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中國怎麼樣
❶ 新加坡與中國的關系
從地理角度講:中國處於東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處於東南亞.位於中國的南邊,熱帶雨林的島國(馬來半島之上,加里曼丹島上)新加坡更處於一個黃金海峽*馬六甲*旁邊.馬來西亞面積比較大,經濟一般(反正比中國好).新加坡是獅子國,面積很小,靠轉口貿易發展成了一個相當發達的過家.
民族的形成要沖歷史來說,清朝後期,20世紀初.馬來亞相繼在被荷蘭,葡萄牙殖民後,被英國殖民,從中國販賣華人到兩國做勞工.從此有很多華人在兩國定居.1946年英國當局分而治之的政策把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出去.60年代的世界國家獨立浪潮中獨立了.三大民族是1:當地土著馬來人,2:華人,3印度人..
語言方面:
新加坡的國語為馬來語,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為官方語言..
這三個國家所佔的華人相當於一個台灣省,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印度尼西亞。而他們也是中華民族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群人,三個國家的華人同屬一塊地方,同屬一種環境,絕大部分是源自中國的漢人,其次是一些滿族人或者中國的其它民族,最早來的華人可追溯到漢朝,其次是鄭和艦隊的七下西洋,而最近來的這批則是清末以及戰火紛飛的二戰時期,大躍進時期也來了不少,逐漸形成了這些國家的少數民族,但他們卻過著不同的生活,有著不同的命運。他們都被伊斯蘭世界包圍著,但是號稱正統回教國家,被馬來民族鐵碗統治的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卻對西方文化愛不惜手,真不能想像回教國家也會過聖誕節(基督教節),再做一下聖誕子夜彌撒簡直就是錦上添花,基回一家親!而馬來族的文字也是歐洲人留給他們的重要遺產,而不是中東的阿拉伯文字,所以很多中國人到這些國家旅遊的時候總會看到一些看不懂的「英文」。
一九六五年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的新加坡共和國,經過數十年的探索和發展得到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富裕,國家定立的各種系統也步入了正軌,每個人都在這個鋪好的軌道里行走。新加坡領導人好比一個快速運轉的馬達,而新加坡人就像掛在馬達的皮帶,形象一點的說就是抽新加坡人一鞭他才動一下,雖然新加坡是一個華人統治的國家,但國土小,小的只是中國一個小城市裡的一個區的面積。然而新加坡人因為某些原因選擇了英語作為自己的語言,老一輩的華人幾乎不懂的說漢語,更不懂的寫,年青一代有一小部份人曉得說,但不懂的寫。但是隨著中國的崛起,讓新加坡的精英階層大跌眼鏡。另外,新加坡領導人靈敏的嗅覺意識到了學習漢語的重要性以及緊迫性(但不知道有沒有民族情意結),為了讓新加坡盡快踏上懸磁浮中國列車的經濟艙,現在新國政府鼓勵國人積極學習漢語,奠定了沉睡已久的漢語種子在新加坡的重新萌芽,但是有一部份新加坡的「英文原教旨保守派」在作英勇頑強的最後抵抗,只可惜如此浩大的浪潮誰人可擋。
新加坡人總是跟我說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沒有辦法不以英語交流,我也很理解新加坡,但是華族與華族之間用華語交流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難不成英國人與英國人之間用刀叉進食還要感到害羞?以前我記得新加坡有位叫陽陽好好(在這里稱您為陽先生)的網友跟我說過,因為父親在中國家鄉的時候是個獨子所以常常受人欺負,你本人也是獨子所以也被人欺負,既而陽先生對中國家鄉沒有多大好感,那麼我想請問陽先生,假設你在新加坡遭受搶劫,您是否會疼恨新加坡?你在人權美國遭受白人的調戲是否會敵視美國?然而您還跟我說過,父親告訴您即使在新加坡被馬來西亞停水的時候中國也會運水來新加坡,其實中國連印尼這樣的國家遭遇災難的時候,中國主席以及總理都用自己的專用飛機搭載救濟品送給當地的災民,更何況是兩國長期友好的新加坡。另外,中國很明白與新加坡的關系,新加坡有小偷中國不可能派公安去抓,這已不是純粹的干涉內政,而是等同把新加坡納入了中國的統治,希望你能明白!
