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肉丸在哪裡

新加坡肉丸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5-26 16:08:26

❶ 製作各種肉丸的具體步驟

常見的有瘦肉丸

主料:豬肉餡半斤、香菇1兩

調料:老母雞湯口味濃湯寶半粒、澱粉(10克)2茶匙、油少許、香蔥粒少許

做法步驟:

1、准備好所有食材

❷ 誰知道肉丸子怎麼做具體方法,各種材料的比例是多少

各種肉丸製作秘笈:烹制魚丸要訣

不論東江魚丸、潮州魚丸、福州魚丸、鯪魚丸、墨魚丸等,都以色澤雪白、幼滑而爽口、味鮮美而著名。
對於魚丸的烹制,五花八門,各師各法,著名的魚丸,有其獨家配方、秘竅。筆者從廚30多年的實踐,談談魚丸製作的要訣。
一、魚的選擇
海鰻為首選,此魚少刺多肉,潔白細嫩,吃水量大,味道鮮美,是烹制魚丸的理想原料。
其次可用鯊魚、鱸魚、鱖魚(桂花魚)、石斑魚、青衣、鯰魚、鯪魚、鯇魚、鰱魚、(魚甘)魚、鯽魚、帶魚、墨魚、魷魚、(魚章)魚等。

1.不宜用活魚與凍魚。
如用即宰活魚即制魚丸,則會產生魚肉不易吃水,難以上勁的現象。因為剛宰殺魚,肌肉僵直,肌纖維硬化之故。
不宜用冷藏魚,因魚體經凍結後,有冰晶會使肌肉組織受到損傷,魚體變干縮,在制魚膠時,難以吸水,很難打上勁,不易起膠。

2.只取「魚青」,不要魚紅肉。
魚體中不是全部的魚肉都可採用,一般只取魚背部位的肉。而且刮肉時,只刮取白色部分的魚肉,不要取魚的細骨和近魚皮的紅肉。因含肌紅蛋白的魚肉,會影響魚丸的色澤。

二、魚的處理

1.魚肉不宜漂洗。
魚不宜放在清水中漂洗。經過漂洗的魚,會變得比較僵硬,不易斬制,也不利於吃水,攪拌時難以起膠。

2.魚肉要斬細。
將魚肉顆粒斬得越細膩,與水、味料結合就越好,魚膠的吃水量也越全面,烹制出來的魚丸也就越嫩滑了。
可採用絞肉機先絞後再斬。

三、魚膠加鹽上勁

所謂「上勁」,廚業將魚膠加鹽充分攪拌後,黏稠度愈來愈大,吃進去的水也愈來愈多,稱為上勁。
鹽,是一種電解質,加鹽後能將水分吸收。鹽在外力作用下,和水、魚肉蛋白質充分結合而形成黏性的溶膠,使空氣進入溶膠,而致魚丸松軟細嫩。

四、魚丸中要加入澱粉

魚膠攪拌時,除了加鹽、水、蛋清、味粉等調料外,還需加入適量澱粉(薯粉或生粉)。因澱粉在魚茸、水、鹽、味之間起著乳膠劑的作用,經糊化後變成具有一定黏稠性的膠體,從而增加魚膠的黏稠。

五、魚膠可以加入蛋清

在製作魚丸時,可以加入適量蛋清,因為蛋清具有膠凝性、膨脹*,色白滑嫩。
魚膠加入蛋清攪拌後,會和不同的原料黏結起來,烹制出來的魚丸更加滑嫩細膩、色白如雪、易於漂浮、富有彈性。

六、攪拌時要順著一個方向

攪拌,是烹制魚丸的最重要步驟,魚丸成功與失敗,就在於攪拌技術如何。
順著一個方面攪拌,可把魚肉纖維組織內蛋白質分子逐漸地相互結合在一起,並且按照一定的方向排列起來,從而形成了比較緊密的結構形式;再進一步順向地不斷攪拌,就會越攪越緊,勁力也就越來越增大。
如果採用順、逆並舉的手法攪拌,那麼已經順向排列起來的蛋白質分子,就會隨著逆向攪動而被打散,造成魚膠黏性不足。

攪拌時要注意3點:
1.加鹽攪拌時,速度應由慢到快,用力由輕到重,讓魚茸逐步上勁。隨著鹽量的增加,魚膠的黏稠度也跟著增加。
2.攪拌魚茸,開始摻水時,應慢而少,再分次加入,逐步增加。加水量按實際操作時靈活掌握。
3.魚茸攪拌過程中,摻水、入味、加鹽是有順序的,應先加入水、粉、味調成漿,然後加鹽。按此規律,是烹制魚丸成功的秘訣。

東江魚丸

東江,乃河流之名,是珠江支流,其源東出尋烏水,西自九曲河,南流至東莞石龍以下,出虎門入海,因在粵東,故稱東江。東江一帶,包括惠州市、梅縣、興寧、大埔、惠陽等縣市,客家人最集中,此范圍的客家菜,也稱為東江菜。
所謂客家,是古代從中原遷徙南來的漢人,據《客家人》記載:「客家祖先原濟晉人,至秦時被迫而遷豫皖。」晉以後,又大批來至粵東山區被稱為「客家」。他們的飲食習俗仍保持古代中原之特點,自成一系。
用料:魚青5 kg,清水2.1 kg,生油500 g,味粉50 g,幼鹽75 g。

製法:
①將魚青輕輕地用水抹去血污,入攪拌機拌成膠,然後放在機盆中,逐次加入水,朝著一個方向攪拌,再加入幼鹽、味粉攪拌至起膠時,逐入生油攪勻,再撻拌起膠。
②將魚膠漿邊捏邊擠成一個個魚丸放入大半鍋水中,用中火煮至微沸,待魚丸全部浮起時,便可撈起,即成東江魚丸。
炮製東江魚丸的秘訣
①東江魚丸的特點,夠爽口,富有彈性。因此,不用加入生粉和蛋白,只需增加適量的清水。
②攪拌時,要注意必須順著同一方向,先慢後快,切忌倒順不一,快慢不勻。如小量的手工製作,記住:要先攪拌,後撻拌。
③由於東江魚丸不加生粉、蛋白,所以身輕,入水即浮。待魚丸煮熟時應即撈起,如果煮得時間過久,魚丸會老化空心,失去原味。
魚青:即在魚脊肉上刮取白色部分的魚肉,不要取魚的細骨和近魚皮的紅肉。

