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什麼時候佔領的呂宋島
⑴ 浣洋訣2.12.3千島之核---呂宋的前世今生
八角捋須笑道:「最後說說呂宋島群。顧名思義,這個島群是以呂宋島為核心的。呂宋島是菲律賓第一大島,首都馬尼拉和人口最多的奎松市都在此處。」
「不過,關於呂宋(Luzon)名字的起源,各國的誤傳很多;實際上該名字本來是『陸宋』,形成於宋末元初之時。」
小武奇道:「哦?陸宋?什麼意思?」
八角呵呵笑道:「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那張史上海外華人建國圖?在爪哇島西部曾有一個順塔國(Sunda,巽他),是由宋末丞相陸秀夫之子陸自立率領的一些南宋移民所建的。」
「宋亡之後,下南洋的中華百姓很多,越南暹羅都有不少。而以陸自立為首的一夥人並非直接去的爪哇島、卻是先經過『呂宋』,待了一段時間後,覺得還不夠安全、才繼續浮海南下。」
小武大驚道:「你是說這些爪哇島順塔國的南宋後裔華人,是一路從廣東、呂宋、巽他,進行三級跳式的南下搬家的?」
八角點頭捻須微笑道:「不錯。先時在呂宋(陸宋)島以陸自立為領袖,逐漸匯聚了不少南下的宋人。他們曾使用宋朝的科技、教會了土著人使用石磨子給水稻穀去皮。」
「而在西方人的記載中,呂宋在南島土語中的意思就是『去稻穀皮的磨盤』---其實,這就是『陸宋』臨時政權留給南島土著最大的禮物和痕跡。」
小武張大了口,道:「原來是南宋傳承下來的『陸宋』之人、教會了呂宋人如何舂米!」
八角點頭道:「但是伴隨著『陸宋』政權的名聲逐漸響亮,當地華人覺得很有可能招來元兵南下討伐---於是他們放棄了這個距離廣東、福建並不太遠的根據地,又遠遠遷去了爪哇島西端的巽他海峽那裡。」
「這個決策顯然是正確的。後來元兵果然以福建為海軍基地,泛海南下一直打到了爪哇;更不要說距離還不滿1/3的呂宋島了(從福建泉州到呂宋島的海路不到1000公里,而到爪哇島則在3000公里以上)。」
小武長呼一口氣,點頭道:「原來如此!大概出於政治敏感的緣故,元朝時的南洋華人都不願提起『陸宋』的由來,以免招惹是非,所以後人也不知道。這確實有些道理!」
「但是我也看了一些其它的中國文獻,都說呂宋就是西班牙的別名?而且還有小呂宋和大呂宋之別---小呂宋指的只是呂宋島,而大呂宋指的是整個菲律賓?」
八角搖了搖頭,微笑道:「不是的。呂宋島是東洋針路(明朝南洋航線)上非常明顯而且巨大的地方,旁人怎麼可能搞錯?那個時候西班牙人還沒有來這里殖民呢!」
「在明朝鄭和下西洋之時,船隊多次停泊過呂宋島的港口。1405年,鄭和還親傳過永樂皇帝的旨意,冊封呂宋島華僑巨富福建人許柴佬(Ko Cha Lao)為呂宋總督---連任了20餘年,這如何能假?」
「而呂宋得名的原委在鄭和下西洋的官方記錄中就有描述,可惜詳本在明朝中後期被文官集團所毀(不讓皇帝再興下西洋之念)。雖有旁人的零散記錄仍然存在,但其中的精微曲折之處大為減少了。」
小武重重哼了一聲,氣道:「可恨這些鼠目寸光的猥瑣文官,自己完全讀不懂、也不會讀海外之書,還偏不讓別人讀!而照這么說來,鄭和當時分明是想把呂宋島當做遠洋航線上的重要基地之一咯?」
八角點了點頭,笑道:「正是。鄭和的船隊出中國後第一站就是呂宋,自然需要在這里設立大型補給站了。為了維穩,除許柴佬以外、還有幾位華僑受封了官職,管理群島中相對重要的幾個島嶼。可惜這些記錄也已被毀了。」
