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在新加坡吃什麼
『壹』 新加坡有哪些特色美食(餐飲方面)
新加坡有三大民族的中式、馬來式、印度式菜餚,還有法國、義大利、英國等歐洲菜。
特色菜有黑胡椒螃蟹、雞肉沙爹、咖哩魚頭、汽鍋、印度Rojak、叻沙、米果汁、海南雞飯、福建蝦面、釀豆腐等。
在新加坡這個多民族社會里,文化的多樣性明顯地表現在它各式地道的馬來菜、印度菜中,在這里你幾乎可以吃到你所能想到整個東南亞的特色菜餚。
新加坡有它純粹土生土長的菜,這就是由長住馬來西亞、新加坡的華僑,融合中國菜與馬來菜所發展出來的家常菜,主要是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風味的混合體,也稱為娘惹。
娘惹指的是過去居住在新加坡、馬六甲及檳榔嶼的土生華人女性,由於土生華人是早期馬來人與華人通婚的後代,因此娘惹食物融合了馬來族與華族的烹調特色,從口味方面來說,娘惹食物是最特別,最精緻的傳統佳餚之一。
『貳』 到新加坡,有哪些不能錯過的美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默識先生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0253973/answer/21756406
來源:知乎
試著推薦一些,若是來新加坡旅遊,不妨試試。所列的我不一定都吃過,但至少是我相熟信賴的朋友去過而推薦過的。
要注意的是有很多攤子只開早上或者晚上,賣完就收攤,牛得一塌糊塗,去之前查清楚開業時間。還有一些比如咖喱魚頭、椰漿飯或者羅惹之類的特色,我不愛吃,所以也不清楚哪裡好。
海南雞飯
<img src="https://pic2.mg.com/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_r.jpg">
新加坡有名的無數,我吃過的裡面覺得比較好的:
永遠排著長隊的Maxwell的天天海南雞飯,不要去其他的分店。最近有天中午去了一次,時隔八年啊,還是很長隊……雞肉挺不錯的。飯稍嫌不夠香,內臟也普通。但這里辣椒是最最贊的。不想排隊的話就不要吃飯時間去。
Tian Tian Hainanese Chicken Rice
荷蘭村的怡昌園粉面家(這家最近有些退步)
Yee Cheong Yuen Noodle Restaurant
中岜魯的甘榜山雞餐室(這家的雞比較瘦,我偏好這里。只是辣椒不大行。)
Kampong Chicken Restaurant
東風發(雞肉之軟冠絕新加坡。這家連鎖店比較多,我只吃過Ghim Moh的。)
Tong Fong Fatt Hainanese Boneless Chicken Rice
逸群
蔡瀾推薦的,比較好吃的是飯,炒叄峇醬空心菜和海南式炸豬排。雞肉挺難吃的,去過一次就不去了。
其他比較多的連鎖比如文東記什麼的,一般我吃到一次不好的下次就不嘗試了,所以也就不推薦。據說有些店也還行。
肉骨茶
<img src="https://pic3.mg.com/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_r.jpg">
會有很多馬來西亞人說他們的食物比新加坡的好得多。雞飯我沒覺得(在馬六甲吃到的不好吃,可能也沒仔細找),但肉骨茶確實,至今懷念亞庇的佑記。新加坡的風格與馬來西亞的不同,以白鬍椒和火蒜味為主。
發傳人(最近改叫這個名了。發起人的老闆的女兒在Rangoon路開的店。這家最近才去過,水平還比以前更高了,甚至讓我想起在亞庇吃到的。所以現在堅定地去這里。)
Founder Bak Kut Teh Restaurant
