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民戰線什麼性質
㈠ 人民陣線政府是如何成立的
人民陣線綱領得到了人民的廣泛擁護和支持,在2月16日舉行的全國議會選舉中,人民陣線獲得勝利。在472名議員中人民陣線各黨佔258席,中間政黨佔62席,右翼政黨佔152席。2月19日,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建立,由左翼共和黨的曼努埃爾·阿薩尼亞組閣。工人社會黨和共產黨人沒有參加政府,但表示支持實行人民陣線綱領的新政府。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的建立是西班牙民主力量對右翼法西斯反動勢力的一個重大勝利。
㈡ 西班牙的人民陣線政府何時形成
1936年1月,西班牙進步民主力量實現了歷史性的聯合,共產黨、共和黨左翼、共和聯盟、社會黨、工團主義黨、勞工總會、馬克思主義統一工黨等左翼黨派,宣布組成人民陣線。左翼力量的聯合,對西班牙政局產生了決定性影響。2月16日,人民陣線在大選中獲得勝利,組成人民陣線政府。
㈢ 人民陣線的介紹
工人階級政黨和中產階級政黨為保衛民主制、防禦法西斯進攻而結成的聯盟。1930年代中期,歐洲共產黨人為法西斯主義的得勢感到憂慮,加之當時蘇聯政策有所轉變,一些國家的共產黨就同社會黨、自由黨以及溫和派政黨結成反對法西斯的人民陣線。在法國和西班牙組成人民陣線政府。30年代,當斯大林進行整肅時,一切不符合斯大林當前標準的東西,都被認為對無產階級革命的最終勝利比極右派的進攻更加危險。當時歐洲共產黨人也接受了蘇聯的這種立場;例如,在德國,共產黨人與納粹分子一起參加了顛覆威瑪共和國的活動。法西斯決心消滅共產黨骨幹力量的明顯意圖,後來終於使共產黨人認識到︰左派的分裂已使右派大為得勢,因此歐洲共產黨人開始感到至少要同非共黨主義左派聯合起來對付法西斯主義。蘇聯人也日益清楚地意識到德國對蘇聯發動進攻的危險,因此開始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尋找同盟者。這種政策上的改變使蘇聯於1934年加入國際聯盟,並且是使蘇聯領導轉向支持人民陣線的決定性因素。但與此同時斯大林又進行秘密政策,謀求與希特勒結盟,並於1939年8月獲得成功。
㈣ 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的成立結果會怎麼樣
1936年2月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的成立,引起了西班牙反動勢力的仇恨。在大地主、大資本家、反動僧侶和法西斯勢力的支持下,反動軍隊准備武裝叛亂奪取政權,其中反動軍官組織「西班牙軍事聯盟」和法西斯組織「長槍黨」起著重要作用。德國和義大利法西斯分子擴大了對西班牙政治和經濟的影響,並答應給叛軍以軍事物資援助。叛軍領袖是反動將軍聖胡爾霍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1892—1975)。1936年7月17日,西屬摩洛哥首先發難,參加叛亂的3.5萬官兵中有1.1萬「外籍軍團」、1.4萬摩洛哥僱傭軍。7月18日西班牙各大城市也發生了暴動,武裝力量的80%——12萬官兵和大部分國民警衛軍——站在叛亂分子一邊。7月19日,佛朗哥乘英國飛機從加那利群島(人民陣線政府免去佛朗哥的軍隊參謀總長職務後調任加那利群島司令官)飛抵摩洛哥的得土安直接指揮叛亂。7月20日聖胡爾霍從葡萄牙(聖胡爾霍曾因組織叛亂被判刑,大赦釋放後移居葡萄牙)飛回西班牙途中因飛機失事身死,佛朗哥成為叛亂的魁首。10月1日佛朗哥被宣布為「國家元首」和叛軍「最高統帥」。他向全國發表廣播演說,鼓吹西班牙必須建立強大的極權主義國家,佛朗哥的叛亂挑起了西班牙內戰。西班牙爆發的內戰迅速波及全國。
㈤ 歷史上西班牙發生內戰的原因是什麼
20世紀30年代中期,剛剛擺脫君主專制的西班牙又陷入新的政治危機。進步民主力量和極右翼法西斯勢力進行空前激烈的斗爭,雙方都在准備最後的決戰。
1936年1月,西班牙進步民主力量實現了歷史性的聯合,共產黨、共和黨左翼、共和聯盟、社會黨、工團主義黨、勞工總會、馬克思主義統一工黨等左翼黨派,宣布組成人民陣線。左翼力量的聯合,對西班牙政局產生了決定性影響。2月16日,人民陣線在大選中獲得勝利,組成人民陣線政府。
人民陣線政府上台後,大刀闊斧地推行民主改革,大赦政治犯,恢復人民的各項民主、自由權利,實行土地改革,分配土地給農民與佃農,限制天主教會的權利。這些改革引起西班牙長槍黨所代表的極右法西斯勢力的仇視,他們決心以武力推翻人民陣線政府,開始策劃叛亂。西班牙山雨欲來風滿樓,風雲激盪。
