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哪個作品是戰火中的西班牙
『壹』 畢加索主要作品
1881年10月25日,巴勃羅.畢加索生於西班牙南部海岸的馬拉加.父親名叫布拉斯科,母親洛佩斯,巴勃羅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唯一的兒子。巴勃羅的大妹妹名洛拉,小妹妹康姬塔未成年夭折。據說巴勃羅在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喜歡繪畫,他會說的第一句話是"鉛筆"。
父親布拉斯科開始是馬拉加美術館的管理員,他喜好繪畫,長於畫鴿子,是個鬥牛迷。每周父親都要帶著巴勃羅去看鬥牛,邊看邊為兒子講解鬥牛中的每個細節。因此,鬥牛就成了巴勃羅童年時代畫畫的題材,在他8、9歲時畫的第1幅油畫,就是一位鬥牛士。這一家人所住的房子,面對著一個綠茵廣場,白色的鴿子或飛翔於天空、或追逐於草地。在父親的指點下,巴勃羅經過細心地觀察,鴿子也成了他畫作的主要題材。
1891年,父親奉命調到了西班牙西北部、大西洋西北岸的港口-科魯,就職於當地的縣立美術學校。全家人隨之遷移到了科魯納。巴勃羅在那裡一邊就讀於加爾達中學、一邊成了父親所在美術學校的學生,開始接受正規的藝術教育。具有極高藝術天賦的巴勃羅,繪畫技術自此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不久,父親已經允許兒子在自己畫鴿子的時候,在畫面上畫幾筆。從保存下來的1892-1894年巴勃羅的素描看,他在觀察和理解人物方面,已經顯示出了早熟的才能。1894年,巴勃羅13歲時,在他寫給馬拉加親戚的信中,就開始用漫畫來介紹科魯納的風土人情。這一年,父親為他舉辦了個人畫展。1895年,父親被任命為巴塞羅那路加美術學校物體素描課的教員。全家一起遷到了巴塞羅那。同年,巴勃羅考入了路加美校。這一年中,他創作了《老漁夫》,畫中的漁夫是典型的馬拉加漁民形象,技法是寫實的,色調厚重、諧調。1896年,父親為他租下了一間小閣樓,作為獨立的畫室。在這里,他創作的《初次聖體》(註:"聖體"為基督教的聖事之一,天主教、東正教稱"彌撒",新教稱"聖餐")曾在巴塞羅那市舉辦的展覽會上展出。
1897年,他完成的油畫《科學與仁慈》,入選在馬德里舉行的全國美展。這一年中,巴勃羅考入馬德里的聖費爾南多美術學校。因為是隻身一人在馬德里,舉目無親,無聊之際除去泡咖啡館外,也常常去普拉多美術館。前輩西班牙美術大師格列科(1541-1614)、委拉斯開支(1599-1666)的作品,使他傾倒。他還臨摩了戈雅(1746-1828)的作品。自己也作了一些生活素描。總起來說,在這個時期,巴勃羅經常陷入孤獨、貧困之中,精神狀態不佳、情緒不定。1898年7月,巴勃羅染上了輕度的猩紅熱,回到了巴塞羅那家裡養病。病癒後,與一位比他年長5歲的朋友,在山村度過了8個月的時光。這時,他已下決心與在藝術院校所接觸的教育決裂。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改名為母親的姓-畢加索。
1899年,畢加索借用了一位藝術家的兄弟的工作室,來進行創作。這時為他多幅肖像畫作模特的,就是小他3歲的妹妹洛拉。《洛拉肖像》是其中的一幅。在這一年中,他開始和這里的許多藝術家、知識分子交往,成了當地1897年開業的"四貓咖啡館"的常客,和備受矚目的人物。這個咖啡館是一個文化界人士、藝術家聚會的場所,畢加索經常在這里為朋友們畫像,由於他敏銳的觀察力和出眾的表達能力,簡單的線條就可以勾勒出每個人的特徵,使得大家深為嘆服。在這里,畢加索廣泛地接觸到了當時流行的藝術思潮,如象徵主義、印象主義、自然主義、唯美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等等。與此同時他也廣泛地接觸了社會的下層、並深入地了解了他們的生活。在他留下的厚厚的筆記本中,畫滿了這個時期的草圖,其中包括充滿著稚氣的打鬥情景、士兵的姿態等等。1900年2月,畢加索在這里舉辦了他在巴塞羅那的首次畫展,展出了在"四貓咖啡館"中為朋友們所作的肖像畫50多幅,其中還有參加了當年在巴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西班牙館展出的那幅《最後的時刻》,這是一幅描繪牧師來到臨終前一位女人身邊情景的油畫。為了這次展出,畢加索到了巴黎。
『貳』 畢加索的著名作品
1.畢加索代表作:《亞威農少女》、《卡思維勒像》、《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格爾尼卡》、《和平鴿》、《戴帽子男人的半身像》
2.各作品簡介:
《亞威農少女》