潮州魚丸

潮州魚丸乃潮州菜,以色澤雪白、幼滑而爽口、鮮脆、味美而著名,深得食者稱贊。
潮州菜,以潮州為代表。潮州位於韓江下游,地處閩、粵、 贛邊界,東臨大海。其包括汕頭、潮陽、普寧、惠來、揭陽、饒平等地,凡講潮州話的地區,都在此范圍。
古代,秦朝以前,潮屬閩地,隸屬廣東以後,雖受廣州菜的影響,但始終保持其本色,故語言和飲食習俗,有別於廣州,自成一派。
用料;海鰻魚肉5 kg,雞蛋白20個,清水900 g,幼鹽80 g,味粉50 g。
製法:
①將海鰻魚肉用刀刮取魚青(不要近魚皮的紅肉滲入),然後,放在清水盆內,用手輕輕洗去血腥。
②把魚肉用絞拌機絞茸後,再用木棍捶成泥,放在大盆內加入幼鹽30 g、味粉拌勻;另在清水中放入幼鹽50 g調成鹽水。
③將鹽水分4~5次加入,逐次攪拌至起膠,然後逐個入蛋白拌勻成一體,最後猛力撻拌起黏*,放在水裡能浮起來,即成魚膠。
④把魚漿用手擠成魚丸排落在竹盤上(每粒約12.5 g),入蒸籠蒸約5~6分鍾取出便成。

烹制潮州魚丸經驗之談
①如不用機制,用手工攪拌時必須順著同一方向,先慢後快,切忌倒順不一,快慢不勻;要先攪拌,後撻拌至起膠。
②潮州魚丸是蒸熟的,這種做法,夠爽口,又嫩滑,又保持魚丸的原味;亦可將擠成魚丸入沸水中煮浮起,但效果稍遜,不夠爽。
③魚丸的湯底,可用上湯、冬菜、蔥花、雞精、味粉、幼鹽、胡椒粉、麻油。或用大地魚(烘略焦)加豬骨熬成湯,生菜絲放在大湯窩里,把煮熟魚丸湯調味放入即可。
各種肉丸製作秘笈(二)
福州魚丸(包心魚丸)

「福州魚丸」,是福建著名小吃,具有民間風味,已流行到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地。它具有質白、嫩滑、富有彈性、肉餡鮮美、微甜爽滑等特點,而且漂浮湯中,尤如天上星星,又有「七星魚丸」之稱。
用料:海鰻魚凈肉5 kg,凈墨魚1.5 kg,澱粉1.4 kg,清水3 kg,幼鹽125 g ,味粉50 g,肉餡適量。肉餡:將豬瘦肉3 kg,五花腩(去皮)150 g,一起斬碎後絞成肉碎;加老抽150 g,生抽王450 g,白糖50 g,雞精25 g,味粉15 g,清水100 g拌勻成餡;再將肉餡捏成一粒粒擺在盤中,放進雪櫃(上層)冷凍2小時凝固待用。
製法:
①將鰻魚剖開去骨洗凈,用刀刮出魚肉,然後用絞肉機反復攪兩次成魚肉糜;清水加鹽泡成鹽水。
②把魚肉糜倒入大盆中,開機先攪拌至起膠時,再加澱粉、味粉攪拌;然後分2~3次逐加入鹽水攪拌,成為黏稠狀魚肉泥。
如制小量的,可用手先攪拌,後撻拌起膠,邊加入鹽水,邊加入澱粉用力攪拌成魚漿。
③用左手將魚肉泥從拇指與食指之間擠出,右手隨即把粒餡塞入魚肉泥內,左手的拇指與食指一捏,使餡粒入魚丸裹,右手再以湯匙蘸水後把左手擠出的魚丸接住放入鍋水中。
④魚丸包好後,放入清水鍋中,用中小火煮至全部浮起,撈起放在竹笪晾冷待用,便成。

炮製福州魚丸3點說明
1.魚肉應選海鰻魚、石斑、鱸魚、青衣、鯊魚、墨魚(去頭部)、帶魚等鮮魚,因其肉質較細膩而有勁。
2.魚肉糜,試撻拌夠勁否?可將魚肉泥捏少許放入水中不溶化,又不下沉為好。
3.澱粉,首選為番薯粉,其次為粟米粉、薯粉、豆粉(生粉)。

鯪魚丸

「鯪魚丸」,又名魚青丸,俗稱鯪魚球;嫩而脆,清爽可口,富有地方風味。
鯪魚產於珠江三角洲,乃生活在江河、湖泊、沼里的魚;由於鯪魚養殖比較容易,新界元朗、屏山等魚塘都有生產。
鯪魚肉質鮮甜嫩滑,適用製造魚球、魚松及配製其他菜餚。香港市場供應的鯪魚,活魚多來自香港新界的魚塘,冰凍的多來自珠江三角洲。
用料:去頭帶皮鯪魚肉約1.3 kg,幼鹽10 g,味粉7.5 g,雞蛋白1個,胡椒粉5 g,清水150 g,生粉25 g,生油25 g。
製法:
①鯪魚放在砧板上,把手按著魚尾部位,用刀把魚青肉刮出,見到紅色魚肉即止(約出魚青肉500 g);生粉、水、油調勻。
②將魚青肉用清水輕輕洗去血漬、抹乾,然後放入攪拌機或用刀剁成茸,盛入盆中,加入水、生粉、味粉、胡椒粉攪拌有膠時,續入鹽攪拌,再入油按順時針方向拌撻至起膠,最後下蛋白拌勻,放入雪櫃0 ℃~1 ℃冷藏3小時待用。
③蒸盤抹一層油,將鯪魚膠用手邊捏邊擠成一粒粒形如「湯丸」般大的魚丸,放在蒸盤上蒸熟,或下鍋用水以中火煮浸至僅熟即成。
如加入發菜、蝦干茸、果皮茸攪勻,做成的鯪魚丸即稱發菜魚丸。

附:鯪魚膠做法
用料:凈鯪魚膠500 g,幼鹽6 g,味粉5 g,生粉15 g,胡椒粉1.5 g,陳皮1/4個,清水100 g,生油25 g,麻油少許。
製法:
將鯪魚膠加入清水、生粉、味粉、胡椒粉、陳皮茸拌勻,撻拌至膨大時,續入幼鹽,拌撻起膠,最後入生油、麻油拌勻,並順手勢再拌撻成膠便成。
當加入水、粉、油時,原來已拌撻成的魚膠會稍散,應續拌勻,再撻成膠。加油目的,是促進魚丸爽滑。

墨魚丸

「墨魚丸」原為潮州小吃,其製作精巧,風味獨特,可以說爽、滑、脆齊全,為海鮮中的珍品,深受食家歡迎,已傳遍廣東、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區。
用料:凈墨魚肉1.5 kg,馬蹄肉400 g,肥膘肉500 g,生粉150 g,幼鹽22.5 g,鹽15 g,味粉15 g,清水250 g。
製法:
①將鮮墨魚用刀開肚去骨,撕去背外花膜,放入鹽水中(水500 g加鹽5 g)浸約30分鍾,撈起切粗條,抹乾,入攪碎機攪成茸;馬蹄肉、肥膘肉切細細粒。
②再將墨魚茸攪爛,加入清水、味粉、生粉,順著同一方向攪拌至起膠,續入幼鹽又攪拌,最後加入馬蹄肉粒、肥膘粒撻拌至再起膠。
③然後邊捏邊擠成一粒粒丸子,放在抹油的盤中入籠蒸或入清水鍋煮至浮起即成。

