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為什麼嘻哈是墨西哥風格

為什麼嘻哈是墨西哥風格

發布時間: 2022-10-06 09:40:57

Ⅰ hiphop來源

Hip-Hop意為「搖擺的屁股」,源自美國黑人社區,其淵源可上溯至20世紀70年代。
Hip-Hop是一種由多種元素構成的街頭文化的總稱,它包括音樂、舞蹈、說唱、DJ技術、服飾、塗鴉等。
Hip-Hop是街頭的文化,是一種生活態度。他與同是街頭文化的滑板、小輪車等極限運動有著親密的關系。
Hip-Hop一族具有共同的行為方式,即使互不相識,你也能從他的外表准確地判斷。
Hip-Hop現在已經從街頭步入主流文化。在美國,主流娛樂空間已經被Hip-Hop占據;在韓國,
Hip-Hop被與其本民族的文化相結合,成為具有韓國特色的最受大眾歡迎的文化形式;在中國,這種文化青少年中日益活躍起

Ⅱ 什麼是hiphop

Hip-Hop

from (http://www.powerapple.com/forum2/moles.php?op=modload&name=Forum&file=viewtopic&topic=638805&forum=2&82)

所謂Hip-Hop其實是指一種美國街頭黑人文化,當中包括音樂、舞蹈、塗鴉、刺青和衣著。據估計HIP HOP是源自美國紐約的黑人社區BRONX,他們將生活上的娛樂發展成為現今多樣的HIP - HOP 文化,發揮黑人獨有的特質,如節奏感及歌聲進而舒緩情緒和消遣。因帶有樂觀開朗的特質,逐漸慢慢的在全美蔓延開來,進而擴散到全世界;潮流勁hit的 Hip Hop舞有型又好看,也難怪年青人熱愛有加,紛紛加入跳舞熱潮,但要留意這種舞的動作難度較高,不是人人適合。但如果想對Hip Hop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或想加入跳舞行列;就要留意詳細介紹:
Hip-Hop起源於80年代,B.P.M約在90-110拍,中文翻譯為嘻哈。 Hip-Hop前生是Rap加上一點點的R&B,再加上各種磨片的音效聲,屬於80年代開始年輕人愛玩的音樂。Hip-Hop舞從字面上來看 Hip是臀部;Hop是單腳跳,Hip-Hop則是輕扭擺臀,從此也可以看出它的出處。Hip-Hop涵有有Rap的饒舌和較R&B復雜的節奏以及電唱機的音效,另外在牆上塗鴉也是Hip-Hop文化的延伸。接下來我從5個方面來介紹Hip-Hop...

五元素之一:音樂

HOUSE

包含很多不同的變化,以重音為主,節奏較快和強勁,使舞者快感十足。
House的黃金時代出現在80年代的中後期(直到今天,House仍然最重要的主流舞曲之一)。除Frankie Knuckles外,Ron Hardy,Larry Heard ,Robert Owens和Steve Hurley都是當時80年代中後期著名的House樂手,後者還成功的把House舞曲的製作手段引向大眾化,「一時間,全Chicago的人都在忙著作House舞曲。」1987年,House已從Chicago的地下舞廳走向New York和大西洋彼岸。在英國方面,來自4AD的前衛電子樂團M/A/R/R/S以House曲風的《Pump Up The Volume》攀上排行榜並占據NO.1達三周之久。
House的長盛不衰應歸功於自身4/4拍的結構特性,它為以後的舞曲演進提供了穩固的整體架構和細節處豐富的想像力空間。當然,來自英國的Techno 樂手和德國Trance樂手同樣功不可沒。

這里我推薦試聽的是老牌法國House組合Daft Punk的2首曲子《Face To Face》和《One More Time》

BREAKBEAT

源於80年代後期,其特點是大上大落的混音效果,大量的音樂變化,FUNKY的節奏和快速的唱腔。

「MC」或HIP HOP RAP

說唱,又叫唱獨白、饒舌。以很輕的底音配以有意思的RAP(押韻,輕快和有音樂感。)就成了Hip-Hop Raps,Hip-Hop Raps是Rap Talk(說唱)的一類,隨著Hip-Hop的火熱,近來的Rap Talk傾向於Hip-Hop曲風。
要給Micphone Controller(MC)找個很確切的翻譯確實很難,字面上的解釋——「慶典主持人」——遠不能傳達出一個真正MC所起的作用。其實MC就是站在舞台上的饒舌者(Rapper),是耍嘴皮子的,就是最能帶動氣氛的那個人(不一定是黑人的!這一點一個美籍華人用事實證明了。。。)

DJ(Disc Jockey,混合、切割和擦片)

DJ在Hip Hop領域里,無須置疑佔了極重要的角色。怎麼說呢?不管是B-Boy或者是MC,都需要DJ來輔助,否則等於是瞎子一樣。
利用手控制唱片轉動加上混音器做出各樣意想不到的效果,DJ在Hip-Hop音樂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常見"DJ″常常會把手放在唱盤〈turn table〉上的黑膠唱片〈LP〉來回刷動,另一隻手在混音器〈mixer〉上的CROSS FADER〈控制左右唱盤的聲音〉反復不停地切換。其實這種動作正確名稱叫做"Scratch″。Scratch是一種在節奏中或一首歌曲里做類似唱歌般的組合,然後增加其變化性。然而不只是單有"scratch″而已,還有一種用2張一樣或是不一樣的唱片,也是在一定的節奏上,去做變化,而這個技巧稱為"Battle″。DJ的工作是把原有的音樂素材重新混合剪輯,派生出一種新的音樂。這兩種技巧都是"Hip-Hop DJ″比較常使用的方式,然而在"scratch″和"battle″里,沒有一定的規范,每個DJ都有相當大的自由度,有自己的特有風格〈free style〉。

