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華為手機在西班牙的渠道有哪些

華為手機在西班牙的渠道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0-23 15:41:46

Ⅰ 華為的哪些手機型號可以使用西班牙本地4G卡

買歐洲版的都可以用那邊的卡,國行版需要國際的手機卡。

Ⅱ 華為那款手機可在國外用

華為手機在國外可以用的。在國外如果您需要移動網路或者WLAN服務,可以使用華為自帶的【天際通】應用來實現境外上網。
(一)天際通
(1)天際通是華為推出的面向特定機型(僅限華為手機)的一款上網應用(APP),為用戶提供全球上網服務。包含三個功能:國內WLAN,全球WLAN,全球移動數據。
(2)全球WLAN是天際通與海外運營商合作推出的海外熱點連接服務,在支持的熱點信號覆蓋范圍內,一鍵免費連接。全球WLAN目前支持100多個國家/地區。一般分布在海外熱門機場、繁華地區的公共場所以及部分熱門酒店等。
(3)目前全球移動數據覆蓋的國家有:
亞洲: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柬埔寨、越南、孟加拉、斯里蘭卡、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卡達、以色列、亞塞拜然、哈薩克、科威特、巴林、巴基斯坦、印度(目前覆蓋部分區域)
歐洲: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俄羅斯、瑞士、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比利時、丹麥、愛爾蘭、瑞典、奧地利、希臘、挪威、土耳其、芬蘭、波蘭、列支敦斯登、摩納哥、梵蒂岡、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冰島、馬其頓、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立陶宛、愛沙尼亞、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盧森堡、捷克、澤西島、馬爾他、拉脫維亞、黑山
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馬、牙買加、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
南美洲:巴西、哥倫比亞、智利、秘魯、阿根廷
大洋洲:澳大利亞、紐西蘭、斐濟
非洲:南非、埃及、肯亞、奈及利亞、迦納
提示:由於台灣、新加坡、日本、韓國、美國AT&T運營商已關停2G網路,在上述區域內,部分機型打開天際通開關,會影響手機SIM卡的電話和簡訊功能;關閉天際通開關,這些功能可恢復。

Ⅲ 華為手機出口哪些國家 華為手機出口現狀分析

為手機出口到海外的主要方式是經過香港,然後轉口到其他國家或地區。2014年,華為手機經過香港轉口出口的手機銷售額為25億美元,在出口總額中所佔比例為73.7%。其中緬甸、哥倫比亞、委內瑞拉、阿聯酋是華為手機的主要目的出口市場,成交額分別為3.3億美元、1.4億美元、1.3億美元和0.7億美元,。
華為在2015年將在全世界10多個主要目標市場進行重要布局,並對該領域內的龍頭:蘋果以及三星發出挑戰。華為手機2014年海外消費者終端市場銷售額在總銷售額中的所佔比例為52%,2015年華為將提高海外消費者終端市場銷售額在總銷售額中的比例,達到60%,並且榮耀也會在全球14個國家重點設立B2C電商平台,全方位進軍全球消費者終端市場。

數據來源:旭日移動終端產業研究所
現在華為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有11個主要國家手機市場所佔比例突破5%。這當中占白俄羅斯手機市場份額達到13%,佔中國手機市場比例為8.1%,占緬甸手機市場比例達到50%,佔南非手機市場比例為7.4%,占巴基斯坦手機市場份額達到13%,占荷蘭手機市場比例為7.5%,占義大利手機市場比例為7%,佔西班牙手機市場比例為7.6%。

中國手機在2014年上半年出口量依然保持穩定的上市趨勢,然而因為平均出口價格回落的不利影響因素,中國手機的出口成交額增漲幅度小於出口量增漲幅度。2014年6月份,中國手機的整體出口單價是81美元。華為作為國產手機品牌的一員,所出口的手機價格也很低廉。截止到2012年出口的39種機型包括:HUAWEI T8300、HUAWEI T8100、HUAWEI C8600、HUAWEI C8500S、HUAWEI C8800、HUAWEI C8500、HUAWEI U8110、HUAWEI U8500等,其出口價格從50到200美元不等。處於低端的手機出口貿易。但2013年華為P6在英國倫敦面世,海外銷售價格為469歐,同樣2014年發布的華為P7海外銷售價格為499歐,華為Mate7海外銷售價格為599歐,2015年4月15號華為P8的海外銷售價格發布,高配版銷售價格為599歐元,標配版銷售價格為499歐元。經過高檔產品的不斷面世,華為手機漸漸獲取了一定程度的市場肯定,特別是精品手機市場。