㈥ 西班牙人民陣線是如何建立的
西班牙位於西歐,20世紀30年代前是一個半封建的君主制國家。1931年4月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由於資產階級力量的軟弱,新政府雖進行了一些民主改革但不徹底。在義大利法西斯和德國納粹勢力的鼓舞下,西班牙右派保皇反動勢力猖獗活動。左翼政黨也積極開展群眾斗爭,保衛共和制度,發展民主成果。1935年6月2日,以何塞·迪亞斯(1894—1942)為首的西班牙共產黨第一次號召成立反法西斯人民同盟,並提出了這個同盟的綱領。1936年1月15日,簽訂了人民陣線公約,參加者有左翼共和黨、共和聯盟、工人社會黨、勞工總會、共產黨、工團主義黨、社會主義青年聯盟和馬克思主義統一工黨等左派政黨和團體。人民陣線綱領規定:大赦1933年11月後被捕的政治犯,吸收因政治信仰、維護自由和法制而被解僱的人參加工作;降低賦稅,消滅高利貸,減少地租,取締投機商,鼓勵農產品出口;保護民族工業,保護關稅,扶助小工商業,執行公共工程計劃等。人民陣線綱領得到了人民的廣泛擁護和支持,在2月16日舉行的全國議會選舉中,人民陣線獲得勝利。在472名議員中人民陣線各黨佔258席,中間政黨佔62席,右翼政黨佔152席。2月19日,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建立,由左翼共和黨的曼努埃爾·阿薩尼亞組閣。工人社會黨和共產黨人沒有參加政府,但表示支持實行人民陣線綱領的新政府。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的建立是西班牙民主力量對右翼法西斯反動勢力的一個重大勝利。
㈦ 1936年2月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的成立後西班牙反動勢力是如何反動西班牙人民政府的
1936年2月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的成立,引起了西班牙反動勢力的仇恨。在大地主、大資本家、反動僧侶和法西斯勢力的支持下,反動軍隊准備武裝叛亂奪取政權,其中反動軍官組織「西班牙軍事聯盟」和法西斯組織「長槍黨」起著重要作用。德國和義大利法西斯分子擴大了對西班牙政治和經濟的影響,並答應給叛軍以軍事物資援助。叛軍領袖是反動將軍聖胡爾霍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1892—1975)。
㈧ 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是怎樣建立的
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建立,由左翼共和黨的曼努埃爾·阿薩尼亞組閣。工人社會黨和共產黨人沒有參加政府,但表示支持實行《人民陣線公約》的新政府。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的建立,是西班牙民主力量對右翼法西斯反動勢力的一個重大勝利。
㈨ 西班牙、 蘇聯、 英國、 法國的反法西斯斗爭各有什麼特點
1.西班牙內戰爆發的背景。戰略地位重要的西班牙,在20世紀30年代存在著進步力量與保守勢力的激烈斗爭。1931年西班牙共和國成立。1936年,由西班牙左派政黨組成的人民陣線通過選舉上台執政。西班牙人民陣線是由社會黨、共產黨和其他左翼政黨參加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共和國政府建立後,採取了一些進步措施,打擊保守勢力,如釋放政治犯、解散反動組織、實行部分土地改革等。這些措施使人民獲得了一定的民主權利,得到人民的擁護,但也使國內的法西斯勢力大為驚恐。1936年7月,以佛朗哥將軍為首的法西斯軍官發動叛亂,西班牙內戰爆發。共和國政府在廣大人民的支持下,很快打退了叛軍的進攻,控制了局勢。
2.德意法西斯的武裝干涉。德意從1936年8月起,大力援助西班牙叛軍,干涉西班牙內戰。開始時,德意派出大批運輸機到西屬摩洛哥,幫助運送西班牙叛軍;把大批的坦克、飛機和其他武器彈葯送給叛軍。後來,乾脆直接干涉西班牙內戰,德國派出5萬人、義大利派出15萬人。德意法西斯軍隊同叛軍一起進攻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由於德意法西斯的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演變為一場西班牙人民反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而德意干涉西班牙內戰的目的有:第一,支持西班牙法西斯勢力建立法西斯專政,以便使西班牙在未來的戰爭中站在德意一邊(但在二次大戰中,這一目的沒有達到,西班牙在戰爭中成為「中立國」);第二,把西班牙作為軍事試驗場,以檢驗自己的新式武器和軍事實力。