畢加索作,1907年,油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1906年畢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繪畫影響,而轉向一種新畫風的探索。於是,他畫出了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亞威農少女》。
這幅不可思議的巨幅油畫,不僅標志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亞威農少女》始作於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間曾多次修改。畫中五個裸女和一組靜物,組成了富於形式意味的構圖。脫胎於塞尚那些描繪浴女的紀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種不同於自然秩序的秩序,組建了一個純繪畫性的結構。
《卡思維勒像》
《卡思維勒像》,畢加索作,1910年,油畫,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藝術中心藏。《卡思維勒像》 是畢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體主義」時期的繪畫,進一步顯示了對於客觀再現的忽視。張力。
這幅《卡思維勒像》,清楚顯示了畢加索是怎樣將這種分析立體主義的繪畫語言,用於某個具體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費解的是,恰是在這種分解形象和舍棄色彩的極端抽象變形的描繪中,畢加索始終不肯放棄對於模特兒的參照。為了畫這幅畫,他讓他的這位老朋友卡思維勒先生耐著性子擺好姿勢,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厭其煩地細心分解形體,從而獲得一種似乎由層層交迭的透明色塊所形成的畫面結構。畫中色彩僅有藍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這里只充當次要的角色。雖然在線條與塊面的交錯中,卡思維勒先生形象的輪廊還能隱約顯現,然而人們卻難以判斷其與真人的相似性。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進一步顯示了對於客觀再現的忽視。這一時期他筆下的物象,無論是靜物、風景還是人物,都被徹底分解了,使觀者對其不甚了了。雖然每幅畫都有標題,但人們很難從中找到與標題有關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體與背景相互交融,使整個畫面布滿以各種垂直、傾斜及水平的線所交織而成的形態各異的塊面。在這種復雜的網路結構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現,可即刻間便又消解在紛繁的塊面中。色彩的作用在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畫上似乎僅有一些單調的黑、白、灰及棕色。實際上,畫家所要表現的只是線與線、形與形所組成的結構,以及由這種結構所發射出的張力。
1912年起,畢加索轉向其「綜合立體主義」風格的繪畫實驗。他開始以拼貼的手法進行創作。這幅題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顯示了這種新風格。
《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畢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畫,305.5×782.3厘米,馬德里索菲亞王妃藝術館(Reina Sofía Art Museums)館藏。
畢加索雖然熱衷於前衛藝術創新,然而卻並不放棄對現實的表現,他說:「我不是一個超現實主義者,我從來沒有脫離過現實。我總是待在現實的真實情況之中。」這或許也是他選擇畫《格爾尼卡》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畫的對於現實的表現,卻與傳統現實主義的表現方法截然不同。他畫中那種豐富的象徵性,在普通現實主義的作品中是很難找到的。畢加索自己曾解釋此畫圖像的象徵含義,稱公牛象徵強暴,受傷的馬象徵受難的西班牙,閃亮的燈火象徵光明與希望。
《和平鴿》
《和平鴿》是為聯合國專門創作的世界友誼作品,從此和平鴿來代表和平。
