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式全人教育是如何實行的
① 新加坡教育理念是什麼
新加坡政府的理念是教育面向每一個兒童,旨在幫助學生發現他們自己的特長,實現他們所有的潛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熱情。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能自主採取新的思維方式,為未來准備好解決問題和創造新機遇的能力。同樣重要的是,教育要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價值觀、拓展他們性格優勢,以面對未來的挑戰。國家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發展學生對家庭、社區和國家深厚的歸屬感和使命感。
② 紐西蘭和新加坡的教育和中國教育有什麼區別哪個更適合孩子
向您推薦紐西蘭:
1.紐西蘭屬於英聯邦國家,人口四百萬左右,歐洲移民後裔約佔79%左右,毛利人約佔14%,亞裔佔7%,國土面積27萬平方公里。
2.紐西蘭地處太平洋西南部,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平均氣溫25℃,冬季10℃,全年溫差一般不超過15℃,沒有污染,適宜人類生存,被譽為「白雲的故鄉」、「世界最後一片凈土」。
3.紐西蘭官方語言為英語,語言環境好。
4.紐西蘭留學、移民政策寬松,申請紐西蘭留學簽證不需要提供雅思、托福成績,不需要提供高考成績,留學費用在英聯邦國家中也是較低的,國內擁有多所世界排名前列的院校和專業,採用寬進嚴出的教學方式,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
5.紐西蘭社會治安良好,國家富裕,民風淳樸,國民福利高,沒有排外現象。
希望上述對你有所幫助。
③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什麼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新加坡中小學校一般採用半天制,而初級學院、大學專科和理工學院則沿用開放全日制。
就華文而言,新加坡有11所特選學校,比如:德明政府中學、華僑中學、立化中學等,它們早期是傳統的華校,經政府同意,將華文和英文同時並列為第一語文來授課。這些學校負責培養講華語的文化專才,同時也背負著傳授中華文化的使命。
新加坡中小學校一般採用半天制,而初級學院、大學專科和理工學院則沿用開放全日制。現有350多所中小學、十多所初級學院、一所高中、3所工藝教育學院。
新加坡的教育沿革:
新加坡的社會背景、人口結構、語言環境以及教育制度都有其獨特性。新加坡的華文教育從開創華僑私塾崇文閣算起,已有150餘年的歷史。
但從20世紀80年代起,政府逐步統一了語文源流學校,所有學生不分種族都以英語為第一語言,英語也是主要的教學媒介語。
新加坡的私立學院提供兩種課程:預科的課程文憑以及學位的課程。其中學位課程都是與國外大學合作辦學所頒發的國外大學文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加坡(教育)
④ 新加坡的教育和中國的教育有什麼不同和相同
希望有幫助,慢慢看哦
新加坡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的國家,素來辦學認真,學術成就卓越,每年均以高達國民生產總值之3-4%的經費發展教育事業,其教育體系及設施可以和世界各發達國家比媲美。新加坡的教育目標是為國人及海外學生提供均衡的教育,通過培養對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感,培育好公民。新加坡人必須接受至少十年以上的常規教育,其中包括六年的小學和四至五年的中學教育,之後,他們可以進入初級學院或大學預科班(學制兩年),也可進入政府的專業學校(如師范、醫護等,學制三年),或者是直接進入學制三年的理工學院,而那些想直接接受專職技術教育的學生則可以報讀工藝教育學院;初級學院或理工學院畢業後,學生可考入新加坡最高學府--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也可轉去其它國家繼續深造。所有的政府或政府贊助的學校都必須按照新加坡教育部制定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法來授課。
新加坡的學位設置分為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攻讀學士學位通常需要3年時間,在攻讀學士學位階段學習成績優秀者,可多讀一年獲取榮譽學位。榮譽學位分等級(如一等榮譽學位、二等榮譽學位)而設,它仍屬於第一學位階段(學士學位階段)教育。在新加坡攻讀碩士學位學制通常為1-2年。攻讀博士學位學制通常為3-5年。
