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有哪些騎士團

西班牙有哪些騎士團

發布時間: 2022-10-29 14:34:09

『壹』 歐洲歷史上的騎士團有哪些 我需要騎士團的簡介和其騎士團內的著名騎士~

騎士團(order)是歐洲中世紀以來一系列帶有強烈軍事性質的組織概念的總稱。

騎士團的種類繁多,包括早期的帶有強烈宗教性質的軍事修士會、由王室建立的,私屬軍隊性質濃厚的王室騎士團,以及作為榮譽代表和象徵的榮譽型組織等等,後兩者尚沒有統一而明確的名稱准則,之間也概念比較模糊,可參考「Chivalric order」這個詞彙。

[編輯]
三大騎士團
騎士團中最為出名的三大騎士團皆為軍事修士會,即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1198年)。他們為羅馬教皇組織的僧侶騎士團,其使命是鎮壓聖地周圍的沖突,與毗鄰的穆斯林國家作戰,保衛並擴大十字軍領地。這三個騎士團後發展為精銳的職業軍,但在聖地失陷之後先後逐漸失去宗教意義。

[編輯]
其他著名騎士團
從12世紀至今,冠以「order」之稱的組織眾多,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有由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建立的腰帶騎士團(其於一次宴會上被某位貴婦人所吸引,當拾起對方無意間落下的腰帶時周圍一場鬨笑,他卻站起來宣布說作為騎士不應該以此為恥,並就此宣誓成立了該騎士團,國內又有譯作嘉德騎士團),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建立的金羊毛騎士團等。

文藝復興之後新建的「騎士團」,其榮譽性質日趨濃厚,對應如騎士勛章等表彰物

騎士團出現於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期間,系西歐封建主為保衛他們在東方所侵佔的領地而建立的宗教軍事組織。

第一次十字軍遠征(1096-1099年)結束後,十字軍陸續佔領了地中海東岸最富庶的地區和最繁榮的工商業城市,並在這一帶建立起4個十字軍國家,其所佔領地首尾相接從南到北竟有1200公里長。由於這一帶地處沿海,地勢平坦,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難守,時刻有遭受進攻的可能,在穆斯林虎視眈眈的威脅之下,十字軍國家處於動盪不安之中。於是,羅馬教皇組織起幾個僧侶騎士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即善堂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其使命是鎮壓十字軍國家中人民的反抗,與毗鄰的穆斯林國家作戰,保衛並擴大十字軍領地。這三個騎士團不久便發展為精銳的職業軍,能夠在任何地方與敵人交手。

就表面上的形式和性質而論,騎士團是一種僧侶幫會,其宗教方面的約束類似於修道士。這些僧侶騎士絕大部分是西歐各國破落貴族出身的亡命徒,他們被按照修道會方式組織起來,為「保衛基督教」而奉獻一生。騎士團的成員不得娶妻生子,不得謀求財富,不可違背上級(天主教會)的旨意,決不可因迷戀世俗生活而動搖自己「獻身基督教」的意志。

騎士團內部實行嚴格的集權制。每個團的最高首領是「總團長」,歸其管轄的支團首領稱「支團長」,再往下還設有司令、馬廄長等,支團長以下的軍官組成總會,從屬於總團長。而總團長則直接聽命於羅馬教皇,必須唯教皇之命是從。

羅馬教皇給予騎士團各種特權,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是:不受十字軍國家的僧俗統治者管轄。盡管耶路撒冷王國的總主教是教皇的國使,但他也無權支配調遣騎士團。

在名義上,騎士團必須恪守安貧、守貞和聽命三大戒律。但是,騎士們朝思暮想並且為之忙得不可開交的,卻是積累財富。他們根本做不到安貧樂道。而且,十字軍國家的僧侶封建主為了借其力量使西歐人長期占據地中海東岸,也給予騎士團以優厚的待遇。因此,騎士團的生活方式極端世俗化。

騎士團斂財的途徑

西方的貴族朝聖者請騎士團在十字軍國家代購宮殿、房屋和土地,作為到達「聖地」後的住所,朝聖完畢這些地產則悉歸騎士團所有。1168年,聖殿騎士團收到匈牙利統治者的10000貝桑,其中的6000貝桑用來在阿克購買1座宮殿和4所房屋,以備匈牙利統治者到來後享用。在12世紀,聖殿騎士團還與法國、捷克的王公顯貴簽訂過類似的協議。善堂騎士團也是如此。英王亨利二世臨終前曾贈給它4.2萬銀馬克和500金馬克,作為它的活動經費。

騎士團還經營商業,以聖殿騎士團為例,它擁有自己的船隊,參加地中海地區的貿易,並收取高額費用運送朝聖者東來西去。同時,騎士團還經營高利貸和銀行業務。因此,當時的人說,在騎士團里「契約賬簿比宗教書籍多得多」。

騎士團的另一個生財之道卻是「搶劫」。這類行為對於騎士團來說是屢見不鮮的。例如,1153年,十字軍國家與埃及人交戰,攻克阿斯卡隆之後,聖殿騎士團首先沖進城內,在城牆缺口處派40名士兵把守,不讓其他騎士進入,而團員們則在城內挨門逐戶地搜索金銀。

騎士團的「世俗事業」大獲成功,幾十年之後,騎士團不僅在東方有領地,而且在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匈牙利、捷克、英國等地也有為數不少的屬地。

同時,騎士團在十字軍國家中的地位也變得越發重要,擁有許多要塞和城堡。到12世紀末,僧侶騎士團成為東西方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團員人數也大大增加,12世紀末期,僅聖殿騎士團已經擁有15000名團員。

騎士團盛極而衰

聖殿騎士團的正式名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貧苦騎士團」,始創於1118年前後,其團員主要是來自法國的十字軍騎士。這個騎士團的創始者最初住在毗鄰救世主教堂的耶路撒冷王宮的一角,而救世主教堂的原址是阿拉伯伊斯蘭教的一個清真寺,據傳此地原是所羅門國王的神殿。「聖殿騎士團」的名稱由此而來,有時也譯為「神殿騎士團」。另一種說法是:據說當時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把猶太教聖殿內一部分院落劃予法國騎士們作為駐地,因而得名。

