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說中文水平怎麼樣
Ⅰ 新加坡人會說普通話嗎﹖
首先糾正樓主一個錯誤,新加坡人說的是華語,不是普通話,如果你要新加坡人刻意去說普通話,那是不可能的。由於某些歷史原因,使得漢語出現了三種變體。普通話、國語和華語,三大變體地位相同,不分彼此,不存在誰壓誰。三大變體衡量標準是新北京話、舊北京話,其中只有現代漢語普通話以新北京話為標准,而國語、華語都以舊北京話為標准,只是因為地域文化,使得國語、華語又沿著各自路線發展,最終不僅是普通話和新北京話越來越遠,國語、華語和舊北京話也越來越遠。比起普通話、國語兩大變體,華語摻雜了粵、閩南、客三種漢語方言的調子,使得其漢字發音甚至比國語還不標准,三大變體發音的區別,如法國的法字,普通話發第三聲,國語發第四聲,華語發第一聲。三大變體詞語的區別也很大,如檢討,普通話表達為反省,國語表達為准備,華語則表達為試探。如
普通話:你應該好好檢討下自己
國語:教導主任要我們去檢討下堂課的材料
華語:你就是為了這件事檢討他
新加坡人認為自己說的華語就等同普通話,這就好比我們認為台灣人說的國語就是普通話,實質上,國語、普通話、華語是不相同的,他們只可以通話,不可以劃等號。
不過由於近年大中華地區影視交流頻繁,使得這三大變體有了再次融合的可能,如腦殘、奇葩、傷不起等詞,已經在三大變體中沿用,且發音都是一樣。
Ⅱ 新加坡人的漢語水平怎麼樣
新加坡為多元社會, 歷史環境, 教育體制和族群結構, 賦予傳統社會語言以英語為主體, 族群語言為副, 以華裔族群而言, 普遍精通英語, 聽寫流利, 華語僅是一般口語方言運用, 疏於書寫。且新加坡華語因融入本地語言, 自成一格南洋化, 程度難於和發源地的中國相比。
Ⅲ 林俊傑是新加坡人,他的中文為什麼那麼好呢
許多比較了解林俊傑的人都知道他是新加坡的人,但是也會有很多網友感覺到非常的好奇,為什麼他的中文水平這么好。其實新加坡的人很多,他們都是中文水平比較好的,這也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
其實大家對於一些人的看法,可能是由於國家的原因,那小編想說,這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只要他能夠給大家帶來快樂,並且沒有觸犯到國家的法律,那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也都是能夠接受的。
Ⅳ 為什麼新加坡中文說的比國內標准
純很重要,當形成了自己的語言習慣發音後,不受其他影響。
國內本身就存在方言的問題,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並非每個人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當然也無所謂發音準確。互通是基本目的。另外,受外來文化影響,別人想說准確普通話所以舌頭大了,可是你反過來模仿別人也大著舌頭說話,或者嗲聲嗲氣,怎麼聽都不會習慣,這就是問題,是文化素養問題。是整個國民素質的問題,需要時間完成達到某個水平才行。新加坡是個小地方,相對容易。當然還和經濟水平密切相關,這是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短時間內無法達到的。
Ⅳ 新加坡人說中文就像我們中國人說英語養嗎
一樣,也不一樣.
