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西班牙足球俱樂部工作
⑴ 怎麼進入巴塞羅那俱樂部青年訓練營 -- 拉瑪西亞
.選材:加泰羅尼亞優先
目前巴薩青訓系統共有12支梯隊,從U8隊到U19隊,共有超過240名學員。尋找這200多名小球員是巴薩青訓的基礎。卡佩利亞斯講道:「巴薩設有專門的球探部門,在全西班牙有20名球探負責尋找天才。但巴塞羅那的原則是,首先尋找巴塞羅那地區的天才,其次是加泰羅尼亞地區,如果還有一些位置沒有好的球員,我們再到西班牙境內尋找,最後才是外國球員。」記者在當天訓練的U17隊中發現一名黑人球員,卡佩利亞斯介紹:「這是名喀麥隆球員,叫埃托克(Etock)。他不是埃托奧的親戚,但也和埃托奧有關,他在喀麥隆的埃托奧基金會踢球。來到西班牙參加Canal+電視台系列賽時被我們發現並留下。」
拉馬西亞駐地主管福爾格拉告訴記者,目前住在拉馬西亞的主要是加泰羅尼亞地區但非巴塞羅那省的孩子,其次是巴倫西亞、阿斯圖里亞斯、穆爾西亞和安達盧西亞的孩子,「馬德里的孩子一般沒有,馬德里的一般都去皇馬了。一般來說也沒有巴斯克的孩子。這是一種互相尊重的選擇。」此外,隨著梅西在巴薩大獲成功,巴薩也逐漸放開了對外國青年球員的引進。目前住在拉馬西亞的還有來自喀麥隆、塞內加爾、奈及利亞、阿根廷和巴西的小球員。這些孩子遇到的問題和當年梅西遇到的一樣,他們不能參加全國青年比賽,只能參加加泰羅尼亞地區比賽,但身為巴薩青訓球員,他們有資格代表巴薩參加職業聯賽。
盡管巴薩青訓營中的外援已經比梅西時代多了不少,但就整體而言所佔比例仍舊很小。卡佩利亞斯解釋說:「如果是外國小球員,比如阿根廷、巴西或者其他歐洲國家的,他們必須是非常非常出色的球員。長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最後能夠進入一隊並有所成就的球員,都是一些家人伴其左右的球員,比如梅西、普約爾、皮克等等,他們成長時都和父母在一起。所以如果我們認為他們沒有比如像梅西那樣的天賦——當然這是很困難的,梅西是20年才出一個的球員,我們不會認為將他們引進到巴薩是個好主意,就算他們的水平要比現有球員高。從小就要離鄉別井,對他們來說很困難,最後還有一個高成本的問題,俱樂部為了讓外國球員的家人陪伴這些孩子,要為他們的父母提供工作。」
2.訓練:15歲前不練體能
按照記者的設想,巴薩能出產如此多天才,球員肯定是自小球不離腳,小球員進入青年隊後將獲得大量的訓練比賽時間。但讓記者吃驚的是,巴薩各個梯隊每天的訓練時間其實只有一個半小時,即一場比賽的時間,孩子參加俱樂部作業輔導的時間甚至都要超過訓練時間半個小時。卡佩利亞斯解釋說:「俱樂部所有梯隊的球員每天最多隻訓練一個半小時,我們從來不會訓練超過一個半小時。U8和U9年齡段球員一周訓練3次,外加周六的一場比賽。U12以上的梯隊每周訓練4次,U16以上的球隊每周訓練5次,與巴薩二隊一樣,都是每周末有一場比賽。小球員都有暑假,U16以上一般是30天,年齡越小假期越長,可以長到45天或50天。」
為了讓小球員獲得更多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巴薩近年甚至放棄了參加聖誕節錦標賽的傳統,「很多年前我們的梯隊會利用聖誕節到國外參加青少年錦標賽,但現在俱樂部認為聖誕節對球員和他的家庭非常重要,孩子在聖誕節期間都要和家人呆在一起。」
卡佩利亞斯還透露了一個重要的訓練原則,那就是15歲前絕不安排體能訓練和身體訓練,只踢球,「15歲以下球員的所有訓練都是有球訓練,主要是訓練技術,也有一些位置上的訓練。15歲以上才開始訓練體能和身體素質。」
