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墨西哥內澇怎麼回事

墨西哥內澇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 2022-10-11 06:42:13

⑴ 恩施引發內澇是怎麼回事

7月26日上午,湖北省恩施市建始縣因降雨而出現內澇。7月25日20時至26日12時,湖北省建始縣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11時40分,城區廣潤河超警戒水位3.64米。

此次降雨來勢猛、強度大,突破歷史極值。26日,位於建始縣城區的國家基本氣象站日降水量257.1mm,超過自1959年有檔案資料以來極值(2016年7月19日,日最大降水量218.7mm)。洪水來勢迅猛,超百年一遇。

此次暴雨造成建始縣嚴重洪澇災害,廣潤河沿線水位暴漲,城區及長梁鎮隴里社區、龍坪集鎮、茅田鄉集鎮低窪地帶內澇嚴重,全縣道路多處中斷,城區內大面積停電。

(1)墨西哥內澇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政府有關措施

7月26日凌晨1點暴雨紅色預警信息發出後,建始縣各級各部門迅速反應,組織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部分區域實行交通管制,及時調度水情。26日8時30分,啟動防汛I級響應。當地緊急轉移疏散受災群眾。

7月26日,建始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消息,對209國道長梁鎮隴里路段、茅田鄉刺竹路段、茅田鄉與龍坪鄉交界處(老84公里處)、465省道(天雲公路)實施臨時交通管制,所有往返車輛禁止通行, 通行時間待搶修完成後另行通知。

7月26日晚,據恩施州建始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消息,城區廣潤河水位已降至汛限水位以下,城市積水已全部排除,城市道路基本通暢,供水、供電及通信網路除部分地方外基本恢復,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全縣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目前,建始縣搶險救災工作正在有序開展,現已基本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⑵ 墨西哥灣中西部如若有暴雨出現,是否會引發山洪

墨西哥灣中西部如若有暴雨出現,是否會引發山洪?

若是你無法繼續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可躲避在結實的障礙物下,這樣就可以避免第二次傷害,也可以在山洪的時候保命,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


在生活中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一定要膽大心細,看到了山洪,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盲目跟隨別人,這樣才能在山洪中存活下來,還要及時聯系相關部門,這對減輕災害損失非常重要。大家說呢?

⑶ 為什麼休斯頓大多數房子沒有地下室。

休斯頓大多數房子是沒有地下室的。
因為休斯頓易發洪水。墨西哥灣的無盡暖濕氣流帶來了夏季大量的暴雨有時則是颶風這導致了休斯頓每年就會有幾次洪水內澇休斯頓的高架橋在這個時候會非常危險因為有積水所以很容易出現淹死人的事故。有地下室也根本用不到,洪水會把地下室淹沒。
休斯敦市屬亞熱帶氣候,全年平均氣溫為2O.7℃,年平均降雨量為l.224毫米。夏季熱而潮濕,33℃以上氣溫達94天。休斯頓的夏天非常漫長,從三月份就開始,一直可以干到十月底到11月份,因為休斯頓空氣含水量高,所以體感溫度很高,幾乎在這幾個月,人們都是沒有辦法出門進行體育鍛煉或者正常的社交的。這時地下室也會變得非常濕熱。

⑷ 國外的排水系統是什麼樣子的

國外大城市排水系統逐個數:巴黎下水道成景點

東京地下排水系統建成於2006年,堪稱牢固、先進,由一連串混凝土立坑構成,地下河深達60米。 東京地下排水系統的空間非常寬敞,連起吊機在里頭都顯得有些「渺小」。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100多年前,維克多·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寫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每當夏季來臨,暴雨不斷,「城市的良心」便不得不經常接受考驗。

本月22日,廣州的排水系統就經受了一次這樣的考驗。盡管廣州去年已經完成了227個水浸點的改造,但22日這場突降的大暴雨還是暴露出了水浸、漏水等問題。

今年,廣州計劃解決城區29個水浸點的排水問題,改造有望明年完成。除廣州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都在積極升級或改造排水系統。了解英國倫敦、日本東京、法國巴黎等一些國外大都市的下水道系統,或許能為中國城市的治澇工程帶來啟示。

盡管經過去年5月暴雨後的嚴重內澇、水浸車事件,廣州去年已經完成了227個水浸點的改造,但是,5月22日一場突降的大暴雨再度令廣州市內幾十處遭水浸,並且暴露出珠江新城地下空間排水力不足、APM線漏水嚴重的問題。