Hip-Hop專輯介紹之一
Lauryn Hill - The Misecation of Lauryn Hill
這位年僅23歲、唱著Rap歌曲的媽媽, 曾在"Sister Act II"參與演出,在電影中那黑腔動人的美聲就已引起各方的注意, 且在96年以 "TheFugges" 這個Rap&Hip hop的團體姿態出現,並翻唱一首Roberta Flack的《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也因而風靡全球!! 之後其兩位成員Pras Michael和 Wyclef Jean 分別推出個人專輯後,終於在去年推出她本人的首張處女大碟 !!此專輯是以Hip hop曲風為主,專輯中一首《Doo Wop》榮獲冠軍寶座,專輯也持續在銷售榜首, 也在各大音樂雜志中獲得極高的推崇與評價, 另外也榮獲全美音樂獎及葛萊美獎兩大獎項的肯定!
Hip Hop行至90年代末百家爭鳴,就在98年末從Fugees出走的Lauryn Hill,以個人全創作《The Misecation Of Lauryn Hill》突圍,讓Hip Hop/R&B界甚至全球樂壇獨尊這位年輕的黑人女性。不只是傳媒給予的贊賞讓Lauryn Hill羅致如此的成功,《The Misecation Of Lauryn Hill》在音樂本質上的傑出表現才是一切推崇的根本。Lauryn在創作題材上成功地於個人情感與對社會的關懷找到平衡點,在Hip Hop底色里抹上Soul,Reggae與R&B,在復古與革新間並行,並一攬說唱寫制所有大任,不是所有暢銷的各類專輯都會失去其原有的音樂本色,《The Misecation》是Lauryn Hill細膩烘焙出的Hip Hop黑麥麵包,越嚼越有味。

Beastie boys - Hello Nasty
Beastie Boys.....在去年各大雜志的年度最佳專輯名單中,Beastie boys 的這張《Hollo Nasty》是必然的座上嘉賓!而這張專輯亦證明了此三名野獸「男孩」揉合 Hip-Hop / Rap與搖滾樂的手法仍舊是獨特地,無以復制,就是那樣地新鮮!是他們繼同名專輯又推出的全新限量版本加收了一張四曲CD,當中收錄了由Fresh Kutt 旗下 Jump-Up / Neurofunk 好手Prisoner of Technology 操刀 、高居 Muzik 雜志年度混音版十大的《Intergalactic》混音版以及由Fatboy Slim 全新混音的《Body Movin》! 這真的是一張不錯的專輯, 他們運用新的混音技巧把單純的Hip-Hop 推向了另一獨特的境界。

De La Soul Is Dead / De La Soul

1989的首張專輯《3 Feet High and Rising》以鮮明討喜的hippie-hop一舉打響了De La Soul的名號,然而兩年後,同樣邀來Prince Paul製作的《De La Soul Is Dead》才是De La Soul豐沛創作才能的鐵證,並嶄露出他們強烈的音樂企圖心。在詞作上,De La Soul在此專輯添入大量的黑色幽默,以及令人屏息的故事性敘述,諸如諷刺自我盛名的《Ring Ring Ring》,滿載情緒化反叛的《My Brother's A Basehead》,甚至在《Millie Pulled A Pistol On Santa》論及亂倫。但這般極具挑戰性的詞章,卻建構在輕快且多樣化的音樂元素上,穿插多個skit / interlude的曲目編排,更讓《De La Soul Is Dead》幻化為一部精彩絕倫的小說,當然它絕對是一張Arty Hip Hop的經典。

元素之三:Hip-Hop刺青

紋身給人印象多半是不可思議的,很直接就想到是黑道人物的專利品,其實這種觀念並不適合現代,近幾年來社會日漸開放,廣大愛好者大量接受歐美、日本等國的文化傳播,已不再把紋身當作禁忌,顧客中有些是夫妻之間,表作愛意將對方的相貌留在身上,亦有些是看見不幹凈的東西,長者建議紋個觀音或神像來改改運,亦有不少的好剌激、好奇的年青人。

像街頭曾經流得的松糕鞋一樣,文身正在那些標榜前衛新潮的靚女俊男中蔓延開業。與以前文身相比,今天的文身大多已變換成了一種類似早晨化妝時的愉悅,准確點講,今天的文身大多已選擇了彩繪,就是用一些特殊的顏料在身體的某個部位畫上自己喜歡的彩色圖案。過一段時間後,如果對這個圖案不喜歡了,或者說想再換一種新的圖案時,就可以將先前的圖案洗掉。從某種程度上講,文身已被「假冒」了。正是這種「假文身」進退自如的方便,才使那些追求新奇、欲顯個性而又擔心自己日後後悔的青年人不妨挺身一試,於是文身差不多快成為一種正在冒頭的時尚。

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勇敢者鄙視不痛不癢的彩繪而選擇了真刀真槍的文身。他們不懼痛苦,將自己靈魂中可能是最內核的東西銘刻在盪漾著生命彈力的肌膚上。

一如時尚總是在那些刻意追求新潮的女孩和男孩中誕生一樣,文身也在這些男孩女孩身上最早顯現。文身先是被衣服遮遮掩掩,或時隱時現;之後,當露臍成為一種時尚後,裝飾臍部的文身出現了;再後來,可以在開領處看得到了。深圳四季如夏,露胳膊露腿是被熱天逼出來的,但這恰好為文身的展示提供一種幾乎是自然的便利,於是,在靚女俊男可以文明露體的部位就能看到色彩斑讕、圖形迥異的文身了。至於這些文身是刻上去的還是繪上去的,旁觀者難辨真假。

五元素之四:Hip-Hop塗鴉

塗鴉藝術,作為視覺語匯一直和 Hip-Hop文化同棲連枝。還記得在黑人電影中常看見車站地鐵甚至火車廂外被畫上一些奇形怪狀的字嗎?其實它就是噴畫與塗鴉。這些噴塗在水泥地板、建築外牆和地鐵上的圖案,狂野、迷醉、即興,代表了畫家對於自己的立場或是對社會的看法、現象等等。

然而利用噴漆瓶很簡單嗎?不,錯了。真正的噴畫家是把噴漆瓶當作畫筆,在原本不可能出現畫作的上、地上或任何一種場地上作畫。出名的噴畫家更可以跟服裝結合,成為一種服飾流行風氣。依照風格、字體及色調的不同,世界各地的噴畫家,各自設立自己的文化及天地,正符合了Hip Hop獨一無二且無法模仿的精神。

