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保護區在哪裡
⑴ 有人說西班牙的迦納利群島是真正的世外桃源,為什麼這么說
蘭薩羅特島作為西班牙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以廣袤的黑色火山岩漿地貌聞名全球,這座火山島是一個致力於保護其原始自然美景的旅遊目的地。 屬於那利群島七個最大的島嶼之一,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蘭薩羅特島為生物圈保護區,這里的地貌是獨特的充滿個性的。
上面只是舉了幾個島嶼的例子,這樣漂亮的島嶼還有很多,因為完整的保留著一些天然的風貌,而且自然環境也非常好。大多數的美景都是純天然的美景,這大概是唄稱作世外桃源的真正原因,有機會的話可以去看看,畢竟超級浪漫。
⑵ 西班牙動物保護區新生非洲白獅寶寶亮相,白獅適合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
白獅是獅子總分類的一部分,他們不是白化病患者,由於罕見的情況導致色素沉著減少,它們缺乏黃褐色。白獅適合生活在清涼的環境中,它們不怕水,善於游泳,夏天非常炎熱的時候,它們經常跑到水裡玩。由於它們威嚴的外表,它們被南部非洲的部落尊為聖物,但也曾在野外被獵殺至滅絕。現在,全球白獅保護信託基金將它們重新引入保護區。白獅有一種罕見的隱性特徵,導致它們的皮膚呈白色。與缺乏色素沉著的白化動物不同,白獅的稀有基因產生較淡的色素沉著。白化病患者的眼睛和鼻子呈粉紅色或紅色,而白獅則有藍色或金色的眼睛,鼻子上有黑色特徵,“眼線”和耳朵後面的黑斑。雄性白獅的鬃毛和尾巴末端可能有白色、金色或蒼白的毛發。
為了讓部分後代有機會成為白獅,父母要麼必須是白獅,要麼攜帶罕見的白獅基因。由於動物必須攜帶兩個隱性等位基因才能表現出這一特徵,因此在三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生白獅幼崽。如果父母雙方都是黃褐色並攜帶該基因,則後代有 25% 的機會是白色幼崽,如果父母一方是白獅,另一方因該基因呈黃褐色,則後代有 50% 的可能性是白獅,如果父母雙方都是白獅,那麼後代有 100% 的機會是白獅。
⑶ 西摩戰爭是怎樣發生的
西摩戰爭指19世紀後半葉至20世紀上葉西班牙為侵佔北摩洛哥而進行的戰爭。1860年2月,西班牙軍隊4.4萬人乘蘇丹政權日趨衰弱和法軍從阿爾及利亞入侵摩洛哥之際,突然佔領得土安。3月23日,西軍擊敗摩軍後,向丹吉爾推進。英國不希望西班牙在直布羅陀附近的地位得到加強,在它的壓力下,西班牙只得暫時停止業已開始的軍事行動,並被迫很快將其部隊撤出得土安。
但是,根據1860年4月26日簽訂的西摩條約,摩洛哥被迫賠款1億列阿利;西班牙在休達地區擴大了一點領地,並在西迪伊夫尼獲得了漁業基地。1884~1885年,西軍佔領里奧德奧羅港,該港後來成為殖民地中心,名稱未變。北摩洛哥里夫請部落奮起反抗西班牙殖民者,西班牙於1891、1893、1897年同這些部落進行了多次戰爭。隨著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的過渡,歐洲列強加緊了在摩洛哥的殖民擴張,這種擴張是在帝國主義強盜之間的激烈爭斗中進行的。殖民主義列強曾派出大批軍隊同摩洛哥人作戰,其中包括4萬人的西班牙遠征軍。
1909年,里夫地區的摩洛哥請部落曾屢次戰敗西班牙殖民者,但未能阻止它們的擴張。1910年,西班牙殖民者佔領摩洛哥西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埃利—阿賴什和埃利克薩雷利—克比爾。根據1912年簽訂的法摩條約和法西條約,摩洛哥淪為法國的保護國,1912年11月,西班牙在摩洛哥領土上建立了一個保護區。丹吉爾及其周圍地區被劃為國際共管區。但是,摩洛哥人民民族解放斗爭的高漲——這一斗爭在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影響下更為加強,已成為西班牙佔領者同法帝國主義者在摩洛哥劃地分贓的嚴重阻礙。1918年底,西班牙殖民者制訂了詳細的「綏靖」計劃,首先征服保護區西部的安傑拉和吉巴拉諸部落,爾後對里夫地區實施向心突擊。
