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國境線為什麼這么多
Ⅰ 美國為何擁有三條國境線
美國的經濟實力很強,地理面積也是很大的,由於在阿拉斯加是屬於美國的,所以美國的地理環境導致了有三條國境線,而且美國的國境線是軍事防備最弱的國境線了。
首先來看一下美加之間的兩條國境線。美國的邊境線非常的長,但是阿拉斯加的邊境線不多,當然這個長度不包括兩國之間的水域,特指陸地邊界。這兩條國境線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不設防。不設防的邊境在世界上有很多,比如很多西歐國家,國境線的存在也已經日漸模糊,但畢竟歐洲都是小國,沒有美加邊境這么長,因此美加邊境也號稱是世界上最長的不設防邊境。
Ⅱ 陸地國家邊界用什麼隔斷的,別他么復制一些人文地理得,
國與國之間一般兩類國界標示形式,一個就是以山脈峰線(界碑),河流中心線(我國跟俄羅斯黑龍江),湖泊中心線(興凱湖),峽谷(東非大裂谷),等等自然形成的。還有就是陸地平原或山地一般用界碑或者隔離牆 鐵絲網(敏感地帶國境線)。還有很多形式,美國和墨西哥國境線原本不用那麼高大,但主要為了防止毒品入境,美國耗費巨資建起了高達數米的隔離牆(但沒毛用,毒販子挖洞)
Ⅲ 美國有三條國境線,為什麼有兩條不設防
美國的國土面積是比較大的,在世界上來說都排在前列,更不可思議的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州還距離美國本土非常遠,中間隔了一個加拿大。每個國家都有國境線,而美國是世界上少數有著三條國境線的國家,除了有三條國境線,美國的國境線還有一個讓人驚訝的地方,就是三條國境線中,有兩條是不設防的,但也有一條戒備森嚴,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美國和墨西哥的國境線戒備森嚴呢?因為長期以來,兩個國家的關系非常緊張,而且兩個國家曾經還為了領土問題大打出手,所以互相都看不順眼,不過美國的實力相當強大,所以在國境上戒備森嚴,還修建了邊境牆,日夜都有人守著,防止墨西哥人偷偷溜進來。
Ⅳ 領土被鄰國佔了一大半,墨西哥人:為什麼不佔完
Ⅳ 看看全世界這些奇葩的國界線,還有什麼不可能
看地圖冊,常常以為各個國家的國境線壁壘分明,但現實是,很多國家之間的國境線跟兒戲一樣,就是一排磚或者一根線,讓人覺得相當不嚴肅。下面是一組展現各國邊境線的照片,從中也可以看出各國之間的友好程度。
▼美國和墨西哥邊境線,兩國居民正隔著欄桿打排球。一場真正的跨國比賽。
Ⅵ 世界各國有哪些有意思的邊境線
看地圖冊,常常以為各個國家的國境線壁壘分明,但現實是,很多國家之間的國境線跟兒戲一樣,就是一排磚或者一根線,讓人覺得相當不嚴肅。阿萌最近發現一組展現各國邊境線的照片,從中也可以看出各國之間的友好程度,作為哪裡都想去的阿萌,特別喜歡在這些地方打卡,記得上次還去了北極圈線打卡了呢?
美國和墨西哥邊境線,兩國居民正隔著欄桿打排球。一場真正的跨國比賽。
劃分斯洛伐克、奧地利和匈牙利三國國境線的是一張三角座,難不成是為了方便不出國門召開三邊會談?
挪威和瑞士的國境線,一條悠長的山路。
荷蘭和比利時的國境線,一排地板磚,左邊是荷蘭右邊是比利時。竟然還穿屋而過了,不知道屋裡住的是荷蘭人還是比利時人?