城市排水系統嚴重滯後,這並非是廣州一個城市的問題。對於中國大多數城市來說,改革開放30多年,已經使得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地下,卻還是二三十年前的樣子,一旦遇到暴雨天氣,下水道便開始變得不堪重負。去年廣州經受暴雨沖擊的同時,廣東、廣西、江西、湖南等11省區市都出現了嚴重的內澇問題。

在國外,為防範城市內澇,城市排水標准普遍比國內高,紐約是「十至十五年一遇」(註:一年一遇是每小時可排36毫米雨量)的標准,東京是「五至十年一遇」,巴黎是「五年一遇」標准。

例如倫敦和巴黎的下水道系統,都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卻仍然保持著強大的排澇功能。而建成於2006年的東京地下排水系統,更堪稱牢固、先進,護衛著東京免遭內澇災害。

倫敦:為防霍亂改造排水系統

本報訊 如果一個城市的排水系統出了問題,那麼不僅是水浸街、水淹車的問題,還有可能導致流行病肆虐,這就是當年倫敦的下水道系統落後所帶來的警示。

倫敦如今使用的下水道系統建於150多年前。1856年,英國的設計師開始研究設計倫敦的地下水道系統,而此時英法聯軍正在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誰也不會想到,150多年前的倫敦竟是一個垃圾遍地、臭氣沖天、霍亂橫行的城市。1848年-1849年間,倫敦死於霍亂的人數超過1.4萬人。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像那段時間此起彼伏的其他流行病一樣,霍亂也是因為空氣污染引起的,而沒有意識到真正的根源是水源污染。

1849年,霍亂疫情結束後,英國首都污水治理委員會任命約瑟夫·巴瑟傑為測量工程師,以確定城市排水系統未來如何改進。

1856年,巴瑟傑建議將所有的污水直接引到泰晤士河口,全部排入大海,但他的設計方案連續5次被否決。1858年夏天,倫敦市內的臭味達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程度,倫敦市政當局迫於壓力才同意了巴瑟傑的改造方案。

倫敦地下排水系統改造工程1859年正式動工, 1865年完工,實際長度達到2000公里。工程完成當年,倫敦的全部污水都被排往大海。

不少人擔心地下被挖空的倫敦會不會坍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程部門特地研製了新型高強度水泥,用這種水泥製造了3.8億塊混凝土磚,構成了堅固的下水道。

由於將污水與地下水隔開,倫敦下水道改造意外地解決了導致霍亂的水源問題。從此以後,倫敦再也沒有發生過霍亂。

巴黎:年均十多萬人參觀

近代下水道的雛形脫胎於法國巴黎。今天的巴黎下水道總長2300多公里,規模遠超巴黎地鐵,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下水道,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參觀的地下排水系統。從1867年世博會開始,陸續有外國元首前來參觀,現在每年有十多萬人來參觀學習。

巴黎的下水道處於地面以下50米,水道縱橫交錯,密如蛛網。下水道四壁整潔,管道通暢,地上沒有一點臟物,干凈程度可與巴黎街道相媲美,不會聞到一丁點兒腥臭味。而且,下水道寬敞得出人意料:中間是寬約3米的排水道,兩旁是寬約1米的供檢修人員通行的便道。

還有一連串數字可以說明這一排水體系的發達:約2.6萬個下水道蓋、6000多個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專業維護工……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巴黎的工程師們還修建了4條直徑為4米、總長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過凈化站對雨水和廢水進行處理,處理過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納河,另一部分則通過非飲用水管道循環使用。

羅馬:2500年後仍在使用

說起城市排水的文明史,必須從古羅馬說起。古羅馬下水道建成2500年後,現代羅馬仍在使用。

公元前6世紀左右,伊達拉里亞人使用岩石所砌的渠道系統,將暴雨造成的洪流從羅馬城排出。渠道系統中最大的一條截面為3.3米×4米,從古羅馬城廣場通往台伯河。

公元33年,羅馬的營造官清潔下水道時,曾乘坐一葉扁舟在地下水道中游歷了一遍,足見下水道是多麼寬敞。

墨西哥城:花3100萬美元改造

2009年4月,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第二階段的地下排水系統工程完工。使用了尖端技術的這一工程共花費3100萬美元,預計可以使用50年以上。

墨西哥城排水系統管道從1975年便開始使用,由於年久失修,該市曾頻繁發生水淹道路的情況。

東京:下水道深達60米

日本是個台風多發國家。東京地區的地下排水系統主要是為避免受到台風雨水災害的侵襲而建的。這一系統於1992年開工,2006年竣工,堪稱世界上最先進的下水道排水系統,其排水標準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連串混凝土立坑構成,地下河深達60米。

