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什麼沒大面積管控
1. 同是「佛系防疫」,為何新加坡卻能控制住疫情,而日本卻備受詬病
首先,新加坡的防疫並不佛系,甚至可以說有些雷厲風行;然後,新加坡雖然是國,但是佔地面積小,只是一個城市級別的國家,管控起來容易;還有就是新加坡的大部分是華裔,在防疫上面多少也是有我國的影子的。具體以下細說:
一、新加坡是國外防疫最早的國家,沒有之一。在武漢當地傳出疫情“辟謠”的時候,新加坡已經在提醒相關醫療機構留意非冠的病情,並且已經在區別對待來自武漢的旅客,只要有異常或是發熱,本著“有殺錯沒放過”的作風,一律隔離處理,而這些做法,已經在網上有過曝料的,在當時還引起過不少口水戰。
綜上所述,新加坡能做得這么優秀其實沒有疑問,因為他們看似“佛系”,但其實對疫情是足夠的重視的。
2. 新加坡面積這么小,沒有戰略縱深,為什麼不學美國那樣向馬來西亞買地
雖然現在新加坡在東南亞的存在感很強,但是土地在東南亞地區就特別不顯眼了。
面積狹小沒有戰略縱深,國家不安全這里我們先不談,就連新加坡的國民生存使用也是十分有限的——畢竟現在新加坡的國民總數達到了580萬,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8000個人居住,如此的人口密度在國際上都是相當罕見的。
——在歐洲人到達北美洲之前,此地一直是屬於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生活地區,後來歐洲發現北美洲有大量的銀礦之後,便瘋狂地來到這里圈地,而美國最早是英國圈的一塊殖民地,後來從英國獲得了獨立。
獨立後的美國實力不斷的發展壯大,它開始對土地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貪欲。而當時交通也不發達,通信也不是很方便,所以歐洲各國對於北美殖民地的遠程式控制制非常的困難。
當時世界各國之間的信用值並不比現在高,而且國際形勢也缺乏一定的平衡性,如果各殖民國不將這些土地賣給美國的話,美國很可能會通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將這些土地拿到。
——再比如說拿破崙將路易斯安那地區賣給美國之前,美國就已經表現出要准備軍事侵略路易斯安那了。當時的法國已經陷入與英國和俄羅斯的戰爭之中,根本無暇顧及這個隔海相望的殖民土地。所以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拿破崙才會將路易斯安納於1500萬元的價格賤賣給了美國。
在此之後拿破崙也曾明確表示這1500萬甚至不夠他在北美洲一周的軍費。說白了拿破崙是為了找到一個台階下,畢竟這塊地他在當時也完全顧忌不來,是遲早要丟的。
這與俄羅斯當時的想法可以說是如出一轍。
而與之相對比的是,新加坡雖然富裕也擁有一定的軍事化裝備,但是新加坡根本沒有能力威脅到馬來西亞。
從古至今的國家之間的土地交易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強買強賣的感覺,新加坡根本沒有這樣的一個實力去強買周邊的任何一個海島。更何況這些海島又都在馬來西亞的門口,馬來西亞管控起來也特別的方便,就算新加坡想要通過一些流氓方法去佔領,也是不現實的。
說到最後,再來做一個精簡的總結。
——國際環境不一樣了,領土在如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國際上土地用錢來衡量價格應該是越來越難了。美國當時雖然實力強大,但也是藉助了特殊的國際環境才能夠趁火打劫,謀取利益;顯然,新加坡不僅沒那個實力,而且也沒有當時那個混亂的國際環境與秩序作為依託。
3. 新加坡那麼發達,馬來西亞為何當初還要丟棄新加坡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恩怨由來已久,無論是曾經合並,還是後來的丟棄,雙方之間都是因為利益,利益才是兩者搭夥、散夥最為主要的緣由。
英國在對馬來西亞地區進行殖民之前,馬來西亞是屬於多個不同的封建小國家組成的,而現在的馬來西亞半島還有新加坡則是同屬於柔佛王國的管轄之下。
加上兩方還有共同的利益可以協商,所以在馬來西亞群島脫離英國殖民之後,新加坡便加入到馬來西亞這個聯邦國家之中。
但在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不到兩年時間,馬來人的政治地位就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為了保障馬來人的特權,新加坡則被“開除”聯邦,新加坡也算是被迫獨立。
其實站在馬來西亞的角度上看,開除新加坡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雖然新加坡很好,有新加坡在,馬來西亞相當於多了數個吉隆坡,對其國內的經濟發展毫無疑問是會提升的相當快。但這些在馬來西亞看來都應該站在政治地位有保障的情況下,有新加坡在這些是沒任何保障的。
因為馬來人對自己並不自信。
4. 新加坡將對部分邊境和社區管控措施進行調整,這代表什麼
新加坡將對部分邊境和社區管控措施進行調整,這代表著新加坡正在下調對於新冠狀病毒疫情的管控措施,降低了來自低風險國家和地區入境的旅客隔離時間,從14天下調至7天。
新加坡是亞洲的發達國家,也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有三大支柱產業,國際貿易、加工業以及旅遊業,受到疫情的影響,三大產業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縮,整個國家的經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現在放開對於低風險國家和地區旅客的防疫管控,旅遊業將會得到一定的回升。