松發(這家比較好找,但不如發傳人)
Song Fa Bak Kut Teh
黃亞細
我對黃亞細的印象一直非常差。恰好最近又去過,就是鹵花生好吃,其他質量都不行。不推薦。
蝦面
華記大蝦面。最近去了一次,大蝦面15新幣一碗,比普通蝦面(3新幣,大蝦面一般有的也就6新幣)實在貴太多。但在新加坡一碗最普通的日本拉麵也要這個價錢。蝦肉極贊,湯頭非常香但不完全是蝦頭的香。油很大,面普通。
Wah Kee Big Prawn Noodles
亞當路27大蝦面(我常去這家,推薦吃乾的大蝦面。湯頭和蝦都不錯,面很普通。
Noo Cheng Adam Road Prawn Noodle
大東蝦面(或者去這家,但質量不穩定,視老闆心情)
Da Dong Prawn Noodles
黑胡椒螃蟹
永成餐室。新加坡最好的黑胡椒螃蟹之一應該沒什麼爭議。專人敲蟹,牛油生炒出來,黑醬油香甜,令人上癮。我覺得比新發吃到的那次略好。
Eng Seng Restaurant
白鬍椒螃蟹
不推薦無招牌了,新山亞明小廚的明顯更好,只是就餐環境比較差。
JB Ah Meng
辣椒螃蟹
鎮發活海鮮。(明顯比去過的其他家好吃多了。去過創始的Roland東皇酒家吃過,不好吃。Jumbo醬汁太甜了我不喜歡。小紅樓尚可。Mellben也比較有名但沒去過。)
Chin Huat Live Seafood
Singapore sling
一種特色雞尾酒,raffles hotel的long bar始創,作為遊客可以去試試。新航的飛機上有可能也提供。
加椰牛油麵包
亞坤 Ya Kun Kaya Toast(這個比較方便,到處都有分店。)
或者去一些比較舊的咖啡店。比如
真美珍茶室
Chin Mee Chin Confectionery
炒粿條
禧街炒粿條(這家口味偏甜一點,重豬油香。)
Hill Street Fried Kway Teow
歐南園炒粿條面(比較像馬來西亞口味,偏辣,重蛋香。)
Outram Park Fried Kway Teow Mee
炒福建面
芽蘢29巷福建面(這家吃到的比其他家好很多。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最近路過幾次都沒看到開門。)
Geylang Lor 29 Fried Hokkien Mee
炒菜頭粿
跟香港的蘿卜糕完全不是一回事。可以就在上面那家一起吃了。
或者可以去下面這兩家。
老吳菜頭粿(菜油炒的建議去這家,不用醬油的白蘿卜糕尤其好吃,位置也相對好找。店主夫妻是失聰人士,就當幫個忙。)
Lau Goh Teochew Chye Thow Kway
紅山景蘿卜糕(豬油炒的我本來最喜歡這家。但我也好久沒去過了,最近聽說換人炒了,質量有所下降。)
Bukit Merah View Fried Kway Teow Stall
叻沙
對遊客來說比較方便的辦法是去Queensway shopping center,那裡有兩家很有名的Laksa,Janggut和328,前者是新加坡式Laksa的創始人女兒的店,後者是328的分店。
Janggut(我比較偏好這里。)
Janggut Laksa
結霜橋叻沙(如果願意跑遠一點,那麼一定要去這里。這家椰漿沒有Janggut那麼濃,湯底相當清爽,蚶也燙得剛好)
Sungei Road Laksa
剪刀咖喱飯
顧名思義就是食材是用咖喱汁煮然後剪刀煎的。
天天海南咖喱飯(我試過不少家,有的做的菜好,有的咖喱汁好。這里的算是都不錯)
Tian Tian Hainanese Curry Rice
Biryani 印度香飯
有點像手抓飯,沒有吃過印度香米Basmati Rice的話可以試試。這個東西有很多種,這家是新加坡最好的Dum biryani。最近去了一下,飯還是很香,羊肉不如以前了。
Bismillah Biryani Restaurant