這個獨立的教團內分三個等級:騎士、軍士和教士。他們的徽記是一枚紅十字章。教皇給予的特權、君主王侯的捐贈以及他們的搶劫,使其迅速聚集了大量財富。然而正所謂樹大招風,13世紀末,西歐封建主在東方所建的殖民地全部被消滅殆盡之後,聖殿騎士團被迫離開巴勒斯坦,轉入法國、英國及西班牙等國活動。而當時統治法國的腓力四世,正陷於財政極其困難的窘境之中。覬覦騎士團的財產,他暗中與受他保護的教皇克萊門特五世合謀,指控聖殿騎士團為異端,於1307年9月13日發出了逮捕法國境內全體聖殿騎士的密令。結果,大批聖殿騎士在偵訊過程中被折磨死去,騎士團的組織也隨之瓦解。1312年,教皇克萊門特五世下令,正式解散了聖殿騎士團。

條頓騎士團是三大騎士團中建立時間最晚的一個,但卻是影響最大的一個。它於1198年在巴勒斯坦建立,主要由德意志騎士組成,著白色外衣,佩戴黑色十字章,白色斗篷上繪有紅色寶劍和十字。13世紀初,在總團長馮·薩爾扎領導下,該團將活動中心自中東轉移到東歐。1226年,應波蘭馬佐維亞公爵康拉德之召,條頓騎士團前往波蘭,攻擊波蘭的宿敵普魯士人。此後的50年間,條頓騎士團又牢牢地控制了普魯士,這樣便形成了從東西兩方鉗制波蘭領土,直接威脅波蘭國家安全的態勢。

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是條頓騎士團的鼎盛時期。它已不滿足於對波蘭的滲透,同時還將侵略之手伸向立陶宛那片從波羅的海延伸到黑海的區域。1346年,條頓騎士團又從丹麥人手裡奪得了愛沙尼亞。除此之外,條頓騎士團在南部義大利、希臘、西班牙、法國都有自己的屬地,最大的屬地則在德國。

1410年,波蘭和立陶宛組成聯軍,向占據波蘭領土的條頓騎士團進軍。7月15日,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格林瓦爾德會戰(德國文獻中稱為坦南貝格會戰,中文又譯作坦能堡會戰)。聯軍取得了戰役的全勝。此後,條頓騎士團轉向衰落。

善堂騎士團的雛形出現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尚未開始的1070年左右,它的任務是進行一些「慈善」工作,比如保護來「聖地」朝聖的西方基督徒,供給朝聖者食宿,醫治生病的基督徒等等,故得此名。它的成員是以耶路撒冷的「聖約翰聖殿」為中心而聚集起來的,故又稱為「約翰騎士團」。

但是,第一次十字軍遠征結束後,善堂騎士團的宗旨開始發生變化,它的首領決定:一部分教友繼續為飢餓和染病的朝聖者從事慈善工作,但其中心任務是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騎士軍,從而逐步變成了純粹的封建騎士軍事團體,並在巴勒斯坦地區存在了將近200年。其服裝是綴有白色十字架的黑色外套,後來又改為紅色外套。

14世紀初,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進逼之下,騎士團不得不於1310年移到地中海東部的羅得島。1522年,奧斯曼蘇丹蘇里曼一世為了解除進犯歐洲的後顧之憂,大舉進攻羅得島,雖然騎士團只有500多名騎士和6000多名士兵,但他們面對20萬強敵,毫不畏懼,英勇抵抗,進行了整整半年多的頑強防禦戰,雖然最終被迫投降,但士軍卻付出了至少5萬人喪生的慘重代價。蘇里曼一世對騎士團的勇氣頗為贊賞,於是特許這支敵軍在1523年1月1日安全撤離了該島。

153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同意把馬爾他島及其附近的戈佐島交給善堂騎士團管轄。於是,騎士團就在馬爾他島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正式稱為「馬爾他騎士國」。

此後,善堂騎士團進入了鼎盛時期,船帆上標有馬爾他八角十字的戰船橫行於地中海。18世紀,騎士團的疆域遠達美洲西印度群島的聖克魯瓦。1794年,美國獨立後不久,這個騎士國就很快對它予以承認,並同它建立了外交關系。在當時,馬爾他騎士國比美國還要強大得多呢。1798年,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在遠征埃及的途中,將騎士團從馬爾他島上趕了出去,騎士團再度淪落天涯,直到1834年才在義大利的羅馬扎了根。此後,它們再度轉向經營慈善事業,一直延續到今天,其名稱也改為「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爾他聖約翰軍事護理人員騎士團」。

今天,騎士團的總部設在羅馬商業街的馬爾他大廈,其標志為縮寫字母S.M.O.M。像梵蒂岡一樣,這塊土地是屬於它們自己的。雖然騎士團的正式公民只有幾十人,土地也只有這一幢1.2萬平方米的大廈,但它卻與世界上8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目前,騎士團在全世界范圍內經營著幾十所教會醫院和診所,收取會員費和慈善捐款;發行自己的護照、貨幣和郵票。不過,在世界貿易活動中,人們看不到騎士團貨幣「斯庫多」。此外,騎士團郵票只能在向非洲的布吉納法索及中國澳門發信時使用。實際上,騎士團的貨幣和郵票,絕大多數被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們購買收藏了。今天的騎士團非常富有,它的收入來源於戰爭和自然災害發生時它所組織的戰地救護和救濟工作。而且,它還擁有眾多的飛機,當然,都得租用外國機場,因為騎士團自己那塊巴掌大的地盤還不及一個普通的飛機場大呢。騎士團目前在世界各地共有12000多名騎士,其中包括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義大利前總理弗朗西斯科·科西嘉、美國前財政部長威廉·西蒙等名人。