疫情影響下中國大陸失去了赴新旅客數量排名第一的位置,訪新旅客約33.7萬人次,同比減少了65%。但是中國大陸旅客在新加坡的消費額依然排名第一,達4.71億新元,同比減少57%。
從數據上來看,第一季度新加坡整個旅遊行業幾乎被腰斬,現在放鬆對於低風險國家和地區遊客的管控措施,有助於新加坡旅遊行業經濟增長。
5. 新加坡面積這么小沒有戰略縱深為什麼不學美國那樣向馬來西亞買地呢
200年前,新加坡的面積只有578平方公里,現在呢?724平方公里!填海造陸,這是新加坡從1822年以來一直在持之以恆做的事情,先是把自家土地上的山丘丘陵挖平了去填海造陸,最後本土實在找不到多少填海材料,再從周邊國家進口沙子等等用來填海。
今後幾十年,新加坡還是會繼續填海造陸,比如把南方幾個島連接起來,其他的,其實也做不了多少了,遲早有一天,新加坡的國土會達到一個極限,能達到八九百平方公里就不錯了。
6. 新加坡經濟2020年全年萎縮5.4%,經濟萎縮造成了什麼影響
新加坡經濟2020年全年萎縮5.4%,這個就是比他們預計的還要好一些,因為他們預期應該是萎縮5.8%,所以上下差不了太多,經濟萎縮主要就是因為第三產業服務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原來的通訊半導體業等等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主要就是第三產業服務業,娛樂行業,旅遊行業剛剛運輸等等這些影響比較大。
疫情對全球各個國家都有影響,新加坡當然也不例外,現在經濟萎縮在5%左右,應該就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水平,很多老牌的發達國家都有經濟萎縮情況,比如英國德國,德國的汽車製造產業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英國的經濟發展也是比較萎縮,全境封鎖甚至給百姓的生活都帶來了一些困難,因為他們人口密度太大了,生活物資之類的也受影響。
7. 新加坡寸土寸金,卻有一大片土地寧願荒著也不開發,這是為什麼
或許是意識到大自然生活的重要,或許想造就一個旅遊景點,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對於烏敏島一直保持著不開放且保護的狀態。要知道新加坡經濟繁榮,每一寸土地都是商機,因此這獨特的烏敏島則讓平凡的新加坡添上了不平凡,成為了新加坡獨特的景色。
或許是意識到大自然生活的重要,或許想造就一個旅遊景點,烏敏島一直沒有被開發,甚至是很好地保護了。
8. 新加坡連續14天無本土病例,是否說明疫情已經結束
據媒體報道,新加坡已連續14天沒有出現本土新冠病毒感染病例,這個時間正好是新冠病毒潛伏期,但專家仍然表示,這並不代表著病毒已經消失,新冠疫情結束,仍然需要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反彈。
一.說明新加坡的新冠疫情整體趨勢向好,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我們知道,新冠病毒的潛伏期是14天,如果14天內沒有出現新增的病例,那說明在政府的管控下以及民眾的配合下,新加坡的新冠疫情持續好轉,同時也說明該國的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這還遠遠不夠,如果在28天內沒有新增本土病例,那說明病毒在新加坡境內的傳播已經顯著減緩,這還需要一定時間的觀察。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疫情的傳播,病毒也有可能會出現致病性減弱的現象,這可能會導致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無症狀狀態,這部分無症狀感染者雖然沒有處於發病狀態,但也有可能會傳播病毒,對這部分無症狀感染者的篩選及防控工作也需要時刻加以警惕, 這個問題也需要得到重視。
9. 新冠病毒波及全球,為何新加坡人的生活一切照舊
准確的來說疫情期間新加坡人的生活狀況並沒有一切照舊,只是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新加坡管控的比較松,就比如說疫情期間的新加坡依然可以外出,然後在城市的公園裡面依然可以看到遛狗的人等等,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是因為新加坡的人口數量特別的少,總共加起來才500多萬人,所以這就造成了新加坡很少會發生那種聚集性的情況,當然也就控制了病毒的傳播速度,使得新加坡的感染人數並不是很多。但是話又說回來盡管新加坡在這一方面做得比較好,但依然要在思想上對病毒提以最高的警惕,畢竟新冠狀病毒有著非常長的潛伏期,而且也不能保證它不會出現變異的可能性,所以在正常活動的基礎上,一定要懂得怎麼保護自己,不要去人特別多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夠徹底的戰勝疫情。
10. 新加坡比香港小,人口比香港多,為什麼沒有爆發住房問題
因為新加坡的住房政策比較合理,對待本國人或持有綠卡的居民都是非常便宜的。但對於外國人房價就比較高了,而且有地住宅非常地少,所以在新加坡炒房是比較困難的。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國內沒有農村,所以每一塊地都是寸土寸金。但是新加坡的社會平均工資是非常高達到1.5萬。
新加坡雖然比香港小,人口比香港多,還沒有爆發住房問題。主要是新加坡的住房政策比較好,而且還伴隨有購房津貼,最主要的是沒有公攤面積。新加坡居民的收入水平還不錯,只要有工作可以支付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