一樣是指:
新加坡的華人基本都會講華語,華語是第二語言;
中國人基本都會講普通話,英語是多數大學生的第二語言。
從這點來說,他們講華語,好像我們講英語一樣。
不一樣時指:
人家的第一語言是英語, 華語是第二語言。尤其是年輕一代,英文能力已經很強,與歐美人士一起工作,沒有磨合期。他們中國人一起在中文環境中工作,
會很快適應。
我們的第一語言是漢語,英文是作為外文來學的。
中國人的學英語最致命的毛病是把英文當知識在學,而不是當工具在用。尤其是
國內各級各類的英文考試已經完全走火入魔,根本不把英語當工具在用,二是當成腦筋急轉彎的知識在考,很多胡亂杜撰的東西,把中國人的英語學習引上了歧途。
咱們中國人在全英文的環境中工作,要很長的磨合期,有很多人的根本無法磨合。我們喜歡漢化別人,既是優點,也是缺點。
整體而言,新加坡華人的第二語言的能力(華語)遠遠高於我們的第二語言能力(英語)水平。因為我們根本做不到幾乎人人可用英語交談,新加坡華人幾乎人人可以用華語聊天。
Ⅵ 新加坡說中文的多不多
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華人站其中的百分之60到70,所以說華語的人很多但畢竟華語水平說的很差,但在最近幾年可以看到新加坡的教育部門對開展華語教育的力度在加大。
Ⅶ 新加坡的華語到底是以粵語為主還是以閩南話為主
1979年前以閩南話為主,1979年後以講漢語普通話為主。
新加坡華語主要是以北京官話作為基準,但由於受到當地歷史、文化與社會環境等的影響,跟普通話仍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基於1979年講華語運動之後,新加坡華語才在新加坡華人圈中廣泛的使用開來。
一般而言,新加坡華語是繼英語之後在新加坡第二廣泛使用的語言。於2000年,有百分之82的新加坡華人能夠講華語。
由於華語在新加坡使用甚廣,新加坡華語已成為新加坡華人之間的共同語。
根據2015年官方所作的住戶調查,新加坡在家說英語的家庭比率,首次超越在家說華語的家庭。
華語家庭減至34.9%,英語家庭增至36.9%,主要以方言溝通的家庭則減少至12.2%。因為英語已成為新加坡人的主要用語,其他語文都只能扮演次要的角色。
相信未來華語在新加坡的社會功能和實用價值,只會越來越微小。
(7)新加坡人說中文水平怎麼樣擴展閱讀
新加坡華語
大致上,新加坡華人會根據自己所屬的漢語方言、語言文化組、籍貫或祖籍來做歸類。
新加坡華人的籍貫相當繁雜,也趨於多樣化,通常可以由自己所講的方言來做辨認。
但是廣府人是在保留自己方言方面做得最成功,36%的廣府人在家中講粵語,在家中講華語(即漢語普通話,以下相同)或英語的廣府人的比率分別只佔32%和28%。
相反,多數的福建人和潮州人都在家中講華語。雖然籍貫或祖籍的觀念在年輕族群當中稍有淡化,但一般新加坡華人仍會對自己的籍貫或方言組產生認同,甚至會相當重視或保留自己的方言。
Ⅷ 新加坡人講漢語嗎
新加坡80%以上是華人
這部分華人,幾乎都會講華語,雖然很多講的不好,但是理解起來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漢語是官方語言之一
所有重要標示除了英語,也要有漢語註明,還有馬來語和泰米爾語
新加坡稍微重要點的地方,通常都有華人服務員,都會漢語。提款機也有漢語服務。有的公司的電話也有漢語服務,比如apple@sg
感覺現在的新一代新加坡人,越小的漢語講得越不好。他們英語就是第一語言,漢語當作外語來學的。。因為新加坡要求華人必須學華語,所以才去學。。。
Ⅸ 新加坡人平時說中文嗎
新加坡人中的少部分華人平時會說中文,絕大部分的人則都是說英語的。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這是最重要的工作語言,在公眾和商業場合最常用的語言。新加坡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馬來和印度同胞有時都各自會說自己的母語,但普遍大家還是主要以英文溝通。
新加坡的產業發展
工業:新加坡的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和建築業。製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化學與化工、生物醫葯、精密機械、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產品。
旅遊業:是新加坡外匯主要來源之一,佔GDP的比重超過百分之三。遊客主要來自東盟國家、中國、澳洲、印度和日本等地。
服務業:批發與零售業、商務服務業、交通與通訊業、金融服務業是新加坡服務業的四大重頭行業,扮演著重要的經濟角色。
Ⅹ 新加坡人會說普通話嗎會寫漢字嗎簡體還是繁體
新加坡人分很多種的,如果是華人的話大多數會說,不過真正能說得標準的人不多,大多都是英語夾雜著漢語,中學有學華文的通常會好一點,當地部分土生土長年輕人通常普通話水平並不高,但簡單的交流沒問題。
他們學得漢字是簡體,通常中文好的能看得懂的字也很多,中文差的能寫自己華文名字就不錯了。
正式場合一般用英文,私下交談會說中文,不過很多便利店快餐店的店員是不會講中文的,所以具體要看你去什麼地方啦。老年華人一般都會說普通話,而且說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