聖劍騎士團的由來及解體

聖劍騎士團雖然不屬於三大騎士團之列,但它在歷史上也曾發揮過相當大的影響,而且還曾合並到條頓騎士團之內,因此,這里也簡單敘述一下它的產生及結局。

聖劍騎士團系德意志的宗教性封建軍事組織,1202年由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支持建立。因其所屬騎士的白色斗篷上繪有紅色寶劍和十字,故得名。它在13世紀初以傳播基督教為名,侵入波羅的海東岸立窩尼亞地區,故又稱「立窩尼亞騎士團」。1240年,騎士團又夥同丹麥、瑞典封建主入侵俄羅斯,佔領普斯科夫城,並繼續東進,進逼諾夫哥羅德城。1242年4月5日,在冰封的楚德湖上爆發了著名的「冰上交戰」結果諾夫哥羅德軍隊獲勝,騎士團被逐出俄羅斯,此後再不敢向東擴張。到16世紀初,騎士團由於內部矛盾逐漸分崩離析,分裂為若干不同的領地

『貳』 顯赫於中世紀的3大騎士團,有一個如今很有名,但其實早就被滅了嗎

古代的歐洲盛產馬匹,而且歐洲馬明顯要比亞洲馬強壯,比如英國的夏爾馬,高度可以達到2.6米,體重差不多有一噸,可以拉動5噸重的貨物;除了英國馬以外,西班牙、法國、荷蘭等國,也都有非常優秀的馬匹,這是古代中國所無法比擬的。



而當時統治法國的腓力四世,正陷於財政極其困難的窘境之中。覬覦騎士團的財產,他暗中與受他保護的教皇克萊門特五世合謀,指控聖殿騎士團為異端, 於1307年發出了逮捕法國境內全體聖殿騎士的密令。結果,大批聖殿騎士在偵訊過程中被折磨死去,騎士團的組織也隨之瓦解。公元1312年,身處亞維農教廷的教宗克雷芒五世被腓力四世施壓,宣布解散聖殿騎士團。

『叄』 中世紀歐洲騎士團有哪些

騎士團的鼎盛時期

騎士團出現於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期間,系西歐封建主為保衛他們在東方所侵佔的領地而建立的宗教軍事組織。

第一次十字軍遠征(1096-1099年)結束後,十字軍陸續佔領了地中海東岸最富庶的地區和最繁榮的工商業城市,並在這一帶建立起4個十字軍國家,其所佔領地首尾相接從南到北竟有1200公里長。由於這一帶地處沿海,地勢平坦,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難守,時刻有遭受進攻的可能,在穆斯林虎視眈眈的威脅之下,十字軍國家處於動盪不安之中。於是,羅馬教皇組織起幾個僧侶騎士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即善堂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其使命是鎮壓十字軍國家中人民的反抗,與毗鄰的穆斯林國家作戰,保衛並擴大十字軍領地。這三個騎士團不久便發展為精銳的職業軍,能夠在任何地方與敵人交手。

就表面上的形式和性質而論,騎士團是一種僧侶幫會,其宗教方面的約束類似於修道士。這些僧侶騎士絕大部分是西歐各國破落貴族出身的亡命徒,他們被按照修道會方式組織起來,為「保衛基督教」而奉獻一生。騎士團的成員不得娶妻生子,不得謀求財富,不可違背上級(天主教會)的旨意,決不可因迷戀世俗生活而動搖自己「獻身基督教」的意志。

騎士團內部實行嚴格的集權制。每個團的最高首領是「總團長」,歸其管轄的支團首領稱「支團長」,再往下還設有司令、馬廄長等,支團長以下的軍官組成總會,從屬於總團長。而總團長則直接聽命於羅馬教皇,必須唯教皇之命是從。

羅馬教皇給予騎士團各種特權,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是:不受十字軍國家的僧俗統治者管轄。盡管耶路撒冷王國的總主教是教皇的國使,但他也無權支配調遣騎士團。

在名義上,騎士團必須恪守安貧、守貞和聽命三大戒律。但是,騎士們朝思暮想並且為之忙得不可開交的,卻是積累財富。他們根本做不到安貧樂道。而且,十字軍國家的僧侶封建主為了借其力量使西歐人長期占據地中海東岸,也給予騎士團以優厚的待遇。因此,騎士團的生活方式極端世俗化。

騎士團斂財的途徑

西方的貴族朝聖者請騎士團在十字軍國家代購宮殿、房屋和土地,作為到達「聖地」後的住所,朝聖完畢這些地產則悉歸騎士團所有。1168年,聖殿騎士團收到匈牙利統治者的10000貝桑,其中的6000貝桑用來在阿克購買1座宮殿和4所房屋,以備匈牙利統治者到來後享用。在12世紀,聖殿騎士團還與法國、捷克的王公顯貴簽訂過類似的協議。善堂騎士團也是如此。英王亨利二世臨終前曾贈給它4.2萬銀馬克和500金馬克,作為它的活動經費。

騎士團還經營商業,以聖殿騎士團為例,它擁有自己的船隊,參加地中海地區的貿易,並收取高額費用運送朝聖者東來西去。同時,騎士團還經營高利貸和銀行業務。因此,當時的人說,在騎士團里「契約賬簿比宗教書籍多得多」。

騎士團的另一個生財之道卻是「搶劫」。這類行為對於騎士團來說是屢見不鮮的。例如,1153年,十字軍國家與埃及人交戰,攻克阿斯卡隆之後,聖殿騎士團首先沖進城內,在城牆缺口處派40名士兵把守,不讓其他騎士進入,而團員們則在城內挨門逐戶地搜索金銀。

騎士團的「世俗事業」大獲成功,幾十年之後,騎士團不僅在東方有領地,而且在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匈牙利、捷克、英國等地也有為數不少的屬地。

