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聖家堂什麼時候竣工
① 西班牙建築師高迪的建築風格解析
一、高迪的建築風格
高迪建築風格屬於現代主義建築,同時他也是塑性建築流派的代表人物。早起的高迪,屬於維多利亞式,作品中盡顯華麗和唯美,在後期,他開始採用歷史風格,是西班牙著名的哥特風格復興的主要人物之一。
他設計的建築,都是以自然復現為主要特點,因此他作品中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一,是大量運用曲線,在他的作品中,幾乎看不到直線和直角。因為在高迪看來,直線是一種人為產生的因素,而唯有曲線才是復合自然的。所以高迪的作品中,大量融合了東方風格、現代主義、自然主義等許多形態各異的元素,使他獨樹一幟,成為現在我們見到的高迪風格。
其二,高迪在作品中善於色彩繽紛的瓷磚及瓷磚碎片。比如在設計「古埃爾公元」的時候,在連接其區域的大部分牆面,地面,甚至座椅長凳上,都嵌滿了瓷磚。這樣的設計,不僅讓作品突顯出其地方風格,同樣給觀者留下巨大的視覺沖擊和無限的想像空間。
在常理下,身為建築師需要經常到工地上面走走,因為建築一旦離開了建築師,就可能使得其建築喪失了原本的味道。但是高迪的建築,沒有他幾乎無法完工,他獨特的設計方案,使他不僅是一位建築師,更是一位結構大師。
高迪建築風格大膽,浪漫,狂野,但其中又不乏細膩。就好像是一副美輪美奐的印象派畫作,身處其中,你能感受到他作品給你帶來的沖擊,像是置身於童話世界中一般。
二、高迪的作品
高迪作品相當豐富,是西班牙建築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他有7處作品現已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之中。
高迪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古埃爾公園。古埃爾是高迪畢生唯一的好友和導師,有一次古埃爾忽然決定建一個西班牙富人居住的場所,打造成一個花園式的城市。因此他在巴塞羅那買下了一座山,邀請高迪為他設計。高迪將這里設計成為十幾個區域,分別已小橋、道路相連接,其中配以鑲嵌著彩色瓷片的長椅,設計得恍如童話故事一般。如果之後高迪沒有繼續創作其他作品,緊緊以古埃爾公園這件作品,就足以讓他名垂青史。但是這樣的設計,最終僅僅售出一個區域。這原因還得和當時的社會相結合,因為當時沒有電梯,想要到達那裡,必須走過很長的一段山路才可以到達。
聖家族教堂是高迪作品中耗時最長,規模最大的一處作品,可謂是耗盡了他一生的心血。聖家族教堂是巴塞羅那書商朱塞佩-瑪麗亞·博卡貝里亞邀請高迪設計的。高迪以巴比倫塔為原型,由12座高塔組成,簇擁著中間的一座中心高塔。12座高塔的寓意是耶穌的12位門徒。截止目前,這作品也尚未竣工完成。聖家族教堂始建於1884年,到今天,已經是第五位繼承者了。根據估計,完成這項工程,每年消耗300萬美元的資金,最快也要在2026年才可竣工。而慢的話,則要到2050年了。
高迪最終沒有親眼見到他的作品完工,但他死後,他被安葬在這個教堂的地下墓室中,終有一天,他可以在地下,見到教堂的落成。
三、高迪的評價
一直以來,對安東尼高迪的評價,都以「天才」、「鬼才」稱呼。在高迪學生時代,畢業時,他的作品是設計一所大學的禮堂。在見到他的作品之後,學校中所有老師都為之驚嘆,但也有提出反對意見的,原因是作品的想像太過於天馬行空。然而最終高迪還是獲得了畢業證書,學校的校長不由發出感嘆說:不知道該把這本畢業證書頒發給一個天才還是一個瘋子。
由此可見,高迪初期的作品,就已經超越了正常的想像,而到了後來,他的天才想像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高迪的作品,就是一種藝術,正如他親手設計的「古埃爾公園」就是一座懸在高山上的巨型藝術品。他所設計的建築,無不都承載了他豐富想像和藝術的靈感。所以我們對安東尼高迪的評價說:他既是一個建築師,同時又是一個藝術家。
在建築方面,設計師可以堪稱天才的,歷史上少之又少,而能將建築和藝術完美地融合為一體的,更是鳳毛麟角。而高迪恰恰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的影響力,卻遠不如他的同鄉,也同樣被成為天才的建築師米拉萊斯。原因很簡單,高迪設計的建築風格獨特,很難被模仿。
