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三階段什麼時候開放

新加坡三階段什麼時候開放

發布時間: 2022-05-25 05:05:44

① 新加坡國立申請時間

新加坡國立差不多是在10-11月左右的時間段開放申請的,具體的話可以關注下官網的公告,或者找機構的老師幫你跟進著。
我也是要申請21fall的新加坡碩士,在薄荷樹留學已經完成文書寫作了,最近就是在准備一些其他的申請材料,等開放申請了,老師一直在幫我跟進著情況的,我也很有信心,看文書寫的很好,突出了我的優勢,希望這次申請順利吧,你也申請明年入學的話我們可以一起加油哦~

② 新加坡大學的假期是這么安排的呢一年有幾次長假為期是多久呢

國立大學與理工學院
大學與理工學院也是分成兩個學期。
第一學期
第一階段7月9日(星期三) -8月31日(星期五)
第二階段9月10日(星期三)-11月16日(星期日)
第二學期
第三階段1月2日(星期四)- 2月22日(星期六)
第四階段3月4日(星期二)- 4月26日(星期六)
學校假期
第一階段後9月1日(星期一)- 9月9日(星期二)
第二階段後11月17日(星期一)-12月31日(星期三)
第三階段後2月23日(星期日)- 3月3日(星期一)
第四階段後4月27日(星期日)- 7月7日(星期一)
部分私人學校、商業學校則根據學校具體情況來決定開課日期及假期的期限。
學校特有節日
青年節7月9日(星期天)*(見注1)
國慶節第二天8月10日(星期四)
教師節9月1日(星期五)
兒童節(小學及全齡學校的小學部)10月1日(星期天)*(見注1)
公共假期
元旦1月1日(星期六)
開齋節1月8日(星期六)
農歷新年2月5日(星期六)和2月6日(星期六)*(見注1)
哈芝節3月16日(星期四)
耶酥受難節4月21日(星期五)
勞動節5月1日(星期一)
衛塞節5月18日(星期四)
國慶節8月9日(星期三)
屠妖節10月26日(星期四)
聖誕節12月25日(星期一)
開齋節12月27日(星期三)
*注1:如節假日逢星期天,緊接著的星期一則為補假日。

③ 新加坡語言政策

新加坡語言教育政策之轉變

李懿芳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在眾多亞洲國家中,新加坡為少數以英語作為主要溝通語言的國家,然而就
一個由多種種族組合而成的國家而言,這樣的決定並非一蹴可成,為顧及各種族
的利益,其間經歷許多溝通與協調,均反應在一連串的語言教育政策上面。正由
於新加坡具有多種種族的特徵,為了避免引起種族間的沖突,教育一向被政府列
為敏感的話題,因此我國國內有關新加坡語言教育政策的資料,也相形鮮少,僅
片面了解其實施雙語政策,並有顯著的英語教育成果。我國的語言教育政策自光
復以來多有變化,國語與母語之間的關系從對立演變至共存、第一外國語(英語
)教育在八十六學年度起,開始延伸至小學階段……,這些種種的變革值得我們
加以深思與關注。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新加坡在語言教育上的努力與經驗
,值得我們進一步的了解。本文擬先從新加坡語文環境著手,探討其種族、文化
、歷史等社會背景與語言政策發展的關系,再探究自一九六○年代以來,新加坡
所實施主要的語言教育政策內容,以期了解新加坡整體語言教育政策發展與轉變
,做為我國未來語言教育政策發展的參考資料。

新加坡的語言環境

新加坡為一蕞爾小國,位於東南亞中心,總面積約為633平方公里。分析新
加坡的地理要素,其中影響語言發展者主要有二:第一、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的
航運要道上,又有天然良港的條件,成為水路交通的重要樞紐,由於鄰近各地的
人種往來頻繁,使其形成一多種種族、多種語言的社群;第二、在地形上與馬來
半島連成一體,二者之間密不可分,舉凡政治、文化、語言、生活、歷史發展等
方面,均深受其影響。

新加坡的歷史尚短,原為一人口稀少的漁村。一八一九年元月二十九日,英
人萊佛士登陸新加坡,把新加坡開辟為一自由港,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新加坡歷
史的起源。新加坡成為一貿易自由港之後,吸引外地勞工前來,主要以中國、印
尼、印度三地居多。其中印尼與馬來人本屬同種,因此新加坡居民以華人、馬來
人、及印度人為主,號稱三大民族。根據一九九七年統計,新加坡人口中以華人
比例最大,佔77.4%,馬來人次之佔14.2%,印度人佔7.2%,其他種族佔1.2%