要明確一點,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公眾地方塗鴉是違法行為。

五元素之五:HipHop衣著

在繁華的都市街頭,有時可以看見不少年輕人喜愛這樣的一種穿著方式:寬大的衛衣或是超大的運動外套直蓋過臀部,上身內外重疊,褲子腰頭又低又大掛在胯部,褲腳直托地面,褲腿在鞋跟部位層層疊疊,整個人被安全地藏於嚴嚴實實的衣服套子里。

這種既舒適又有一絲幽默感的著裝方式其實來源於美國黑人家庭。原先是為了節省,讓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們穿下來的大衣服,久而久之,形成這么一種鬆鬆垮垮的街頭穿著感覺。

隨著黑人說唱樂Hip——Hop、滑板等源自街頭的極限運動在全世界的流行,這種被黑人樂手和街頭運動高手所喜愛的裝扮風格也在全世界的年輕人中流行起來。

HIP-HOP的典型穿著方式主要有:寬大的印有誇張Logo的T恤,同樣寬大拖沓的板褲、牛仔褲或者是側開拉鏈的運動褲、籃球鞋或工人靴、釣魚帽或者是棒球帽、民族花樣的包頭巾、頭發染燙成麥穗頭或編成小辮子。而相應的配飾則有:紋身Tatoo、銀質耳環或者是鼻環、臂環,Matrix墨鏡、MD隨身聽、滑板車、雙肩背包Backpack等。這些零星的服裝湊在一起,就組成了在美國風靡了整整20年Hip-Hop時尚。

當你在街頭看見了一個這樣打扮的男孩,他編了一整頭的黑人辮子發,長袖棉質襯衫外罩一件短袖棒球T恤,超寬大的運動褲,左耳耳骨穿過一根釘子粗的鋼條,脖子上掛了一副霧銀色耳機,腳上一雙加強足踝保護的滑板球鞋,背著一個四四方方的大背袋。怎麽看,都像剛剛抵達探親的的華裔美國小孩。別吃驚,這準是一個HIP-HOP迷!

然而,只要你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上述這些典型的Hip-Hop服裝其實並不能稱得上是"新鮮",大T恤其實隨處可見,寬大的板褲其實也並不新鮮,大褲管的牛仔褲前些年就已經被小女孩用來配上緊身小T恤,籃球鞋和工人靴更是屢見不鮮,更別說棒球帽、包頭巾、耳環、雙肩背包或者是墨鏡了。在所有的Hip -Hop裝備中,唯一比較新鮮的也就是滑板車了,但大凡在70年代出生的孩子應該都記得在幼兒園里曾經玩過的"刨冰車"吧,同樣也是高高的車把手,前後兩個輪子,單腳踏板在中間,與今天風靡的滑板車簡直如出一轍。所以,如此看來,看似新鮮的Hip-Hop時尚其實也並不很新鮮。

要把那些司空見慣的服飾重新組合,穿出那種前所未有的Hip-Hop感覺出來卻也決非易事。到底怎樣才是Hip-Hop Style,回答簡單而乾脆:"你需要有那種感覺。"簡而言之是"感覺"二字,而要說得透徹一些,這感覺二字則包括了天生的藝術天賦、音樂舞蹈感覺、對時尚敏銳的觸覺和品味、非常外向的性格、絕佳的英語能力和幽默感。而也就是說,想淋漓盡致地穿出Hip-Hop感覺的人本身就要是非常酷的新新人類,找一個英語單詞來形容,最貼切的就是"Smart"了。

Ⅲ hiphop 的定義

Hip-Hop(英語:Hip hop),是1970年代源自紐約市南布朗克斯與哈林區的非洲裔及拉丁裔青年之間的一種邊緣性次文化,繼而發展壯大成為新興藝術型態,並席捲全球。Hip-Hop包含說唱、DJ、地板霹靂舞及塗鴉四大要素。另外,亦衍生出節奏口技、Hip-Hop時裝、Hip-Hop俗語等次文化。

「Hip-Hop」由兩個分開的英語俚語組成:「嘻」字(英語:hip)早在1898年即出現於非洲裔美國人白話英語,意即「察覺」、「知情」;「哈」字(英語:hop),則為「跳躍運動」。

1978年,閃耀大師與狂暴五人的成員凱斯·「牛仔」·威金斯率先將兩個俚語合並使用,通過快速唱「嘻、哈、嘻、哈」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模仿行軍士兵的節奏與旋律,用來戲弄他剛剛加入美國陸軍的一個朋友。

牛仔稍後便將「Hip-Hop」節奏帶上他的舞台表演。該樂團經常與認同此一新興音樂型態的迪斯科藝術家一同表演,並稱呼他們為「Hip-Hop者」(hip hoppers)。最初這個名詞被認為有些不尊重,但很快地就被視為一種新的音樂和文化。

(3)為什麼嘻哈是墨西哥風格擴展閱讀:

塗鴉和Hip-Hop文化的關系起源於早期的塗鴉藝術家多同時從事Hip-Hop文化的其他領域。塗鴉被理解為說唱音樂的視覺表達方式,就像地板舞被視為它的一種身體表達方式。1983年的電影《狂野風格》被普遍認為是第一部Hip-Hop電影,片中該時期的紐約塗鴉場景刻畫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效果。

書籍《地鐵藝術》和紀錄片《風格戰爭》也是第一波Hip-Hop塗鴉介紹給主流大眾的出版品。如今塗鴉仍然是Hip-Hop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已經跨入主流藝術界,並在世界各地有名望的畫廊中展出。

Ⅳ HIPHOP的起源地是哪

街舞多半發源自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區和洛杉磯的街頭(這一區住的全是一些窮困的黑人或墨西哥人.)這些黑人及墨西哥人的孩子們成天在街上混,穿爸爸或者哥哥的舊衣服,所以寬寬大大,跳舞,自然而然的行成各種的派系,也很自然的在他們所跳的舞蹈上發展出不一樣的風格.