初等教育:
新加坡教育法規定:「小學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水平的英語、數學和母語,按照每個學生的不同能力進行教育。」
新加坡的小學教育可分為以下3個階段
1.學前准備階段
在新加坡,由於多民族的現狀,使得新加坡把英語這門外語定為工作語言的同時,也看到了雙語教育的必要性。因此,新加坡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學習兩種語言,即作為工作語言,英語和為了文化與價值觀的交流而使用的母語。在學校里,數學、科學和其他大部分科目是用英語進行教學的,而母語則主要用來進行基礎價值觀的培養,改造與發展等。
2.基礎教育階段
基礎階段包括小學一年級至四年級,入學年齡為6周歲。基礎階段的重點是基本的讀寫能力與計算機技能,其核心課程是英語、母語和數學。近80%的教學時間用於核心課程,以幫助學生在兩種語文能力與數學方面奠定良好的扎實的基礎。此外,學生還學習音樂、工藝美術、健康教育、體育並參加課外活動。該階段還實施道德教育,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學生能清楚地了亞洲價值觀的核心和國民的同一性。
隨著孩子智力的不斷發展,年級的逐步升高,到小學三年級末時,新加坡學校還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初步評價,向家長們提出有關孩子們可能選擇的教育途徑的建議。
3.定向階段
小學五年級與六年級是小學教育的定向階段,學生根據各自的能力分別進入3種語言流學習。
第一語言流:英語作為第一語言,母語(如華文、馬來文和泰米爾文)也作為第一語言;
第二語言流:英語作為第一語言,母語作為第二語言;
第三語言流:英語作為第一語言,母語作為熟練的口語。
定向階段同樣繼續強調基本的語文和數學能力,將為所有的學生提供同樣的英語和數學課程,另外,還提供一些不同的課程,一些核心的和擴展的課題也要講述。一般來說,所有的學生都被寄予希望能夠掌握核心的課題,同時,學校還會根據學生的能力,變化擴展有關課題。在定向階段,還要對學生的能力,興趣和智力進行進一步的考查,以便於在語言分組時的最後的變換。
之所以在小學階段就進行分流、定向,一方面是為了向那些學術性強,並且具有優異的語言才能的學生(約占學生總數的10%)提供一流的英語和母語水平,而其他大部分學生(約70%—75%)則分別將英語作為第一語言、母語作為第二語言加以學習;另一方面,語言的分流、定向給少數能力較弱的學生,以及母話差的學生(約15-20%)提供了作為第一語言的英語,以及達到熟練口語水平的母語,這樣就達到了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目的,使他們有可能集中精力進行英語和數學的學習。
中等教育:
學生在中等教育階段,根據各自的能力與興趣分別進入3種課程學習,學制為4年和5年。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進入4年制的特選課程與快捷課程,其餘學生則進入四至五年級的普通課程。為了適應學習成績較低的學生的需要,目前,普通課程又分為普通學術性課程和普通工藝性課程,供學生選擇。
1.特選課程:
特選課程為有學術能力和語言才能的學生提供同時學習具有高級水平的英語與母語的教育。4年內完成中學課程。中學四年級,通過普通水平,即GCE「O」級的教育的學生可以申請進入初級學院、高級中學以及設有大學選修班的中學學習大學先修班的課程。
2.快捷課程:
快捷課程是為具有學術傾向的、將在中學學習英語和母語的學生設置的,進入該課程的學生是以在4年學習中通過GCE「O」級水平考試為目標的。與修特選課程學生不同,修該課程流學生學習作為第一語言的英語,而母語則作為第二語言。通過「O」級考試的學生可以進入「A」級學習或進入技術教育學院學習。
在現行教育體制中,約10%的學生進特選課程流,50%的學生進快捷課程流。他們在通過GCE「O」級水平考試後,主要進入初級學院,開始為期2年的大學預科教育,理工學院也同樣吸引了他們中間一批有才能者。
3.普通課程:
(1).普通學術性課程。該課程的學生約占總數的20%-25%,學制為4至5年。經過四年學習後,參加GCE「N」級水平考試。有繼續學習的願望並有相應能力者,可再學1年後通過GCE「O」級水平考試。該課程大部分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將繼續接受職業技術教育,只有少數學術性較強並在GCE「O」級水平考試中取得優良成績者,方可進入初級學院或理工學院學習。
(2).普通工藝性課程。該課程的學制也是4年或5年。進入這一課程的學生約佔15%-20%。這些在原體制下沒有機會接受中學教育的學生,將能進入新的普通工藝性課程,進一步加強對英語和數學的掌握並同時接受職業訓練和職業一工業局的培訓。學生於第四學年期終通過GCE「N」級水平的教育。有能力者可進入中學五年級,並參加GCE「O」級水平教育。