「1520年以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才先後來到了呂宋島,並且是葡萄牙人在航海日誌中先把呂宋記為Lucoes(陸宋)的。直到1565年後,西班牙人才佔領了呂宋島,並建立馬尼拉城市為據點。到1571年,他們基本占據了整個菲律賓,從此開始了長達300餘年的統治。」
小武恍然點頭道:「對呀!西班牙人來此的時間足足比鄭和晚了一個多世紀!如果西班牙的別名一直就叫做呂宋,那麼當鄭和來時,又怎能未卜先知呂宋島之名呢?」
八角捋須微笑道:「不錯。事實是葡萄牙人比西班牙人先看到了、呂宋島的當地人在使用石磨舂稻米,並且將工具稱為Losung---歐洲人很驚訝土人居然擁有著相當先進的舂米工藝,便以此來命名該島。」
「在大航海時代以前,呂宋一詞非但不能指代西班牙,同時也不能代表整個菲律賓。因為當地原本分為許多島國,並不曾統一過---比如明朝時中國交往過的麻逸、古麻剌朗等小國,都在今菲律賓境內,卻與呂宋的關系不大。」
小武看了半天西班牙殖民以前的菲律賓地區眾小國地圖,雖然仍有點糊塗,但也大致有了點概念,道:「這些小國之名都是英文,看不太懂,但也有點規律可循。」
「凡是以Sultanate開頭的就是蘇丹國,表示該國信奉伊斯蘭教;凡是以Rajahnate開頭的就是羅闍國,表示該國信奉印度教。我說的對吧?兩者都不少呢。」
八角點點頭,贊許道:「不錯,有點眼力。各印度教國的首領,都叫做羅闍(Rajah);而各回教國的首領,都叫做蘇丹(Sultan)。你說的完全正確。」
「不過,畢竟還是在西班牙人來了以後,才以呂宋島為基地,逐漸吞並了其它眾多島嶼,逐漸擴展到今天菲律賓的規模。故從小呂宋的地理概念(呂宋島)一路發展出大呂宋(整個菲律賓、包含6千餘島嶼)的國家概念,的確是西班牙人的功勞。」
小武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想必正因為西班牙人對呂宋島的傑出歷史貢獻,才導致旁人誤以為呂宋等於西班牙吧!」
八角捋須微笑道:「先前在元朝時,由於討伐爪哇失敗,元軍便沒有再從呂宋、婆羅洲、爪哇這一路掃盪下來。但是,擊退元朝入侵的滿者伯夷帝國(以東爪哇為核心)反而將疆域擴展到很大,據說最北達到了Saludong(馬尼拉的土名)。」
「後來,呂宋本土的湯都王國(Tondo)逐走了滿者伯夷(Majapahit)的軍隊。然後又是汶萊蘇丹國的勢力入侵,呂宋又演變成了馬尼拉王國---這時候當地已經擁有了從印度教到回教的各種宗教信徒。」
小武皺了皺眉頭道:「呂宋的宗教情況比較復雜?但是有沒有中國的宗教呢?」
八角捋須點頭道:「宋、元、明的中國人不斷航海南下,使得當地的華人移民越來越多。不過,搬來的華人雖然多數信奉道教,但供奉的神祗過多,便在宗教上不太成氣候。」
「到了明朝中後期,西班牙人來到呂宋島殖民之時,又傳來了天主教,並且還帶來了很多墨西哥人。」
小武詫異道:「怎麼會有墨西哥人?」
八角呵呵大笑道:「因為西班牙人是先去了美洲、征服了墨西哥,然後才跨越了太平洋,從地球的另一邊航海過來的。這就同葡萄牙人或阿拉伯人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來菲律賓的路線截然相反。」
「由於兵力不足,西班牙人自然會帶上已經征服了的墨西哥人服役;於是這些墨西哥人後來也就留在菲律賓繁衍生息了。」
小武這才明白,點頭笑道:「原來西班牙人是從美洲那邊過來的!」
