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汽車製造業如何
① 全球汽車市場2020年3月銷量速覽:世界各國汽車銷量大跌
全球汽車市場2020年3月銷量速覽:世界各國汽車銷量大跌,唯有俄羅斯因搶購大幅增長
北美洲
美國新車銷量99.2萬輛,同比下降27.0%
市場分析機構WardsIntelligence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輕型汽車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27.0%至992,392輛。1-3月美國輕型車銷量累計約為3,978,727輛(不包括捷豹路虎),同比下降12.4%。
1-3月,美國三大車企中的通用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FCA)的銷量分別下滑7.1%和10.4%,降幅均高於預期。盡管兩家公司都沒有提供3月的具體銷量,但需求明顯在3月中旬大幅下滑。根據大眾、本田、現代以及馬自達等多個汽車品牌3月銷量下滑幅度均超過了40.0%的表現,也已經凸顯出整個美國的市場。
密歇根大學數據顯示,3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即便是美國政府的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和汽車製造商的慷慨激勵措施,也無助於改變市場悲觀情緒。
加拿大新車銷量9.6萬輛,同比下降47.1%
根據調查公司desrosiers發布3月加拿大新車銷量(推測值)同比下降47.1%至96,117輛。其中,乘用車市場下降60.7%至19,053輛。
據Scotiabank分析加拿大汽車銷量走勢時表示,盡管加拿大當前社會仍處於水平良好,但是消費力度依然疲軟,再加上疫情促使市場進一步波動,至少會暫時影響汽車銷售。
亞洲
中國新車銷量143.0萬輛,同比下降43.3%
中汽協發布3月中國汽車產銷量數據。2020年3月,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的控制,企業生產經營逐漸恢復。伴隨生產經營有序恢復,汽車產銷降幅收窄。
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2.2萬輛和143.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4.5%和43.3%。1-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47.4萬輛和367.2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5.2%和42.4%。
3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04.9萬輛和104.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9.9%和48.4%。1-3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68.4萬輛和287.7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8.7%和45.4%。
3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7.3萬輛和38.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0.3%和22.6%。1-3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79.0萬輛和79.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8.7%和28.4%。
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不含特斯拉)分別完成5.0萬輛和5.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6.9%和53.2%。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0.2%和56.4%。
韓國新車銷量59.8萬輛,同比下降15.0%
韓國五大汽車製造商,包括現代汽車、起亞汽車、通用汽車韓國公司、雷諾三星汽車公司和雙龍汽車公司,3月一共售出597,826輛汽車,同比下降15.0%。銷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現代和起亞汽車的主要海外工廠停產,以及另外三家汽車製造商的減產。
1-3月,這五家汽車製造商共售出1,687,905輛汽車,同比下降9.2%。
