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普寧安仁陳氏在新加坡有哪些人

普寧安仁陳氏在新加坡有哪些人

發布時間: 2022-05-23 00:08:08

① 洪山村的歷史故事

洪山陳氏開基祖陳賢齋(1120-1218),名雷,原父公長子,為宋朝紹興年間進士,曾任湖進(今衡陽縣)縣令,後徒知潭州(今長沙)州牧,在職期間,為官公正嚴明,文武雙全,屢建奇功,宋高宗時任史部尚書,在位剛直不阿,屢進讜言,彈劾權貴,致受奸人所害,卸職歸田,與夫人劉氏同偕三子為避害,舉家流遷潮州府,隱居洪山峰下(今普寧洪山),開基創業,度過安逸晚年,繁衍後代,傳子延孫,成為粵東陳氏開基先祖之一。 祖媽堯崗劉氏生三子:長子洪巔,字添興,後裔部分留居洪山,大部分外遷;次子洪崇,字谷佐,回原籍莆田,及後後裔又入潮開基;三子洪岩,字昆佐,大部分留居洪山,部分外遷。據統計,陳賢齋後裔約有50萬人,遍布整個粵東地區,其中大型的派系有:惠來岐石陳氏,陸豐水墘陳氏,普寧橋柱陳氏,普寧洪山陳氏,普寧安仁陳氏等。

② 陳氏家族的背景

宋元祐間(1086—1094),陳瓚六世孫陳舜韶把鳳凰山麓的土地約50畝左右捐獻給孔廟作廟基,率領族人遷居到蓮池。此後直至明代,是這個家族的鼎盛時期.根據地方誌書的記載,這個家族從北宋宣和三年(1121)至南宋咸淳十年(1274)150年間文武進士就出了11名④。
陳彥才 宋宣和三年(1121)進士
陳 光 紹熙四年(1193)進士
陳子式 慶元二年(1196)進士
陳遇明 宋嘉定四年(1211)進士
陳 豐 宋嘉定四年(1211)進士
陳夢龍 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
陳國喬 嘉定十六年(1223)進士
眯夢發 嘉熙二年(1238)進士
陳宗亮 寶祐元年(1253)武科進士,咸淳四年(1268)武舉換文,成文科進士。
陳龍發 宋咸淖十年(1274)武科進士,廷對第三。
陳雷發 宋咸淳十年(1274)武科進士
入仕作官如此之多,迎來送往,穿絳紅色官服的人進進出出,於是蓮池被稱作絳里,也有連稱蓮池絳里的,直至明清時代。這個地方現在稱為陳絳殿,標准地名寫作"陳家殿",為敖江鎮玉蓮村。
順溪陳族為陳舜韶第四子陳彥常之孫陳遂的後裔.這個支派在明代相當興旺.家族成員分布在平陽、蒼南各地。陳遂9世孫陳良有子三人:陳鰲字宗雲號望山,陳蒙字宗亨號明山、陳博字宗望號荊山。陳博是嘉靖間選貢,授興化訓導。民國《平陽縣志》稱他:"多所造就門生,江潮、高超、傅卿相,繼成進士,官東甌,踵門問候,俱款以糲飯濁醪,不幹以私"。陳博的侄兒陳洽⑤,"嘉靖初在太學。大學士張孚敬以承製甘露百律詩屬擬稿,進稱賞,欲授以官。洽曰,依人取榮,如平生志節,何不辭以歸.著有荊西集"。
因家族繁衍,舊地狹窄,嘉靖年間(1522~1566)陳蒙遷至陳絳殿附近的大嶴底。當時,平陽沿海一帶屢遭倭寇侵擾,陳蒙之孫陳育球又於明隆慶年間(1567—1572)由大嶴底遷來順溪。

第二節 順溪時期

陳育球屬鳳凰山陳族20世,也是順溪陳族始祖。他生有五於:文明、文達、文爵、文獻、文傑。大房陳文明後裔遷居福建桐山,四房陳文獻傳三世而止,五房陳文傑傳一世而止。現在的顧溪陳族均為二房陳文達、三房陳文爵之後。房派有大二房、元三房、
三房十份。為敘述方便,先將陳育球派下順溪陳族編定的名行和字行的行第介紹如下:

世次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名行 文 元 守 世 嘉 永 仁時 昌 希 承朝 亦 聖 正 治 明 良
字行 玉 谷 君 卿帝 士 子 國 宗 廷 維 鼎 式 允 紹 克 繩