布拉克出生於塞納河畔阿爾讓特伊的一個漆工家庭,其父親和祖父都是業余畫家,這使他自幼便對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1893年,布拉克全家移居勒阿弗爾,不久他便在當地一所美術學校學習。1902年,他進入巴黎美術學校,受到博納的指導,後又轉入安貝爾學院。他於1904年創辦了自己的畫室。1905年在參觀了秋季沙龍之後,他對野獸派繪畫產生濃厚興趣,遂在以後兩年中參加了野獸派繪畫運動。不過,他的作品卻以其「安詳如歌一樣」的基調,與那種色彩強烈、筆法奔放而令人興奮的地道的野獸派作品風格迥異。「他的性情極為平穩,因而不濫用野獸派畫家陶醉其中的自由。」(雷蒙·柯尼亞等合著《現代繪畫辭典》,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第39頁)。1907年,他與畢加索相識,深為其作品《亞維農的少女》所傾倒,兩人遂成為至交,共同籌劃起立體主義運動。 《戴帽子男人的半身像》《戴帽子的男人》是畢加索91歲高齡時所作,在此畫完成的第二年,畫家便與世長辭,因此,這幅畫可視為畢加索晚年最為珍貴的畫作之一。進入畫面,中國水墨畫的風格立即映入眼前,大筆觸揮毫於紙面上,可想像畫家在作畫時,是何其的酣暢淋漓,畫家在晚年還能保持如此的創作精力,實則難能可貴。這大概也是畢加索長時間內不斷變換畫風,在流派林立的20世紀畫壇依然屹立不倒之原因所在。
『叄』 畢加索,西班牙畫家,他1907年創作的作品是什麼
畢加索在1907年創作了油畫《亞威農少女》,《亞威農少女》這幅畫作成為他立體主義風格的里程碑。從這幅畫開始,他試圖將物體重新組合,顛覆人們對事物的傳統印象。我們熟悉的畢加索逐漸清晰起來。
畢加索的這些創作與他當時的際遇是分不開的。他承受著失去好友的痛苦,目睹了小人物生活的艱辛與困窘。因此,這一時期,他作品的主角大多是形象消瘦、目光呆滯的勞苦大眾。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他的作品開始呈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
(3)畢加索哪個作品是戰火中的西班牙擴展閱讀:
畢加索的藝術生涯幾乎貫穿其一生,作品風格豐富多樣,後人用「畢加索永遠是年輕的」的說法形容畢加索多變的藝術形式。史學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為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盛年的「黑人時期」、「分析和綜合立體主義時期」(又稱「立體主義時期」)、後來的「超現實主義時期」等等。
跟一生窮困潦倒的文森特·梵高不同,畢加索的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畢加索是國際公認的藝術大師,他一生的創作幾乎反映和見證了西方現代藝術發展的重要歷程,對世界藝術的推動也產生了極為重大的作用和影響,並極大改變了人們繪畫創作與觀賞的思維和方式。
『肆』 畢加索作品
1、亞威農少女
亞威農少女始作於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間曾多次修改。畫中五個裸女和一組靜物,組成了富於形式意味的構圖。
第一件立體主義的作品。畫面左邊的三個裸女形象,顯然是古典型人體的生硬變形,而右邊兩個裸女那粗野、異常的面容及體態,則充滿了原始藝術的野性特質。在這幅畫上,不僅是比例,就連人體有機的完整性和延續性,都遭到了否定,徹底打破了自義大利文藝復興之始的五百年來透視法則對畫家的限制。
2、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進一步顯示了對於客觀再現的忽視,這一時期他筆下的物象,無論是靜物、風景還是人物,都被徹底分解了,雖然每幅畫都有標題,但人們很難從中找到與標題有關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體與背景相互交融,使整個畫面布滿以各種垂直、傾斜及水平的線所交織而成的形態各異的塊面。
在這種復雜的網路結構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現,可即刻間便又消解在紛繁的塊面中。色彩的作用在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畫上似乎僅有一些單調的黑、白、灰及棕色。實際上,畫家所要表現的只是線與線、形與形所組成的結構,以及由這種結構所發射出的張力。
3、戴帽子男人的半身像
畢加索91歲高齡時所作,在此畫完成的第二年,畫家便與世長辭,因此,這幅畫可視為畢加索晚年最為珍貴的畫作之一。進入畫面,中國水墨畫的風格立即映入眼前,大筆觸揮毫於紙面上,畫面筆墨瀟灑,看似無拘束,卻是精心安排,人物面部比例的協調和五官的立體效果體現了畫家的用心。