東京的雨水有兩種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會通過各種建築的排水管,以及路邊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積排放管道,最終通過大支流排入大海;其餘地域的雨水,會隨著每棟建築的排水系統進入公共排雨管,再隨下水道系統的凈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為了保證排水道的暢通,東京下水道局從污水排放階段就開始介入。他們規定,一些不溶於水的洗手間垃圾不允許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過垃圾分類系統進行處理。此外,烹飪產生的油污也不允許直接導入下水道中,因為油污除了會造成鄰近的下水道口惡臭外,還會腐蝕排水管道。東京下水道局對此倡導的解決辦法是:用報紙把油污擦乾凈,再把沾滿油污的報紙當做可燃垃圾來處理。更乾脆的辦法是做菜少用油。下水道局甚至配備了專門介紹健康料理的網頁和教室,介紹少油、健康的食譜。

東京設有降雨信息系統來預測和統計各種降雨數據,並進行各地的排水調度。利用統計結果,可以在一些容易浸水的地區採取特殊的處理措施。比如,東京江東區南沙地區就建立了雨水調整池,其中最大的一個池一次可以最多存儲2.5萬立方米的雨水。

⑸ 101℃聚焦:8.28你不知道的大事

【國內篇】

  • 貴州納雍發生山體垮塌 致多人死傷

據報道,8月28日上午11時許,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張家灣鎮普灑社區橋邊組發生山體滑坡地質災害,造成81人受災,因災死亡1人、失蹤37人,受傷2人,倒塌民房34戶170間,初步統計直接經濟損失510餘萬元,貴州省民政廳於8月28日12時30分緊急啟動省級救災三級響應目前,災區搶險救援等工作正緊張有序進行。

⑹ 價值百萬奢侈品在申通網點泡水損毀,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價值百萬奢侈品在申通網點泡水損毀,事情起因是遭遇台風引發倉庫內澇,導致裡面的包裹被水泡,雙方就賠償金額問題產生分歧。

三、綜上所述

價值百萬的奢侈品在申通網點泡水損毀,事情起因是台風導致快遞倉庫進水,泡壞了女子價值百萬的奢侈品衣服,雙方因賠償金額一直沒有談妥。

⑺ 墨西哥發生7.1級地震,其震感如何

地震主要可以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等。顧名思義火山地震是由於海底和陸地上的火山活動所引的。坍塌地震主要是用於地面以上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地質塌陷而造成的。構造地震是地殼之間的相互運動而產生的。當地球板塊和板塊之間發生相互作用,岩石到達極限後就會發生斷裂限,而引發地震。墨西哥的這次發生的地震是構造地震,世界三大地震帶分別是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墨西哥位於中北美地區,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一部分,這里是地球地震最活躍的區域。

⑻ 墨西哥突發7.1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當地是否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2021年9月7日19時47分,墨西哥發生了7.1級地震,震源深度達30千米。這一新聞一經發布,迅速上的熱搜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我相信大家對地震並不陌生,地震是對人類危害較大的自然現象之一,我國歷史上也曾發生多次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等,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災難,也給人們的生存帶來巨大威脅。這次墨西哥地震給當地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6.墨西哥7.1級地震造成財產損失。