娘惹菜
非常喜歡這家,尤其是黑果雞和排骨。
Peramakan
榴槤
<img src="https://pic1.mg.com/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jpg">
當季的話到處都是。可以試試這家。
Combat Durian
Location: 249 Balestier Road
Contact: 92789928
甜品
食閣里有許多冰店,基本上吃不出不同店有什麼區別,我也不大愛吃紅豆冰什麼的。比較有特色我也比較喜歡的是紅毛榴槤冰,酸酸甜甜的。
東興餅家(如果碰上剛出爐的蛋撻一定要買來試試,很好吃,冷的就別買了。只是怕也比不上澳門的。)
Tong Heng Confectionery
西式的甜品,這一家明顯要好過別的,但也貴不少。主廚Janice Wong是2013年Asia best 50評的亞洲最佳糕餅師,她的書是Pierre Hermé給作的序。
2am: Dessert Bar
=================================
下面是一些比較貴的
螃蟹米粉
新發餐廳。以他的就餐環境來說價格很貴,老闆的服務態度更是新加坡著名的差。但海鮮用料非常不錯,醬汁也比較有特色,偶爾吃一次會覺得很好吃。
螃蟹米粉,黑胡椒蟹,蒸老鼠斑都可以試試。人均大概500人民幣。
Sin Huat Eating House
潮州海鮮
潮州發記酒樓,蔡瀾評價最傳統的潮州菜。鮑魚獨步海內外,國內一些高檔餐廳的鮑魚都是從他那裡買的,所以他開餐廳只是玩票,賺錢都靠賣海鮮。
但酒樓還是不大便宜。取決於你點什麼,鮑魚視大小,小鮑魚不貴,十二頭的大概1000人民幣一隻,十頭的1250,三頭的好像五六千一隻。海參用的是婆參,跟北方吃的不大一樣。
不想吃鮑魚海參那麼貴,凍蟹、豬頭粽、蒸鯧魚、芋泥等也都不錯。
Teochew Restaurant Huat Kee
壽司
如果非要在新加坡吃的話,江戶前壽司,shinji by kanesaka,晚餐15片壽司大概1300人民幣。
Shinji By Kanesaka
法國料理
如果非要在新加坡吃的話
Restaurant Andre,新加坡排名最高的餐館,晚餐不算酒大概1700人民幣。食物最好,酒的選擇不多。這家保險一點要提前至少兩周訂。
Restaurant Andre
Les Amis,食物較Andre略遜,但酒的選擇多,侍酒師專業,價格與Andre一樣,每樣菜配酒再加900。
Les Amis
義大利料理
如果非要在新加坡吃的話,去mozza吧。其實是個美國的店,料理鐵人Mario Batali和美國版Masterchef的光頭義大利人Joe Bastianich開的。推薦這里的所有帶Burrata cheese的前菜,以及各種義大利面。
Osteria Mozza
『叄』 蔡瀾美食里的雞蛋
美食家蔡瀾談雞蛋的八種做法不想罵人,只是談吃;八蛋,八種蛋的做法也。 最基本的,有一、煎。二、煮。三、炒。四、蒸。五、燒。六、烚。七、焗。第八,就是混蛋了。 以卵擊石,早就有這種俗語,可見得蛋是那麼脆弱的,也代表了我們這群人民。最低微,價錢最賤的蛋,是那麼千變萬化,我口口聲聲大喊:「蛋,萬歲!」 沒有一種食材那麼容易做,那麼親民。就算有些女人是笨蛋一個,永不下廚,也會把蛋做好。慢點,這句話說得太早,我見過一個,油沒熱,就打蛋下去煮。當然,做出來的蛋白死硬,毫無香味,咽不入喉。 就算一個最普通的煎蛋,也要等油生煙,才能下蛋的。用滾油和不熱的油,再用植物油和動物油比較一下,你就知道分別。 不要給那些自以為專家的家庭主婦嚇倒,也別聽庸醫亂講。一個普通大小的蛋,只含七十八卡路里,吃不死人的。一杯星巴克凍咖啡,已有五百六十一卡路里。 除非你是個白痴,天天吃,餐餐吃,那才有毛病。其實什麼東西都一樣,過量了,像整天吃生菜的女人,也會變成兔子。偶而八八蛋,樂趣無窮。我自己下廚,也會做多種變化的蛋,但是一個人的知識有限,有什麼好過從諸位大廚學習呢?