英語是目前的世界性語言,不單止要學,更要把它學好,但是在掌握英語的同時更因該要保護好母語,胸懷母語才去放眼世界,母語乃民族之靈魂也,人與動物的分水嶺就是語言,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構成也是語言還加個文化加點五官。
相信新加坡政府現在最頭疼的問題是怎樣有效的推廣漢語,我的意見有以下幾點:
1、政府主導,全民配合,從娃娃抓起
以前怎樣把國人推向英語的聖殿,今天也以同樣的方法把國人拉到漢語的天堂,而且要添更多的油加更多的醋,娃娃是新加坡未來的棟 梁,從小就給娃娃灌輸漢語的知識,語文課必須以漢語教學,如果有需要,連其他種族也拉進來學習漢語。
2、積極宣傳中國先進的一面,從媒體做起
像新加坡的徵兵廣告那樣,向國人宣傳中國最cool的一面,即使沒這么cool也作到這么cool為止,特別是引進或者自創中華文化的卡通片,比如《三國志、花木蘭》之類的,讓小孩子在娛樂中於教學,增設豐富多採的華語節目,面向成年人,不管用什麼招式,即使是帶有一點色情成分的A節目也可以。
3、在家裡講漢語,從父母做起
華人的家庭就沒必要講英語了,偶爾夾兩句沒什麼所謂,影響孩子最深的莫過於自己的父母,父母都不講漢語叫孩子怎麼講。
4、多跟中港台等地展開文化節目
比如什麼大型歌唱會啊、選美啊、華語歌曲頒獎、邀請中國太空人以及返回艙訪問新國啊之類的,記得一定要多舉行。
新加坡年青人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已經進入了肌膚乃至骨髓,優越感表現出色,自然的產生了嚴重的歧視觀,歧視之風達到了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境界,但經過受害人的各種批評後,現在有了長足的進步,希望好的能夠繼續發揚,缺點積極改造,我們期待新加坡能夠成為亞洲乃至世界一顆真正的璀璨明珠!中國人也因該加強對自身素質的修養,在這么美麗、干凈的地方,你的舉止怎能這么粗野,怎能忍心扔下果皮紙屑,怎能大聲喧哇,怎能不遵守秩序,你喉嚨癢就不懂的帶包紙巾出街,你沒地方扔垃圾就不懂的放在口袋裡捏在手心裡,你坐公交車或買東西時就不懂的排隊,你丫的...你趕著去投胎嗎!你們以為自己的行為只是個人行為嗎?你們拿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出去你們就是中國,現在批評中國人素質差的聲音充滿全球有人類的地方,從歐羅巴橫跨拉丁美,從北冰洋縱貫南極島,你們在外面丟人現眼,做出如此多的惡劣行徑難道就不感到一絲絲的慚愧,難道從來就不會忍受良心的拷問和譴責,你們讓中國雪上加霜再加冰再加鹽,即使在被別人看到惡劣行徑的情況下就不懂的說一句sa yo la la嘛 。
❷ 新加坡對中國為什麼不友好
我每年都去新加坡哦~
其實排斥是有點啦~比如有些人問你是哪裡人,一聽你是中國人就一副嗤之以鼻的樣子~但不是所有人~
第一,新加坡華人 特別是在新加坡土生土長的華人其實已算脫離中國人這一圈,只有外表還是而已,他們有些甚至不會說華語只說英語,(雖然近幾年新加坡教育越來越重視華語。)就如樓上說的,每個國家總有排斥外來人的現象,很平常。
第二,新加坡雖小,但是文化程度很高,他們注重禮貌。不小心撞到人或不知道是誰對錯碰了下什麼的對會主動說SORRY,但是有些中國人過去就顯得不是很禮貌,有可能雙方都有錯或沒錯,只是碰巧撞了下或者怎麼樣,只是看人家一眼,什麼也不說,新加坡人眼裡就顯得十分不禮貌,再聽聽他說話的口氣語調,知道不是本地人,哦~原來是中國人。這也許是個別現象,但是在新加坡人心裡想的不會是這個人沒禮貌,而想的是中國人這個群體都是那麼沒禮貌,沒修養,對中國人的影響也就會差很多了。
第三,新加坡被稱為「花園城市」,向來愛干凈慣了,也很注重禮儀,有些連去超市買菜購物的中年婦女也會噴些香水,至少是不會有難聞的味道。他們雖然有時穿的隨便,可也不會讓人覺得邋遢。其實前幾年新加坡人對中國人還沒那麼排斥,因為去新加坡的人大多不是學生,就是新加坡急需要推動國家發展而高薪聘請的人才,只是近幾年來不少打工仔選擇去新加坡打工掙錢,(於是。。工地施工,修電路什麼的需要體力的工作不是印度人,少許馬來人,基本上也就是中國人了,新加坡當地的華人從不做這樣的苦力工作。)有些打工仔會蓬頭垢面,穿著拖鞋(不是人字拖,是家裡穿的那種)或者很臟的鞋子,穿著在工地上工作的很臟的衣服去乘車乘地鐵 ,當然很突兀,新加坡人看不慣也很正常,他們對於中國打工仔能如此邋遢的出門而感到十分詫異,而後就轉變成鄙夷排斥了。我在新加坡地鐵上就遇見過幾個打工仔新年去CHINATOWN,但是我經過他們身邊時,很臭= =,像有幾天沒洗澡一樣,說話聲音也很大很粗。如果這種人多了,愛干凈的新加坡人對於中國人的印象會好嗎?