另外,俱樂部還明文規定必須尊重每一名來到青訓營的孩子,「所有球員必須保證35分鍾的出場時間,在巴薩青年隊中不可能出現一個球員3個月不打比賽的情況,這些都是教練必須遵守的章程。我們從來不會在賽季中告訴小球員回家不用再來訓練了,我們都是在一個賽季結束後才做決定。」
不少現役球員回憶當初在拉馬西亞的成長經歷時,都會想到每天往返於俱樂部和家裡的幾個小時的漫長旅途。如今在拉馬西亞訓練的孩子長大後再也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因為巴薩解決了所有後勤問題,卡佩利亞斯透露:「所有在巴薩青訓營訓練的孩子都是一分錢都不用付的。巴薩青訓有兩種運作方式。一種是那些住在巴塞羅那或者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孩子,他們像所有孩子一樣上學和家人住在一起,俱樂部會租車從學校接他們來訓練,晚上再送他們回去。天天如此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但俱樂部認為這樣做很值得,因為俱樂部很看重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另一種方式是,不住在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孩子,最小的12歲,他們住在拉馬西亞,俱樂部負責一切的生活開銷以及學費,包括請老師到拉馬西亞上課等等。」
3.政策:50%一隊球員自己培養
近10年來巴薩青訓營人才輩出,而皇馬卻青黃不接,直到本賽季皇馬才將格拉內羅和阿韋洛亞等漂泊在外的青訓才俊召回隊內。西班牙隊以巴薩球員和打法為基礎奪得歐洲杯後,以巴薩為榜樣批評皇馬青訓差的聲音越來越大。如今瓜迪奧拉主政第二年,一隊中有12名出自青訓營的球員。
卡佩利亞斯認為皇馬的問題並不出在青訓營本身,而是一隊沒有給青訓球員足夠機會,「這主要是因為巴薩培養出的球員一隊用,皇馬培養的球員他們自己不用。最重要的是,一隊主帥是否有勇氣給青年隊球員機會。皇馬的球員不是不好,只不過巴薩給青年球員的機會更多,多過皇馬給青年球員的機會。」
卡佩利亞斯詳細解釋了巴薩對青訓球員的使用政策,「巴薩的目標是一隊至少有50%的球員來自青訓營。這並不是一個口頭原則,而是明文規定的章程,50%的一隊球員來自於巴薩青訓營,另外35%的球員由西班牙國內最好的球員或者歐洲最好的球員構成,比如像亞亞·圖雷和凱塔,最後15%的球員必須是世界級球員,就像伊布、亨利或者埃托奧那樣的球員。目前的情況是,這15%的球員裡面有梅西、哈維、伊涅斯塔等從青訓營培養出來的球員。」
卡佩利亞斯認為巴薩最為輝煌的克魯伊夫時代和目前這個時代,都是重用青訓球員的時代,這種巧合恰恰印證了重視青訓對球隊取得成績的重要作用,「巴薩重視青訓的傳統並不是一個拉波爾塔時代的規定,自從克魯伊夫時代開始,球隊就已經貫徹這種理念。那個時代的巴薩就有瓜迪奧拉、塞爾吉、費雷爾、阿莫爾等本土球員,外加貝吉里斯坦、歐塞維奧和亞歷山科等簽來的西班牙最好的球員,最後是大勞德魯普、羅馬里奧、羅納德·科曼、斯托伊奇科夫這樣的世界頂級球員。那個年代,克魯伊夫帶隊取得了5個聯賽冠軍和首座冠軍杯。」
