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都邑縣有哪些
A. 邑是哪個城市的簡稱
沒有城市簡稱邑。
邑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上部是「囗」,表示城市;下部為跪著的人形。有土地有人,意思是都邑、城市。邑也作為縣的別稱。上古時,國都也稱作邑。
出處:
又《載師》:以公邑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註:公邑,謂六遂之餘地。家邑,謂大夫之采地。
又王畿亦稱邑。《書·湯誓》:率割夏邑。《詩·商頌》:商邑翼翼。
又侯國亦稱邑。《書·武成》:用附我大邑周。《詩·大雅》:作邑於豐。
又於邑,氣逆結不下也。《楚辭·九章》:氣於邑而不可止。《前漢·成帝贊》:言之可為於邑。註:於邑,短氣也。
又邑邑,與悒悒通。《史記·商君傳》: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
B. 臨沂九縣有哪些
臨沂九縣是郯城、蘭陵、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莒南、臨沭。郯城:是山東省南大門、齊魯大地與江淮地區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蘭陵:蘭陵縣初建於春秋時期,是山東境內最早設立的縣邑,初為魯國次室亭,公元前380年被楚國佔領並初置蘭陵縣邑。沂水:是臨沂市北部次中心,生態型山水城市。
臨沂九縣是郯城、蘭陵、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莒南、臨沭。
1、郯城:位於山東省最南部,地處魯蘇交界,南臨江蘇省邳州、新沂、東海三市縣,北半部與臨沂市臨沭縣、河東區、羅庄區、蘭陵縣接壤。是山東省南大門、齊魯大地與江淮地區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
2、蘭陵:蘭陵縣初建於春秋時期,是山東境內最早設立的縣邑,初為魯國次室亭,公元前380年被楚國佔領並初置蘭陵縣邑。
3、沂水:是臨沂市北部次中心,生態型山水城市。位於魯中南地區、沂蒙山腹地,居沂河、沭河上游。
4、沂南:是山東省臨沂市下轄縣,地處臨沂市北部的魯中地區,東鄰莒縣,西接蒙陰,南鄰市區,北接沂水。
5、平邑:歷史悠久,商代有顓臾國,西漢置平邑侯國,是中國古代「四大聖賢之一宗聖曾子、仲子和軍事家羊祜、羊欣,近代愛國將領和民族英雄左寶貴的故里。
6、費縣:是臨沂的衛星城、後花園、水源地、能源基地以及科教重地,還是臨沂城市規劃區的一部分。
C. 160年的渠邑是現在哪個縣
山東菏澤定陶區陶,最早是堯活動的區域,故名陶丘。周時封曹國,都陶丘春秋時曹國為宋國所滅,稱陶邑秦設定陶縣漢設濟陰郡,後改定陶國,東漢改濟陰郡唐設定陶鎮明以後一直是定陶縣新中國定陶縣屬菏澤專區,仍稱定陶縣去年撤縣設區,改為菏澤市定陶區
D. 鄉 邑 縣 郡 有什麼區別
鎮,就算鄉了。
郡>縣>鄉
郡,類似於現在的地區(市),比如杭州市(包括附屬縣),現在已經不用郡的說法了。
縣,很明白嘛,每個郡下面都包括了幾個縣,比如臨安縣,餘杭區也屬於縣級行政區。
鄉,就是鄉鎮了,臨平街道、南苑街道、東湖街道、星橋街道、五常街道;喬司鎮、塘棲鎮、崇賢鎮、餘杭鎮、閑林鎮、倉前鎮、良渚鎮、瓶窯鎮、鸕鳥鎮、黃湖鎮、百丈鎮、仁和鎮、運河鎮、徑山鎮;中泰鄉……都屬於鄉。
而關於邑的說法比較多,最早指的侯國,有時指的是小縣,有時也指鄉鎮。
E. 韓國行政區劃中的「邑」相當於中國的什麼
朝鮮半島的行政體制基本上是沿襲唐宋時期中國的行政體制,仿效唐宋時期的道州郡縣邑鄉里制度,適應朝鮮藩屬規制進行相應縮小。
韓國的地方行政區劃是這樣的:
시(市):人口五萬以上且具備形成城市一定條件的區域.如:경상북도 경주시(慶尙北道 慶州市),부산시(釜山市),인천시(仁川市)
군(郡):郡的地位和"市"相當。如:강원도 인제군(江原道 麟蹄郡),충청남도 공주군(忠淸南道 公州郡)