第四,他們電視台有時會放一些關於中國物價,房價和政治方面的專題節目或報道。我作為中國人看這些節目是深有體會,共鳴啊,心裡哀號我們是苦逼啊!什麼中國十年間工資漲了多少,房價翻了幾倍,物價怎樣,采訪中國老百姓,聽聽他們的感想,新加坡傳媒所做節目的評論、報道比中國本地的報道更加犀利,我覺得是一種抨擊、比較。播出節目給全新加坡民眾看,我認為就是為了讓他們比較比較自己國家的優勢在哪,中國其實不是很好,他們的政體、經濟、文化教育各方面都沒新加坡好。其實看新加坡的華語新聞就可以感受出 他們很多說中國的新聞大多隻是采訪台灣香港,最多廣州福建了,比較少說到大陸內地的其他地方。
第五,新加坡人都會說英語,而且可以說是他們的母語了,他們用英語交談,學習,工作,特別重視外來人的英語水平,如果你不是很會說英語,他們會很看不起你的。。
第六,新加坡人也會去中國遊玩啊,但是中國人不文明的行為舉止可是讓所有外國人看在眼裡的,記在心裡的。也許這也是一點吧。
恩。。。我目前想來就這些吧。。。我說的僅僅是因為我是想的,沒有別的意思。。。其實我也很愛國的。恩~是這樣的。
小的如有得罪請多多包涵。。。。。
❸ 新加坡是屬於中國的嗎
不屬於。
它是獨立的,所以不屬於我們。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於1965年正式獨立。是亞洲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也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佔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的特點:
關於新加坡華人的歷史最早得追溯到中國的宋朝時期,由於宋朝工商業萌芽的興起,宋人開始有大量商船去南洋做生意,於是印尼群島開始有華人定居。宋末由於蒙古鐵騎南侵,使得大量漢人往南洋遷徙,躲避戰亂,求得生存。這一次遷徙導致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地區開始有大量華人的身影。
❹ 新加坡位於中國什麼方向
新加坡在中國的南部,大概在雲南昆明的南邊。
新加坡的面積非常小,即使在世界地圖上看,也只能看到一個小點,因此很難找到。它在中國的南邊,靠近赤道,馬來西亞的南端,位於赤道以北 136.8公里,東經 103° 38´至東經 104°6´,北緯 1°09´至 1°29´,與中國昆明經度相近。如下圖所示。
(4)新加坡在中國怎麼樣擴展閱讀:
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8世紀新加坡屬室利佛逝;14世紀始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8-19世紀屬柔佛王國。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侵佔;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參考資料
網路-新加坡
❺ 新加坡建國後在經濟方面與中國的關系如何
新加坡在中國建立經濟方面的情況下,還算挺好的,但是也不是那麼太好
❻ 新加坡是屬於中國嗎
新加坡是不屬於中國的。新加坡不是中國的領土,新加坡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新加坡簡介
新馬合並後,新加坡開始和中央政府發生矛盾,對治國方針也有不同的看法。兩地政府第一次發生公開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李光耀批評馬來西亞的年度預算案沒有給予提升社會狀況足夠的預算。
新加坡的商人也開始投訴中央政府歧視他們,沒有給他們和其他州屬一樣的利益,反而對他們實行固打制。雙邊經濟的矛盾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將上繳中央的稅收從4成增加到6成後升溫。
當時馬來西亞財政部長說,這是因為印尼的對抗活動而導致軍備預算案增加。同月,中央政府宣布將關閉新加坡的中國銀行的分行,原因是中國銀行在資助馬來亞共產黨的武裝活動。
❼ 新加坡華人對中國態度
我在東南亞工作和生活多年,對東南亞非常了解,也與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人,包括華人經常接觸和交流。
我告訴你,即便有些華人會講中文,但是因為國籍不同,教育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氣候和飲食習慣也是不同,太多文化差異。