新加坡多種種族的背景,是構成語言多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新加坡的
人口以華、巫、印三族為主,但是各族內又存在許多小族群,根據一九五七年人
口普查,新加坡華、巫、印內部大大小小的種族共有二十五個之多,而且無論種
族的大小,都有自己的語言,其間語言之復雜由此可見。

由於外在因素與內在因素的考量,英語在新加坡社會越形重要。就內在因素
而言:一、新加坡種族多、語言雜,三大族群中,沒有一種語言有近半數的他族
人懂得,選擇任一族語言做為主要語言,均會引起他族的不滿。英語雖本為殖民
地的語言,但有過半數的各族人懂得,較易為各族人所接受;二、新加坡政治權
力與英語關系密切,統治階級的語言、法律的規定系以英語為主,也奠定了英語
不可動搖的社會地位。就外在因素而言:第一、英語為商業及國際貿易用語,此
為新加坡的經濟命脈;第二、英語也是現代科技的主要用語,對追求最新科技不
遺餘力的新加坡而言,是不可缺少的能力。

新加坡的語言教育政策

根據學者W.Stewart的分析,多元民族的社會在建國過程中,對語言計劃所
採取的政策,可歸納為兩大類:第一、獨尊一種語言:利用教育及法律等手段消
除其他語言,而獨尊一語作為國語;第二、多種語言並存,而擇一或若干種做為
官方語言,及不同族群間溝通的語言(郭振羽,1995:57)。新加坡的語言教育
政府基本上是採取第二種策略。以下即自新加坡獨立以前為起點,探討一九九七
年以前重要的語言政策,以期獲得整體的概念。

一、一九五六年「各黨派教育報告書」強調平等對待所有語言

一九五○年代,基於社會文化及政治因素的導向,新加坡眾多語言已經發展
成為四個主流-英語、華語、馬來語及淡米爾語。根據一九五○年各種語言源流
學校學生注冊人數統計,當時華語學校為72,951人、英語學校為49,690人、馬來
語學校為8,579人、淡米爾語學校為1,205人(Dudley, 1980:204)。在教育系
統中,華語使用比例雖高居第一,然而若以就業機會來計算,英語則位居首位,
使得越來越多華語學校的畢業生面臨就業困難,尤其在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六年間
更形嚴重。因此「各黨派委員會」(All Party Committee)於一九五五年開始
著手調查華語學校的情況,其報告書為新加坡第一個國家語言教育計劃,主導新
加坡日後語言政策發展的方向。

「各黨派教育報告書」最重要的建議之一:不論各學校所使用的語言為何,
一律平等對待。為確保本土語言面臨英語的沖擊不致消失,並增加對本國語學校
的經費補助。雖然各黨派報告書對華語學校情況進行深入調查,但其主要目標是
在打破英語被其他本國語言學校排擠的障礙,並建立一個能對新加坡忠誠、且具
有馬來亞意識的教育制度。委員會認為新加坡的發展,必然走向與馬來西亞聯邦
合並的結果。對日後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在語言與教育方面
的宣示,產生極大的影響,如平等對待英語、華語、馬來語及淡米爾語,尊重各
種語言源流學校並存發展的形態,指定上述四種語言為官方語言,並規定馬來語
為國語等措施。

二、因政治考量,採取以馬來語為主的多語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非各地紛紛興起了獨立自主的運動,新加坡於一
九五○年代開始,在人民行動黨的領導之下,爭取獨立。當時由於政治策略上的
考量,領導階層以謀求與馬來亞聯邦合並為最終目標,在語言政策上也採取相對
應的措施-即以馬來語為主的多語政策。

新加坡政府於一九五九年成為一自由邦,人民行動黨在普選後得到多數支持
,成為執政黨。同年,自治邦憲法宣布馬來語為「國語」,政府並繼續以各種措
施,推廣及提高馬來語的地位,為「合並」做准備。其中較為重要的措施如下(
郭振羽,1995:60):