由於教育專家們注意到在今天的新加坡對職業教育的價值評價不高,學生和家長不會對此做出重點考慮,而學生的能力又是各不相同的,應使每個人選擇的教育途徑能盡可能地符合各人所長。因此,在新加坡,沒有把普通課程列入職業教育,而是把它作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以保證學生獲得高水平的職業教育和訓練。
高等教育:
1.學制與考核
新加坡的高校學制短,但負擔沉重,學生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才能獲得文憑與學位。
大學基本學制是三年。按照規定,每一位本科生都必須對在兩個系選修兩年專業,每個專業一個學期要進修四門學科,包括必修與選修課程,也就意味著他們要同時進修八門課程,一般地說,一門學科每周聽1小時講座,隔周參加一次一小時的輔導課,其他時間則用來進行大量的獨立的閱讀,做實習或者寫作論文。每周8個小時的講座從表面上看去並不顯得多,但是新加坡一小時講座的內含量很大,大約是美國大學三小時的內容。
新加坡大學里的考試制度是多種方式的結合,以年終大考為主。但理工法醫等系除了年終大考之外,還有實驗、實習以及論文的考核。而文學院的各系,年終大考的成績要佔學科成績的8%,參加輔導的表現和學期論文成績則佔去剩下的20%。文學院的學生平時不做需要教師批改的作業,只是每門課學生每年要寫一兩篇學期論文。年終大考是一個重要關卡,每科考核時間為3小時。不同學科的學生集中在一起進行考試,每個考場都有幾百名學生,有若干位教師進行監考,氣氛十分嚴肅。如果某個學生有一項專業的四科平均成績不及格,他可以再補考一次。
2.學位
在新加坡共有5級學位,分別是:普通學士學位、榮譽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和專門學科博士學位。
按照各個學位對修業年限與年修課程的不同要求,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可以分為3個階段:
(1)在完成大學本科探程以後.可以獲得普通學士學位。人文學科和理科院系的學習期限一般是3年,其他院系的則是4年,醫學院一般都在5年以上。獲得普通學位以後,再接著學習一年,就可以獲得榮譽學士學位,
(2)在本科的基礎上,再讀1——3年的研究生課程後,就可以申請碩士學位。但是依據規定,除了要學習完研究生的課程之外,學生還必須持有榮譽學士學位,並且上交1篇達到碩士水平的論文,才能被授予碩士學位。另外,在新加坡大學國立大學,已經取得學士學位的學生在獲得專業教師資格,並且擁有相當時間的教學實踐之後可以獲得教育碩士學位。
(3)在取得碩士學位後,再從事2——5年的研究工作,如果有顯著的成就,提交具有相當水平的論文以後,就可以獲得博士學位。那些獲得博士學位時間超過5年,並能夠提交公開出版的著作的人,就可以獲得文學、法學或者理學等專業學科博士學位。
3.新加坡國立大學介紹
目前,新加坡國立大學共有8個大學院和50個系。它們分別是:建築設計學院、藝術和社會科學院、商業管理學院、口腔學院、工程學院,法學院、醫學院以及科學院。此外,還包括醫學、口腔、管理和工程四所研究生院。
除一級教育課程以外,這所新加坡的著名大學還沒有幾所地區和國際研究中心,其中包括了經濟研究中心、癌症研究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免疫學研究和訓練中心,國際衛生組織人類生育臨床研究中心和國際衛生組織腸病毒研究中心。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重要高級人才的培養中心,因此每年可以獲得2.5萬元的政府經費。迄今為止,該校所得的政府投資總額已達50億新元。正是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加坡國立大學才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可以向學生提供藝術與社會科學、建築學、房屋建築與房地產管理、商業管理、法律、科學、工程學、臨床醫學與口腔醫學學位課程。
此外,該校還有幾所從事先進技術研究和教學的學院。系統科學院提供先進的信息技術,培訓和信息技術研究。分子與細胞學院則從事生物技術研究。1990年11月建立的微電子學院是從事先進的微電子工程技術的研究的,為微電子領域的發展提供最優秀的服務。
新加坡國立大學始終向世界級的高水平研究看齊,力求在高科技領域不斷創造佳績。這些領域包括:醫療護理和生物工藝學、信息技術運用,人工智慧和專家系統;激光電子和自動化技術、聚合物、大地構造、環境和土地開發研究、建設技術、植物和動物組織培養、生物分子工程。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全校各專業科系中,就讀學生數最多的是藝術和社會科學,佔全校學生總數偽27.4%;其次是科學,佔26。5%;第三是工程,佔15.5%;第四是商業管理,佔12.5%。