同時,騎士團在十字軍國家中的地位也變得越發重要,擁有許多要塞和城堡。到12世紀末,僧侶騎士團成為東西方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團員人數也大大增加,12世紀末期,僅聖殿騎士團已經擁有15000名團員。

騎士團盛極而衰

聖殿騎士團的正式名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貧苦騎士團」,始創於1118年前後,其團員主要是來自法國的十字軍騎士。這個騎士團的創始者最初住在毗鄰救世主教堂的耶路撒冷王宮的一角,而救世主教堂的原址是阿拉伯伊斯蘭教的一個清真寺,據傳此地原是所羅門國王的神殿。「聖殿騎士團」的名稱由此而來,有時也譯為「神殿騎士團」。另一種說法是:據說當時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把猶太教聖殿內一部分院落劃予法國騎士們作為駐地,因而得名。

這個獨立的教團內分三個等級:騎士、軍士和教士。他們的徽記是一枚紅十字章。教皇給予的特權、君主王侯的捐贈以及他們的搶劫,使其迅速聚集了大量財富。然而正所謂樹大招風,13世紀末,西歐封建主在東方所建的殖民地全部被消滅殆盡之後,聖殿騎士團被迫離開巴勒斯坦,轉入法國、英國及西班牙等國活動。而當時統治法國的腓力四世,正陷於財政極其困難的窘境之中。覬覦騎士團的財產,他暗中與受他保護的教皇克萊門特五世合謀,指控聖殿騎士團為異端,於1307年9月13日發出了逮捕法國境內全體聖殿騎士的密令。結果,大批聖殿騎士在偵訊過程中被折磨死去,騎士團的組織也隨之瓦解。1312年,教皇克萊門特五世下令,正式解散了聖殿騎士團。

條頓騎士團是三大騎士團中建立時間最晚的一個,但卻是影響最大的一個。它於1198年在巴勒斯坦建立,主要由德意志騎士組成,著白色外衣,佩戴黑色十字章,白色斗篷上繪有紅色寶劍和十字。13世紀初,在總團長馮·薩爾扎領導下,該團將活動中心自中東轉移到東歐。1226年,應波蘭馬佐維亞公爵康拉德之召,條頓騎士團前往波蘭,攻擊波蘭的宿敵普魯士人。此後的50年間,條頓騎士團又牢牢地控制了普魯士,這樣便形成了從東西兩方鉗制波蘭領土,直接威脅波蘭國家安全的態勢。

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是條頓騎士團的鼎盛時期。它已不滿足於對波蘭的滲透,同時還將侵略之手伸向立陶宛那片從波羅的海延伸到黑海的區域。1346年,條頓騎士團又從丹麥人手裡奪得了愛沙尼亞。除此之外,條頓騎士團在南部義大利、希臘、西班牙、法國都有自己的屬地,最大的屬地則在德國。

1410年,波蘭和立陶宛組成聯軍,向占據波蘭領土的條頓騎士團進軍。7月15日,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格林瓦爾德會戰(德國文獻中稱為坦南貝格會戰,中文又譯作坦能堡會戰)。聯軍取得了戰役的全勝。此後,條頓騎士團轉向衰落。

善堂騎士團的雛形出現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尚未開始的1070年左右,它的任務是進行一些「慈善」工作,比如保護來「聖地」朝聖的西方基督徒,供給朝聖者食宿,醫治生病的基督徒等等,故得此名。它的成員是以耶路撒冷的「聖約翰聖殿」為中心而聚集起來的,故又稱為「約翰騎士團」。

但是,第一次十字軍遠征結束後,善堂騎士團的宗旨開始發生變化,它的首領決定:一部分教友繼續為飢餓和染病的朝聖者從事慈善工作,但其中心任務是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騎士軍,從而逐步變成了純粹的封建騎士軍事團體,並在巴勒斯坦地區存在了將近200年。其服裝是綴有白色十字架的黑色外套,後來又改為紅色外套。

14世紀初,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進逼之下,騎士團不得不於1310年移到地中海東部的羅得島。1522年,奧斯曼蘇丹蘇里曼一世為了解除進犯歐洲的後顧之憂,大舉進攻羅得島,雖然騎士團只有500多名騎士和6000多名士兵,但他們面對20萬強敵,毫不畏懼,英勇抵抗,進行了整整半年多的頑強防禦戰,雖然最終被迫投降,但士軍卻付出了至少5萬人喪生的慘重代價。蘇里曼一世對騎士團的勇氣頗為贊賞,於是特許這支敵軍在1523年1月1日安全撤離了該島。

153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同意把馬爾他島及其附近的戈佐島交給善堂騎士團管轄。於是,騎士團就在馬爾他島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正式稱為「馬爾他騎士國」。

此後,善堂騎士團進入了鼎盛時期,船帆上標有馬爾他八角十字的戰船橫行於地中海。18世紀,騎士團的疆域遠達美洲西印度群島的聖克魯瓦。1794年,美國獨立後不久,這個騎士國就很快對它予以承認,並同它建立了外交關系。在當時,馬爾他騎士國比美國還要強大得多呢。1798年,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在遠征埃及的途中,將騎士團從馬爾他島上趕了出去,騎士團再度淪落天涯,直到1834年才在義大利的羅馬扎了根。此後,它們再度轉向經營慈善事業,一直延續到今天,其名稱也改為「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爾他聖約翰軍事護理人員騎士團」。