1.成立「馬來語語言及文化協會」。

2.教育部成立「馬來語教育諮詢委員會」。

3.規定在政府學校任教的教師,須具有第一級馬來語程度:公務員程度則須
有第二級馬來語程度。

4.開辦中學程度馬來語課程,並成立馬來文中學。

一九六三年新加坡如願地加入新成立的「馬來西亞聯邦」,更加積極推廣國
語(馬來語),例如成立國語行動理事會、推行「國語月」和「國語周」運動、
增加媒體播放馬來語的時間、政府公告及公文,開始使用馬來文等。

雖然積極地加強馬來語的教育,但事實上新加坡政府在教育上仍然堅持四種
語文源流學校平等並重的多語政策。所以盡管在政策上新加坡力求與馬來西亞聯
邦一致,但在基本語言政策上,二者之間仍存在無法彌補的鴻溝。由於馬來西亞
只承認一個國語(馬來語),因此星馬之間語言和教育政策的分歧,以及二者在
文化和民族政策上的差異,造成了一九六五年新加坡被迫脫離馬來西亞聯邦而完
全獨立。

三、星馬分離,語言政策再次調整

表面上,脫離馬來西亞聯邦對新加坡語言政策沒有很大的影響,依舊維持雙
語政策、國語仍為馬來語,並和英語、華語及淡米爾語共列為官方語言。然而,
當新加坡確定脫離馬來西亞聯邦時,語言政策也產生了些許改變。

首先,一九六六年起,馬來語不再被視為國家學制中主要的教學語言,也失
去做為主要工作語言的功能;其次,媒體轉移焦點到其他語言上。例如:一九七
七年二份主要的英語日報定期刊載學習華語的方法、發行量最大的二份中文報,
在每日的雙語版中刊載華語及英語的教學內容、廣播媒體也經常性的播出英語課
程等,這些種種措施與一九六○年代早期倡導馬來語為國語時有明顯的不同。這
時,馬來語的國語地位只是象徵性的地位。

此時期有二方面的改變值得注意:英語成為主要工作語言,以及對母語保存
的重視。由於英語在新加坡為一中立語言,沒有偏袒任何一個族群,並對新加坡
成為國際商業中心、地區金融中心等角色提供相當大的助力,因此漸漸成為當地
主要的工作語言。另一方面,新加坡人意識到母語的保存,不但能發展文化的根
源、提供次國家層次的統整,並能培養「情感上的歸屬感」。

四、雙語政策的評鑒與改革

一九七○年代影響新加坡語言教育政策最主要的文獻,即為「一九七八年教
育部報告書」(the Report on the Ministry of Ecation 1978)。一九七八
年八月,新加坡副總理Goh Keng Swee博士領導的教育研究小組針對新加坡的教
育制度及語言政策進行檢討與評鑒。研究小組提出了「一九七八年教育部報告」
,對新加坡有關教育方面的語言政策,提出詳細及權威的評論。其中重要的發現
如下:

1.讀寫能力低:至少有25%的小學六年級學生未能達到最低的讀寫能力標准

2.一九七五至一九七七年間,參加小學離校考試的學生,62%未能通過第一
或第二語言考試。
3.學校於各種測量能力表現的途徑-測驗、報紙及書本閱讀中,表現不佳。
4.幾項提升語言程度的策略,經評估後成效不佳。

簡而言之,這份報告發現由於對語言能力要求過高,使得雙語政策未能普遍
有效的實施。新加坡政府認為有必要為不同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及學習興趣的學
生,安排不同學習課程,因此著手實施學制的改革,亦即於小學及中學階段實施
分流制度。

依照新教育制度,小學前三年的課程主要以語言學習為主,使學生在此階段
能為將來學好數學、科學和其他課程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小學三年級結束後,
學生依分流考試成績及雙語能力分配至「正常雙語課程」(normal)、「擴大雙
語課程」(extended)、「單語課程」(monolingual)。中學階段則依小學離
校考試,將學生分流進入「特別」(special)、「快捷」(express)及「普通
」(normal)課程,特別及快捷課程學生學習兩種語言,四年級結束時參加GCE
'O' level考試,通過者可進入大學預備學校學習;能力較差的普通課程學生,
四年級末接受GCE 'N' level考試,通過考試者可以再學習一年後參加'O' level
考試,未通過者則參加職業訓練或就業。

五、語言標准化問題-語言本文的轉變

學者Kloss將語言計劃分為兩類:一是「語言本文計劃」(language corpus
planning),指針對語言的設計和處理,包括新字匯和術語的釐定、字典的編撰
、新拼音方式或書寫方式的設計等;一是「語言地位計劃」(language status
planning),針對語言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功能,做適當的處理和調整,以達到某
些既定的目標(郭振羽,1995:67-68)。