為此,佔領軍增加到6.3萬人。1921年春末,西軍包圍了西部起義軍的主力。但是,里夫諸部落展開了游擊戰爭,擁有2萬人的西班牙遠征軍在安瓦爾戰役和蒙特—阿魯伊特戰役中遭到失敗,西軍指揮部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保持其東部地區的陣地上。里夫諸部落於1921年9月在東部地區成立由阿布德·艾爾·克利姆為領導的里夫共和國。共和國軍隊是由正規部隊和16~50歲的所有成年男子參加的部落民軍組成。正規部隊基本上是由過去的殖民地部隊的士兵組建而成的。他們的武器基本上都是繳獲來的,包括幾百門火炮和機槍。里夫軍隊的特點是機動性強。里夫軍在堅持進攻戰術的同時,善於利用諸如迂迴和包圍等機動方式,力求對敵部隊、分隊間的結合部實施突擊,並經常襲擊敵後方。至1923年4月,西軍總計達14萬人。1924年6月,里夫軍轉入進攻,於11月底將佔領軍從國家腹地全部趕出。西班牙獨裁者普利莫·德里維拉將軍率領的16萬佔領軍死、傷、俘2.7萬餘人,處於全軍覆沒的邊緣。盡管西軍指揮部動用了飛機、裝甲汽車和大量的海軍兵力,但是在東西部地區各部落不斷加強團結的情況下,未能扭轉戰局。西班牙已無力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里夫共和國的影響幾乎擴大到西班牙在摩洛哥的整個保護區。法國帝國主義者非常害怕里夫共和國得到鞏固,害怕法國在摩洛哥的保護區各部落及北非其他殖民地的各部落受到影響,於1924年5月開始侵佔共和國南部地區。1925年4月,里夫軍對法國佔領軍展開攻勢,並在起義的格藻阿和桑哈賈部落的幫助下將軍事行動移到法國保護區。擁有重炮、坦克和飛機的10萬法軍損失慘重,被迫撤退。
在這種形勢下,西法兩國於1925年6~7月在馬德里舉行談判,達成封鎖摩洛哥海岸和對里夫共和國採取共同軍事行動的協議。法國遠征軍的人數達32.5萬人。西班牙佔領軍的人數為14萬人。敵人在兩條戰線上均占絕對優勢,殖民主義者採取「焦土」戰術,造成各起義部落物力人力資源枯竭,部分封建上層分子叛變,里夫軍於1925年9月底又退回到1924年的陣地。嗣後,在胡塞馬地區登陸的1.85萬名西班牙登陸兵,攻佔了共和國首都阿季迪爾城。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共和國繼續英勇抵抗,拒絕了英國政府通過暗中調停而強加給它的旨在鞏固殖民統治的所謂「自治」。1926年5月,法西兩國軍隊在克爾特河地區轉入進攻,包圍了里夫軍的主要集團,並對其大本營塔爾吉斯特城實施突擊。被分割成幾部分的里夫軍於5月27日停止抵抗。阿布德·艾爾·克里姆被俘,後來被流放到留尼汪島。但是,很多地區的武裝斗爭仍在繼續。直到1934年武裝斗爭的最後一些據點才被除掉。
里夫共和國同西法殖民聯軍所進行的多年的英勇斗爭,是當時民族解放運動的極為重大的事件。正如伏龍芝所指出的,在軍事學術領域里,裝備低劣的小部隊在山地沙漠地帶,同正規軍大兵團作戰時,採用機動性強和靈活果斷的游擊戰,是行之有效的。里夫人民所進行的戰爭,使北非人民解放運動獲得了革命武裝斗爭的經驗。蘇聯勞動人民對里夫人民表示了極大的同情和支持。里夫人民起義失敗的原因,在於社會矛盾尖銳,部落分散,起義具有地區局限性,同時也是由於法西帝國主義者在軍事上占優勢。
⑷ 波多黎各熱帶雨林公園介紹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5
⑸ 西班牙附近有哪些小島
波里佐島Borizo,是在西班牙北部阿斯圖里亞斯自治區,利亞內斯鎮西北的一個小島,位於43°26′16″N, 4°48′37″W,面積2.8公頃。是個非常陡峭的島嶼,有深的洞穴。沒有草本植被和建築物。