另一個方面,高迪在設計中,十分喜歡使用曲線,這是許多建築師所不能接受的。然而恰恰是這種風格,才體現了他智慧和靈感的所在,使得他大部分的作品,至今都成為了文化遺產。
四、高迪的生平經歷
1.青年時期
安東尼奧·高迪作品安東尼奧·高迪1852年6月25日誕生於離巴塞羅那不遠的加泰羅尼亞小城雷烏斯。父親是一名鍋爐工,母親在家操持家務。他們敦厚善良,是虔誠的教徒,過著簡朴、平靜甚至有些寂寞的生活。
高迪排行第五,也是老小。應當說,安東尼奧生逢其時——就在他出生前不久,國王剛簽署了全面改建巴塞羅那的詔令。工商界的富豪們紛紛斥巨資投入巴塞羅那的改建工程。他們在營造新的建築時都喜歡別出心裁,爭奇斗艷。那時,建築師的職業十分吃香,人們趨之若鶩。正如多年之後很多男孩子都渴望成為宇航員一樣,那時的男孩都想快些長大,造出奇妙的建築來,以便揚名天下。
高迪的簽名高迪也渴望成為建築師,但如何建造,他的想法與眾不同。他不想挖空心思地去「發明」什麼,他只想仿效大自然,像大自然那樣去建築點什麼。年輕的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只有瘋子才會試圖去描繪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愛,而且可以說,還是疾病幫助他培育起了這份情愫。還在很小的時候他就患有風濕病。他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一人獨處,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靜觀」。哪怕一隻蝸牛出現在他的眼前,他也能靜靜地觀察它一整天的時間。
到了青年時期,他還是那樣孤僻內向、不愛交際,所以真說不上有誰特別喜歡他。學習上他屬於中不溜兒,只是畫圖畫得特別棒。他最早的作品是替中學生自辦的手抄本雜志《滑稽周刊》畫一批插圖,雜志每期出12份,算是相當多的了。
1870年,高迪進入巴塞羅那建築學校就讀。在校的頭兩年,災難接踵而至:先是醫校剛畢業的大哥不幸去世,接著是母親病故,再後是姐姐撒手人寰,留下一個幼小的女兒。老父只好帶著外孫女搬到巴塞羅那來與兒子同住。安東尼奧不得不一邊學習,一邊賺錢養家糊口。
還是學生的時候,高迪便參加了巴塞羅那若干「奇觀」的建造。名義上他是幾位大建築師的助手,但是交給他設計的幾個部分全是他自己獨立完成的。
1877年,高迪為一所大學設計禮堂,這也是他的畢業設計。方案出來後,引起很大爭議,但最後還是被通過了。建築學校的校長感嘆地說:「真不知道我把畢業證書發給了一位天才還是一個瘋子!」
2.結識莫逆之交
1878年是高迪職業生涯中最為關鍵的一年。這年,他不僅獲得了建築師的稱號,更主要的是結識了歐塞維奧·古埃爾這位後來成為他的保護人和同盟者的朋友。古埃爾既不介意高迪那落落寡合的性格,也不在意他那乖張古怪的脾氣,因為他深信,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建築學天才。看來,他也已認同了這樣一個真理:「正常人往往沒有什麼才氣,而天才卻常常像個瘋子。」高迪的每一個新奇的構思,在旁人看來都可能是絕對瘋狂的想法,但在古埃爾那裡總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應。由高迪設計和古埃爾出資建築的古埃爾庄園、墓室、殿堂、公園、宅邸、亭台等,都成了屬於西班牙和全世界的建築藝術傑作。高迪在此中得到的是每個創作者所渴望的東西:充分自由地表現自我,而不必後顧財力之憂。
高迪終生未娶,他與女人似乎是無緣的。他曾經說過:「為避免陷於失望,不應受幻覺的誘惑。」據說,他年輕時曾有過一段羅曼史,但後來那位姑娘另作了選擇。她是對的。
除了工作,高迪沒有任何別的愛好和需求。在生活上他真顯得有點傻氣、瘋癲。他常年留著大鬍子,成天是一副陰沉沉、讓人捉摸不透的表情。除了古埃爾,他沒有別的朋友。他只說加泰羅尼亞語,對工人有什麼交代就得通過翻譯。他只帶了兩個學生在身邊,多一個他都嫌煩。他似乎覺得,只要與這兩個學生交往,就能保持他與整個世界的平衡了。
他吃得比工人還簡單、隨便,有時乾脆就忘了吃飯,他的學生只得塞幾片麵包給他充飢。他的.穿著更是隨便,往往三年五年天天穿同一套衣服,襯衫是又臟又破。看著他那副窮酸樣子,還真有人拿他當乞丐施捨。
3.設計古埃爾公園
古埃爾把高迪引入巴塞羅那上流社會後,愛趕時髦的富人們紛紛請他設計、建造公館、別墅等,從此他就忙開了。他先是為一位工業家的遺孀建造富麗堂皇的巴洛克式宅邸,後又設計、建造了造型奇特的巴特略公寓,再後又建造了像哥特式城堡的貝列斯瓜德別墅。