畫面上,人物面部表情詼諧充滿趣味,向上揚起的帽子更是增加了人物的喜劇效果,就如馬戲團的小丑一般。漫畫式的幽默感是風格多變的畫家給觀眾的又一份驚喜。創作此畫時的畫家已經是集名利與榮耀於一身,對人生的態度更加豁達,樂觀。
『伍』 畢加索被稱作「慘絕人寰的戰爭綜合圖像」的是哪一幅作品
畢加索著名的反戰作品《格爾尼卡》
1997年4月,德國總統赫爾佐克向西班牙北部小鎮格爾尼卡的居民專門發出一封致歉信,就60年前德國空軍對小鎮的轟炸表示「認罪」,並「請求寬恕」。德國人何以在戰爭結束 半個多世紀以後又自揭傷疤,承認自己在西班牙內戰期間曾犯下的罪行呢?這要從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的反戰傑作《格爾尼卡》說起。
大屠殺激發構思
20世紀30年代的歐洲,正處於法西斯反動勢力猖獗擴張的時代。在西班牙國內,隨著法西斯的日益囂張,反動軍官佛朗哥公然挑起了與共和政府之間的戰爭,使西班牙成為法西斯分子「最好的練兵場」。此時,早已定居法國的西班牙畫家畢加索,以滿腔的熱情關注著西班牙國內的戰爭局勢,並利用一切機會支持共和政府的正義行動。不久,畢加索欣然接受了西班牙共和政府的任命,擔任了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的館長,直接拿起自己的特殊武器———畫筆,投入了與佛朗哥一夥的戰斗。
1937年初,畢加索接受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委託,為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一幅裝飾壁畫。正在畢加索苦苦構思期間,1937年4月26日,與佛朗哥勢力狼狽為奸的德國法西斯分子,僅僅為了試驗其新式炸彈的威力,悍然出動43架飛機瘋狂轟炸西班牙北部城鎮格爾尼卡。轟炸從下午4點30分開始,持續了3個多小時。肆虐橫行的德國飛機幾乎把格爾尼卡鎮夷為平地,致使當地7000居民中有1654人死亡,889人受傷。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動了畫家畢加索的心。他當即決定以這一事件作為壁畫創作的題材,以表達自己對戰爭罪犯的抗議和對這次事件中死者的哀悼。
用生命進行創作
格爾尼卡慘案發生後,畢加索收到了母親從巴塞羅那捎來的信,說離她居住地方只有幾米遠的一個修道院也被炸毀了,一連幾個星期,她的房間里都充滿了臭煙,熏得她淚流不止。這越發激起了畢加索的憤恨之情。為了徹底揭露和鞭撻德國法西斯分子的罪行,他決定創作一幅規格宏大的壁畫。為此,他甚至不得不專門找到了一個很大的空房間。當時,畢加索已經年近六旬,又正值酷暑,創造的艱辛不言而喻。在創作《格爾尼卡》的日日夜夜裡,畢加索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常常是光著脊樑,穿一條短褲,揮汗作畫。一位朋友關心地勸他說:「你是一個偉大的畫家,你的生命並不屬於你自己,你必須要保重身體。」畢加索回答說:「我是個畫家,我更是個正直的人,揭露邪惡也是我的義務。」
在創作的前幾天,畢加索一口氣畫了25幅草圖。為了完成一個滿意的造型,他從具體到半抽象,再到抽象,反復試驗,反復刻畫,幾度易稿。至最後完成時,畫面已高達349.3厘米,長776.6厘米。特意找來的這間房子已經夠大了,但要容納這幅畫,還是很難,畫的上端幾乎頂到了房子的椽木上。在創造和修改畫的上面部分時,畢加索不得不弓著身子站在梯子的頂端,看上去像是在進行空中作業。每次從梯子上下來,畢加索都累得腰酸背痛。他回憶說,有時,甚至感覺「已經沒有氣力再進行下去,但是,當我聽到那些無辜死去的人們的靈魂的召喚,我就又一次充滿了力量」。
在畢加索的創作過程中,他的情婦道拉·瑪爾用相機拍下了這幅畫的創作全過程。她的這一無意舉動真實記錄了創作這幅作品的勞累和艱辛。
備受爭議的畫面
《格爾尼卡》運用了立體主義的繪畫形式,以變形、象徵和寓意的手法描繪了在法西斯獸行下,人民驚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慘情景。由於這幅畫沒有表現出具體情節,人物器官又有明顯的移位和扭曲,致使人們對這幅作品眾說紛紜。