語言本文計劃涉及語言標准化的問題,由於新加坡早期系由外來移民所組成
,使用的語言均為「外來語」,這些語言經過長期使用自然與他種語言相互「干
擾」及「借用」,出現與原來語言有異的本土化特色,因此乃有「新加坡華語」
、「新加坡英語」的出現(郭振羽,1995:68)。由於新加坡是一個開放的國際
都市,若堅持以本地特色的語言做為標准,會造成語言上與外界隔絕的情形,因
此語言標准必須遵循外來(原來)的規范,亦即不涉及主動設計或文字的改革,
而只是在政策上決定採用何種外來規范,或外來的文字改革,以做為本地的標准
。以下分別介紹四種官方語言所涉及的語言標准問題。

華語所涉及的「本文計劃」引起的問題最多,影響也最大,其中特別值得注
意的是「簡體字」的使用及「漢語拼音」的推行。新加坡一九六○年代開始使用
簡體字,為符應政策實施雙語政策的一項改革。由於華語最困難的就是書寫能力
的學習,簡體字可節省書寫及學習的時間,因此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可簡化華
語的學習(Dudley, 1980:217-218)。

在拼音方面,早年新加坡華語教學系以「注意符號」為准,自一九七○年代
中期開始,隨著中國「漢語拼音」辦法的公布實施,新加坡教育當局也決定全盤
採用,規定華族學生必須用華語姓名的漢語拼音,做為學校使用的英文姓名,以
減少方言的影響。但此措施帶來極大的反彈,對於不少華人而言,華語姓名慣以
方言發音,因此不論姓Tan(陳)或姓Teo(張),他們的姓氏已成為身份認同的
一部分。由Tan改為漢語拼音的Chen,或由Teo改為Zhang,雖然都是華文「陳」
或「張」,但對他們而言乃是強制改變世代沿用的姓氏,侵犯其基本人權。然而
盡管面臨輿論的反對,新加坡政府仍堅持於一九八○年開始在小學實施,並擴及
全國中小學(郭振羽,1995:70)。

馬來語本文的轉變主要依循馬來西亞及印尼二國。印馬兩國均使用馬來語為
國語,並各有其語言策劃機構,負責馬來語標准化和現代化的工作,在印尼的機
構稱為「語言與文學機構」(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在馬
來西亞的機構稱為「國立語言發展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Language
Development)。為協調雙方關於馬來語的語言計劃,印馬政府組織一個「馬印
語言理事會」(Majlis Bahasa Malaysia/ Indonesia),負責協調兩國語言發
展的決策。新加坡原則上全盤接受語言理事會的決定,將其實施於學校、大眾傳
播及政府相關公告文書等。

淡米爾語由於使用人口少,政治及經濟效益低,在新加坡一直未受到政府的
重視。印度馬德拉斯(Madras)為淡米爾語的中心,對語言計劃議題有很大影響
,例如過去直接借用英語的情況相當頻繁,未來將逐漸以翻譯的方式取代。在馬
德拉斯開展的文字改革,經由期刊、雜志等影響新加坡的淡米爾語;本地的淡米
爾報紙在傳播上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英語涉及的語言標准問題,主要是英語方言-「新加坡英語」。政府當局主
張必須推行國際標準的英語,亦即以英國廣播公司所代表的BBC English為准,
文法和拼音也以英國本土的標准及規范。然而一些語言學家Tongue(1974)、
Platt(1975)等的研究,發現新馬地區的英語雖非標准,但有其特色及社會功
能,不必完全否定本土英語的地位,甚至可適當承認其存在。盡管如此新加坡政
府仍積極推動標准化英語,如招募講道地英語者任職中小學及訓練本地教師、經
常性的舉辦在職課程及座談會提升英語水準、教育部也透過語言計劃中心提供學
校教師有關提升英語使用的課程等。

六、全國性學制的公告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登記華語源流學校的小學新生,自一九五九年的46%降
至一九八四年的0.7%。一九八三年十二月教育部提出,由於少於1%的小學新生
登記華語源流學校,而且已經沒有學生登記就讀馬來語及淡米爾語學校,因此公
告所有學生在一九八七年將以英語做為第一語言,為全國性學制的實施。此措施
引起相當程度的爭論,其中主要是來自受華語教育者的抨擊,認為華語程度將為
此下降。政府則聲稱若有足夠的家長要求學童進入華語源流學校,則會重新開辦
以華語為第一語言、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校;並增加以華語及英語為第一語言的
小學。