分企業來看,雙龍汽車表現最差,3月共售出9,345輛汽車,同比下降29.0%。韓國通用汽車公司的銷量同比下跌12%至37,918輛。得益於旗下SUV車型的強勁銷量,雷諾三星汽車公司的銷量逆勢上漲9.5%至15,100輛。
現代起亞是全球銷量第五大汽車製造商,因疫情的蔓延,這兩家公司暫停了在美國、歐洲、俄羅斯和印度的大部分工廠。因此,現代汽車3月銷量大跌21.0%至308,503輛;起亞汽車3月銷量也同比下降6.4%至226,960輛。兩家公司計劃增加國內市場銷量,以抵消海外市場銷量下降的影響。
日本新車銷量58.1萬輛,同比下降9.3%
行業機構數據顯示,3月份日本新車銷量(包括卡車、公共汽車和微型車)較去年同期下降9.3%至581,438輛,已經連續第六個月出現下滑。
疫情導致的零部件中斷和汽車需求下降等問題,使得包括豐田、本田和日產在內的日本所有主要汽車製造商紛紛關閉工廠。
據外媒報道,總體上來說,日本七家汽車製造商的全球產量目前預計將較2019年下降50.0%。2019年,日本七大汽車製造商在全球共生產了2,607萬輛汽車。
印度新車銷量14.3萬輛,同比下降51.0%
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近日發布的月度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2020年3月份的汽車銷售量僅為143,014輛,同比下降51.0%。
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指出,受疫情影響,印度汽車生產企業的原材料以及零部件進口受到很大影響,這也導致印度汽車行業的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不過,根據印度最新管控,該國從3月25日才開始為期三周的全國封鎖,因此使得銷量大幅下滑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當地政策原因,隨著離月底越近,優惠可能性也越大,使得不少消費者處於觀望,但與此同時疫情的沖擊,使得市場表現再次延後。
根據印度媒體的報道,截止3月31日印度所有的汽車工廠都已停止生產。4月中旬解除封鎖之前,印度汽車行業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都將繼續處於停滯狀態。
歐洲
英國新車銷量25.5萬輛,同比下降44.4%
根據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英國新車注冊量為254,684輛,同比下降44.4%,創下1999年(英國引入兩年一次的號牌變更政策)以來的最差記錄。而通常情況下,3月份是英國汽車銷量最高的兩個月之一,例如2019年3月的新車登記數量佔全年總銷量的20.0%。
1-3月,英國的汽車累計銷量為483,557輛,同比下降了31.0%。
2016年,英國汽車銷量曾創下新高,自此之後,該國的汽車銷量一路下滑。受疫情影響,SMMT將英國今年的汽車銷量預測下降了23.0%,至173.0萬輛,這意味著今年銷量較去年同期或下降25.0%。
德國新車銷量21.5萬輛,同比下降38.0%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德國新乘用車注冊量為215,119輛,同比下降38.0%,這是有史以來德國最大的月度降幅。1-3月,德國汽車累計銷量為701,300萬輛,同比下降20.0%。
品牌方面,德國汽車市場的領導者大眾品牌3月銷量同比下降了35.0%,梅賽德斯同比下跌28.0%,寶馬同比下降了21.0%,奧迪同比下降了37.0%,福特同比下降了50.0%。特斯拉和雷克薩斯的表現都相對不錯。其中,雷克薩斯的銷量同比下降了2.8%,特斯拉的銷量下降了4.4%。
出口量方面,德國3月共出口23.5萬輛汽車,同比下降32.0%.
德國機動車協會表示,3月的這個數據並不意外,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德國幾乎所有汽車經銷商被迫關門,多個新車注冊辦公室關閉,德國消費者在疫情期間並不考慮購車。德國Ifo研究中心預計,德國汽車產業將嚴重受到疫情影響,車業業績將嚴重下滑,預計回落到2009年水平。
俄羅斯新車銷量16.1萬輛,同比增長23.0%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3月OPEC石油產量協議破裂導致的油價暴跌,使盧布成為了今年兌美元匯率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貶值幅度大約達到了20.0%。
分析機構Autostat表示,由於盧布大跌,俄羅斯消費者爭先在價格上漲之前購買新車。今年3月份,俄羅斯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3.0%至160,640輛,1-3月,俄羅斯乘用車累計銷量為375,649輛,同比增長16.0%。
然而,由於經銷商為對抗疫情傳播而在全國范圍內關閉門店,並且只接受網路訂車,今年4月俄羅斯的汽車銷量預計將大幅下跌。
