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為什麼不讓帶紅薯

西班牙為什麼不讓帶紅薯

發布時間: 2022-09-28 19:01:46

㈠ 為什麼外國人曾禁止帶紅薯出境

在我國,一個名詞前面帶有「洋、番」這兩字的,大概率是國外傳進來的物種。例如洋姜、洋蔥、洋芋、番薯、番木瓜、番茄、番荔枝等,都是原產自國外,有些來自北美洲,有些產自南美,有些則是熱帶地區。它們通過各種途徑傳到了全世界,也傳入了我們國家。這些作物之中,最具傳奇歷史的我認為是番薯。或許有人會說,番薯不就是紅薯地瓜嗎?有什麼特別的呢?

這段記錄有歷史資料佐證,顯得非常傳奇。被帶回國的番薯藤生命力驚人,很快在我國的土地上紮根生長,如今已經遍布全國。

㈡ 紅薯是誰引入中國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吃瓜不忘引瓜人!紅薯,最早叫番薯。番的意思較多,其中一個就是域外的、外族的、外國的,舊時概指外國的,也就是從外國過來的。古時整個世界都是以農業為主,所以從國外引到我國的瓜果蔬菜,都叫「番××」,如番茄、番薯等。毋庸置疑,番薯即紅薯,是從外國引種到我國的。

那麼,紅薯是從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誰是我國引種紅薯的第一人呢?

從飢寒交迫餓肚皮,到今天衣食富足奔上了小康的今天,確實有必要回念救飢續香火的紅薯、感恩冒險開源的引種人。

據史料記載和考究,紅薯是從明代後期傳入我國的。在引入我國之前,紅薯最早在中美洲一帶種植,後西班牙人從其征服和殖民的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地將紅薯帶到被其殖民統治的菲律賓等地進行種植,到了明朝的萬曆年間始傳入我國。

最早的記載是1582年由廣東東莞的虎門北柵人陳益隨商船冒著生命危險偷偷將紅薯藏在銅鼓中幾經周折帶回老家虎門進行試種,成功後被其廣為傳種,使紅薯成為了當時特別重要的救飢口糧,自此至今紅薯也就成為了我國最重要的糧源之一。

所以廣東人陳益就成為我國引種紅薯的第一人,引種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去年,廣東省政府已將陳益的家族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彰顯和紀念陳益「中國引進番薯第一人」的巨大貢獻。

還有一個為我國廣泛種植紅薯做出突出貢獻的家族,就是福建的長樂人陳振龍的家族。據記載,明萬曆1593年間陳振龍及其子陳經綸到菲律賓做生意時發現從未見到過的、當地種植的紅薯。

「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產量又高,廣種耐瘠」。遂想將其引種到家鄉以解食不果腹之難。那時在西班牙殖民統治下的菲律賓將西班牙人帶來的紅薯視為果腹寶物,所以嚴格管制而「禁不令出境」。

而陳振龍則是絞盡腦汁、出謀劃策,一心想把此物帶到國內以濟民生。最後是將紅薯藤蔓纏繞入麻繩條索當中,浸入水、抹上泥而最終於農歷五月份被帶入老家福建。

就這樣,蔓入土結岀薯,薯育苗苗插秧,紅薯年年續種。就這樣,陳振龍及其子陳經綸將紅薯從菲律賓引種到福建廈門並在當地向外廣為傳種,後被農學家徐光啟推廣傳種到上海及江蘇一帶。康熙年間陳振龍的五代孫陳川桂又將紅薯引種到浙江一帶,其子陳世元及晚輩又繼續傳種到河南、山東、河北等地。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代代相傳,南傳北、東傳西、大江南北、黃河東西,紅薯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另有記載,紅薯於十七世紀初期傳種到上海及江蘇,1733傳種到四川一帶,1735年到了雲南地區,1752年傳種到貴州等地。

總之,自明萬曆的1582年陳益將紅薯引入到我國至今已400多年,紅薯的廣泛適應性和廣泛的種植量已使其成為我國與水稻、小麥、玉米並駕齊驅的四大糧食作物。在長達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中,紅薯在我國種植的歷史並不悠久,但是紅薯到了我國後所發揮的作用可謂大焉!

㈢ 我們平常吃的紅薯,是如何「來到」我國的

紅薯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尤其是減肥人士,最常見的食物就是紅薯了,紅薯吃起來甜甜的,營養價值極高。紅薯又被叫做番薯,大家提到這個番字的時候,番在以前指的是外國,大家覺得這紅薯應該是國外產的吧,那既然不是我們中國的,那紅薯是怎麼傳過來的呢?

回來以後,陳振龍和他父親一起給當時的巡撫呈了一份帖子,內容就是建議巡撫在當地培育這種紅薯,他們率先在自己的地里種植,經歷了幾個月以後就成功了。然後他們再給巡撫呈了一份帖子,這次也算老天有眼,正好福建大旱,糧食不夠吃,所以當時的巡撫就當機立斷。選擇了陳振龍父子的方法,在當地推廣紅薯。最後解決了糧食危機。

㈣ 鄭和下西洋為何沒能帶回土豆,玉米,紅薯

兄弟一看就是看穿越小說看多了吧,不說當時明朝對這些作物重不重視,當時恐怕這些作物的產量也沒有現在這么高,現在這些作物這么高的產量也是因為一代代的改良的結果

㈤ 紅薯是什麼來頭,它改變了中國歷史

我們現在經常能吃到的番薯其實最早的時候並不是產自於中國,而是在明朝時期傳入我國的,而這個小小的番薯卻在那個時期拯救了當時的多數人,成為了改變中國歷史的糧食。

番薯的原產地在美洲,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福建的商人叫陳振龍,他在經商的過程中發現這個物種,除了可以在任意土地上耕種,最重要的是產量極高,所以他帶著這個品種幾經波折回到了大明朝,經過自己試著種植後果然效果非常好,之後就開始在全國大范圍的推廣,每逢到了災年,小小的番薯可以說是讓無數人可以不再挨餓,就這樣人們在災荒的途中一邊走一邊種植番薯,可以說劉振龍的這個舉動造福千秋。

㈥ 紅薯為什麼又被稱為番薯,它是如何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的

紅薯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它吃起來甜甜的,而且非常有營養。我們知道紅薯還有一個名字叫作“番薯”,一看這個“番”字,我們就知道,紅薯並不是原產於中國的食物,這是因為我們一般是把外國稱為“番”。其實,紅薯是原產於美洲的一種食物,後來哥倫布發現了紅薯,就把紅薯帶回了西班牙種植。紅薯在我國明朝時期才傳到我國,它能夠進入我國和明朝一個叫作陳振龍的秀才有關。



紅薯就這樣被帶回了國內,百姓們馬上將紅薯種植起來,很多人都由於有了紅薯,才吃上了飽飯。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6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0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6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4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7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2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