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尾獅是新加坡哪裡
⑴ 新加坡魚尾獅公園在哪個城市
摘要 它位於新加坡河口,而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像就坐落於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
⑵ 新加坡魚尾獅的由來
魚尾獅為什麼成了新加坡的象徵說法不一,有的說,在久遠的印尼室利佛
逝王朝時代,一位印尼王子外出打獵時,來到了一片干凈的沙灘。突然,一頭
長著黑色頭顱、白色胸脯、紅色身軀的怪獸從王子身邊疾馳而過。驚異中,王
子忙問侍衛此為何獸,侍衛答,是獅子。王子就此認定這是吉祥之兆,此地是
吉祥之地,決定留下來不走了,並稱此地為「SINGAPURA」,即馬來語「獅子
之城」的意思。
民間流傳的另外一個說法也很吸引人:很久以前,淡馬錫(新加坡的舊稱
)發生了一場可怕的風暴,漁船被打翻、房屋被吹倒。就在當地居民手足無措
的時候,一隻長著獅頭魚尾的動物從大海里走來,平息了風暴。所以在淡馬錫
人眼中,魚尾獅就成了吉祥、和平的象徵。
魚尾獅像坐落於市內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8米,重4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共同雕塑的,於1972年5月完成。
在魚尾獅像背面的一小塊場地有四塊石碑,碑文講述了魚尾獅象徵新加坡的故事,近旁還建有一座小魚尾獅像與之相伴。夜晚,登上魚尾獅像向下眺望海港,船影朦朧,千萬盞燈火閃閃爍爍,一派海國風光。
交通:去魚尾獅像公園,乘地鐵在C2政府大廈(CityHall)站或C1萊佛士坊(RafflesPlaces)站下車,沿新加坡河步行約5分鍾即到。
⑶ 新加坡魚尾獅公園在哪兒
新加坡魚尾獅公園 (Merlion's Park)地址:浮爾頓1號 (1 Fullerton Road)
魚尾獅公園 (Merlion's Park),坐落於浮爾頓一號隔鄰的填海地帶,是新加坡面積最小的公園。新的魚尾獅公園面積達0.25公頃,比舊公園0.0071公頃擴大30多倍。該公園建有一條露天看台,遊客可走上魚尾獅前面拍照,看台上可舉辦各種藝術表演和娛樂活動,公園內也備有購物商店和飲食店讓遊人歇歇腳。
魚尾獅公園里的魚尾獅是新加坡的標志,它坐落於浮爾頓一號隔鄰的填海地帶,是新加坡面積最小的公園。1972年,當地的藝術家巧妙的將獅子頭和魚的身體結合起來,設計出魚尾獅的形象。
⑷ 魚尾獅是哪個國家建造的
新加坡共和國
魚尾獅是新加坡的標志,一共有三座魚尾獅雕塑;這幾座魚尾獅都是由獅頭和魚身組成的。它們有一個在新加坡的市中心;有一個在新加坡最高的山上;還有一個在新加坡的聖陶沙
⑸ 怎麼描述新加坡的魚尾獅
在新加坡本島以南的度假聖地聖淘沙島上也有一座高達37米的巨型魚尾獅雕像。與其說是雕像,不如說它是一棟建築。它的內部中空,可讓遊客乘搭電梯直達頂端以鳥瞰整個聖淘沙以及新加坡本島南部。它的眼部還會射出激光光束,配合附近的音樂噴泉呈現聲光影的表演。
地址:浮爾頓1號 (1 Fullerton Road)
開放時間:全天候入場免費
交通提示
■ 巴士:75、131、167、182、196號等
■ 地鐵:萊佛士坊地鐵站 (Raffles Place MRT)
⑹ 魚尾獅位於哪裡
魚尾獅(Merlion)不是實際存在的動物,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由新加坡華人林浪新為旅遊標志設計的形象,為新加坡市中心著名噴水雕塑,是新加坡的城市地標,一直沿用到1997年。
1964年由范克里夫水族館館長布侖納設計的,新加坡旅遊局在1966年把魚尾獅注冊為它的商標,並於1971年委託著名雕塑家林浪新塑造稱一座獅子頭、魚身、魚尾的雕塑。像高八點四米,獅子頭頂部長二點三米、寬一點七米,身重四十噸。雕塑現坐落在新加坡市魚尾獅公園內。
⑺ 新加坡的標志性建築魚尾獅最大的在新加坡什麼地方
魚尾獅是新加坡的標志,一共有三座魚尾獅雕塑;這幾座魚尾獅都是由獅頭和魚身組成的。它們有一個在新加坡的市中心;有一個在新加坡最高的山上;還有一個在新加坡的聖陶沙。
⑻ 魚尾獅是哪個地方的象徵
新加坡
魚尾獅像坐落於市內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8米,重4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共同雕塑的,於1972年5月完成。
在魚尾獅像背面的一小塊場地有四塊石碑,碑文講述了魚尾獅象徵新加坡的故事,近旁還建有一座小魚尾獅像與之相伴。夜晚,登上魚尾獅像向下眺望海港,船影朦朧,千萬盞燈火閃閃爍爍,一派海國風光。
⑼ 新加坡的標志建築是什麼
新加坡的標志建築是:魚尾獅。
魚尾獅像坐落於市內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8米,重4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共同雕塑的,於1972年5月完成。
在魚尾獅像背面的一小塊場地有四塊石碑,碑文講述了魚尾獅象徵新加坡的故事,近旁還建有一座小魚尾獅像與之相伴。夜晚,登上魚尾獅像向下眺望海港,船影朦朧,千萬盞燈火閃閃爍爍,一派海國風光。
魚尾獅雷擊事件
2009年2月28日下午4點半左右,位於新加坡濱海灣的魚尾獅塑像,因雷擊而受損,導致塑像頭部和波浪狀底座損壞,所幸無人傷亡。魚尾獅於2009年3月18日修復後再次對遊人開放。
喬遷之喜
魚尾獅和小魚尾獅最初建立在離現址120米的安德遜橋旁邊的魚尾獅公園。兩座雕像在1972年9月15日正式落戶,開幕儀式由前總理李光耀主持。為了紀念這項盛事,制定了一塊銅匾,銅匾上刻有獻詞:「魚尾獅是新加坡迎賓好客的象徵」。
李光耀也希望魚尾獅能和哥本哈根的美人魚銅像一樣,成為聞名遐邇的標志。 魚尾獅公園因此在世界城市著名地標中取得一席之地,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魚尾獅公園的設備經過歲月的洗禮,開始陳舊了,魚尾獅在1998年因抽水機故障而停止噴水,身上的小磚片也開始脫色、剝落。隨著濱海大橋的建成,魚尾獅原本一覽無遺的海景也被橋身擋住,遊人即使到魚尾獅公園近距離欣賞它,也只能看到它的背部。
此外,魚尾獅公園面積狹小,不能停放車輛和旅遊巴士。公園內也沒有購物商店、飲食店以及其他休閑設施。
2002年9月15日,30年前建成的魚尾獅,被移到附近浮爾頓一號大廈前面新建的魚尾獅公園,而躋身世界發達國家行列的新加坡,十分珍惜已取得的成就,同時更加著力於未來的發展。李光耀在主持新魚尾獅公園開幕儀式上說:魚尾獅的搬遷,「象徵了現代新加坡不斷跟隨時代變遷和持之以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