Autostat執行董事SergeiUdalov表示,銷量的上漲主要是因為盧布貶值,導致汽車價格很可能會上漲,因此大量消費者爭先在漲價之前購買汽車。Udalov表示:「汽車銷量將會回落,而且降幅會非常明顯。」他預計,今年4月俄羅斯乘用車銷量的降幅有可能達到80.0%至90.0%。
法國新車銷量6.3萬輛,同比下降72.0%
根據法國汽車工業協會CCFA的數據,3月份,法國汽車銷量大跌72.0%至62,688輛。1-3月,法國汽車累計銷量為364,679萬輛,同比下降34.1%。
3月份,在法國銷售的汽車品牌幾乎全軍覆沒,銷量全都出現了大幅下滑。唯一銷量跌幅低於50.0%的汽車品牌為PSA集團旗下的高端品牌DS,其3月銷量同比下降38.0%。其他表現相對較好的品牌,例如Mini銷量同比下降50.0%,起亞銷量同比下降53.0%,豐田和現代分別出現57.0%的同比跌幅。
而銷量損失較為慘重的品牌包括PSA集團旗下的歐寶,同比跌幅達89.0%,FCA集團旗下的Jeep同比跌幅達85.0%,菲亞特、西雅特和鈴木的銷量則分別下降了82.0%。
西班牙新車銷量3.8萬輛,同比下降69.0%
西班牙3月汽車銷量同比大跌69.0%至37,644輛。1-3月,西班牙汽車累計注冊量達218,705輛,同比下跌31.0%。
據西班牙汽車工業協會(ANFAC)的數據,3月,來自租賃公司的汽車注冊量下降了75.0%,來自私人客戶的需求量下降了68.0%,面向公司的批量銷售下降了67.0%。
電動汽車的銷量情況好於市場平均水平,盡管其銷量也出現了兩位數跌幅。其中電動汽車的銷量下降了44.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注冊量下降了22.0%,混動汽車的注冊量同比下跌26.0%。
汽油車的銷量下降了74.0%,占據55.2%的市場份額;柴油車的注冊量下降了68.0%,占據24.8%的市場份額;所有替代燃料汽車,包括純電動、混動以及由液化石油氣和壓縮天然氣驅動的汽車,銷量下降了38.0%,但市場份額卻上升到創紀錄的20.0%。
品牌方面,特斯拉是表現最好的品牌,銷量下降了37.0%。大眾集團旗下大眾和斯柯達品牌出現68.0%的跌幅,西雅特的銷量下降了46.0%。現代的注冊量下降了47.0%,起亞的注冊量下降了60.0%。豐田的銷量下降了48.0%。
豪華品牌中,寶馬銷量同比下降80.0%,奧迪銷量同比下降76.0%,梅賽德斯-賓士和保時捷的注冊量下降了52.0%。而PSA集團下的歐寶、標致、雪鐵龍,FCA集團下的菲亞特、JEEP、阿爾法羅密歐,以及福特品牌銷量同比下跌都超過了70.0%。
義大利新車銷量2.8萬輛,同比下降85.4%
義大利運輸部日前公布,3月汽車銷量為28,326輛,同比大跌85.4%。
3月份,幾乎所有汽車品牌在義大利的銷量都出現了大幅下滑,特斯拉是唯一一個銷量實現增長的汽車品牌,該公司3月在義大利共交付424輛汽車,同比上升58.0%。
根據義大利外國汽車製造商協會UNRAE的數據,如果義大利在4月底或5月初能夠解封,商業活動全面恢復,那麼該國今年汽車總銷量將下跌32.0%至131.0萬輛;而如果封鎖令持續更長的時間,到8月底汽車銷量仍然接近於0,那麼義大利今年的汽車銷量將僅高於100.0萬輛。
南美洲
巴西新車銷量16.4萬輛,同比下降21.8%
巴西汽車銷售商聯合會(Fenabrave)發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3月巴西汽車銷售量為16.4萬輛,同比下降21.8%。1-3月,巴西汽車銷售量為55.8萬輛,同比下降8.2%。其中,巴西轎車和輕型商用車銷售量為45.1萬輛,同比下降9.2%。
3月,巴西轎車和輕型商用車銷售量為15.6萬輛,同比下降21.9%。卡車銷售量為6,483輛,同比下降15.0%。大客車銷售量為1,295輛,同比下降35.4%。
從品牌看,3月,雪佛蘭Onix銷售量居首,銷售量為1.2萬輛。福特Ka居次,銷售量為7,103輛。現代HB20位居第三,銷售量為7,042輛。目前,雪佛蘭擁有巴西16.4%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的是福特9.2%、現代8.5%。
巴西汽車銷售商聯合會稱,3月份因防控新冠病毒擴散而實行的隔離措施對巴西汽車銷售影響很大,許多汽車經銷商關門停業,實體車店幾乎癱瘓了,只能在網上銷售,銷量大幅減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全世界四大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是哪四個
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四家汽車製造商是:賓士、福特、大眾、斯柯達。
1、賓士
這一享譽全球的德國汽車品牌成立於1900年,總部位於斯圖加特,由卡爾-賓士(Karl Benz)和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共同創立。梅賽德斯-賓士以其高品質、高性能的汽車產品而聞名。除了高端豪華轎車,梅賽德斯-賓士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共汽車和重型卡車製造商。