在地震中,一些建築物和車輛均受到不小的破壞,地震結束後,建築物和車輛都需要維修,給人們的財產帶來了一定損害。

⑼ 為什麼別人歧視你,反說你歧視他

來源:大象公社
作者:戴鹿 周承輝
最被中國人歧視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山東西南部,都是黃河下游頻繁被洪水禍害的地區。
文|戴鹿 周承輝
中國最被歧視的地方,當然是河南,「十億人民九億騙,河南人是總教練」這種順口溜,不光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在說,經濟並不好過河南的西部省份也同樣愛說。
安徽、蘇北人好不到哪去。無論是何版本的中國地圖炮,安徽總難免與乞丐、小偷掛鉤,而蘇北人在蘇南人眼中則往往被視為扛大包、賣苦力的同義詞。
▍網路流傳的地域歧視
實際上,除了河南騙子、安徽乞丐、蘇北苦力外,還有個今天已很少被人提起的地域歧視,就是「山東自古出響馬」,雖然土匪強盜的名頭早有後來者獲得,但魯西南依然是著名的負面新聞高發區。
有心人應當注意到,這四塊地區是彼此相連的。
歧視地帶
說河南出騙子當然是不公的。實際上,總結最近十年廣為人知的詐騙犯罪,根本無法得出「河南出騙子」這樣的印象。
中國流行兩類詐騙,只吃本地人的集資詐騙不會給外地人留下印象,而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電信詐騙,與河南無緣。這種犯罪活動,需要緊密的社會分工,更易在宗族關系尚存的地方出現。該詐騙模式台灣傳入後,先在福建廣東落地生根,後由湖南中部地區發揚光大。
飽受歧視之苦的河南人除了用《河南人惹誰了》表達憤怒外,有時也會辯解說,詐騙都是豫東人乾的,那地方人假話連篇,我們豫西可都是老老實實做人的。
上海人輕輕吐出「白完(皖)」二字便可表達強烈歧視,安徽人當然也會辯解,乞討只是一部分安徽人,並不代表安徽人都是乞丐。而皖南人乾脆做切割,其實,那都是皖北人乾的,皖南的名片是徽商,我們經濟富庶,教育發達,怎麼會當乞丐。
如果你看下一中國地圖,就會發現,這些遭受歧視的重災區——豫東、皖北、蘇北、魯西南,會發現它們彼此接壤。也就是說,上面所有的壞印象都源自同一塊地方,它位於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省的交匯地帶。
江蘇、山東沒有像河南、安徽那樣被整體貼上不良標簽,實在是因為江蘇南部和山東東部的經濟遠遠超過全國水平,而河南、安徽因總體經濟水平欠佳,很容易就被整體納入地域歧視的鏈條。
這片最遭歧視地區,處於黃淮之間,其實也算得上是風水絕佳的帝王之鄉。
中國的開國皇帝大多權貴出身,登上皇位,都是幾代人的積累。惟有劉邦、朱元璋,完全靠自己白手起家。巧的是,他們都出生於黃淮區域,他們賴以打天下的功臣武將,也大多來自故土家鄉。
黃淮區域可謂歷史上的龍興之地,如何成為後人眼中的流民發源地?
其實,當年將平民變成皇帝的推手,也正是後來批量製造流民的力量。這一力量就是泛濫的黃河。上述慘遭地域黑的四省交界處,正好與黃河洪泛區高度吻合。
▍歷史上黃河下游泛濫范圍圖
大河的詛咒
黃淮流域之間的四省交匯處,是大片平原地帶,本當為宜農作的豐饒地帶,不幸的是,漢代之後,黃河水災頻繁,宋以後更加泛濫,這片位於黃河下游的平曠地區成為頭號受害者。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黃河斗水,泥居其七。」這些泥沙淤積使黃河成為一條高高在上的懸河,決堤頻發。有清一代 260 余年間,不計晚清改道後下遊民埝的漫溢決口,僅有案可查的決口次數就達 170 多次。
非洲的尼羅河也會定期泛濫,給兩岸帶來肥沃土壤,孕育出古埃及文明。但黃河泥沙含量太高,洪水流經之處,土地都被泥沙覆蓋,原先的良田迅速鹽鹼化,糧食減產,使原本就不富裕的黃泛區陷入極度貧窮。
今天,「黃泛區」被狹義地解釋為 1938 年 6 月 9 日,為阻塞日軍進犯,在黃河花園口決堤後在豫、蘇、皖三省形成的洪水淹沒區。歷史上,黃河頻繁決口淹沒的地區還包括今天山東西部和河北東南部。
▍焦裕祿在河南蘭考治沙、治澇、治鹽鹼,都是治理黃河之害
黃河洪水泛濫,波及的絕不僅是決口處的一兩個縣。水量很大時,甚至造成河流改道,「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看似頻率不高,但一旦發生便會造成破壞原有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秩序的深遠災難,禍及整個平原。
南宋紹熙五年,黃河改道奪淮入海,帶來大量泥沙,加劇了淮河下泄不暢的問題,使內澇成為淮河水災的重要形態。盡管在清朝咸豐五年它再次任性北移至山東,古淮河的河道也已經被其用廢。
這個世界罕見的高頻天災地區,盡管曾是中國最早進入農業文明的地區之一,但頻繁的水患導致經濟極為脆弱。稍大一點的水災,無論貧困之家還是累世殷實富戶,家產都會在洪水中盪然無存。
家園毀盪,人民只有外出逃難,或南下過江,或西進陝甘,往往只能以乞討、偷盜或打工方式糊口。實際上,很多災民是三種角色並行不誤。這難免會給外地人留下深刻印象:某某地方人都是乞丐、小偷、苦力、強盜。
遲至八九十年代,還有黃泛區的父母為孩子定親時,還會特意詢問對方姑娘,有沒有跟隨父母外出乞討的經歷。如果沒有,他們就會擔心未來的孫子孫女:你連討飯都不會,將來洪水來了,你孩子可咋辦?