《格爾尼卡》的畫面由幾組場面和人物構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畫面中心的那匹仰天長嘯的戰馬。只見它怒目圓睜,鼻子猛烈地抽搐著,那誇張的馬嘴,露出了短劍般的舌頭,正在竭盡全力地嘶鳴。馬的下方,躺倒著一個手持斷劍的男士。他的身軀與他手中的武器一樣,已經殘缺不全,但那隻緊握利劍的手,似乎在表示人民不會輕易放下武器,誓與殘暴決戰到底。最令人震驚的還是畫面中的幾位婦女:一個瘦骨嶙峋的母親,雙手托著慘死的嬰孩,仰目蒼天,欲哭無淚;另一位婦女從高高的窗口中伸出長長的手臂,手持一盞油燈,似乎想要照明眼前發生的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切;從燃燒著火焰的房子里又掉下來一位婦女,她那面孔因絕望而變了形,那雙痙攣的雙手,似乎在祈求什麼。此外,畫面中那個表情麻木的牛頭和那盞猶如太陽的電燈,也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格爾尼卡》整幅畫用黑白灰三色繪成,錯綜復雜的黑白灰色塊造成畫面陰郁、恐怖,不規則的線條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錯,給人一種支離破碎和動亂的感覺,畫面沉重又壓抑,充滿了悲劇氣氛。曾經有人專門問畢加索那匹可憐的馬和那頭牛是否代表著受難的人民和殺人的法西斯?他回答說:「那頭公牛不是法西斯,但它是殘暴和黑暗。」針對人們對《格爾尼卡》的不理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造謠說畢加索是公開支持共和,背地裡支持佛朗哥。盡管至今人們都對這幅畫的意思爭論不休,但是對其反對戰爭、呼喚和平、控訴法西斯罪惡的立場和主題卻沒有任何異議。
展覽引起世界轟動
《格爾尼卡》在巴黎展出後,引起巨大反響。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互相訴說著他們從畫中感受到的「覺醒的力量」。當時正在讀法律專業的小說家洛德·羅伊說:「我被畫中的暴力驚呆了,心中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焦慮。」超現實主義詩人米歇爾·萊里斯在談到他的感覺時說:「在一個猶如『潘多拉匣子』的黑白長方形里,畢加索向我們顯示了深刻的悲哀———我們所愛的一切行將滅亡。」
接著,《格爾尼卡》又在挪威、英國、美國各地展出。每到一處,參觀者人山人海。隨著這幅畫的影響越來越大,法西斯反動勢力也越來越感到它像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在各地展出期間,均有極少數法西斯分子混雜其間,妄圖尋找機會毀壞畫面,但都沒有得逞。
由於畢加索的畫作和言行,他成了德國納粹最痛恨的藝術家,一言一行都受到了秘密警察的監視。但是迫於畢加索的國際聲望,納粹分子並不敢殺害畢加索,而是虛偽地拉攏邀請他去德國觀光,並聲稱優惠供應他額外的食品和煤炭。畢加索厲聲告訴侵略者:「一個西班牙人是絕對不會感到冷的。我絕對不會背叛我的祖國。」遭到拒絕後,納粹分子把畢加索列入蓋世太保的黑名單。之後,德國人霸佔了他在巴黎的一處住宅,並從房間里搜颳走大量的藝術作品。
美國「借」了40年
就在《格爾尼卡》展出期間,給整個人類帶來空前災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爆發了。戰爭爆發不久,西班牙就淪陷於法西斯之手。為了保護好這幅偉大作品,20世紀40年代,經畢加索本人同意,正在美國展出的《格爾尼卡》被出借給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當然,畢加索並不會把自己這一泣血之作拱手送給美國人,他向公眾表示:「一個重獲民主和自由的西班牙,是這幅畫的當然故鄉。」沒想到,這一「借」就長達40年。在二戰結束以後很長一段時期內,盡管畢加索的祖國西班牙早就恢復了和平和寧靜,但美國人仍然以種種借口賴著不還。這成為畢加索晚年的一塊心病,他曾多次表示希望能夠看到《格爾尼卡》的回歸。可惜這位偉大的藝術家還是沒有等到這一天。1973年4月,畢加索帶著深深的遺憾與世長辭。之後,西班牙政府採取多種措施,敦促美國政府歸還《格爾尼卡》。
直到1981年,這幅畫才按照畢加索生前的遺願,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陸』 誰能提供畢加索所有的作品名啊
畢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畫 20000 幅,平版畫 6121幅。
跟一生窮困潦倒的文森特·梵谷不同,畢加索的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在1999年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畫家之首。
對於作品,畢加索說:「我的每一幅畫中都裝有我的血,這就是我的畫的含義。」面對勤奮的畢加索和天才的創作,你會不會畢恭畢敬呢?