2、福特
福特是世界著名的汽車品牌。它是福特汽車公司旗下眾多品牌之一。該公司和品牌名稱「福特」都來自創始人亨利福特的姓氏。福特汽車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它成立於1903年,擁有福特和林肯汽車品牌,總部位於密歇根州迪爾伯恩。
3、大眾
大眾,台灣翻譯為福斯,香港和澳門翻譯成大眾或福斯,馬新翻譯為大眾,意思是「人民的汽車」,它通常被稱為「大眾汽車」。大眾汽車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的汽車製造商,是世界四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的大眾汽車集團的核心公司。
4、斯柯達
斯柯達(Skoda)是德國大眾汽車的經典品牌之一,總部位於捷克共和國姆拉達·博萊斯拉夫,是世界上四大老牌汽車製造商之一。
捷克工業高度發達,化工、機械等許多工業在捷克共和國歷史悠久,其中汽車工業占捷克共和國的4%。捷克共和國有兩個汽車工廠,斯柯達和塔特拉,4%的國內實驗室人員為他們服務。與捷克共和國復雜的歷史相似,斯柯達在1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多次戰爭、政變和兼並。
(2)西班牙汽車製造業如何擴展閱讀:
中國知名的汽車集團:
1、中國一汽
投資額:「十二五」規劃投資98億元,獲科技部「863」計劃最新項目的7.2億元研發經費。
投資落實情況:中國一汽發布「藍途戰略」,計劃推出13款乘用車和3款商用車共計16款新能源車。一汽還在「十二五」規劃中強調了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將以強混客車、強混中高級及以上轎車、插電式中級轎車和純電動經濟型轎車為主打商品,重點突破包括動力電機、必須電子化的關鍵零部件等60項核心技術。
研發部門:一汽技術中心下設的電動汽車研發部。
2、中國長安:
投資額:100億元。
據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董事長徐留平介紹,該集團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徑是「十年三步走」:到2012年將在新能源汽車上重點投資10億元,全力推動純電驅動汽車研發和產業化能力提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銷售佔有率達到20%;到2015年,實現綜合實力基本達到國內一流。
投資落實情況:長安汽車已掌握了整車系統集成和標定匹配、一體化專用發動機設計等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獲得純電動、PLUG-IN、混合動力技術專利144項,其中發明專利52項。在混合動力領域,長安汽車已掌握中度混合動力的關鍵技術及控制策略。
長安汽車集團A股增發計劃是長安實現產業升級,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前期步驟。在未來幾年內,長安將陸續投入100億元用於科技創新,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堅持按照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三頭並進的模式,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和自主研發產品的戰略升級。
研發部門:長安集團下設的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公司
3、東風集團:
投資額:30億元
投資落實情況:未來5年,東風將投入30億元用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化,預計2012年、2013年有產品面世,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及純電動汽車。到2015年,東風混合動力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萬輛,具備純電動汽車的產業化條件並形成5萬輛的產銷規模。
研發部門:東風集團下設的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4、上汽集團:
投資額:120億元
投資落實情況:從2010年開始,上汽集團累計投入孵化費用7.9億元。2010年,榮威750中混項目按計劃投放市場,順利達到20%節油率的挑戰目標;榮威550插電強混項目已完成整車安全性能驗證和碰撞試驗,進入功能樣車試制階段;2012年,榮威550插電式強混轎車將上市。
純電動小車項目已進入模擬樣車開發階段;上汽自行開發的榮威350EV樣車、E1和榮威350V2G純電動概念車還分別參加了世界電動車大會和上海世博會的展演。