順溪陳族的世系仍按鳳凰山陳族世系的序次編定,故陳育球諸子為21世,其餘依次類推。
大二房是陳文達後裔,在順溪傳四小房十支:
文達-夏十-啊三
元維-守賢
守初
守理 乏嗣
元賓-守麒
守麟 乏嗣
元英-守金
守法
守綸
守鳳
元秀-鮑六 子啊陳遷居麗水龍泉縣,失載。
守蘊 失載。
守啟
守崇
守容

大三房是陳文爵的後裔,在元字輩份中尚有六人:元賜、元贈、元貽、元青、元茂、元忠。元青、元忠繼嗣不明。元茂之子永年出繼福建桐山(今福鼎)園底周,族人推測可能父亡後,母親帶子再嫁而出繼的。元贈的後裔失傳。所以現在在順溪的只有元賜的後裔和元貽的部分後裔。
元賜的後裔現稱元三房。元賜雖有六子,但只有第三子守宗的長子世望的後裔有在順溪繁衍。其他五子後裔不明。世望六子是:嘉信、嘉訓、嘉謨、嘉詢、嘉諏、嘉謙。
陳嘉詢派下是元三房最興盛的房派,也是解放前整個順溪陳族最為富有的房派。陳嘉詢僅生一子,名永千,字子載,生於雍正5年(1727),卒於乾隆56年(1791),壽65歲。永千生有七子:

顯仁,字國明,乾隆十二年至嘉慶二十四年(1747-1819),太學生;
安仁,字國敦,乾隆十四年至嘉慶十八年(1749~1813),登士朗;
為仁,字國本,乾隆十六年至乾隆四十七年(1751~1782),泮生;
作仁,字國柱,乾隆十七年至嘉慶二十三年(1752~1818),援例入太學,舉介賓;
深仁,字國遠,乾隆十札年至乾隆五十二年(1754~1787);
景仁,字國耀,乾隆二十三年至嘉慶十三年(1758~1808),縣學生;
崇仁,字國鼎,乾隆三十二年至道光二十八年(1767~1848),例貢生,誥贈奉直大夫。

因此陳嘉詢、陳永千的後裔現在被稱作七份或"七份頭"。清代中後期是這個分支房派的鼎盛時期。
陳元貽在順溪的後裔稱三房十份。陳元貽有3子7孫,嘉字輩24人,永字輩66人,乾隆順溪陳族記載:嘉字輩有8人遷居周嶴。順溪陳族除乾隆譜載有周嶴派外,其他各譜均未予記載。對照新譜,遷往周嶴者,其後裔只有少數遷回順溪,多數失傳,周嶴現在也無順溪陳族。為什麼稱三房十份,族人也講不出來,只知道這個房派住順溪只有10個堂兄弟。
順溪陳族現在有6000多人,但住在順溪本地的只有4000多人,其他則散居各地。順溪山坳現在劃分為10個村。除溪南村為純少數民族畲族的聚居村外,其餘9個村均是順溪陳族聚居地,約佔10個村的總人口四分之三強。順溪陳族各房派及聚居情況是:大二房現在總計男女人數約3000人。元繼派下人數只有數十人,大部分居住在後山垟村;元賓派下約400多人,聚居在朱山村垟頭坪及嶺麓村,元英派下人數有2000多人,聚居地在上順溪村(習稱上村)、順溪村(習稱中村)、後山垟、嶺麓、只音等村;元秀派下有400多人,原聚居在嶺麓村及順溪村.元三房現在約2500多人,大部分聚居在順溪,下順溪、牛場等村:三房十份,現在約800多人,住在順溪村、溪北村(習稱沙垟)。這只是順溪陳族各宗枝居住的大體情況,現在順溪陳族各房派混居的情況逐漸增多。如沙垟創辦陶瓷廠後,各房派均有人搬遷過去。南新村是個新居民點,居民來之順溪各村,戶籍關系仍在原來村。同時上述的各房派的人數包括住外地者。現在順溪陳族住在水頭、敖江、昆陽和蒼南縣城靈溪的就有200多產、1000多人,其中,水頭100多戶,敖江50多戶,平陽20多屍,靈溪30多戶.其他散故居溫州附近城市、集鎮。還有一些族人分布全國各地,直至海外。
歷史時期,社會上曾發生過無數滄桑巨變,可順溪陳氏家族在這個峻嶺四塞,崗阜周袍的鄉曲山間中卻人數越來越多,保存和發展了富有特色的宗族文化,並以此為祖地,走向四面八方,在海內外許多地方留下足跡。

③ 陳氏家族族譜

山東東海陳氏字行:

希興從正(希),淑建永同(淑),常立宗譜(常),統緒為貞(為),吉祥延祚(祥)。

豐修咸亨(修),孝敬成訓(成),自古友生(永),乃現祖澤(見),光發舜英(光)。

雲楚嘉績(嘉),和曲令名(名),傳來東海(傳),五百年贏(百),朝代雖更(代)。

萬戶悠清(萬),奕世載德(世),予兆頌聲(兆),其保昭穆(其),庶昌祖榮(昌)。

(3)普寧安仁陳氏在新加坡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陳姓是全球華人、韓國人、越南人的姓氏,在廣東省、福建省、浙江省、海南省、江蘇省、香港、澳門以及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是第一大姓。中國姓氏密度圖冊中,陳姓分布與閩海民系的分布范圍極一致,在浙南、福建以及廣東沿海皆極高密度,呈極深紅色,人口密度在7.8%以上。

在珠三角、長三角呈次深紅色,人口密度在6.5%-7.8%之間,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地區極少分布。南方地區陳姓位居第一大姓,則在北方地區位居第七大姓,超過很多北方典型姓氏。

陳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位;人口七千一百三十八萬四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大約5.1左右。全球約達9800多萬之眾。

陳氏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尤以廣東、福建、四川、浙江、江蘇、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多此姓,在台灣省和廣東兩省,陳氏約占當地人口的10%以上。

④ 陳姓的大事記

我找到的這些資料,你可以看看:
[陳氏屬地]
潁川郡,今河南長葛縣老城西。

[陳氏來歷]
《通志·氏族略》中記載,陳是以國為氏。周武王滅商之後,追封先賢遺民,求得舜的後裔媯滿,封於陳(今河南淮陽),讓他奉守帝舜的祭祀。後來,其子孫就以國為氏,就是陳氏。

[陳氏名望]
史書記載,媯滿十世孫媯完,後來因為國家內亂而投奔於齊,到齊國後,以國為氏,開創了陳姓,所以說,陳完應當是陳姓的第一人。陳完之族在後來又改為姓田,也就是說,歷史上陳田本為一家,田由陳來。數千年的繁衍,使得陳姓人氏遍及中國大地,陳姓名人也紛紛涌現。例如,領導中國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陳勝,和吳廣一起建立了張楚政權。漢初名臣陳平,曾六齣奇計幫助劉邦奪得天下。東漢名臣陳蕃,曾與大將軍竇武等人謀殺專權的宦官,因事情敗露而遇害,是歷史上忠臣義士的一個典型代表。東漢時的陳寔,字仲弓,為人忠厚正直,曾任太丘長。有天晚上他發現一小偷入其室,伏在屋樑上,於是,他叫來子女們,向他們講述做人的道理,小偷聽後大驚,自動下樑伏地認錯。這就是「樑上君子」的典故。東漢時的陳姓名人還有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等。到西晉,有歷史學家、《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唐代,則有文學家陳子昂、高僧陳玄奘、詩人陳陶等。北宋時,有詩人陳師道、醫學家陳自明、音韻學家陳彭年。南宋時,則有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陳亮,他力主抗金,政論文章筆鋒犀利,氣勢磅礴。到明代,有「南陳」之稱的著名畫家陳洪綬,文學家、書畫家陳繼儒等等。到清代還有詩人陳恭尹、文學家陳繼崧、醫學家陳修園等。近代的陳姓名人則有民主革命家陳天華、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等。現代有中共創始人陳獨秀、共和國副總理陳毅、學者陳寅恪、陳垣等。
據專家考證,陳姓在當代百家姓中位列第五。
陳姓的歷史淵源

陳姓先祖 陳姓是帝舜的後裔,其遠祖可以追溯到黃帝。周武王滅商後,封媯滿於陳,並把大女兒元姬嫁給他,封他為陳侯,媯滿死後,封為陳胡公。這是陳姓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陳國開國公胡公滿也因此而成為陳氏得姓的開山祖。在東周初年,陳國與鄭國、蔡國等同為中原大國。其國都宛丘,在今河南省淮陽縣城東三里。陳國滅亡後,陳國人便以國為姓,在中國各地艱難生存。

陳國被楚國吞並時,陳厲公的兒子陳完卻在齊國拜相,並一舉取代齊國君,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齊國滅亡後,他的後裔復為陳姓,是現代陳姓的重要來源之一。

秦漢魏晉的陳姓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名慷慨激昂的話曾經鼓勵了多少代胸懷大志的士民!陳勝的出現,改變了陳姓默默無聞的局面,而他在陳姓世居之地——陳縣稱「張楚王」,則是大快人心的事。陳平安漢,陳湯定西域,都是秦漢時期起關鍵作用的事件。