읍(邑):由市或郡管轄的人口在2~5萬的小城市,類似於我國的"縣"級城市。如:강원도 인제군 인제읍(江原道 麟蹄郡 麟蹄邑)
면(面):由市或郡管轄,地位與邑相當,但規模較小如:제주도 남제주군 표선면(濟州道 南濟州郡 表善面)
리(里):由"面"所轄的地區,多個里組成一個面。里即自然村,類似於我國的"鄉(村)"。如:제주도 남제주군 남원읍 한남리(濟州道 南濟州郡 南元邑 漢南里)
동(洞):最小的行政單位。相當於我們的「某某街道」。如서울특별시 중구 명동(서울特別市 中區 明洞)
另外,"동"的本意是村子的意思,是漢字詞。
F. 旬邑和_邑是同一個地方嗎
不是同一個地方。
原名_邑,1964年9月10日,因「_」字生僻,選同音常用字,改為旬邑縣。旬邑縣位於陝西省咸陽市北部,東接銅川耀州區,北依甘肅正寧,南傍淳化,西臨彬縣。古稱豳,秦封邑,漢置縣。周人先祖後稷四世孫公劉曾在此開疆立國,開創了古代農耕文明。>旬邑縣,別名豳,位於咸陽市北部,東接銅川市耀州區,北依甘肅正寧,南傍淳化,西臨彬州,隸屬陝西省咸陽市。全縣總面積1811平方千米,下轄9個鎮、1個街道辦、179個行政村 (截止2022年2月),30萬人口。旬邑縣榮獲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現代蘋果產業20強縣。
旬邑,周人先祖早期生活的地方。西周王朝建立後,將豳地劃入王畿之內,並置邑,為_邑。至戰國約秦孝公時期,始置_邑縣。1961年8月,撤銷大縣建制,恢復_邑縣,轄屬咸陽地區。1964年9月,因「_」字生僻,經國務院批准,改「_」為「旬」,名旬邑縣。現轄屬咸陽市。
G. 帶邑的地名都有哪些
全國帶邑的地名有很多,基本都是縣級地名,河南省的鹿邑 夏邑, 河北省的高邑 武邑,山東省的平邑 昌邑 臨邑,陝西省的旬邑 鄠邑,四川省的大邑等,邑字 在古代稱之為都邑。
H. 清末明初四邑是指哪些地區
邑是縣、縣城的意思,四邑就是指廣東省四個縣:新會、開平、台山、恩平。
四邑是全國著名的僑鄉,祖籍四邑的華僑、華人遍布世界各地,以南北美洲和南洋地區居多,世界各地的余氏宗親組織「余風采堂」大部分成員是祖籍四邑的余姓鄉親。
江門原是新會屬地,因此四邑是包括了江門市的。
I. 東漢末司隸州有哪些郡哪些縣
司隸州
東漢州名。亦稱司隸校尉部。東漢時轄郡七,縣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機構所在地,在洛陽縣。洛陽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司隸州的轄境相當於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陝西渭河平原。
1.司隸校尉部
京兆尹
治長安(今陝西長安三橋)。
領10縣:長安、長陵、陽唆、霸陵、杜陵、新豐、藍田、鄭縣、上雒、商縣。
右扶風
治槐里(今陝西興平)。
領15縣:槐里、茂陵、平陵、鄠縣、武功、美陽、郿縣、雍縣、杜陽、陳倉、渝麇、汧縣、漆縣、旬邑、安陵。
左馮翎
治高陵(今陝西高陵)。
領13縣:高陵、池陽、萬年、重泉、臨晉、頜陽、夏陽、頻陽、粟邑、衙縣、沒(去三點水加示部旁)栩、雲陽。
河東郡
治安邑(今山西夏縣禹王)。
領19縣:安邑、聞喜、猗氏、大陽、河北、蒲坂、汾陰、皮氏、絳邑、臨汾、襄陵、楊縣、平陽、永安、北屈、蒲子、端氏、蠖(去蟲加三點水)澤、東垣。
弘農郡
治弘農(今河南靈寶北黃河南岸)。
領9縣:弘農、陝縣、湖縣、華陰、盧氏、黽池、新安、宜陽、陸渾。
河南尹
治雒陽(今河南洛陽東北)。
領21縣:雒陽、平縣、平陰、谷城、河南、新城、梁縣、偃師、緱氏、鞏縣、成皋、滎陽、卷縣、原武、陽武、中牟、開封、苑陵、新鄭、密縣、京縣。
河內郡
治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大虹橋南)。
領18縣:懷縣、武德、平皋、州縣、溫縣、河陽、野王、波縣、軹縣、沁水、山陽、修武、獲嘉、汲縣、共縣、朝歌、盪陰、林慮。
J. 中國有幾邑字開頭的縣
我只知道2個
山東省青州府邑都縣
陝西省咸陽邑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