八角捋須微笑道:「然而去域外殖民建國這種事情,華人也並不是沒有想法的。本來在海外華人故國的名單裡面,還要添上呂宋島---有一件事情不可不知。」
「那就是在1574年(明朝中後期),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海盜之一、原本橫行閩、粵、台一帶的林鳳,打算去化外之地獨自立國。」
小武詫異道:「林鳳?沒聽說過。」
八角笑道:「當時林鳳組織了約62艘戰船,一共有5500人進發呂宋島(包括1500婦女)。他們帶上了種子和工具,打算落地生根、並且逐走西班牙人。」
「這支大軍登陸之後,受到華僑和土人的廣泛響應,殺滅西班牙人、墨西哥人甚多(包括西班牙駐菲總指揮),於是在修築玳瑁港後、林鳳自立為呂宋國王。」
小武大為驚訝道:「這事兒我怎麼一點都不知道呀?林鳳收復呂宋,豈不是跟鄭成功收復台灣、幾乎一模一樣的嗎?」
八角點頭哂笑道:「不過是成王敗寇而已。你對這兩者的感知不同,只是因為鄭成功在台灣逐走了荷蘭人,是個勝利者;而林鳳在呂宋最終敗給了西班牙人,是個失敗者。」
「說起來,兩個政權前後也激戰了一年多。林鳳原本應當抓住有利時機,集中全力圍攻馬尼拉,直至徹底解決西班牙人核心主力,或許可以全勝。」
「但由於種種原因,西班牙人獲得了喘息之機。雖然在第二次進攻馬尼拉時,林鳳的三路人馬有一支進入了馬尼拉,但終因無法跟進而被對方擊敗。最後,林鳳的主力撤回了海上。」
小武詫道:「西班牙人的兵力多嗎?」
八角搖了搖頭道:「西班牙人的兵力並不太多,而且分散在菲律賓各地。西班牙總督最初發現林鳳軍隊的時候,很擔心來不及組織有效抵抗力量,馬尼拉就失守了。」
「當地很多土人都因為被天主教欺壓的原因(強迫他們放棄原有信仰而改信天主教)、此時都在呼應林鳳---他們殺死了很多神父,並尊奉林鳳為王。再加上當地華僑的數量遠多於西班牙和墨西哥人,故此林鳳的威脅極大。」
小武驚道:「其實林鳳奪下呂宋的幾率也是不小的,對嗎?他差一點就跟鄭成功一樣青史留名了!」
八角笑道:「不過林鳳最終還是被西班牙人擊敗了。但他卻從被圍困得水泄不通的玳瑁港里挖掘運河、逃出生天、不知所蹤---有人說他隱姓埋名、又去了台灣;也有人說他去了其它無名島嶼,沒有離開過菲律賓。」
「菲律賓永遠留下了關於林鳳的許多傳說。只是在當時,西班牙人藉助勝利的機會,大肆消滅了不少華僑和敵對的土人,使得呂宋的華人勢力一時大減。」
小武連連搖頭,嘆道:「可惜可惜。在這次馬尼拉之戰里,西班牙人若是戰敗,很可能會像台灣的荷蘭人那樣敗走後遠去。那麼此後的呂宋就是另一片天了!」
八角笑道:「的確有可能。實際上當時雙方廝殺過於慘烈,有些西班牙人懼怕華人日後報復---雖然已經險勝,但還是逃回了墨西哥,不願意再淌菲律賓的渾水。過了好幾年,聽說明朝君臣並沒有替華僑們出頭的打算,這才重新過來殖民。」
小武嘆息道:「原來如此,殖民者都是欺軟怕硬的!或許那些西班牙人以為,林鳳的大軍是明朝派來的?如果是真的,那麼明朝的確有可能再派下一批人馬過來。」
八角笑道:「不過也有其它傳說---林鳳隱藏在菲律賓某地,時刻准備東山再起。反正海島那麼多,安身並不困難---這不知是真是假,但是目前已經證實,菲律賓山中的確有一些人是林鳳部屬的後裔。而且即使林鳳本人確實走了,他有一些子女留在呂宋也是有可能的。」
「1965年就職、任期超過20年的菲律賓著名總統馬科斯(林姓華人),就自稱是林鳳的嫡系後人。1975年訪華時,他親自跟毛委員說及了此事。而為了幫助實現這次訪華,其妻伊梅爾達(湖南與西班牙混血、綽號鐵蝴蝶)一年前專門來到北京聯絡,還當著毛委員面、親自唱了《我愛北京天安門》一歌。」