Ⅳ 嘻哈文化的內容關於

關於
Hip-Hop這個詞最初是愛蟲斯塔爾斯基在說唱中用來押韻的,Hip的意思是屁股,Hop的意思是跳動,連起來可以解釋為跳動的屁股,這倒是非常形象地刻畫出比波舞(B-Boying)舞者、DJ、MC在俱樂部裡面表演的樣子來。而美國早期的舞蹈林迪舞(lindy-Hop)或許也對嘻哈的發明者有所啟發。這樣看來,嘻哈這個詞和舞蹈的關系還是非常大的。20世紀80年代初,「嘻哈教父」阿弗里卡·班巴塔(Afrika Bambaataa)借用嘻哈這個詞來統稱以上述四種文化形式為代表的黑人城市文化運動,很快被廣泛接納,而上面四種文化就成為我們通常所說的嘻哈四大元素了。
由於嘻哈這個詞誕生於紐約,所以它就歷史性地成為了美國東海岸四種黑人文化的傳統。但在同一時期,美國西海岸也活躍著非常發達的黑人舞蹈文化,後來西海岸的舞蹈影響到東海岸,被吸收成為嘻哈文化的一部分,與比波舞合稱Hip-Hop Dance,或者Street Dance,即街舞。
嘻哈並不是四大元素簡單的結合體,30多年的發展使它成為一種全世界流行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精神象徵,代表了自由表達、張揚個性、享受生活、勇於挑戰的生活觀。爆炸頭、肥仔褲、鬥技(Battle)、紋身、運動鞋、俱樂部派對……這些都是其中的表現,所有這些東西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就是一種生活。嘻哈的生活是積極的,每個生活於其中的人都在不斷的探索和提高其中一種或幾種技能,為了能讓更多的人聽到或看到他的才華,不斷突破生活的局限,從而使整個嘻哈文化更具生機。 超大尺碼的服飾可算是Hip-hop文化的經典風格。據說這種穿法的來源和Hip-Hop文化的發源有密切的關系。原來Hip-hop文化是早在20世紀70年代由當時美國的黑人、猶太人、墨西哥人等有色人種發展而來。當時美國的有色人種經濟狀況不如白人來得優越,然而小孩子卻生得比白人多,為了讓這些小孩子不至太快淘汰衣服,所以經常購買尺碼較大的T恤;再加上Hip-Hop文化運動味重,寬松的衣服方便多了。
寬大並非Hip-Hop穿著的全貌,細分還有差別:玩滑板的朋友喜歡穿滑板鞋,從事運動時比較得心應手而且也比較耐磨,並搭配滑板品牌的服裝,如DVS、PTS、VOLCOM、EXPEDITION、 DC等皆是滑板運動用品中的名牌;街舞少年喜歡穿Nike、Adidas等運動品牌的簡單式樣球鞋,表現出干凈利落的風格,其中Adidas鞋為玩地板動作的舞者所喜愛;在街服品牌上,有知名的ESDJ、TRIBAL、JOKER、FUBU等,名牌服飾Tommy Hilfiger、POLO Sport、Nautica、OAKLEY及運動品牌Nike、Adidas也是廣受舞者歡迎的品牌。 塗鴉(graffiti)即街頭塗鴉,常見於美國一些住宅區的小巷道上或地下道及地鐵站。塗鴉少年以噴漆作畫於牆上,用以表達其所想宣告的意念、想法或是幫派用以劃分地盤;從60年代末發源至今,漸漸成為一種街頭藝術。
塗鴉少年之間相互進行塗鴉競賽,比誰的作品多,誰的名頭響。他們在所有可能的公共場所將自己的名字或筆名「塗」在顯眼的位置,以此表達對成人權威的蔑視。他們手持裝滿顏料的噴槍同警察捉迷藏,這些顏料常常是偷來的。
他們在市區的牆上塗抹帶有神秘色彩的句子,粗魯的骷髏狀的人像、帶有原始面具色彩的面孔、以及孩子游戲中含有猥褻意味的姿勢。塗鴉作品是可視的說唱樂和爵士樂,是對視覺藝術的原創性貢獻。作為大眾主義觀念的擴展,塗鴉藝術家大量生產了素描、印刷品、油畫、雕塑、壁畫、T恤、鈕扣和旗幟。
2001年,時尚設計師們不約而同地向Hip-Hop流行文化取經,從衣服、裙、高跟鞋以及手袋上,都能找到黑白或七彩的塗鴉風格作品。 街舞包含了機械舞、霹靂舞等,起源於美國街頭舞蹈的即興動作。這些街頭舞者以黑人或是墨西哥人為主,流行的街舞多半發源於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區,一些黑人或是墨西哥人的孩子們成天在街上以跳舞為樂,形成各種派系,也很自然地在他們所跳的舞蹈上發展出不一樣的特徵。
街舞屬於勁舞,動感十足,動作幅度大,要求舞者體質好。像單手倒立、前滾翻、大風車轉、背旋等動作,屬於難度系數高的表演,街舞少年必須保持足夠的體力支撐,以及擁有堅強的意志和勇氣。
深圳的一些精明商家借「街舞」發財,從某種意義上帶來了街舞的興旺。一些舞蹈學校和健身中心開辦了街舞學習班,生意十分火爆。商場在促銷商品或舉行慶祝活動的時候,也經常請街舞表演助興,渲染氣氛。 時下許多年輕人已不把自行車僅僅當作上學或上班的代步工具,對於一些人來說, B仔或 B M仔這個詞一點都不陌生。
B仔的正確名字是 B MX,全名是BICYCLE MOTOCROSS(自行車越野)。它是在70年代中後期在美國興起的一種自行車越野運動。80年代中期開始把 B MX拿到平地玩,而且玩的花式比滑板更多、跳得更高、更刺激。它的動作有上百種,其中最基本的是車上靜平衡,如後輪點地跳、前輪點地跳、擦輪、定車、飄、過橋等。B MX的車身一般採用合金製成,可以承受從幾米高的地方摔下的沖力。設計上也有許多的特殊之處,如不受車閘線的限制,可以做360度轉動的車把。B MX在電影《 E· T》中的出現,使它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的代表。
