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南京哪個發達
⑴ 上海好還是新加坡好呢
硬軟體來對比:
1. 城市規劃
上海的規劃和新加坡有些什麼不同呢?首先拆遷是個大問題。不象浦東,可以在一塊平地上起高樓這么簡單,當然整體規劃也不是哪個人說了算的。出了浦東機場,放眼望去,經貿大廈很威嚴,卻不是很亮麗。東方明珠在旁邊有點給比了下去,這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嘛?好大的指北針的雕塑,讓人感覺有點突兀。
浦西的很多地方都變了樣了,有了很多的商業高樓。南京路變成了步行街,生意好得不得了。淮海路自然變得更加洋氣了,高級商場鱗次櫛比。奇怪的是並不為市民所常用的中國銀行時不常地出沒一把,卻不覺得工商行的取款機象BOA那麼方便。南浦大橋,瀘浦大橋端的雄偉,和好幾條海底隧道交相輝映。
從東方明珠的樓上看下去,俯瞰圖並沒有多少美感外灘被後面林立的高樓趁得失去了原有的風采。雖然到處高架縱橫,但道路的結構更不象新加坡那麼給人以非常的愉悅舒適的感覺。從高架上看下去,只有延安路的兩端是很漂亮的風景,其他的還跟不上呢。國內都開手動車,車的行距比較窄。
那麼新加坡呢?每個地鐵站外都是一個Shopping Center,每個大樓里,從時裝到飲食,應有盡有,非常地干凈,而且方便。每個星期去一個逛逛,純屬享受。而烏節路上的大型Shopping Mall,就更加氣派了。著名的詩家董是本地華商的領地,獨佔一角,和伊斯坦相對而立。還有好些個本地和日本的大商場,都是精品,琳琅滿目。
憑良心講,烏節路比淮海路要高級。銀行林立的珊頓大道的高樓比上海的高樓顯得錯落有致,有點象LA downtown的布局。國外的建築往往和實力,看上去並不漂亮,而非華而不實。注意到一個好的現象是,現在很少有人隨地亂丟東西了亂吐痰了。但是很不容易發現垃圾箱。先說這些。
2. 公共交通
每天出門,公共交通是個最頭疼的事。不象在美國,人人有車,地還鋪得開。新加坡和上海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那麼如何管理城市交通就不是個可以忽略的問題了。首先是加強和提高原有的交通運輸系統,上海是國內僅有的一卡通的地方。也就是說有一張車卡,可以走遍全市了。這和新加坡一樣。
新加坡的公共汽車都是volvo的,質量很好,也有空調,很乾凈舒適的。就是高峰時的秩序都很好的,沒有人擠人或者吵架的情形發生。如果人滿為患,就很自覺地等下一輛,有時一等要等好幾輛,也沒有人從後門搶著上的。新加坡的公交系統很發達,政府也鼓勵市民趁公共汽車,而減少私家車,以防止塞車。
上海是否還有無軌電
⑵ 亞洲十大城市排名
第一名:東京
Tokyo位於日本本州島東部,是日本國的首都,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亞洲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領先的城市之一,世界重要的金融,經濟和科技中心,是一座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東京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財富500強公司總部的地區。東京有全球最復雜、最密集且運輸流量最高的鐵道運輸系統和通勤車站群,世界經濟富裕及商業活動發達的城市。東京在明治維新後即成為日本首都所在地,同時也是日本文化、經濟、教育、商業、時尚與交通等領域的樞紐中心。東京不僅是當代亞洲流行文化的傳播中心,為世界流行時尚與設計產業重鎮。
⑶ 上海和新加坡哪個更發達
從硬軟體來對比:
1. 城市規劃
上海的規劃和新加坡有些什麼不同呢?首先拆遷是個大問題。不象浦東,可以在一塊平地上起高樓這么簡單,當然整體規劃也不是哪個人說了算的。出了浦東機場,放眼望去,經貿大廈很威嚴,卻不是很亮麗。東方明珠在旁邊有點給比了下去,這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嘛?好大的指北針的雕塑,讓人感覺有點突兀。
浦西的很多地方都變了樣了,有了很多的商業高樓。南京路變成了步行街,生意好得不得了。淮海路自然變得更加洋氣了,高級商場鱗次櫛比。奇怪的是並不為市民所常用的中國銀行時不常地出沒一把,卻不覺得工商行的取款機象BOA那麼方便。南浦大橋,瀘浦大橋端的雄偉,和好幾條海底隧道交相輝映。