小武大為驚訝道:「竟有此事!」
八角捋須點頭,笑道:「明清時期,西班牙人一直安穩的統治著菲律賓---因此呂宋和西班牙幾乎被畫上等號;然而好日子終將被打斷,因為他們遇上了一個最擅長『黑吃黑』的國家。」
小武眉頭一挑,問道:「誰啊?」
八角呵呵大笑,道:「美國。1898年發生了『美西戰爭』。」
「在此前半個世紀發生的『美墨戰爭』中,美國已經搶奪了墨西哥的大量土地,但是總算沒有跟西班牙人直接沖突。畢竟墨西哥已經獨立、跟原宗主西班牙沒有了直接關系。但此時由於古巴引起的一些小摩擦,美國人聲稱西班牙人在古巴攻擊了美國僑民。」
小武納悶道:「如果美西戰爭爆發了,那麼戰場會在哪裡呢?」
八角嘿嘿一笑道:「美國同西班牙在美洲、亞洲都開了戰。此時的西班牙早已沒落,無甚實力,其駐古巴部隊很快便向美軍投降。但是西班牙人很快就明白過來,美國之悍然宣戰,並不僅僅是為了古巴一地。」
「當時,另一支美軍艦隊從香港出發,迅速逼降了駐守馬尼拉的西班牙艦隊。到了年底,美、西兩國代表在巴黎達成合議---西班牙放棄古巴,並將波多黎各和關島割讓給美國。同時,美國還以區區2000萬美元的價格,從西班牙手裡強『買』下了大呂宋(菲律賓)。」
小武連連點頭,道:「這種趁火打劫、果然很『美國』!」
八角捋須大笑道:「美國此舉,還不是乘火打劫那麼簡單,其真實目的是企圖控制整個太平洋。只要看看他接管的幾片土地都在什麼位置,你就明白了。」
「從此以後,美國便接替了西班牙,開始在菲律賓殖民---以完成其整個海洋戰略中、包圍太平洋西面的部分。」
⑵ 呂宋島的歷史
在古時,呂宋島是一個小國,稱為呂宋。宋元以來,中國商船常到此貿易。中國古籍稱「小呂宋」。《東西洋考》和《明史·外國列傳》等均有專條記述。
明永樂三年(1405年),三保太監鄭和統率巨型艦隊至呂宋,即奉永樂帝詔書委任晉江華僑領袖許柴佬為呂宋總督,統攬該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大權,在任達二十年(1405-1424)。在此期間許柴佬不遺餘力地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施行孔儒禮仁之治,傳播閩南農漁工商先進技術,大興造船、紡織、制陶、種茶諸業,為呂宋國社會穩定、經貿發展、文藝繁榮作出卓越貢獻。
1571年至1898年,其地為西班牙侵佔,故《海錄》譯作小呂宋,而以大呂宋稱呼西班牙。過去華僑去菲律賓者多在呂宋登陸,故以呂宋為菲律賓之通稱。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時代,華僑又稱西班牙為大呂宋,稱菲律賓為小呂宋。呂宋盛產黃金,物產豐饒,貿易繁榮,曾於1372年(中國明洪武五年)至1410年(明永樂八年)間3次遣使訪問中國,明朝也於1405年遣使報聘。15、16世紀,中國東南沿海商民同呂宋的交往相當頻繁,開始有華僑留居呂宋。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侵入菲律賓北部,在馬尼拉一帶遇到頑強的抵抗。在羅闍(國王)蘇萊曼的指揮下,馬尼拉人民奮勇抵禦西班牙的侵略。1571年6月3日蘇萊曼在海戰中陣亡,其後呂宋逐步為西班牙所征服。西班牙在馬尼拉建立殖民統治後 ,中國明代史籍仍稱之為「呂宋」。
