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卡車為什麼停屍
① 墨西哥城怎麼成為「白色雲層籠罩的城市」
墨西哥城被公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也是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近2000萬人口、3.5萬家工廠和近300萬輛機動車使城市大氣污染常年超標。最嚴重時,墨西哥城不得不宣布進入「環境緊急狀態」。由SO2、O3和煤煙構成的白色雲層籠罩全城,居民呼吸困難,頭痛惡心,不得不戴防毒面具上街;學校停課,讓學生們躲在家裡以躲避市區內惡劣的空氣。另一方面,墨西哥城位於海拔2250米的高原,使同樣數量的污染物在墨西哥城表現為更高的濃度和更大的危害,這是雪上加霜,我們不禁為生活在那裡的人們感到擔憂。
墨西哥城市區內機動篷車、計程車和小公共汽車充塞街道,其燃料又以含鉛汽油和高硫燃料為主。20世紀80年代末汽油中含鉛量為0.14~0.28克/升,直至90年代初,雖已降至0.08~0.15克/升,但低鉛燃料也只有裝有催化轉化器的小汽車使用。市區內至少有2.7萬輛高污染的機動篷車在行駛。且墨西哥城的機動車平均壽命幾乎達到10年,而其中60%~90%的車輛嚴重缺乏保養。結果導致1992年該城竟有358天O3濃度嚴重超標。其罪魁禍首,就是機動車尾氣排放。雖然墨西哥城已開始對高污染車輛開始治理和技術改造,但1995年墨西哥經濟危機影響了汽車現代化計劃。城市大氣污染始終未能得到系統治理。
但墨西哥城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畢竟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汽油無鉛化在90年代有明顯進展,80年代墨西哥城汽油的平均含鉛量達0.28克/升,其中無鉛汽油的銷售比例只有2%,進入90年代後,汽油中含鉛量逐年迅速下降,1996年降至0.0017克/升,而無鉛汽油的銷售量卻直線上升,1998年達到總銷售量的48%。
墨西哥城採取的另一措施稱「禁止運行」,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對年檢不合格和特別車輛的限行。例如,從1992年起,1986年前的計程車和1984年前的小公共汽車都被禁止在主街區行駛。另一種類型也稱「今天不駕車」,這項規定根據司機執照上的最後一位阿拉伯數字來暫停他在一星期中的某個工作日內的駕駛。在1995年,這一措施由於墨西哥城空氣質量的惡化而得到了加強,改進後的方案稱「兩天不駕車」。當墨西哥城空氣污染狀況達到最高空氣污染警戒線時,規定禁止全城40%排污嚴重的車輛行駛,只有公共汽車、低污染汽車和裝有氧化型過濾器的卡車可以行駛。
同時,市政府規定,1985年以前的出租汽車凡不能滿足90年代新的尾氣排放標準的一律要報廢。目前,已有4.7萬輛陳舊的計程車被安裝了催化轉換器的新車所取代。此外,1977年前的舊式卡車也必須用裝有尾氣控制裝置的卡車所取代。
墨西哥城一向被看做是過度城市化下大氣污染惡化的典型例證,我們寄希望於墨西哥城政府採取綜合、長期的措施,早日扭轉這一局面。
② 墨西哥市長被拖地遊行,這個市長到底犯了什麼錯群眾要如此對他
世界真奇葩。2019年10月8號,一名墨西哥的市長沒有兌現競選時的承諾,被憤怒的市民拴在卡車上,拖在街上遊行。
當我看到這個視頻時,覺得真是慘不忍睹。市長拖在卡車後頭,身體和地面接觸滑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可以說這樣的場面有,絕對是暴徒在肆虐。
但是在墨西哥當市長是最為危險的職業,很多市長由於不和毒梟合作,便慘遭傷害和折磨。主張打擊毒販,作為一個國家來講,這是一件正常的任務,但在墨西哥卻任重道遠。而且販毒問題引發的整個社會的不公平,政府的弱勢,也引起了民民眾強烈的不滿。
這一位因為沒有兌現,修路的市長可能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倒霉的市長,只要墨西哥的毒品問題不徹底的解決。
③ 墨西哥城地震是怎樣的
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城發生里氏8.1級地震,受災面積達32平方公里,3000幢樓房被破壞,死亡人數7000多;物資損失總計大約11億美元。
1985年9月19日,星期四,早晨7點19分。墨西哥城居民中那些不上班的人,都處在朦朦朧朧的睡眠之中。