從東方明珠的樓上看下去,俯瞰圖並沒有多少美感外灘被後面林立的高樓趁得失去了原有的風采。雖然到處高架縱橫,但道路的結構更不象新加坡那麼給人以非常的愉悅舒適的感覺。從高架上看下去,只有延安路的兩端是很漂亮的風景,其他的還跟不上呢。國內都開手動車,車的行距比較窄。
那麼新加坡呢?每個地鐵站外都是一個Shopping Center,每個大樓里,從時裝到飲食,應有盡有,非常地干凈,而且方便。每個星期去一個逛逛,純屬享受。而烏節路上的大型Shopping Mall,就更加氣派了。著名的詩家董是本地華商的領地,獨佔一角,和伊斯坦相對而立。還有好些個本地和日本的大商場,都是精品,琳琅滿目。
憑良心講,烏節路比淮海路要高級。銀行林立的珊頓大道的高樓比上海的高樓顯得錯落有致,有點象LA downtown的布局。國外的建築往往和實力,看上去並不漂亮,而非華而不實。注意到一個好的現象是,現在很少有人隨地亂丟東西了亂吐痰了。但是很不容易發現垃圾箱。先說這些。
2. 公共交通
每天出門,公共交通是個最頭疼的事。不象在美國,人人有車,地還鋪得開。新加坡和上海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那麼如何管理城市交通就不是個可以忽略的問題了。首先是加強和提高原有的交通運輸系統,上海是國內僅有的一卡通的地方。也就是說有一張車卡,可以走遍全市了。這和新加坡一樣。
新加坡的公共汽車都是volvo的,質量很好,也有空調,很乾凈舒適的。就是高峰時的秩序都很好的,沒有人擠人或者吵架的情形發生。如果人滿為患,就很自覺地等下一輛,有時一等要等好幾輛,也沒有人從後門搶著上的。新加坡的公交系統很發達,政府也鼓勵市民趁公共汽車,而減少私家車,以防止塞車。
上海是否還有無軌電車沒有來得及考察,但大街上計程車絕對多於公共汽車。計程車很方便,服務態度也好,因為各個公司間有個競爭。但是看來使用率很高,折舊很厲害。據說一輛計程車開一年就報廢了。而新加坡的計程車和洛杉磯一樣是福特車,很寬敞而舒適,也比較新。到哪裡都很方便,也不是很貴。
對於擁有私家車的人來說,在上海養一輛車就可以養個房子了,月費1500元左右。上海本地的擁車證也比較貴。但和新加坡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新加坡的擁車證價格越來越高,越是好車越貴,幾乎到了工薪階層望而卻步的境地。也正因為如此,新加坡的交通是最暢通無阻的,這使得很多人都得益非淺。
據說是為了鼓勵國產汽車工業的發展,北京和上海都未採用新加坡的高壓政策。因此高峰期間,交通阻塞的情況和台北香港紐約差不多,還是很痛苦的。這是新加坡和LA的居民所不能感受的。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了駕校的學習和考試得到了駕照,但是鮮有機會練習,尤其是國內道路復雜,路況有不好,新手上路有點困難。
3. 居民住房
新加坡的老百姓通常住的是政府建造的用公積金貸款的樓房,俗稱祖屋。好一點的就住私人公司建造的公寓房。再好一點點就住排屋,好像這里的town home,國內也叫聯體別墅。當然能夠住的起獨立式洋房的,那真是鳳毛麟角了。然而總統府還是非常闊氣的,每天國慶節對外開放,都可以參觀。
上海的普通市民的樓房和租屋比起來,還是很有差距的。尤其是各家各戶的外部環境,好像沒有專人打掃,從樓房的外觀到內部的清潔都很成問題。但是市民們住慣了老房子了,都習以為常了。稍微有些條件的人就把自己屋裡裝修得高檔一點,也就抵消了外面的不利環境了。可是地區和社區還是很有差別的。
好多地方和國外一樣高檔,尤其是很多農民的房子非常氣派,都不明白這么漂亮的房子里都住著什麼農民?街道普遍地拓寬了,但格局還是和過去沒有太大的差別。反而少了新加坡那樣所能夠的保留下來的那種傳統習俗和文化,好像哪兒都是快餐店一樣。在市中心,竟然再也找不到大餅油條,和生煎饅頭了。要不就是被民工和台灣人取代了。
新加坡的氣候是常年夏天,溫差不大。但是最熱時不超過34度,即使不開空調也是可以的。為了節省電費,普通市民也不開空調,有個電扇也能對付了。尤其在高樓上,風很大很涼快的。但是上海不一樣,夏天要到近40度,冬天又太冷,不開空調是非常受罪的。但是因為人口太多太密,都開空調反而造成戶外溫度的再度提升。
4. 飲食起居