在香港、廣州和深圳等地,特技單車分為三種競賽項目:U型管、平地賽及公園賽。這些競賽將特技單車帶給了社會大眾,而運動的核心仍然保持在街頭。 20世紀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的美國,美式沖浪音樂及電影領導潮流,人們在某種類似沖浪板的設計中尋找陸地沖浪的樂趣,第一張滑板在1959年推出市場。80年代末,夾心木製障礙物以及街道式場地的出現令滑板運動以一種自助的形式再現生機,這批滑板新生代開始培育出自己的明星運動員。
滑板運動對世界潮流文化影響深遠,運動員愛聽的 P unk音樂以及他們所穿的泥土感很重的寬衣以及懷舊式網球鞋等,都一度成為了世界潮流。 輪滑這個創意延續了大約有300年之久,最初是一位17世紀的荷蘭人嘗試在自己鞋子下釘木製滾軸,享受溜冰的樂趣。
輪滑分為雙排輪滑和單排輪滑,嘻哈元素在兩種輪滑鞋上都有體現出來,比如使用單排輪滑的自由式輪滑,和使用雙排輪滑的JamSkating,都是嘻哈元素的衍生物。 滑板車(B icman)是繼滑板之後的又一運動型新產品,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20公里,這種新型產品來源於日本。
雖然我們能在深圳街頭見到個別老人和婦女騎著滑板車逛街,但是那不是街頭文化的代表,因為街頭文化是年輕的「酷」一代的玩物。滑板車就像一輛小型單車,它的車頭取單車的構造,下部取滑板的構造,不過它只有兩個車輪。假如你會如下絕招,證明你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了:以兩腳夾住後輪,兩手抓緊車頭,用力吊起車頭,以後輪為重心,在半空中旋轉兩圈,厲害的可轉到三圈;或者夾住前輪,以前輪為重心,翹起後輪旋轉 Battling在嘻哈中是MCs彼此口水戰的術語。Battling的目的是兩個MC盡力爭取喜愛的觀眾,降低對手的激情。觀眾對於特殊lyrical 的喜好水平世由各種形式的語氣腔調的轉折,繞舌的技巧,挖苦對方和他們「鼓動人群」的能力決定。人家同時用例如「ooh」和 「aah」的手勢來回應MC的「請求」,或在一節結束的時候以喝彩回應。然後觀眾用喝彩的聲量決定哪個是比較好的MC,以此表示承認那個MC,增加他贏得更多Battle的自信心。
最大多數的"真實的"battle發生在各種不同的地下嘻哈俱樂部,甚至發生在一條街道的一隅;這些活動是混合著競賽的性質。比較眾所周知的 "戰爭" MC,像Canibus,可能用收音機廣播上的一場battle或出自他們的潛在對手製作的「diss」卡帶來公開召喚潛在對手。這能被藉由不敬對手的lyrical技術,主題素材,或僅僅平白的不喜歡那個人。最公眾的battles通常可以贏得自我展示和贏得更多粉絲。不幸的是當battle的時候,一些歌詞的內容越過了個人的底線,那將導致了娛樂變成了實際的敵對。
當今,這條個人的底線,時常被肆無忌憚的越過。許多評論說嘻哈中的這部分「走的太遠」,繞舌歌手 Nas說,「沒有女人和孩子是[應當]包括在內的」。其他人則感覺這是所有的嘻哈的一個部份。他想告訴人們一些東西,使他們反對另一場甚至涉及到其他MC的家人和孩子的MC battle。這不是簡單的兩個人試圖去贏得battle;一個MC對抗另一個。 U-Roy,one of the earliest Jamaican b musicians嘻哈音樂與非洲西部的griots有關; 旅行歌手和一些詩人往昔的音樂風格被認為是嘻哈。一些 griot 傳統和非洲的奴隸一起來到新的世界。對於嘻哈最重要和最具創造力的影響力是在1960年代興起的叫做牙買加b配音風格。因為在俱樂部 (聲音系統) 舞者較喜歡了富有激情短節奏的旋律,像King Tubby等b音樂家使用打擊樂器來製造這種效果。很快,表演者在表演打擊時開始說唱。在 1967 年,自牙買加的移民把b帶到了紐約,例如Kool Herc這樣的DJ,在那裡這種形式的流行文化發展形成了嘻哈。在牙買加,b音樂又演化為各種流派像ragga 和 dancehall。
DJ Kool HercDJ Kool HercHerc--早在 70s紐約最流行的 DJ 之一,經常在neighborhood party上演出。(也被稱為block party) 自從 Herc的馬車駛過Sedgewick大街後。在布朗克斯,他很快地從使用瑞格舞音樂卡帶轉向funk,rock和 disco的,因為紐約聽眾不是特別喜歡瑞格舞。Herc 和其他的DJ使用混音技術和二筆記錄延長了敲擊的間隙,因而使得其他混音技術很快發展起來。表演者在演奏音樂的時候說唱,最初這些人被稱為MC(司儀或主持人),後來改為rapper。這些早期的rappers把重心放在介紹他們自己和在聽眾中其他人身上,以一個簡單合唱團進行即興創作和簡單的四連擊形式。不久MCs增加了較多復雜的歌詞,時常富有幽默感,和sex組合的主題。70 年代結束時,嘻哈音樂開始成為主要的商業和藝術的力量,而且開始在美國傳播。在80 年代和90 年代,嘻哈逐漸地在美國中變成主流 (轉變通常被認為完成在1992年)一定程度上變成世界化的。