3.加速開發海外市場的原因
2014年華為海外消費者市場的開拓進度進一步加快,2014年5月份華為在法國巴黎面世最新研發的智能手機 P7之後,華為又將目標定位於東南亞,在泰國將P7面世。除此之外,在美國,華為建立了B2C電商網站,向顧客面對面銷售Ascend Mate 2,目的在於和消費者形成一種直接的交流渠道,為了塑造華為的品牌知名度;在歐洲市場,華為經過大量的體育營銷工作讓銷售量有了極大的的上漲。許多跡象顯示,華為正在逐漸從中低端手機市場向高端手機市場過度,加快了其全球消費者終端市場的滲透力度,減少其與老牌三星、蘋果的不足。
3.1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
品牌多、款式多、網路結構復雜、競爭激烈、利潤低是中國手機終端市場的現狀。手機銷售商如果缺少海外手機終端市場的利潤反饋將會不利於與其他廠商的競爭。Gartner首席分析師盛陵海認為,現在中國智能手機終端市場已經逐漸飽和,尤其是大量國際互聯網品牌手機進入中國智能手機終端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同樣對於華為來看,發展重點除了中國智能手機終端市場,還得在全球市場特別是歐洲市場實現巨大發展。「畢竟相對來看,歐洲手機終端市場比美國有優勢,就是其更加開放同樣也會更加有機會。」
3.2 國際品牌衰退明顯
從全球市場來看,因為諾基亞、摩托羅拉、LG、索尼、愛立信等世界著名品牌衰落顯著,空缺了巨大的市場份額,盈利增加,競爭變小,以上逐漸在吸引著中國手機品牌加快了向海外進軍的步伐。
華為手機出口現狀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中國著名的民營高新科技公司,其在全球電信通信技術領域居於領先地位。2003年開始進入手機領域,經過1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2.1 華為概況
1987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深圳正式成立,總部在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是一家生產和銷售電信通信設備的民營高新科技公司。華為公司的主要業務范圍包括通信網路中的交換網路、傳輸網路、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路和數據通信網路及無線終端產品,在全球范圍內華為為許多電信通訊運營商及專業網路擁有者提供包括硬體設備、軟體開發、專業服務和高操作性解決方案在內的多種業務。
2007年華為在中國電子領域盈利和繳納稅收排名第一。截止到2008年底,華為在全球市場上為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排名國際前50名的電信通訊運營商中就有45家運用華為提供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華為公司提供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目前已經運用在國際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33%的人口。國際市場越來越成為華為公司銷售收入的重要來源。華為公司2009年的合同銷售收入為302億 美元,比2008年增長30%,並且有大於2/3的銷售收入來源於全球市場。2010年合同銷售收入達到340億美元,預測2011年的銷售收入將達到400億美元。
Dell'Oro是一家全球著名的市場研究公司,他的一份數據報告表示,華為已經成為國際第二大通訊設備商,趕超了阿爾卡特-朗訊和諾基亞—西門子,在2009年華為獲得全球第一個商用的LTE網路,而挪威的4G移動網路合同更使得整個行業震驚。
在「2010年最具創新力公司」排名中(美國專業商業媒體公司Fast Company排名),華為排名第五,前四位為Facebook,Amazon,蘋果和google。
隨著20多年的艱辛發展,華為漸漸成長為一個國際化公司。在國外建立了22個地區部,100多個分支機構,讓華為可以最大程度的了解顧客,了解客戶的
要求並迅速反應。並且華為在美國、印度、瑞典、俄羅斯和中國等地建立了17個研究基地,各個研發基地的開發重心和方向都不相同。運用全球化的同步研究開發體系,匯集全世界的高新科技、經驗及優秀人才來進行新產品的研發,讓新產品剛面世,科技就與全球同步。除了這些,華為還在全世界建立了36個培訓基地,為東道國培訓技術人才,並努力實現員工的本地化。全世界本地化推動,不但促進了華為對當地市場的熟悉,而且為東道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許多貢獻。

數據來源:IDC 2012年3月
2.2 華為手機出口狀況
2.2.1 華為手機全球銷量 國際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表示,2012年第四季度,華為智能手機全世界供應量達到1080萬部,位居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銷售商,擁有全球智能手機4%的份額,而2013年華為同樣在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三。

2012、2013 年面向終端用戶的智能手機銷量(以千部計算)
數據來源:Gartner 2014年4月
2014年全世界智能手機供應量達到了11.67億部,較上年同比增加了25.9%,並且國產手機品牌供應量達到了4億5千萬多部,在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量中擁有40%的份額。同時,全世界智能手機供應量前十強手機供應商中,中國智能手機廠商擁有六個名額。如此喜人的業績,大部分來源於高性價比的中國手機和全球對於智能手機的巨大需求。

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行榜
數據來源:TrendForce,Jan,2015
2014年華為智能手機供應量達到7500萬部,同比增長70%,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量排行榜上華為位居第五。其中
52%的銷售額來源於國外,同時也是華為海外銷售額第一次超過中國市場銷售額。

數據來源:旭日移動終端產業研究所
2014年華為消費者終端業務成交額為122億美元,第一次超過百億美元,比2013年增長30%;並且,智能手機供應量達到7500萬部,比2013年增長45%。
有資料顯示,華為消費者終端業務銷售額有52%來源於海外市場,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華為出口智能手機量達到3904.3萬台,價值為38億美元,平均每一手機價格為131美元。
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量排名中,三星在2015年第一季度中全球市場份額為27.8%,居於第一位,同比2014年第四季度增長了將近13%,同時三星的老牌對手蘋果則同比衰落了14%,全球市場所佔份額為19.9%,居於第二位。

2015年第1季度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量排行榜

數據來源:TrendForce.Apr.2015
居於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量第三位的華為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佔中國智能手機供應量份額為19.2%,中國品牌聯想的國內市場份額為16.4%,居於第二位。按比例計算,華為2015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供應量已超過2000萬,同時聯想2105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供應量為1750萬。
華為的2015年消費者終端業務的供應量預期銷量是1億部(2014年智能手機銷售量為7500萬部),高檔機型(銷售價格為2000元以上價位)所佔比例突破30%,海外銷售額所佔比例突破60%,全年銷售額預期達到160億美元。
3.3 自身實力增強
最近幾年華為在全球智能手機終端市場的表現值得稱贊,不管是銷售數量還是品牌知名度都有巨大的提升。據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華為手機2013年的品牌國際知名度突破到52%,比2012年增長110%。
4 華為手機國際化進程優劣勢分析
華為手機在國際化的進程中不斷發展,從2003年開始進入手機領域,到2009年進入智能手機領域,2012年華為手機全球供應量位居全球第二。在這一進程中華為存在自身的優勢也有劣勢。
4.1 華為手機國際化進程劣勢分析
4.1.1 所佔的市場份額小
2009年華為進入智能手機終端領域開始,到2012年實現手機供應量位居全球第三,所佔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量的份額達到5%,2013年至今出貨量一直穩居全球前五。但卻與同為全球出貨量前五的三星以及蘋果差距甚大。
華為、三星、蘋果全球銷售份額表(百分比)
4.1.2 國際品牌開始重視對低端市場的開發
國外的品牌在以往的市場開發過程中忽視了對低端市場的開發,考慮到國際市場的低端市場有龐大的消費群體,近幾年三星,索尼、諾基亞等也增強了對低端市場的開發,相繼推出了多款低端市場的機型, 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這樣使得華為手機所佔份額較大的中低端市場競爭更為激烈,雖然華為現在的目標是在中高端手機市場站穩腳跟,自2013年到今,發布了多款中高端機型,但依然改變不了低端手機在其全球出貨量中佔有較大份額。
設備供貨條約會不利於美國國家安全,讓華為對北美市;這並不是華為遇到的第一個涉及安全問題的麻煩,20;6月30日中國出口的無線網卡受到歐盟的反傾銷和保;4.1.5營銷模式落後;第一,全球化的初期,華為都用國內銷售團隊,將他們;第二,缺少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競爭的經驗以及進入發達;必要的沖突和市場不穩定因素的出現;4.1.6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使得中國手機出口到海