今天,騎士團的總部設在羅馬商業街的馬爾他大廈,其標志為縮寫字母S.M.O.M。像梵蒂岡一樣,這塊土地是屬於它們自己的。雖然騎士團的正式公民只有幾十人,土地也只有這一幢1.2萬平方米的大廈,但它卻與世界上8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目前,騎士團在全世界范圍內經營著幾十所教會醫院和診所,收取會員費和慈善捐款;發行自己的護照、貨幣和郵票。不過,在世界貿易活動中,人們看不到騎士團貨幣「斯庫多」。此外,騎士團郵票只能在向非洲的布吉納法索及中國澳門發信時使用。實際上,騎士團的貨幣和郵票,絕大多數被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們購買收藏了。今天的騎士團非常富有,它的收入來源於戰爭和自然災害發生時它所組織的戰地救護和救濟工作。而且,它還擁有眾多的飛機,當然,都得租用外國機場,因為騎士團自己那塊巴掌大的地盤還不及一個普通的飛機場大呢。騎士團目前在世界各地共有12000多名騎士,其中包括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義大利前總理弗朗西斯科·科西嘉、美國前財政部長威廉·西蒙等名人。

聖劍騎士團的由來及解體

聖劍騎士團雖然不屬於三大騎士團之列,但它在歷史上也曾發揮過相當大的影響,而且還曾合並到條頓騎士團之內,因此,這里也簡單敘述一下它的產生及結局。

聖劍騎士團系德意志的宗教性封建軍事組織,1202年由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支持建立。因其所屬騎士的白色斗篷上繪有紅色寶劍和十字,故得名。它在13世紀初以傳播基督教為名,侵入波羅的海東岸立窩尼亞地區,故又稱「立窩尼亞騎士團」。1240年,騎士團又夥同丹麥、瑞典封建主入侵俄羅斯,佔領普斯科夫城,並繼續東進,進逼諾夫哥羅德城。1242年4月5日,在冰封的楚德湖上爆發了著名的「冰上交戰」結果諾夫哥羅德軍隊獲勝,騎士團被逐出俄羅斯,此後再不敢向東擴張。到16世紀初,騎士團由於內部矛盾逐漸分崩離析,分裂為若干不同的領地。

『肆』 詳細介紹一下古代歐洲的三大騎士團

史上的歐洲三大騎士團 聖殿騎士團(Knights Templar), 一譯神廟騎士團。正式名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貧苦騎士團」(The Poor Fellow-Soldiers of Christ and of the Temple of Solomon),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之一。第一次十字軍東侵(1096-1099)之後,為保衛地中海東岸的十字軍國家,約於1118年在耶路撒冷建立的宗教性封建軍事組織。法國香檳區的貴族雨果·德·帕英(Hugh De Payens)和其他八名騎士於1119年創立了該組織。主要由法國騎士組成。騎士團最初駐扎在毗鄰救世主教堂的耶路撒冷聖殿山上的阿克薩清真寺的一角,而這個清真寺正是建在傳說中所羅門王的神殿(The Temple Of Solomen)上。據說因騎士團首領最早駐地在耶路撒冷聖殿附近而得名。與條頓騎士團、醫院騎士團一起並稱為三大騎士團。

頭銜:
馬爾他騎士團全名耶路撒冷、羅得島及馬爾他聖若望獨立軍事醫院騎士Sovrano Militare Ordine Ospedaliero di San Giovanni di Gerusalemme)古名醫院騎士團為三大騎士團之一。

該組織初於1050年在耶路撒冷成立阿馬爾菲醫院,其目的是幫助及提供前往聖地朝聖的窮人與病人。在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佔領耶路撒冷後便成為一天主教軍事修士會。在之後陸續喪失天主教聖地的情形下移至羅得島,但還是保持其主權獨立地位,之後再遷往馬爾他,該地當時是西班牙駐西西里島總督的行政中心。縱使最後騎士團遭拿破崙逐出馬爾他島,但存活下來的團員依舊繼續活動。在當時騎士團的女爵只是騎士的輔佐而已,而馬爾他騎士團是整個聖傳的承接者。
條頓騎士團(拉丁語:Ordo Domus Sanctae Mariae Teutonicorum,德語:Deutscher Orden,英語:Teutonic Order),又名德意志騎士團,與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一起並稱為三大騎士團。條頓騎士團的口號是「幫助、救治、守衛(Helfen,Heilen,Wehren)」
</TABLE></TABLE>

『伍』 聖地亞哥騎士團的十三騎士

根據聖地亞哥騎士團的規章,其成員可被大首領及其他成員授予「十三騎士」的稱號。教皇亞歷山大三世1175年的敕令稱,應有十三名僧侶負責大首領的選舉並為其提供幕僚服務。有歷史學家稱,13這個數符合當初創立聖地亞哥騎士團的13名成員(但是剛才「最符合事實的解釋」說了,創立者是12個……)。十三騎士是騎士團最高等級要職,其後才是來自烏克萊斯和聖馬爾科斯的兩名團長。在騎士全體會議上,十三騎士和大首領一樣拉風地身著黑色披風和四角帽。馬約雷斯·德卡斯蒂利亞和萊昂的兩名分團長總是位居十三騎士之列。不過他們也是像其他人一樣選舉出來的。十三騎士如出現缺額,也是由選舉產生的騎士擔當。
十三騎士大權在握,責任重大。1246年教皇英諾森四世曾經對其職權加以限制,但是亞歷山大四世又恢復了十三騎士的權力。但是有一項最重要的權力是他們一直擁有的:如果十三騎士和騎士團長一致認為大首領不勝任或對騎士團有害,則能夠將其罷免——他們確實於1338年罷免了大首領唐·巴斯科·洛佩斯。
此外,十三騎士的重要作用還在騎士團的一項繁文縟節中體現出來:當大首領被授予大首領徽章的時候,首先要交由騎士團長審議,然後還要十三騎士批准,最後在公開的騎士會議上,大首領還要發表講話對十三騎士的批准表示感謝……
當選十三騎士後要進行如下宣誓:
「XX閣下,您是否向上帝、聖母瑪利亞、十字架、神聖的您用雙手觸摸的福音書宣誓,當大首領過世時,您將選出大首領的合適人選,他能夠根據騎士團的章程和規定,維護並將騎士團帶向前進,而不是破壞它?」
「是的,我宣誓。」
「您是否宣誓,當您看到大首領無能、作惡、且不知悔改,破壞騎士團時,你能根據權力將其罷免?」
「是的,我宣誓。」
「您是否宣誓,當他和教士會議出現矛盾時,您能從中調解?」
「是的,我宣誓。」
「您是否宣誓,您有權力除了大首領之外不聽從任何人的命令,而當他的命令與您的誓詞相違悖時,您也不會聽從他的命令?」(這一條就厲害了)
「是的,我宣誓。」
1491年,聖地亞哥末代大首領唐·阿方索·德卡爾德納斯在進攻格拉納達時陣亡。此時,同其他騎士團一樣,聖地亞哥騎士團也被西班牙王室視為嚴重的不安定因素。不過,聖地亞哥騎士團的命運比起不幸的聖殿騎士團來說要好得多。它的大首領職位加入了王室名冊,其田莊和財產也一並歸入了王家財政,其過程是比較和平的。此後,「聖地亞哥騎士」成為純粹的榮譽稱號。
騎士制度衰亡之後,十三騎士的榮耀也隨之灰飛煙滅。但是1906年,教皇庇護十世的一紙敕令又恢復了他的權力,也不知道都二十世紀了,哪裡再去找聖地亞哥騎士來執行這些權力……