具體到如何實施50%球員出自青訓營的政策,卡佩利亞斯說道:「我們的目標是每一個梯隊到了19歲後,可以有3到5名球員進入二隊,這就是一隊的儲備隊。然後這些進入二隊的球員有1到3年時間參加比賽,看最終是否有運氣進入一隊,或者在別的球隊得到機會。我們的目標是在兩年內將一隊50%出自青年隊球員的比例提高到70%。但很難說出一個具體成材率,具體說這240多人中最終有多少人能打出來成為職業球員甚至進入一隊,因為有太多因素左右他們進入一隊,比如說要看一隊的教練是誰等等。」
對於皇馬與巴薩在青訓上的差距,拉馬西亞駐地主管福爾格拉講道:「首先是因為巴薩的打法太特殊了,太具攻擊性了,而且巴薩長時間堅持一種打法,所以巴薩要找球員找自己青年隊的最適合。皇馬現在的主教練是佩萊格里尼,之前或者之後可能是卡佩羅或者別人,皇馬沒有長期堅持一種風格。一隊教練一定要對年輕隊員有耐心。瓜迪奧拉出自巴薩青年隊,他很清楚巴薩青年隊的質量,他也知道一隊的風格,青年隊的球員最適合。」
4.專長:盛產4號和6號
從阿莫爾到瓜迪奧拉,再到如今的哈維和伊涅斯塔,還有遠在阿森納德法布雷加斯,巴薩盛產「4號」早已聞名天下。但直到梅西橫空出世之前,巴薩鋒線長期為斯托伊奇科夫、羅馬里奧、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埃托奧等外國球星霸佔(梅西已算「本地人」),這是否意味著巴薩青訓營在培養中場上有優勢,而在培養前鋒上有所欠缺呢?
卡佩利亞斯認為巴薩培養前鋒的能力已經大大提高,「當人們說4號時,指的是343陣型中的中前衛,也就是組織者。現在巴薩踢的是433,現在這個中前衛被我們稱之為6號,相當於343中的4號。343中的4號是更荷蘭足球、更克魯伊夫式的組織方式,他的作用是控制後防。我們有盛產4號的名聲,因為俱樂部出產了米利亞、阿莫爾、瓜迪奧拉、哈維等眾多這個位置的球員,但目前的巴薩也培養了一大批其他位置的球員,前鋒中我們現在有梅西、博揚、多斯桑托斯。另外我們在8號和10號這種左右前衛位置也培養了伊涅斯塔、布斯克茨和蒂亞戈這樣的球員。後衛中的典範是皮克,另外還有門將巴爾德斯。」
不過,對比中場和前鋒的培養,卡佩利亞斯承認培養中場對於巴薩來說的確容易一些,「我們在挑選孩子時會要求他們一定要思維敏捷,傳球迅速,能迎合巴薩這種連續傳接配合的需要。當瓜迪奧拉、伊涅斯塔和哈維小的時候,他們就有了這種天賦。這些球員經過長年如一日的同一種風格的訓練,讓人們感覺到他們是獨一無二的,很難在其他球隊找到這樣的球員,這是一種天賦和訓練積累的結果。」
談到前鋒的培養時,卡佩利亞斯指出:「當我們說前鋒的天賦時,說的是他的一對一能力,是一種更加街頭足球化的更加個人主義化的能力,這讓人感覺是一種天生的能力。迄今巴薩還沒有培養出像中場那樣級別的前鋒。前鋒這個位置競爭最激烈,也是最特殊的,人們總說巴薩擁有世界上最好的中鋒,如果青年隊中無法找到,球會只能從外部引進。但我們還在努力培養鋒線的球員,現在的青年隊中有能力很強的前鋒,他們有實力和外援——那些世界上最好的球員競爭。」
如何避免天才被掠走?巴薩就要與阿森納在歐冠1/4決賽中相遇,讓巴薩人尷尬的是,對方主將法布雷加斯正是出自拉馬西亞。卡佩利亞斯回答道:「的確有很多外國球隊都在等著搶巴薩的球員,但有一點最重要,世界上沒有其他任何一支球隊會像巴薩這樣給青年球員這么多機會。另外我們特別注意照顧年輕球員,讓他們感覺過得很好,沒有必要出逃。但最終作出決定的是球員。」
巴塞羅那獨特育才哲學:踢好球·讀好書·做好人
教書育人是廣大教師的宗旨,而這恰恰也是拉馬西亞培養球員的前提。看到小球員的作息時間表,記者驚奇地發現,一天大部分時間內,小球員都要像普通的孩子那樣上課學習,訓練時間反而顯得少得可憐。
