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什麼沒有被佔領
A. 中國歷史上佔領過新加坡嗎
歷史上中國沒有佔領過新加坡,不過明清時期中國向東南亞有大量的移民,如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其中新加坡地區華人移民尤其多,占據了人口的大多數。因此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後,漢語成為了主流語言。
古代中國和新加坡是相互獨立的,中國也沒有攻打過新加坡。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 Ujong「之對音,「蒲羅中」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
新加坡古稱淡馬錫。8世紀屬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紀是馬來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達新加坡,與柔佛蘇丹訂約,開始在新設立貿易站。
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
1959年,新加坡實現自治,成為自治邦。1963年9月16日與馬來亞、沙巴、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B. 新加坡那麼一個小國,占據著非常好的地理位置,區位優勢有目共睹,為什麼周邊的國家不去侵佔她騷擾她
其實新加坡是無奈才獨立的,由於非常好的地理位置,能給英國帶來巨額的利潤,1867年成為獨立的英國海峽殖民地,就是這個殖民地歸倫敦直轄,不由馬來西亞殖民地管轄。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還是英國的直轄殖民地,直到1961年5月27日,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馬來亞、汶萊、沙撈越和北婆羅洲(沙巴)聯合起來組成聯邦。對此,李光耀決定舉行全民投票,最後71%的人投贊成票。在1963年,新加坡連同當時的馬來亞聯合邦、砂拉越以及沙巴共組成立馬來西亞聯邦脫離英國的統治。
合並到馬來西亞聯邦後由於政治上的沖突,加上印尼的影響,1965年8月9日,以巫統為首的執政聯盟在國會緊急通過修憲,國會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小島無奈被迫獨立。
獨立後於1965年9月21日加入聯合國。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聯邦。獨立後有了聯合國和英聯邦的照顧,所以一直以來風平浪靜,安穩無事。
C. 新加坡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其軍事能力幾乎可以忽略,但是為什麼沒有被其它強國消滅或者侵略
新加坡周邊並沒有強力的軍事大國,加之地理位置獨特,成為域外大國控制本地區的戰略支點。
新加坡武裝部隊現役部隊總兵力為7.16萬,其中陸軍5萬人,編為3個混合師(各轄2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1個偵查營、1個炮兵營、1個高炮營、1個工程兵營)、1個快速反應師(轄3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海軍9000人、空軍1.35萬人。另有可用人數129萬和預備役35萬人。裝備各種艦只35艘,各型飛機210餘架、豹2A4形、百夫長等戰車、重火炮及導彈以及輕兵器等裝備。 新加坡軍隊主要在國外訓練。1971年與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馬來西亞組成「五國聯防」。重視全民防衛教育。致力於建設第三代「智能」軍隊。2011年國防預算達120.8億新幣,佔GDP百分比6%。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D. 新加坡、汶萊、東帝汶這么小,為什麼沒有被其他國家吞並呢
都曾經合並或者被吞並過。但經過艱苦努力和國際社會的聲援(尤其是美國這個世界警察的維護),又成功獨立。
一句話:這世界尊重自強者。尤其在現代相對文明的國際秩序下,只要不犯賤,只要與時俱進,小國照樣可以生存的很好。
E. 新加坡面積這么小,沒有戰略縱深,為什麼不學美國那樣向馬來西亞買地
雖然現在新加坡在東南亞的存在感很強,但是土地在東南亞地區就特別不顯眼了。
面積狹小沒有戰略縱深,國家不安全這里我們先不談,就連新加坡的國民生存使用也是十分有限的——畢竟現在新加坡的國民總數達到了580萬,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8000個人居住,如此的人口密度在國際上都是相當罕見的。