七、改進小學教育報告書

一九九一年三月,教育部發表「改進小學教育報告書」(Improving
Primary School Ecation Report)對中小學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根據調查
當時的教育制度存在幾項缺失,急待改進:1.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需要更多時間
學習雙語;2.小學生轉到不同分流課程的比率持續偏高,有延緩一年分流的必要
;3.進入職業暨工業訓練局的單語分流學生未具充份准備,且中輟者多。有鑒於
此,改進小學教育報告書主要建議如下:

1.提供三階段、七年的小學教育(包括一年學前教育,小一至小四基礎階段
,小五至小六定向階段)。

2.重新修訂小一至小四課程分配時間:英語佔33%、母語及道德教育佔27%
、數學及其他課程各佔20%。

3.調整小學離校考試,以「安置性測驗」取代「失敗-通過性測驗」。

4.小三分流延至小四結束時舉行,並在小五及小六時提供三種語言分流課程
,分別為EM1(英語和母語均為第一語言程度)、EM2(母語為第二語言程度)、
EMO(母語以口語型式學習)。

結語

由上述可知,新加坡語言教育計劃受政治、族群、經濟、文化等因素影響深
遠。綜合分析,今日新加坡的語言政策,系以下列幾點為主軸:1.華語、英語、
馬來語及淡米爾語四種官方語言並存;2.堅持雙語政策,英語為各民族學生必須
學習的共同語言;3.英語為工作語言,並具有國語的實際地位(de facto
national language);4.各族學生均需學習母語,做為保留傳統文化的媒介。
新加坡經歷三十多年的變革,突破種族間的藩籬,在語言政策上找到了一個平衡
點,雖然無法滿足所有種族的需求,但多數均能接受這樣的安排。新加坡多年來
處理語言政策的經驗,值得做為我國思考這類問題的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雲惟利(1995)。語言環境。載於雲惟利編:新加坡社會和語言。新加坡:中華
語言文化中心。
郭振羽(1995)。語言政策和語言計劃。載於雲惟利編:新加坡社會和語言。新
加坡:中華語言文化中心。
英文部分
Dudley De souza (1980).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Language planning in
singapore. In Evangelous A. (Ed.), Diachronic perspectives
(pp.203-232).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Gopinathan S. (1994). Language policy changes 1979-1992: Politics and
pedagogy. In Gopinathan S. (Ed), Langauge, society and ecation in
Singapore: Issues and Trends. Singapore: South East.
Singapore Legislative Assembly Debates (1956-58). Official Report,
(Vol. 2,) 1st Series, p.71.

④ tbcp3階段什麼時候開

魔獸世界目前開啟了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會開啟新的戰場奧特蘭克山脈戰場和戰歌峽谷戰場,很多玩家都很期待,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 魔獸世界第三階段開啟時間 ,感興趣的玩家不要錯過。

魔獸世界懷舊服第三階段何時開

第三階段的開放時間為2020年2月12日,玩家將可體驗到包括黑翼之巢、暗月馬戲團、職業任務等多項游戲內容。

1、黑翼之巢

在群山的黑暗巢穴中,死亡之翼的長子奈法利安進行著他那些可怕的實驗,創造強大的傀儡,將各龍族的龍蛋融合製造出可怕的成果。如果他成功了,更加黑暗的目標將會浮現。然而,黑石之王並不只是個科學家——他是一條盤踞在自己巢穴的巨龍。