比這更嚴重的,是社會秩序的脆弱。辛勤耕作—積累資金—增購田產的發展模式在黃河下游邊是行不通的。
洪水過後,地貌大變,原有的地界、田界無影無蹤,大家只能憑感覺重新劃界,或者誰搶到就是誰的。當人們見慣了財物易手,連土地這個最重要的財產所有權都難以穩定維護時,人們對產權能有多少尊重?
穩定的社會信用自然也無法建立起來。洪水一到,親戚、朋友、債主、仇人,不是被洪水沖走,就是逃荒或遷居外地。在極不穩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下,人們的行為模式會本能選擇短期策略。
假如一個人不幸生在黃泛區,他應該選擇怎樣的生存策略?顯然,積蓄財產和經營名聲這種長期經營策略不會成為優選,只考慮眼前短期利益才符合理性,以及盡快逃離。正如安徽官府那番無可奈何的評論:「民性不戀土,無業者輒流散四齣,或彌年累月不歸,十室而三四。
浪花淘盡英雄
今天已經很少再有「山東自古出響馬」的說法。但這段歷史並不遙遠。
1923 年 5 月 6 日,上海至北京的第 2 次特別快車,在山東臨城與沙溝地段被孫美瑤的「山東建國自治軍」攔截,除一名英國人負隅頑抗被擊斃外,綁走外國旅客 19 人,中國旅客 100 餘人。它被稱為民國第一案。
除了提出巨額補償,孫像梁山好漢一樣希望招安。當時活躍在山東 30 個州縣的民間武裝約有三萬多人,槍支兩萬多,臨城劫車案和平解決,讓他們躍躍欲試。
孫美瑤的先輩梁山好漢,也是黃泛區的產物。五代到北宋末,黃河三次決口,洪水在梁山腳下匯集成一片遼闊水域,成為宋江等梁山好漢的革命根據地。
地理環境上,大平原不適合以英雄好漢為業,但短期生存策略下,民風自然爭強好鬥,一旦手中有積累,農民不是購買農具、土地,而是采購長矛、刀劍、甚至火槍,進可傷人,退亦可自保。
清朝思想家魏源曾在蘇北為官,他形容此處「土地荒蕪,民惰而好鬥,習於搶劫,故該地素稱難治。」 魏源是湖南隆回人,當地多宗族械鬥,他口中的難於治理可見當地民風。
孫美瑤的山大王之路也是一個縮影。孫氏原為山東棗庄鳧城鎮白庄村的書香門第、殷實之家,孫美瑤的哥哥孫美珠還是前清秀才。但孫家時常被土匪勒索敲詐,孫父甚至被綁架。1918 年,孫氏兄弟一怒之下變賣家產,購買武器、聯絡各路「竿子」,築寨於抱犢崮,很快聚集數千人。1920 年組建「山東建國自治軍五路聯軍」,孫美珠任總司令。
任何地方都有土匪,黃泛區地貧人窮,盜匪叢生也不奇怪。但這里土匪的特色在於,他們是「匪民一家」,當土匪並不是背叛社會,而是家庭經濟的一個有益補充。
美國歷史學家裴宜理在《華北的叛亂者與革命者》中寫道,黃泛區土匪通常與家庭保持著緊密聯系。她援引一位外國記者在河南的報導:「我傾向於認為,百姓與土匪之間並沒有實質區別。百姓正是那幫匪徒的父母兄弟姊妹,而土匪們會盡量把剽掠成果託人捎帶回家。」
▍美國漢學家、人文科學院院士裴宜理
裴宜理指出,黃泛區盜匪如麻的根本原因,是當一戶人家的糧食常常不足以養活全家。於是,多餘的兒子就變成「光棍」,自尋出路。有的光棍會去打工、乞討、當兵,有的則會入「捻」為匪。
「捻」是當地方言,用捻線成繩的比喻,形容一群人聚成一個幫派。小捻子只有幾個人,偷竊、盜墓、偷割莊稼。大捻子有數十人至數百人,綁架、敲詐、收保護費、收買路錢。更大的捻子則成千上萬,動輒跨縣連郡,攻佔城池,變成官府文告中的「捻匪」。最大的捻匪首領張樂行,鼎盛時統兵二十萬,控制幾十個縣城,是豫東皖北事實上的統治者。
▍捻軍:黃泛區的產物
彪悍好鬥的民風,加上亦民亦匪的傳統,使黃泛區人民成了中原的「游牧民族」:經濟落後,但戰鬥力極強。和平時期他們只能小股剽掠,一俟天下大亂,他們就成了逐鹿九鼎的強勁候選人。
元朝末年,朱元璋能夠消滅各路諸侯,一統天下,他的淮右老鄉團無疑立下了汗馬功勞。到清朝末年,捻軍雖不如南邊的太平天國聲勢浩大,也同樣取得不俗戰績:他們擊斃了蒙古名將、八旗軍統帥僧格林沁親王。
盜匪與革命的界限有時並不清晰。臨城劫車案發生後,反動統治階級污孫美瑤為匪,雖然毛主席在 1926 年 12 月的湖南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中稱之為革命團體,陳獨秀、馬林等都肯定了孫美瑤,但新中國成立後,孫美瑤很長時間依然被視為普通土匪。
1997 年,中國社科院院長胡繩到棗庄調研時,視察了孫美瑤當年扣押人質的抱犢崮,稱孫美瑤為「王佐式人物」(王佐,井岡山農民領袖,加入紅軍被誤殺),認為對臨城劫車案「要重新認識」。
當年 12 月召開「山東建國自治軍暨臨城劫車案研討會」上,正式認定了其革命性質。「文革」中被平毀的孫美瑤被重新修建,棗庄抱犢崮公園的山路上修建了山東建國自治軍紀念碑。孫的鄉親們終於又可以公開以孫為傲了。
▍1997 年 12 月 18 日建成的山東建國自治軍紀念碑,碑文如下:民國之初的北洋政府時期,各派軍閥割據,連年混戰,使當地百姓災難深重,苦不堪言。一些不堪重負的百姓,紛紛聚眾起義。 1920 年,原嶧縣白庄(現北庄鎮白庄村)清末秀才孫美珠和五弟孫美瑤、叔父孫桂芝一道揭竿而起築寨於抱犢崮,成立了「山東建國自治軍五路聯軍」。 1923 年 5 月,孫美瑤帶領「山東建國自治軍」,在抱犢崮山區製造了轟動中外的「臨城劫車案」,史稱「民國第一案」。
值得欣慰的是,肆虐了兩千年的黃河今天已很難為患,因為黃河都快斷流了。
附:全世界為何到處都有地域歧視?