當然,他更沒有忘記為他的摯友古埃爾效力。可以說,古埃爾跟高迪一樣也是一位幻想家。
1900年他突發奇想,決定建造一座花園式城市。這是一個極為宏大的計劃。為此,他在巴塞羅那郊區買了一座光禿禿的山頭,打算就在這里建設「古埃爾公園」——巴塞羅那上流社會的富人居住區。高迪滿腔熱情地支持古埃爾的這一計劃。自然,當時他們倆誰也沒考慮到,這個選址畢竟離市區太遠,地勢也太高了。就是今天,人們除了使用兩部大型升降梯代步外,還得走很長一段陡峭的山路才能到達那裡。難怪當時就有不少人認為,選擇這樣的地方建住宅區簡直是發瘋了。
高迪把這一大片山地劃分成十幾塊單獨的地塊並用大圓石作了標記,接著浩大的建築工程就開工了。正是在古埃爾公園這里,高迪成功地將大自然與建築有機地結合成一個完美的整體。這里的一切——小橋、道路和鑲嵌著彩色瓷片的長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盪流動著似的,構成詩一般的意境。按建築師的意圖將成為未來居民休憩場所的中央廣場,建有柱廊,但其中的柱子沒有一根是筆直的,全像天然森林中的樹干。
這里處處能帶給人驚喜。整座公園像一個童話世界,又像一件懸掛在空中的巨型藝術作品。即使高迪不曾建造任何其他建築,單單這座公園就足以使他名垂青史了。
古埃爾公園從建築藝術上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但從經濟上說卻是一大失敗。園內規劃為私人住宅建築用地的16塊土地,僅售出了一塊。原因很簡單:巴塞羅那人不想天天爬山越嶺,他們不是山羊!
4.設計巴特羅公寓
巴特羅公寓(也譯為巴特羅之家)與米拉之家相去不遠,它雖然不是高迪所建,但卻經過高迪從外到里全部改頭換面的工程。
巴特羅之家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以聖喬治和惡龍的故事為背景的屋頂及正立面,上釉的波狀麟片瓷磚如惡龍背部,使得刺在龍脊上的十字架格外耀眼;而屋子的外觀,則以受難者的骨頭為窗飾,增添童話故事般的氛圍。
再以海藍繽紛的磁磚拼貼出「海洋」的主題,所營造出的海洋味兒正象徵加泰羅尼亞人與海為伍,冒險犯難、追尋自由和樂觀進取的民族精神。
屋子內部的設計,同樣令人驚奇。高迪利用不同深淺的藍色瓷磚、陶瓷,拼湊出如在深海中的天井,而以流線的柚木,做為傢具、樓梯扶手、窗框、書桌、椅子等豪華傢具,雍容華貴。
5.設計米拉公寓
在巴塞羅那帕塞奧·德格拉西亞大街上,坐落著一幢聞名全球的純粹現代風格的樓房——米拉公寓。老百姓多把它稱為「石頭房子」。它與高迪的另外兩件作品一起,在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文化遺產。
佩雷·米拉是個富翁,他和妻子參觀了巴特羅公寓後羨慕不已,決定造一座更加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米拉找到了紅極一時的中年建築師高迪,請他來設計、建造,並答應給他充分的創作和行動自由。不過事後他才發覺,他的這一允諾是有欠考慮的。
工程熱火朝天地展開了。米拉卻在工地上憂心如焚地打轉轉,因為他心裡有許多問題百思而不得其解:為什麼工程已開工卻不見圖紙?為什麼沒有預算?為什麼沒有設計方案?如此等等。高迪默不作聲——語言不是他表達意見唯一的和最好的方式。不過,終於有一天,他沉不住氣了,從口袋裡摸出一張揉得皺巴巴的紙片,沖著米拉說:「這就是我的公寓設計方案!」
米拉公寓可憐的米拉時而抓住自己的錢包,時而又揪住自己的胸口,高迪卻若無其事似地微笑著。他顯得挺得意地搓著雙手,對米拉說:「這房子的奇特造型將與巴塞羅那四周千姿百態的群山相呼應。」
米拉公寓的屋頂高低錯落,牆面凹凸不平,到處可見蜿蜒起伏的曲線,整座大樓宛如波濤洶涌的海面,富於動感。高蒂還在米拉公寓房頂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狀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軍士,有的像神話中的怪獸,有的像教堂的大鍾。其實,這是特殊形式的煙囪和通風管道。後來它們與古埃爾公園和聖家族大教堂一樣,也成了巴塞羅那的象徵。
總之,米拉公寓里里外外都顯得非常怪異,甚至有些荒誕不經。但高迪卻認為,這是他建造的最好的房子,因為他認為,那是「用自然主義手法在建築上體現浪漫主義和反傳統精神最有說服力的作品」。