1898年為美國所佔。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於1945年1-7月在菲律賓呂宋島對日本實施進攻戰役。
⑶ 明朝究竟能不能打的過17世紀中期西班牙的呂宋
導讀:如果說17世紀中期這個時間太精確了,我們就說崇禎皇帝前後吧。因為非要嚴格意義說中期那也許只能說南明小朝廷了,因為明朝作為統一的政權都已經亡國了。所以我們按照進入17世紀後大明王朝和西方殖民者的激烈碰撞作為參考來解析是否能夠打得下西班牙佔領的呂宋島。
如果如果真能打下來,也許可以以此為基地團結東南亞的華人反攻大清王朝。雖然明朝末年跟西方各國屢次交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無論幾個回合都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我們根據實際戰況的細節分析,我們當時還真不一定有這個能力遠征呂宋打下這座西班牙在遠東的橋頭堡。接下來我們詳細敘述一下原因。
火炮差異:
明朝立國後之所以能迅速在早期屢次北伐蒙古,並不是說我們的弓馬騎射真的形成了對蒙古的壓制。而是明朝軍隊中成建制的火器的大范圍應用,比如神機營。但是經過兩邊多年的發展和閉關鎖國,到了明朝末期明軍的火炮早就落後。為了戰爭不得不引進西方的紅夷大炮,或者聘請外國顧問開發鑄造的佛郎機炮。
遠征呂宋難以取勝的原因:
明朝水師在戰勝荷蘭的幾次海戰中都勝利的極其艱難,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的大。首先在料羅灣海戰中,明軍大量的使用無人火船焚燒荷蘭戰船;然後水手下船鑿穿對方海船。這種戰術在兩千年前的赤壁之戰中都已經開始使用的古老戰術被再次使用只能說明我們的戰術、火炮和艦隊的先進性和西方已經形成很大的代差。
再次明軍水師是在招安的鄭芝龍的艦隊的配合下擊敗荷蘭的,並且是在大明沿海的近戰中擊敗對手的。在近戰中,無論是後勤補給還是艦隊和船員的補充都相當於本土作戰自然沒有問題。
如果跨越遠洋組織艦隊征服西班牙殖民者統治的呂宋島,有以下幾點缺陷無法規避:
1、長時間的海禁使大明水師嚴重缺乏遠洋訓練缺乏遠洋作戰經驗,遠征曾經縱橫海洋強國西班牙光憑勇氣是遠遠不夠的。
2、艦隊的船隻和火炮都不如對手的西班牙殖民者。
3、西班牙是主場作戰,大明水師客場遠洋征戰。船艦的補給、海戰戰術都會成為很大的問題。
4、大明王朝先後和葡萄牙、荷蘭、英國等作戰,雖然都擊敗了對手。但是對方肯定是口服心不服,當我們遠洋征戰呂宋島的時候對手會不會組成聯合剿殺的圈套都未可知。
小結:
綜上所述,大明王朝閉關鎖國百餘年後要在嚴重缺乏遠洋征戰經驗的情況下遠征西班牙控制的呂宋島的結果很難預料。
⑷ 呂宋島是哪個國家的
呂宋島屬於菲律賓。呂宋島是菲律賓北部的島嶼,面積10.99萬平方公里,人口5747萬人,盛產水稻和雪茄,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位於該島。呂宋是菲律賓三大政區之一,西班牙統治時期,華人稱為「小呂宋」,稱整個菲律賓為大呂宋。
一、簡介
呂宋國是菲律賓古國之一。在今呂宋島馬尼拉一帶。馬尼拉灣入口處的海岬,岩石高峻,形如木杵,當地人稱為losung,故名。呂宋盛產黃金,物產豐饒,貿易繁榮。曾於1372年(中國明洪武五年)至1410年(明永樂八年)間3次遣使訪問中國,明朝也於1405年遣使報聘。15、16世紀,中國東南沿海商民同呂宋的交往相當頻繁,開始有華僑留居呂宋。
