越往後,越是高端行為,越需要底氣和實力,同時效益回報也越是豐厚。新加坡沒有自然資源,勞動力緊張,製造業不發達,於是直接從資本輸出、技術輸出和管理輸出切入,近年尤其是管理輸出。在中國,新加坡就有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廣州知識城、新川工業園等合作項目,哪一個都經營得很好,都是當地的重要經濟支柱。這些項目內容不盡相同,但共同之處都是,新加坡不提供原材料、不提供勞動力、也不怎麼提供市場,只提供管理和技術支持,也就是在別人的地盤上、消耗別人的資源、利用別人的勞動力賺自己的錢!這不是誰都能做到這一點的,背後支撐的是人才。人和人外表都一樣,不同的是頭腦。沒有頭腦的只能是人,有頭腦的才是人才。新加坡擁有的是後者,所以才能玩高難動作,做大事業。
人才來源於教育基礎和制度環境。新加坡無論是在開國之初的困難時期,還是現在的發達時期,一直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幾十年來,新加坡公共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一直保持20%的份額。韓國(15%)、日本(10%)、英國(12%)和美國(15%)也很重視教育,但財政支出比例都不及新加坡。我國沒有公布教育支出占公共財政的比例,只是說把佔GDP的4%作為努力目標。新加坡教育經費中,50%用於小學、中學教育,45%用於大中專教育。這一點也同我們不一樣,我們花在基礎教育的費用太少,直到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的今天,我們有的小學還需要學生從家裡帶課桌!在教育方向上,他們重視素質教育和能力的培養,特別注重同世界接軌。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以其世界眼光和前瞻思維,強力推行雙語教育,不管哪個民族,除了本民族語言文字之外,必須把英文作為通用語言文字。新加坡人在小學期間,就有33%的時間用來學習英文,小學畢業生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中學時期的數理化教材,都是英文版本,中學畢業生就能看懂英文科技書籍,為世界公民奠定了第一塊基石。聽新加坡朋友說,他們從小學開始,就注意發現和著力培養那些天資聰慧、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一進中學,就分普通班、快捷班和特別班,對特別班學生悉心栽培,直至他們考上耶魯、劍橋一類的世界名校。獲得博士學位後,再將他們召回國內,供職於政府或者大公司。現在,新加坡的政府官員和公司高管中,很多就是這些精英人才。除了培養人才,還撥出重金招攬海外人才。實在不能為我所有,也要為我所用。比如很多諾貝爾獎得主,常常被請到新加坡做訪問學者,傳道授業解惑。
電影《天下無賊》中,連葛優扮演的賊王都說: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人才!新加坡沒有別的資源,只有人才資源,可持續發展是沒有問題的了。但他們也有他們的憂慮,那就是人口出生率連年下降,人口少了,人才還會多嗎?所以他們特別歡迎外國人才,尤其是華人人才移民過去,畢竟都是同文同種啊。
❾ 劉姓學生告尼可斯
劉姓學生告尼可斯」
,從而導致後來雙語教育在全美的產生,就是從舊金山開始的。17年前,舊金山更創辦了全美第一個中文雙語沉浸計劃,使在公立中小學學中文的已經不僅是美國出生的華裔或者其它族裔的學生,也包括了 從中、港、台到美國的移民了。
2001年3月,美國加州舊金山公立學校董事會通過了該聯合校區的中國語文教學標准英文版,英文全稱是 Pre-K - 12 Chinese Language Arts Content and Performance Standards,即《托兒班到12年級中國語文內容與操作標准》。這一中國語文教學標准,相信是在使用漢語的國家與地區以外最高水平的。筆者作為中國語文教學標准委員會的成員之一參與了該標準的制訂工作,現與國內同行分享一下我們的工作過程,也讓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的同行了解一下美國在中小學的漢語教學方面最新的動態。