炮製墨魚丸的秘訣
1.應順著同一方向攪拌,一氣呵成,要將墨魚膠用手大力撻至有黏勁,這是成功的秘訣;水盡量少入,控制水分量對墨魚丸能否爽口很關鍵。
2.加入肥膘肉粒,因它含有一定的纖維質拉力好,與墨魚茸混合攪拌,能增加魚茸的黏稠*;經加熱後墨魚丸色澤更加潔白,煮時也易於漂浮起來。
3.墨魚丸,可以不加馬蹄肉粒;加了馬蹄肉易熟(因有無形的空間),並會增加墨魚丸的爽脆度。
4.為了方便省時間,可先將墨魚入攪肉機攪碎後再斬爛。
5.魚丸製法與墨魚丸相同。
各種肉丸製作秘笈(三)
(二)烹制豬、雞、牛肉丸的要訣
豬肉丸製法

用料:豬瘦肉5 kg,去皮腩肉1.5 kg,魚肉膠1 kg,幼鹽90 g,味粉50 g,生粉250 g,清水750 g。
製法:①將瘦肉、腩肉剁爛成膠,加清水500 g,生粉先攪拌至起膠,然後加入魚膠、幼鹽、味粉和清水250 g攪勻,再撻拌至起膠。
②隨後用手邊捏邊擠一粒粒(每粒約12.5 g)肉丸,放在掃油的蒸籠里,用中火蒸熟,或放入清水鍋里煮至浮起即好。

雞肉丸製法

用料:鮮雞脯肉1.5 kg,去皮腩肉600 g,魚肉膠500 g,幼鹽25 g,雞精15 g,味粉10 g,生粉100 g,清水250 g。
製法:將雞肉、腩肉剁爛成膠,加入魚膠、生粉、清水攪拌起膠,續入幼鹽、雞精、味粉,再攪勻,撻拌至起膠,然後擠成丸子,蒸或煮熟即成。
製作豬肉丸、雞肉丸的4點說明:
1.大量製造可用絞肉機和攪拌盆,少量製造製法程序:剁爛—攪勻—撻拌至起膠。
2.在製作豬肉丸、雞肉丸時,加入半肥瘦腩肉;肉丸有適量豬油,會使形體光滑細嫩,口感爽滑。
3.加入魚肉膠,這是因為豬瘦肉、雞脯肉的肌肉纖維比較粗老,魚肉纖維細小質嫩;兩種相結合,會使肉丸的聚合力增加,熟後更加凝固,而且味道也鮮美。
4.先加清水、生粉攪拌至起膠,後入鹽水撻拌至起膠。因為原料經鹽攪拌,其黏稠度會大大增加;如先加鹽攪拌上勁了,再加清水、生粉撻拌,難以凝聚。

台灣貢丸
「台灣貢丸」乃台灣新竹特色豬肉丸。
據傳,貢丸的創制者為車阮阮,貢丸原稱肉圓,為何易名?
清朝嘉慶皇帝游台灣時,曾在新竹品嘗過,連贊好吃,君王回京城後,還想吃,於是此肉圓就成為台灣貢品,從此稱為貢丸。
製作貢丸的秘訣
台灣貢丸,是先將新鮮豬肉剁碎,捶打至爛以加強凝固*,再加以醬油、味精、香茹碎烹制而成。其肉味美,爽脆適口,風味獨特。
用料:豬瘦肉5 kg,豬肥肉1 kg,香菇碎300 g,淺色醬油500 g,幼鹽150 g,白糖100 g,味精50 g,雞粉50 g,胡椒粉10 g,干番薯粉500 g,食用小蘇打粉15 g,清水1 kg。
製法:①將瘦肉和肥肉絞成細米粒形狀,放在大盆內,加入小蘇打粉、淺色醬油(生抽)、幼鹽、白糖、味精、雞粉攪拌至起膠。
②再用清水將干薯粉調勻,倒入盆內再攪勻,加入濕菇碎,撻至起膠,用瓷盆或膠盆盛著,加蓋或用保鮮紙封嚴密,放入雪櫃3℃~1℃中冷藏8~12小時。
③然後擠成一粒粒丸子(每個約15 g),放在掃了油的蒸籠里,整齊排列,用旺火加熱,蒸約10分鍾至熟便成。
肉丸
用料:瘦肉5 kg,魚膠1 kg,幼鹽40 g,味精25 g,雞粉25 g,雞蛋液10隻,白糖25 g,清水900 g,干生粉500 g。
製法:①先將瘦肉剁成粒形狀,放在盆內,放入幼鹽、白糖、味精、雞粉攪撻至起膠,續入魚膠混合攪拌成一體。

②再加入雞蛋液、清水、干生粉攪勻,再撻至起膠,然後擠成丸子(每個約15 g),放在掃了油的蒸籠里蒸熟即成。

牛肉丸製法

牛肉丸乃東江傳統小吃,後來入菜。由於它製作方法獨特,操作細致,夠脆,夠爽,而有彈*,現已傳遍廣東、香港、台灣、澳門,甚受歡迎。
用料:鮮黃牛腿肉5 kg,番薯粉500 g,幼鹽75 g,胡椒粉25 g,味粉75 g,白糖25 g,清水1 kg,食用鹼水50 g,花生油100 g。
製法:①將牛肉的筋絡全部剔盡,切成粗條,洗去血水瀝干,放在砧板上用硬木槌捶打牛肉,邊捶邊翻拌,至略起膠;清水開番薯粉待用。
②再用刀斬剁(使其幼筋斷)一會,然後放入大盆內,加入幼鹽、味粉、白糖、胡椒粉一起拌勻,再分數次放進水薯粉和花生油,撻拌至起膠,如膏狀為止。
③把牛肉漿抓在手裡(如制魚丸似)擠成丸子,用湯匙舀出,放在熱水鍋內,以慢火浸煮,不時用鐵鏟推動,待丸子全部浮在水面即成。
爽口牛肉丸
用料:去筋牛腿肉5 kg,生粉900 g,幼鹽125 g,白糖50 g,食粉40 g,陳皮末10 g,味粉50 g,胡椒粉30 g,清水1.5 kg,花生油100 g。
製法:①將牛肉切粗條,洗去血水瀝干,入絞肉機絞兩次,加入鹽、糖、味粉、陳皮末、胡椒粉拌勻,然後撻拌至起膠。
②再把清水、生粉、食粉、油調勻,逐入牛肉膠中再撻拌起膠,裝入盆內,用保鮮紙封密,放入雪櫃0 ℃~1 ℃中冷藏一夜(最少6小時)可用。
冷藏,讓冷空氣吸去牛肉內部水分,使其變得爽彈。
③用左手把牛肉漿從拇指和食指彎曲中間擠出丸子來,右手拿匙羹將丸子放在掃了油的蒸籠里蒸熟便成。(未完待續)
各種肉丸製作秘笈(四)
烹制蝦膠、蝦丸的要訣