每天每家每戶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的,也就是所謂的菜籃子工程。上海的普通居民愛去菜場,超市和大賣場購物,比起以前的小菜場來說是有了很大的進步了。可是,超市的菜都不夠新鮮,這誰都知道。但現在的人多數是圖個便利了。平時上班吃個早點什麼的,還是去那些在競爭中生存下來的點心店,檔次各有不同。
而新加坡的生活就很有特色。每天從早到晚,濕巴沙都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各個攤上擺滿了剛從馬來西亞運來的新鮮蔬菜,魚,家禽和肉類,任人挑選。旁邊就有很多飲食攤位,提供豐富的早餐,午餐和晚餐,什麼新鮮的豆漿油條,海南雞飯,果條河粉,釀豆腐等等,都應有盡有。甚至還有服裝,玩具和廚房用品的攤位,十分的方便。
周圍有銀行郵局,各種品牌的店家。好的shopping center還有噴泉,街道裝璜獨具一格,尤其是衛生打掃得非常干凈,沒有油膩的感覺。而上海的飲食街的馬路是怎麼也掃不幹凈的,反正大家也習慣了。倒是那些個外來的快餐店裡衛生條件很好,讓人覺得很高檔。現在的廁所要干凈多了,就是很少手紙的。
5. 文化教育
上海城市大,有很多古今中外有名的大學。但普遍比較陳舊,缺乏活力。這點的確沒法和新加坡比,因為其政府不惜重金從歐美中國引進大量人才,來充實教育力量,跟上世界先進水平。所以有很多亞洲地區的高科技的學術會議都是在新加坡召開的,那裡的五星級酒店都有很多會議廳,每次開會都有很好的招待。
新加坡雖然只有兩所大學,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但是每年都培養出很多本地和外來的人科技人才。學校的設施和條件都是第一流的,畢業後去工業界和政府支持的科技公司效力,為新加坡在科技上站在亞洲前沿做了不少貢獻。從軟體設計和實施來說,那裡的process也不必美國的大公司差到哪兒。
⑷ 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是哪個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貿易經濟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五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鍾表、玩具、游戲、電子和某些輕工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總值位列全球高位。
在2005 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務出口地。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旅遊和旅遊業、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服務。
跨國公司的業務基地
約3 900 家國際企業選擇在香港設立亞洲區總部或辦事處,主要從事的業務包括批發零售和進口與出口貿易、其他商用服務(例如會計、廣告和法律服務)、銀行和金融、製造業、運輸及相關服務。
自由貿易與自由市場
香港提倡兼奉行自由貿易 - 香港設有自由開放的投資制度;不設貿易屏障;對海外投資者一視同仁;資金自由流動;法治體制歷史悠久;規章條文透明度高;以及稅率低而明確。
以精簡架構為本的小政府
香港擁有一個架構精簡而效率高超的政府。公司及個人課稅率低,而且易於計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素以效率出眾、透明度高兼處事公正見稱。
在工商業方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奉行確立已久的「盡量扶助、減少干預」政策,樂於支持工商業發展。
貨幣制度
香港的貨幣政策目標是維持港元穩定。鑒於香港是一個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系,這個目標的具體涵義就是維持港元對外價值的穩定,即維持1 美元兌7.80 港元的固定匯率。這個目標是通過聯系匯率制度來實現。聯匯制度自1983 年10 月開始實行。
法治
香港的法律制度深可信賴。這個制度以普通法為根基,歷史悠久。香港市民和居港人士得享的權利與自由,建基於大公無私的法治體制、獨立的司法制度、完善的法援制度,以及自由開放和發展蓬勃的新聞傳播媒介。 [ 司法機構 ]