『陸』 歐洲歷史上的騎士團有哪些

史上的歐洲三大騎士團 聖殿騎士團(Knights Templar), 一譯神廟騎士團。正式名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貧苦騎士團」(The Poor Fellow-Soldiers of Christ and of the Temple of Solomon),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之一。第一次十字軍東侵(1096-1099)之後,為保衛地中海東岸的十字軍國家,約於1118年在耶路撒冷建立的宗教性封建軍事組織。法國香檳區的貴族雨果·德·帕英(Hugh De Payens)和其他八名騎士於1119年創立了該組織。主要由法國騎士組成。騎士團最初駐扎在毗鄰救世主教堂的耶路撒冷聖殿山上的阿克薩清真寺的一角,而這個清真寺正是建在傳說中所羅門王的神殿(The Temple Of Solomen)上。據說因騎士團首領最早駐地在耶路撒冷聖殿附近而得名。與條頓騎士團、醫院騎士團一起並稱為三大騎士團。

頭銜:
馬爾他騎士團全名耶路撒冷、羅得島及馬爾他聖若望獨立軍事醫院騎士Sovrano Militare Ordine Ospedaliero di San Giovanni di Gerusalemme)古名醫院騎士團為三大騎士團之一。

該組織初於1050年在耶路撒冷成立阿馬爾菲醫院,其目的是幫助及提供前往聖地朝聖的窮人與病人。在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佔領耶路撒冷後便成為一天主教軍事修士會。在之後陸續喪失天主教聖地的情形下移至羅得島,但還是保持其主權獨立地位,之後再遷往馬爾他,該地當時是西班牙駐西西里島總督的行政中心。縱使最後騎士團遭拿破崙逐出馬爾他島,但存活下來的團員依舊繼續活動。在當時騎士團的女爵只是騎士的輔佐而已,而馬爾他騎士團是整個聖傳的承接者。
條頓騎士團(拉丁語:Ordo Domus Sanctae Mariae Teutonicorum,德語:Deutscher Orden,英語:Teutonic Order),又名德意志騎士團,與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一起並稱為三大騎士團。條頓騎士團的口號是「幫助、救治、守衛(Helfen,Heilen,Wehren)」

『柒』 歐洲有幾大騎士團 各自的歷史怎樣

三大騎士團:騎士團出現於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期間,第一次十字軍遠征自1096-1099年結束後,建立起四個十字軍國家。在穆斯林虎視眈眈的威脅之下,十字軍國家處於動盪不安之中。於是,羅馬教皇組織起了幾個僧侶騎士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即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

『捌』 歐洲歷史上有哪些騎士團比較著名的

史上的歐洲三大騎士團 聖殿騎士團(Knights Templar), 一譯神廟騎士團。正式名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貧苦騎士團」(The Poor Fellow-Soldiers of Christ and of the Temple of Solomon),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之一。第一次十字軍東侵(1096-1099)之後,為保衛地中海東岸的十字軍國家,約於1118年在耶路撒冷建立的宗教性封建軍事組織。法國香檳區的貴族雨果·德·帕英(Hugh De Payens)和其他八名騎士於1119年創立了該組織。主要由法國騎士組成。騎士團最初駐扎在毗鄰救世主教堂的耶路撒冷聖殿山上的阿克薩清真寺的一角,而這個清真寺正是建在傳說中所羅門王的神殿(The Temple Of Solomen)上。據說因騎士團首領最早駐地在耶路撒冷聖殿附近而得名。與條頓騎士團、醫院騎士團一起並稱為三大騎士團。

頭銜:
馬爾他騎士團全名耶路撒冷、羅得島及馬爾他聖若望獨立軍事醫院騎士Sovrano Militare Ordine Ospedaliero di San Giovanni di Gerusalemme)古名醫院騎士團為三大騎士團之一。

該組織初於1050年在耶路撒冷成立阿馬爾菲醫院,其目的是幫助及提供前往聖地朝聖的窮人與病人。在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佔領耶路撒冷後便成為一天主教軍事修士會。在之後陸續喪失天主教聖地的情形下移至羅得島,但還是保持其主權獨立地位,之後再遷往馬爾他,該地當時是西班牙駐西西里島總督的行政中心。縱使最後騎士團遭拿破崙逐出馬爾他島,但存活下來的團員依舊繼續活動。在當時騎士團的女爵只是騎士的輔佐而已,而馬爾他騎士團是整個聖傳的承接者。
條頓騎士團(拉丁語:Ordo Domus Sanctae Mariae Teutonicorum,德語:Deutscher Orden,英語:Teutonic Order),又名德意志騎士團,與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一起並稱為三大騎士團。條頓騎士團的口號是「幫助、救治、守衛(Helfen,Heilen,Wehren)」