1995年,美國加州在州議會和州教育部的主導下,對全州的公立中小學提出了「標准化」的要求。長期以來,加州公立學校是由各校區自行決定使用什麼課本,對於所教的內容並沒有任何的要求。因此,不少高中畢業的學生不會讀報紙,不懂四則運算,造成各大學十分大的壓力,因為錄取的新生很多人根本就無法上大學的課程,要強迫這些學生去上大學的補習班,補中學甚至小學的課。不滿的呼聲最強烈的是來自各企業的主管,因為不是所有人都上大學,高中畢業生很多是到企業去工作的,假如他們看不懂說明書,無法理解工作的過程,不懂基本算術,企業就必須花很多的錢去重新訓練員工。對於美國這樣一個超現代化的國家,員工幾乎是文盲,這簡直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各企業以及高等學府花了大筆的資金去游說州議會的議員以及州政府的官員,要求州政府盡快制訂統一的各學科各年級學術標准,制訂全州統一考試,以使全州各中小學的學生在畢業的時候,能達到同樣的學術水平。他們的倡議,得到了加州教師工會的大力支持。同時,州教育部組織了由部長帶領的考查團到國外考查,他們去了歐洲幾個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和新加坡。州教育部長回來以後,在記者會上說,她「非常震驚」地發現,原來他們出訪的所有國家,都有統一的教學標准,統一的課本和統一的考試,各年級學生的學術水平是有保證的。在州長和州議會的支持下,「標准化運動」就這樣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
加州的「標准化運動」要求全加州的公立校區在一定的年限之內必須根據州政府訂立的各科標准進行教學並參加全州的統一考試,假如不執行的話,州政府就取消給該校區的預算撥款。但是,假如該校區自行制訂的標准在程度方面跟州的標准一致或者更高的話,可以申請成為「挑戰性校區」而不必按照州的標准來進行教學。舊金山聯合校區是最早提出「 標准化」運動的校區之一,也是最早開始制訂校區教學標準的,加州的英語和數學的全州標準的制訂,就參考了舊金山校區的標准。因此,舊金山校區自然就成為了「挑戰性校區」,可以自行制訂一些州裡面還沒有的教學科目的教學標准,其中,中國語文就是其中的一科。
舊金山公立聯合校區的中文教育開展得非常早。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著名判例「劉姓學生告尼可斯」,從而導致後來雙語教育在全美的產生,就是從舊金山開始的。17年前,舊金山更創辦了全美第一個中文雙語沉浸計劃,使在公立中小學學中文的已經不僅是美國出生的華裔或者其它族裔的學生,也包括了 從中、港、台到美國的移民了。
美國舊金山是東方世界以外華人人數最多的城市。目前,舊金山聯合校區的六萬多名中小學生中,百分之三十四是華裔。為了使華裔學生能成為雙語雙文化的人才,校區決定組織一個委員會來制訂一部高水平的中國語文教學標准,使校區內所有的中文課程(包括中文為外語,中文雙語,中文沉浸計劃等)都統一在這個標准之下。從1997年開始,委員會就在校區的「課程發展與教師進修」辦公室(現稱「學術領導辦公室」)的領導下,開始了標準的制訂工作,個別學校甚至一邊參與制訂標准,一邊使用標準的要求進行實驗教學。經過三年多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這一套厚達一百多頁的中文教學標準的制訂。
舊金山聯合校區中國語文標准委員會的成員是來自市內各中小學不同中文計劃的老師以及校區雙語辦公室的中文專員。有些成員曾在香港教育署課程委員會工作過,參與過中文標準的制訂,有些成員擁有中文的碩士學位,也有些成員是具有多年中文教學經驗的中小學教師。
委員會在對標準的制訂開始之前經過民主討論,根據校區的教學歷史和現狀統一了幾個原則:
第一:為了保證這份中國語文的標準的高水平,標准要求經過從托兒班到 12年級共14年中文教育的學生在畢業以後,中文程度必須達到中、港、台高中畢業生同等或者僅低一到兩年的水平。
第二:為了達到這個水平,全部內容都參考州和校區的英語標準的要求,根據中文的特點進行修改。原則就是:不把中文當成是「外語」,而把中文當作是跟英語同樣地位的語言來要求學生掌握。(選擇學習西班牙語、法語、俄語、菲律賓語的學生在各自學習的語言上要求也一樣。)
第三:對於方言的處理:長期以來,舊金山校區中文雙語計劃中的中文官方語言是粵語。雖然普通話是漢語官方語言,但在標准裡面不規定使用何種方言來教學。根據各中文計劃的不同,可以使用普通話,也可以使用粵語。