佔地一萬一千平方公尺的米拉之家(Casa Mila),堪稱高迪落實自然主義最成熟的作品。從里到外,整個結構既無棱也無角,全無直線的設計營造出無窮的空間流動感。
因為採用乳白原色的石材,米拉之家又被巴塞羅那人昵稱為採石場(La Pedrera),外觀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白色波浪形建築,配上精雕細致的鍛鐵陽台,顯得雄偉大器而且豪華精緻,令人佩服高迪對鑄鐵素材之熟捻,並能將之發揮得淋漓盡致。
由於米拉之家位於轉角,高迪想盡所有的方式節省空間,首先是建築的外觀採用看起來厚重,但實際上非常薄的石材板;又設計了兩個天井,住家平面圖因此成為甜甜圈形,每一戶都能雙面採光,家中各個空間還得以互相串連,不但節省走道空間,內部也沒有任何一道牆是不可拆的,可謂是節省空間到最後一厘米,不論在當時還是今日,應該都是大膽、科學,而且前衛的設計。
除了外觀攝人,待你登上屋頂時,十幾個造型新穎前衛的「外星悍客」矗立其上,恍如穿越時空,呈現出的未來世界令人莞爾,其實這些都是排煙管或水塔,只是高迪習慣將其美化,變成一個美麗而可以遊憩的地方,不得不再次懾服於高迪豐沛的想像力,即使近百年後的今天來看,一樣前衛耀眼!
不過,建於1906-1910年的米拉之家,命運坎坷,雖然原為工業巨子的豪宅,後來卻淪為賭場,也曾翻身為補習班和分租公寓。
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後,才在1986年由卡沙文化基金會(Centre Calture Caixa Catalunya)以九億西幣買下,又以十億西幣整修,而重現其美麗。
6.設計聖家族教堂
建造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羅那書商朱塞佩-瑪麗亞·博卡貝里亞提出的。他是聖徒約瑟夫崇敬會的創始人,該會的會員紛紛為此慷慨解囊,還聘請了建築師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亞設計並主持建造。但開工不久建築師與崇敬會吵翻了,撂了挑子,古埃爾便建議請高迪接手主持其事。
它位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巴塞羅那市區中心,始建於1884年,保守估計竣工時間2050年,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在2026年才能看到成品。盡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築物,但絲毫無損於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教堂主體以哥特式風格為主,細長的線條是主要特色,圓頂和內部結構則顯示出新哥特風格。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偉大的建築,也可以說是他心血的結晶、榮譽的象徵。
1915年的高迪在向教皇展示自己的設計世人對巴比倫塔總有一種奇怪的偏愛,高迪也未能例外。他為教堂聖殿設計了三個宏偉的正門,每個門的上方安置4座尖塔,12座塔代表耶穌12個門徒。還有4座塔共同簇擁著一個中心尖塔,象徵4位福音傳教士和基督本身。截止至2012年9月已完工兩個門共8座高塔。
在設計教堂內部裝飾時,他想方設法把《聖經》故事人物描繪得真實可信。為此,他煞費苦心地去尋找合適的真人做模特。譬如,他找到一個教堂守門人來描繪猶大,又好不容易找了一個有6個指頭的彪形大漢來描繪屠殺兒童的百夫長。此外,為了在一座門的正面表現被殘暴無道的猶太國王希律下令屠殺的數以百計嬰兒的形象,他還特地去找死嬰,製成石膏模型,掛在工作間的天花板下面,工人見了都感到毛骨悚然。
170米的高塔、五顏六色的馬賽克裝飾、螺旋形的樓梯、宛如從牆上生長出來的栩栩如生的雕像……,龐大的建築顯得十分輕巧,有如孩子們在海灘上造起來的沙雕城堡。不過教堂顯得有些令人恐怖,難怪有的民眾稱之為「石頭構築的夢魘」。
但當羅馬教皇利奧十三世宣布支持建築這一教堂時,巴塞羅那人馬上便喜歡上這座教堂,也愛上它的建築師高迪了。
7.高迪之死
1926年6月10日,巴塞羅那舉行有軌電車通車典禮,全城喜氣洋洋。裝飾著彩旗、鮮花的電車在歡快的樂曲聲和雷鳴般的掌聲中開動了……突然,電車把一位老人撞倒了!