黑翼之巢的開門任務是「黑手的命令」,將會在1月10日於所有伺服器上開啟。第三階段開放後,玩家們終於可以去狠狠地揍這個高高在上的傢伙了!2、50級職業任務

所有50級及以上的玩家,現在可以從主城的職業訓練師處接到各自的職業獨有任務線。這些任務在完成的時候將會讓玩家從三件強大的稀有裝備中選擇一件作為獎勵。

3、新的聲望獎勵

銀色黎明、瑟銀兄弟會、木喉要塞、銀翼哨兵和戰歌氏族的陣營商人現在將出售更多的聲望獎勵物品,這些物品都是在經典舊世1.6和1.7版本加入到游戲中的。

4、永恆精萃

完成了任務「敵人之手」並在海達希亞水元素陣營中達到崇敬的玩家,現在可以從海達克西斯公爵那裡得到永恆精萃。5、暗月馬戲團

希拉斯·暗月將把暗月馬戲團帶來艾澤拉斯的世界,盡管大多數時間他在未知的世界,但是他會時不時的在莫高雷和艾爾文森林停留。

當暗月馬戲團開放後,奧格瑞瑪和鐵爐堡均會有NPC宣告他們的抵達。首個暗月馬戲團將會於2月7日到來,經過短暫的准備,2月10日正式開張。

從2月5日開始,世界上的怪物將會開始掉落套牌道具。
3個月,魔獸世界tbcp3階段開放時間是2021年12月,具體以官方公布日期為准。

相比魔獸世界60級懷舊服的P2階段來說,TBC版本的P2階段人氣是非常低的。TBC版本P2階段不景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T5裝備的屬性提升較少,另外一個是T5副本的難度對休閑玩家不太友好。

在裝備屬性方面,T6級別的裝備的確有了質的提升,並且黑暗神殿中也存在一些版本畢業裝備,但是在副本難度方面,T6副本卻比T5副本還要高,更何況玩家想要進入T6副本也需要做開門任務。

《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是由著名游戲公司暴雪娛樂所製作的第一款網路游戲,屬於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

游戲以該公司出品的即時戰略游戲《魔獸爭霸》的劇情為歷史背景,依託魔獸爭霸的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魔獸世界有著完整的歷史背景時間線。玩家在魔獸世界中冒險、完成任務、新的歷險、探索未知的世界、征服怪物等。

⑤ 新加波經濟發展概述

1.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匱乏。

2.經濟簡史

新國坡國土小, 人口少, 資源缺乏, 國內市場有限。但是其地處馬來半島南端, 馬六 甲海峽南口, 地理位置優越。因此, 從英屬殖民地時代起, 新加坡就成為一個國際都市, 起著中轉貿易和鄰近地區商業中心的作用, 並從此不斷繁榮發展,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 在李光耀總理強有力的統治下, 開始推行一系列針對本國現狀的經濟發展戰略,新加坡從實際出發, 實行全方位開放, 努力把本國經濟融合在世界經 濟之中, 積極參加國際分工, 充分利用外國資源、市場、技術和資金以發展本國經濟。

新加坡政府從1961年起根據不同時期國內國際情況,制定了各階段的五年發展目標,從而使新加坡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各階段情況如下:

第一階段(1961-1965):為了改變過去單一依賴轉口貿易的狀況, 並解決殖民統治留下 的嚴重失業問題, 著手發展進口替代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當時新加坡人口為180萬人, 失業的就有20萬人,經過5年的努力, 創造了1.7萬個就業機會。

第二階段(1966-1975):這是奠定基礎的十年。為了進一步使依靠轉口貿易為主的經濟結構向多元化經濟轉變, 著力發展製造業, 引進電子產品, 發展出口導向型工業,十年中使製造業的產值從4.3億新元增加到35億新元, 每年遞增26%;同時期, 基礎設施建設展開,機場、港口、道路相繼建成或得到改善, 公共住宅開始大規模興建,此階段基本解決了失業問題, 同時基本具備吸引外資的條件, 外國投資設廠開始增加。

第三階段(1976-1980):此階段是經濟起飛階段。大力引進技術密集型產業, 以電子行 業為先導, 開始大量生產電腦,提倡科研與經濟結合, 提高了生產技術水平,製造業繼續發展, 其就業人數由21萬增加到36萬,同時加快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 使軟、硬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為大規模引進外資創造了良好條件。

第四階段(1981-1985):著力引進高新技術, 不斷提高產品質量, 降低生產成本, 增強 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第五階段(1986-):擴大引進高新技術、鼓勵跨國公司與本地中小企業掛鉤。為了引進投資、技術和專業管理人員, 將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由原來的33%減為10%, 同時鼓勵外 國人在新加坡辦學校、醫院, 便於他們長期居住。

3.經濟概況

傳統經濟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獨立後,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加緊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政府目前的經濟發展方向是:以服務業為發展中心,加速經濟國際化、自由化高科技化。為進一步發展經濟,近年來,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

4.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園藝種植、家禽飼養、水產和蔬菜種植,農業擁有可耕地面積5900公頃, 占國土面積的9.5%。糧食全部靠進口, 80%的蔬菜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農業中保存高產值出口性農產品的生產,如種植熱帶蘭花、飼養觀賞用的熱帶魚,種植一些傳統的熱帶經濟作物等。