凡遇到高手,必向他們說:「你替我做一個蛋吧!」 通常要求對方的,都是一些復雜的菜式,一經我那麼問,大廚們都抓著頭皮,想不出來。當今被公認為廚界元老的保羅.包古斯也差點被我考倒,但他終於露出一手:原來是最簡單的蛋,用最簡單的方法去炮製。 先要認識食材,蛋類之中,可以吃的,包括了雞蛋、鴨蛋、鵝蛋、鴿子蛋、鵪鶉蛋、野雞蛋、海鷗蛋、鴯鷬蛋和最大的鴕鳥蛋。當然,龜蛋也在其中,那是名副其實的王八蛋了。 煎蛋煎蛋沒什麼大道理,切記看到油生煙,打蛋進平底鑊煎就是。英文術語,叫為「太陽向上 Sunny Side Up」。此話也有毛病,要是像太陽的話,那不應該兩面煎,我一向是吩咐:「蛋黃煎硬 Egg Yolk Very Hard。」我煎蛋時不吃蛋黃,是因為小時的陰影。那年英國飛機轟炸日據新加坡,我剛好生日,母親為我煮了一個蛋,吃了蛋白要吃蛋黃時,聽到警報,拉著我進防空洞,我不捨得丟那粒蛋黃,一口吞下,差點鯁死。另一個原因,是當今的蛋多以激素催生,又不知有無細菌,不像小時可以打開一個小洞生噬。從此看到生蛋怕怕,煎熟了也只吃蛋白,不過打勻後炒起來,我也可以接受蛋黃的。煎蛋全靠功夫,愈花長時間去煎愈
最重要的是要有耐性,慢慢煎。火要小,一大了就焦。炭火當然比煤氣爐來的好。先看到的是蛋白四周開始發出泡泡,也不必去翻動,讓它繼續煎下去。好吃,你可以先試新加坡的煎蛋,沒有吉隆坡好吃,吉隆坡又沒有曼谷那麼美味,這就證明了現代人不肯花時間,只有在生活節奏慢的地方,才能做出美好的煎蛋。美國的快餐文化影響下,當今的快餐廳廚房裡,煎板上擺著十幾二十個鐵環,各打個蛋進去,就那麼炮製出來。我一看到這種圓扁蛋,即倒胃。這也是我從來不走進麥當勞的原因。
到了某種程度,就可以取出上碟。至於什麼程度?那你就要試了,一次不行,來兩次、三次,至到你掌握住自己喜歡的生熟為止。我常強調,烹飪並非高科技,經驗可以讓你成功。
喜歡吃荷包蛋的話,等蛋白發泡後將左邊翻到右邊,或者從上至下,下到上,都行。 煎蛋沒什麼大道理,切記看到油生煙,打蛋進平底鑊煎就是。最重要的是要有耐性,慢慢煎。火要小,一大了就焦。炭火當然比煤氣爐來的好。先看到的是蛋白四周開始發出泡泡,也不必去翻動,讓它繼續煎下去。到了某種程度,就可以取出上碟。至於什麼程度?那你就要試了,一次不行,來兩次、三次,至到你掌握住自己喜歡的生熟為止。我常強調,烹飪並非高科技,經驗可以讓你成功。喜歡吃荷包蛋的話,等蛋白發泡後將左邊翻到右邊,或者從上至下,下到上,都行。蛋黃的熟度憑個人喜好,有的半生,有的全熟。到外國吃自助早餐時,有專人為你煎蛋。要是你要熟一點的蛋黃,可兩面煎。有句
蛋黃的熟度憑個人喜好,有的半生,有的全熟。到外國吃自助早餐時,有專人為你煎蛋。要是你要熟一點的蛋黃,可兩面煎。有句英文術語,叫為「太陽向上 好吃,你可以先試新加坡的煎蛋,沒有吉隆坡好吃,吉隆坡又沒有曼谷那麼美味,這就證明了現代人不肯花時間,只有在生活節奏慢的地方,才能做出美好的煎蛋。美國的快餐文化影響下,當今的快餐廳廚房裡,煎板上擺著十幾二十個鐵環,各打個蛋進去,就那麼炮製出來。我一看到這種圓扁蛋,即倒胃。這也是我從來不走進麥當勞的原因。 Sunny Side Up」。此話也有毛病,要是像太陽的話,那不應該兩面煎,我一向是吩咐:「蛋黃煎硬 Egg Yolk Very Hard。」