Ⅵ 嘻哈文化的起源

嘻哈這種活動源於美國年青人(主要來自美國黑人,但並不完全來自於他們),並由此蔓延至全世界。嘻哈的四個主要元素是:說唱,DJ,塗鴉藝術和街舞。後來,這個詞變成了饒舌樂的委婉語,當時過種音樂極受年青人的追捧,但是這兩個詞卻不可以混為一談,因為饒舌樂(說唱樂)是在音樂的伴奏下,口中念著歌詞的一種音 樂. Hip-hop Music 嘻哈音樂
嘻哈樂與西非的傳唱者聯系緊密,這些人既是歌唱家又是詩人,他們的音樂其實可以說是嘻哈文化的回憶錄。非洲傳唱者們的傳統文化後來隨著奴隸們來到了「新大陸」。嘻哈樂的創造所帶來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牙買家風格的音樂「Dub」於20世紀60年代產生了。像King Tubby類的Dub音樂家(他被認為是Dub音樂的創始人)把打擊樂單獨抽離出來,因為酒吧里的舞者都非常熱衷於這種帶著短促停頓的強烈節奏。很快,表演者開始和著節拍說唱起來。1967年,像Kool Herc這樣的DJ從牙買加移民到紐約,把Dub音樂也帶到了那裡。隨後,Dub音樂逐漸演變成了嘻哈樂。
Herc是70年代早期紐約最有名的DJ之一,常常在街坊聚會上(街區聚會)表演,他起先使用雷鬼樂,然後迅速轉向放克樂、搖滾樂,最後是迪斯科音樂,因為當時的紐約聽眾不怎麼喜歡雷鬼樂。Herc和其他DJ一起發展了敲擊樂,他們利用了各種音頻混音和打碟技術,自此,各種各樣的混音技術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只要音樂響起,演唱者就會和著音樂說唱起來,這種人最初被稱為MC(晚會主持或操控者),後來才被稱為饒舌歌手。起初,饒舌歌手們主要是在即席音樂和簡單的四重奏伴奏下介紹自己或觀眾席上的人,通常還有合唱陪襯。後來,MC們加入了復雜的歌詞,通常是些幽默語言和有關性的內容。20世紀70年代末,嘻哈樂開始成為商業和藝術的中堅力量,在全美得到迅速傳播。到了20世紀80至90年代,嘻哈樂逐漸成為美國音樂的主流(其過渡期被認為於1992年結束),同時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傳播,只是流行程度要略低一些。

Ⅶ HIPHOP特點

HIPHOP街舞種類
所謂的HIP-HOP DANCE。正是現在最廣泛流行的一種街舞類型。如果我們以舞蹈的觀點來看,它可以分成NEW SCHOOL以及OLD SCHOOL兩大類。如何去區分這兩大類型呢?我們可以以年代及動作或是音樂類型來作區分。

HIP-HOP是各種街舞的總稱
事實上,我們所謂的BREAKING DANCE或是OLD SCHOOL正也是屬於HIP-HOP的一種。這種OLD SCHOOL的舞蹈包含著LOCKING(鎖舞)、POPING(機械舞)、BREAKING(霹靂舞)、WAVE(電流)這些東西(這種霹靂舞式的舞蹈風格著名的團體是Rock Steady Crew)。他起源於美國街頭的舞者的即興舞蹈動作。這些街頭舞者多半是以黑人或是墨西哥人為主。或許正是所謂的「窮人的娛樂」,這些流行的街舞多半發源自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區(這一區住的全是一些窮困的黑人或墨西哥人。)這些黑人及墨西哥人的孩子們成天在街上混,跳舞,自然而然的行成各種的派系,也很自然的在他們所跳的舞蹈上發展出不一樣的風格。

HIP-HOP DANCE的演變
而在OLD SCHOOL演變至NEW SCHOOL的關鍵。這可追溯至早期OLD SCHOOL的音樂,其具有非常快的節拍來匹配這些BREAKING的動作,而後隨著HIP-HOP音樂的演進,人們開始了解BREAKING並不適合這些NEW SCHOOL、HIP-HOP的音樂(因為所謂NEW SCHOOL的音樂比較慢,如果在這種慢板的HIP-HOP音樂中作風車或排腿(footwork)之類的動作,會覺得一點爆發力都沒有,甚至失去其舞感)。此時OLD SCHOOL與NEW SCHOOL的舞蹈就開始分家了,那是在1986年左右早期NEW SCHOOL的舞步非常簡單,如耳熟能詳的「滑步」(running man) 這在以前MC HAMMER及巴比布朗的VIDEO的中均可見到……或許我們可以稱當時這種「勁爆」的HIP-HOP舞蹈為FUNKING DANCE。

NEW SCHOOL HIP-HOP的出現
然而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MC HAMMER及巴比布朗時期所流行的街舞,也漸漸變成了OLD SCHOOL。因為在92年初期時,出現了一個叫做MOP TOP(ELITE FORCE)的黑人舞蹈團體(由HENRY LINK、LOOSE JOINT、BUDDHA STRETCH組成),他們發展出一種新風格的HIP-HOP。我稱他為「原地性的HIP-HOP」,他不像MC HAMMER及巴比布朗時期的大動作、勁爆、大范圍式的移動,更沒有霹靂舞中那些在地上類是體操的動作。他獨有風格在於他注重身體的協調性(我們所謂的律動)。他重視身體上半身的律動及增加了許多手部的動作,不再像那些舊風格的HIP-HOP注視大范圍的移動以及腳步的動作。或許HENRY剛開始時只是一位默默無名的街頭舞者,但是當麥克·傑克遜的一首「Remabe the time」MTV出現時,大家首次看到這種我所謂的原地性舞蹈。這種新風格的舞蹈在這位世界流行音樂之王的MTV出現,馬上就掀起了一股風潮。我們不敢說是甚麼原因使這位HENRY先生一炮而紅,但是這首「Remabe the time」中的舞蹈正是他的傑作。後來馬麗亞·凱利的「Dreamlover」歌曲MTV中,我們看到了一片草原上有一群只穿者褲子的黑人跳著奇怪風格的舞蹈。這些舞蹈中夾雜著HIP-HOP、LOCKING(鎖舞)、POPING(機器舞)、WAVE(電流)這些東西,卻配合著「Dreamlover」這種R&B式曲風的HIP-HOP音樂。我們很難相信我們所看到的東西。當時我們很難去斷定這是甚麼樣的舞蹈。但是,這卻是NEW SCHOOL HIP-HOP發展史上很重要的一節,他是全世界開始流行NEW SCHOOL的起源也是「罪魁禍首」。