(2).工業概況

自從1965年從馬來聯邦脫離後, 工業化推動了新加坡的經濟轉型。主要有製造業, 包括煉油、石化、修造船、電子電器、紡織、交通設備等部門。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電子工業是增長最快的部門, 但面臨著其他亞洲國家的競爭。政府正致力於提高生產率, 以在低成本、高技術領域保持競爭優勢。

(3).服務業概況

新加坡服務業發達, 隨著東南亞經濟的發展, 還將進一步增長。金融業是最大的服務 業部門, 在過去幾年裡增長很快。旅遊業發達, 是外匯主要來源之一,1995年來新的旅遊者近714萬人。主要來自日本、印尼、馬來西亞、台灣、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5.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1996年):1326億新元(約合941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1996年):7.0%

匯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5835新加坡元

通貨膨脹率(1996年):1.4%

失業率(1996年):2%

⑥ 我馬上要去新加坡的KAPLAN讀ACCA了,我想知道這個學校的放假安排,有沒有長假期可以回國的

我是kaplan的 如果要專科或者本科的話比較輕松,假期的話一般有新加坡的公共假日頂多1 2天,要回國的話一般是過年1-2個星期左右假期,要麼就是一科上完了另一科沒開始那1-2個星期回國.如果語言的話課程比較緊估計沒什麼時間回國.

⑦ 亞洲小國新加坡怎麼發展起來的

1965年新加坡的獨立新加坡不大,國土面積僅618平方公里,人口卻有217萬(1992年數據)。既無礦山又無農田;幾條小河最長的也不過15公里,而且無魚可捕,利用價值極小;飲水要靠馬來西亞提供。所以,當新加坡在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聯邦時,許多政治家和經濟學家都預言,沒有資源、沒有市場的新加坡將很難生存下去。然而,擔任總理的李光耀卻不氣餒。一上台便和他的同僚們分析新加坡的地理環境和當時的世界形勢。他們在仔細地研究了瑞士和以色列這兩個在人口和面積上與新加坡相似的小國經驗後,得出的結論卻相當樂觀:新加坡地理位置極為優越,又是天然的良港,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完全可以實現繁榮和強大。

當然,李光耀政府也清醒地認識到:新加坡工業落後,僅限於對轉口產品的初級加工工業和為港口服務的機械、車船修理等小型工業,經過二次大戰日本侵略者的破壞,整個新加坡滿目瘡痍。

新加坡面臨幾乎沒有工業又缺乏發展條件而且人口密度高的困境,新成立的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盡快解決就業問題。只有解決了就業,人民的收入才有保障,人民的生計才有著落;只有解決了人民生計,社會才能得以穩定,經濟發展才有保證。而要求得經濟的長足發展,則必須改變殖民的、畸形的經濟結構。由單一型經濟發展成多元化經濟結構。在這種認識下,李光耀政府推行以迅速實行工業化為主要內容,以多元化經濟為目標的經濟發展戰略。

1959~1967年為第一階段,經濟處於恢復階段。新加坡政府以優先發展勞動密集型「進口替代」工業為重點,以此來改變單純依賴於轉口貿易的畸形經濟結構,發展多元化的國民經濟,並藉以解決就業問題。

1968~1979年為第二階段,經濟處於擴張階段。新加坡由「進口替代」轉向發展出口工業化時期,也是新加坡經濟的起飛時期。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迫使新加坡政府在經濟發展戰略方向上作出新的選擇,實行「出口導向」方針,即利用外部經濟力量大力發展出口加工業,以此帶動外貿、交通、通訊、金融等行業,實現經濟高速增長。

到1979年,李光耀執政已是第20個年頭。在工業化迅速發展的推動下,新加坡的國民經濟結構起了根本性變化。新加坡城市也從一個落後的殖民地都市變成了一個人均國民收入達8291新元,僅次於日本的聞名遐邇的新興工業國家。

1979~1986年是第三階段,經濟處於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時期。7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處於滯脹狀態,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展中國家也競相走上工業化道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原有優勢逐漸喪失。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下,如果繼續以大量勞動密集型工業存在下去,勢必處於不利地位。審時度勢,新加坡必須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1979年7月,新加坡政府提出了為期10年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鼓勵發展技術集約型工業,採用先進技術以提高工業企業的技術層次,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對此,李光耀充滿信心,他認定:「新加坡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一定會成功。」