⑤ 新加坡教育與中國教育的差異有哪些各位路過的幫幫忙回答一下
新加坡教育和中國教育的幾點思考
1、 教育制度
中國與新加坡都是6年制的小學教育,大體上區分不大。新加坡的小學是半天上課,作業比中國孩子的少,壓力也少一些,孩子的個性教育得到尊重。除了學習知識外,還接收一些實用教育、道德教育和公共知識教育,也特殊重視雙語教育(英文和華文),中國在中學階段更加重視數理化的教育。在新加坡沒有政治教育。在中小學階段,新加坡的考試的頻繁程度同中國類似,在這一點上,中國與新加坡比較相似。但是給孩子提供的機會更多。
新加坡大學階段專業選擇的機會比中國多。中國、新加坡在這個方面還是沒有辦法同北美、澳洲的國家相比,這些國家的教育資源極其豐富,無需考試就可以進入大學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己選擇專業,同時讀幾個專業、大學都是可以的。而中國和新加坡的孩子在報考大學的時候就要謹慎的多,因為專業和大學基本上不可更改(新加坡有的學校、專業更改相近的專業還是比較容易)。就是說孩子不喜歡這個專業,或者說明知道這個專業將來的就業前景不樂觀,也必須把這個專業讀完!這是中國教育最大的弊端,而這個問題實際上在中國現有的教育制度下是可以克服的。
新加坡東西方相結合的教育制度,促使新加坡政府的國民教育,在秉承西方一些現代文明的同時,大力推行儒家思想,從而保持社會穩定和發展。根據國情、民情合理定位教育方向和教育制度,教育對經濟的發展、國家的發展貢獻度顯而易見。
反觀我們的教育制度,似乎丟失了傳統的精髓而又沒有得到西方教育的真傳,處在迷失階段。新加坡的教育方式十分靈活,完全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興趣特長,與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無疑是先進的。我國的教育近年來也在不斷倡導「個性教育」、「合作探究」等方法,但大多數教師還是採用「灌」的方法,填鴨式的「滿堂灌」現象還普遍存在,嚴重地制約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我們可以借鑒新加坡的教育方法,在課程內容上加以取捨,在考試方法和評估體系中作相應的改變,會促進教育方法的改變。
2、道德教育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可以說為我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範例,讓人感受最深。新加坡的道德教育滲透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中,滲透在每一個細小的環節上,學生在無形中接受著這種教育,也在無形中實踐著這種思想。如他們的德育教材從內容到形式都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積極鼓勵教師採取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策略,具體有了文化傳遞法(將某些優良的文化價值觀灌輸給下一代,如講故事、討論等),設身處地考慮法(重點在愛護和關懷他們的層面上,教導學生要有同情心,了解別人的感受和需求,促使學生關心他人),價值澄清法和道德認知發展法等。這些教育方式貴在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地對問題進行思考、討論、提問和反思,很少見硬著規定要達到什麼形式和規模等,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中國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儒家思想影響了中華民族的世世代代,但是中國的道德教育又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本關鍵在於形式的東西多於實在的東西,空洞的說教多於無聲處的潛移默化,導致中小學生德育觀、價值觀的淡漠,直接影響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往往過分追求形式和劃一,反而影響效果,更讓人感到虛的成份太多,重在形式,甚至做事可以弄虛作假。讓世界觀、價值觀均尚未成型的未成年人來教育世界觀、價值觀基本成型的成年人,實在讓人感到有些可笑。我們更應該重視實實在在的對學生有實際教育意義的活動和方式,才能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3、中國家長的誤區
(1)教育態度