炮製蝦膠的秘笈
蝦膠,俗稱「百花」,它用途廣,而且適應性強,可作名菜、美點,亦可作餡心和造型,香港廚壇稱蝦膠為「百搭餡」,為香港菜中「美麗明星」。
蝦膠製法(一)(酒樓、飯店做法)
用料:
鮮蝦肉(已去殼)2.5 kg,肥肉250 g,雞蛋白5個,生粉100 g,幼鹽25 g,胡椒粉15 g,味粉25 g,麻油50 g及鹽100g。
製法:
①將肥肉切成細細粒,放入雪櫃冷藏約3小時,讓其凍硬待用。
②鮮蝦仁抽去腸,用清水洗凈,然後將蝦放進大盆中,用手慢慢不斷地搓揉(不可大力)搓5~6分鍾,然後再洗凈。
③再將蝦肉用鹽擦洗2~3次,放入水中沖洗2~3次,再用潔凈的毛巾吸干水分,放進攪碎機用中間格攪碎。
入攪碎機攪碎時,一定要用中格,攪碎一次即可;切記勿用小格或細格,切忌將蝦肉剁爛,否則不爽易變霉。
④將攪碎的蝦肉放干凈大盆里,加入幼鹽、生粉、胡椒粉、味粉(或少許水),用力順序撻拌約10分鍾,再入蛋白拌勻,直撻拌至成膠狀。
⑤然後加入肥肉粒再拌勻,放入雪櫃內冷藏3小時可用。(不要放入急凍格里冷藏)
蝦膠製法(二)(酒樓、飯店做法)
用料:
鮮蝦肉(已去殼))2.5 kg,肥肉250 g,雞蛋白5個,生粉150 g,幼鹽25 g,薑汁50 g,味精25 g,生油50 g及食粉7.5 g,鹽50 g。
製法:
①肥肉切細粒,雪櫃藏待用;鮮蝦仁去腸,洗凈,放進大盆中加清水過面,入食粉撈勻浸1小時。
②然後將蝦肉用鹽擦洗3次,放入水中沖洗3次,用潔凈的毛巾吸干水分,放進攪碎機用中間格攪碎。
③將蝦肉放入大盆中,加入蛋白拌勻,撻拌至起膠,然後加入調味品續拌,最後加入肥肉粒、生抽拌勻,放入雪櫃待用。
蝦丸製法
用料:新鮮蝦仁1.5 kg,幼鹽16.5 g,生粉5 g,肥豬肉150 g,雞蛋白2個,味粉少許。
製法:
①蝦仁用鹽(50 g)搓揉,洗凈,用白毛巾吸干水分;肥肉切細粒,入雪櫃凍硬待用。
②用刀把蝦仁剁爛,再用刀背打拍至起膠,放在大盆中,加入幼鹽拌勻,邊攪邊拌,然後加入蛋白、味粉撻拌至起膠,最後加入肥肉粒攪勻成蝦膠。
③起油鍋,待油五六成熱時,熄火,把蝦膠擠成一粒粒丸子入鍋,全部完成後,以中火炸浸至浮起,稍為翻動,讓蝦丸全面金黃色即成。
亦可將擠成的蝦丸放掃油的盤上,放蒸籠中蒸熟。
爽口蝦丸
「爽口蝦丸」,是在蝦膠中加入食粉(又稱小蘇打),以收斂蝦肉水分和增加凝*,使蝦丸質地滑嫩,非常爽口。
用料:鮮蝦仁1.5 kg,幼鹽16.5 g,生粉15 g,味粉15 g,魚膠300 g,食粉7.5 g,生油25 g,胡椒粉5 g,清水少許。
製法:
①將蝦仁洗凈,抹乾,剁爛,然後加入魚膠、生粉、食粉、水攪拌,再加幼鹽、味粉、胡椒粉撻拌,最後加入油邊攪邊撻至起膠。
②把蝦膠用手邊捏邊擠成一粒粒丸子,放在掃油盤上蒸熟,或放入鍋中炸或煮至稍為硬身,浮起即成。
蛇丸製法
用料:凈蛇肉500 g,蝦膠500 g,幼鹽8 g,生粉15 g,味粉5 g,胡椒粉5 g,雞蛋白1個,薑汁少許。
製法:將蛇肉剁爛,加入蝦膠、幼鹽、生粉、味粉、胡椒粉、薑汁、蛋白拌勻,再邊攪邊撻至起膠,然後擠成丸子,入六成熱油中炸至金黃色便成。
蝦膠的廚藝小結:
製作蝦膠的過程中,一要用新鮮蝦;二須吸去蝦肉剩餘水分;三撻拌力度、方向要正確,才能使蝦膠爽脆。
①蝦仁不論用食粉浸,還是用鹽擦洗,都是為吸收蝦肉部分水分,使其變得結實,有彈性。
②「撻」是做蝦膠的重要步驟。雖然烹制食物高度機械化,但製作蝦膠時,最多是在斬、切碎方面以攪碎機代替;而撻的功夫絕不可以用機器。因為用手撻可以控制力度,而非機械式攪拌。
③撻拌時,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不可順逆兼施,時左時右。要以撻為主、拌為輔,不然蝦膠會不滑不爽。
④酒樓、飯店,加入肥肉粒,或馬蹄肉粒,是為了使蝦膠更加爽滑,也是為了降低成本。有的蝦仁與肥肉比例是10∶3,但食客多吃不出有肥肉。香港高級酒樓多數不加肥肉粒。
⑤蝦膠製成後,放入雪櫃內(但勿在冰格內),讓冷空氣吸干蝦肉內的剩餘水分;蝦膠經過冷凍處理後再使用,烹制出來的菜餚才會更加爽滑。
蝦膠烹制的菜式:
百花蒸釀帶子、江南百花雞、百花釀香螺、碧綠百花菇、百花釀北菇、百花釀青瓜、百花釀鵪鶉蛋、百花釀蟹鉗、百花釀鴨舌、百花釀魚肚、百花釀涼瓜、百花煎釀鴨掌、百花鮑魚菇、百花釀雙鮮、百花釀生菜莖、清蒸蝦丸、百花滑雞甫。
蝦丸扒菜、蝦球扒西蘭、欖仁鮮蝦丸、鮮菇拼蝦丸、蟹肉明蝦球、蝦膠釀鮮筍、百花鴛鴦蝦卷、宮保蝦球、鮮草扒蝦丸、咖喱蝦球。
蟹黃百花窩燒鴨、脆炸鮮蝦丸、酥炸鮮蝦丸、油泡明蝦丸、油泡蝦丸、脆皮蝦球、吉列蝦球、蟹黃蝦丸、百花魷魚卷、酥炸芋蝦、鮮蝦多士、湯泡鮮蝦丸、上湯蝦球、生菜蝦丸湯、湯蝦丸粥。
干蒸鮮蝦燒賣、鮮蝦餃、百花鳳眼餃、百花蟹肉盒、百花香菇盒、蝦肉月餅、水晶蝦餅。

❸ 正宗牛肉丸在哪裡買

我這里有正宗的不包心的潮州牛肉丸

❹ 汕頭哪裡的牛肉丸最好吃

之前去的汕頭,因為在舌尖上的中國看過那家海記牛肉店,聞名而去。好吧,隨手點了手打牛肉丸、吊龍、嫩肉、牛肚,沾上沙茶醬,媽呀,吃完後,不能自拔,丸子的汁味,勁道,牛肉好嫩,湯也好好喝,有點甜,我喜歡,現在邊打字邊流口水啊。昨天我妹在我慫恿下去了汕頭,不過她比較牛逼,坐房車去,汕頭原來還有這種東西,下次我也要!她吃的歡,去了海記、福合埕等,沙茶牛肉粿條聽說很贊,還帶了好多特產回來,包括牛肉丸,那種真空包裝的,回來後我趕緊煮來吃。總之,沒有最好吃牛肉丸,只有更好吃的,下次再去吃吃吃!