我們來自不同的故鄉,我們流著相同的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判斷一個人,是以他的品德?還是以他的家鄉?

先入為主的排斥、簡單粗暴的標簽,地域歧視是一顆偏見下的蛋。

如何尋找成見背後的真相,推翻地域歧視的屏障?

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中國之聲」(ID:zgzs001),轉載已獲授權,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你的家鄉是哪兒?」
「你的家鄉是哪兒?」
面對這個問題
你會尷尬的支支吾吾?
還是會驕傲的字字鏗鏘?
在一個地區生活久了,熟悉每條街巷的走向,能畫出每棵樹枝丫的形狀,記得每家餐館老闆各異的笑臉,還有菜場此起彼伏的喧鬧聲,商場高高低低的音樂聲……這些烙在記憶里的細節,是恆久溫暖的力量。
但是要向別人說起家鄉時,總不免還是要提起戒心,將這些溫柔的情愫悄悄隱藏,謹慎的鬥智斗勇起來,因為在外地人看來,自己的家鄉很可能只等於一兩個形容詞,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並不友好的形容詞。
▲依地區考慮對象,你覺得靠譜嗎
2
地圖炮古已有之
企圖用幾個形容詞總結一個地區,以貶低該地區的行為,古已有之,遍布中外。
古代被黑的最慘就是宋國人。

《列子》里講到,有個宋國人在冬天裡曬太陽,覺得很舒服,便想把這個「享受秘方」獻給國君,並自信能領取重賞;
《莊子》里說,有個宋國人善於做衣帽,就去越國經營企圖發財,結果越國人都是剪短發的紋身大漢根本用不著衣帽,因此慘遭賠本;
《韓非子》中還有宋國人不聽鄰居勸告,及時修補下雨天被浸壞的圍牆,結果家中被盜,他反而懷疑盜賊就是好心給他提建議的鄰居……
甚至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其實也包含著明顯的地域歧視,細數這些成語可以發現,當年宋國人和楚國人在外地一定過的不怎麼好:

《揠苗助長》:從前有個宋國人……
《野人獻曝》:從前有個宋國人……
《守株待兔》:從前有個宋國人……
《鄭人買履》:從前有個鄭國人……
《買櫝還珠》: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
《杞人憂天》:從前有個杞國人……
《刻舟求劍》:從前有個楚國人……
《畫蛇添足》:從前有個楚國人……
《自相矛盾》:從前有個楚國人……
《葉公好龍》:楚國葉公子高好龍……
《邯鄲學步》:從前有個燕國人……
3
總是受傷的「外地人」
人們對一個群體一旦形成的不公正、否定性態度,就很難改變,久而久之會形成偏見文化。中國民間素來存在偏見文化的根基。
例如人們普遍認為北方人外形上比南方人高大、強壯,性子比南方人直爽,說話直接,愛喝酒,而南方人比北方人懂禮貌。
關於各個地域的人群特徵,社會上廣泛流傳上海人精明排外、東北人都是黑社會、湖北人都是陰謀家、河南人好使壞、北京人自大、寧夏人粗野等以偏概全的說法,並且這種說法還受到人們的普遍接受,於是每個地區的人到了外地都要被「另眼相看」:
4
互相傷害的各國人
當然了,這並非是獨屬於中國人的陋習,外國人也會逮著機會就狠狠黑一下外地人。
比如梅毒沒有正式的名字之前,俄羅斯人稱其為「波蘭病」。

波蘭人不願意背這個鍋,所以他們和德國人將其稱為「法國病」。
法國人覺得這是「義大利病」,荷蘭人稱其為「西班牙病」,奧斯曼帝國稱其為「基督徒病」或「法蘭克病」……
直到1530年,義大利維羅納醫生吉羅拉莫·弗拉卡斯托羅將梅毒定名為syphilis,這一場互黑的鬧劇的才逐漸落下帷幕。
美劇中也總拿地域說事:密爾沃基是個怪地方,猶他州不僅荒無人煙還有摩門教,科羅拉多凍得死人,德克薩斯要麼就是墨西哥後裔天天吃玉米餅,要麼就是頑固的基督徒……另外,在美國人看來,歐洲就是艷遇的天堂。

而歐洲人則在忙著互相鄙視。西班牙人覺得法國人傲慢;瑞士人覺得法國人懶惰;北歐人和德國人都覺得義大利人時懶蟲、吹牛王、色狼;義大利人則覺得德國人不僅機械,而且德國東西還難吃,在這點上法國人和英國人站義大利人這邊……
5
地域形象是如何形成的?
一個個體討厭另一個個體可以簡單的說出原因,但是一群人為何會對某一地域的人所產生的厭惡甚至敵視的態度,情況就要復雜許多。人們對特定地域人群的形象是經過長時間才構建起來的,並且深化為較為固定的社會記憶。
地域環境有別會形成不同的文化

地域文化的最大特點就是方言。中國方言特別多,這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做了件了不起的事,統一了文字,這使得全國各地區盡管說著完全不同的語言,也能夠通過同一種文字進行溝通。

但是文字能夠統一,語言卻不能,尤其是南方的方言。北方的地理障礙較少,比如華北平原、黃淮平原、蒙古平原,互相交流沒什麼障礙,但是南方山多,在古代地理障礙更多,即使相鄰的地區可能也很少溝通,因而會形成各種各樣的方言。一個地區的地域文化,首先要看有沒有同樣的方言,方言產生成為同一個區域人群交往的媒介,時間長了會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態,畢竟如果聽對方的話還需要一個翻譯的話,光是溝通就很煩躁了。
除了語言之外,飲食、民居、婚喪節慶、民間信仰,也能使各地文化之間形成差異。比如飲食,民間日常飲食多以當地產物為主,要適應當地的環境,像那種為了吃荔枝派出一批千里馬跑接力的事,一般老百姓沒錢玩。通常情況下,最有特色的飲食基礎反而是因為窮,比如加鹽風干這樣儲存食物的方式。除非出現大面積的移民現象,否則一個地區的飲食習慣通常不會受到明顯的影響。
經濟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一個社會的記憶
法國人莫里斯.哈布瓦赫認為財富或者說貧富差距在影響和改變人們的記憶,甚至帶來經濟歧視和身份歧視:
擁有財富多的人試圖提升窮人的道德水準,並試圖教他們「至高無上」的美德:節儉、禁慾、敬業。甚至窮人之所以天生不具有這些品性,原因恰恰在於他們是窮人。是否擁有財富決定著是否具有高尚的美德,社會經濟的差異,影響社會記憶內容的強弱和有無。

