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跟中國以前是什麼關系

新加坡跟中國以前是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5-23 05:05:11

A. 歷史上新加坡與中國有什麼淵源

歷史溯源
新加坡早期的歷史記載並不多,使用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古時新加坡的馬來語名為Negeri Selat。公元3世紀,中國將新加坡叫作「蒲羅中」,即「半島末端的島嶼」。《新唐書》稱「薩廬都」,《宋史》稱「柴歷亭」,如今新加坡仍有華人稱新加坡為石叻,這些名字都是「Selat」的對音。史料記載,1320年,元朝派人到「龍牙門」尋找大象,1325年龍牙門派使臣到中國。「龍牙門」就是新加坡南岸的海峽,古稱Selat Panikam,今天的岌巴港(Keppel Habour)。1330年,中國元代航海家汪大淵首次來到新加坡島,在所著《島夷志略》一書中將之稱為單馬錫,據他記載當時已經有華人居住。在該書中還記載「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單馬錫,一月不下。繪制於明代宣德五年(1430年)的《鄭和航海圖》稱新加坡為淡馬錫,1365年的《爪哇史頌》也把新加坡叫做「淡馬錫」(Tamusik,海城)的。類似的名字還出現在同一時期的一份越南文獻上。單馬錫、淡馬錫都是馬來文Tamasik的對音,來自梵文tamarasa(黃金)。一直到14世紀末,梵文名字Singapura(意為「獅城」)才首次出現。

暹羅(即今天的泰國)以及位於爪哇島的滿者伯夷(Majapahit Empire)曾爭奪著新加坡的控制權。根據馬來文獻《馬來紀年》(Sejarah Melayu)的記載,新加坡在一次與滿者伯夷的戰爭中失敗。但是後來一名巨港(Palembang)的三佛齊王子,Iskandar Shah,殺了當地的領袖,並自己宣布成為Singapura(新加坡)的新統治者。此後不久,他就被趕走,目前並不清楚到底趕走他的是暹羅人還是爪哇人。之後他逃亡北方馬來半島的麻坡(Muar),並在那裡建立了馬六甲蘇丹國,而新加坡則是蘇丹國中重要的一部分。

獨立
主要的分歧是種族問題。原本馬來亞的馬來人佔大多數,並享有特權。馬來人主宰了聯邦的政治生態,而華人則主宰了馬來亞的經濟命脈。然而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加入聯邦後,華人也更有機會參與馬來西亞的政治運作。巫統開始擔心華人會主宰馬來西亞的政治以及經濟環境。新加坡最終不得不於1965年8月9日退出聯邦,宣布獨立。獨立的新加坡於1965年9月和10月分別成為聯合國及英聯邦的會員國。

人民生活
人口
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了澳門以外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目前常住人口超過400萬,其中25%以上是外國公民。在本國公民中,四分之三的人口是華人,也是世界上除兩岸四地以外,華人人口佔大多數的唯一國家。馬來人佔14%左右,印度族為8%,還有少部分歐亞混血人口。

語言
官方語言: 馬來語為國語,英語為行政用語,英語、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
新加坡通用華語、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四種官方語言,其中馬來語是國語,但政府機構等多通用英語。早期的新加坡華人大多習慣使用不同的方言,但是經過幾次大規模政府主導的「說華語運動」後,絕大多數新一代的華人多習慣使用普通話;此外新加坡的電視、電台對於方言節目也有非常嚴格的限制,例如許多從台灣進口的閩南語電視連續劇和香港進口的粵語電視劇就必須用華語重新配音後才可播出。
英語雖為新加坡官方語言,但洋涇浜語情況十分普遍。因此,新加坡政府發起了「講正確英語運動」,鼓勵國民學說、多說以英美英語為標準的規范英語。
參考資料:www.eeeeee.org

B. 新加坡與中國淵源

新加坡是個比較年輕的國家,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獨立。明清時期中國向東南亞有大量的移民。其中新加坡地區華人移民尤其多,占據了人口的大多數。因此新加坡漢語成為了主流語言。 新加坡歷史上與台灣關系比較近,但使用簡體漢字和普通話。新加坡的文化是中國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混血兒,吸收了2種文化的長處,堪稱揚長避短的經典。

C. 新加坡以前是中國的嗎

網友缺乏對新加坡歷史背景,地理環境的了解,如果淺見的以為新加坡有許多華裔,早期的新加坡是屬於中國,以同樣邏輯來說明,在中國有朝鮮族自治區,早期是韓國的嗎。新加坡歷史記載和中國沒有任何疆域的關系,新加坡是英國殖民地。

