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與荷蘭有什麼關系

西班牙與荷蘭有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 2022-10-20 10:19:03

⑴ 16世紀初荷蘭人為什麼一開始同意讓西班牙人統治自己的國家呢

荷蘭是尼德蘭七個邦中的一個。因為它勢力最大,影響力最廣,所以約定俗成的叫荷蘭。其實全稱應該叫尼德蘭王國。(尼德蘭即低地的意思。)
就好像英國的全稱不是英吉利國,而是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五國。

簡單地說,尼德蘭地區是娶老婆得到的嫁妝,然後又是娶老婆的嫁妝,這樣轉來轉去,轉到哈布斯堡家族手裡。然後哈布斯堡家的傳給自己孫子查理五世。
理五世傳給自己兒子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

詳細如下:

尼德蘭地區最初是強大的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分為許多個公爵、伯爵、男爵們的領地。法蘭克王國後來分裂為西法蘭克(主體部分即今天的法國)東法蘭克(主體部分即今天的德國和奧地利)中法蘭克(今天的荷蘭、比利時、瑞士、義大利等)
中法蘭克王國夾在東西兩個王國之間,不斷被蠶食。

法王約翰二世在1364年封自己的兒子腓力為勃艮第公爵,此為瓦盧瓦-勃艮第支系。腓力娶了佛蘭德女繼承人瑪格麗特。而瑪格麗特給他帶來了低地地區數個伯爵領地。於是勃艮第公爵又兼領勃艮第伯爵。
尼德蘭即為其中的一部分。
公元1477年,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在南錫戰死。勃艮第繼承人瑪麗和奧地利大公馬克西米連一世聯姻,於是勃艮第巨大領地被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和法國波旁家族瓜分。原勃艮第公國和阿圖瓦伯國歸了法國。低地(尼德蘭)的勃艮第領地(包括荷蘭和比利時)和勃艮第伯國則轉入哈布斯堡家族。
(勃艮第伯國在1678年被法國奪回,即今天法國的弗朗什孔泰大區。)
1493年,腓特烈三世去世,馬克西米連繼位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低地(尼德蘭)的勃艮第領地成為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直轄領土。
神聖羅馬帝國即德國的第一帝國。普魯士那個德意志帝國是第二帝國。希特勒自稱第三帝國即由此而來。

因為奧地利和西班牙聯姻。當查理的祖父、外祖父以及其他親戚紛紛去世後,1519年,查理登上所有哈布斯堡家族領地的君主寶座,此時,他是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神聖羅馬帝國的卡爾五世、西西里的卡洛一世、那不勒斯的卡洛四世,尼德蘭和西屬美洲的統治者,以及其他許多小國的君主。
這是歐洲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統稱查理五世帝國。

查理五世是個優秀的將軍,但卻是個狂妄又沒有才乾的皇帝。不足以運作他祖父和外祖父為他創造的龐大帝國。他想要統一歐洲,同時還要統一全歐洲的教會。
查理五世招來了所有敵人的圍攻,法國、英國、匈牙利、土耳其等等。特別是夾在中間的法國,拼盡全力進攻。查理五世屢戰屢勝,卻就是深陷泥潭。
1550年,他取得了短暫的勝利。
法王法蘭西斯一世死了。英王亨利八世也死了。
1550年,查理五世頒布《血腥詔令》,宣布鎮壓新教,恢復天主教的統治。這條詔令雖然是針對的尼德蘭,但是卻大大激化了德意志的宗教矛盾。新舊教諸侯與教皇都感到惶恐不安,怕皇權的增長威脅到自身,他們聯合起來共同反對查理五世。
於是法國和德國的新教和舊教諸侯們,以及羅馬教廷結為同盟,共同攻擊皇帝。
查理最終招架不住,精疲力盡之後,決定退位,把國家重新分配。
分成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

尼德蘭劃歸他的兒子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也就成為西屬尼德蘭。這是1556年。
1568年尼德蘭的貴族,奧倫治親王威廉,這個曾經的法國名將,跟法王鬧翻了。於是帶著一隊兵馬回尼德蘭參加幹革命。
1581年聯省共和國成立,奧倫治親王的家族出任共和國執政。
(荷蘭執政並不是連續存在的。通常是發生戰爭或者重大問題的時候,才有各省代表從奧倫治家族中推選一人出任執政。戰爭打完以後就會解職。直到拿破崙戰爭之後,1813年各省承認必須有個長期穩定的中央政府,才選舉奧倫治家族為尼德蘭國王。)