1980年是新加坡經濟發展關鍵的一年,這一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05億美元,人均收入達4600美元,這時新加坡經濟已被世界確認為戰後亞洲經濟奇跡之一。1981年,新加坡政府根據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基本精神,制定了「十年經濟發展計劃」,新加坡經濟得到長足發展。雖然有石油危機的沖擊,新加坡經濟仍取得一定的進展。並且在發展中國家普遍出現經濟衰退時,新加坡的發展是首屈一指的。

從1959年李光耀執政到1992年退出政界的幾十年中,新加坡的經濟取得了迅速發展與令人矚目的成績,它的國內生產總值從1959年的19.68億新元增長到1992年的644.2億新元,增長了32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959年的404.5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14714美元,增加了35倍。以建立多元化經濟結構為中心的經濟戰略得到了較好的實現:從一個以轉口貿易為基礎的、殖民地的、畸形的經濟結構轉變成了一個以製造工業為中心,商業貿易、交通運輸、金融、旅遊與國際服務業全面發展的多元化經濟結構;製造工業內部結構也從一個以初級產品初步加工與為港口海事服務的造船修船、機械工業為主的結構轉變為一個以電子電氣工業、煉油工業、工業用化學材料工業為中心的門類比較齊全、生產技術比較先進的製造工業體系;貿易結構從以轉口貿易為主轉變成為以出口本國工業產品為主;在原有的轉口貿易與自由港的基礎上,目前新加坡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的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航運等國際服務中心。縱觀幾十年經濟的發展,新加坡成功地由「蝦」變成了「龍」。

「如果諾貝爾獎設最佳國家領導人獎的話,李光耀一定是得主,而且可能不只得獎一次。」這是香港《亞洲周刊》羅伯特?烏德盧在1984年11月對李光耀的贊語。

⑧ 新加坡留學申請時間是怎樣的如何申請留學新加坡

新加坡明年入學的申請在今年10-11月就開放申請啦,因為新加坡是先到先得制的,我建議你盡快准備吧,趕在第一批申請更有優勢。
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我就是今年趕的20秋季入學的申請末班車,已經做好了gap一年申請明年入學的打算,所以和老師打聽了明年入學申請的開放時間,不過薄荷樹留學申請老師還是很優秀幫我爭取到了ntu的offer,機會難得我當然要把握住,所以就今年入學了~哈哈
雖然我申請的晚,但是得益於我准備的比較充足,所以沒有耽誤申請進度,你申請的話我建議早早考出雅思,新加坡雅思要6.5+,申請商科的話最好考下GMAT,還有本科的均分最好要80+,不知道你達標了沒呢

⑨ 新加坡旅遊開放了么

2020年6月1號後,新加坡旅遊簽證可以開放了嗎?2020年的話,6月1號後新加坡旅遊簽證是可以開放了,也現在好多國家的旅遊簽證都已經開始發放了。

⑩ 去新加坡留學,學生也有寒暑假嗎

沒有寒暑假。

新加坡學校的學年一般是從每年1月份開始,至11月結束,每學年分為2個半學年,每半學年包含兩個學期,半學年內兩個學期之間有1周的假期,半學年之間則有一個月的假期。

每半學年結束前會舉行考試,學年結束到新學年開始之間有大約一個半月的假期,除了學期之間假期、半學年之間假期及學年之間假期以外,學校假期還包括公共假期和一些學校特有節日。新加坡同其它國家不同,新加坡一年四季如春,所以沒有暑假和寒假之分。

(10)新加坡三階段什麼時候開放擴展閱讀:

新加坡留學簽證辦理材料

學生在得到新加坡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以後,可向新加坡移民廳(Immigration & Checkpoints Authority)遞交留學簽證申請。移民廳要求需提供以下資料:

1、申請人的出生證明公證書

2、最高學歷證明公證書

3、成績單證明公證書

4、銀行存款證明公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5、如果申請人的父母/繼父(母)/配偶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申請人還必須呈上父母/繼父(母)及本人的結婚公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備註:存款人可以是申請人父母或申請人自己。存款至少在15萬人民幣以上,我們建議16萬人民幣,存款時間從辦理當天開始算起的時間至少為6個月。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教育-新加坡留學 吸引留學生的十大好處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