D. 新加坡個中國的關系

新加坡的華人占其總人口的的75%以上。從清末到民國時期很多華人到了南洋謀生,主要是廣東和福建人。後來新加坡獨立,不過新加坡的憲法規定馬來語為國語,但是事實上的官方語言為英語,政府機關、學校、企業等都是用英語的,只是在民間,由於以華人為主,所以流行華語。華人一開始主要用粵語和閩南語,後來由於中國大陸的發展,普通話得到推廣而地位越來越重要,新加坡為了統一新加坡華人的語言而提倡說華語(普通話)。新加坡有個電視8台就專用華語。不過新加坡政府主要成員雖然為華人,卻非常仇視中共,極度反共,也包括很多社會精英人士,被稱為「香蕉」華人,從小接受西方教育及思想,排斥中國,且以身為華人為恥。為了撇清與中國的關系,新加坡是東南亞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時間為1990年。不過新加坡民間的眾多華人對自己祖輩居住地中國倒很有感情,在外國也有些新加坡華人有時會自稱中國人。

E. 新加坡和中國有什麼淵源,為什麼基本上那裡的人都說中國話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以華族人口佔多數的國家。

十九世紀開始,由於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人民飽受戰爭、飢荒與貧窮之苦,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部分中國人不得不離開家鄉,只好決定漂洋過海到「石叻」(新加坡)來尋找新生機。

到了1821年前後,新加坡的華人已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1200人。各地的商船為新加坡貿易商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他們將中國的絲綢、錦緞和茶葉運到新加坡,銷售給歐洲的私營商人,然後將來自印度的商品帶回中國。

(5)新加坡跟中國以前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華人佔了人口的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數新加坡華人的祖先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

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697/平方公里,人類發展指數為0.901。

F. 我想知道新加坡的歷史跟中國的關系,還有他們的官方語言

很久以前,新加坡原地名為淡馬錫,也就是水鎮的意思。後來,有一個來自印尼蘇門答臘的王子航海經過淡馬錫,誤認一隻老虎為獅子,就將淡馬錫改名為新加坡,在印度語(當時,東南亞一帶信號奉印度教)中,新加坡的意思是獅城。

英國為了抗衡荷蘭在東南亞的勢力,派萊福士找尋一個港口基地。在1819年,萊福士與隨從登入新加坡,從此改變了新加坡的歷史。

十九世紀,英國發展新加坡為一個港口與 貿易城市,新加坡處在中國與印度(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之間,也因為港口與貿易帶來了各地移民,其中以中國人最多。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以新加坡為基地試與日軍抗衡,結果英軍大敗,日本以少勝多,佔領了新加坡三年八個月。新加坡人終於意識到只有獨立才可生存。在1965年,經過許多風風雨雨,新加坡在李光 耀的帶領下終於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國。之後,新加坡也從一個貿易港口國改造成為一個以工業為主要經濟支柱,服務業和貿易為副的經濟強國。

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中國移民的大量湧入,漸漸華裔人口成為新加坡的主要人口,占總數的97%,其餘3%多為印尼人和馬來人。官方語言為漢語。

G. 新加坡,以前屬於中國的嗎

新加坡一直都不屬於中國。

新加坡曾經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很久以前,馬來西亞人口很少,來到了一艘船上。船上有很多英國人。這艘船的老闆叫做萊佛士。萊佛士看了一下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並休息了船。說這個地方將來會成為英國。馬來人文化也不高就聽萊佛士。為了盡快發展新加坡,萊佛士當時擁有所有免稅政策,吸引了許多中國人從沿海地區到新加坡開展業務。

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佔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 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H. 以前新加坡和古代中國是什麼關系

古代中國和新加坡是相互獨立的,中國沒有攻打過新加坡。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 Ujong「之對音,「蒲羅中」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

新加坡古稱淡馬錫。8世紀屬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紀是馬來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達新加坡,與柔佛蘇丹訂約,開始在新設立貿易站。

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

1959年,新加坡實現自治,成為自治邦。1963年9月16日與馬來亞、沙巴、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8)新加坡跟中國以前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新加坡的單獨立國:

新加坡在建國後尋求國際承認,於1965年9月21日加 入聯合國,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聯邦,1967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共同簽署《東南亞國家聯盟宣言》,除了主權糾紛。

其它重要的問題包括住宅短缺,1961年的居民區火災導致大批人員失去家園,缺乏土地與天然資源,失業率當時高達12%,各種族之間存在著較大的隔閡,民族間關系緊張,沖突、矛盾時有發生 等問題。

1966年2月,新加坡工藝學院附近發生暴亂。除了和東南亞鄰國保持良好的關系外,新加坡還積極地向外發展引進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外資和企業來新加坡發展,用大國的勢力來均衡新加坡的外交威脅 。1967年4月,新加坡與印尼完全實現了關系正常化。