尼德蘭北部的聯省共和國獨立後,尼德蘭南部(今比利時)仍然屬於西班牙統治。後來轉為奧地利領地,為奧屬尼德蘭。法國大革命後1792年被法國攻佔,1815年歸荷蘭統治。1830年獨立為比利時王國。

⑵ 西班牙無敵艦隊後,為什麼是荷蘭成為海上霸主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開始向外殖民擴張,英荷爭奪海上優勢的矛盾、英法爭奪歐洲優勢的矛盾,成為歐洲國際關系的主要矛盾.經過三次英荷戰爭,英國成為海上霸主,荷蘭從海上霸主地位上跌落下來.
「海上馬車夫」的永久憾事
荷蘭,這個面積僅4萬多平方公里、自然資源貧乏的小國,按理並不足道,但它卻
在歷史上有過一段耀眼的輝煌.17世紀上半葉,它擁有商船1.6萬艘,是法國、英國、
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國商船總噸位的四分之三.荷蘭人壟斷了世界的貿易,荷蘭商人的足
跡遍及五大洲各個角落.因而荷蘭人被稱之為「海上馬車夫」.
然而,正像歷史上許多國家一樣,其衰敗往往從一次大的災難性的戰爭開始.荷蘭
17世紀上半葉對海上的壟斷權,當成為後起的英國海外擴張最大的障礙和威脅之時,戰
爭就不可避免了.正因為英荷戰爭,使得荷蘭從海上霸主地位上,迅速跌落下來,從此
再也沒有占據海上霸主地位,此戰成了「海上馬車夫」永久的憾事.
17世紀起,經過資產階級革命而擺脫西班牙統治的荷蘭,在短短幾十年間就在發展
上超過許多歐洲國家,成為「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糧食,
由它運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類、法國的手工業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產品,由它
運往北歐.它於1619年在爪哇建立第一個殖民據點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然後由爪哇
向西侵佔蘇門答臘島,向東從葡萄牙手裡奪取香料群島(今馬魯古群島),還相繼侵佔
了馬六甲和錫蘭(今斯里蘭卡).在亞洲東部一度侵入中國領土台灣.在日本九州島的
長崎取得了商業據點.1652年,荷蘭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為它在亞洲的殖民擴
張取得了強大的中繼站.在北美以哈得遜河流域為基礎,建立了新尼德蘭殖民地,並在
河口奪取曼哈頓島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蘭殖民者佔領了安得列斯群島中的
一些島嶼.
英國於16世紀晚期,挫敗了西班牙海上霸權,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壟斷局
面.英國脫穎而出,逐漸發展為後起的卻又是強大的殖民主義國家.它在同荷蘭殖民強
國的斗爭不僅不可避免,而且要求獨占海權、獨占原料、獨占市場,因此由競爭、搶奪
發展到武裝沖突.165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新的《航海條例》,規定一切輸入英國的貨
物,必須由英國船隻載運,或由實際產地的船隻運到英國,這就是說不許其他有航運能
力的國家插手.荷蘭一向以商船多、體積大、效率高、組織完善而成為貿易中介國家、
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國的新航海條例顯然是對付荷蘭的,打擊它在英國對其他國
家貿易中的中介作用.荷蘭反對英國的航海條例,英國拒絕廢除航海條例,這就導致了
英荷海上大戰.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英荷戰爭(1652—1654年),是荷蘭於1652年7月28日發動的,目的是為了
回擊英國國會針對荷蘭把持貿易經紀權而於1651年通過的航海法案.英荷之間,除了在
兩國近海展開作戰行動(如1652年普利茅斯海戰、1652年和年紐波特海戰、年
波特蘭海戰)以外,還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連接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峽同時進行了
海戰.英軍艦艇裝備有較先進的火炮,而且在數量和質量上均占優勢,因此擊潰了荷蘭
海軍,並對荷蘭海岸實施封鎖,迫使荷蘭於1654年4月14日締結了《威斯敏斯特和約》.
根據這一和約,荷蘭實際上承認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戰爭(1665—1667年),是由於英國佔領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
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蘭對英宣戰.1666年2月,法國和丹麥同荷蘭結成同
盟.在1666年6月11—14日的敦刻爾克海戰中,廖特爾海軍上將統率的荷蘭艦隊擊敗了
英軍,但未能鞏固既得的戰果.同年8月4—5日於北福倫角再度交戰,荷軍敗北.1667
年6月,荷蘭海軍封鎖泰晤士河口,殲滅部分英國艦只.由於倫敦直接受到威脅,英國
被迫締結和約.根據1667年7月31日《布雷達和約》,英國佔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將英
軍在戰爭期間佔領的蘇利南(在南美)歸還荷蘭.
第三次英荷戰爭(1672—1674年),是荷法戰爭(1672—1678年)的一個組成部分.
根據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之間的秘密條約,英國參加了這場戰爭.英軍突然襲
擊了荷蘭海軍.1673年8月,廖特爾指揮的荷蘭艦隊在特克塞爾附近擊潰英法聯合艦隊.
海戰失利和對於比荷蘭更危險的競爭者法國實力增強的畏懼,促使英國退出戰爭.1674
年2月19日,《威斯敏斯特和約》規定1667年《布雷達條約》繼續有效.
前後達20多年的英荷海上爭霸戰爭,盡管荷蘭在軍事上沒有完全輸給英國,但從整
體上說,荷蘭海上實力大為削弱了.荷蘭在經濟、貿易、海運方面的實力大為下降,從
此「海上馬車夫」把海上霸權讓給了英國,淪為歐洲二流國家,英國成為海上霸主.
以這次戰爭為標志,海上霸權斗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一是西歐各國進一步鼓勵造
船工業的發展,以增加本國船隻數量,以備發動更大規模的海戰,進行更大的海外貿易;
頒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條例,或禁止外國船隻裝運貨物進出本國及其殖民地港口,或
對進出本國港口的外國船隻課以重稅,以促進本國航運業的發展;發展漁業,以擴大航
海人員的來源;招聘外國科技人員,以研究和提高本國的航海造船技術.
總之,西歐各國此時期實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強海上實力.二是改進海上武器
裝備,強化海上武裝力量,提高海上作戰能力.①研製和裝備大戰船.這個時期戰艦最
大長達300多英尺,有的排水量達2500噸左右,載負約1000人;②在戰艦上裝備多種大
口徑火炮,以增強火力,大型戰艦裝有甲板,共配備數十或100門以上的完全標准化的
加農炮等;③採用旗語,使海軍歷史上指揮官第一次能夠在交戰開始前對艦隊實施不間
斷的指揮和發布命令.與此同時,海上戰術得到了進一步改進,如英國海軍發明了海上
封鎖和攔截的戰術.
三是搶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據海上島嶼、掠奪海外殖民地等進一步加劇.英國、美
國、荷蘭、法國等國,以原殖民地為基礎,進一步實行擴張政策,到處爭奪殖民地,侵
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英國,依靠其強大的海軍,在先後的兩個多世紀中一直成
為世界超級殖民、商業和軍事大國,在世界各地發動殖民戰爭,製造一個又一個災難.