試想一下,假如河南人像深圳人、溫州人一樣富裕,河南省像上海市、廣東省一樣發達,地域歧視現象恐怕就很難出現。知名學者葛劍雄認為,一個地方的人受到歧視,基本上都是發生在這一地區由盛轉衰、由中心而邊緣之後。筆者以搜狐網調查為例,「你覺得地域歧視的根源是什麼?」選擇「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就佔43.01%。
總之,地域歧視的經濟社會基礎是發展中的差距,是因差距而導致急速的社會流動以及社會流動中人們的心理表現,即優勢地區人群的優越感和弱勢群體的羞辱感。
經濟政策也會影響集體意識
區域開發或發展的前提是對該地域的肯定。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陸續出台了幾項區域發展的重要國策,包括建立經濟特區和開發浦東在內的沿海經濟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和成都、重慶協調城鄉發展試點的特殊政策等。而在中部崛起中,針對中國人口最多、最大的農業省份河南卻缺乏清晰的政策支持,這也影響了河南省經濟社會的發展及其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應有的重要地位。
6
為何會出現地域歧視?
楚國人和宋國人的性格究竟是什麼樣,誰知道呢?但是這些流傳千百年的成語卻成功的將他們的保留在愚蠢、迂腐的傻帽形象中。這種價值判斷經過長時間的重復後,就會成為相對穩定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成為一種下意識的反應,提到宋國人就會想起那個「揠苗助長」的呆瓜。
放到現代來看,得有多少人從來沒接觸過河南人,卻說河南人是騙子;又有多少人壓根沒和上海人打過交道,卻說上海人是小氣鬼;還有多少人從來沒見過廣東人,卻喜歡說廣東人什麼都敢吃……
導致這些偏見的可能是新聞報道,可能是笑話段子,可能是影視作品,可能只是方言惡搞。否則不同時代,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人們為什麼會形成同一種偏見和觀念呢?
自我優越感
地域歧視是極度膨脹的自我優越感的產物,它源於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差距。地區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地區之間因為資源的爭奪而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各種利益矛盾。地區差距和地區利益矛盾的存在,必然反映在社會心理方面,形成優勢地區人群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如果不加節制而過度膨脹,對落後地區和弱勢群體的歧視就難以避免了。
社會刻板印象
所謂「社會刻板印象」,指的是對某一類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通常帶有片面、負面的色彩,並以此作為參照框架,主觀認為這類人所有成員都符合這種看法。它雖然有利於對某一群體作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產生偏差,造成「先入為主」的成見,阻礙人與人之間正常的認識和交往。
「刻板印象」還往往導致誤解,因為,「刻板印象」所根據的並非事實,有時是由於偏見的合理化而來,有時是以為群體有某種特性(事實上,群體並不具有這種特性)而推斷個人也必然具有這種特性而形成的。
從眾心理和集體無意識

地域歧視同時也是從眾心理和集體無意識的結果。簡單來說,就是不假思索的相信自己聽到的事情是真的。
在現代信息「大爆炸」的社會里,普通人特別容易喪失自主思考和判斷能力,對許多事物往往不作獨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斷,從而形成從眾心理和集體無意識現象。
例如,前一段時間,一些媒體對流動人口犯罪個案的報道,就常常成為民眾判斷身邊人的心理基礎,並被誇大化和擴大化,從而輕易把某個群體符號化、標簽化地對待。這是地域歧視產生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心理基礎。
想把人按照相同點分到框框里很容易,但是如果只將地域看成人們的相同點,未免有些以偏概全。
曾經的人類,由於交通不方便,經常一輩子生活在一個地方,所以地域屬性會影響居住在當地的人。而現如今,城市已經在趨同,每座城市都能買到相同的蘋果手機、可口可樂,吃到相同的肯德基、麥當勞,五湖四海的地域特徵都在不斷融合,地域文化之間的差異也在不斷縮小,人們之間的共同點也在增多。
為何不把眼光放到真正值得注意的事情上,而一定要用偏見和刻板印象去給自己的見識設限呢。
兩個有深度、漲姿勢的公眾號
你知道不知道 ID:bu7
上帝之視角 ID:zdjshuo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5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0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6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4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6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2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