設備供貨條約會不利於美國國家安全,讓華為對北美市場的開拓受到不利影響。
這並不是華為遇到的第一個涉及安全問題的麻煩,2003年華為與思科公司出現IOS產權異議,北美以及歐洲市場一直把華為作為主要防範目標,尤其是美國市場,雖然3COM公司與之形成攻守聯盟但也毫無作用。華為公司依照美國人的處理方法,聘請游說機構去白宮、去國會山公關,同時採取了涉及公布源代碼、批准檢查設備產品、同意顧客選擇是否由華為提供服務等在內的全方位措施。但依舊無濟於事。美國依舊對華為提供的產品和技術的安全隱患發出警告。8月25日,Sprint公司在參加參議院的一次會議中受到警告,如果公司同意和華為公司的合作,Sprint公司與美國政府的合作條約就會出現阻力。
6月30日中國出口的無線網卡受到歐盟的反傾銷和保障措施的調查 ,9月16日,歐盟又一次推動第三類調查,同時是歐盟首次對中國出口的相同產品同時發起三種調查。如果歐盟發起的對中國出口的無線網卡「反補貼」檢查實現,中國高新科技行業整體都會承受連坐式的貿易壁壘。

4.1.5 營銷模式落後

第一,全球化的初期,華為都用國內銷售團隊,將他們派去海外,希望他們把國內的好的經驗運用到全球市場。採取和國內相一樣的直銷模式,直接和國外的通訊運營商談判。但後來通過經驗證明,這只是在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南美乃至在發達國家是完全行不通的。發達國家市場的擴張需要更大的海外投資規模,需要實現本土化,利用東道國高素質的營銷人才和創建新的營銷網路。
第二,缺少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競爭的經驗以及進入發達國家的學習成本高。 華為的主要國際市場仍然集中在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運營與管理經驗也大多來自於發展中國家經營的實踐總結。然而就發達國家而言,其市場經濟環境、政策外交形式、法律法規實施、技術創新與社會文化環境都極大地區別於發展中國家,是華為需要繼續探索與學習的。華為想要在發達國家市場進行發展,就必須跨越這些門檻,熟悉了解並能夠適應發達國家的市場環境及市場機制;了解並運用發達國家的政策,深入了解外交形式;學習當地的法律法規,在保護自身利益的基礎上加以合理的運用,深入了解當地的社會文化、宗教信仰,避免不
必要的沖突和市場不穩定因素的出現

4.1.6 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使得中國手機出口到海外價格變高,將會減少海外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使得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因為消費者變少,手機出口量也會隨之變少,不利於手機的出口。
4.2 華為手機國際化進程優勢分析
4.2.1 深厚的電信通信技術優勢

截止到2014年,華為的海外收入已經突破220億美元,憑借優質的產品以及服務方案成功得打開了以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等為代表的共計14個發達國家的大門。同時在全世界成功建立了9個地區部、55個代表處和技術服務中心。隨之逐漸的努力和開拓,使得產品的銷售和服務網路覆蓋全球。
華為從1996 年開始國際化的發展,但在1996年- 2000年的時候,其主要銷售區域仍然是中國大陸市場。但到2000年華為的國外市場的銷售收入第一次超過 1 億美元 。
2002年華為加入了國際電信聯盟。2003年華為開始進軍阿聯酋電信通訊市場,和東道國通訊公司合作,將UMTS網路運用於全國。2004 年華為進軍歐洲市場,和西門子設立合資公司,研發TD - SCDMA解決方案,和荷蘭電信通信運營商Telfort 合作,達成價值突破2500萬美元的網路設備合約。2005年,華為順利進軍英國市場 。為BT2 1世紀網路公司提供多項業務服務;隨後與泰國的CA T 達成價值1 .87億美元的合約 ,為泰國設立覆蓋全國的3 G網路。2009 年1 月,華為在北歐和瑞典愛立信聯合建設全球第一個運用於商業的LT E網路,同北歐通訊運營商TeliaSonera 達成兩項4GLTE 商用合約。
到2010 年末,華為的產品服務已經運用於全球160個國家,支撐著全世界20多億人每天打電話、上網和發簡訊。僅在2010年,華為在全球的銷售收入就達280億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長二十八個百分點,海外成交額達到1204.05億元,在總成交額中所佔比例達到65%。華為現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通訊供應商,成功佔領國際市場,但其國際化進程仍在不斷推進。
數據來源:互聯網資源
4.2.2 強大研發能力與創新能力