波蘭和烏克蘭的國境線,人造魚形地圖相當美麗。
澳大利亞和所有國家的國境線,一望無際的海水,Orz。
海地和多明尼加的國境線,兩個國家的環境法是有多不同。
再來一張美國和墨西哥的國境分割圖,不要看錯了,左邊才是美國。
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一目瞭然。
巴西和玻利維亞的國境線,地貌差異十分明顯。
隔海相望的丹麥和瑞典,左下是丹麥,右上是瑞典。
瑞典和挪威,就是一條白色油漆線。
德國、荷蘭和比利時三國在亞琛的交匯點,又是一個轉一圈逛三國的地方。
美國和加拿大的國境線,感覺就是空出了一行沒種樹。
白俄羅斯和立陶宛邊境,右邊的立陶宛婦女正隔著柵欄和她的白俄羅斯親戚聊天。
德國和捷克共和國的國境線,兩國在面對蟲害時表現截然不同,左邊德國積極造林干預,右邊捷克簡直是破罐子破摔。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國境線,同一條馬路,兩塊不同顏色的指路牌。
朝鮮和韓國的國境線,就是燈光戛然而止的地方。
阿根廷和巴西的國境線,著名的伊瓜蘇瀑布。
劃分泰國、緬甸和寮國界線的,常見的鐵三角。
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分立阿爾卑斯山兩邊,斯洛維尼亞在南,所以化雪速度更快。
美國和加拿大國境線,是不是相當沒有存在感。
從太空看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現實的邊境線也是重重鐵絲網。
地處俄羅斯的歐亞分割線,這個算洲際線了。
朝鮮和韓國各自嚴陣以待的邊境站。
巴西和烏拉圭的國境線,感覺出個國不能更容易。
保加利亞、土耳其邊境,延綿不絕的鐵絲網。
隔江相望的波蘭和捷克,一樣蔥蔥蘢蘢。
愛沙尼亞和俄羅斯邊境上的赫爾曼城堡和伊萬哥羅德城堡,中間是納爾瓦河。
斯洛伐克(左)和烏克蘭(右)。
歐洲西班牙和非洲摩洛哥,直布羅陀海峽看起來好像很窄。
法國與德國,只有從不同的限速標志才能看出來這是一條國境線。
馬賽馬拉邊界,坦尚尼亞在左,肯亞在右。
看了這么多有意思的邊境線,是不是也想去體驗一下呢?
Ⅶ 國家概況2
1.自然地理
墨西哥合眾國位於拉丁美洲的最北部,地理上屬北美洲,北鄰美國,東南部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南瀕太平洋。面積197254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0143多公里。其中太平洋沿岸為7300公里,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沿岸為2850公里,沿海有大小港口70餘個。著名的特萬特佩克地峽將北美洲和中美洲連成一片,是南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因而墨西哥素有「陸上橋梁」的美譽。
墨西哥全國人口1999年為9740萬,在拉丁美洲僅次於巴西,居第二位,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貨幣單位比索,1美元兌換7.6比索,首都墨西哥城。
墨西哥是一個高原和山地國家,它的地形骨架是一個幅員遼闊的楔形大高原,高原東、西、南三面的邊緣為峰巒起伏的馬德雷山脈所環繞。高原和山地佔全國面積的5/6左右,平均高度約為海拔1800米,統稱為墨西哥高原。在墨西哥高原兩側有狹窄的沿海平原。
墨西哥高原大致以北緯22°為界分為北部高原和中央高原兩部分。北部高原地勢平坦,氣候乾燥,多是荒蕪的沙漠,屬內陸沉積盆地,農牧業發展依靠灌溉。中央高原由北向南逐漸升高,海拔高度平均在2000~2500米以上。高原東部的東馬德雷山脈有全國最高峰奧里薩巴峰,高達5700米,高原西部則是一條從美國一直延伸到中南美洲的橫斷火山帶,稱科利馬火山群,主要有科利馬火山(3850米)和內華達科利馬火山(4339米),它們都是噴發頻繁的活火山。
墨西哥東南角是深入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屬石灰岩地形,土壤疏鬆多孔,地面幾乎無河流。墨西哥西部則是綿長而狹窄的加利福尼亞半島,島上多為崎嶇山地,平原狹小,氣候乾燥。
墨西哥最大的河流是北部國境線上的布拉沃河,發源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西南的聖胡安山脈,經過美墨邊界,注入墨西哥灣,全長2896公里,墨西哥境內長度約為2000公里,除布拉沃河外,墨西哥比較重要的河流有巴爾薩斯河,全長840公里。它的上遊河道多急流險灘,是墨西哥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河流之一。
墨西哥湖泊面積較小,多分布在中央高原山間盆地之中。
墨西哥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由於受南北緯度和地勢高低的影響,各地區氣候差別很大,垂直氣候變化異常突出。根據海拔高度的不同及其溫度的變化,可以將墨西哥劃分為4個垂直氣候帶,即熱帶山麓岸邊地、高山溫帶、高山寒帶和高山永凍帶。
墨西哥在北回歸線以南的東西兩岸40~80公里寬的海岸平原、尤卡坦半島、塔巴斯科州和特萬特佩克地峽等地區屬於熱帶山麓岸邊地。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溫度在23℃以上,四季差別很小。
墨西哥高原北部地區屬高山溫帶。這里氣候溫和,1月平均氣溫為18℃,7月平均氣溫為24℃,但降水量較小,一般在250~500毫米之間,多為溫帶沙漠和溫帶草原氣候。
中央高原各州屬於高山寒帶,年均氣溫為17℃,降水量在700~1000毫米之間,不過降水量多集中於夏季,因而有乾旱的冬季和多雨的夏季之分。