⑶ 荷蘭是西班牙的鄰國嗎

不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是鄰國。

⑷ 西班牙為什麼承認荷蘭共和國的獨立

1581年起,西班牙軍隊對南方發動反撲。1585年3月攻陷布魯塞爾,安特衛普保衛戰持續13個月最終陷落,南方革命失敗。1587年,荷蘭共和國和英、法結成同盟,共同抗擊西班牙,使荷蘭獨立戰爭進入一個新階段。這一階段最重要的戰役是紐波特會戰(1600年)、西軍攻克奧斯坦德之戰(1601~1604年)、在上艾瑟爾和聚特芬反擊西班牙統帥斯皮諾拉進軍之戰(1600年)、西軍攻克奧斯坦德之戰(1601~1604年)、在上艾瑟爾和聚特芬反擊西班牙統帥斯皮諾拉進軍之戰(1606年)以及荷蘭海軍獲勝的直布羅陀海上之戰(1607年)。長期的戰爭和多次失敗,特別是「無敵艦隊」的覆滅,使西班牙元氣大傷,極為虛弱,被迫於1606年同荷蘭共和國談判,並於1609年4月簽訂所謂《12年停戰協定》,事實上承認了荷蘭共和國的獨立。尼德蘭革命在北方完全勝利,南方仍然處於西班牙控制之下。

停戰期滿後,戰爭重新爆發,並成為「30年戰爭(1618—648年)的一部分。1648年在簽訂結束30年戰爭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同時,也簽訂了《荷西和約》。西班牙終於正式承認聯省共和國獨立,承認尼德蘭南部歸荷蘭共和國。