起初,沒有人知道他就是高迪。他穿著寒酸,形容枯槁,人們以為這個糟老頭子只是個乞丐罷了。他被送到醫院後不久就斷了氣。像所有橫屍街頭的流浪漢一樣,過幾天就該送到公共墳場草草埋葬了。沒想到有一位老太太竟然認出這個老頭就是安東尼奧·高迪。天哪,他可是巴塞羅那最偉大的建築師和最傑出的公民,整個西班牙的驕傲啊!出殯那天,巴塞羅那全城的人都出來為他送葬、致哀!
高迪被安葬在聖家族大教堂的地下墓室。
這座大教堂至今尚未完全竣工。截止至2010年8月建設者已經是第五代了。由於資金匱乏,工程進展緩慢。工程平均每年耗資300萬美元。即使在資金供應很穩定的情況下,恐怕至少也還得建65年。實際上,誰也說不準究竟還得建多少年。高迪知道,這項工程開工時沒有他,完工時(如果能完工的話)也不會有他。也許,使這座教堂成為一個永恆的建築工程,成為像大自然一樣永恆的過程,正是天才高迪留給世人的禮物,正是高迪的初衷呢!
五、高迪代表作品年表
1877-1882,休達德拉公園
1883-1888,文森之家Casa Vicens1884-1887,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1883-1885, 隨性居
1884-1887,奎爾別墅Finca Guell
1884-1926 ,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1886-1889 ,奎爾宮Palau Guell,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1887-1894 ,阿斯托加主教宮
1888-1894 ,聖德雷沙學院Collegi de les Teresianes
1898-1904 ,卡佛之家Casa Calvet
1898-1915 ,奎爾紡織村及教堂Colonia Guell
1900-1902 ,貝列斯誇爾德Bellesguard
1900-1914,奎爾公園Parque Güell,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1901-1902 ,米拉勒之門Puerta de la Finca Miralles
1904-1906 ,巴由之家Casa Batlló,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1906-1910 ,米拉之家Casa Milá,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1909-1910,聖家堂教會學校Sagrada Familia Parish School,其教堂地下室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共有7處安東尼·高迪的建築作品被列入世界遺產。
② 西班牙建了一百多年沒建好的教堂叫什麼名字
聖家族大教堂
教堂始建於1882年,距今已經一百三十四年了,到現在仍舊在建築中,盡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築物,但絲毫無損於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③ 世界最美幾大建築物
古漢根博物館(西班牙)
美國建築師弗蘭克·蓋里的古漢根博物館建在西班牙南部城市畢爾巴鄂。自1997開館以來,一直是現代建築中最具影響、最突出的建築之一。博物館鈦金屬做成的帶狀設計是為了紀念畢爾巴鄂的工業化,也是為了向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紐約的古漢跟博物館致敬。
布達拉宮(中國)
布達拉宮高踞在神聖的拉薩市。這個宏偉的建築有13層樓高,設有幾千個房間,風格恰似傳統的藏教禪寺。據說公元7世紀有7000多人參與建造布達拉宮。布達拉宮現在是中國國家博物館,也劃入了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之列。
新亞歷山大圖書館(埃及)
古埃及金字塔和新亞歷山大圖書館使埃及有幸擁有世界上最古老和最現代設計中最好的建築。它像一塊傾斜的巨大鐵餅,也像一個巨型的電燈開關。亞歷山大港的海邊圖書館是新千年首個完美設計。它於2002年建成,靈感源於公元前3世紀建成的,最偉大的古典建築的亞歷山大圖書館。該建築的傾斜設計寓意它是地中海面升起的第二輪太陽。圓形大廳可同時容納800萬本書。
聖家堂(西班牙)
聖家堂無疑是全球最奇特的教堂,是由歷史上最古怪的設計師之一的安東尼·高迪設計建成。聖家堂從1882年開建,教堂尖塔酷似被拉直的章魚爪,然而由於高迪的設計太過復雜,該教堂到現在還未完全竣工。完全竣工的教堂有三個立面、18個塔子。其中最高的塔子高170米,代表著耶穌。計劃在高迪去世100周年之際即2026年完成這個巴塞羅那的地表建築,雖然這個時間也太長了一點。
泰姬陵(印度)