❺ 漳浦特產,漳浦肉丸哪裡好吃

漳浦最出名的肉圓是在漳浦賓館旁邊那裡,有一家叫周明肉圓的。這家是漳浦人公認的最好的。

❻ 成都街角美食

1,交大西門「好口福米線」。
2,交大北門「翹腳牛肉」的湯。
3,九里堤公交站往右邊的1個小路口進去,有家「富順葷豆花」好吃,但她們的沾碟很辣哈。
4,科華北路的「自貢好吃客,跳水蛙」味道好。
5,玉林有家「子姜王」,裡面的青蛙和很多炒菜味道都不錯。
6,游樂圓旁邊有家「晶晶火鍋兔」很好吃,一定要點芋兒。
7,彩虹橋旁邊有家光大銀行,旁邊有家燒烤味道非常好,我們都喊她光大燒烤。
8,新華公園正門對到有家爆竹雞,味道不錯。
9,雙流喬一喬兔頭。那個味道才叫安逸。
10,內光榮小區生資市場附近的清真牛肉麵很好。
11,新南路空軍禮堂附近的徐老八原汁面不錯(脆紹、怪味、雞雜、白味元子面推薦)
12,商業場後面華興街上的雨田燒菜。
13,龍江路交通飯店旁邊的非常泰泰國菜不錯(刺生很好)。
14,寬巷子畫院那邊出來的三岔路口的味道寬的香辣蟹不錯。
15,長順街那邊的牛蛙火鍋「太安居」不錯。
16,天府廣場附近的小街金家壩的清真館子回堂春的菜味道很好。
17,九眼橋蘇活對面的素民海鮮燒烤不錯。
18,方正東街和北書院街交叉那兒的小路上的三哥田螺相當好吃。
19,撫琴路小巷子裡面有家牛雜火鍋多不錯的,8點鍾切絕對沒牛雜了。
20,成大這邊的富順酸菜豆花和韓國小火鍋還是可以。
21,鹽市口法式簽名餅屋 奧普拉。
22,人民南路 亞非拉 忘了本來叫啥子名字,喊它「酸奶水果沙拉披薩」,好吃。
23,芳草東街順姐水餃的水餃,番茄牛肉麵。
24,大世界家樂福那邊阿瑪尼韓國燒烤、眼肉。
25,雙橋子家樂福對面的肥腸粉。
26,新華公園後門 公交車站背後的那家店牛肉火鍋粉超級推薦。
27,大世界家樂福對面有個砂鍋居。
28,電子科大第五大道裡面的那家李記燒烤,他們家的烤五花肉味道巴適得很。
29,九眼橋後面有家老千手提串串的火鍋粉好好吃。
30,還有聽朋友說過犀浦夜市有家烤魚好好吃,雖然有很多家,但是在直走的第1小路口的左邊那家味道最好,晚上生意之好,老闆娘態度奇差…
31,交大西門對面的左邊,有家肥腸粉,開了很多年了,味道正。
32,推薦「老麻抄手」,夠味。推薦撫琴路和方正街這兩家。
33,成都飯店旁邊叻小區頭有家「甜不辣」好吃。
34,青羊實驗中學(西區)前面那條路,有家滋味鮮缽缽雞,他們的抄手暴好吃。就是要吃滋味鮮抄手哈,青椒和小米辣切成小段,紅紅綠綠特別有食慾,就是有點麻,白味的雞湯抄手,味道也鮮。
35,學道街那裡的1個「燕來小火鍋」味道很好,推薦牛肉,不管煮多久,都是滑滑的。
36,雙林的電腦城對面得那個巷子里(旁邊有個電信營業點),再七拐八拐的進去裡面有個香辣鵝唇、兔頭、香辣蟹,好吃。
37,紫荊小區那邊的家樂富那邊有個露天燒烤的烤魚很好吃,還有各種口味的啤酒。(有黑色的葡萄味道的啤酒,可以當飲料)
38,四道街前頭的焦家巷裡的賀水餃味道巴適,比鍾水餃安逸。現在賀水餃就在轎子大廈前面個口子,耗子洞張鴨子那個口子進切。
39,在張老五(39的)的邊邊上那家的鍋盔才筋道哦。人家都還是手工面,拿爐子烤的。
40,3中旁邊那條巷子,左邊上在1個像館旁邊1家川菜館子多好吃的,最愛那個「牙簽牛肉」里頭的麻花。
41,如果你們哪天想吃面了,7中旁邊的徐老八怪味面絕對是不二的選擇!要1兩1兩的喊。
42,川師外面的商業有家面館的燃面刀削麵還有涼糕很好吃。
43,2中出門左轉過街的口口上有家花溪米粉,超贊,比成都任何的1家花溪米粉都好吃。
44,交子街的二哥燒烤好吃。
45,川大東二舍地下的刨冰超贊超便宜。
50,科華北路的彼得西餐,吃了簡直不想去其他西餐店。尤其是他的自製冰淇淋,狂好吃。
51,鹽市口新世界樓下的異域菜不錯,韓國烤肉。新加坡雞飯
52,新鴻路新鴻社區里頭,就是新鴻路上那個門,進去大概50米,就有個串串店,忘記叫什麼名字了,反正是對公公婆婆開的,看招牌就曉得了。他們鍋底里好象放的有茶葉還是中葯什麼,反正不怎麼辣的,一點都不上火。
53,蜀漢路歐尚對面,花好月圓廣場1樓,有1家賣煎蛋面的,不僅有面,還有飯,味道還不錯,價格也很便宜。
54,蓮花小區好吃街的芋兒雞, 一定要吃傻大幕隔壁子那家貴州啥子的,那家芋兒雞全成都最最好吃咯。
55,18中附近金羅路陶然居旁邊的眼鏡燒烤哈!那個烤腦花拿錫箔紙包起灑起香料那些的太好吃咯
56,川師南大門的雅風面館和佑佑面。
57,交大北門那邊的樂山燒烤。
58,西安路「重慶老火鍋王」。
59,清江東路「大宅門」火鍋。
60,玉林中路「老碼頭」 火鍋。
61,玉林西路「飄香火鍋」。
62,「蜀九香」火鍋。(玉林、紫荊、百花潭都有分店,雙楠店名叫「家家福」)
63,「川江號子」。(玉林芳草街、八寶街)
64,「孔亮鱔魚火鍋」。(成溫立交橋、廣福橋、人民北路)
65,「周記火鍋」。(石人小區、撫琴小區、海椒市)
66,「三隻耳魚頭火鍋」。(玉林、玉雙路、)
67,肖家河街上那家「絕之美味蛙王」味道之巴適,推薦泡椒味的,那個碟啊…安逸翻了,生青椒的。
68,老會展的加州酒店三樓上的順興老茶館裡面的一道菜:沖菜拌雞。
69,田砍小學對面(就是蜀都花園後門)的一家名字叫「重慶特色面庄」的小面,味道很正也,好好吃哦,非常香,老闆說他家的牛肉麵是正宗重慶味的,非常辣。