所以對海外華人來說,中國人跟他們就是兩個國家不同的人,不會有太多認同感,也不會有太多的親近感,除非還有非常親近的親人、親戚在中國,而且有來往,否則,他們甚至自認為比中國人高一等。
很多海外華人對中國並不了解,甚至沒有去過中國,加上外媒的抹黑和仇視新聞和言說鋪天蓋地,根本不可能有真實的了解。
不要太天真了,中國人就是中國人,外國華人本來就不是中國人,不要天真以為所有海外華人,都會認祖歸宗。
❽ 新加坡是一個怎樣的國家,新加坡對中國的看法是什麼
新加坡是一個怎樣的國家以及留學優勢總結:
新加坡,全稱為新加坡共和國(英語: Republic of 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佔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亞洲的發達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2] 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3]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
新加坡以其經濟發達、治安良好、教育質量一流的優勢,受到越來越多准留學生及其家長的青睞。除了國家本身的優勢之外,新加坡良好的就業前景和寬松的移民政策,也是新加坡留學備受追捧的重要因素。新加坡政府一向把教育當做一項公益事業來發展,不遺餘力地吸引各國優秀人才來新工作。而且,新加坡政府2008年最新的規劃中,已明確指出要加大吸引外國人才的力度,在五年之內把人口從目前的400萬增加到600萬。這對廣大希望留學的學子來說無疑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新加坡大學畢業的學生約80%以上都能順利地在新加坡就業移民。
電子或、建築管理類、工商管理、物流管理、金融管理、酒店旅遊管理、創意媒體設計等有望成為新加坡留學的新興熱點。因為這些專業在新加坡國內就業市場的需求就很大。作為亞洲領先的金融,21世紀新加坡每年將創造數萬個就業機會,而人才培養速度卻遠遠滯後。
電子或。新加坡是世界電子工業中心之一,電子業一向是新加坡製造業的最強支柱。在新加坡本地製造業中占第三位,工程業的演化直接反映了新加坡經濟的發展,它也是新加坡基礎最穩固的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在經濟快速發展之際,新加坡對軟體工程師、等相關人才的需求量只會有增無減。
建築管理類。新加坡四面環海,植物常年碧綠,環境整潔美麗,因此被譽為「花園城市」。獲得這種美譽與其高水平的是分不開的。新加坡每年缺1.5萬——2萬的專業人才,而建築學院每年培養的學生僅幾千人。而且該行業向國際輻射,如中國很多大型樓盤由新加坡設計師設計。所以人才空缺是非常大的。
工商管理、金融管理。新加坡是的金融中心,擁有超過 800 家金融機構,並有多家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由於需求量大,留學生畢業後可以迅速在新加坡就業或移民,可從事的行業包括、金融機構、證券公司、審計機構及等領域。中國把成為的規劃,對該專業的學生來說,在新加坡工作幾年後再回國發展,一定是中國高級緊缺人才,前途無量。
物流管理。新加坡是領先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中心,超過 9000 家物流企業利用新加坡作為區域轉運及配運中心,其中包括名列世界頂尖 25 強中的 17 家第三方物流公司。新加坡最專業的物流學院——新加坡物流管理學院,其物流管理課程為新加坡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大批的人才。我國目前的物流管理還處於起步階段,物流企業大部分是小型公司。但據北京市勞動局統計,到2010年中國大專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約為80萬人,而中國目前各大專院校物流專業年培養規模在5萬人左右。
酒店旅遊管理。旅遊與酒店業一直以來都是新加坡的拳頭產業。新加坡目前在建的兩個亞洲最大的綜合度假城,是選擇就讀該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很好的就業去向。目前,當地缺少 4-5 萬旅遊酒店業的從業者,這就為移民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機。對於中國絕大多數的旅遊與酒店業來說,專業出身的管理人員相當缺乏,同時,中高層管理者外語水平普遍較低,擁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國際型管理人才更是鳳毛麟角,因此,中國學生畢業後回歸發展也有不錯的前景。