二、歷史
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侵入菲律賓北部,在馬尼拉一帶遇到頑強的抵抗。馬尼拉統治者採用羅闍(王)或拉干(王子)的稱號,奉伊斯蘭教。但馬尼拉居民中奉伊斯蘭教的還不普遍。馬尼拉國勢頗強,鄰近八打雁等地都受其統屬。在羅闍蘇萊曼的指揮下,馬尼拉奮勇抵禦西班牙的侵略。1571年6月3日蘇萊曼在海戰中陣亡。其後呂宋逐步為西班牙所征服,伊斯蘭教在呂宋的傳播也由此中斷。西班牙在馬尼拉建立殖民統治後,明代史籍仍稱之為「呂宋」。
⑸ 西方殖民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侵入我國東南沿海
台灣西班牙統治時期為1626到1642年間,西班牙人於北台灣歷時16年的殖民統治。雖然台灣很靠近已是西班牙帝國版圖的呂宋島,西班牙人卻沒有佔領台灣,反而讓荷蘭人奪得先機。直到1626年,為了突破荷蘭人對馬尼拉的貿易封鎖,才出兵雞籠,並逐步征服北台灣。可是西班牙人無力驅逐荷蘭人,也無法賺取足夠的利潤來維持駐軍的花費,反而要靠馬尼拉補助北台灣的經營。因此馬尼拉經濟衰退以後,西班牙人就縮減駐軍,給了荷蘭人可乘之機。最後在1642年荷蘭人攻陷雞籠,結束西班牙人的統治。
⑹ 荷蘭和西班牙爭奪台灣島時,明朝為何坐視不管呢
日俄戰爭時期,外國軍隊在中國的國土上開戰。其實早在1641年,就有過兩個西方國家在中國境內發生戰爭,因為時間遙遠且戰爭規模遠不如近代,所以知名度不大。這兩個國家是荷蘭和西班牙,發生戰爭的地點則在中國台灣,確切地說是荷蘭與西班牙,為爭奪中國台灣而爆發的爭霸戰爭。
⑺ 歐洲人發現呂宋的歷史事件
麥哲倫環球航行。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遠征隊到達菲律賓群島,是第一個發現菲律賓(呂宋)的歐洲人,他死於菲律賓的部族沖突中。
⑻ 菲律賓在地圖上的位置
菲律賓在地圖上的位置如下:
(8)西班牙什麼時候佔領的呂宋島擴展閱讀
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探險隊於地理大發現首次環球航海時抵達此地,麥哲倫亦是在此地被土著砍死。1542年,西班牙人以王子菲力普之名,將此群島命名為「Las Filipinas」,成為「菲律賓」名稱的由來。
1565年,宿霧島被西班牙人所佔領。1571年,西班牙人侵佔呂宋島,建馬尼拉城。1594年,西班牙人公告馬尼拉成為菲律賓群島的首都。此即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的開始。
1896年8月,安德烈·滂尼發秀領導的卡的普蘭(Katipunan)在馬尼拉近郊的馬林塔瓦克山(即巴林塔瓦克山)發動起義,各地響應,進攻西班牙殖民軍。次年陣營內部發生分裂,埃米利奧·阿奎納多(Emilio Aguinaldo)篡奪領導權,殺害滂尼發秀,並與西班牙殖民者妥協。
但起義者堅持斗爭,後起義者幾乎佔領全國。埃米利奧·阿奎納多於5月17日乘美艦麥克科洛濟(Mc culloch)號返菲活動。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脫離西班牙獨立,建立第一共和。
⑼ 中國歷史上曾與西班牙交戰的海上強盜,漢語拼音是limahong,有誰知道嗎
你說的是林鳳吧。。。