——在歐洲人到達北美洲之前,此地一直是屬於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生活地區,後來歐洲發現北美洲有大量的銀礦之後,便瘋狂地來到這里圈地,而美國最早是英國圈的一塊殖民地,後來從英國獲得了獨立。
獨立後的美國實力不斷的發展壯大,它開始對土地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貪欲。而當時交通也不發達,通信也不是很方便,所以歐洲各國對於北美殖民地的遠程式控制制非常的困難。
當時世界各國之間的信用值並不比現在高,而且國際形勢也缺乏一定的平衡性,如果各殖民國不將這些土地賣給美國的話,美國很可能會通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將這些土地拿到。
——再比如說拿破崙將路易斯安那地區賣給美國之前,美國就已經表現出要准備軍事侵略路易斯安那了。當時的法國已經陷入與英國和俄羅斯的戰爭之中,根本無暇顧及這個隔海相望的殖民土地。所以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拿破崙才會將路易斯安納於1500萬元的價格賤賣給了美國。
在此之後拿破崙也曾明確表示這1500萬甚至不夠他在北美洲一周的軍費。說白了拿破崙是為了找到一個台階下,畢竟這塊地他在當時也完全顧忌不來,是遲早要丟的。
這與俄羅斯當時的想法可以說是如出一轍。
而與之相對比的是,新加坡雖然富裕也擁有一定的軍事化裝備,但是新加坡根本沒有能力威脅到馬來西亞。
從古至今的國家之間的土地交易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強買強賣的感覺,新加坡根本沒有這樣的一個實力去強買周邊的任何一個海島。更何況這些海島又都在馬來西亞的門口,馬來西亞管控起來也特別的方便,就算新加坡想要通過一些流氓方法去佔領,也是不現實的。
說到最後,再來做一個精簡的總結。
——國際環境不一樣了,領土在如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國際上土地用錢來衡量價格應該是越來越難了。美國當時雖然實力強大,但也是藉助了特殊的國際環境才能夠趁火打劫,謀取利益;顯然,新加坡不僅沒那個實力,而且也沒有當時那個混亂的國際環境與秩序作為依託。
F. 新加坡是東方直布羅陀,又布有重兵,可為什麼還是頂不住日本
丘吉爾稱新加坡為「東方的直布羅陀」。顧名思義,新加坡就像歐洲的直布羅陀那樣戰略位置重要。不得不說,丘吉爾並沒有誇大,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的入口處,是東亞、大洋洲國家和南亞、西亞、非洲和歐洲地區航運的必經之地,被譽為海上航運的「生命線」。
英國駐軍與日軍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如果單純的從人數上,英軍或許會占優勢,但由於這邊處於防守,因此不免摸不清日本套路,輕重不分,容易顧此失彼,所以相對而言,勢單力薄。再加上長期以來英軍並沒有什麼戰爭,因此,訓練和裝備都是一個問題。當然了,駐守新加坡的英軍大多都是雜牌,其中充斥著大量的印度人以及澳洲人,戰鬥力更可想而知了。
除此之外,日本由於是遠洋作戰,因此有空軍和海軍的配合,這對英國來說是個致命的打擊,在失去制空權和制海權之後,英軍成為了案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
G. 為什麼世界上一些小國那麼小而沒被其他國家侵略
沒有利益可圖,或者雖有些利益可圖,但實在是師出無名,即使勉強找到借口也會留下後遺症,如國際輿論、聯合國懲戒、被禁略國家人民起義、侵略國正義人民的反對等等,總之,付出大於獲得,劃不來
H. 新加坡獨立為什麼沒有被馬來政府攻打
「馬來西亞要成為一個以馬來人為主體的國家......新加坡不贊成,就這樣被回教徒佔大多數的馬來西亞逐出......」
--
這宣言是因為馬來西亞要成為一個以馬來人為主體的國家,而華人佔76.1%,馬來人佔15.1%,還有為數不多的印度人等組成的新加坡不贊成,就這樣被回教徒佔大多數的馬來西亞逐出,成為一個沒有天然資源和軍隊的城市國家。
--
I. 被稱為不落堡壘,東方第一堅城的新加坡,二戰時為何一周就落敗了
大英帝國的恥辱之戰,號稱大英帝國堅不可摧的遠東之盾,被日本的遠東之矛輕易撕碎!
這是英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投降,而這一天也被丘吉爾視為「黑道日」
他說:
「英國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規模最大的投降,就在新加坡。」
J. 世界上那些很小的國家(如新加坡)或無政府的國家(如索馬里)為什麼沒有被周圍的國家吞並呢!
新加坡原屬馬來西亞的一個州,因為政治理念不同所以就獨立成一個國家,新加坡政府很有遠見,所以每個男公民都要服兵役,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鄰國才不敢傾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