『玖』 世界上有幾大有名的騎士團

聖殿騎士團:福禍相繼終滅亡
聖殿騎士團的正式名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貧苦騎士團",始創於1118年前後,其團員主要是來自法國的十字軍騎士。這個騎士團的創始者最初住在毗鄰救世主教堂的耶路撒冷王宮的一角,而救世主教堂的原址是阿拉伯伊斯蘭教的一個清真寺,據傳此地原是所羅門國王的神殿。"聖殿騎士團"的名稱由此而來,有時也譯為"神殿騎士團"。另一種說法是:據說當時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把猶太教聖殿內一部分院落劃予法國騎士們作為駐地,因而得名。
這個獨立的教團內分三個等級:騎士、軍士和教士。他們的徽記是一枚紅十字章,騎士佩戴在白色外衣上,軍士佩戴在黑色外衣上。隨後該團迅速發展成為強大的軍事力量。教皇給予的特權、君主王侯的捐贈以及他們的搶劫,使其迅速聚集了大量財富。在東方和西歐佔有大量地產,還在西歐從事高利貸和銀錢業。聖殿騎士團逐漸變成了天主教會內最強大、最富有的僧團之一。
然而正所謂樹大招風,福兮禍所倚,正是這些財富和權勢給聖殿騎士團帶來了毀滅之災。13世紀末,西歐封建主在東方所建的殖民地全部被消滅殆盡之後,聖殿騎士團被迫離開巴勒斯坦,轉入法國、英國及西班牙等國活動。而當時統治法國的腓力四世,正陷於財政極其困難的窘境之中。出於覬覦騎士團財產的目的,他暗中與受他保護的教皇克萊門特五世合謀,指控聖殿騎士團為異端,於1307年9月13日發出了逮捕法國境內全體聖殿騎士的密令。結果,這個騎士團的幾乎全部成員,包括總團長雅克.德.莫萊及其副手雨果.德.佩羅,統統被關進了宗教裁判所的拷問室,大批聖殿騎士在偵訊過程中被折磨死去,騎士團的組織也隨之瓦解。1312年,教皇克萊門特五世下令,正式解散了聖殿騎士團。
有人統計,腓力四世靠取締聖殿騎士團掠奪到142萬利弗爾巨款。不過令人驚奇的是,聖殿騎士團異端案的炮製者此後也相繼死於非命。1314年4月20日,就在莫萊被燒死的次月,克萊門特五世死於紅斑狼瘡。同年11月29日,腓力四世在打獵時喪命。當時的人紛紛傳言是莫萊把他們勾到地獄受神的審判去了。然而還有更加辛辣的報應:在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監禁的地方,恰巧是聖殿騎士團在法國的總部--塔姆佩爾神廟,並且他就是從這里被送往斷頭台的。
條頓騎士團:從輝煌到消亡
條頓騎士團是三大騎士團中建立時間最晚的一個,但卻是影響最大的一個。它於1198年在巴勒斯坦建立,主要由德意志騎士組成,著白色外衣,佩戴黑色十字章,白色斗篷上繪有紅色寶劍和十字。13世紀初,在總團長馮.薩爾扎領導下,該團將活動中心自中東轉移到東歐。1226年,應波蘭馬佐維亞公爵康拉德之召,條頓騎士團前往波蘭,攻擊波蘭的宿敵普魯士人。康拉德同條頓騎士團立約:騎士團負責進攻普魯士,康拉德簽應把托倫和赫翁諾之間一塊領地劃給騎士團作為報酬。康拉德的這種引狼入室、目光短淺的政策,給日後的波蘭造成了很大的禍患。1237年,條頓騎士團與駐在波羅的海東岸的聖劍騎士團合並之後,勢力猛增,成為東歐的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此後的50年間,條頓騎士團又牢牢地控制了普魯士,這樣便形成了從東西兩方鉗制波蘭領土,直接威脅波蘭國家安全的態勢。
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是條頓騎士團的鼎盛時期。他已不滿足於對波蘭的滲透,同時還將侵略之手伸向立陶宛那片從波羅的海延伸到黑海的區域。1346年,條頓騎士團又從丹麥人手裡奪得了愛沙尼亞。除此之外,條頓騎士團在南部義大利、希臘、西班牙、法國都有自己的屬地,最大的屬地則在德國。條頓騎士團在歐洲東北的屬地堵塞了波蘭、立陶宛和俄羅斯向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於是波蘭、俄羅斯和立陶宛各民族的力量都聯合起來,同他們的共同敵人--條頓騎士團進行斗爭。
1410年,波蘭和立陶宛組成聯軍,向占據波蘭領土的條頓騎士團進軍。7月15日,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格林瓦爾德會戰(德國文獻中稱為坦南貝格會戰,中文又譯作坦能堡會戰)。會戰的一方是由波蘭國王弗拉迪斯拉夫二世亞蓋洛率領的波蘭、立陶宛、俄羅斯聯軍,以及捷克和匈牙利的志願部隊,共3.2萬人,以步兵為主;另一方是得到德國、匈牙利支持的條頓騎士團,共投入2.7萬人,以身穿甲胃的重裝騎兵為主。會戰結果,騎士團的大部分軍隊被殲滅,總團長雲金根以下所有指揮官全部戰死。聯軍取得了戰役的全勝。
此後,條頓騎士團轉向衰落。1454年,波蘭和條頓騎士團之間的戰端再起。1462年,在決定性的帕克會戰中,條頓騎士團再次失敗,總團長也被俘。1466年,騎士團第三次敗於波蘭,被迫與波蘭簽訂了托倫和約,東普魯士雖然仍在騎士團的統治之下,但在法律上已附屬於波蘭王國。條頓騎士團成為波蘭王國的藩屬,它的成員中已經有一半是波蘭人。1525年,騎士團總團長阿爾布列赫特將東普魯士改為世俗的普魯士公國,騎士團遂失去其原有的顯赫地位,但它仍一直保留到1809年才宣告解散。後來曾於1834年一度恢復,但此後的條頓騎士團與原來意義上的強大的條頓騎士團國家已經完全是兩碼事了。
善堂騎士團:歷史上的光榮與現狀
善堂騎士團的雛型出現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尚未開始的1070年左右,它的任務是進行一些"慈善"工作,比如保護來"聖地"朝聖的西方基督徒,供給朝聖者食宿,醫治生病的基督徒等等,故得此名。它的成員是以耶路撒冷的"聖約翰聖殿"為中心而聚集起來的,故又稱為"約翰騎士團"。