1995年開始華為就已經意識到到知識產權對於公司發展的重要性,於是在公司內部建立了獨立的知識產權機構,並建立了北京研發中心。因為華為是一個研發型的高新技術公司,所以為確保華為的成功,最關鍵核心在於高新技術與產品研發系統。
華為在每年銷售額中取出可觀的收入進行科技研究開發,而且,高新技術的開發將在研究費用中佔10%的份額比例。華為採用全球同步的國際化技術開發體系,產品的研 究和開發聚集了全球有經驗的技術型人才 ,這使得華為的產品和服務一開始,在科技上就與國際接軌,增強了華為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截止到2011年2月,在全世界范圍內華為所申請的專利數量已經達到49040件,並且有17765 件獲得專利授權,包括3060 件的海外專利授權。在國內,統計到2010年年底之前,華為申請專利的個數達到31869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達到 8892件。 華為核心專利數在 LTE / EPC領域居全球領先地位 。
利用擁有較高科研技術及知識水平的國家的高新技術優勢、科技商品化優勢以及產業化優勢,採用多元化發展的思想,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技術合作及共同開 發研究項目,成功的取得了高新技術的商品化和產業化 。

5 華為手機國際化進程所遇問題的策略分析
隨著華為手機國際化進程的不斷進行,也不斷的遇到各種問題,華為手機想要不斷地發展,就得對問題詳細的分析,並採取行之有效的策略。
5.1 建立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
華為的B2C商務平台華為商城已經上線,銷售華為終端電子產品。華為面臨的挑戰巨大,如果想在全球范圍內在3G、4G領域擁有足夠的話語權,不但要加強廣告媒體的投入以及宣傳力度,以獲得消費者對華為品牌的認知度以及信譽度,增強華為品牌的產品對顧客的吸引力,以培養顧客的忠誠度。還必須改變華為一直以來的售後服務體系,建設有創造力有效率和高執行力的團隊,從而增加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
5.2 提升品牌價值
手機供應商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手機的品牌問題,並且,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一個手機品牌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於全面實力的競爭,這當中品牌在其中具有巨大作用。目前的現狀是老牌的龍頭公司在手機領域具有極大的知名度,比如:三星、蘋果等,但華為現在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如。這樣的現狀就要求華為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並為品牌注入深厚的內涵,使其能長遠的發展下去。
華為長久以來一直要求產品的研究開發要體現公司的自身品牌形象以及品位,要實現理念與個性的結合,突破自我,勇於創新。並同時加強廣告投放力度。華為一直以來都十分注重對公司形象廣告的投放,公司的形象廣告費用占公司整體廣告費用的30%,這樣有利於消費者對公司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使得消費者對華為的產品冠以可信賴、可靠、質量優等贊美,同時也能為公司培養高忠誠度的顧客。所以,華為手機想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手機的品牌價值,縮小與三星、蘋果等的差距。從中長期來看,想要達成上述目標,華為公司不但要明確公司的品牌定位,而且還要加強對廣告方面的投放力度,加強宣傳強度,逐漸提升消費者對華為品牌的認知度及肯定度,形成高忠誠度的顧客群體。
5.3 國家的支持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企業,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道路卻最為艱辛,每每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貿易壁壘以及形式多樣的調查。這就是目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現狀。因此需要一個政治和文化體系,它不但能夠保護商業的發展,在企業國際化的進程中能夠保駕護航,並且要能夠確保商業的獨立地位。這才是全球市場經濟背後最真實的政商形態,而這也是促進中國企業走向強大的必由之路,在這樣的道路中,華為的國際化道路也將會更加平坦。
5.4 渠道模式要具有針對性
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銷售繼續以直銷為主,將華為的服務網路進一步擴大。運用直銷網路的特性提升市場的反應速度以及及時性,將顧客的建議及要求快速高效的反饋到研發及服務體系,以對客戶的承諾來培養客戶對公司的忠誠度。但是北美市場的開發需要一定數量的專業代理商,同直銷商一起實現市場的開拓。
落後國家的市場,設立有權威的渠道,同時科學控制分支機構的規模和成本,實現產品市場整體結構上的布局工作。
發展中國家市場,華為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上,項目研究不徹底,銷售額有上升空間,市場存在巨大的開發潛力。加大營銷網路拓展的投入力度,不但科學增加分支機構,而且要設立代理和分銷渠道系統,用以加強市場關系的覆蓋面,把市場的拓寬到顧客的第一線。
5.5 繼續加強技術研發
手機要想不斷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科技技術的創新,隨著智能手機不斷展現其巨大的發展前景以及盈利空間,國內外的許多著名手機品牌都紛紛加大了研發的投入。同樣在研發上,華為也是很有魄力, 從1995年起,華為每年都將杏色額的10%用於科技研發。根據專利合作條約組織統計, 到2011 年2 月 份為止,華為在全球范圍內所申請的專利已經累計49040件,其中獲17765 件獲得專利授權。眾所周知,中國的電子類產品在出口方面一直面臨著專利問題的困擾,總
是會受到美國、歐盟等國家的專利調查;結論;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華為取得成功的基礎是其在全球電信通訊領域的地位以;出口既有優勢前提下,不斷進行科技研發,研發高檔機;參考文獻;[1]李偉玲.中國手機出口的國際競爭力分析.時代;[2]鄒艷.中國電信製造業國際化經營啟示—對中興;[3]袁卓君.徐亞楠.劉雪晴.華為國際目標市場選;[4]安

是會受到美國、歐盟等國家的專利調查。處於尷尬的境地。但華為手機自出口以來很少受到專利方面的調查,原因就在於華為其強大技術研發能力。

結 論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尤其是手機越來越智能化的今天,同時智能手機也顯示出其巨大的盈利空間,導致全球各大知名手機品牌投入巨資進行研發。華為於2009年進入智能手機領域,經過幾年的不斷發展,在全球手機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華為取得成功的基礎是其在全球電信通訊領域的地位以及超強的科研能力,但同時也要意識到華為與手機領域的巨頭三星、蘋果相比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於不足,在全球手機出貨量中華為所佔份額還太小,並且主要集中在低檔手機出口,高檔手機完全被三星、蘋果等所壟斷,但與此同時,國際知名手機品牌也已經加強了對低檔手機的研發。華為手機如果想要不斷取得發展,就得保證在低檔手機
出口既有優勢前提下,不斷進行科技研發,研發高檔機型,樹立在高端手機領域的地位,從而塑造良好的高知名度的華為品牌。