這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築嗎?還是最浪漫的建築(忽略周邊雜亂的工業城市和混亂的街攤)?這座被印度詩人泰戈爾描述為「永恆不滅的愛的淚珠」的泰姬陵坐落在阿格拉,是由國王沙賈汗指揮修建,用於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泰姬·瑪哈爾,她在1631年生育他們的第14個孩子死不幸去世。這個由漢白玉修建而成的泰姬陵是對愛情的一個奢華的紀念,因此每年吸引著充滿幻想的年輕情侶前來參觀。
伊瑪目清真寺(伊朗)
伊瑪目清真寺坐落在世界最大的廣場——伊瑪目廣場旁邊,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淡藍色和黃色瓷磚鑲嵌而成。它是一座17世紀建築,瓷磚的顏色隨自然光而改變。主穹頂高54米,點綴著錯綜復雜的花卉馬賽克圖案,大門高達30米,堪稱是薩法維時期(1502至1772年)建築風格的最高典範。清真寺偏離廣場45°傾斜修建而成,因此得以面向伊斯蘭教聖地——麥加。
冬宮(俄羅斯)
冬宮被認為是俄羅斯非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外殼,坐落在聖彼得堡內瓦河畔,由設計師拉斯特雷利為俄國沙皇設計修建的冬日住所。冬宮占據整個街區,它具有巴洛克時期的所有奇思怪想的設計風格。屋頂邊緣的雕塑像是要一頭扎進內瓦河的潛水員。不難想像冬宮這個城市的標志建築的修建向世界展示俄羅斯也有媲美歐洲的美麗建築。
騎士城堡(敘利亞)
勞倫斯形容敘利亞的騎士城堡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城堡」,這座山頂上的十字軍堡壘可能已經有800歲了,但就像是接受了一次完美的肉毒桿菌療法,在時間的蹂躪下依舊固若金湯,創造不老神話。它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紀城堡,岩石鑿出的護城河把厚厚的外牆和內部隔離開來。城堡內部就像一個小型城鎮,小教堂、澡堂、禮堂、哥特式涼廊一應俱全。唯有牆壁上生出的植被暴露出城堡的悠久歷史,好好地修整一番是就能輕松去除這些歷史痕跡。
奧斯卡尼邁耶博物館(巴西)
奧斯卡尼邁耶博物館由著名設計師奧斯卡·尼邁耶設計,建在庫里蒂巴,它檢驗著世人的審美。像所有其他偉大建築一樣,這個藝術博物館的外形讓有些人對它愛之深,另一些人又對它恨之切。它的主展廊形似反光的玻璃眼,高踞在一根黃色支柱上,經由一條架在水上的弧形破坡道到達。因為這奇思妙想的構造,它被稱作「眼睛博物館」。
索菲亞大教堂(土耳其)
索菲亞大教堂是伊斯坦布爾中心的地標建築,周圍的四個尖塔好似飛往月球的火箭。它作為一個東正教堂,始建於公元6世紀,後來作為清鎮寺,從1935年又用作博物館。這個巨型建築在僅僅5年內就得以建成,恢弘的穹頂寬約31米,高56米。穹頂下方基身滿是窗戶包圍,所有從裡面往外看,感覺穹頂輕浮於在建築上。
④ 聖家族大教堂的建設歷史
在教堂漫長的建造過程中,高迪曾說過這樣的話:「我的客戶(上帝)並不著急」。 當高迪於1926年去世時,大教堂的完成度大概在15%到25%之間。 在高迪死後,建築由首席建築師蘇格拉內(Domènec Sugrañes i Gras)主持,直到被1936年的西班牙內戰打斷。
部分未完成的建築、高迪設計的模型和設計工作室在內戰期間被毀壞。現在的設計則是基於被大火損壞的原設計和部分現代的改進設計重構而來的。自1940年以來建築師弗朗塞斯科·金塔納(Francesc Quintana)、普伊格(Isidre Puig Boada)、路易斯·博奈特(Lluís Bonet i Gari)和弗朗塞斯科·卡多內(Francesc Cardoner)依次接手了工作。 現任負責人是路易斯·博奈特之子喬迪·博奈特(Jordi Bonet i Armengol),自八十年代起在建築和設計過程中引入了計算機。巴塞羅那當地人喬迪·法利(Jordi Fauli)於2012年接手成為首席建築師。
聖家族大教堂的建設沒有任何政府和官方的教會的資金支持,最初的建設得益於個人捐贈。 現在門票收入也是建設的資金來源。 首席建築師喬迪·法利於2015年10月宣布70%的建設已經完成,建設已經進入了開工建設6座高塔的最後階段。高塔和教堂的大部分結構將於2026年,高迪逝世的100周年紀念之時完工; 裝飾工作將於2030或2032年完工。遊客門票為15-20歐元,以支撐每年2500萬歐元的建築預算。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加速了教堂的建設進程。現有的科技可讓石料在工地外,由計算機控制的鑽機打磨成形,而不必像上世紀一樣手工打磨石料。
2013年起,西班牙高速鐵路在聖家族大教堂地下的一條穿過巴塞羅那市中心的隧道中開始運行。
這條飽受爭議的隧道於2010年3月開始修建。西班牙工程部(Ministerio de Fomento)聲稱隧道的修建不會為教堂帶來風險。聖家堂的工程師和建築師們則表示反對,認為無法保證隧道不會影響教堂的穩定性。教堂委員會曾組織反對高鐵建設但並未成功。 2013年1月8日這一隧道正式投入使用,隧道內的軌道採用了將鐵軌嵌入彈性材料的工藝以抑制震動。