在新加坡家長更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自由自在享受童年的快樂。中國的家長望子成龍,希望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這些技能實際上可能並不能幫助未來的就業),把自己一生沒有實現的願望希望在孩子身上完成。認為只有上大學,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甚至部分家長在孩子大學入學選擇專業的時候,也是不尊重孩子的選擇。
(2)名校
這一點,中國和新加坡的家長類似,希望孩子讀名校。實際上這是東方教育制度與西方教育制度的最大區別。由於西方國家大學是自由入學、自由轉學制度,所以孩子在進入大學的時候考慮更多的是這個大學是否適合孩子讀書。另外,在讀書期間可以工作,工作幾年以後可以接讀大學課程也是與東方教育制度不同的。
(3)英文本身作為謀生手段
在新加坡讀書,最大的收獲就是英文能力,中學畢業的英文成績應該與中國英文大學(碩士)的水準相當。
4 、新加坡成熟的雙語教育模式值得我們借鑒
經濟全球化需要相當數量既熟悉國際經濟運作,又了解國情、法律、文化,而且能熟練掌握外語的人才。人才從何而來?除了通過實際工作訓練之處,主要通過學校的培養,而要培養出具有世界眼光,能在國際舞台上大顯身手的人才,教育就必須適應「全球化和國際化」的趨勢,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和「雙語模式」值得我們借鑒。我們的教育應當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上適應國際交往和發展的需要,要培養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教育國際化是應經濟全球化而生,是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的必然產物。我國也基本上是雙語教育,而外語(主要是英語)教育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只會寫,無法交流,遇到出國或對外交流時還需強化訓練。
⑥ 新加坡的幼兒教育有誰了解有關於新加坡的一切
新加坡教育制度類似英國式制度,除了各語文類科外,均以英語為媒介語言。一般修讀完十到十一年的中小學後能選擇到初級學院、高中或理工學院就讀,前兩者半數以上能升上國內大學。新加坡有五所理工學院與三所大專學府,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都是亞洲頗具盛名的學府。 新加坡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中國各地區和馬來西亞等地的留學生前來升學,令該國成為亞洲的區域教育樞紐。 新加坡教育制度採用雙語教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到如何使用英語與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人群交流增加社會和諧度,也可以用母語與自己同種族、同宗教的人進行交流,使他們的歷史文化可以持續下去。 新加坡教育制度常被批評為過分依賴制式教材,不鼓勵個人獨立思想空間,強調以考試方式的區別學生素質(升學至上主義),貶低其他的學習方式及職業的貢獻,新加坡本土電影《小孩不笨》即以討論該制度可能扼殺其他新加坡各類型人才發展,及因個人無獨立思考的習慣將無法回應社會變遷挑戰為電影主題。
⑦ 新加坡的教育、醫療怎麼樣啊有什麼好的政策嗎
新加坡的幾所大學排名都比北大清華靠前,醫療沒那麼貴,公立醫院大病小病都400人民幣。部分費用從公積金出。葯是安片開的不會很貴。小診所150人民幣起。政策好是本國公民第一次可以買到比市場低一半價格的房子。政府補助15萬人民幣。本國公民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費用是正常的1/3-1/4。稅特別少。
⑧ 什麼是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模式,又稱為新加坡經驗,是指新加坡建國後幾十年裡建立起了一個政治民主、政府清廉、社會文明、經濟繁榮、人民幸福和諧、環境優美國度的治國方略和模式。是讓新加坡社會發展取得巨大的成功,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學習的樣板和追求的模式。
新加坡於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1963年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被迫獨立建國,經過短短40年的發展,從貧窮落後發展到和諧繁榮,這一切都與其所走過的發展道路、採用的經濟模式以及所制定的政策密切相關。
