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燃油車怎麼樣
❶ 新能源汽車為什麼問題層出不窮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成為當今汽車行業關注的重點。近年來,在政策補貼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謂是「形勢一片大好」。不過,今年初爆發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騙補事件,卻讓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備受質疑。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84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對此發出自己的擔憂。
補貼高於生產成本
從上海世博會開始,我一直在關注我國的電動汽車價格。上海世博會前一年我到上海去,公交車160萬,當年底漲到190萬,世博會年初漲到210萬,世博會開幕前三個月我再到上海去已經漲到了260萬。一年左右的時間,12米的純電動大巴漲了100萬元。而在有補貼的情況下,補貼不斷明確的情況下,還在跟著漲。
那麼,為什麼一輛12米的純電動公交車要賣260萬?高額補貼使企業追逐補貼最高的純電動客車,國營公交公司包銷,質量不好也不必顧忌賣不出去。生產企業不想如何降低成本去迎合市場,反而故意抬高車價。
企業都在跟隨著補貼指揮棒在轉。大部分補貼成了汽車企業的高額利潤,而政府財政負擔太重,耽擱了行業發展速度;誘發了騙補、「謀補」的大丑聞。6~8米商用車,補貼遠遠高於車的成本,賣一輛車,拿了發票就可以拿補貼,這很不合理。
補貼不退坡,企業難以自立
我們因為補貼高了,因為有政府包銷,所以把車價提高。如果靠市場就要想辦法降低成本,降低價格。這樣就使汽車企業成為電動汽車市場化的主角。這是美國加州的做法。
我們國家現在的情況是,沒有補貼企業難以為繼。不退坡,企業難以自立。企業的依賴性很強,不能自立。
補貼培養了企業一些不好的習慣
近年來的高補貼培養了我國部分汽車企業一些不好的習慣。依賴高補貼的習慣以及短視眼前利益,不考慮長遠的發展,做高配製、高價車的習慣。因為補貼高,尤其是現在補貼是跟電池量掛鉤。燃油車的企業利潤是在2%~8%之間,而電動車的利潤率是10%~20%甚至還有更高的。車企的這些習慣不利於本企業的發展,也不利於電動汽車的市場化,必須在市場化的過渡進程中改變。
加州的積分制也存在著局限性
第一,它是以只在加州銷售的車為基數,不反映企業在全國銷售燃油車總量所應該盡的責任。
第二,它的積分是0.5 0.01×純電動英里。純電動行使歷程越長分數就很高。到了最高的線是得4分。特斯拉拿到這個分數就可以賣,一年買上億的美元。但是特斯拉的車子在新加坡由於高耗電,高耗能,高排放,它收到了罰款。所以與純電動里程掛鉤是違背減排的宗旨。這是美國加州的一個錯誤的做法。
第三,與純電動里程掛鉤,如果用在煤電為主的中國,其結果是鼓勵雙重增加排放。拿到幾分之後可以賣給燃油車,又一次鼓勵增加排放。所以是雙重的。
第四,零排放積分和部分零排放積分不互換,不偏於結算。也就是說,每個企業都必須生產這兩種車。
第五,企業必須完成的責任分與企業銷售電動車得到的積分兩者都稱為「積分」,容易混淆。
片面追求續航里程是錯誤的
參加加州的積分制,但不能照抄照搬。美國加州發電排放量二氧化碳很少,電動車節油與減排一致,我國發電70%用煤,純電動車只節油而耗電排放的二氧化碳並不少。而耗電量大的車子更是加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我最近就講到比亞迪的E6,這個車子耗電量百公里是19.7度電,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耗電量。所以我們應該推動企業銷售節油又減排的車,要將減少用電,減輕二氧化碳排放與積分掛鉤,不可片面追求長里程純電動。
背離了輕量化的發展方向
現在傳說要「噸百公里電耗」不超過13KWH方給補貼。逐步提高純電動客車等車型的續駛歷程。對於這個問題要說幾句話。
整車的重量放到分母裡面,這樣車子越重越容易達標。這是鼓勵做大車,做重車。
提高純電動客車的續駛里程,必然要多裝電池,這是鼓勵做耗電高、排放多的車。就像比亞迪裝700公斤的電池。
如果這樣提高門檻就會舞蹈電動汽車背離輕量化的發展方向,與發展電動汽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初衷背道而馳。
發展新能源汽車存在面子問題
小型乘用車用材少,電耗低,電池少,成本低。如果合理配製受補貼退坡的影響就小,比較容易市場化。所以要更新觀念,把節能減排放在第一位,面子放在第二位。
面子問題我解釋一下,廣大群眾認為汽車是表示身份和財富的象徵。還有一種是認為大街上都走小車,整個城市不好看。長安汽車有一個技術方面的老總,在一次會上就和我談這個問題。說路上都是小車,歐洲見到的那樣,那多難看。這也是一種面子問題。
補貼對鉛酸電池不公正
已經市場化的低速車,允許使用鉛酸電池。現在用鉛酸電池的電動車沒有補貼,而現在鉛酸電池有新的技術,行業的整頓效果也很顯著。所以我們要公正的對待鉛酸堅持,不要認為它是古老落後的。實際上鉛炭電池,特種活性炭解決了負極亂酸鹽化問題。鉛-稀土合金、鉛-石墨烯合金解決了正極板柵腐蝕問題。所以,以前我們對鉛酸電池是存在偏見的。
楊裕生簡介
1949年~1952年,浙江大學化工系畢業。
