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學生英語怎麼樣
Ⅰ 輕輕的問一句:新加坡國家的英文到底怎麼樣親身體會過的回答下.不要官方.
呵呵,我現在就在新加坡,新加坡由多個民族組成,華人佔70%多,其次是印度人,再次是馬來人,還有些東南亞各國的,華人基本上是廣東福建那邊的後代,只說粵語,他們說的英文每個單詞都演化成了只剩1到2個音節了,極不標准,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說的更是連洋人都搖頭,雖然本人說的也是chiglish,但是和singlish拼起來還是甘拜下風。再說這里的印度人,沒來新加坡之前我總是嘲笑阿三的英語,結果到了這邊後,發現和其他人比起來,印度人說的算是好聽的了。最頭疼的就是馬來人的英語了,當他說的時候,我經常不能確定他說的是自己的馬來話還是英文,簡直就是把兩種語言融會貫通了,然後自創了一門外語。還有菲律賓,印尼就不用說了,基本上跟馬來人差不多。
總之你如果來的話估計要花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去習慣他們,並且口音被他們帶壞的風險很大,最近李光耀也在新加坡發起了正確使用英語的活動,基本上越年輕的新加坡人,口音越好,應該是和教育慢慢開始重視有關吧。
Ⅱ 去新加坡學英語怎樣
您的問題是:去新加坡學英語專業,拿本科或碩士學位?還是去新家皮參加英語課程班,以提高英語水平?
前者:是純學語言,沒有一個專業技能方向,在新加坡的就業面很窄,如果您只是想研究語言那就另當別論了。
後者:去新加坡通過3-6個月的時間提高自己的英語技能,然後再讀大學或者工作,非常有幫助的,因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且教學都是純英語教學,比在國內培訓英語當然好很多,就是費用上要比在國內培訓貴。
Ⅲ 新加坡人的英語水平怎麼樣
他們的發音和語言水平都不錯,但是語調與英美不同,被稱為singlish,參雜者各地的方言。
Ⅳ 新加坡人說英語嗎
只要是以新加坡英語為標准,新加坡學生的英語成績可以提升得很高。這樣學校就可以調配更多資源在其他科目上,學生也可以把省下來時間和精力,用來學習母語和其他科目」。
文章全文如下:
最近,讀到兩位語言學家關於英語的教導、學習和使用的看法。一位是中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所教授桂詩春,另一位是英國朴茨茅斯大學語言和地區問題研究學院的馬里奧•薩拉切尼博士(Dr
Mario Saraceni)。
桂詩春教授近日在接受廣州《新快報》專訪時,對中國當前瘋狂的英語熱表示憂慮,認為家長過早地把幼兒送去學英語,不僅不會達到目的,反而可能導致母語能力的下降,而在中國的語言環境下,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反反復復,也會學成「夾生飯」。
原籍義大利的薩拉切尼博士則在最新一期的語言學期刊《變化中的英語》(Changing
English)中,公開呼籲學習英語的外國人不應採用「女王英語」,同時敦促英國教師不要教外國學生說「女王英語」。
先談中國的問題。最近這些年,中國人學英語的瘋狂程度,可以說是已經不能用瘋狂這兩個字來形容了。這股熱潮,不僅造就了李陽那樣的「瘋狂英語」產業,還逼得一些英語能力不過關的大學生走上自我毀滅之路。尤有甚者,不少家長因為擔心孩子若不從小打好英語基礎,長大後可能「落後於人」,紛紛從幼兒階段狠抓英語。於是乎,把三四歲的幼兒送去英語補習班的有之,要求幼兒園強化英語課程的有之。
從理論上說,這些家長會這樣做也沒錯,因為人們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機就是在孩童時代。問題是,中國並沒有英語環境,那些幼兒除了在幼兒園或補習班上英語課以外,在家裡沒有機會使用英語,在學校里跟老師同學交流也不講英語,跟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等親人及鄰居交流更不可能用英語。即使是電視節目,也是普通話為主,頂多加上當地的方言,如果是少數民族地區則是本民族的語言,唯獨沒有英語。所以即使那些幼兒在幼兒園或英語補習班的英語成績都能考到特優,也會因為無法「學而時習之」,最終學了也等於白學。