卡門島Carmen,是在西班牙北部阿斯圖里亞斯自治區,鄰近盧安科鎮(Luanco)東南海岸邊,位於43°36′43″N, 5°46′53″W,面積2.2公頃,低潮時可通達,無人居住。
聖卡斯特隆島Castrón de Santiuste,是在西班牙北部阿斯圖里亞斯自治區,利亞內斯鎮海西部岸邊,面積3公頃,覆蓋些草本植被,無人居住。
科康島Isla del Forcón,是在西班牙北部阿斯圖里亞斯自治區,埃爾夫蘭科海岸附近,位於43°33′59″N 6°52′27″W,島嶼陡峭,退潮時部分連接到大陸,面積2.8公頃,無人居住,
拉德瓦島La Deva,是在西班牙北部阿斯圖里亞斯自治區,索托市納隆河口,距海岸350米,佔地面積7.71公頃,是鳥類保護區,無人居住。
赫波薩島Herbosa,是在西班牙北部阿斯圖里亞斯自治區北部,比迪奧角北海岸,位於43°39′47″N 5°51′50″W,面積 4.2公頃,島上高陡,人跡罕至,是鳥類保護區。
······
⑹ 摩洛哥在哪裡
西北非洲國家
它是非洲西北部的一個沿海阿拉伯國家,東部和東南部與阿爾及利亞接壤,南接西撒哈拉,西瀕大西洋,北與西班牙和葡萄牙隔海相望。
摩洛哥最早的居民是柏柏爾人。阿拉伯人在公元7世紀進入。第一個阿拉伯王國建立於8世紀。1660年,阿拉維王朝建立並延續至今。從15世紀開始,西方列強入侵。1912年3月30日,摩洛哥成為法國的保護國。同年,法國與西班牙簽訂《馬德里條約》,莫三比克北部和伊馮省南部被劃為西班牙保護區。1956年獨立。1957年8月14日,國家命名為摩洛哥王國,蘇丹改名為國王。摩洛哥於1979年佔領西撒哈拉,其在西撒哈拉的權利從未得到世界上任何國家的承認,但阿拉伯國家聯盟明確承認西撒哈拉為摩洛哥領土。摩洛哥認為與摩洛哥接壤的休達和梅利利亞是其領土,但實際上受西班牙管轄。
莫三比克的經濟總量在非洲排名第五,在北非排名第三。磷酸鹽出口、旅遊和匯款是莫三比克經濟的主要支柱。農業有一定基礎,但糧食不能自給。漁業資源豐富,產量居非洲第一。工業發展勢頭良好,特別是汽車工業發展迅速,初具規模。
2022年4月28日,摩洛哥政府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將目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急狀態再延長一個月,至5月31日。
2022年5月12日,西班牙內政大臣馬拉斯卡宣布,從當地時間5月17日起,重新開放西班牙與摩洛哥休達和梅利利亞的陸地邊界。
⑺ 西班牙全境可以分為哪些地理區
西班牙全境大致可以分為五個地理區:
北部山區:這里有歐洲著名的比利牛斯山脈,整個山脈綿延千里,景色如畫。一年四季,無論山上山下,還是平原陸地,到處是一片翠綠。尤其是阿斯圖里亞斯地區,山脈連綿,松濤茫茫,林海鬱郁。
緊靠比利牛斯山脈的坎塔布連山脈,海拔達2000米以上,北臨茫茫無邊的比斯開灣,陸地上林木茂盛,景色十分迷人。許多寬廣的河谷置於其間,湖水清澈如鏡。更值得一提的是,那裡還有數不勝數的飛瀑,從高處傾瀉而下,整日水霧彌漫,蔚為壯觀。這里既是重要的軟木產區,又是牛羊遍地的牧區和工業區。
中央高原:位於高原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將梅塞塔高原分為北部舊卡斯蒂利亞高原和南部新卡斯蒂利亞高原。在這塊廣袤無垠、山嶺起伏的土地上,有著大片著名的橄欖樹林和動物保護區。中央高原的西北部和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部分地區是崇山峻嶺。一條條山間公路首尾相接,汽車有時在山間行駛大半天,好像還在原來的位置。
阿拉貢平原:阿拉貢平原位於比利牛斯山脈東南面的埃布羅河流域,是個大致呈三角形的波狀平原。在古地質時期,這里曾是一片浩瀚的內陸湖泊,後來湖水流入地中海,慢慢變成了乾涸的陸地。阿拉貢平原常年氣候宜人,雨水充沛,土質肥沃,被稱為富饒的「豐水寶地」,既是西班牙的天然糧倉,又是重要的葡萄、柑桔等水果產地。