1957年~1958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析化學專業研究生。
1963-1986年,國防科委核試驗基地研究所歷任室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員、副所長、所長。
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轉行進入電池領域的研究,1997年1998年籌建我軍第一個化學電源實驗室,從1998年至今一直從事高能密度二次電池、超級電容器等研究開發,是中國高能二次電池-鋰硫電池的開拓者。
2002年,成立了軍用化學電源研究中心,次年3月份正式掛牌。
2007年在國內首次開發出300Wh/kg的高能鋰硫二次電池,遠高於現有鋰離子電池(100Wh/kg)
作為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的權威,他曾在多個公開場合直言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存在的問題,他的很多言論、觀點都被媒體傳播報道,引起業界思考。
❷ 燃油助力車怎麼樣
不管是助力車還是摩托車,關鍵還是看質量和保養。我在南京,南京比較有名的助力車兩種:金城的「小天使」系列和小「林海」。這兩款車的質量都很好,發動機騎兩三萬公里沒有問題,前提是要做好保養,1000公里換機油(25塊)2000公里換齒輪油(15塊)。並且不要當越野車經常開很快(傷發動機),走崎嶇路(上架子和避震)。其他的牌子還是不要考慮了,路上那種破破爛爛的助力車一般都是雜牌的,質量差修的你煩不勝煩不說,還可能是「炸彈車」,安全沒保障。
助力車有一些固有的小毛病,比如:冬天電打火困難,要腳打;由於降低成本,隔音效果比不上摩托車。我騎的是金城小天使四代,跑了5年了,油耗大約為:15元油跑70公里。我還有個朋友的小天使四代用了11年還在用,質量是沒有問題的。
需要注意的是,助力車要上牌照,不然被交警抓到會罰款。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❸ 日本考慮2035禁售燃油汽車,這對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的意義有多大
相信大家都知道汽車分為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吧,燃油汽車問世比較早,相信了解燃油車的人也非常多,顧名思義,燃油車就是使用汽油、柴油作為燃料的,而近幾年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是使用電力作為驅動能源的,那麼為什麼所有國家都在扶持新能源汽車呢,因為現在全球都在大力呼籲保護環境,而燃油車排放的尾氣對環境破壞能力非常大,而新能源汽車完全是零排放,日本就正在考慮2035年禁售燃油汽車,這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那麼禁售燃油車對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的意義有多大呢,我認為非常大,因為現在對環境破壞最大的就屬汽車了,在全世界汽車保有數量是非常驚人的,每天排放的尾氣也是非常多的,如果都換成了新能源汽車,達到了零排放,那麼全球溫室效應將得到緩解,地球生態也能開始恢復了。
那麼你怎麼看待禁售燃油汽車一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❹ 新加坡gull汽油怎麼樣
這位朋友,新加坡的guII汽油屬於國外的石油,這種汽油相當於中國的90井石油
這種石油一般用於摩托車比較多,也可以用於貨車,柴油動力的汽車,算不上好的汽油。
❺ 新加坡計劃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汽車
2015年,荷蘭成為世界上第一提出要禁售燃油車的國家,之後挪威、德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也紛紛提出禁售計劃,時間節點從2025-2050年不等。近日,新加坡成了亞洲第一個宣布淘汰燃油車的國家。據外媒報道,新加坡宣布計劃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汽車,將採取激勵措施,鼓勵使用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等清潔能源汽車。
不過近日新加坡政府官員卻表示,由於行駛距離較短和國家對購置汽車的嚴格控制,新加坡城市實際上非常適合電動汽車行駛。2月18日,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HengSweeKeat)發表講話說:「新加坡政府正在花大力氣推廣電動汽車,並將政策向這個方向傾斜,因為這是最有前景的技術」。
新加坡政府為推廣電動車採取的激勵措施包括最高2萬新元的補貼,以及加大對充電站的投資預算等。目標在2030年前,把充電站數量從現有的1600個左右增加到2.8萬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燃油車的優點
、優點燃燒穩定,不會產生爆震,並且冷熱起動方便。壓縮天然氣儲運,減壓,燃燒都在嚴格的密封狀態下進行,不易發生泄露。另外其儲氣瓶經過各種特殊的破壞性試驗,安全可靠;