3.英法等國的所謂「不幹涉」政策,助長了法西斯侵略。德意對西班牙的侵略雖然嚴重威脅到西方國家的利益,但英國和法國統治者把包括共產黨人參加的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在選舉中的勝利,看成是可能危及自身安全的「共產主義傳染病」,因而採取了「不幹涉」政策。表面上不支持交戰中的任何一方,禁止向西班牙運送武器和軍用物資,禁止交戰雙方購買的武器過境。這一做法貌似公正,實際上是對西班牙共和國實行封鎖。美國也宣布「中立」,不向發生內戰的國家出售武器,但德意可以作為「中立國」從美國購買武器武裝西班牙叛軍。英、法、美等國的做法,實際上縱容了法西斯侵略西班牙。
4.世界進步力量對西班牙人民的支持。在西班牙人民面對叛亂的困難形勢下,蘇聯向西班牙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彈葯,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政府也對西班牙共和國予以援助。在共產國際的號召下,54個國家的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大約4萬人組成「國際縱隊」,開赴西班牙,與西班牙人民並肩作戰,其中包括100多名旅居歐美的華僑。在戰斗中,有大約七千名「國際縱隊」戰士為保衛西班牙共和國而光榮犧牲。所以,西班牙內戰既是一場西班牙人民反對國內反動保守勢力的革命戰爭,又是一場有國際力量捲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戰爭。西班牙內戰,不僅表現了西班牙內部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力量,也表現了國際反法西斯斗爭的力量。它是30年代國際進步力量與法西斯勢力較量的體現之一。
5.西班牙共和國的失敗。1938年,英、法和德、意簽訂了出賣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慕尼黑協定》。德意法西斯更加肆無忌憚地支持佛朗哥叛軍。叛軍實力日增,而在共和國內部又混入了叛徒和內奸(即所謂「第五縱隊」),從內部策應叛軍的進攻。1939年3月底,西班牙叛軍在德意支持下佔領了西班牙大部分土地。4月1日,馬德里被佔領,共和國政府被推翻。西班牙開始了佛朗哥的獨裁統治。但堅持三年之久的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不僅是西班牙人民革命史上極其光輝的篇章,也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㈩ 人民陣線綱領具有什麼樣的歷史意義
1935年6月2日,以何塞•迪亞斯(1894——1942)為首的西班牙共產黨第一次號召成立反法西斯人民同盟,並提出了這個同盟的綱領。1936年1月15日,簽訂了人民陣線公約,參加者有左翼共和黨、共和聯盟、工人社會黨、勞工總會、共產黨、工團主義黨、社會主義青年聯盟和馬克思主義統一工黨等左派政黨和團體。人民陣線綱領規定:大赦1933年11月後被捕的政治犯,吸收因政治信仰、維護自由和法制而被解僱的人參加工作;降低賦稅,消滅高利貸,減少地租,取締投機商,鼓勵農產品出口;保護民族工業,保護關稅,扶助小工商業,執行公共工程計劃等。人民陣線綱領得到了人民的廣泛擁護和支持,在2月16日舉行的全國議會選舉中,人民陣線獲得勝利。在472名議員中人民陣線各黨佔258席,中間政黨佔62席,右翼政黨佔152席。2月19日,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建立,由左翼共和黨的曼努埃爾•阿薩尼亞組閣。工人社會黨和共產黨人沒有參加政府,但表示支持實行人民陣線綱領的新政府。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的建立是西班牙民主力量對右翼法西斯反動勢力的一個重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