拉馬西亞駐地主管福爾格拉向《體壇周報》講述了孩子的作息時間:每天早上7點吃早飯,然後坐大巴去上學,像普通孩子那樣進行常規學習。下午2點放學回來吃午飯,然後是午休,也可以和家人聊聊天。從3點半到6點,孩子要在拉馬西亞內進行文化知識學習,俱樂部聘請老師專門輔導。下午6點孩子坐大巴前往甘伯體育城訓練,訓練回來後吃晚飯,晚飯後是自由活動時間,最後是睡覺。
當記者拋出中國的父母都很擔心放孩子去練球耽誤了學習後,青訓主管卡佩利亞斯回答道:「這不只是中國的問題,這里的家長也一樣。小球員肯定會因為踢球喪失一些學習機會,俱樂部也請老師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但最終要作出決定的還是家長,每周訓練4次肯定會耽誤學習。但踢球也會有反作用,比如說我如果不學習的話,我很清楚父母就不讓我去巴薩踢球了,所以我必須完成好學業。我們很看重孩子在學校的行為,如果學校老師反映孩子不認真學習,那我們就不讓他們訓練。我們很同意中國家長的憂慮,必須擔心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這是每個人成長中必要的組成部分。」
福爾格拉談到這個問題時說:「我們都希望他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如果以後在足球上運氣不好,他們還可以上大學,還可以有另外一種選擇。為人和學業是我們的兩大塊,這兩個又是直接聯系在一起的。」福爾格拉向本報講道,拉馬西亞的第一個原則就是不管你是誰,首先要學習,沒有任何條件可講。如果在學校的行為不好,或者根本不去上課,將受到「嚴厲」懲罰。福爾格拉說道:「對不遵守紀律的球員,比如說上課遲到或者不尊重駐地工作人員的行為都有相應的懲罰措施,比如去幫廚師做飯,或者取消訓練資格,最嚴重的是不讓你去看巴薩一隊的比賽。球員懂得尊重教練,對待老師實際上也是同一回事。」
住在拉馬西亞的都是一些12到18歲的孩子,這批球員一旦成名一年的收入可能就是這些青年隊教練和駐地工作人員一輩子都達不到的收入。當記者走訪巴薩訓練基地時,看到了一輛奧迪R8頂極跑車,因為當天一隊不在訓練基地,這輛車成為整個基地內最好的一輛車。記者很好奇這車是誰的,卡佩利亞斯回答道:「就是你剛才看到的U17隊前鋒羅奇納(Rochina)的,他進過一隊。」可以想像,要管理一群未來富翁有多難。可看看巴薩一隊的伊涅斯塔、哈維、普約爾、梅西、佩德羅等人的謙虛做派,巴薩在育人方面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
卡佩利亞斯在談到俱樂部的育人之道時說:「巴薩青年隊的理念不光是培養球員,還是培養人,我們非常注意把他們培養成好人,成為運動員,而不僅僅是球員。巴薩青年隊比賽有三個原則:第一是比賽時必須有體育精神,有紳士風度,少犯規,少得牌;第二是球隊必須比對手踢得更富進攻性,更具建設性,我們要比對手踢得更好;最後才是贏球。但如果我們沒有做到前兩點,光贏也是沒有意義的。這點和巴薩一隊的理念是不一樣的,巴薩一隊的任務是要奪得盡可能多的冠軍。現在一隊球員的性格為人都很好,這不是偶然的。」
福爾格拉也說道:「拉馬西亞出產的球員都非常謙虛,這不是我的功勞,首先這是家庭教育的功勞。其次,我們不認為要成為好球員就一定要有一副自以為是的做派。巴薩青訓模式好的一點就在於,一隊的這些球員都非常謙虛、勤奮,對這里的小球員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這就告訴了這里的年輕球員一個道理,非常重要的球員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當一個普通人。」當記者問道瓜迪奧拉批評小將蒂亞戈到替補席慶祝的行為時,福爾格拉答道:「蒂亞戈是個很快樂的孩子,也是個好孩子。瓜迪奧拉對他的教育方式很正確,當小孩子成長太快時需要給他們大棒,嚴格要求他們。」