Ⅳ 華為的海外市場包括哪些區域

一、華為1997年進入俄羅斯;1998年進入印度;2000年進入中東和非洲;2001年迅速擴大到東南亞和歐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2年進入美國。華為的海外市場主要有:

1、俄羅斯市場

華為抓住中俄達成的戰略協作夥伴這一國際關系變化中隱藏的商機,加快與俄羅斯的合作。1996年,華為開始進入大獨聯體市場。歷時三年間,華為在莫斯科與西伯利亞首府諾沃西比爾斯克之間鋪設了3000多公里的光纖電纜。

2、獨聯體國家:

1996年,華為開始進入獨聯體市場。歷時三年間,華為在莫斯科與西伯利亞首府諾沃西比爾斯克之間鋪設了3000多公里的光纖電纜。2002年底,華為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長距離國家光傳輸干線的訂單。到2003年,華為在獨聯體國家的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位居獨聯體市場國際大型設備供應商的前列。


3、亞非拉國家:

拉美市場的開拓更加艱難。華為海外路線採用了一個重要的策略,即沿著中國的外交路線走,尤其在亞非市場的開拓更為典型,鞏固和發展同周邊國家友好合作關系,加強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友好關系。

4、歐洲:

華為一邊在發展中國家「蠶食」,一邊在發達國家逐漸擴大「戰果」。如今華為在歐洲是小有名氣,他們已經成功地切入歐洲腹地。對於通信領域領先的歐洲市場,華為進入的策略是首先與歐洲本土著名的一流代理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並籍此來進入本地市場。

歐洲市場已然成為華為業務開展的重地,其多項創新業務首單落地歐洲,比如第一個分布式基站、第一個2G、3G合並基站商用地點在德國;同時,華為的全球能力中心、財務中心以及風險控制中心都設在了歐洲;從銷售收入貢獻來看,歐洲更是舉足輕重。

5、美國:

進入對手最多和最強的美國市場,標志著華為真正進入了國際市場。華為在國際市場上攻伐的最後「城頭堡」就是美國市場。思科既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市場,也是華為最難攻克的「最後堡壘」。在剛進入美國市場,華為就遭遇到年銷售額8倍於自己的思科的阻截是必然的。

二、除了網路大型設備外,華為在全球的手機業務也很強勁。手機賣華為海外市場的規模

1、2016年上半年,華為銷售收入達到創紀錄的1759億,逆向增長30%,其中海外業務收入佔比2/3。

2、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2019第一季度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有5900萬部,而其全球市場佔有率升至19%,市場排名超過Apple而升至第二位。

(4)華為手機在西班牙的渠道有哪些擴展閱讀:

華為的對外合作:

1、在運營商業務領域,華為提出了「Open ROADS to a Better Connected World」理念,通過聚焦ICT基礎設施、 全面開放ICT能力,建設面向運營商數字化轉型開放生態系統,聯接全球運營商和合作夥伴,實現商業共贏。

2、在企業業務領域,華為堅持「被集成」戰略,以雲計算、敏捷網路、平安城市、金融、eLTE等解決方案為核心建 立廣泛生態圈。華為雲計算企業級合作夥伴達500多家,公有雲夥伴超萬家,並發展FusionSphere開放雲計算聯 盟。

3、在消費者業務領域,華為攜手時尚、汽車、家電等行業的國際領先品牌在智能手機、智能手錶、智能家居、車聯 網等領域進行跨界合作與聯合創新,將各領域的前沿科技以及完美的產品體驗帶給全球消費者。

4、華為積極開展與產業界、開發者、學術界、產業標准組織的密切合作,推動商業和科技創新,推動業界建立合作 共贏、公平競爭的產業健康發展生態。2015年,華為聯合創新中心增長到36家 ;宣布了未來五年投入十億美元的 沃土開發者使能計劃 。

5、華為在全球140多所院校開展華為信息與網路技術學院合作,為5000多名人才提供實戰培訓。在孟加拉國,華為攜手郵政通訊和信息技術部(MoPT&IT)信息通信技術部和電信運營商Robi Axiata,向24萬名農村女性提供ICT培訓。

Ⅳ 華為pay支持那些國家 [在那些國家可以使用華為pay支付]

據統計,截止2017年6月,Huawei Pay在國內合作銀行已達51家,已有12款機型支持Huawei Pay。在歐洲市場,在西班牙等5個國家,華為的市場份額超過20%,而在西歐整體市場中,華為智能手機的份額達到了11.6%;在500-600歐元價格的高端智能機市場,華為份額達到了14.3%。
目前,華為支付作為移動支付系統僅可在中國使用,但從華為申請支付商標來看,華為將開始擴大歐洲市場。隨著Android Pay和Samsung Pay在歐洲國家的推出,華為Pay進軍市場將為谷歌和三星帶來更多的競爭。在未來,華為將在歐洲地區推出大量的高端手機,在此時為其設備用戶推出自己的移動支付是很有意義的,而歐洲也將會成為華為的一個大市場。