突然,傳來一陣沉悶的隆隆聲。在距離太平洋岸邊城市阿卡布爾哥市西南300公里的大海里,突然翻起惡浪,狂嘯不止。常年觀測地震的墨西哥大學地震研究所和國家地震局立即測到:地震了!震中在北緯16.5度和西經103度的交界處,地震強度達到里氏8.1級,地震持續時間4分鍾之久。
地震從翻滾的大海一直延伸到400公里以外的墨西哥城,市中心一片混亂,大地顫抖、房屋倒塌、交通中斷、電訊中斷、停水停電……
地震造成的損失是驚人的:受震面積達32平方公里;3000幢樓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物資損失總計大約11億美元;死亡人數7000多,災民41750戶。
一位墨西哥史學家說:「1985年9月19日,將作為墨西哥城最悲慘的一天載入我們祖國的歷史。」
總統德拉巴德里在地震後立刻來到市中心,指揮救災。接著,他又到電視台,向全國發表講話,號召人民保持鎮靜,要求軍隊全力投入救災。
總統還發布命令:全國下半旗,為地震中的死難者致哀;
除與救災有關的部門外,政府日常工作停止3天;
成立救災委員會,為受傷者治療,向災民供應急需物資,照顧老人、兒童;
由軍隊、警察、紅十字會、學校、工廠組成一支15萬人的救災隊伍,帶上工具、車輛,到瓦礫中尋找、挖掘倖存者。
救災行動在急速地、大規模地展開:5000多輛交通車免費運送傷員、災民;
4000多輛卡車、垃圾車運送瓦礫、碎石。
規模最大的是救人,人們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器具把死者送出現場去火化、把傷者送醫院救治、為生還者注射防止傷寒等流行病的葯劑。
從華萊士醫院廢墟下搶救出來的4個嬰兒其中3個出生還不到7天,其中一個也只有8個月,而他們都在瓦礫中度過了150個小時。
地震後的第9天,即200多個小時之後,西班牙派來的搶險隊員又在倒塌的房屋下挖出了2個嬰兒。
地震後的第15天,搶險隊員用超聲波在一堆廢墟中探測,救出一個名叫路易斯的9歲小男孩,據說,他是最後一個倖存者。
至10月10日,即大地震後的第20天,搶救工作告一段落,共救出3000多人。
至此,交通已基本恢復,電有了,水有了,居民的生活逐漸開始正常化。
大地震後,聯合國、西班牙、美國當天就派出專機,向墨西哥城運送了救災中最急需的物資。
第二天,歐洲共同體決定向墨西哥災民獻血;拉美不少國家立即展開為救濟墨西哥災民的募捐活動:人們手捧募捐盒,向過往行人收取零錢,聚集起來,送往墨西哥。
數天內墨西哥政府收到幾十個國家發來的慰問電,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
9月23日,墨西哥政府宣布,各國向墨西哥提供的救災物資已達1250噸,降落在墨西哥城國際機場的不同國籍的物資運輸機已達45架次。
葯品、衣服、機器、現款……表達了世界各國人民對墨西哥災民的人道、關心和同情。
為什麼震中在400公里以外的太平洋水中,而受害地區卻是墨西哥城市中心?
大地震後,墨西哥政府迅速組成了一個由12名地震學家參加的委員會,在太平洋沿岸和墨西哥城就地震原因進行了廣泛的調查。
地震學家們認為,9月19日早晨爆發的地震是連續性的,第一天是7.8級,第二天是6.5級以後又是5.5級和3.8級不等的震動,共38次。造成墨西哥城毀壞嚴重的原因,與震中向墨西哥城釋放的能量最大及墨西哥城址的地質條件有關。
地震學家認為,墨西哥城是湖泊沉積而成的一個封閉式盆地,南、北兩邊是火山岩。由於過度汲取城下地下水,地表與岩石相依託,還較堅固;而市中心的沉積物則無火山岩可依,一遇地震,房屋即倒。
還有人認為,建築物自然振動頻率、土壤特性以及地震三者的配合造成了墨西哥大震災。科學家認為,建築是否倒塌的主要因素,在於它將地震波放大加大到何種程度,這又與地震持續的時間長短有關。在過去1959年、1978年及1979年所發生的地震中,因為地震持續時間比1985年9月19日的地震時間短了許多,此種放大效應受到限制。這次地震持續時間達4分鍾之久,其震中劇烈震動時間超過了60秒鍾以上。
在墨西哥大地震中,有的房屋完好無損,連一點裂縫也沒有,而有的樓房一遇地震就紛紛倒塌,受害最嚴重的是8到15層的細高大樓,因為這些建築物的自然振動頻率以及其建築基地的土壤振動特性,都與傳抵墨西哥市的地震波相諧合,從而將地震波放大到遠遠超過其設計所能抵抗的程度。專家們說:耐震建築法規需要修改了。
再者,除高層建築設計抗震能力低,施工質量差是造成受損嚴重的因素以外,有的樓房雖抗震能力強,但因樓房之間靠得太近,造成地震時相互撞擊,連續坍塌,這也是造成嚴重損失的因素之一。