70,川大南門外的山東煎餅,2¥一套。那裡的糍飯棒也不錯,3¥一套。
71,紅瓦寺進去走到丁字路口可以看到一個小巷巷門口放了一個大牌牌在地上,上面寫著「牛肉豆腐腦」,從那後面進去走到底,那個地方看起來有點臟亂,但是味道沒得擺的,也便宜,3.5¥一碗。我最喜歡牛肉豆腐腦面,4.5¥,好吃又抵肚子。
72,馬鞍北路的甘記肥腸粉,天天都是人滿為患。旁邊的脆紹面也不錯哦。
73,紅星路四段孔亮旁邊小街,街口一邊是超市一邊有個廁所,就那個路口進去,有一家買干鍋串串的,串串的品種少,但是美味無比。主要是兔肚、兔腰一點腥味都沒有,而且很入味。他的干鍋也好吃。
74,玉林那邊藍天路的彭州一絕,干鍋兔腦殼,鵝唇,翅中,鵝掌。
75,青羊小區菜市裡頭的「眼鏡面。
76,玉林中路香辣蟹高鍋庄,邊上是中國銀行,味道不錯,特別推薦辣炒花甲。
77,祥和里裡面有家滋味烤魚,他們家的烤魚和排骨真得很好吃。
78,在西門奧林公園後面的小街上,店名叫思味軒,裡面賣的牛肉的真的很好吃,那個醬燒牛肉…不擺了,不過店很小,看起有點邋遢,但是牛肉確實作的好吃。
79,布後街和慈慧堂街那口子上有個賣面的,牛肉脆臊刀削多好吃的哈。
80,茶店子西街上有家賣牛肉的叫皇城牛肉。
81,東城根街小學與3醫院中間巷子里有家東小快餐,炒菜還不錯,加入新鮮青花椒的菜菜巴士。
82,新城市廣場米樂星對面的燉雞面超級好吃,拌雞也好吃啊
83,川大南門往鍋家橋走50米左右一個小區里頭的餑餑雞。稀飯用豆漿煮的,好吃的遭不住。
84,玉林北路還是南路忘了,那的飄香火鍋,只爽,吃辣的人一定不能錯過
85,磨子橋百腦匯對面的「黑糖」刨冰,超級芒果冰。
86,還有芋圓,經典,香香烙烙,聽說新出了"偶阿煎"
88,第一城6樓,民土咖啡。牛肉拌飯。
89,紅牌樓北街,就是二環路「音舞匯」那個口子進去50米左右,有家門面很破舊的牛雜火鍋,味道奇好,老闆態度奇惡。
90,草堂的古鎮煌粵菜,有點貴,推薦甜品。
91,羊西線那個紅照壁館子的紅燒肉、九眼橋好望角的汪燒肉。
93,布後街路口那家謝柏子大排擋。推薦麻辣龍蝦、香辣龍蝦。
95,文聯食堂,三中隔壁那個巷子。推薦涼粉牛肉、茶樹菇回鍋肉。
96,祥和里那個開了20年的竹子屋的春卷。
97,布後街的火舞盈鍋。
98,科華北路自貢好吃蛙。
99,窄巷子的喻家廚房,川菜120¥一位,推薦那個把菜做成毛筆樣子的。
100,羅馬假日的美魚館。
101,玉林賓館旁邊的石磨豆花庄。
102,青羊菜市門口的麻辣燙。(吃第一家)
103,草市街政務中心後頭的文殊豆湯飯。
104,青石橋的崇州蕎面(家樂福對面那家)
106,營門口橋南有家小館子的蒸牛肉多巴適的,味道正的很。
107,規劃院對門子的夜啤酒冷淡杯那龍蝦還是巴適哦
108,天府廣場旁西御飯店底下一家比較大的館子,冒菜很巴士。
109,新華公園後門的蹄花兒。
110,2醫院邊邊的香辣烤魚,太好吃了。
111,西北橋有兩家賣兔頭的,梅兔頭和鄧兔頭很好吃。
112,沙灣會展旁的金沙路的朋輩餐的肉丸子和雞米芽菜也不錯。
113,新世界負一樓的新開的新加坡美食,味道還多好的,就是有點小貴。
114,四川烘培,老媽蹄花對面貝爾沖印隔壁「湯種」包,多小的,3¥4個。很新鮮、松軟,面上有一層不知道什麼玩意兒的醬,裡面還有內容,好像是有菠蘿顆顆?的一種黃色的醬醬??味道還不錯。
116,玉林的凌凌冷鍋串串。
117,苗寨酸湯魚,在科華北路二環路口那邊有一家,味道多不錯的。就是百聯天府斜對面,浦發銀行這邊,牡丹閣附近。就在一樓當街哈。旁邊還有家花椒魚還是花椒雞的,沒吃過。這家苗寨酸湯魚裡面還有點意思,吃到吃到就有穿苗族衣服的MM出來給你敬酒,是他們特別的苗族的酒。上碟子的時候也要問你要不要加他們特別的姜油,有股薄荷氣氣,不錯。
118,川師本部南大門,面對南大門右邊那個廣場裡面有個「張砂鍋」。多好吃的。豆腐腦和過橋米線很好吃,料足。湯濃。好像是7¥一份。
119,9中那兒那個成都軍區對面,2樓「過橋米線」6¥1份,很夠吃,砂鍋端來時,裡面有熱騰騰的雞湯,把米線倒進去,加菜,等個3-4分鍾,就能吃了。它的28¥1份的炸豬排也不錯,剛吃覺得油了點,越吃越香。
120,馬家場清水河邊有個晶晶火鍋兔好吃哈,還有它對面就是鮮兔頭,也相當的不擺。晶晶火鍋兔在游樂園旁邊是總店。
121,肖家河那裡有個阮娘串串or冒菜,特別是他們自製的碟子,味道很正宗又辣又香,不過不能吃多了估計加了食用鹼的。
122,芳草東街的順姐水餃。
123,高新實驗學校門口的大抄手or餛鈍,世家冒菜也可以。
127,海騰的排骨,黃金玉米、蟹黃豆花。
128,靜居寺香四方皮皮蝦。
129,川音本部對面小店的甜水麵好吃,就是在超市旁邊。
130,雙橋子家樂福1樓的橋香園米線。
131,環路東三段的喳鬧魚頭火鍋,味道巴適,夠辣,魚頭夠大。就在成華區go-vern-ment對面。
132,老馬路上有家田鴨腸火鍋,鴨腸居然寬似鵝腸。
133,游樂園附近的曹家巷菜市場旁邊一條小街上,叫明婷的蒼蠅館子。特色菜是腦花豆腐,相當麻。另外有熗香魚也是必吃的菜品。
134,新鴻路好又多旁邊,有家鐵板魷魚,1男1女下午5點出來擺起的,魷魚是我吃過鐵板中最好吃的,烤五花肉也是一絕,暗點切就沒的了。
135,大石西路上的大肉面和魷魚面。