同時,在新能源關鍵零部件產業鏈建設上,電池系統的合資公司已承接起上汽插電強混項目和電動車項目的部分開發工作;新能源汽車電機研發合作項目也已正式簽約,集成式起動機、發電機、驅動電機和電力電子等關鍵零部件項目正在按計劃推進。
研發部門: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事業部。
③ 「新冠肺炎」席捲歐洲,疫情下西歐各國眾生相
作者:艾斯帝夫
寶馬關閉工廠的決策也影響到了英國的MINI和勞斯萊斯。尤其是MINI的三家工廠將停產至4月17日,在視情況決定是否復工。
除了上述汽車製造商以外,梅賽德斯-賓士也已經決定暫停歐洲的生產,時間是兩個星期。由於梅賽德斯-賓士是全領域汽車企業,所以停產影響到了商用車和乘用車兩方面。
實際上,歐洲製造商的停產也預示著該地區疫情已經進入爆發高峰期,隨著全球股市暴跌、WLTP在歐洲啟動、電氣化轉型等諸多因素,今年歐洲的汽車廠商日子不太好過。
用當下流行的詞語來說,即歐洲汽車企業「共克時艱」的時候來了。【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西班牙是發達國家嗎
西班牙是發達國家。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的西班牙,是一個老牌的發達國家。
西班牙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截至2020年10月,經濟總量居歐盟第四位、世界第十四位。主要工業有紡織、鋼鐵、水泥、造船、汽車製造、電力等。農業現代化水平較高,橄欖油產量和葡萄種植面積均居世界第一。
經濟實力:
西班牙是中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經濟總量居歐盟第五位、世界第十三位。主要工業有紡織、鋼鐵、水泥、造船、汽車製造、電力等。農業現代化水平較高,橄欖油產量和葡萄種植面積均居世界第一。
上世紀80年代初,西開始實行緊縮、調整、改革政策,採取了一系列經濟自由化措施。以1986年加入歐共體為契機,經濟發展出現高潮。
90年代初,由於出現經濟過熱現象,經濟增長速度放慢並陷入衰退。90年代中期以來,在西政府採取的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下,經濟開始回升並持續穩步增長。
1998年5月西成為首批加入歐元區國家後,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年增幅高於歐盟國家平均水平。近年來,西班牙經濟受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負面影響較大,2014年起實現恢復性增長。
⑤ 深度|疫情之下歐洲汽車「眾生相」
除了給員工帶來經濟損失並威脅企業的現金流之外,疫情導致的停工還暴露並激化了企業內部的矛盾。
「員工們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在缺乏管理層明確指示和說明的情況下,為了多生產數百輛汽車就要承受被感染的風險」,在一封大眾工會主席BerndOsterloh的內部郵件中,工會明確地向董事會表明:「員工感受到了企業內存在的二元階級社會」。
相比於自上周起已經幾乎全員在家辦公的管理層和工程師團隊,產線上的員工一方面因廠區無法滿足員工之間保持安全距離而不得不承受感染風險。歐洲各國政府在控制疫情過程中並未要求民眾佩戴口罩,而是規定了人與人之間1米至1.5米為安全距離。在大部分產線員工看來,下周起的停工對於控制疫情和健康安全為時已晚。
另一方面,停工之後的產線員工雖有短期工作制保底,但工資水平的下滑依然無法避免。在現金流緊張的企業,產線上的員工降薪40%是較為實際的預期。相比之下,工程師團隊與行政人員不僅沒有降薪或被裁員的擔憂,在家辦公期間的實際工作量與業績反而顯著增加。
據智庫君了解,大眾集團針對在家辦公期間VPN超載情況已發送內部郵件,除了要求員工在Skype會議時僅以音頻形式連接、禁止通過郵件系統傳輸大文件之外,還鼓勵員工錯峰上班,將工作時間延後到18時至22時,實質上延長了工作時間。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這里的進度太快,如果生產部門及兄弟部門一直停工無法跟上進度,我們很快將完成今年全年的目標。」一位奧迪總部的工程師向智庫君表示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世界汽車公司實力排名-----重賞
這是我公司的分析報告中的,經美國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歷時6個月,調查分析的結果,2006年11月的最新數據,只排到了前13名
質量排名:
VOLVO 寶馬 通用 現代 大眾 FORD 標致--雪鐵龍 賓士 雷諾 菲亞特 戴姆勒-克萊斯勒 豐田 本田
銷售排名:
豐田 通用 大眾 FORD 現代 標致--雪鐵龍 本田 戴姆勒-克萊斯勒 寶馬 菲亞特 賓士 雷諾 VOLVO
兄弟,你的題目好難的!