好吃,你可以先試新加坡的煎蛋,沒有吉隆坡好吃,吉隆坡又沒有曼谷那麼美味,這就證明了現代人不肯花時間,只有在生活節奏慢的地方,才能做出美好的煎蛋。美國的快餐文化影響下,當今的快餐廳廚房裡,煎板上擺著十幾二十個鐵環,各打個蛋進去,就那麼炮製出來。我一看到這種圓扁蛋,即倒胃。這也是我從來不走進麥當勞的原因。 我煎蛋時不吃蛋黃,是因為小時的陰影。那年英國飛機轟炸日據新加坡,我剛好生日,母親為我煮了一個蛋,吃了蛋白要吃蛋黃時,聽到警報,拉著我進防空洞,我不捨得丟那粒蛋黃,一口吞下,差點鯁死。 煎蛋沒什麼大道理,切記看到油生煙,打蛋進平底鑊煎就是。最重要的是要有耐性,慢慢煎。火要小,一大了就焦。炭火當然比煤氣爐來的好。先看到的是蛋白四周開始發出泡泡,也不必去翻動,讓它繼續煎下去。到了某種程度,就可以取出上碟。至於什麼程度?那你就要試了,一次不行,來兩次、三次,至到你掌握住自己喜歡的生熟為止。我常強調,烹飪並非高科技,經驗可以讓你成功。喜歡吃荷包蛋的話,等蛋白發泡後將左邊翻到右邊,或者從上至下,下到上,都行。蛋黃的熟度憑個人喜好,有的半生,有的全熟。到外國吃自助早餐時,有專人為你煎蛋。要是你要熟一點的蛋黃,可兩面煎。有句
另一個原因,是當今的蛋多以激素催生,又不知有無細菌,不像小時可以打開一個小洞生噬。從此看到生蛋怕怕,煎熟了也只吃蛋白,不過打勻後炒起來,我也可以接受蛋黃的。英文術語,叫為「太陽向上 Sunny Side Up」。此話也有毛病,要是像太陽的話,那不應該兩面煎,我一向是吩咐:「蛋黃煎硬 Egg Yolk Very Hard。」我煎蛋時不吃蛋黃,是因為小時的陰影。那年英國飛機轟炸日據新加坡,我剛好生日,母親為我煮了一個蛋,吃了蛋白要吃蛋黃時,聽到警報,拉著我進防空洞,我不捨得丟那粒蛋黃,一口吞下,差點鯁死。另一個原因,是當今的蛋多以激素催生,又不知有無細菌,不像小時可以打開一個小洞生噬。從此看到生蛋怕怕,煎熟了也只吃蛋白,不過打勻後炒起來,我也可以接受蛋黃的。煎蛋全靠功夫,愈花長時間去煎愈
煎蛋全靠功夫,愈花長時間去煎愈好吃,你可以先試新加坡的煎蛋,沒有吉隆坡好吃,吉隆坡又沒有曼谷那麼美味,這就證明了現代人不肯花時間,只有在生活節奏慢的地方,才能做出美好的煎蛋。
煎蛋沒什麼大道理,切記看到油生煙,打蛋進平底鑊煎就是。最重要的是要有耐性,慢慢煎。火要小,一大了就焦。炭火當然比煤氣爐來的好。先看到的是蛋白四周開始發出泡泡,也不必去翻動,讓它繼續煎下去。到了某種程度,就可以取出上碟。至於什麼程度?那你就要試了,一次不行,來兩次、三次,至到你掌握住自己喜歡的生熟為止。我常強調,烹飪並非高科技,經驗可以讓你成功。喜歡吃荷包蛋的話,等蛋白發泡後將左邊翻到右邊,或者從上至下,下到上,都行。蛋黃的熟度憑個人喜好,有的半生,有的全熟。到外國吃自助早餐時,有專人為你煎蛋。要是你要熟一點的蛋黃,可兩面煎。有句美國的快餐文化影響下,當今的快餐廳廚房裡,煎板上擺著十幾二十個鐵環,各打個蛋進去,就那麼炮製出來。我一看到這種圓扁蛋,即倒胃。這也是我從來不走進麥當勞的原因。煮蛋最容易不過,水一滾,放雞蛋進去,煮至熟,就是煮蛋了。是太熱的話可加一點冰塊進去。剝開的功夫很重要,不然黐住殼,除浪費還影響美觀。過程是這樣的:先用茶匙在圓的那一端敲碎殼,那裡有一個氣袋,較易打開。一面剝一面沖水,那層膜就會被水份隔離,你會發現這么一來,蛋的形狀是完美的。全熟蛋:做法與外硬內軟蛋相同,不過要煮足六分鍾。煮豬肉時,最好是和全熟蛋一塊紅燒,鹵肉時也同樣炮製。全熟蛋的名菜,有茶葉蛋。做法是這樣的:蛋煮了六分鍾後全熟,用湯匙在蛋殼上輕輕地敲,千萬別打得太碎,只要有裂痕即停,切記裂痕要在蛋上布置得均勻。放茶葉,鐵觀音和普洱。前者取其香,後者取其色。再加八角、桂皮
問題在每一個人對吃蛋的生熟度不同,怎麼煮才算標准呢?通常有半生熟蛋、全熟蛋和外硬內軟蛋之分。
半生熟蛋:用一個大鍋,放三分之二的水。水一滾,要精確的話,煮足一分鍾。如果你想蛋白硬一點,那麼多三十秒,即熄火,一共是九十秒。