1881—1900年 童年時期
1881年 10月25日畢加索出生於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畫作品《鬥牛士》;
1895年 進入巴塞羅那的隆哈美術學校;
1897年 進入馬德里的皇家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油畫作品《科學與慈善》獲馬德里全國美展榮譽獎,後來又在馬拉加得到金牌獎;
1900—1903年 藍色時期
1902年 完成「藍色自畫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濃郁的藍色調表示貧老與孤獨的苦難;
1904—1906年 玫瑰時期
1904年 開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時期開始。邂逅費爾南德·奧利維葉,並同居:
1905年 創作《拿煙斗的男孩》並被慈善家約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萬美元重金購得;
1906年 結識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為美國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畫像,《斯坦因畫像》是畢加索從「玫瑰時期」躍入「立體主義」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體主義時期
1907年 結識布拉克,開始立體派風格創作,創作《亞威農少女》;
1909年 解析立體派開始;創作《費爾南德頭像》;
1917—1924年 古典時期
1917年 在義大利邂逅舞者歐嘉·科克洛娃,創作《歐嘉的肖像》;
1918年 與歐嘉結婚,與馬蒂斯舉行聯展;
1920年 手工彩繪珂羅版《三角帽》;
1922年 創作《海邊奔跑的兩個女人》;
1925—1932年 超現實主義時期
1927年 邂逅年僅17歲的瑪麗·德蕾莎·沃爾持,成為畢加索的模特。並生下女兒馬姬;
1929年 與雕塑家貢薩列斯一起創作雕塑和鐵線結構成。作系列以女人頭像為題的攻擊性畫作,顯現婚姻危機,結識達利;
1932—1945年 蛻變時期
1932年 創作《紅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為題,創作蝕版畫
1934年 創作以鬥牛為題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內戰暴發。認識多拉。瑪爾,並創作《多拉·瑪爾的肖像》;
1937年 創作完成《格爾尼卡》;
1942年 創作版畫《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歲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國共產黨;
1945年 開始嘗試石版畫創作;
1946—1973年 田園時期
1947年 兒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藝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藝術品;
1948年 為世界和平會議作「和平之鴿「海報和《貢戈拉的二十首詩》;
1949年 創作《卡門》系列;
1950年 獲列寧和平獎章;
1953年 在瑪都拉陶藝工作坊邂逅傑奎琳·洛克;
1954年 開始創作德拉克羅瓦的「阿爾及利亞女人」變奏系列;
1956年 與克羅魯佐共同拍攝電影《神秘的畢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畢加索75歲紀念展」,創作版畫《鬥牛系列》;
1958年 畢加索為設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大廈創作了壁畫《伊卡洛斯的墜落》;
1959年 創作仿馬奈《草地上的午餐》變奏系列;
1961年 與35歲的傑奎琳·洛克結婚,並慶祝畢加索80大壽;
1963年 繪制《畫家與模特兒》;
1966年 巴黎大皇宮及小皇宮舉辦大型《畢加索回顧展》。創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創作《塞萊斯蒂納》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畫;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贈結巴塞羅納畢加索美術館:
1971年 巴黎國立現代藝術館舉辦了《畢加索誕生90同年回顧展》;
1973年 92歲,4月8日逝世於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於佛文納菊別墅花園里。
參考資料:http://www.hxnart.com/bjs/sp.htm
『柒』 畢加索的作品描述戰爭的是
格爾尼卡
是畢加索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描繪了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遭德軍飛機轟炸後的慘狀。
『捌』 畢加索的作品是什麼
畢加索一生創作作品無數,是目前地球上畫畫數量最多的藝術家(畫動畫的當然除外),其最主要代表作有兩張:《亞威農少女》(代表了其創立的立體派風格)、《拿煙斗的男孩》(目前全世界所有畫中,拍賣價最高的一幅作品,代表了畢加索的作品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
另畢加索各時期的代表作:
1881—1900年 童年時期