Ⅵ 蘋果,三星,華為,靠什麼抓住了全球用戶

4月6日晚間,華為P9在英國倫敦發布,標配售價599歐元,高配售價649歐元,P9 Plus售價729歐元(摺合人民幣5521元),這是傳承2015年P8手機,與三星蘋果高端旗艦機爭奪高端市場。 華為P9發布與國產手機「模仿」、「捧殺」、「摸黑」蘋果不同,華為消費者BG總裁余承東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訪時表示,P9首批百萬規模,目標銷售規模肯定超過千萬。 「華為P9屏幕和iPhone 6s一樣,但是性能比iPhone 6s強。華為手機2-3年目標全球第二;4-5年全球第一。」余承東說。華為真的除了蘋果、三星就所向披靡了嗎?搜狐科技調查發現,華為手機在追趕三星蘋果路上,仍面臨一定挑戰。 余承東解讀華為超越蘋果三星 余承東在演講PPT中多次提到蘋果三星,華為P9雖與蘋果iPhone6s尺寸一樣大,但是性能超過iPhone 6s,主要體現在拍照效果以及續航能力。在拍照方面,與徠卡的合作屬於獨家協議,因此,蘋果和三星暫時尚未使用該技術。 余承東解讀了華為未來幾年如何超越三星、蘋果: 1、超越三星蘋果需要時間 2015年,華為全年發貨量達到1.08億台,成為了全球前三中唯一中國智能手機品牌。據GFK在2015年12月數據顯示,華為智能手機的全球份額超10%,僅次於三星與蘋果。 「消費者業務無疑是去年我們增長最快的BG,2016年我們希望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銷售收入的目標是300億元美元。」此前,華為輪值CEO郭平表示。而早在此前市場工作大會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甚至為華為終端定下了「要敢於在5年內超越1000億美元收入」的目標。 IDC數據顯示,在西歐,去年華為智能手機出貨增長了51%,三星僅增長了2%,而蘋果也增長了15%。余承東表示,華為的高速增長可以持續,但是超越蘋果需一定時間。 2、質量與利潤兼顧 余承東坦言,接下來兩年時間對於華為也是很關鍵的一年,希望在中國市場份額從15%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同時高端市場的銷量份額能超越蘋果,如果低於15%份額就很難盈利,不盈利就無法擴大投資加速被淘汰。 然而,由於過分追求技術領先,P9成本比P8高出很多,而售價僅高出100歐元。余承東稱,由於質量提升成本增加,利潤壓力很大。其實,在成本控制方面,華為某些產品已超越三星。市場咨詢公司IHS報告顯示,華為P8的材料和組裝成本約為206美元,iPhone 6S為188美元,三星S6 Edge為284美元。P8是華為去年發布的一款旗艦手機,它的定價為530美元。 3、線下渠道「短板」 這兩年在中國市場,華為渠道零售取得了很大進步,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但是在三四線五六線城市渠道覆蓋還有很大的差距。華為的產品比較強,但是,渠道零售的覆蓋還是有很大需要提升的空間。 在中國市場,從Mate8開始,華為跟周圍多渠道,包括線上的電商,包括華為的全國連鎖,甚至到1000個縣一級合作夥伴,建設體驗店。目前已完成300多個。 華為終端再電商領域,銷售戰略比重為20%-30%,整個線下銷售還是主體,不能為了線上放棄線下。既要考慮線上也要考慮線下,華為都有側重地考慮市場布局渠道零售。 4、國際化與蘋果三星「短兵相接" 余承東透露,華為手機在全球各個國家(地區)的市場份額超過15%才算是及格。「對於其它較落後的區域,短期內先努力爭取做到15%份額,只有超過15%這條持續發展的生存底線,我們的規模效益才有可能迅速提升。」余承東說,如果說2014至2015年是決定華為手機是否能活下來的時期,2016年華為將來到改變產業格局、全球崛起戰略機遇的拐點上,目標不僅是活下來。面臨全球市場競爭愈加白熱化局勢,要敢於做第一。 對於區域市場,華為表示在西班牙、比利時、紐西蘭、澳大利亞、埃及等國家和地區進入市場前三,而美國市場將會以華為自有品牌高端路線,重新和蘋果、三星競爭。 二、華為都做了那「成功」的產品? 據了解,華為Ascend分為四個系列:D,P,G,Y;分別對應旗艦,高端,中端,入門,還有大屏幕長續航Mate系列。 目前把試水4000元以上華為Mate系列很成功,P系列次之。G系列的G7 plus(電信版是麥芒4)。Y系列估計是沖量的。D系列到D2後就已停止發布新品了。 P系列主打時尚和科技,是華為終端產品中定位時尚精緻的高端旗艦系列,超薄和拍照是該系列想突出的特點。從P1到現在的P9(P1、P2、P6、P7、P8、P9),P系列已經經歷6代。 P1、P2餘承東全力推廣,但由於華為在渠道、產品等方面經驗不足,並未火起來。「華為第一代P系列的產品是非常好的,但是賣得不太好,也經歷了一個非常痛苦過程,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需要非常長時間的積累。」余承東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訪不止一次提到P系列痛苦歷程。從P6開始,P系列開始發力。P6、P7、P8已連續三年榮獲EISA歐洲最佳消費者智能手機大獎。 在P9上市前夕,外媒報道稱,「華為新款高端智能手機P9,它安裝了雙攝像頭,搶在蘋果三星之前採用新技術,雙攝像頭拍出的照片色彩更豐富、對比度更高,低光環境下拍照效果更好。據內部人士透露,該技術研發早在一年前就開始。」 Mate系列之中,Mate7一炮走紅,在手機領域默默無聞的華為一下子走上前台。華為終端地位大幅提升,Mate8自研麒麟950晶元,無論在流暢度、全網通、晶元級防護等硬體功能方面不遜色與高通驍龍;電池技術、材料技術、系統軟體等方面的積累儲備,更讓Mate 8等熱點機型一經問世,就具備了遠超對手的創新特性。 三、華為手機要超越蘋果需過三個「坎」 華為手機在諸多方面已超過了三星蘋果,但是真正要超過蘋果還需要從品牌、價格、盈利模式以及國產手機詬病中脫穎而出: 1、品牌塑造 華為輪值CEO郭平表示,「在2015年,消費者業務有接近200億美金收入,有相當不錯的盈利,應該說在全球差不多有十幾個國家有超過10%的市場空間,這是一個可喜的成績,所以我們要以質量取勝,口碑取勝,做全球最受尊重的品牌。」 但是,我們發現,無論是華為的P系列還是Mate系列都到了8代之後,這和蘋果3-6很好讓用戶記住不同。華為下一代產品怎麼命名?這對華為手機品牌有直接的影響,余承東今晚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2、貴的讓用戶「賣腎」 只賣最貴蘋果已推出3000多遠的iPhone SE,自貶身價,遭到詬病。但是,iPhone的飢餓營銷助推了iPhone的「高貴」。 據相關統計,華為消費者業務核心智能手機在2015年的ASP(平均售價)為306美元,是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老大三星190美元ASP的1.6倍,是同期Android陣營智能手機215美元ASP的1.4倍。這說明華為在全球智能手機產業中中高端市場已有一席之地。另據GFK數據顯示,去年華為在300~500美元價位段的增長近3倍,同比增長9個百分點達到14%。 據GFK數據顯示,在目前四款高端旗艦中,華為Mate 8截止2016年3月底全球發貨接近400萬台;Mate S在開售3個月後,全球發貨就超過百萬台;Mate7在截止2015年12月底全球發貨超過700萬台。但是,我們發現,華為最近一年才試水4000元以上價格手機,而Mate S和Mate8無論是價格還是銷量方面,以及在渠道方面,並沒有表現出與iPhone 4-iPhone 6s的「飢餓」,而今天發布P9價格仍低於iPhone6s。 業內人士孫永傑算一筆賬,如果按照1000億美元大約6500億元人民幣計算,屆時華為消費者業務將比國內所有手機廠商的營收之和還要多(超過小米、聯想、中興、酷派、魅族、vivo、OPPO、金立、樂視、奇酷等幾乎所有國內手機廠商營收之和),而這對華為消費者業務自身也意味著未來5年其年復合增長率要超過30%以上。這就要求華為消費者業務不僅是量大幅增長,而是相應以價值為代表的產品價格的提升。 3、如何不僅依賴硬體賺錢? 我們知道,蘋果在手機、PC等終端領域通過iOS建立了自己生態系統。國產手機雖然打著「生態」旗號,實際上以蘋果和三星做為參照物。然而,蘋果整個營收和利潤來源看,硬體占據了其90%以上的份額,所謂的生態給蘋果帶來的營收和利潤充其量在10%左右。 余承東表示,「生態手機」是一個偽命題,為了削減成本、更好地提升手機性能、自由掌握產品升級時間,華為像蘋果、三星一樣開發了自己的處理器,大多的智能手機競爭對手還沒有採用這種策略。但是,因為android系統具有開放性,華為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發,不像蘋果iOS那樣,打造封閉的利益鏈。盡管各種應用都可以在華為手機上運行,但是這部分對華為利潤貢獻並不大。 4、擺脫與國產手機的「糾纏」 與華為手機價格節節高相似,余承東的「段子」水平越來越高。談到華為的壓力,余承東說,「來自國產手機最大的壓力是友商不斷黑我」、「Mate8每月銷售100萬部,對手卻說我們賣不動」…… 3-5年大部分互聯網手機都將死掉,但是,余承東也承認,華為在研發方面推入較大,而產品推廣和零售市場的地推投入少,也成為其「短板」。 有內部人士分析,由於華為採用自主麒麟晶元955,與徠卡聯手,P9在拍照效果和蓄電等方面,將國產互聯網手機甩開幾條街。但是,華為低端市場的份額可能會「拖後腿」。