創意媒體設計。在新加坡經濟轉型之際,創意媒體設計這個新興領域凸顯而出,成為新加坡經濟的另一受關注部分。該領域培養的電腦游戲程序編寫員、視效設計師和電腦圖像設計師都有很大的社會需求量。
根據上述大概的介紹,詳細你也對新加坡有所了解了,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新加坡的留學優勢!
新加坡留學優勢:
一、新加坡治安穩定、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二、新加坡政府工作語言是英語,全民英語素質好,加上77%的華人,形成特殊的雙語環境,為中國學生提供了一個極其容易適應的語言環境。
三、由新加坡教育部注冊合格的語言或專業教師,加上現代化的教育設施,為留學生提供高水準的師資保證。
四、新加坡教育體制同世界接軌,獲得的文憑及學位國際認可。
五、新加坡的教育目標是為每一個人提供均衡的教育,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
六、新加坡的教育費用及生活費用相對歐洲來說要便宜30%。16歲以下的學生可以申請母親陪讀,母親在陪讀期間可以合法打工。
七、新加坡院校提供豐富的課程及學位,分別開設包括商業、電子、藝術、財會及文史等各類專業課程。
八、在新加坡就讀專業課程畢業後,和其他國家相比,就業機會高,發展空間廣闊。在新加坡工作半年以上就可以申請綠卡。
❾ 新加坡位於中國的什麼方向,只能說一個方位
新加坡位於中國的南方,由地圖可見: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8世紀新加坡屬室利佛逝;14世紀始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8-19世紀屬柔佛王國。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侵佔;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9)新加坡在中國怎麼樣擴展閱讀:
新加坡的具體位置境域: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
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民丹島和巴淡島都有輪渡聯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9.1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全國由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餘島嶼組成,最大的三個外島為裕廊島、德光島和烏敏島。
由於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陸域,將增添額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新加坡的標准時間為UTC+8,較其地理位置時間快1小時。
❿ 新加坡屬於中國嗎
新加坡不屬於中國。
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借著地理優勢,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
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氣候
新加坡屬熱帶海洋性氣候,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年平均溫度在23—35℃之間。
12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受東北季候風影響及低壓帶的南移,平均氣溫在23—24℃左右。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新加坡降雨充足,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雨季,受較潮濕的季風影響,雨水較多,每天平均相對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