地中海沿岸山地:沿岸山地從東南部安達盧西亞到東北部加泰羅尼亞,長達1500公里。走在細軟的沙灘上,海天一色,遊人如潮。南端安達盧西亞山脈中的穆拉薩山峻峭高聳,海拔3478米,是伊比利亞半島的最高點,號稱西班牙「民族的脊樑」。這座山終年雲煙裊裊,清風悠揚,是個避暑消夏的好去處。
安達盧西亞平原:位於莫萊納山脈和安達盧西亞山脈之間。這里一馬平川,坦坦盪盪;瓜達爾基維爾河由西往東橫貫整個平原,灌溉著千萬畝良田。由於高聳的安達盧西亞山脈擋住了來自海洋的濕潤空氣,所以這里氣候乾燥,盛夏驕陽似火。
⑻ 西班牙在哪裡
西班牙位於歐洲南部,瀕臨地中海,總紿人以熱情奔放的印象。多數西班牙人是羅馬天主教徒,常為了當地守護神舉行慶祝活動,群眾遊行配合傳統服飾、音樂、舞蹈。西班牙是重要的工業國家,有大型農業特區,與法國和葡萄牙接壤的沿海地區是西班牙的綠色地區。比利牛斯地區處於西班牙北部,有數座山峰海拔超過2500米,冬季可以滑雪,夏季涼爽而短促,自然保護區多在該區。內陸地區高原海拔650米,覆蓋了西班牙中部的大部分地區,高原四周均為山脈。地理: 西班牙位子歐洲西南部伊比利業半島,其大陸部分約占伊比利業半島面積的日80%,西鄰葡萄牙,北鄰比斯開灣,東北與法國、安道爾接壤,樂南部與地中海相鄰,南部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扼大西洋和地中海航線的咽喉,被稱為通往歐洲、非洲、中東利拉丁美洲的橋梁。氣候: 西班牙的氣候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旅遊城市巴塞羅納冬天平均溫度為11『c,夏天平均溫度為24:c,12月和1月是最寒冷的月份,秋天和春天總是在下雨。最佳旅遊季節: 總體來說,西班牙全年適合旅遊,但對於想前往比利牛斯山滑雪的遊客,冬季自然是最佳時機;而想前往安達盧西業的遊客,則最好在春秋季前往;由於西班牙氣候濕和,想去海角遊玩的遊客則應該選擇夏季。預算:在西班牙國內,信用卡使用非常普遍、賓館、飯店和商業區均可使用,在銀行提款每次的手續費約為1.5歐元,其餘地方的手續費為3.8~5.3歐元之司。而在境內兌換貨幣,每次的手續費為3~6.1歡元之間。建議使用設在銀行外面、火車站和機場的自動貨幣兌換機器,其價格比較公道。旅館擴格根據季節不同而變化。另外,西班牙為了保護其傳統的城堡建築,還在全國設立了一系列的連鎖賓館,全國共有88處,除了向遊人提供住宿和飲食服務外,還可以讓遊人領略古典文化的魅力。交通:國內航班可從巴塞羅那和馬德里前往北部和南部島嶼,國內有著15000千米的線路,其中從馬德里到塞維利亞則有高速列車運行。遊客還可以租用當地車輛。美食:西班牙是美食家的天堂,每個地區都有著名的飲食文化。在山區,盛產較為溫和的酒類正東部地區,其牛肉則是特色產品;去安達盧西業地區旅遊,那裡的橄欖油則是購買的首選。通訊:西班牙國內由Teefonica管理國家電信系統,是歐洲最好的電信集團之一。遊客最好隨身攜帶一些零錢,以供打電話使用。中國電信的手機可漫遊,西班牙手機實行單向收費,接聽當地電話免費,但接聽國內電話每60秒需要繳付80分人民幣的費用。西班牙電信忙時收費較貴,非忙時段則便宜很多,忙時為每周一至周五的8:00~20:00。購物:西班牙除了大城市之外,一些旅遊景點的家庭式商店,同樣有很多值得購買的紀念品。每個地區都有其特色手工藝品。在安達盧西亞地區,帶有花邊的扇子遠近聞名。而西班牙其他地區的陶瓷、水晶和木器也都是質量上乘。馬德里和巴塞羅那的時裝業和皮革製造業相當發達,遊客到此購物一定不會失望。住宿:西班牙的旅館住宿非常方便,在大城市從豪華型、五里級到一星級都可以找到。在偏遠的旅遊地區,則有一些小型的賓館。無論如何,遊客在此都可以受到熱情地接待和服務。在賓館、飯店和酒吧中,小費一般為消費金額的5%~10%,而在機場和火車站,一般價格為每個箱包給腳夫約1歐元的小費。是旅遊王國,可以跟旅行社去
⑼ 歐洲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在哪一國家
俄羅斯切爾諾貝利周邊隔離區實質上已成為歐洲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