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流感多少年
① 2009年3月墨西哥暴發甲型H1N1流感,造成人員死亡.2009年4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其大流行警告級別提高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這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上屬於切斷傳播途徑.
(2)對甲流患者及疑似甲流患者進行隔離或治療,這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上屬於控制傳染源.
(3)對發生疫情的受威脅區要採取強制注射甲流疫苗,這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上屬於保護易感人群.
故答案為;(1)切斷傳播途徑
(2)控制傳染源
(3)保護易感人群
② 2009年3月,墨西哥暴發「甲型H1N1流感」及季節性流感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為了防止傳染病疫情發生,必
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
A、次氯酸鈉(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a+(-2)=0,則a=+1;故A正確;
B、根據過氧乙酸結構式可知化學式為C2H4O3;故B正確;
C、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為:(+l)×2+2b=0,則b=-1;故C正確;
D、根據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氫氧根的化合價為-1;利用十字交叉法可得熟石灰化學式為:Ca(OH)2;故D錯誤;
故選D.
③ 2009年4月以來,從墨西哥蔓延開來的流感,最初被診斷為豬流感。後來,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研究發現,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2)高度重視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體現了我國政府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及時採取措施,嚴格執行疫情零報告制度等,切實做好防控工作,體現了我國政府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制訂並下發診療方案和應急預案,體現了我國政府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
④ 2009年3月,始發於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迅速在世界許多國家的人群中蔓延,世界衛生組織已宣布
(1)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各種細菌都是一個細胞構成,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2)傳染病能夠流行必須具備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所以,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傳染源指的是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是動物;傳播途徑指的是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指的是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因此,對疫區的病人隔離治療是控制傳染源.
(3)遺傳物質即親代與子代之間傳遞遺傳信息的物質.除一部分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外,其餘的病毒以及全部具典型細胞結構的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導致這種病毒變異的結構就是遺傳物質發生了變異,這種變異能遺傳.
(4)人體通過淋巴細胞產生抗體預防傳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後天獲得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叫特異性免疫,因此,用疫苗使人體獲得對甲型流感的免疫力,屬於特異性免疫.
故答案為:(1)細胞(2)C(3)遺傳物質、能(4)特異性
⑤ 2009年3月,甲型H1N1新型流感在墨西哥爆發,目前全球已造成一萬多人死亡.9月7日,中國首先簽發可免疫接
A:將純化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特定的活細胞中培養、增殖,用滅活劑將其殺死,但不能破壞抗原決定簇,以便能被免疫細胞識別;這樣得到的滅活病毒即是疫苗.
B:(1)根據實驗目的「用實驗動物檢測疫苗的有效性」,推出實驗假設為該疫苗可以刺激家兔產生相應的抗體.
(2)設計對照實驗:①取材編號:將若干只生長狀況相似、健康的實驗家兔,隨機等分成甲乙兩組.
②分別作不同的處理:甲組接種疫苗,乙組接種等量的生理鹽水,一段時間後分別注射等量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③觀察實驗結果: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觀察一段時間後,統計甲乙兩組家兔的發病率;由於甲組家兔注射疫苗,產生記憶細胞,則甲組家兔甲型H1N1流感的發病率遠低於乙組家兔,.
(3)疫苗對實驗動物和人的有效性得到驗證,仍然不可以對人進行大范圍接種,因為對人安全性還有待研究.
C:若要利用生物技術制備」甲流」抗體,其操作過程是:先從已痊癒的」甲流」患者血清中取得」甲流」抗體,測定它的氨基酸序列,據此推測相關的mRNA序列,最終以四種游離的脫氧核苷酸為原料人工合成」甲流」抗體基因,並製成重組質粒導入受體細胞中使其表達,獲得足夠的抗體用於治療」甲流」患者.利用PCR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擴增目的基因.
故答案為:
A 特定的活細胞 抗原決定簇
B、(1)該疫苗可以刺激家兔產生相應的抗體
(2)將若干只生長狀況相似、健康的實驗家兔,隨機等分成甲乙兩組.甲組接種疫苗,乙組接種等量的生理鹽水,一段時間後分別注射等量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觀察一段時間後,統計甲乙兩組家兔的發病率.預測實驗結果:甲組家兔甲型H1N1流感的發病率遠低於乙組家兔.
(3)疫苗對人安全性(疫苗的安全性,安全性)
C:氨基酸 mRNA序列 四種游離的脫氧核苷酸
重組質粒 利用PCR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擴增目的基因.