I. 新加坡是那個種族和中國人是什麼關系

新加坡是多種族的,有馬來西亞人,印度人,中國人。在很久以前移民到這里來後來就安居了下來。現在華人在新加坡人口中占最大的比例,所以和中國的關系為同胞。

J. 新加坡以前是中國的屬地嗎

不是! 新加坡的華人始於鄭和下西洋時期,隨團移居那裡的! 就像西方西班牙,葡萄牙等資本主義國家內的冒險家一樣,發現了一個新的地放移居,和土族混居通婚後繁衍下來! 新加坡主要名族: 當地土著馬來人 華人 印度人 從地理角度講:中國處於東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處於東南亞.位於中國的南邊,熱帶雨林的島國(馬來半島之上,加里曼丹島上)新加坡更處於一個黃金海峽*馬六甲*旁邊.馬來西亞面積比較大,經濟一般(反正比中國好).新加坡是獅子國,面積很小,靠轉口貿易發展成了一個相當發達的過家. 民族的形成要沖歷史來說,清朝後期,20世紀初.馬來亞相繼在被荷蘭,葡萄牙殖民後,被英國殖民,從中國販賣華人到兩國做勞工.從此有很多華人在兩國定居.1946年英國當局分而治之的政策把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出去.60年代的世界國家獨立浪潮中獨立了.三大民族是1:當地土著馬來人,2:華人,3印度人.. 語言方面: 新加坡的國語為馬來語,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為官方語言.. 這三個國家所佔的華人相當於一個台灣省,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印度尼西亞。而他們也是中華民族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群人,三個國家的華人同屬一塊地方,同屬一種環境,絕大部分是源自中國的漢人,其次是一些滿族人或者中國的其它民族,最早來的華人可追溯到漢朝,其次是鄭和艦隊的七下西洋,而最近來的這批則是清末以及戰火紛飛的二戰時期,大躍進時期也來了不少,逐漸形成了這些國家的少數民族,但他們卻過著不同的生活,有著不同的命運。他們都被伊斯蘭世界包圍著,但是號稱正統回教國家,被馬來民族鐵碗統治的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卻對西方文化愛不惜手,真不能想像回教國家也會過聖誕節(基督教節),再做一下聖誕子夜彌撒簡直就是錦上添花,基回一家親!而馬來族的文字也是歐洲人留給他們的重要遺產,而不是中東的阿拉伯文字,所以很多中國人到這些國家旅遊的時候總會看到一些看不懂的「英文」。 一九六五年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的新加坡共和國,經過數十年的探索和發展得到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富裕,國家定立的各種系統也步入了正軌,每個人都在這個鋪好的軌道里行走。新加坡領導人好比一個快速運轉的馬達,而新加坡人就像掛在馬達的皮帶,形象一點的說就是抽新加坡人一鞭他才動一下,雖然新加坡是一個華人統治的國家,但國土小,小的只是中國一個小城市裡的一個區的面積。然而新加坡人因為某些原因選擇了英語作為自己的語言,老一輩的華人幾乎不懂的說漢語,更不懂的寫,年青一代有一小部份人曉得說,但不懂的寫。但是隨著中國的崛起,讓新加坡的精英階層大跌眼鏡。另外,新加坡領導人靈敏的嗅覺意識到了學習漢語的重要性以及緊迫性(但不知道有沒有民族情意結),為了讓新加坡盡快踏上懸磁浮中國列車的經濟艙,現在新國政府鼓勵國人積極學習漢語,奠定了沉睡已久的漢語種子在新加坡的重新萌芽,但是有一部份新加坡的「英文原教旨保守派」在作英勇頑強的最後抵抗,只可惜如此浩大的浪潮誰人可擋。 新加坡人總是跟我說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沒有辦法不以英語交流,我也很理解新加坡,但是華族與華族之間用華語交流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難不成英國人與英國人之間用刀叉進食還要感到害羞?以前我記得新加坡有位叫陽陽好好(在這里稱您為陽先生)的網友跟我說過,因為父親在中國家鄉的時候是個獨子所以常常受人欺負,你本人也是獨子所以也被人欺負,既而陽先生對中國家鄉沒有多大好感,那麼我想請問陽先生,假設你在新加坡遭受搶劫,您是否會疼恨新加坡?你在人權美國遭受白人的調戲是否會敵視美國?然而您還跟我說過,父親告訴您即使在新加坡被馬來西亞停水的時候中國也會運水來新加坡,其實中國連印尼這樣的國家遭遇災難的時候,中國主席以及總理都用自己的專用飛機搭載救濟品送給當地的災民,更何況是兩國長期友好的新加坡。另外,中國很明白與新加坡的關系,新加坡有小偷中國不可能派公安去抓,這已不是純粹的干涉內政,而是等同把新加坡納入了中國的統治,希望你能明白! 英語是目前的世界性語言,不單止要學,更要把它學好,但是在掌握英語的同時更因該要保護好母語,胸懷母語才去放眼世界,母語乃民族之靈魂也,人與動物的分水嶺就是語言,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構成也是語言還加個文化加點五官。 相信新加坡政府現在最頭疼的問題是怎樣有效的推廣漢語 不是,中國人多 僅僅只是因為他有大部分人都是中國人移民過去的 很多中國人都去了新加坡。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8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2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8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2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3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