Ⅶ 華為手機4g去西班牙可以使用嗎

能否使用西班牙運營商的卡,需了解機卡是否匹配,如果是定製機型,用其它運營商的卡,只支持2G網路,網速慢,一定要跟西班牙當地咨詢有沒有關閉2G網路。
能否用4G網路,與當地的4G網路覆蓋有關,出國前先咨詢國外運營商。
需從華為官網查詢手機支持的頻段,對比運營商提供的頻段與手機頻段,如果重合,理論上是可以使用的,能否到當地使用以實際情況為准。

Ⅷ 華為手機中國國內銷量大於國外,為何每次在國外發布

因為國內市場的競爭太激烈,光叫得出的品牌就有華為、OPPO、vivo、小米、魅族、錘子、一加、努比亞、360什麼的。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華為手機的份額雖然很高,但不佔絕對優勢。根據年初市場調研機構GFK發布的數據,華為和榮耀兩大品牌共出貨了1.02億部手機,占據了23%的國內手機市場份額。OPPO和vivo則緊隨其後,份額分別為17%和16%,小米則是11%。


尤其是在西班牙等國家,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高達20%。盡管歐洲人口沒有國內這么多,但華為銷往該地區的通常為中高端機型,而且定價也普遍高於國內,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所以綜上所述,華為手機經常選擇在海外發布,目的就是快速佔領歐美市場,並利用當地消費者的高購買力提高整體利潤,解決國內市場飽和的問題。另外將旗艦手機放在海外市場發布,也有利於高端品牌的建立,這兩年華為P系列和M系列的價格越來越貴也是得益於此。