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城受到了地震的重創。這是墨西哥城人文生態環境放大城市災害的一個典型案例。通常墨西哥城只是受地震波及而已,不大可能會釀成大災。然而,墨西哥城是建設在一個深達數百米的古湖盆松軟的沉積層上,松軟的沉積城會放大地震波,因此,盡管只是地震波及,但地震波及一經放大,其振幅就強多了。其次,地處高原的墨西哥城由於人口密集,水泥緊缺,依靠大量抽取地下水來補其不足,這使得土層壓縮,地震就很不穩固。這些潛在的社會因素,在非災狀態下並不為人覺察,但一旦在地震波引發下,就會釀成樓垮房塌的大災。
墨西哥城地震災害的教訓告訴我們,對一切自然災害的預報和預警,都要充分考慮城市社會因素致災的這一重要環節。
④ 美國缺卡車司機嗎
不缺。
現在經濟不景氣,貨運大幅度減少,運輸行業蕭條。
大批司機閑置了。。
不知道你這問題怎麼會自動分到軍事版塊的。有個軍事消息旁證一下:美國要把四條現役主力航母封存了,十條中的四條一下封存停用了。沒錢啊。。。。。這是很大的動作,美國這么自斷手臂封掉航母的行為很難想像的。。美國麻煩大了。
⑤ 墨西哥為什麼這么亂
因為墨西哥國家實力不強,常年處於戰亂,百姓流離失所,亂戰分子橫行,類似墨西哥這種國家很多
⑥ 為什麼provide用過去式
provided 在原文中的用法,屬於連詞性質。
provided ... 意思是如果(後面從句陳述的)能成立的話。作為可行的必要條件看待
比如這部分的翻譯,
。。。allows Mexican trucks to operate inside the U.S. provided they comply with ...
。。。允許墨西哥卡車在美國境內操作,條件是他們要在交通部監督下通過一系列的安全、駕駛技術和語言測試。
這詞在這種前提下被當成連詞使用時,永遠是以過去分詞形態出現。和 provide 作為「提供" 這個動詞的用法不同。
⑦ 引黑幫激烈火拚後,墨西哥軍方為何會釋放大毒梟之子
現在墨西哥軍隊連毒販都不一定打得過,所以為了防止暴亂只能放人。墨西哥作為一個毒販到處都是的國家,治安非常的差,毒販的武裝勢力比警察還要厲害。
雖然父親被捕,但是奧維迪奧的行為依舊囂張。作為大毒梟兒子,他的行為也是非常的霸道殘暴的。他也是結果了父親的組織,繼續進行大量的毒品交易。
⑧ 為什麼美國人做的玉米餅和墨西哥的截然不同
我猜你說的是炸的脆餅吧。這似乎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紀90年代的墨西哥裔美國人社區。但20世紀50年代中期,加州一位名叫格倫·貝爾(Glen Bell)的餐館老闆從鄰居那裡學會了如何製作脆脆的玉米餅,並開始在一個名叫「taco Tia」的玉米卷攤上出售。脆脆的玉米餅在這些社區之外開始流行起來。最終,他在南加州聯合經營了幾家塔克連鎖店,分別取名為taco Tia和El taco . . . .然後在1962年被賣給了他的合夥人,並在他的控制下開了一家新餐館,以他的名字命名。當然,我指的是塔可鍾。他在發明快餐特許經營的人——麥當勞兄弟手下學習過,他的連鎖店迅速發展。大約在同一時間,脆脆的玉米卷開始進入雜貨店。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許多美國人是伴隨著這種脆脆的漢堡玉米餅傳統長大的。但自20世紀90年代左右以來,隨著墨西哥人和他們的文化從西南部傳播開來,許多美國人也發現了墨西哥炸玉米餅在墨西哥製作的樂趣。在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特朗普的拉丁裔創始人馬爾科·古鐵雷斯(Marco Gutierrez)就他自己的文化對美國構成的威脅發出了著名警告:「我的文化是一種非常佔主導地位的文化,它在施加影響,也在引發問題。」如果你不做點什麼,墨西哥卷餅車就會出現在每個角落。他遭到了廣泛的嘲笑,因為對大多數50歲以下的美國人來說,每個街角都有墨西哥玉米卷卡車,聽起來真的是一件好事。我是說,玉米卷太好吃了。(古鐵雷斯的俏皮話引發了一場名為「Guac the Vote」的選民登記運動。)
⑨ 墨西哥的古茲曼越獄地道,為何被稱為最豪華的越獄地道
這是由於這條越獄通道花費了5000萬美金,耗時一年才建成,可以容納古茲曼自由直立行走,甚至還配備了摩托車代步,不得不說是十分的豪華了。
此外,古茲曼是從墨西哥堪稱最嚴密的監獄中逃脫,因此墨西哥的政府部門認為古茲曼的逃脫很有可能是由於監獄裡面有內鬼,因此這所監獄的監獄長已經被免職。不過好消息是古茲曼雖然越獄成功,但是又再次被捕,並且引渡到了美國,被判處了終身監禁,這一次他恐怕再難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