當福爾格拉打開小球員宿舍讓記者參觀時,記者驚奇地發現這批孩子的宿舍是如此整潔。
⑵ 國外足球俱樂部青訓怎麼進
國外球隊的青訓營不是給錢就能進的,每年全球各大足球俱樂部的青訓營都會派出球探到世界各地尋找青年才俊,想要被選拔進去就要球技非常好而且把握住為數不多的正式比賽機會,否則就算花錢出了國也只能進業余俱樂部,發展潛力很小。
⑶ 想從事足球領域工作,我應該去哪裡學習
重新燃起了中國人對職業足球的熱情,讓世界足壇了解了中超和恆大俱樂部,重新建立了對中國足球的正面印象。在職業賽場上取得成功後,恆大清楚地認識到中國足球基礎差的根源,那就是缺少青訓。恆大集團投資數十億元在廣東清遠成立恆大足球學校。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寄宿足球學校,熱愛足球的孩子不僅可以得到西班牙高水平外教的面對面指導。
中國足球水平亟待提高。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在於球員整體素質較低,包括專業教育基礎薄弱。恆大足球學院的成立,也是恆大進一步完善青訓體系的重要環節。恆大足球學校成立六年,原本懵懂的學生逐漸成長為英語和武術少年。他們有的已經登陸歐洲職業俱樂部,有的正在盡最大努力進入職業俱樂部,有的學生已經踏入大學的殿堂。
⑷ 在英國或者法國西班牙怎麼當一個職業球員(足球)
一般來說,不管是在哪一個國家,想要當一個職業球員,都是要從底層才做起的,比如說現在一個小地方踢球,慢慢的可以參加一些比賽,或者是被一些人看中了,慢慢的去一些大的地方,最後成為一個職業球員。
⑸ 關於皇家馬德里的會員制問題
15年前,西班牙足球俱樂部完成了公司化改制,目前西甲僅有4傢俱樂部屬會員制
由於財務報表良好,皇馬,巴薩,畢爾巴鄂以及奧薩蘇納四傢俱樂部並未在當年被列進必須公司化的俱樂部名單。因此,他們也就成為了現今西甲中僅有的4家沒有「有限責任體育公司」名號的純正會員制俱樂部。
15年前,西班牙足球俱樂部完成了公司化改制,目前西甲僅有4傢俱樂部屬會員制。
這不是一個像巨星轉會那樣吸引萬千球迷眼球的震撼故事,但這段往事卻徹底改變了西班牙職業足球日後的生存狀態。1992年6月30日,西班牙大小職業足球俱樂部迎來了公司化改組的最後大限。那天過後,西班牙職業足球俱樂部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如今,時間已整整過去了15年。
在俱樂部公司化政策推行前,西班牙不少俱樂部的財務狀況都在逐年惡化。當時,西班牙俱樂部普遍採用會員制,以向會員募集會費的手段籌集維持俱樂部生存及發展的所需資金。由於會員制俱樂部具有「球隊花錢,會員埋單」這樣的天然特點,俱樂部領導很難在財政問題上綳緊「量入為出」這根弦。到上世紀 80年代後期,負債累累成為了眾多西班牙俱樂部的共同的特徵。而在其中,西甲俱樂部的負債額更是到了動輒就數億,甚至數十億比塞塔的可怕地步(1歐元約合 166.386比塞塔)。