Ⅸ 華為手機在西班牙能用嗎

得看用的什麼卡了,如果是移動的話必然不能,因為移動就只有中國才有,如果是聯通和電信有可能可以的,特別是聯通,很大可能性支持的。

Ⅹ 華為在哪些國家有地區部、代表處及技術服務中心

8個地區部:中國區 亞太 拉美 北美 中東北非 歐洲 獨聯體 南非
代表處不止55個,有100多個國家都設立代表處呢。有的國家可能小,設立的是辦事處,隸屬代表處。
技術服務處也是,每個國家都有。
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 . 拉那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 . 阿爾及爾
阿根廷
阿根廷 . 布宜諾斯艾利斯
阿聯酋
阿聯酋 . 迪拜
阿曼
阿曼 . 馬斯喀特
亞塞拜然
亞塞拜然 . 巴庫
埃及
埃及 . 開羅
衣索比亞
衣索比亞 . 亞的斯亞貝巴
愛爾蘭
愛爾蘭 . 都柏林
安哥拉
安哥拉 . 羅安達
奧地利
奧地利 . 維也納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 . 悉尼
澳大利亞 . 墨爾本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 伊斯蘭堡
巴林
巴林 . 巴林
巴西
巴西 . 聖保羅
巴西 . 巴西利亞
巴西 . 里約熱內盧
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 . 明斯克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 . 索菲亞
比利時
比利時 . 布魯塞爾
冰島
冰島 . 雷克雅末
波蘭
波蘭 . 華沙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 薩拉熱窩
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 . 拉巴斯
波札那
波札那 . 哈博羅內
D
丹麥
丹麥 . 哥本哈根
德國
德國 . 法蘭克福
德國 . 波恩
德國 . 杜塞
德國 . 法蘭克福
E
俄羅斯
俄羅斯 . 聖彼得堡
俄羅斯 . 莫斯科
俄羅斯 . 烏法
厄瓜多
厄瓜多 . 厄瓜多
F
法國
法國 . 巴黎
法國 . 拉尼翁
菲律賓
菲律賓 . 馬尼拉
芬蘭
芬蘭 . 赫爾辛基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 . 波哥大
喬治亞
喬治亞 . 第比利斯
H
哈薩克
哈薩克 . 阿拉木圖
韓國
韓國 . 首爾
荷蘭
荷蘭 . 阿姆斯特丹
J
吉爾吉斯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 . 比什凱克
迦納
迦納 . 阿克拉
柬埔寨
柬埔寨 . 金邊
捷克
捷克 . 布拉格
辛巴威
辛巴威 . 哈拉雷
加拿大
加拿大 . 多倫多
K
喀麥隆
喀麥隆 . 雅溫德
象牙海岸
象牙海岸 . 阿比讓
科威特
科威特 . 蘇瓦特
克羅埃西亞
克羅埃西亞 . 薩格勒布
肯亞
肯亞 . 內羅畢
L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 . 里加
立陶宛
立陶宛 . 維爾紐斯
盧森堡
盧森堡 . 盧森堡
盧安達
盧安達 . 基加利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 . 布加勒斯特
M
馬達加斯加
馬達加斯加 . 安塔那那利佛
馬爾他
馬爾他 . 馬爾他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 . 吉隆坡
馬里
馬里 . 巴馬科
模里西斯
模里西斯 . 模里西斯
美國
美國 . 路易斯維爾
美國 . 美國(西部)
美國 . 亞特蘭大
美國 . 芝加哥
美國 . 賴斯頓
美國 . 堪薩斯州
美國 . 布里奇沃特
美國 . 俄克拉荷馬州
美國 . 費城
美國 . 格林威治
美國 . 西雅圖

美國 . 核桃溪

美國 . 華盛頓

美國 . 美國

孟加拉國
孟加拉國 . 達卡
秘魯
秘魯 . 利馬
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 . 基希訥烏
摩洛哥
摩洛哥 . 拉巴特

莫三比克
莫三比克 . 馬普托

墨西哥
墨西哥 . 墨西哥城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 . 溫得和克
南非
南非 . 約翰內斯堡
尼泊爾
尼泊爾 . 尼泊爾
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 . 阿布賈
奈及利亞 . 拉各斯
挪威
挪威 . 奧斯陸
葡萄牙
葡萄牙 . 里斯本
日本
日本 . 東京
瑞典
瑞典 . 斯德哥爾摩
瑞士
瑞士 . 伯爾尼
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 . 貝爾格萊德
塞內加爾
塞內加爾 . 達喀爾
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 . 利雅得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 . 科倫坡(銷售)
斯里蘭卡 . 科倫坡(技術支持)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 . 布拉迪斯拉發
塔吉克
塔吉克 . 杜尚別
泰國
泰國 . 曼谷
坦尚尼亞
坦尚尼亞 . 達累斯薩拉姆
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 . 突尼西亞城
土耳其
土耳其 . 伊斯坦布爾
土庫曼
土庫曼 . 阿什哈巴德
W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 . 加拉加斯
汶萊
汶萊 . 汶萊
烏干達
烏干達 . 坎帕拉
烏克蘭
烏克蘭 . 基輔
烏拉圭
烏拉圭 . 蒙得維的亞
烏茲別克
烏茲別克 . 塔什干
Huawei Tech Investment Tashkent MChJ" Afrosiab Str. 28/14, Tashkent, Uzbekistan 100027
Tel:00998-71-1500762
Fax:00998-71-1500763
Restore
X
西班牙
西班牙 . 馬德里
希臘
希臘 . 雅典
新加坡
新加坡 . 新加坡
紐西蘭
紐西蘭 . Auckland
匈牙利
匈牙利 . 布達佩斯
葉門
葉門 . 薩那
伊拉克
伊拉克 . 伊拉克
義大利
義大利 . 米蘭
義大利 . 羅馬
義大利 . 都靈
印度
印度 . 哈里亞納

印度 . 孟買
印度 . 班加羅爾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 . 雅加達
英國
英國 . 貝辛斯托克
英國 . 貝辛斯托克
英國 . 倫敦
英國 . 伊普斯威奇
約旦
約旦 . 安曼
越南
越南 . 河內
Z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 . 香港

你可以參閱:
具體可以訪問華為官方網站:http://www.huawei.com 裡麵包括設立的所有的代表處,還有辦事處,電話傳真具體地址都有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