、甘草、醬油、胡椒粒去煮,當然得添酒,一般的大陸烈酒比紹興酒更好,但不能用葯性太強的,像五加皮之類。成龍的父親教我,倒三分之一瓶白蘭地進去,效果最佳,煮個二十分鍾,浸過夜,翌日加熱,即能做出完美的茶葉蛋。我在非洲做過一個,吃過的人印象深刻,那是一顆鴕鳥茶葉蛋。 這時即從鍋中取出,不然蛋會繼續熟,愈來愈硬。把雞蛋放在蛋盅里,用一把利刀,在四分之一處割開殼,就可以用茶匙挖來吃。、甘草、醬油、胡椒粒去煮,當然得添酒,一般的大陸烈酒比紹興酒更好,但不能用葯性太強的,像五加皮之類。成龍的父親教我,倒三分之一瓶白蘭地進去,效果最佳,煮個二十分鍾,浸過夜,翌日加熱,即能做出完美的茶葉蛋。我在非洲做過一個,吃過的人印象深刻,那是一顆鴕鳥茶葉蛋。
外硬內軟蛋:煮法和半生熟蛋一樣,不過要煮足三分鍾,記得水一滾就要轉小火。、甘草、醬油、胡椒粒去煮,當然得添酒,一般的大陸烈酒比紹興酒更好,但不能用葯性太強的,像五加皮之類。成龍的父親教我,倒三分之一瓶白蘭地進去,效果最佳,煮個二十分鍾,浸過夜,翌日加熱,即能做出完美的茶葉蛋。我在非洲做過一個,吃過的人印象深刻,那是一顆鴕鳥茶葉蛋。
是太熱的話可加一點冰塊進去。剝開的功夫很重要,不然黐住殼,除浪費還影響美觀。過程是這樣的:先用茶匙在圓的那一端敲碎殼,那裡有一個氣袋,較易打開。一面剝一面沖水,那層膜就會被水份隔離,你會發現這么一來,蛋的形狀是完美的。全熟蛋:做法與外硬內軟蛋相同,不過要煮足六分鍾。煮豬肉時,最好是和全熟蛋一塊紅燒,鹵肉時也同樣炮製。全熟蛋的名菜,有茶葉蛋。做法是這樣的:蛋煮了六分鍾後全熟,用湯匙在蛋殼上輕輕地敲,千萬別打得太碎,只要有裂痕即停,切記裂痕要在蛋上布置得均勻。放茶葉,鐵觀音和普洱。前者取其香,後者取其色。再加八角、桂皮蛋熟後用湯匙舀起,放進一鍋冷水之中,至少要浸足十分鍾左右,如果是太熱的話可加一點冰塊進去。
是太熱的話可加一點冰塊進去。剝開的功夫很重要,不然黐住殼,除浪費還影響美觀。過程是這樣的:先用茶匙在圓的那一端敲碎殼,那裡有一個氣袋,較易打開。一面剝一面沖水,那層膜就會被水份隔離,你會發現這么一來,蛋的形狀是完美的。全熟蛋:做法與外硬內軟蛋相同,不過要煮足六分鍾。煮豬肉時,最好是和全熟蛋一塊紅燒,鹵肉時也同樣炮製。全熟蛋的名菜,有茶葉蛋。做法是這樣的:蛋煮了六分鍾後全熟,用湯匙在蛋殼上輕輕地敲,千萬別打得太碎,只要有裂痕即停,切記裂痕要在蛋上布置得均勻。放茶葉,鐵觀音和普洱。前者取其香,後者取其色。再加八角、桂皮剝開的功夫很重要,不然黐住殼,除浪費還影響美觀。過程是這樣的:先用茶匙在圓的那一端敲碎殼,那裡有一個氣袋,較易打開。是太熱的話可加一點冰塊進去。剝開的功夫很重要,不然黐住殼,除浪費還影響美觀。過程是這樣的:先用茶匙在圓的那一端敲碎殼,那裡有一個氣袋,較易打開。一面剝一面沖水,那層膜就會被水份隔離,你會發現這么一來,蛋的形狀是完美的。全熟蛋:做法與外硬內軟蛋相同,不過要煮足六分鍾。煮豬肉時,最好是和全熟蛋一塊紅燒,鹵肉時也同樣炮製。全熟蛋的名菜,有茶葉蛋。做法是這樣的:蛋煮了六分鍾後全熟,用湯匙在蛋殼上輕輕地敲,千萬別打得太碎,只要有裂痕即停,切記裂痕要在蛋上布置得均勻。放茶葉,鐵觀音和普洱。前者取其香,後者取其色。再加八角、桂皮
一面剝一面沖水,那層膜就會被水份隔離,你會發現這么一來,蛋的形狀是完美的。、甘草、醬油、胡椒粒去煮,當然得添酒,一般的大陸烈酒比紹興酒更好,但不能用葯性太強的,像五加皮之類。成龍的父親教我,倒三分之一瓶白蘭地進去,效果最佳,煮個二十分鍾,浸過夜,翌日加熱,即能做出完美的茶葉蛋。我在非洲做過一個,吃過的人印象深刻,那是一顆鴕鳥茶葉蛋。
全熟蛋:做法與外硬內軟蛋相同,不過要煮足六分鍾。