136,建設路71號八二信箱金桂苑內21幢1樓的紅油水餃,好多人不遠千里過去吃,比鍾水飾和春陽都好吃哈,還送一碗菜,正好沾水餃或者米涼粉做料吃,味道不擺了。
137,二號橋過去右邊一個巷子里的冷串串。
138,雙楠的曾毛肚火鍋不錯。
139,蓮花西路的一家叫「二姐串串」的蒼蠅館子,牛肉還可以。但是最重要的是她旁邊的烤腦花簡直是人間美味。
140,晶藍半島沿街商鋪有家賣菌子的,味道不錯又不貴,態度也好。
141,同仁路小通巷有家魚火鍋,清波魚和黔魚好吃。
142,大學路川大華西的側門口有個蛋烘糕,一般是下午5點才擺出來,賣了很多年了,餡兒足,我喜歡它的皮厚厚的但很軟。
143,玉林紅旗超市對面的缽缽雞好吃,雞中翅特別入味,回甜,夏天還有紅糖冰粉供應。
144,太升南路靠近順城街那個迅捷口子進去有家專做牛肉的中餐,狂好吃,番茄牛柳湯。
146,百壽路有幾家干鍋味道都很好~
147,撫琴有家燒烤味道超棒,靠近一環路這邊一個小口子進去直走,路過的一家牛雜火鍋味道也是一絕。
148,3中門口的美味燒烤。
149,在川大西門SOHO旁邊有一條吃東西的小街,裡面有家「鍋鍋香」,價格偏貴,但味道一流。
150,小南街那有家甜品店不錯,披薩好吃。附近那家餃子店意也是爆好。
151,電子科大南院從萬人坑到學校的路上,有家老字型大小的楊記面,煎蛋面不錯,有特色。可以去了直接叫1份「小紅尖」,那裡的面都喊簡稱。
152,內雙楠少陵路旁小街上的幾家川菜館子味道好。
154,「兄弟伙」的冷鍋串串味道安逸,最重要的他的特色油碟,叫雙椒油碟,很香辣。怕辣的朋友可以加點點醋,推薦。地址就是九如村那條小街裡面,好象是在小天西街啊?就是很出名的九如村好吃街那裡。
155,教育學院旁邊的金陵路有家 「淺湯魚 」。
157,交大東門出門象右轉過街然後一直走,有家鋪蓋面,味道不擺了。
158,川大郭家橋熙元甜品店的雙皮奶、樂山牛華串串、燒雞公。
159,金色夏威夷下面的老沈冷鍋串串。
160,送仙橋古玩市場正門那條街上的何氏重慶萬州面館,那裡的泡椒雞雜面、肝腰合炒麵之類都好吃。每份都是炒好料放到面上。
161,在中醫葯大學對門面向棗子巷那有2家燒烤,離學校大門那家好吃,老闆的特色是茄子,有魚香和牛肉2樣,鼎立推薦!還有烤大排和魚。
162,北門大橋橋頭上的鋪蓋面,面的勁頭相當足。鋪蓋面旁邊,阿歪梭邊魚。
166,16中對面的飲食一條街里有家韓國菜小館子.味道做的很資格。
170,易初蓮花一環路向北門方向走500米處有個紅旗超市,走旁邊的小巷子進去100米右手邊的兔火鍋。每天生意好到爆。
171,東光小區的胖哥面,好吃。
172,新城市廣場對面的「小譚豆花」,味道地道。
173,望平街的四妹缽缽雞。
175,新都西南石油學院對面的燒雞。
177,川大南門後面一片雜七雜八的吃的,尤其是那家西關二少雙皮奶。
178,少年宮旁邊三多里巷口有家盆盆蝦還不錯。
179,二環路紅牌樓往電視台方向,群英會火鍋那個口子對面的小巷子有一家牛雜火鍋好吃,生意爆好。
181,均隆街中段有個丁字路口,成都市骨科醫院向南走30米,巴蜀味苑,雞湯燉的好,豆瓣魚也不錯。
182,香檳廣場2樓有家陽春面好吃,番茄和牛肉巴適。
183,電子科大學生公寓對門「國光炒菜」不錯。
184,文殊院對門的老五涼粉、黃涼粉、甜水麵。
186,紫荊東路東那裡一個小巷子口口上,旁邊有家超市,對面是一個小區,名叫「張老山鵝腸火鍋」,鵝腸和肥牛不錯,推薦千層肚。這家店在不遠的新加坡花園有家分店,老闆態度好。
187,好口福那邊有家自貢梭邊魚,最好吃的是泡椒兔,很辣但特別好吃。在好口福左手邊有個工行,從工行旁邊那個巷子進去。
188,傷心涼粉大家應該都曉得。但最好吃的不是洛帶那家,也不是蜀襪街那家,而是溫江那家店。那涼糕味道跟那2家都不一樣,很巴適。
190,個人覺得還是人民公園張涼粉右邊那家的最好吃。每次去喊只豬手,再在隔壁子要碗甜水麵。
191,川大竹林村裡面,進大門直走沒多遠右邊有個「雙王水餃」。
192,蓮花小區有個燒烤叫「薩達姆」。(樂山燒烤王)
193,索菲特大酒店旁邊那個壩壩頭的印度菜菜印度酸奶。
195,焦家巷裡頭的霍水餃,水餃和粉蒸排骨。
196,牛王廟正街的絕城火鍋,芋兒雞,還有串串也巴士。
197,4中後門往長城園方向走那條路上有家餃子店,餃子陷兒有玉米的、豌豆的、金針菇的、香菇的、藕的、雞肉的,也可以要什錦的。白味那個湯頭不錯。
203,川大北門招商銀行對門的福建沙縣小吃,絕對比其他所有沙縣小吃都好吃。
205,川大南門的樂山牛華麻辣燙很好吃。
207,新中心後頭的涼糕巴適。
208,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雙流的那個校區頭那一條街的吃的都巴適,特別推薦那家萬州烤魚。
209,玉雙路的三千食,還有重慶小面、華興煎蛋面。
210,水碾河小學門口的小土豆。
211, 青石橋的海鮮夜市。
212,川師東區後門的肉夾饃。
213,扶琴有個燒烤,好象叫撫琴燒烤,巴適。
215,羊西線歐尚對面的花好月圓生活廣場有1家:壹酷抄手。特色:牛肉的加了1種特製的香油,味道好的很。
216, 小關廟的砂鍋火鍋,味道很巴適,價格也不貴。
217,水碾河(蜀都花園旁邊)劉老大串串兒香,好吃的很,一定要吃干碟子,成都數一數二的味道