⑥ 2009年4月份,一場突如其來的流感疫情開始在墨西哥發生並迅速蔓延到全球許多國家,經專家研究確定這次流
(1)甲型H1N1流感由於通過空氣、飛沫等途徑進行傳播,所以屬於呼吸道傳染病.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 (2)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它的結構特點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它只有寄生在寄主細胞里才能表現正常的生命活動. (3)當病原體(如病毒、病菌)進入人體後,刺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異物)叫做抗原.研製的該病毒的疫苗相當於抗原,能刺激人體產生抵抗H1N1病毒的抗體,從而使人體產生對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力. (4)被確診的墨西哥公民為傳染源,對其採取的隔離措施屬於預防傳染病中的控制傳染源. (5)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這句話是針對易感人群來說的,所以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來看,這屬於保護易感人群. (6)干擾素(IFN)是一種廣譜抗病毒劑,並不直接殺傷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過細胞表面受體作用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抑制病毒的復制;同時還可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活力,從而起到免疫調節作用,並增強抗病毒能力.干擾素是一組具有多種功能的活性蛋白質(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種由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它們在同種細胞上具有廣譜的抗病毒、影響細胞生長,以及分化、調節免疫功能等多種生物活性.干擾素對大多數病毒起抑製作用,並不是針對某一特定的病毒,所以屬於非特異性免疫. 故答案為:(1)呼吸道;傳染性和流行性 (2)無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3)抗體(4)控制傳染源(5)保護易感人群 (6)非特異性 |
⑦ 2009年3月,甲型H4N4新型流感在墨西哥爆發,目前全球已造成一萬多人死亡.9月7日,她國首先簽發可免疫接
(我)把該疫苗注射到實驗家兔體內,口段時間後,對實驗家兔注射甲型w我N我流感病毒,發現注射了疫苗的家兔不會感染甲型w我N我流感.實驗結論:疫苗使實驗家兔獲得了免疫力.實驗過程不足以嚴密論證以n結論,理由是缺少對照組實驗.
(2)設計對照實驗:①取材編號:將若干只生長狀況相似、健康的實驗家兔,隨機等分成甲乙兩組.
②分別作不同的處理:甲組接種疫苗,乙組接種等量的生理鹽水,口段時間後分別注射等量甲型w我N我流感病毒.
③觀察實驗結果: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觀察口段時間後,統計甲乙兩組家兔的發病率.
預測實驗結果:由於甲組家兔注射疫苗,產生記憶細胞,則甲組家兔甲型w我N我流感的發病率遠低於乙組家兔,.
故答案為:
(我)甲型w我N我流感病毒缺少對照組實驗
(2)①若干只生長狀況相似、健康的實驗家兔
②注射等量甲型w我N我流感病毒
③統計甲乙兩組家兔的發病率低於
⑧ 世界上最大的疫情曾經發生在什麼時候
世界上最大的疫情曾經發生1918年。
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發生流感,接著中國、西班牙、英國都發生了流感。當時的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而已。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
(8)墨西哥流感多少年擴展閱讀:
流行的范圍和影響:
此流感蔓延全球,從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無一倖免;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
這一波的大流感也傳入台灣,在當時造成約4萬餘人的死亡。第一波流感於1918年6月初在基隆開始出現,然後蔓延全島,至9月下旬消失,沒有特別顯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開始從基隆出現,並藉由海運傳入花蓮港和澎湖,至12月中旬結束,造成約77萬人感染,25,394人死亡。
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從基隆開始出現,1920年2月底結束,造成約14餘萬人感染,19,244人死亡。日本人社群最先爆發疫情,再傳給台灣人;先在城鎮發生,再往鄉村擴散。
當時台灣醫療資源缺乏,在台灣367萬人中,只有732名受過4年醫學教育的西醫師。日本人患者受到較好的醫療照顧,因此死亡率較低,死亡率為1.1%;台灣漢人為3.3%、台灣原住民則為3.5%。
麻薩諸塞州的 Emery Hill,放屍體的帳篷,1919年5月29日西班牙流感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一說7千萬或一億)條生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經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⑨ 全球一共發生過四次大流行病,都是怎樣的
特德羅斯博士在日內瓦的一次簡報會上說,該機構一再呼籲各國採取“緊急和侵略性行動”,並“敲響警鍾”。他說:“我們預計病例數量、死亡人數和受影響國家的數量將進一步攀升。世衛組織一直在不停地評估這種暴發,我們對傳播和嚴重程度的令人震驚的程度以及不作為的令人震驚的程度深感關切。因此,我們評估了Covid-19可以被認為是大流行病。”
上一次大流行是什麼時候?
在2009年,眾所周知是由甲型H1N1病毒或豬流感引起的。這場爆發始於墨西哥,估計僅在第一年就在全球造成10萬至40萬人死亡。
⑩ 2009年4月,墨西哥爆發甲型H1N1流感並迅速蔓延到其他國家.墨西哥位於()A.西半球,北美洲B.西半
墨西哥東臨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該國家位於北美洲、西半球、北半球.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