林鳳,廣東潮州人。當時的沿海群眾為反抗明朝的海禁政策,很多挺而走陷進行海洋貿易,林鳳19歲時參加海上綠林泰老翁隊伍,後繼其業,以澎湖為基地,開拓海上貿易,之後到魍洪(台灣)的雞籠(基隆)建立基地。林鳳曾修書向明朝求撫,要求開啟海禁,廣東總兵殷正茂不予接納。
林鳳在台灣北部組建了一支海島隊伍,陸續收編了一些海上活動組織,擁有一支強大的船隊。
1556年西班牙侵佔馬尼拉,隨後呂宋島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改呂宋為菲律賓。西班牙人侵佔呂宋後,污辱屠殺當地華人,華人向林鳳救助,聞知此事的林鳳非常氣憤,決定率艦隊遠征,討伐西班牙人。
呂宋島與台灣一水之隔,宋元以來,僑居呂宋的華人很多,在西班牙人未屠華前,呂宋華人高達十多萬。
明萬曆二年(1574),林鳳率領戰船六十二艘,武裝男丁四千人,婦女一千五百人,從台灣開赴菲律賓,聯合當地華人和土著共同驅逐西班牙殖民者。船隊急航兩天,到達呂宋邊界,立即攻佔密雁,西班牙守將撒示洛駕舟逃走,船隊乘勝前進,直逼馬尼拉。兵貴神速,林鳳即命先鋒率七百精兵乘夜襲擊馬尼拉。不料入夜天氣驟變,風雨交加,巨浪如山,船隻一半沉沒,損失二百餘人,同時因天黑難航,錯登地點,輾轉至馬尼拉時,天已大亮,西班牙人已有準備。先鋒部隊不顧疲勞,奮勇進攻,攻入西班牙人的指揮部,殺死總指揮高第,許多西班牙人束手就擒。
馬尼拉室內的西班牙人見狀,緊急集合,進行堅決抵抗。蕭柯建議是難於攻佔市區,將隊伍撤回船上,向林鳳報告情況。接著林鳳發起第二次進攻,他號召部中奮勇殺敵,奪回馬尼拉。隨即分兵三路,第一路直攻馬尼拉大街,第二隊從海濱進攻,第三隊從河邊進攻。由於室內的西班牙人作殊死抵抗,未能攻進市區。林鳳改變戰略,命令部隊向北轉移,到彭加鍚南駐扎,築城堡及炮台據守,伺機再戰。西班牙人視林鳳為大敵,實行緊急動員,組織了一支數千人的軍隊,以薩羅塞多為元帥,進行反攻,襲擊林鳳艦隊與駐地。林鳳指揮部中擊退了西班牙人的進攻。
林鳳在班詩蘭建立都城。幾個月間,他率部眾建立城寨,寶塔,並憑險築壘,設炮台多處,准備對抗西班牙殖民者。林鳳被擁為國王,國號漢,在菲律賓華人和土著的支持下,林風率林部眾一邊戰斗,一邊乘戰隙之機,補充給養,建造戰艦,充實戰備,以期再戰,徹底將西班牙人趕出呂宋。
在關鍵時刻,西班牙與視林鳳為心腑大患明朝勾結,聯合進攻林鳳艦隊。1575年春,明朝調吳慕康率明朝海軍,追剿林鳳至菲律賓彭加鍚灣。明朝朝廷以允許西班牙人在廈門通商為條件,急切地要求西班牙人共同擊敗林鳳。
西班牙人見林鳳築城建國,視為心腹之患。駐菲總督勒比撤里經過一段時間的准備,調集艦隊兵員六千多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三月協同明軍潮州把總王望高聯合圍剿林鳳。林鳳率眾抗擊,戰斗激烈,相持四個多月。西兵及軍械源源不斷,而林鳳卻孤軍作戰,糧械不繼。
在中西兩國艦隊夾擊下,林鳳海陸作戰相繼失利,林鳳軍及呂宋華人土著武裝戰死近萬人。
1576年初,吳慕康率艦隊與西班牙殖民者共同進攻林鳳,林鳳被擊敗後,曾重返澎湖,後來相傳遠走印度洋,不知所蹤。
中國海外第二次大規模的開拓又以內戰的形式告終。英國近代向海外開拓,往往以英國海盜為先鋒。英國政府招撫了著名的海盜德雷克,以對抗西班牙,結果打敗了西班牙,取得了海上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