是太熱的話可加一點冰塊進去。剝開的功夫很重要,不然黐住殼,除浪費還影響美觀。過程是這樣的:先用茶匙在圓的那一端敲碎殼,那裡有一個氣袋,較易打開。一面剝一面沖水,那層膜就會被水份隔離,你會發現這么一來,蛋的形狀是完美的。全熟蛋:做法與外硬內軟蛋相同,不過要煮足六分鍾。煮豬肉時,最好是和全熟蛋一塊紅燒,鹵肉時也同樣炮製。全熟蛋的名菜,有茶葉蛋。做法是這樣的:蛋煮了六分鍾後全熟,用湯匙在蛋殼上輕輕地敲,千萬別打得太碎,只要有裂痕即停,切記裂痕要在蛋上布置得均勻。放茶葉,鐵觀音和普洱。前者取其香,後者取其色。再加八角、桂皮煮豬肉時,最好是和全熟蛋一塊紅燒,鹵肉時也同樣炮製。全熟蛋的名菜,有茶葉蛋。
做法是這樣的:蛋煮了六分鍾後全熟,用湯匙在蛋殼上輕輕地敲,千萬別打得太碎,只要有裂痕即停,切記裂痕要在蛋上布置得均勻。、甘草、醬油、胡椒粒去煮,當然得添酒,一般的大陸烈酒比紹興酒更好,但不能用葯性太強的,像五加皮之類。成龍的父親教我,倒三分之一瓶白蘭地進去,效果最佳,煮個二十分鍾,浸過夜,翌日加熱,即能做出完美的茶葉蛋。我在非洲做過一個,吃過的人印象深刻,那是一顆鴕鳥茶葉蛋。
、甘草、醬油、胡椒粒去煮,當然得添酒,一般的大陸烈酒比紹興酒更好,但不能用葯性太強的,像五加皮之類。成龍的父親教我,倒三分之一瓶白蘭地進去,效果最佳,煮個二十分鍾,浸過夜,翌日加熱,即能做出完美的茶葉蛋。我在非洲做過一個,吃過的人印象深刻,那是一顆鴕鳥茶葉蛋。 放茶葉,鐵觀音和普洱。前者取其香,後者取其色。再加八角、桂皮、甘草、醬油、胡椒粒去煮,當然得添酒,一般的大陸烈酒比紹興酒更好,但不能用葯性太強的,像五加皮之類。成龍的父親教我,倒三分之一瓶白蘭地進去,效果最佳,煮個二十分鍾,浸過夜,翌日加熱,即能做出完美的茶葉蛋。
我在非洲做過一個,吃過的人印象深刻,那是一顆鴕鳥茶葉蛋。 </p></p>
『肆』 蔡瀾這個人的作者簡介
蔡瀾,新加坡華僑,電影監制、美食家、專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商人。少年時代受父親的影響,閱讀了不少現代作家的作品。早年在新加坡《南洋商報》寫影評。十六、七歲時離開新加坡到外國,後到日本留日學習電影製作。
蔡瀾先後在東京、紐約、巴黎、漢城、台北、巴塞羅那和曼谷等地居住過,通曉多國語言。曾向馮康候先生學習書法、篆刻。
1963年蔡瀾到香港後,長期任職邵氏、嘉禾等東南亞最大製片廠的電影監制。監制之電影有:快餐車、龍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獵人、霹靂火、一個好人、重案組等成龍主演的巨片。
蔡瀾寫作多年,已出版之書籍超過60本,廣東旅遊出版社首批出版的《蔡瀾游記散文精品集》有《蔡瀾的緣》、《附庸風雅》、《忙裡偷閑》、《蔡瀾游日本》、《一點相思》、《狂又何妨》、《海隅散記》、《二樂也》、《放浪形骸》、《樂得未能食素》、《給成年人的信》、《給年輕人的信》12種。
1992年蔡瀾開始進軍商界。創辦監制之產品有暴暴茶、暴暴飯焦等暴暴系列產品,蔡瀾醬料有咸魚醬料、菜甫瑤柱醬、欖角瑤柱醬、勁辣醬等等。其它引薦入口的產品有澳洲有汽紅酒、路士露健康食品等等。
1997年~1999年蔡瀾主持之電視節目有《蔡瀾人生真好玩》及《蔡瀾嘆世界》。
『伍』 蔡瀾的介紹
不認識
『陸』 有一個作家,姓蔡,作品大多點評日本的美食以及其他傳統風物的
蔡瀾,1941年8月18日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電影監制、美食家、專欄作家、電影節目主持人、商人。與金庸、黃沾、倪匡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稱。
現任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中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特邀蔡瀾作為節目總顧問。
《樂遊人生》 廣東旅遊出版社 2012.04 《日本人物---蔡瀾品日本四書》 廣東旅遊出版社 2012.07