⑤ 世界上最著名的違建,為何130多年還沒完工
世界上最著名的違建是位於西班牙巴塞羅那市中心的聖家族大教堂,前130多年還未完工的原因是,因為他在西班牙國內屬於違章建築,但是在近期又獲得了西班牙政府的政治許可,從而開始第5代人的開工。
聖家族大教堂是西班牙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迪的畢生代表作。它位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巴塞羅那市區中心,始建於1884年,目前仍在在修建中。盡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築物,但絲毫無損於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教堂主體以哥特式風格為主,細長的線條是主要特色,圓頂和內部結構則顯示出新哥特風格。
據說現在從事聖家堂建設的工作者,已經是第五代人了,這座建了136年的璀璨建築,據悉將於2026年最終完工,那是高迪逝世100周年的日子。
綜上所述,世界上最著名的違建聖家堂教堂,之所以130多年還沒完工,是因為西班牙政府的違章建築禁令和我需要支付這一禁令合法程序的罰金。
⑥ 聖家族大教堂,還沒完工就成為世界遺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因為他實在是太宏偉了,凝結了西班牙的文化和藝術思想的精華。聖家堂(Sagrada Familia),也簡稱為「神聖家族教堂」、或「聖家族大教堂」,是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的代表作。它位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巴塞羅那市中心。它是巴塞羅那的象徵。這座教堂建於一八八二年。它已經建造了一百三十年了,現在仍在建造中。雖然它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築,但並沒有損害它作為世界上最著名景點之一的地位。
甚至外觀上的雕像都是由逼真的模型雕刻而成的。盡管這座教堂在理念和雄心上都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但它的規模仍未完成,這座九十五米長、六十米寬的教堂估計能容納10000名信徒,足以震撼人們的心靈。
⑦ 世界上最美最牛的爛尾樓,為啥修建135年還未完工
因為這個建築的資金全部是來源於真正的贖罪教堂,而且在這期間又收到了戰爭干擾,所以建造的速度是非常的慢了,有很多的人都不指望這個教堂建完了。這個大教堂是西班牙的象徵,從1882年就考試建造了,到現在還在建造中,但是現在官方發文表示這個教堂會在2026年徹底的完成。這里也會成為歐洲最高的建築。
在平時我們聽到爛尾樓的時候,會想到一些破爛不堪的建築,或者是被人們遺棄忘記的建築,可是這個最美最牛的爛尾樓卻是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這也說明這個爛尾樓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代表一個國家。所以國家不會放棄,會一直到建築完成。
⑧ 神聖家族大教堂的詳細資料
教堂雕塑大小與真實模特兒一致(資料圖片)
聖家族大教堂,又譯作「神聖家族教堂」、簡稱為「聖家堂」,堪稱上帝的建築,它是西班牙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迪的畢生代表作。
奉獻給勞動者的守護神——聖約瑟夫的聖家堂,於1884年以新哥特式風格在巴塞羅那市計劃區的東北邊啟建。翌年由高迪接手,高迪生前的最後40年歲月幾乎都投注在教堂工程上,不但做了模型研究,甚至藉由鏡子反射來觀測效果,就連外觀上的雕像都是依真實模特兒來雕塑。這座在創意和野心上都屬龐大工程的教堂雖至今仍未完工,但光是這95米長、60米寬,估計可容納萬名信徒的內堂規模,就足以撼動人心。
教堂共計有18座高塔,東、西、南側的「誕生立面」、「復活立面」、「榮耀立面」,目前只完成前兩道。描述基督降生的「誕生立面」出自高迪之手,連同北面後龕的牆壁於1912年完成;描寫耶穌與十二門徒最後晚餐的「復活立面」,線條簡潔的巨大雕塑則是約瑟夫·薩巴拉奇斯於1990年完成的作品,耶穌赴場一景中的士兵形像,是參考米拉之家屋頂的雕塑所創。
教堂內有電梯直達112米高的塔頂,在此遊客可將巴塞羅那市容收入眼底。地下室為一間小小的博物館,展出聖家堂的藍圖、模型,也能看到高迪為「誕生立面」所作的素描、石膏模型,這些能讓遊客更多體會他為求逼真所付出的心血。