為了解救職業足球俱樂部經濟即將崩盤的命運,也為了讓它們日後可以更加健康地發展,西班牙政府於1990年頒布特別法令。依據該法令,國家先替俱樂部結清債務,而後者將在12年內將這筆錢償還給財政部。與此同時,俱樂部必須要改組成為責任有限體育公司,變成有一定注冊資本的經濟實體。此前俱樂部所欠的債務越多,其需要的注冊資本額也就越高。改組工作必須要在1992年6月30日時完成,否則等待俱樂部的將是立即被強行降入丙級或乾脆解散的懲罰。西班牙政府出台這樣的法令,就是希望足球俱樂部在成為公司後可以實現在財政層面上真正的自我約束;讓俱樂部的管理運作更顯透明。
為了籌集到注冊資本,俱樂部紛紛選擇了出售未來股份的方式開始融資,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採取了「三步走」的策略,即在1992年4月和5月時,向會員兜售未來股份,6月時面向球迷銷售股份。
這一環節的完成,讓此前古典的會員制俱樂部被賦予了全新的含義。購買股份後,俱樂部會員和普通球迷的身份由此上升為股東(盡管是小股東);而在購股過程中,由於俱樂部負債金額普遍巨大,小股東貢獻資金又十分有限的緣故,自然會出現某位大亨斥巨資吃進眾多股份,成為大股東。改組完畢後,大股東合乎情理地進入俱樂部董事會,成為有限責任體育公司的實際掌門人。
改組工作完成後,絕大部分西班牙職業俱樂部的歸屬權,也完成了從會員到股東的交接,大股東全面掌握了俱樂部。而俱樂部的性質,也從單純的非盈利體育組織,演變成為以體育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為股東們創造利潤的經濟工具。由於財務報表良好,皇馬,巴薩,畢爾巴鄂以及奧薩蘇納四傢俱樂部並未在當年被列進必須公司化的俱樂部名單。因此,他們也就成為了現今西甲中僅有的4家沒有「有限責任體育公司」名號的純正會員制俱樂部。
從單純的俱樂部到有限責任體育公司的轉變,對西班牙足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最為顯著的功效,是拯救了即將跌進破產深淵的西班牙職業足球。改組為公司之前,西班牙職業足球雖然競技水平頗高,但俱樂部背後的經濟狀況卻糟糕的暗無天日。由於債務關系錯綜復雜,一旦某家球隊被債務拖垮,這張倒掉的多米諾骨牌完全可以將整個西班牙的職業足球推進萬劫不復的經濟危機。
改組之後,由於自己進行了股份投資的緣故,不想讓錢白白打水漂,而且也要對其他股東負責的俱樂部高層,真正開始審慎地面對球隊財政。這讓西班牙職業足球的經濟環境有了起死回生的變化。根據德勤會計事務所最近發布的分析報告,當前西甲俱樂部財政狀況普遍健康,有限責任體育公司的短,中,長期債務都在可控范圍內。
當然,俱樂部公司花的這15年光陰里也不全是積極的消息。俱樂部為某位大股東控制後,雖然為引進現代化的管理制度提供了可能,但也將俱樂部的命運與這位大老闆的個人能力緊緊捆綁在了一起。如果遇到明主,俱樂部的發展自然是快馬加鞭;但如果碰到昏君呢?不敢說希爾和洛佩拉家族平庸,但是他們成為馬競和貝蒂斯的最大股東後,前者依然從「西甲第三豪門」的位置上跌落,後者則始終無法擺脫動盪卻是不爭的事實。
公司化15年以來,政府也並未像所期待的那樣,看到真正透明的俱樂部管理。如今,在球員買賣,處理俱樂部資產,修建新體育城等管理事務上,西班牙俱樂部依舊對外界諱莫如深。在歐洲足球圈內,人們將是否在股票市場上上市作為某俱樂部是否真正透明的一個評判標志。但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家西班牙俱樂部到股市上走一遭。
⑹ 國外職業足球俱樂部是如何運作和盈利的
我就拿皇馬來舉個例子吧