⑦ 世界頂級豪車排行榜前十名
全世界十大豪車排行榜為西爾貝、柯尼塞格、LykanHypersport、布加迪、賓利車、法拉利、勞斯萊斯、帕加尼、勞斯萊斯幻影、蘭博基尼。
1、西爾貝
創立於1963年義大利,全球知名超級跑車製造商及歐洲奢華標志,世界豪華超跑的標桿,數次易主後被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收購,劃歸旗下奧迪集團管理。
⑧ 全球汽車市場2020年1月銷量速覽:俄美加微增,中日韓下滑兩位數
美國
新車銷量114.4萬輛,同比增長1.0%
據MarkLines統計,1月美國新車銷量同比增長1.0%達1,144,279輛。
分車種銷量來看,輕卡銷量同比增長8.1%達843,296輛,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4.8%至300,983輛。
美國汽車電商TrueCar預測稱,2020年美國汽車銷量將下降0.8%,至1690萬輛。
TrueCar首席行業分析師埃里克-萊曼(EricLyman)表示:「雖然汽車銷量可能自2014年以來首次跌破1700萬大關,但1690萬輛的銷量數字仍是健康的。」
即使新車銷售預計在2020年略有疲軟,但由於買家繼續轉向SUV和卡車,新車平均交易價格預計將同比增長2.5%至36348美元,收入可能會更高。
TrueCar預測,今年汽車製造商的激勵性支出將增長3.3%,達到每單位3863美元。
加拿大
新車銷量11.0萬輛,同比增長0.8%
調查公司desrosiers發布的1月加拿大新車銷量(速報值)同比增長0.8%達109,616輛。
其中,乘用車下降17.2%至22,433輛,輕卡增長6.7%達87,183輛。1月輕卡銷量佔比達79.5%,需求持續從乘用車轉向輕卡。
據Marklines統計的分整車廠/品牌來看1月銷量,第1名福特同比增長0.1%達16,167輛,市場佔有率為14.7%。第2名通用增長7.6%達15,384輛,市場佔有率為14.0%。第3名FCA增長2.3%達14,523輛,市場佔有率為13.2%。第4名豐田(除雷克薩斯)下降5.8%,第5名本田(除謳歌)下降9.9%,第6名現代(除Genesis)增長12.6%,第7名日產(除英菲尼迪)下降7.9%。
Scotiabank預測加拿大2020年全年的銷量將達到191.5萬輛,基本同2019年銷量持平。
墨西哥
新車銷量10.5萬輛,同比下降6.0%
墨西哥汽車工業協會(AMIA)/INEGI發布的2020年1月新車銷量(包含進口車),同比下降6.0%至104,832輛。
分整車廠/品牌的1月銷量方面,第一名日產同比下降10.0%至20,980輛,第二名通用同比下降10.2%至16,358輛,第三名大眾集團同比增長2.4%達15,283輛,第四名豐田同比下降9.3%至8,126輛,第五名起亞同比下降3.2%至7,754輛,第六名本田同比下降4.4%至6,645輛。
此外,馬自達下降6.6%至4,784輛,FCA下降11.1%至4,689輛,福特下降16.7%至4,172輛。
亞洲
中國
新車銷量192.7萬輛,同比下降18.7%
中汽協公布1月中國汽車產銷量數據。根據統計,2020年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6.7萬輛和192.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5.4%和18.7%。1月份產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春節假期使得有效工作日較少,新冠肺炎疫情對1月份的數據影響有限。
具體來看,1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43.6萬輛和160.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8.1%和20.6%。