NEW SCHOOL HIP-HOP的成熟階段
正謂的NEW SCHOOL HIP-HOP,我給他一個定義就是將各種不一樣類型的舞蹈串聯在一起,以一首輕快慢板的HIP-HOP或R&B表現出來。(這也是NEW SCHOOL初期的一種型態)我們看到這首「Dreamlover」中這群由Henry帶領的黑人舞群,做出了令人難以理解的舞蹈動作,他們把以往只能搭配快節奏的LOCKING(鎖舞)在R&B的慢式舞曲節奏中以一種新的感覺去表現它,他們不再做這種一定要類似雙節棍般甩手挽般的動作去表現LOCKING(鎖舞),他們簡化了許多LOCKING(鎖舞)的動作。並且以標準的HIP-HOP左右式律動去表現POPING(機器舞)和LOCKING(鎖舞),也不時的在舞蹈中加上WAVE(電流)的東西。簡單的說,就是用新的感覺去詮釋這些舊的舞步。馬上,日本的知名街舞團體兼歌手ZOO所發行的新單曲「叮當叮當」中,也用了這種NEW SCHOOL HIP-HOP來表現MTV中的舞蹈。一不注意……。這種新風格的街舞已經在全世界流行開來了。後來慢慢的,這位HENRY在馬麗亞·凱利的歌曲「Fantasy」以及近期的「Honey」中擔任了編舞的工作,其次像之前紅及一時以解散的女子HIP-HOP團體TLC的歌曲「Creep」及電影《MIB》的MTV。我們慢慢發現這種HIP-HOP已經開始成熟。(當然的,這些MTV中大家也可以看到HENRY的蹤影。)前些時期最著名的的就是TLC的「Waterfalls」這支MTV,MTV中的「神奇抖肩膀」這個動作使NEW SCHOOL HIP-HOP又進入了另一個新的階段。

現在的NEW SCHOOL HIP-HOP DANCE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頭腦,當這種NEW SCHOOL HIP-HOP在日本開始流行時,日本人發展出它們自己的另一套舞風,同樣的這也是另大家難以理解的事情。這些日本的HIP-HOP舞者開始用OLD SCHOOL的音樂跳NEW SCHOOL的HIP-HOP了。NEW SCHOOL的發源在以新的音樂風格表現舊的舞蹈。現在卻變成以舊的音樂風格來詮釋新的舞蹈。真的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在動作上,近期的NEW SCHOOL HIP-HOP變化更多,尤其是在加上WAVE(電流)的東西時,它變得更沒有規律。如果以觀眾的眼光來看,似乎跳這些NEW SCHOOL的舞者都是「小兒麻痹」患者,因為身體的扭曲更加厲害,越來越沒有在舞蹈中所謂的規律性。

HIP-HOP DANCE的也有地區性
我們可以分成 NEW YORK STYLE與 L.A. STYLE兩種。這個兩個地區的東西呈現兩極化的風格。例如NEW YORK STYLE它就是我們一般所看到的身體扭曲變形、各種街舞大串聯的風格。或許NEW YORK是HENRY的大本營,所以自然而然的這個地區的HIP-HOP風格也較偏向HENRY的風格,原地性的舞蹈加上身體奇怪的扭曲與LOCKING(鎖舞)、POPING(機器舞)、WAVE(電流)這些東西的大會串,我們不難想像它正是一種黑人的隨性作風。而 L.A. STYLE的HIP-HOP,它承襲延續了MC HAMMER及巴比布朗時期所流行的街舞。大動作及腳步的變化性,也保有了其勁爆的特性,只是在動作的 變化上增加了許多新的花樣。也因為HIP-HOP分成了這兩大派系,所以許多舞者或雜志媒體上就不再統稱他們為HIP-HOP DANCE:他們稱NEW YORK STYLE的HIP-HOP為NEW SCHOOL。而稱 L。A STYLE的HIP-HOP為STREET DANCE。

到底NEW SCHOOL HIP-HOP是甚麼?
總而言之,NEW SCHOOL的HIP-HOP它包含者各種類型的街舞,包括LOCKING(鎖舞)、POPING(機器舞)、WAVE(電流)以及MC HAMMER及巴比布朗時期的律動。只是在NEW SCHOOL HIP-HOP中看不到BREAKING DANCE(霹靂舞)的影子。就像前面提到的,它融合了各式的街舞型態,或許我們可以說它是一種集大成的舞蹈。然而現在的NEW SCHOOL DANCE包含的范疇又更廣了:不僅加入許多種舞蹈融合其中,如POPIN』,BOOGIE(布吉),取材范圍也更廣了!國外有些人認為NEW SCHOOL的動作跟90年代的風車、HEADSPIN來比較的話,顯而簡單許多。但NEW SCHOOL的動作也是需要技巧的,這就跟霹靂舞中的排腿「footwork」是相近的觀念,雖然隨性,但卻也包含頗多技巧在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然而OLD SCHOOL與NEW SCHOOL孰優?我們無法去真正的作個區分或比較。但是不知什麼時候又會有更新風格的街舞出現,到時……我們現在所流行的NEW SCHOOL,又要變成歷史,又要變成另一種的OLD SCHOOL了

Ⅷ 什麼是HIPHOP.什麼是HIPHOP文化,歷史,起源

hip-hop是20多年前始於美國街頭的一種黑人文化,也泛指rap(說唱樂)。hip-hop 文化的四種表現方式包括rap (有節奏、押韻地說話)、b-boying(街 舞)、dj-ing(玩唱片及唱盤技巧)、raffiti writing(塗 鴉 藝 術)。 因此rap (說 唱 樂)只是hip-hop 文化中的一種元素,要加上其它舞蹈、服飾、生活態度等才構成完整的hip-hop 文 化。

Hip-Hop是文化名詞,包括饒舌 (Rap) 打碟 (DJ) 塗鴉 (Graffiti) 街舞 (street dance) 說唱起源於60年代,而作為音樂理解的Hip-Hop則起源於70年代初,它的前身是RAP(有時候會加一點R&B)。這是一種完全自由式即興式的音樂。這種音樂不帶有任何程式化,拘束的成分。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你都可以炫Hip hop 只要你high。 Hip-Hop從字面上來看,Hip是臀部,Hop是搖擺,加在一起就是輕
扭擺臀,是以前美國的蹦迪(當然不是像咱們,他們是搖擺臀部,咱們是頭-_-)原先指的是雛形階段的街舞(也就是我們以前說的霹靂舞),後來才逐漸發展成一種巨大的概念--我們現在說的Hip-Hop文化還包括了那些寬大的衣服、沉甸甸的純金飾品、平時說起話來就「YoYo?what』s up?men!」的口語習慣--總之就是那種美國貧民街區里黑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的「范兒」。