南朝時期陳姓的大發展 陳武帝異軍突起,成就了陳姓近半個世紀的霸業;陳姓一躍而成為帝王家,這對陳姓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陳王朝之際,陳姓子孫繁衍極快,足跡遍布長江兩岸,尤其在江南,成為顯姓大族。

唐宋陳姓的集聚和遷移 自南朝陳國滅亡之後,陳氏宗室中的一部分人包括陳後主陳叔寶,被押送至隋都長安,從此,陳姓就在關中開始生根發芽。

公元832年,陳旺遷居江西德安縣太平鄉常樂永清村(今德安縣義門陳村),成為江州義門陳姓的開山之祖。江州義門陳氏集聚一處,前後持續19代230年。義門大家族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機構,負責處理族內外一切事務,保證家族與國家的直轄市溝通,保證能安全地與國家相處;對內有一套系統的管理制度,以保證族人不為爭奪資源而發生沖突。

江州義門的形成、集聚、分析,是陳姓在唐朝的一大盛事。另外,有一支陳姓因為接受唐王的君命,率子弟兵南下征伐叛亂,就在閩南地區發展起來。

歷代研究黃老之術的陳姓人不乏其人,西漢時期陳平喜好黃老之術,並以此學問幫助劉邦治理天下。至五代宋元之際,又有陳摶以此成名,並有功於宋王朝。陳摶見皇帝而不跪,不好政治,以嗜睡著稱,堪稱陳姓一大奇才也。

元明清陳姓的演變 在元代,陳姓人表現出祖先固有的英勇頑強的可貴品質。先後有陳友諒反抗,陳吊眼起義等。明清時期,陳姓較大的行動是向台灣遷移。陳姓先民為開發台灣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現台灣人口中,陳姓約佔11%。

陳姓在海外的發展 陳姓不僅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而且還有許多人僑居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和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陳氏姓華僑,組織了數十個宗親聯誼活動,他們在真誠地為僑居國、僑居地的繁榮與進步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的同時,又時刻關心祖國大陸的建設、眷戀祖居地的熱土,因而涌現出一批著名人物。

遷徙分布 自陳國內亂後,陳氏有幾次外遷,分別為陳留、陽武戶牘鄉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陳氏有兩次南遷福建。一是唐高宗總章二年,朝廷派陳政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蠻獠嘯亂」,陳政卒後,其子陳元光代父領兵,平定局勢後,設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後人稱為「開漳聖王」,其子孫稱為「開漳聖王派」。二是穎川陳實後裔陳忠之子陳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擠,遷至福建同安,其後子孫興旺,在福建發展成為「太傅派」陳氏。

陳氏入粵,始於南宋。陳氏入台,始於明末,福建同安人陳永華於明末隨鄭成功入台灣,為陳氏入台始祖。陳氏遷入越南的歷史比較久遠。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陳煚,於1228年創建越南陳朝,傳8世13王,歷時175年。陳氏移居日本,始於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後有的在琉球群島落戶。明清以後,閩粵等沿海地區的陳氏,有許多人出海謀生。例如,陳臣留率親族百餘人遷居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遷至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和美、英、法、澳大利亞等國家。

⑤ 新加坡陳氏人口多少

非常多,陳是新加坡的主姓。

⑥ 陳姓祖籍,能夠找到一致的族譜嗎

陳氏的起源
聚集地(遷徙分布)

自陳國內亂後,陳氏有幾次外遷,分別為陳留、陽武戶牘鄉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陳氏有兩次南遷福建。一是唐高宗總章二年,朝廷派陳政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蠻獠嘯亂",陳政卒後,其子陳元光代父領兵,平定局勢後,設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後人稱為"開漳聖王",其子孫稱為"開漳聖王派"。二是穎川陳實後裔陳忠之子陳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擠,遷至福建同安,其後子孫興旺,在福建發展成為"太傅派"陳氏。
陳氏入粵,始於南宋。陳氏遷入越南的歷史比較久遠。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陳煚,於1228年創建越南陳朝,傳8世13王,歷時175年。陳氏移居日本,始於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後有的在琉球群島落戶。明清以後,閩粵等沿海地區的陳氏,有許多人出海謀生。例如,陳臣留率親族百餘人遷居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遷至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和美、英、法、澳大利亞等國家。
陳氏是台灣第一大姓,在台灣有「陳林半天下」之說。主要來自福建。入台是始於明末,福建同安人陳永華於明末隨鄭成功入台灣,為陳氏入台始祖。第一個移居台灣的陳氏是隨延平郡王收復台灣的陳澤,直至今天台南還有他的後裔繁衍。明代王世貞為<陳氏族譜>作序稱,閩之陳氏,自宋代始已成最有名望之盛族,等等。