1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3.1萬輛和32.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0.5%和7.5%。
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4.0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車產銷預計完成3.5萬輛和3.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6.3%和54.5%;商用車產銷預計均完成0.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4%和51.7%。
日本
新車銷量36.0萬輛,同比下降11.7%
日本汽車銷售協會聯合會和日本全國微型車協會聯合會發布的2020年1月新車銷量同比下降11.7%至360,103輛。
其中注冊車下降11.1%至221,464輛,微型車下降12.8%至138,639輛。
印度
新車銷量33.8萬輛,同比下降8.1%
據報道,2020年1月印度國內新車銷量同比下降8.1%至338,003輛。其中乘用車(PVs)銷量下降6.2%至262,714輛,商用車(CVs)銷量下降14.0%至75,289輛。
1月銷量分整車廠來看,瑪魯蒂鈴木增長0.1%達142,250輛,塔塔下降17.6%至45,242輛,現代汽車下降8.3%至42,002輛,馬辛德拉下降7.3%至41,632輛,豐田下降48.3%至5,804輛,本田下降71.0%至5,299輛等。
韓國
新車銷量10.0萬輛,同比下降15.2%
5大韓國整車廠發布的1月韓國國內新車銷量,同比下降15.2%至99,602輛。
分企業來看,現代同比下降21.3%至47,591輛位居首位,第2名起亞同比下降2.5%至37,050輛,第3名雙龍同比下降36.8%至5,557輛,第4名韓國通用同比增長0.9%達5,101輛,第5名雷諾三星同比下降16.8%至4,303輛。
含出口在內的1月海外銷量方面,現代同比增長0.6%,起亞同比增長3.6%,韓國通用同比下降54.3%,雷諾三星同比下降77.3%,雙龍同比下降20.4%,總計下降3.7%至453,956輛。
1月分車型銷量方面,現代豪華三廂車Grandeur銷售9,350輛位居首位,起亞中型三廂車K5銷售8,048輛位居第二,現代輕型卡車Porter銷售7,480輛位居第三。
歐洲
德國
新車銷量24.6萬輛,同比下降7.3%
德國交通部(KBA)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德國汽車總注冊量為246,300輛,同比下降7.3%。
1月各品牌乘用車注冊量方面,得益於Model3車型需求上漲,特斯拉1月的注冊量同比上漲168%,至367輛。該公司還計劃於2021年7月在德國柏林附近開設一座新工廠。其他銷量顯著提升的品牌包括雷克薩斯漲幅110%、DS漲幅65%、捷豹漲幅63%以及保時捷漲幅53%。
德國主流高端品牌的銷量略有提升,其中寶馬注冊量漲幅達6.5%,梅賽德斯賓士漲幅為2.9%,奧迪漲幅為1.2%。德國銷量最高的品牌大眾,其銷量卻降低了4.1%。此外,歐寶的注冊量下降24%,福特下降了18%。
銷量大幅降低的品牌包括Smart降幅97%、鈴木降幅56%、斯巴魯降幅54%,以及達契亞降幅42%。
1月分燃料銷量方面,汽油車的銷量下降了17%,市場佔有率為51.5%。柴油車銷量下降12%,市場佔有率為32.6%。
分購買人群來看,1月德國商用車隊的注冊量下降了5.1%,市場佔有率為68.4%,另外銷售給個人的車輛注冊量下降12%,市場佔有率為31.6%。
德國1月電動汽車總銷量提升61%,獲得了3%的市場佔有率。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提升103%,市場佔有率為12.5%;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大漲307%,市場佔有率達3.5%。
進口商協會VDIK預計,今年德國汽車市場的總銷量將下降7%,至335萬輛。