根據保守估計,聖家堂還需要200年的時間才能完工。這一天會不會到來甚至還是個未知數,不過巴塞羅那人仍驕傲視之,滿心期待21世紀即將完成的「榮耀立面」。聖家堂深獲民心的昂然豐彩,非得親眼一睹,否則無以領受深刻的悸動。
⑨ 聖家族大教堂的介紹
聖家族大教堂(加泰羅尼亞語: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又譯作神聖家族大教堂,簡稱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是位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巴塞羅那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大型教堂,由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1852–1926)設計。盡管教堂還未竣工,但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遺產。2010年11月,教皇本篤十六世將教堂封為宗座聖殿。聖家族大教堂始建於1882年,後高迪於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1融入自己的建築設計風格、哥特式和新藝術運動的風格進行了建設。高迪將他的晚年投入了教堂的建設,直至73歲(1926年)去世時,教堂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2聖家堂的建設進展緩慢,僅靠個人捐贈和門票收入維系,中間又受西班牙內戰干擾,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間的建造時斷時續。2010年,建設的進程過半,然而整個建築過程中最大的一些挑戰依舊未被解決。2預計於2026年,即高迪逝世的百年紀念之時完工。3聖家族大教堂的建設長年來飽受爭議:有人質疑高迪本身的設計;質疑高迪去世後的建設可能違背了高迪的設計意圖;以及西班牙與法國間高速鐵路地下隧道的建設可能會影響教堂的穩定性等等,45但其仍以獨特的形象成為了巴塞羅那的地標性建築。
⑩ 巴塞羅那大教堂
巴塞羅那大教堂位於--巴塞羅那,這里是西班牙最大的商港和工業城市,人口約175萬,它在西班牙具有主要的經濟地位;同時,它還是西班牙的文化古城。市區依山瀕海,地勢雄偉。市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的古建築與現代化建築交相輝映。 巴塞羅那大教堂(又稱神聖家族大教堂,簡稱聖家堂)是西班牙巴塞羅那的一個巨型哥特式的教堂,實際上是由康諾恩荷斯之家、德卡之家和依亞拉迪亞卡之家這三個中世紀教堂組成。巴塞羅那大教堂始建於十四、十五世紀,後在1884年是由建築師高第所設計修建,這是他設計生涯晚期的作品,具有十九世紀的新哥特風格,但至今還未完工,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至今還在興建中的天主教大教堂。以其繁復的迴廊、尖頂和拱形屋頂、講道壇以及唱詩班而著稱於世,它巍峨壯觀的形態更是使它成為巴塞羅那的標志性建築。巴塞羅那聖保羅廣場上有階梯可通往著名的巴塞羅那大教堂。
結構特徵
分為生門和死門兩個出入口。死門所展示透露出的腐朽溶解的過程姿態,栩栩如生,和當時墮落的社會交相迴音,並且其不正常的力學結構原理也讓日本鬼子葬不絕口。
歷史變更
聖家堂初步的規劃源於19世紀晚期,一開始這個建築計劃並不是由高第主導,而是由建築師 Francesco del Villar規劃。但是由於Francesco與發起組織意見不合,才改由高第主導。19世紀80年代,在高第的監工下,開始動工建造,高第創造了一個與原始草圖完全不同的設計聖家堂。 高第一生的最終理想就是建造一間房子,讓聖父、聖子以及聖母可以一起住在裡面,秉持此一信念,高第貢獻他生命中40年的時間在聖家堂的建造上。再高第去世前的幾年,他不搭馬車,每天打扮的衣衫襤褸像工人一樣,走路數個小時去監督聖家堂的建設工作,再冗長的建設過程中,許多人對聖家堂抱持懷疑的態度,認為聖家堂永遠不可能完,對於社會上種種的反對聲浪,高第曾經笑說過:「我的顧客並不急 (My client is not in hurry)」 (這里顧客指的是聖父、聖子及聖母,在天主教的信仰中,神是有永生生命的)。 1926年6月8日,在監督聖家堂建設回家的途中,高第被煤車所撞傷,但是由於他蓬亂的穿著,路過的駕駛員不願意把他送到醫院,怕他沒有錢付醫葯費。最終,他被送到巴塞羅那的窮人醫院,第二天,他的朋友發現他再窮人醫院並且要把他送到巴塞羅那最好的醫院醫治,但是高第拒絕了,高第說:「I am here among the poor。」1926年6月10日,高第病逝,終其一生,他始終沒有見到聖家堂的完工。高第死後直到西班牙內戰,聖家堂的建設工作由Domènech Sugranyes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