1881年 10月25日畢加索出生於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畫作品《鬥牛士》;
1895年 進入巴塞羅那的隆哈美術學校;
1897年 進入馬德里的皇家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油畫作品《科學與慈善》獲馬德里全國美展榮譽獎,後來又在馬拉加得到金牌獎;
1900—1903年 藍色時期
1902年 完成「藍色自畫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濃郁的藍色調表示貧老與孤獨的苦難;
1904—1906年 玫瑰時期
1904年 開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時期開始。邂逅費爾南德·奧利維葉,並同居:
1905年 創作《拿煙斗的男孩》並被慈善家約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萬美元重金購得; 1906年 結識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為美國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畫像,《斯坦因畫像》是畢加索從「玫瑰時期」躍入「立體主義」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體主義時期
1907年 結識布拉克,開始立體派風格創作,創作《亞威農少女》;
1909年 解析立體派開始;創作《費爾南德頭像》;
1917—1924年 古典時期
1917年 在義大利邂逅舞者歐嘉·科克洛娃,創作《歐嘉的肖像》;
1918年 與歐嘉結婚,與馬蒂斯舉行聯展;
1920年 手工彩繪珂羅版《三角帽》;
1922年 創作《海邊奔跑的兩個女人》;
1925—1932年 超現實主義時期
1927年 邂逅年僅17歲的瑪麗·德蕾莎·沃爾持,成為畢加索的模特。並生下女兒馬姬;
1929年 與雕塑家貢薩列斯一起創作雕塑和鐵線結構成。作系列以女人頭像為題的攻擊性畫作,顯現婚姻危機,結識達利;
1932—1945年 蛻變時期
1932年 創作《紅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為題,創作蝕版畫
1934年 創作以鬥牛為題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內戰暴發。認識多拉。瑪爾,並創作《多拉·瑪爾的肖像》;
1937年 創作完成《格爾尼卡》;
1942年 創作版畫《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歲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國共產黨;
1945年 開始嘗試石版畫創作;
1946—1973年 田園時期
1947年 兒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藝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藝術品;
1948年 為世界和平會議作「和平之鴿「海報和《貢戈拉的二十首詩》;
1949年 創作《卡門》系列;
1950年 獲列寧和平獎章;
1953年 在瑪都拉陶藝工作坊邂逅傑奎琳·洛克;
1954年 開始創作德拉克羅瓦的「阿爾及利亞女人」變奏系列; 1956年 與克羅魯佐共同拍攝電影《神秘的畢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畢加索75歲紀念展」,創作版畫《鬥牛系列》; 1958年 畢加索為設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大廈創作了壁畫《伊卡洛斯的墜落》;
1959年 創作仿馬奈《草地上的午餐》變奏系列;
1961年 與35歲的傑奎琳·洛克結婚,並慶祝畢加索80大壽;
1963年 繪制《畫家與模特兒》;
1966年 巴黎大皇宮及小皇宮舉辦大型《畢加索回顧展》。創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創作《塞萊斯蒂納》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畫;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贈結巴塞羅納畢加索美術館: 1971年 巴黎國立現代藝術館舉辦了《畢加索誕生90同年回顧展》;
1973年 92歲,4月8日逝世於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於佛文納菊別墅花園里。
『玖』 畢加索最著名的作品
《格爾尼卡》,是立體主義的領導人畢加索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此畫是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委託,為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是表現戰爭題材且具有紀念意義的作品。畫中表現的是1937年納粹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作為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藝術家,畢加索對於這一野蠻行徑表現出無比的憤慨。他僅用了幾個星期便完成這幅巨作,作為對法西斯獸行的譴責和抗議。畢加索他那潛在的變現主義再次迸發出來,線條扭曲著,膨脹著,激情在奔騰馳騁,這便是《格爾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