第四: 對於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問題:委員會通過了「寫繁識簡」的原則,即在教學和課本的選擇中,要求學生學習和寫作繁體字,但同時能認讀簡體字。委員會同意在目前的條件下,尚未具備「寫簡識繁」的社會環境,但在不遠的將來將會重新考慮這個問題。
第五:這個中國語文的標准必須是有美國特色的標准,必須符合本地學生的狀況和要求。因此,雖然委員會參考了兩岸三地的語文教學大綱的標准,卻沒有採用任何一地的標准作為藍本。
第六:對於兩岸三地使用的詞語在「同詞異義」或「同義異詞」以及在地名、科技名詞、生物名稱的漢名方面的不同,在標准中明確要求學生根據工具書掌握不同的用法並隨時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或有關的世界性組織承認的官方標准決定標准用法。
第七:中國語文姓「語」還是姓「文」?由於在美國的英語教學中,這個問題早就得到了解決:小學和初中階段的重點是「語」,也就是語言的組成和語法規律等,而高中的重點就是「文」,也就是語言的文學內涵以及語言的機械性如何體現文學性。因此,委員會決定中國語文的標准也採用同樣的原則。
舊金山聯合校區中國語文教學標准分成三大部份,分別是閱讀、寫作與口語標准。每一個部份有三個「內容標准」,每一個「內容標准」底下又分若干個「操作標准」,每一「操作標准」底下更細分為若干指標,供使用者參考。所謂「內容標准」(Content Standards),是指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內容,通常比較抽象。而「操作標准」(Performance Standards),是指學生實際在學習的時候必須要學會什麼知識和技能,就比較實用了。
下面是這個教學標準的九個「內容標准」:
閱讀:
標准一:學生通過閱讀一系列高質量的,多元化以及不同文化的閱讀材料來體驗閱讀的過程,並能提交對所讀的內容已經理解的證據。
標准二:學生使用一系列閱讀方法來理解、審閱並延伸多元化閱讀材料的意義。
標准三:學生能根據一系列不同的目的來自信地並獨立地閱讀。這些目的包括:娛樂,美學的欣賞,尋找資訊,理解內容,分析與評估。
寫作:
標准四:學生針對不同的目的與讀者來 寫作,並在寫作中培養流利、風格與語態。
標准五:根據目的和讀者的不同,學生使用一系列的寫作技巧來組織自己的思想觀點和資訊,創作初稿,並編輯和修改作品。
標准六:學生使用正確的書寫方式和書面語言來寫作。
口語:
標准七:學生主動、全面並帶批判性地傾聽不同的訊息。
標准八:學生能口頭交流意見和信息。根據目的和聽眾的不同,口頭的交流應越來越充滿自信、創意,並使用逐漸復雜的表達方式。
標准九:學生有效地並創造性地 進行 人際溝通以及參與 各種討論。
光是從以上的「內容標准」中,我們無法看到這份中國語文的教學標準的程度和內容是怎麼樣的。下面,筆者重點選擇一些標准中的特點 ,讓同行們 了解一下:
一.認字數和讀書的本數明確寫在標准里 :
在這個標准裡面,規定了從學前班開始到小學五年級,每一年學生應該要會說、讀寫幾個漢字。比如,幼兒園(K年級)要認識120個漢字,一年級要再多認識180個漢字,到了二年級,又要多認識250個漢字,到了五年級,就必須認識1400個漢字了。 (操 作標准2.2.6)要讀多少本書,也明確寫在了標准裡面:在操作標准1.1.1裡面,規定托兒班(PRE-K年級)的學生要讀100本中文圖書,然後,從幼兒園開始,每年最少要讀50本中文圖書。標准還規定加州教育部出版的《托兒班到12年級中文閱讀書目表》裡面列出的書,所有學生都必須讀過。(加州教育部出版 的這份中小學生中文書籍推薦閱讀的書目,除了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傳說、著名小說之外,還包括了中國近代和當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如池莉的《來來往往》也在其中。)
二.中國書法的系統學習被寫在標准裡面:
即使在中國,恐怕書法也不會成為語文教學的要求之一吧?但在這個標準的寫作部份(標准六),規定了從幼兒班開始每一個年級學生在書法方面要學習的內容,從描紅到臨帖到寫各種字體都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