機場
香港是主要的國際和區域航空中心。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航班飛往香港。現時,每周有大約4 900 班定期客運航班及700 班貨運航班從香港飛往全球139 個城市。機場全面擴展後,每年將可處理旅客8 700 萬人次和貨物900萬公噸。2001年至2005年間,香港國際機場連續五年獲英國航空業意見調查機構SKYTRAX RESEARCH選為全球最佳機場。
港口
2005 年,香港港口合共處理了2 260 萬個20 長的標准貨櫃單位,是全球第二大貨櫃港。座落於葵涌和青衣的九個貨櫃碼頭,分別由五家營運商負責管理,總面積達270 公頃,共設有24 個泊位,臨海地界總長8 530米。葵涌 - 青衣港池水深達15.5米,九個貨櫃碼頭每年可合共處理逾1 800 萬個20 長的標准貨櫃單位。在2005 年抵港的遠洋輪船及內河商船分別約有39 140艘次和192 680 艘次,共處理貨物2.301 億公噸和運載旅客2 150 萬人次
⑸ 上海和新加坡比那個發達
上海大多了,沒辦法比啊,新加坡才上海的12分之1,大了當然不難管,而還有很多外來人口
⑹ 新加坡相當於中國哪個城市大小
新加坡面積719.1平方公里,按我國「市區建成區面積」估算,約相當於上海市區781.04 平方公里。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東南亞地區的中心,堪稱亞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國國面積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積占絕大部分,因而被稱為城市國家。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
新加坡國土面積和中國城市相比:
重慶的1/114,北京的1/23。
沈陽的1/18,成都的1/16。
天津的1/15,西安的1/13。
武漢的1/12,濟南的1/11。
廣州的1/10,南京的1/9。
上海的1/8,深圳的1/3。
香港的2/3,台北市的2.6倍。
澳門的22倍,吉林大學的120倍。
⑺ 中國發達城市排行榜
一線城市
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天津(重要經濟大港)
二線城市
二線強
杭州 南京 濟南(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重慶(直轄市)
青島 大連 寧波 廈門(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
武漢 沈陽 哈爾濱(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西安 成都 長春(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蘇州 佛山 東莞 無錫(經濟強市)
長沙 福州 鄭州 石家莊(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二線弱
太原 合肥 南昌 南寧 蘭州 貴陽(剩下的地級市省會)
煙台(環渤海重要港口、經濟強市)
溫州(重要的經濟城市)
烏魯木齊 昆明 呼和浩特(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城市)
淄博(重要工業城市)
准二線
泉州(閩南經濟中心城市)
常州 南通 濰坊(新興的經濟強市)
唐山(環渤海重工業大城市)
包頭(重工業大城市)
邯鄲(鋼鐵及棉紡 工業城市)
三線城市
三線強
海口 紹興 台州 大慶 鞍山 九江 中山 珠海 威海 汕頭 泰安 吉林 柳州 東營 鎮江 濟寧 徐州 三線中
拉薩 臨沂 銀川 西寧 保定 秦皇島 滄州 鄂爾多斯 揚州 德州 洛陽 濱州 湖州 嘉興 金華 泰州 桂林 惠州 湛江 江門 茂名 株洲 岳陽 衡陽 宜昌 襄陽 開封 許昌 平頂山 萍鄉 宜春 上饒 新余 景德鎮 商丘 綿陽 齊齊哈爾 牡丹江 撫順 荊州 日照 鹽城
三線弱