❼ 哪裡的牛肉丸最好吃

汕頭牛肉,超好吃,一定要買正中的喔~~~~~~~

❽ 哪裡的牛肉丸最有名

潮州牛肉丸至今沒有那一家比較出名的說法,汕頭牛肉丸就以福合埕比較出名。

潮州手捶牛肉丸,從歷史上來說,應該是起源於客家。因為廣東客家地區山地多,飼養黃牛、水牛非常普遍,所以客家人經常以牛肉作為日常食用的肉類,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客家人逐漸摸索出將牛肉製成牛肉丸來食用這種形式。在清末及民國初期,便有許多客家人挑著小擔,在潮州府城走街串巷叫賣牛肉丸。
聰明的潮州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將它移植過來。但潮州人並不是簡單地將客家牛肉丸照搬過來,而是吸取其優點,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如客家人捶打牛肉丸,是用菜刀的刀背,這樣效果差,且力度不夠,影響打出的肉漿質量,潮州人便改用兩根特製的鐵棒,每根3斤重,面呈方形或三角形,用雙手輪流捶打,左右開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漿。又如客家人煮肉丸是用清水,一向講究原汁原味的潮州人則改用牛肉、牛骨熬湯來煮牛肉丸,這樣就保證在煮牛肉丸時,肉丸的肉味不會滲透到湯水中,從而使牛肉丸更具濃郁的牛肉味,同時還增加用沙茶醬作醬碟的吃法。
由於潮州人製作的牛肉丸比客家人技高一籌,更為精細考究,故潮州人製作的牛肉丸口感爽脆,特別好吃,製作不久,很快便盛行整個潮汕地區,大受潮汕人的歡迎,成為一種最為大眾化的潮州民間小食。時間一久,人們都知道潮州手捶牛肉丸,而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潮州手捶牛肉丸是起源於客家了。
當然,在民間還是有一些關於牛肉丸怎樣從客家傳到潮州的民間傳說。例如有人說,民國初期,當時有一個外號稱和尚,真名叫葉燕青的潮州人,經常幫助客家人,這客家人便把這牛肉丸的製法傳給葉燕青。葉燕青把這牛肉丸的製法不斷加以改進,所以他所賣的牛肉丸湯在潮州特別有名,之後葉燕青一直在潮州名店胡榮泉打工。
其實,牛肉丸是很普通的小食,幾乎全國各地都有,但潮州手捶牛肉丸之所以出名,區別就在「工夫」二字。
潮州手捶牛肉丸的製法是選取牛腿肉,順著肉紋切成大塊,放在砧板上,手執雙鐵棒,和肉紋同一方向輪流用力捶打。捶打牛肉是很有講究的,起先捶打要用錘子窄的一面。稍後要用寬的一面,而且與砧面要保持平行,而砧板少說也有200斤重。如果是10公斤的牛肉,師傅們得連續捶打一個半鍾頭方可罷休。經過千錘百煉,牛肉變成了富有膠質的肉泥。調入精鹽、味精、生粉和適量的水,用力拍打均勻,用手擠成玻璃球大小的丸,放人煮開的牛肉、牛骨湯中,至牛肉丸浮出湯面即可。不過,煮牛肉丸還大有講究,火候嚴格控制在中火,火太老了牛肉丸夾生,火太嫩了肉丸的面粗糙,入口不爽脆。烹制牛肉丸湯,碗腳要調入蒜頭膀、芹菜粒,醬碟為沙茶醬或紅辣椒醬。
在潮州,還有許多丸類的潮州小食,如豬肉丸、豬肚丸、魚丸、墨斗丸、蝦丸等,它們都是從潮州手捶牛肉丸的製法,舉一反三而演變發展來的。

❾ 寧德哪裡有賣肉丸啊聽說很有名啊

你好!
最經典的,最傳統的一家是在南門兜那,就是佳佳基那條路,在佳佳基對面那半邊往下走,也就是往人民影院那走,在個小弄的門口,擺了桌子。只有晚上有開,開了非常多年了,很經典。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❿ 火鍋丸子品牌

福建富邦食品有限公司(富馨香)

泉州富邦食品有限公司由台商獨資,成立於一九九八年,至今已有十年的歷程。富邦公司座落於「閩南金三角」黃金地帶,位處交通便利,是一家產權清晰,管理規范,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生產型企業。目前,公司佔地面積為38000平方米,標准生產車間8000平方米,冷凍庫房25000立方米,員工宿舍2551平方米。主要產品有:富邦貢丸、香菇貢丸、豬肉條、香菇肉條、墨魚丸、迷你墨魚丸、包心墨魚卷、包心貢丸、包心卷、包心蝦丸、豬肚丸等。公司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品種求發展,以誠信占市場,向管理要效益」的企業宗旨。符合食品行業衛生標准,所產出的成品每批量都有進行抽檢,並且有衛生局出具的檢測合格報告,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產品在冷凍休食品行業中始終保持綜合佔有率第一的市場地位。

富邦公司目前擁有10條標準的現代化生產線,已經成為福建省最具規模的大型高新技術食品生產企業。

第二名: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魚極)

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傢具有百年歷史傳承的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近年來,公司逐步形成了以速凍魚糜製品系列產品為核心,兼顧速凍肉製品等其他速凍食品的整體業務體系,並完善了魚糜及魚糜製品深加工和銷售的產業格局;近三年累計納稅2.2億元。

公司「海欣」品牌創立於1903年,曾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近十年來,公司致力於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海產品加工業,將先進的食品工程技術、生物技術應用於海洋水產品的精深和高值化加工方面並取得突出成績,擁有多項自主創新的發明專利技術。公司先後獲得「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華老字型大小傳承創新優秀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福州市現代農業技術創新基地」 、「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企業」和「國家魚糜製品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等認定;2011年,公司發起並參與了行業標准《肉丸》(SB/T 10610-2011)的制定。

目前,公司在福州金山、浙江舟山、漳州東山和浙江嘉興設有四個合計佔地200多畝的生產基地,完成了從原料魚采購加工到魚糜製品研發製造的產業鏈搭建,建立了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為基礎的生產自動化、工藝標准化、品質控制規范化的制度化控制流程,實現了從采購、生產到銷售全程密集的質量檢驗與控制,確保產品在每個環節都能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的嚴格要求。公司因此榮獲「福州市產品質量獎」、「福建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 和「中國食品行業質量放心品牌」等榮譽稱號。海欣旗下擁有海欣和魚極兩大品牌,其中魚極定位高端魚肉美食,滿足消費者高品質的需求。2015年,海欣品類創新,延伸凍品魚肉製品到常溫即食休閑食品市場,使產品線更加豐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