高山永凍帶分布在海拔超過3000米的山峰及其周圍地帶。這些地區氣候嚴寒,通常無人定居。位於波波卡特佩特爾火山半山腰上的特拉梅卡斯牧場(海拔3810米),是墨西哥最高的一個居民點。
2.交通狀況
墨西哥的交通運輸業在拉丁美洲國家中是比較發達的,擁有一個相對完整和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系統。在各種運輸方式中,公路、鐵路、航空和海運更為重要,內河航運由於墨西哥河流短小湍急,不利於航行,故僅佔次要地位。
(1)公路
墨西哥全國公路總長度為25萬公里,其中35%為柏油路,它包括全封閉式快車路3166公里,高速公路50805公里。墨西哥的公路可以分為兩大系統:一是泛美公路系統。縱貫美洲南北的「泛美公路」在墨西哥境內長達6000多公里。二是國內公路系統。公路走向多半為東西向。目前,公路運輸已成為墨西哥交通運輸業中最為重要的運輸。
(2)鐵路
全國鐵路總長26510公里。墨西哥鐵路網分布的特點是,以墨西哥城為中心,向北有3條南北向的干線集中於中央高原,向南有1條西北—東南向的干線,通往中南美洲。
(3)航空運輸
墨西哥的航空運輸業比較發達,全國共有商業性機場76個,其中36個是國際機場,民航飛機5000多架,同美國、日本、歐洲和中南美洲許多國家通航。國內航空網路更加密集,首都墨西哥城為中心,航線通往全國各地,承擔著墨西哥相當一部分的客運量和貨運量。
3.國家簡況
墨西哥為聯邦制國家,全國分為31個州和一個聯邦區(即首都),現行憲法是1917年頒布的《墨西哥合眾國憲法》。憲法規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聯邦議會由參、眾兩院組成,行使立法權。國家行政首腦是共和國總統。墨西哥的司法機構分為全國最高法院、大區法庭和地區審判廳三級。各州和聯邦區還分別設最高法院。
墨西哥經濟潛力較大,目前墨西哥人均GDP約合4200美元左右。1986年墨西哥加入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1994年1月1日成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正式締約方。
墨西哥近年來除注重改善同美國的關系,努力開拓同歐盟的經濟貿易關系外,還積極開展同亞太地區國家的合作,使拉美國家對外經濟關系呈多邊化趨勢。
墨西哥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等動力資源;金銀等貴金屬資源;鉛、鋅、銅等有色金屬資源;鐵礦資源;鈾、鐳、釷等稀有金屬資源以及硫磺、螢石等非金屬資源。墨西哥是世界上有悠久采銀歷史、銀礦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0年統計,墨西哥銀儲量37000噸,佔世界總量13.2%,與加拿大並列居世界第一位;儲量基礎40000噸,佔世界總量9.5%,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除礦產資源以外,墨西哥海洋資源也十分豐富。
墨西哥森林面積約為4500萬公頃,占土地面積的22%,生產紅木、紅松等50多種優質木材。北部乾旱地區野生資源十分豐富。
墨西哥還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蘊藏量約為1000萬千瓦,主要分布於中央高原的東部和南部的多雨地區。巴爾薩斯河和梅斯卡拉河谷山高谷深,水流急湍,落差很大,是全國水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Ⅷ 為什麼非洲一些國家的國境線這么平整
查看非洲地圖,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非洲國家的國界線多為直線。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以往,非洲游牧民族的部落經常遷移,任何邊界都顯得多餘。再者,非洲許多地區地貌類型比較單調,分布著大片沙漠和草原,缺乏明顯的標志,邊界很難劃定,因而沒有國界。後來,殖民主義者入侵非洲後,產生了50多個國家。殖民主義者通常按經緯度來劃分各國邊界,例如埃及和蘇丹的一部分就是沿北緯22度線劃定的;而東經22度線則成了納米比亞與波札那之間的邊界線。也有用直線或曲線的幾何方法劃定的國界線,如阿爾及利亞與尼日和馬里,利比亞與埃及和查德等國的邊界線。還有以河流、山脈等自然標志劃分的國家邊界線,如剛果與中非、坦尚尼亞等國的邊界線。據統計,非洲國家的國界有44%是按經線或緯線劃定的,30%是用直線或曲線的幾何方法劃定的,僅有26%是由河流、山脈等構成的自然邊界線。總之,非洲國家的邊界線之所以有60%多為直線,是當年殖民主義者瓜分非洲大陸的產物。
Ⅸ 世界各國國境線都長什麼樣
國境線的劃定往往具有其歷史和現實原因。國家之間各種各樣的地理、政治、歷史等因素決定的國境線的面貌,而國境線也能或多或少反映出相鄰兩國之間的關系以及兩國不同的政策、環境、文化以及經濟狀況等。
一些聯系緊密、關系不錯的國家,比如歐盟成員國,國境線幾乎是看不到的,而僅僅只是一條線或者路標。而與之相對的,則往往以山川大河為界,並派有重兵把守。
墨西哥居民在美國和墨西哥國境線的柵欄兩邊打排球:
一個三角形的桌子竟然成為斯洛伐克、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國境分界點:
原文鏈接:http://ah.ifeng.com/travel/fengyou/detail_2015_06/02/3964020_0.shtml?_from_ra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