盡管未能奪得2012/13賽季西甲 聯賽冠軍,但銀河戰艦還是成為當賽季結束後唯一一支收入超過5億歐元的俱樂部。這個賽季,皇馬的收入高達5.189億歐元,單就歐冠 一項賽事,就有5700萬歐元進賬;而大牌球星和俱樂部本身品牌帶來的商業贊助,更是讓俱樂部賺的盆滿缽滿。
另一方面,皇馬每每引進新晉球星後,相對較「老」的球星就會被擺上貨架。當年卡卡、C羅相繼加盟,小飛俠羅本和斯內德不得不各奔前程;上賽季貝爾駕到,厄齊爾只能遠赴英倫;如今克羅斯和J羅的到來,也讓迪馬利亞、伊斯科、赫迪拉等正值當打之年的球星考慮離開。近十個賽季,皇馬的賣人收入高達4.57億歐元,這就為球隊持續買人提供支撐。
當然,皇馬在馬德里甚至是西班牙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影響力,也讓諸多銀行願意為其提供優惠貸款,購買幾個球星只是小事一樁。2003/04賽季,當「萬人迷」貝克漢姆從曼徹斯特空降馬德里時,批評弗洛倫蒂諾「胡亂花錢」的聲音不絕於耳。而四年之後,當3.15億英鎊的巨額收入寫入皇馬賬本的時候,那些批評家卻不得不為「老佛爺」的這次引援豎起大拇指。
如同「貝式品牌」帶給皇馬的效益一樣,菲戈、齊達內、歐文、卡卡、C羅、貝爾等天皇巨星們為銀河戰艦帶來的不只是精湛的球技,更有白花花的銀子。因為他們的存在,皇馬的商業賽出場費連年暴漲,贊助合同更是批量增加,巨星效應已成為俱樂部盈利的重要因素。
2003年,為了引進貝克漢姆,皇馬主席弗洛倫蒂諾成功說服了時任西班牙首相阿斯納爾,設立了一條減少外籍員工稅收的條款,規定符合條件的外籍球員在西甲踢球的前5年,只需要交納24%的個人所得稅。這正是著名的「貝克漢姆法案」。2010年以前轉會皇馬的卡卡、C羅、羅本、斯內德等都是該法案的受益者,而如果這些球星轉會到意甲、英超,甚至是法甲,購買他們俱樂部每年將因高稅率而多付出上千萬歐元。
不過,為了保護本國球員的利益,西班牙政府規定從2010年1月1日開始,所有在西班牙簽訂新合同的外國人都必須繳納和西班牙人一樣的43%的個人所得稅。盡管這一稅率幾乎是之前的一倍,但與義大利、英國等超過50%的稅率相比,西甲球隊仍然是幸運的。
⑺ 去足球俱樂部工作學什麼
球隊運作管理
廣告策劃
方面
還有球隊的發展策劃
都可以有了管理MBA加上你的愛好
應該沒問題
不過待遇不一定就會高
但是你有愛好那還是去比較好
⑻ 西甲俱樂部的會員制什麼意思
20年前,西班牙足球俱樂部完成了公司化改制,目前西甲僅有4傢俱樂部屬會員制。
這不是一個像巨星轉會那樣吸引萬千球迷眼球的震撼故事,但這段往事卻徹底改變了西班牙職業足球日後的生存狀態。1992年6月30日,西班牙大小職業足球俱樂部迎來了公司化改組的最後大限。那天過後,西班牙職業足球俱樂部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如今,時間已整整過去了20年。
在俱樂部公司化政策推行前,西班牙不少俱樂部的財務狀況都在逐年惡化。當時,西班牙俱樂部普遍採用會員制,以向會員募集會費的手段籌集維持俱樂部生存及發展的所需資金。由於會員制俱樂部具有「球隊花錢,會員埋單」這樣的天然特點,俱樂部領導很難在財政問題上綳緊「量入為出」這根弦。到上世紀80年代後期,負債累累成為了眾多西班牙俱樂部的共同的特徵。而在其中,西甲俱樂部的負債額更是到了動輒就數億,甚至數十億比塞塔的可怕地步(1歐元約合166.386比塞塔)。