本溪 丹東 蕪湖 遼陽 錦州 營口 寶雞 咸陽 葫蘆島 承德 邢台 張家口 連雲港 大同 榆林 延安 克拉瑪依 喀什 石河子 南陽 濮陽 安陽 焦作 新鄉 棗庄 聊城 蚌埠 淮南 馬鞍山 麗水 衢州 安慶 撫州 天水 吉安 鷹潭 湘潭 常德 郴州 漳州 淮安 清遠 揭陽 梅州 肇慶 玉林 北海 菏澤 德陽 宜賓 遵義 大理
四線城市
剩餘的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⑻ 有誰知道新加坡市有多少人口啊南京呢..謝謝~
新加坡消息:根據新加坡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六月,新加坡人口達四百四十八萬三千九百人,比前一年增長百分之三點三。但生育率仍下滑,導致老年人比例比過去十年要高,而人口增加的主要來源是移民。
據統計,與十年前比較,新加坡十五歲以下人口稍有增加,從六十九萬六千七百人增加到六十九萬八千一百人,但是生育率下降卻造成兒童和青少年的比例減少。
相對來說,老年人的比例增加了,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佔百分之八點五,一九九六年是百分之六點六,增加百分之一點九,顯示本地人口逐漸老化。
此外,在一九七0年,新加坡人口的中位數年齡為二十歲,現在也提高為三十六歲。這主要是當時屬於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五歲到二十四歲,如今已介於四十歲到五十九歲。
統計報告顯示,在一九七零年,新加坡每一百個年齡介於十五歲到六十四歲新加坡人必須撫養六十八個孩子,今年卻下降到二十七個孩子;相對來看,每一百名新加坡人撫養老人人數愈來愈多,到今年必須撫養十二人。
統計局報告也顯示,四百四十八萬人口中,有三百六十萬是本地人,包括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占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而外僑有八十八萬人。本地人口的增長是百分之一點八,非本地人則在今年取得百分之九點七的增長。
報告顯示,種族比例保持穩定,華族佔百分之七十五,馬來族百分之十四,印度族百分之八點八。族群之間的年齡層有差異,馬來族和印度族比華族較「年輕化」,年齡層小的人口(十九歲以下)佔比較高的比例。
報告指出,從二000年以來,新加坡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今年女性比男性多了三萬三千二百人。統計也發現,三十多歲未婚男女人口再度增加,年齡介於三十至三十四歲的人口中,有百分之三十四的男性和百分之二十二的女性仍然單身。此外,從一九九五年到二00五年年長者單身人口比重增加。
南京市人口總規模已達623.8萬人,其中家庭戶191.2萬戶,家庭人口
(不包括現役軍人、相互之間沒有家庭成員關系、集體居住的人)為560.1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89.79%。
全市人口居住在城鎮的為443.5萬人,占總人口的71.09%。20世紀90年代以來南京市人口的文化素質提高
很快 ,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為12351人。全市共有51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8.56%。
1999年 少數民族77394人,其中回族64823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3.76%,其次為滿族2311人,壯族
533人 。少數 民族以建鄴區為最多,共有13692人,佔全區人口的9.13%。
⑼ 新加坡城市有多大比二線城市大嗎比如成都,,南京,,等
新加坡幾乎全部國土面積都是城市,所以國家就是一個城市,合肥的市區面積是838平方公里,和合肥的城區面積是差不多的,但是城市人口要多於合肥!城市人口和南京的規模差不多,所以算是二線加的城市!
⑽ 新加坡大還是南京大
當然是南京大嘍!新加坡全國國面積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積占絕大部分,因而被稱為"城市國家"。
南京城區面積76.34平方千米,郊區面積790.87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