⑸ 荷蘭人為什麼要尊敬西班牙的國王

西班牙王室本就是有很深的佛蘭德淵源的,西班牙的很多位國王本人就是佛蘭德血統,如菲利佩二世,他1558年成為西班牙國王的時候本人就是佛蘭德地方的統治者,其領地在布魯塞爾(比利時當時也是荷蘭的一部分,是整個佛蘭德斯地方的組成部分),同時菲利佩二世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所以說強調日耳曼血統。
荷蘭人在獨立時最尊重的是奧蘭治公爵,他同時也是獨立運動的領袖之一,但他本人更是西班牙王室的公爵。因此,荷蘭和西班牙原本就是領地和宗主國的關系,有點類似於英國與獨立之初的美國的關系,華盛頓等人在獨立戰爭期間的祝酒詞都是祝英王陛下萬歲,宗主和獨立出來的國家之間的關系是復雜而多變的。

⑹ 荷蘭曾經是西班牙殖民地 西班牙何時佔領過荷蘭

應該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曾經統治過荷蘭,
哈布斯堡王朝皇室的權勢,在腓特烈三世之子馬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統治期間(1493年—1519年),通過皇室聯姻,得以進一步增強。馬西米連本人於1477年8月18日迎娶勃艮地公爵獨女瑪利(Maryof Burgundy)。這段姻緣,將屬於勃艮第公國的,自法國南部至荷蘭的領地通通並入哈布斯堡皇室領地。

馬西米連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孫子查理五世(西班牙稱卡洛斯一世)成為歐洲的霸主。1506年,查理便繼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職,成為了西屬尼德蘭(今日的荷蘭和比利時)的首位統治者。1516年,查理因此成為了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自此,西班牙全國、義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薩丁島、那不勒斯王國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管治領域。

⑺ 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有什麼關系

樓上的,我也想知道,為什麼英國人和紐西蘭人不是一個民族的??
在美國也有很多個民族,世界各種人都有,
但是。。。不管這兒的原始居民,還是最先移民的西班牙人,還是後來移民的其它族裔,它們都必須知道,這片土地上只有一個主人,盎格魯-撒克遜後裔,其它族裔都是客人,它們只是美國藉而已,國語是英語,而不是其它語言,要移民美國也得先會英語,而不是其它語言!
紐西蘭和英國人不是一個族,那有什麼區別和聯系呢?

樓上的,你看了你所有的發言,正確率那麼低,怎麼還加『專』了??!!不可思議。
第二你回答的很些明顯就是錯誤觀點!你自稱在人種方面是高手,在世界史上是專業水平,但是你的有的回答實在不可思議的。
人類是一個種,染色體對數一樣,可以互相通婚,所謂黃,白,黑幾個人種是按皮膚的性狀分的,按其它的性狀來分就不知有多少個亞種了,這幾個亞種之間並無明顯的界限,白,黑只是取了這些種群中的兩個極端例子而已。
還有蒙古人種,這個詞彙只是西方人習慣稱謂而已,用這個詞彙來代表整個東方黃皮膚的人實在是對華夏的侮辱。

第三,你回答好像是為了得分,有很多回答後,都加上一句話,請求別人選你的回答為最佳答案!你目的何在,即使給你100000萬分,能代表你的知識淵博嗎??

⑻ 荷蘭—西班牙和約的內容是什麼

1648年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了30年戰爭。荷蘭—西班牙和約也於同年簽訂。根據這項條約,西班牙承認聯合省共和國獨立,尼德蘭南方各城市和領土歸共和國所有。荷西戰爭對要塞攻防戰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⑼ 荷蘭在哪段時間內被西班牙統治

1463年正式成為國家,16世紀前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16世紀初受西班牙統治。1568年爆發延續80年的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戰爭。1581年北部七省成立荷蘭共和國(正式名稱為尼德蘭聯合共和國)。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認荷蘭獨立。17世紀曾為海上殖民強國,繼西班牙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18世紀後,荷蘭殖民體系逐漸瓦解。1795年法軍入侵。1806年拿破崙之弟任國王,荷被封為王國。1810年並入法國。1814年脫離法國,翌年成立荷蘭王國(1830年比利時脫離荷蘭獨立)。1848年成為君主立憲國。一戰期間保持中立。二戰初期宣布中立。1940年5月被德國軍隊侵佔,王室和政府遷至英國,成立流亡政府。1945年恢復獨立,戰後放棄中立政策,加入北約和歐共體及後來的歐盟。
http://ke..com/view/6323.htm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