發展歷史
所謂的hip-hop DANCE.正是現在最廣泛流行的一種街舞類型.如
果我們以舞蹈的觀點來看,它可以分成NEW SCHOOL以及OLD SCHOOL兩大類.如何去區分這兩大類型呢?我們可以以年代及動作或是音樂類型來作區分. 其實hip-hop就是各種街舞的總稱 . 事實上,我們所謂的Breaking DANCE或是OLD SCHOOL正也是屬於hip-hop的一種.這種OLD SCHOOL的舞蹈包含著locking(鎖舞).popping(機械舞).breaking(地板舞).wave(電流)這些東西(這種霹靂舞式的舞蹈風格著名的團體是Rock Steady Crew).[1]他起源於美國街頭的舞者的即興舞蹈動作.這些街頭舞者多半是以黑人或是墨西哥人為主.或許正是所謂的"窮人的娛樂",這些流行的街舞多半發源自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區和洛杉磯的街頭(這一區住的全是一些窮困的黑人或墨西哥人.)這些黑人及墨西哥人的孩子們成天在街上混,跳舞,自然而然的行成各種的派系,也很自然的在他們所跳的舞蹈上發展出不一樣的風格. 而在OLD SCHOOL演變至NEW SCHOOL的關鍵.這可追溯至早期OLD SCHO
OL的音樂,其具有非常快的節拍來匹配這些breaking的動作,而後隨著hip-hop音樂的演進,人們開始了解 breaking並不適合這些NEW SCHOOL hip-hop的音樂(因為所謂NEW SCHOOL的音樂比較慢,如果在這種慢板的hip-hop音樂中作風車或排腿(footwork)之類的動作,會覺得一點爆發力都沒有,甚至失去其舞感.)此時OLD SCHOOL與NEW SCHOOL 的舞蹈就開始分家了,那是在1986年左右早期NEW SCHOOL的舞步非常簡單,如耳熟能詳的 "滑步"(running man) 這在以前MC HAMMER及巴比布朗的video的中均可見到…..或許我們可以稱當時這種"勁爆"的hip-hop舞蹈為FUNKING DANCE.

Ⅸ Hiphop舞蹈是什麼(圖文)

從文化方面來講,HIP-HOP是一種民間舞蹈,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街頭舞者的即興舞蹈動作,是美國「嘻哈文化」文化的組成部分,這些街頭舞者多半是黑人和墨西哥人,他們是把街舞作為一種反對街頭暴力的文化運動而出現的,他們熱愛音樂和舞蹈,想選擇一種方式充實自己,於是這種新的娛樂方式出現了,他們唱RAP,自由的舞動身體,因此街舞被一度稱為「窮人的娛樂」。Hiphop經歷了很多變化,但他的核心文化仍然是peace(和平),unity(團結),love(愛)和havingfun(享受樂趣)。

從舞蹈動作方面來說的話,hiphop是由最代表性的動作UPDown、C-walk、Shake組合而成,極富變化。並通過頭、頸、肩、上肢、軀乾等關節的屈伸、轉動、繞環、擺振、波浪形扭動等連貫組合而成,既注意了上肢與下肢、腹部與背部、頭部與軀干動作的協調,又注意了組成各環節各部分獨立運動。因此街舞不僅具有一般有氧運動改善心肺功能、減少脂肪、增強肌肉彈性、增強韌帶柔韌性的功效,還具有協調人體各部位肌肉群,塑造優美體態,提高人體協調能力,陶冶美感的功能。

HIP-HOP分成NEWSCHOOL以及OLDSCHOOL兩個大類。這兩種風格的變化也是隨著音樂的改變而改變的。oldschool的譯文是守舊派,但在hiphop中,只是代表著一種舞蹈風格或者說是一種態度。Oldschool是20世紀80年代的街舞風格,在現在很多比賽中仍然會有很多oldschool的舞者,他們大多穿著較為寬松,穿衣風格也多以古著為主。而且跳舞的動作幅度也很大。其動作多為固定的元素相連接。NEWSCHOOLHIP-HOP是"原地性的HIP-HOP"。NEWSCHOOLHIP-HOP注重身體的協調性,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律動。Newschool的舞蹈增加了身體上半身的律動和許多手部的動作。不再像OLDSCHOOLHIP-HOP注重大范圍的移動以及腳步的動作。因此它對場地的要求不是很高。現在國內的hiphop舞者多以newschool為主,相較於oldschool而言,newschool的動作更為豐富,也更適合於比賽演出等場合。

Ⅹ hiphop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起源於那個國家

街舞,也稱HIP-HOP,它來自黑人街頭舞蹈,所以,另一種叫法是REETFUNK,街舞因其輕松隨意、自由個性和反叛精神而理所當然的受到年輕人的喜歡,在過濾掉原有稈頭舞蹈的痞味和誇張之後,街的車名正言順地登上了大雅之堂---健身房。 HIP-HOP是各種街舞的總稱,包含了機械舞、霹靂舞等。它起源於美國街頭舞者的即興舞蹈動作。這些街頭舞者以黑人或是墨西哥人為主,這些流行的街舞多半發源於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區,一些黑人或是墨西哥人的孩子們成天在街上以跳舞為樂,形成各種派系,也很自然地在他們所跳的舞蹈上發展出不一樣的。 1992年初期,出現了一種「原地性的HIP-HOP」,它沒有那些大幅度的動作和腳步移動,更沒有霹靂舞中那些在地上類似體操的動作。它的獨有風格在於注重身體的協調性,重視身體上半身的律動及增加了許多頭部、手部的動作。我們在邁克 傑克遜、瑪麗亞 凱利、後街男孩的MTV中都可看到這種新風格的舞蹈。 在專業健美操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中,常用這種HIP-HOP來訓練運動員的協調性、表現力等綜合素質,有時也會做表演之用。在街舞的外在表現時尚,運動強度適中,所以它進入健身房便成為可能。不過健 身身房的街舞在動作的選擇上更注重其安全性、鍛煉價值、健康向上及個性表現為,所以練習者在消耗脂肪的同時,也緩解了精神壓力。個人認為健身房裡的HIP-HOP對於調節練習者的心理所起的作用更為突出。因此,有人稱之為「是惟一讓人帶著笑容進行訓練的運動」。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5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0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6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4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6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2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