為了解救職業足球俱樂部經濟即將崩盤的命運,也為了讓它們日後可以更加健康地發展,西班牙政府於1990年頒布特別法令。依據該法令,國家先替俱樂部結清債務,而後者將在12年內將這筆錢償還給財政部。與此同時,俱樂部必須要改組成為責任有限體育公司,變成有一定注冊資本的經濟實體。此前俱樂部所欠的債務越多,其需要的注冊資本額也就越高。改組工作必須要在1992年6月30日時完成,否則等待俱樂部的將是立即被強行降入丙級或乾脆解散的懲罰。西班牙政府出台這樣的法令,就是希望足球俱樂部在成為公司後可以實現在財政層面上真正的自我約束;讓俱樂部的管理運作更顯透明。
為了籌集到注冊資本,俱樂部紛紛選擇了出售未來股份的方式開始融資,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採取了「三步走」的策略,即在1992年4月和5月時,向會員兜售未來股份,6月時面向球迷銷售股份。
這一環節的完成,讓此前古典的會員制俱樂部被賦予了全新的含義。購買股份後,俱樂部會員和普通球迷的身份由此上升為股東(盡管是小股東);而在購股過程中,由於俱樂部負債金額普遍巨大,小股東貢獻資金又十分有限的緣故,自然會出現某位大亨斥巨資吃進眾多股份,成為大股東。改組完畢後,大股東合乎情理地進入俱樂部董事會,成為有限責任體育公司的實際掌門人。
改組工作完成後,絕大部分西班牙職業俱樂部的歸屬權,也完成了從會員到股東的交接,大股東全面掌握了俱樂部。而俱樂部的性質,也從單純的非盈利體育組織,演變成為以體育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為股東們創造利潤的經濟工具。由於財務報表良好,皇馬,巴薩,畢爾巴鄂以及奧薩蘇納四傢俱樂部並未在當年被列進必須公司化的俱樂部名單。因此,他們也就成為了現今西甲中僅有的4家沒有「有限責任體育公司」名號的純正會員制俱樂部。
從單純的俱樂部到有限責任體育公司的轉變,對西班牙足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最為顯著的功效,是拯救了即將跌進破產深淵的西班牙職業足球。改組為公司之前,西班牙職業足球雖然競技水平頗高,但俱樂部背後的經濟狀況卻糟糕的暗無天日。由於債務關系錯綜復雜,一旦某家球隊被債務拖垮,這張倒掉的多米諾骨牌完全可以將整個西班牙的職業足球推進萬劫不復的經濟危機。
改組之後,由於自己進行了股份投資的緣故,不想讓錢白白打水漂,而且也要對其他股東負責的俱樂部高層,真正開始審慎地面對球隊財政。這讓西班牙職業足球的經濟環境有了起死回生的變化。根據德勤會計事務所最近發布的分析報告,當前西甲俱樂部財政狀況普遍健康,有限責任體育公司的短,中,長期債務都在可控范圍內。
當然,俱樂部公司花的這15年光陰里也不全是積極的消息。俱樂部為某位大股東控制後,雖然為引進現代化的管理制度提供了可能,但也將俱樂部的命運與這位大老闆的個人能力緊緊捆綁在了一起。如果遇到明主,俱樂部的發展自然是快馬加鞭;但如果碰到昏君呢?不敢說希爾和洛佩拉家族平庸,但是他們成為馬競和貝蒂斯的最大股東後,前者依然從「西甲第三豪門」的位置上跌落,後者則始終無法擺脫動盪卻是不爭的事實。
公司化15年以來,政府也並未像所期待的那樣,看到真正透明的俱樂部管理。如今,在球員買賣,處理俱樂部資產,修建新體育城等管理事務上,西班牙俱樂部依舊對外界諱莫如深。在歐洲足球圈內,人們將是否在股票市場上上市作為某俱樂部是否真正透明的一個評判標志。但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家西班牙俱樂部到股市上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