但是,第一次十字軍遠征結束後,善堂騎士團的宗旨開始發生變化,他們的首領決定:一部分教友繼續為飢餓和染病的朝聖者從事慈善工作,但其中心任務是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騎士軍,從而逐步變成了純粹的封建騎士軍事團體,並在巴勒斯坦地區存在了將近200年。其服裝是綴有白色十字架的黑色外套,後來又改為紅色外套。
14世紀初,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進逼之下,騎士團不得不於1310年移到地中海東部的羅得島。1522年,奧斯曼蘇丹蘇里曼一世為了解除進犯歐洲的後顧之憂,大舉進攻羅得島,雖然騎士團只有500多名騎士和6000多名士兵,但他們面對20萬強敵,毫不畏懼,英勇抵抗,進行了整整半年多的頑強防禦戰,雖然最終被迫投降,但土軍卻付出了至少5萬人喪生的慘重代價。蘇里曼一世對騎士團的勇氣頗為贊賞,於是特許這支敵軍在1523年1月1日安全撤離了該島。
153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同意把馬爾他島及其附近的戈佐島交給善堂騎士團管轄。於是,騎士團就在馬爾他島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正式稱為"馬爾他騎士國"。
此後,善堂騎士團進入了鼎盛時期,船帆上標有馬爾他八角十字的戰船橫行於地中海。18世紀,騎士團的疆域遠達美洲西印度群島的聖克魯瓦。1794年,美國獨立後不久,這個騎士國就很快對它予以承認,並同它建立了外交關系。在當時,馬爾他騎士國比美國還要強大得多呢。
1798年,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在遠征埃及的途中,將騎士團從馬爾他島上趕了出去,騎士團再度淪落天涯,填到1834年才在義大利的羅馬扎了根。此後,它們再度轉向經營慈善事業,一直延續到今天,其名稱也改為"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爾他聖約翰軍事護理人員騎士團"。
今天,騎士團的總部設有羅馬商業街的馬爾他大廈,其標志為縮寫字母S.M.O.M。像夢蒂岡一樣,這塊土地是屬於他們自己的。雖然騎士團的正式公民只有幾十人,土地也只有這一幢1.2萬平方米的大廈,但它卻與世界上8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目前,騎士團在全世界范圍內經營著幾十所教會醫院和診所,收取會員費和慈善捐款;發行自己的護照、貨幣和郵票。不過,在世界貿易活動中,人們看不到騎士團貨幣"斯庫多"。此外,騎士團郵票只能在向非洲的布吉納法索及中國澳門發信時使用。實際上,騎士團的貨幣和郵票,絕大多數被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們購買收藏了。
今天的騎士團非常富有,它的收入來源於戰爭和自然災害發生時它所組織的戰地救護和救濟工作。而且,它還擁有眾多的飛機,當然,都得且用外國機場,因為騎士團自己那塊巴掌大的地盤還不及一個普通的飛機場大呢。
騎士團目前在世界各地共有12000多名騎士,其中包括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義大利前總理弗朗西斯科.科西嘉,美國前財政部長威廉.西蒙,紐約天主教特倫斯.庫克等名人。騎士團的騎士爵位是可以出售的,價格則因國家而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國,每個爵位要賣到5萬美元,而在馬爾他只需2000美元,但以後每年要繳納1250美元。沒有貴族傳統的美國人,為使自己顯得尊貴些,特別熱衷於像騎士這樣的貴族頭銜。目前美國共有2300名騎士,是除義大利之外騎士數量最多的一個國家。
聖劍騎士團的由來及解體
聖劍騎士團雖然不屬於三大騎士團之列,但它在歷史上也曾發揮過相當大的影響,而且還曾合並到條頓騎士團之內,因此,這里也簡單敘述一下它的產生及結局。
聖劍騎士團系德意志的宗教性封建軍事組織,1202年由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支持建立。因其所屬騎士的白色斗篷上繪有紅色寶劍和十字,故名。它在13世紀初以傳播基督教為名,侵入波羅的海東岸立窩尼亞地區,故又稱"立窩尼亞騎士團"。1240年,騎士團又夥同丹麥、瑞典封建主入侵俄羅斯,佔領普斯科夫城,並繼續東進,進逼諾夫哥羅德城。1242年4月5日,在冰封的楚德湖上爆發了著名的"冰上交戰",結果諾夫哥羅德軍隊獲勝,騎士團被逐出俄羅斯,此後再不敢向東擴張。到16世紀初,騎士團由於內部矛盾逐漸分崩離析,分裂為若干不同的領地。
圍繞著爭奪騎士團遺產的斗爭,又演變成為一場國際性的爭奪波羅的海統治權的戰爭--立窩尼亞戰爭。1558年1月,俄國沙皇伊凡四世借口立窩尼亞騎士團與立陶宛聯合反俄,挑起立窩尼亞戰爭。1560年8月,騎士團主力被俄軍擊攻,總團長菲爾斯滕堡被俘。1561年11月28日,新任騎士團總團長戈塔爾德.克特萊爾同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二世在維爾紐斯簽約,把立窩尼亞交給立陶宛,騎士團還俗,在庫爾蘭和塞米加利亞建立公國,從屬波蘭和立陶宛。次年3月,存在了360年之久的立窩尼亞騎士團正式解體。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