2、缺點由於氣體燃料的能量密度低,天然氣汽車攜帶的燃料量較少,一般行駛距離較汽油車短。由於氣體燃料在汽缸中的可燃混合氣里佔有一定的容積(汽油機汽缸中流體燃料所佔容積忽略不計),在同樣的汽缸工作容積下,用天然氣作燃料時作的功少;
3、壓縮天然氣燃燒安全,積碳少,減少氣阻和爆震,有利於延長發動機各部件的使用壽命,減少維修保養次數,大幅度降低維修保養成本。
❼ 新加坡宣布計劃2040年前淘汰燃油車,我國是什麼時候
隨著近些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保有量也在穩步增加,而且目前很多國家出台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根據媒體報道,新加坡近期就宣布,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化石燃油汽車,鼓勵使用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等清潔能源汽車。那麼我國禁售燃油車究竟是什麼時候呢?
而且從保有量上來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較少,國內市場中依然是以傳統燃油車為主。但也相信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不大加大和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能源汽車未來的市場規模會逐步擴大,後期完全替代傳統燃油車也不無可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2019全球新能源車市成績單出爐:這10款車賣的最好
▲全球新能源車地區銷量分布表
據EV?sales數據顯示,中國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場,雖然下半年的銷量出現了六連跌,但由於上半年的持續增長,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中國仍售出了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約佔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55%。
另一個主要的新能源車消費市場則是歐洲,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歐洲共售出了56.4萬輛新能源汽車。美國也是重要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美國共售出了32.5萬輛新能源汽車。
加拿大地區的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比較高,整個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加拿大地區共售出了5.1萬輛新能源汽車。
日本和韓國也是兩個比較重要的電動汽車消費市場,2019年,全球各個車企在日本地區共售出了4.4萬輛新能源汽車,在韓國則有3.4萬輛新能源汽車售出。
而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南非、新加坡等地區雖然也有電動汽車售出,但其銷售總量都比較小,對全球新能源車的總銷量影響並不算大。
結語:特斯拉已穩居世界新能源車企龍頭老大
2019年對於特斯拉來說是飛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間特斯拉Model3的產量大幅攀升,上海工廠也順利投產,柏林工廠也在規劃之中,還發布了ModelY和Cybertruck。
除此之外,特斯拉的市值也在一路飆升,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經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豐田。
從銷量結果上來看,特斯拉也確實非常成功,2019年特斯拉在全球共售出了超過36萬輛電動汽車,比第二名多了將近14萬輛,銷量優勢非常明顯。
特斯拉能取得如此驚人的銷量跟特斯拉Model3的大賣分不開,特斯拉Model3年銷量達到了30萬輛,一款車的銷量超過了比亞迪的全年銷量。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開始交付了,可以預見,未來特斯拉仍將會長時間占據世界新能源車企龍頭老大的位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國外燃油車能開三四十年,那麼中國的燃油車呢
無論是車主,還是車評人,還是媒體人,都想知道一個問題,現在的汽車能開多少年?這是一個很懸很懸的話題。有的車主說,我的車輛開了20萬公里,沒有任何毛病,也有的車主說,同款車輛,我剛提2個月,就反爐回修。那現在的燃油車輛,究竟能開多少年呢?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汽車保養好,真的能陪你到老嗎?
就現在汽車的設計原則來說,我們的車輛完全可以滿足行駛30萬公里或20年的條件,但是中國排放法規升級太快,估計10年之後,我們現在的車輛就處於邊緣化淘汰階段,那時候,縱使你想開你的愛車,實際條件也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