⑦ 國內陳姓人口數量

據2019年1月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陳姓的戶籍人口數量達0.633億人,在2018年排名第5位;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陳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53%,在台灣、廣東二省,陳姓約占該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歷史上陳姓的重要人物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西漢名相陳平;南朝陳武帝陳霸先;唐朝詩人陳陶;南宋思想家陳亮;明朝畫家陳洪綬;近代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中華人民共和國元老陳雲,元帥陳毅,數學家陳景潤,歷史學家陳寅恪、陳述、陳垣等等。



陳姓的得姓始祖

陳姓人是舜帝的後裔。在舜當天子之前,堯把他的兩個女兒人嫁給了舜,並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於是舜的後代便稱為媯姓。西周初年,周武王滅了商朝以後,他找到當時舜帝的後代媯滿,把大女兒嫁給他,封他在陳,建立了陳國,定都宛丘。

他選賢任能,揚善罰惡,勵精圖治,使陳國強盛了許多年。媯滿死後,謚號為胡公,故又稱陳胡公、胡公滿。他的子孫便以國為姓,稱為陳氏,並尊陳胡公為陳姓的得姓始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陳姓

⑧ 陳的起源、分布、姓陳的名人、惠安第一大姓

陳氏的遠祖可以追溯到舜。

商朝未年,舜的第33代孫遏父(又稱閼父)投附了周國,擔任陶正一職,他制陶的技藝極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歡心。周武王滅商建周後,追封先賢遺民時,把遏父的兒子媯滿封於陳(今河南開封以東,安徽亳縣以北),國號陳,榮為侯爵,奉守著帝舜的宗祀,並將大女兒太姬嫁給他為妻。媯滿死後,謚號為陳胡公,所以又被稱為胡公滿。他的子孫有的以國為氏,就是陳氏。

公元前672年媯滿的第12代孫陳完因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後來他的10世孫田和建立了田氏齊國。戰國末年,齊被秦滅。齊王的長子升次子桓先後改姓王氏,三子田軫逃至穎川(今河南禹州、許昌一帶),恢復陳姓。從此陳氏一門在中原瓜瓞連綿,生生不息,發展成為名門望族。

陳姓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據記載,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於496年將代北鮮卑族三字姓侯莫陳氏改為單姓陳氏。

唐初期、中期,中原陳氏有過兩次影響深遠的南遷福建之舉。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陳政(胡公滿的68世孫)任南行軍總管,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少數民族動亂。667年四月,陳政卒,由其20歲的兒子陳元光代父領兵,經過九年戰爭,局勢平定後,於686年報請朝廷批准,設置了漳州郡。陳元光致力於發展漳州一帶的農工商各業,使當地得到了繁榮發展。

他被後人尊為開漳聖王,子孫後代被稱作開漳聖王派,成為閩、粵、台及南洋諸島陳姓最主要的一支。台灣現有陳聖王廟53所,這從一個方面表明了台灣同胞對陳元光的崇敬之情。

再就是潁川陳後裔陳忠之子陳邕,唐中宗時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擠,遷至漳州南廂山。其子陳夷行,唐文宗時任宰相。此後子孫興旺,在福建發展成為太傅派陳氏,尊陳邕為南院始祖。

陳氏入粵,始於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遷,陳後裔陳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寧化、上杭,至其曾孫二郎、三郎再遷至廣東梅州,後散居大埔、興寧、長樂、龍川等縣。陳氏入台,始於明未。福建同安人陳永華,於明末隨鄭成功入台灣,官至東寧總制使,在台灣建立屯田制度,設立學校,被尊為陳氏入台始祖。自清初至新中國建立的300多年間,陳氏遷台人數很多,其中僅武榮詩山霞宅陳氏一支就2000餘口,成為台灣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與林姓共陳林半天下之美譽。

陳氏遷入越南的歷史比較久遠,有的成為安南(今越南)王朝的重臣。其中,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陳(即陳日),於1228年創建越南陳朝,歷時175年,促進了陳姓人口的發展。至今,陳姓仍被列為越南十大姓之首。陳氏移居日本始於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派去的水手。明清以後,閩粵等沿海地區的陳氏,有許多人出海到今新馬泰一帶謀生。另有一些人不斷遷至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地,對當地的繁榮與進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7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2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98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7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3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1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6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79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9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