對於中國當前的瘋狂學英語現象,持高度否定態度的桂詩春教授坦率地說:「現在很多家長都早早就讓孩子去學外語,反而忽略了中文的學習,這完全是一種思想錯位,其結果是導致孩子語文能力的直接下降。語文能力是學生的最根本的能力,它和理解能力有關,語文能力低下,連各科的文字題都看不懂,還怎樣提高學生的整體教育水平?」
我國的情況正好與中國相反,因為我國有相對而言可謂良好的英語環境,反而是母語環境是越來越不好。可是,為什麼這些年來,我國學生不僅母語水平下降,連英語水平也在下降呢?母語水平下降不奇怪,因為自1980年代以後,我國已經沒有純粹意義上的華校,從幼兒園到大學的主要教學語言是英語,英語作為家庭用語和社會用語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既然如此,學生的英語水平應該跟著水漲船高,越來越好才是,為什麼反而下降了呢?按照鄙人的粗淺想法,關鍵就在於我們的英語環境跟學生在學校里學的和考試時考的課堂英語,並不完全一致。
英語是國際語言,它一來有早年的大英帝國和現在的美國的軟硬實力做後盾,也跟英語自身的易學特色有關。相對於法語、德語等其他印歐語系的語言,英文被認為較不嚴謹。
英語的不嚴謹,使之很容易被「污染」,再加上國際化的幅度和速度,也就促成了英語的在地化。一種是英語系國家之間的在地化,如美國英語、澳大利亞英語等,除了語法沒有什麼改變之外,詞彙和語音都有了不同於英國標准英語(即「女王英語」)的變化;另一種是非英語系國家或地區的在地化,最早也最著名的就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洋涇浜英語」,而最著名的例句就是「long
time no see」,但現在也已經登堂入室,升格成為標准英語的詞彙了。
英語在地化是一個普遍現象,全世界都如此,新加坡也不例外,而我國的在地化英語,就是所謂的新加坡英語,也就是Singlish。這才是新加坡的英語環境!最近有調查顯示,有高達61%的新加坡家庭用語的英語,但是相關調查並沒有說明這當中有多少是講標准英語的家庭,又有多少是講新加坡英語的家庭。不過,我敢相當肯定地說,講新加坡英語的家庭肯定會比講標准英語的家庭來得多,而且是很多。
新加坡人日常交際的英語是新加坡英語,並非標准英語。這就難怪學生們的英語水平不斷下降了。以我的大兒子為例,他和老師、同學、朋友之間的交流,不管是通電話、寫電郵、發SMS,甚至跟我互通手機簡訊、在facebook上留言,用的都是英語,幾乎沒有用華語(除了做作業),可是他的英語測驗、考試等等,每次都是險過剃頭!
相信我兒子的情況並不是特例,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呢?新加坡人用來交際,包括維系各族人民感情的英語,是摻雜了英語、華語、馬來語、淡米爾語,還有各種方言詞彙的Singlish。在這樣的英語環境下長大的新加坡孩童,讓他們去學習標准英語,其實就跟學習一門新的外語差不多。
這個問題,恰恰就是薩拉切尼博士關注的重點。他認為,世界各地的英語使用者「切斷英語與其在英國的專制中心之間心理上的臍帶至關重要」,同時主張各地的英語教師應該根據當地的環境教授英語。至於使用英語的心態,也「並不是為了接近英語的『發源地』,也不是為了向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核心圈子的所謂優越性謙恭地表示敬意」。
倘若教育當局承認新加坡的英語環境的特點,同時認為這位英國語言學家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不妨考慮讓孩子們在做作業或考試時,特別是作文和會話的時候,多以新加坡英語為評分標准,少跟標准英語或「女王英語」打交道。至於說擔心他們不能掌握標准英語而無法跟外國人溝通,那大可放心,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自然會根據其使用英語的情況去學習各種各樣的專業英語,如商業英語、醫學英語等等。
基本可以斷定,只要是以新加坡英語為標准,我國學生的英語成績可以提升得很高。
Ⅳ 新加坡的英語怎麼樣亞洲最好
SINGLISH
全民英語水平平均應該是亞洲最好
但是很多歐美人是聽不大懂新加坡式英語的.