(8)新加坡式全人教育是如何實行的擴展閱讀:
新加坡模式的好處
1、從純粹經濟方面來看,新加坡的發展依賴的是開放的市場和有力的人力資源戰略,秉承開放的原則建立資本市場的。一方面利用外部資金的流動彌補本國資金的短缺;另一方面其稅收為公共財政提供了稅源,也為製造業建立了融資平台。
2、在人力資源方面,新加坡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方面在國內實行義務教育為主導和職業技術教育為輔助的普通勞動者的培養體制;另一方面大量引進最優秀的人才到新加坡工作,甚至不惜代價幫助年輕人進入新加坡接受教育。
3、建立了普惠的社會保障體制,使每一個公民享有盡可能高的社會保障。政治上的專制、家天下的管理模式與開放的經濟環境相結合,加上以儒家文化的價值理念為基礎,以吸引精英治理為手段,也許就構成了新加坡經濟增長之謎的謎底。
⑨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有什麼特色
就目前全世界的教育體系來說,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是榜上有名並名列前茅的。新加坡的教育體繫世界聞名主要來自兩個原因:一方面來自新加坡政府對教育的嚴格規范與標准、另一方面則是新加坡是沿襲英聯邦國家的教育體系並結合本土教育文化,系統地把中西教育結合後並進行完整的呈現,這使新加坡的教育既擁有國內的嚴謹與嚴格,又擁有歐美國家的創新性與獨立性,因此教育體系也被世界各國所認同。
新加坡屬於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像緊鄰。新加坡連續多年獲得最佳移民國家稱號,這也來源於它系統的教育體系、中英文雙語的語言環境、經濟發達與環境宜居。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和香港墜吼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工業是新加坡經濟的主導力量,以及城市保潔方面成績斐然,故而稱之為「花園城市」。
新加坡這個國家非常重視國民教育,從1965年獨立以來,一貫是如此。相信這也與其優良的地理位置有關系,新加坡是一個以知識性經濟為發展力的國家,而知識經濟依靠的正是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而人才則來自於教育。正因為如此,新加坡每年會撥出部分經費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在其政府與文化環境的扶持下,其教育體系及設施可以與世界發達國家所媲美。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主要沿襲了英聯邦教育體系,並結合中式教育理念,成功地結合了中西兩者的精華與優勢,自為一體,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與實體經濟支撐,新加坡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也被其他國家所認同與贊譽。除了良好的教育體系之外,新加坡注重教育與人才培養,每年政策都會開放部分移民與綠卡名額,針對優秀專業領域人才在本地工作以及移民,這項政策使新加坡吸引了眾多專業性人才的湧入,同時推動了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更好的建設新加坡的教育事業。
在新加坡當地,每個新加坡人都必須接受至少十年以上的常規教育,其中包括了六年的小學以及四至五年的中專教育。之後,他們可以進入初級學院或者大專預科班,也可以進入政府的專業學校,或者直接進入學制三年的理工學院,初級學院以及理工學院畢業後的學子,可考入新加坡最高學府—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或者新加坡管理大學深造學習,也可以跳轉至其他國家繼續深造,也是因為沿襲了英聯邦學制,也吸引了大量英聯邦高等院校紛紛於新加坡開設分校,這對推動新加坡的教育有巨大意義與幫助,正因為如此的優勢,使許多國內學子紛紛前往新加坡就讀於進修,如果在想出國進修學習又想節省留學成本的情況下,新加坡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且新加坡得到英聯邦國家的高度認可,所以許多學子也將新加坡作為留學英美的一塊跳板,首先在新加坡適應語言環境,並學習專業知識,並且從新加坡申請英美院校通過率更高,所以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對於國內學子偏向選擇新加坡留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