《日本藝術---蔡瀾品日本四書》 廣東旅遊出版社 2012.07 《日本玩意---蔡瀾品日本四書》 廣東旅遊出版社 2012.07
《日本美食地圖---蔡瀾品日本四書》 廣東旅遊出版社 2012.07 《蔡瀾常去食肆150間》 皇冠出版社
《蔡瀾品味—香港台灣格調手冊》 廣東旅遊出版社 2013.04 《蔡瀾嘆世界》 壹出版
《東京游》 皇冠出版社
『柒』 蔡瀾的人物經歷
1941年8月18日出生於新加坡。
1955年時,在新加坡《南洋商報》上發表了第一篇影評《瘋人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1957年,蔡瀾擔任了邵氏電影公司的駐日經理。監制之電影有:《快餐車》、《龍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獵人》、《烈火青春》、《霹靂火》、《一個好人》、《重案組》等成龍主演的巨片。
1959年離開新加坡到外國,後就讀於日本大學藝術學部電影科編導系,半工半讀。
1963年蔡瀾到香港後,長期任職邵氏、嘉禾等東南亞最大製片廠的電影監制。監制之電影有:《快餐車》、《龍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獵人》、《霹靂火》、《一個好人》、《重案組》等成龍主演的巨片。
1989年黃沾、蔡瀾、倪匡曾合作主持的電視節目《今夜不設防》創造了香港同時段電視節目的收視紀錄。
1992年,蔡瀾進軍商界,創辦監制的產品有暴暴茶、暴暴飯焦等暴暴系列產品,蔡瀾醬料有咸魚醬料、菜甫瑤柱醬、欖角瑤柱醬、勁辣醬等等。1997年~1999年蔡瀾主持之電視節目有《蔡瀾人生真好玩》及《蔡瀾嘆世界》。 2007年,在深圳開設蔡瀾美食坊餐廳。
2008年,蔡瀾主持TVB電視節目《蔡瀾嘆名菜》。
2009年,年近7旬的才子蔡瀾重出江湖,牽手深圳衛視,打造美食王牌節目《蔡瀾食尚》,並擔任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
2009-2010年,主持TVB節目《蔡瀾品味》。
2010年,出版了蔡瀾的最新典藏作品集《蔡瀾老友記》、《蔡瀾美食地圖》、《蔡瀾品酒》、《蔡瀾笑話》。
2011年8月在南國書香節首發新書《人生必去的餐廳》、《蔡瀾生意經》廣受讀者歡迎支持。
2011年10月在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蔡瀾讀行天下》。
2012年,主持ATV旅遊飲食節目《蔡瀾亞洲一樂也》。
2013年最新作品《看得開,放得下,才是人生》《活,該快樂著》《老得可以告別孤獨》。
『捌』 蔡瀾先生的「死前必吃」清單都有哪些美食
美食專家蔡瀾先生的「死前必吃」清單都有哪些美食?蔡瀾說,人一生做的事,沒有比吃的次數更多。一個正常的人,除非你對食物一點興趣也沒有,愛吃的人算一算大約有50年懂得欣賞。早上2個菜,中午5個菜,晚上10個菜,這17道菜乘365天再乘50年,是個天文數字。
可能很難再吃到小時候的醬油飯了,記憶中的醬油飯是選用東北最好的珍珠米,米一定是當年的新米,蒸好後的米香自然就留口水。傳統的黃豆醬油,醬香濃郁;再來做好的一勺豬油,拌勻,那香味至今難忘。
談到養生,蔡先生答道:我從來不養生,而是先把心養好,而養好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吃很多你喜歡吃的東西,保持精神抖擻!所以本質並沒有什麼死前必吃的清單美食,都是在平常 的食材中搭配不同的烹飪手法,來做出讓人歡欣鼓舞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