很奇怪的英語
其實很簡單
Ⅵ 新加坡中一英語水平相當於國內的什麼層次
O水準考試就相當於中國國內的初中畢業考試。
只不過是中國初中考的是中專,新加坡叫大專。當然了我們國家承認新加坡公立學院的大專文憑.A水準才相當於中國的高考.O水準考試英語需要口語考試,今年的口語考試已經進行了,英語口試不太難,也要看的英語水平了。
每個同學的考試題目都不一樣.參加O水準考試的學生一定要經過培訓,這樣才能熟悉考試題目。
中國有很多高中2年或者高中畢業的學生來經過培訓然後考O水準考試,大部分也是考不過去,關鍵是英語水平不好。中國學生去讀書,其實沒有中介介紹的那麼簡單,不學習是根本沒機會。
Ⅶ 新加坡英語的特點可以總結一下嗎
新加坡英語(Singlish/Singaporean English)是一種英語方言,通用於新加坡,主要受到英國英語影響,但最近日益受到美國英語的影響。此外很多的詞彙、語法也借自福建話、廣東話、普通話和馬來語,有克里奧耳語(混合語)的特徵。新加坡英語的發音也很獨特。簡單地說,新加坡英語就是:英文詞彙+混合語法+以中文為主體的語氣和語調。
總論
早期英國殖民者於19世紀來到新加坡,並在當地興辦學校,新加坡英語便起源於英辦學校中。最早的新加坡英語很可能是一種洋涇浜語,是不會說英語的人在街頭說的一種混合語。其語法簡單,發音不穩定,非英語成份很大,包括從印度英語、娘惹馬來語、漢語各方言等多個方面的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早期的洋涇浜語在新加坡社會各個層面推廣,並由新一代的新加坡人以母語的形式學習,語音、語法、詞彙等逐漸定性,日趨成熟,最終脫離洋涇浜語的簡單和不穩定性,成為一種完全成熟的英語方言。這一點和克里奧耳語(混合語)的發展過程相似,使新加坡英語也具有很多典型的克里奧耳語特徵。但新加坡英語和英國英語畢竟相似,兩者尚可通話,所以仍可視為英語的一個分歧較大的方言。
與所有其他語言、方言一樣,新加坡英語不是一個完全統一的整體。受過教育和沒受過教育的人所說的新加坡英語並不一樣,正式和非正式場合所使用的新加坡英語也截然不同。一般來說,受過教育的人在正式場合所說的英語與英美所使用的正式英語大同小異,區別主要在語音上。而非正式場合所說的英語則有更多源於漢語、馬來語的詞彙、語法。為了最大限度地體現新加坡英語的特徵,本條目將主要描述非正式的新加坡英語。
不僅如此,由於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會說除英語外至少一種語言,因而語碼轉換極為常見。如:當兩個福建裔華人交談時,一句話中可以摻雜著英語、華語、閩語等多種語言。但是同樣會說新加坡英語(但不會說閩語)的廣東裔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就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全部意義。所以,本條目將主要描述所有會說新加坡英語的人共有的語音、詞彙、語法特徵,包括大家都能理解、應用的非英語成分。由於這些非英語成分已經擴大於整個會說新加坡英語的人群(無論他們會不會說這些成分的源語言),所以這些成分應視為新加坡英語的一部分,而不是語碼轉換。
新加坡英語源於新加坡自有的洋涇浜語,所以和亞洲其他地區的洋涇浜語有許多相似之處,英美人聽了難免會覺得新加坡英語是一種「劣等英語」,而不是英語一個獨立的,已經發展成熟的方言。同時,新加坡英語有許多英美英語沒有的特徵,英美人容易覺得難懂、難聽。以上兩點均不利於新加坡在亞太地區的國際都市地位。因此,新加坡政府發起了「講正確英語運動」,鼓勵國民學說、多說以英美英語為標準的規范英語,同時要求廣播媒體只使用規范英語,學校教育也使用規范英語。然而,新加坡英語仍然是街頭、學校、社交的通用語言,而英美英語則不是。綜上所述,新加坡英語的現狀與上海話、福州話等漢語方言相似,沒有官方地位,但仍是通用的口頭語。
語音
新加坡英語的語音源於英國英語,同時也有很強的漢語、馬來語痕跡。
語調
新加坡英語的語調和英美英語的語調有相當大的區別:
新加坡英語和漢語(尤其是漢語南方各方言)一樣,主要使用音節節奏,即每個音節的長短相同。而英美英語則使用重音節奏,即音節長短取決於輕重音。因此新加坡英語的語調聽起來類似於廣東話或福建話,每個字都像「蹦」出來的一樣。
新加坡英語的聲調非常鮮明,高低上下分明,陰陽頓挫,和漢語聽起來很相似,但和英美英語不同。而且一個句子的語調比較嚴格,每個字的高低都分得很清楚,一旦變化就會顯得不自然,這一點和英美英語也有區別,和講究聲調的漢語卻有相似之處。
Ⅷ 留學新加坡,對學習英語者適合嗎
留學新加坡,對學習英語者適合。但也不能忽略英語的學習。
眾所周知,近年許多中國的學生到新加坡留學的原因之一,是新加坡是一個雙語教育的國家,大部分新加坡既會說中文,也會說英文,對於中國學生來說能夠很好的適應。不過是不是因此,就將英語的重要性給忽略看呢?肯定不是的,英語作為全球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於留學生來說。
英語仍然保持其在全球作為主要業務的溝通語言。即使在東南亞,英語已成為一個,在不同語言國家之間的共同溝通渠道。另外在使用本地語言時,正因我們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中,使我們會有提高英語水平的要求。
新加坡教育聯盟倪燕華老師介紹:英語的重要性並不只限於商業世界方面。在先進的醫學和科技領域中,其成功取決與如何用英語作為媒介來溝通、測試和推廣這些服務產品。英語也是一種工具,可以閱讀更高級別的論文文章,這也是大學生涯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由於大學學生的閱讀量要求很多,所以最重要的是,他們有足夠的語言觸覺和閱讀策略,對這些文本進行篩選。這將幫助他們理解文本,及控制他們的速度。畢竟如果你要花4個小時,來試圖了解大學課本的每一個文字,你將不久追不到下一次的講座進度。
教育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行業,英語亦再次成為了所有學生的共同語言。如你到世界各地的大學校園漫步,從牛津到愛丁堡,你可以找到許多國家的留學生。對他們來說,英語提供了一個溝通渠道,有利於學生之間的友誼和文化的分享。學生在大學學到最重要的東西是,從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身上,分享不同的人生經歷,課業工作及世界觀,會給學生帶來了不同的觀點。毫無疑問,學習英語可以是困難的,及有時令人沮喪的語言。但在一個專業領域,或個人方面,英語學習者便會知道其益處。
Ⅸ 新加坡華語學校只學華語嗎英語不怎麼學新加坡年輕人有可能英文不好嗎
首先,新加坡並沒有華語學校。就連過去那些傳統的華校現在也都是英文教學了
其次,英文在新加坡的學校里不只是學的,也是用的。
學校里的所有科目(除了華文課)全都是英文教學,例如用英文教數學課,用英文教歷史課,用英文教物理化學...甚至有些中文老師在華文課上都不得不用英文來輔助講解(就像國內的英文老師用中文來講英語課一樣奇怪)
所以新加坡的學生很難英文不好。因為如果英文不好的話,其他哪個科目都學不好了
還有問題的話歡迎追問
Ⅹ 新加坡的華人年輕人英語水平如何呢
您好!首先我要說的是新加坡30歲以下的大部分華人的母語就是英語。
1.客觀的來講,新加坡的應英文摻雜著一些潮州話,廣東話和馬來語,形成一些獨特的詞彙與短語。他們平時生活中會經常用到這些詞彙。
2.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經過初級學院,和大學教育的新加坡人的英文水平還是很可觀的,它們大多能講一口流利標準的英文(但是要看他們主觀上願不願意放棄一些「方言」)。當然有好總有壞,那些教育程度偏低的人,他們的語言運用,和組織能力相應也會弱一些。
3.由於新加坡的華人也是「華人」,他們的「根」畢竟不在西方。所以英文有關文學的方面,它們的歷史幾乎是零。這點我們應該適當的給予理解,我們應該看重的使他們很實際流利的商務英語。
您還想從哪方面了解新加坡英文?如有疑問請追問~
如果感覺答案滿意,請點擊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