義大利
新車銷量15.6萬輛,同比下降5.9%
義大利汽車工業協會(ANFIA)發布1月乘用車注冊量同比下降5.9%至155,528輛。
1月義大利國內整車廠乘用車合計銷量同比增長0.3%達40,432輛,外國整車廠下降7.9%至115,096輛。
分品牌來看,菲亞特品牌同比增長5.6%達25,842輛,大眾同比增長0.6%達15,003輛,標致同比下降13.3%至9,858輛,雪鐵龍同比增長2.6%達9,420輛,福特同比下降18.4%至9,106輛,歐寶同比下降18.5%至7,869輛等。
1月新車銷量分車型來看,第1名菲亞特Panda銷售14,417輛,第2名藍旗亞Ypsilon銷售6,251輛,第3名大眾Polo銷售3,585輛,第4名菲亞特500X銷售3,575輛,第5名雷諾Clio銷售3,511輛等。
此外,據外國車經銷商協會(UNRAE)統計,1月乘用車銷量分燃料來看,汽油車同比下降3.0%至72,642輛,柴油車同比下降23.4%至52,344輛,混合動力車(H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及REx車同比增長82.0%達15,643輛,純電動車(EV)同比增長586.6%達1,943輛等。
從購買人群來看,個人零售量同比下降13.9%至91,962輛,車隊銷量同比增長18.4%達39,884輛,商務銷量同比下降4.3%至24,455輛。
英國
新車銷量14.9萬輛,同比下降7.3%
英國汽車工業協會(SMMT)發布1月乘用車新車注冊量同比下降7.3%至149,279輛。
1月乘用車銷量分品牌來看,福特同比下降1.5%至16,377輛,大眾同比下降0.2%至13,197輛,梅賽德斯賓士同比下降9.1%至11,130輛,寶馬同比增長5.5%達10,078輛,奧迪增長13.1%達9,760輛等。
分車型來看,第1名福特Fiesta銷售6,087,第2名福特Focus銷售5,287輛,第3名日產Qashqai銷售4,608輛,第4名沃克斯豪爾Corsa銷售4,373輛,第5名大眾Golf銷售4,027輛等。
分燃料來看,汽油車下降9.5%至91,836輛,柴油車下降36.0%至29,605輛,替代燃料車(AFV)增長109.2%達27,838輛。
分購買人群來看,零售量同比下降13.9%至61,717輛,車隊銷量同比下降2.2%至84,618輛,商務銷量增長4.2%達2,944輛。
此外,1月廂型車(3.5t以下)的注冊量同比增長5.9%達23,557輛,卡車(3.5-6t)同比增長39.1%達498輛,計程車同比增長54.6%達150輛。
SMMT首席執行官MikeHawes稱:「由於英國汽車銷售市場是英國整體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因此持續的負增長令人擔憂。消費者對市場尚未恢復信心,政府決定禁售內燃機車只會招致進一步的混亂。雄心壯志可以理解,但我們必須應對氣候變化和空氣質量的問題,全面禁止對短期恢復消費者信心並沒有幫助。為了取得成功,政府必須通過大規模且合理的融資以進行過渡,如實施財政性獎勵金、政策、投資來促進需求。為了保護環境需要一個強大的市場。」
法國
新車銷量13.4萬輛,同比下降13.4%
法國汽車工業協會(CCFA)發布1月乘用車新車注冊量,同比下降13.4%至134,230輛。
1月乘用車銷量分整車廠來看,法國國內整車廠合計銷量同比下降10.5%至81,365輛。其中PSA集團下降5.9%至51,617輛,雷諾集團下降17.4%至29,748輛。
法國整車廠以外的合計銷量同比下降17.6%至52,865輛。大眾集團下降16.7%至14,799輛,豐田集團增長15.2%達10,239輛,現代集團下降8.7%至5,613輛,寶馬集團下降17.3%至4,710輛,福特集團下降33.1%至3,918輛等。
此外,1月輕型商用車(LCV)銷量下降9.3%至32,371台。另外,重型商用車(5t及以上)下降12.0%至3,986輛。乘用車與LCV合計的1月輕型車新車銷量同比下降12.7%至166,601輛。
俄羅斯
新車銷量10.2萬輛,同比增長1.8%
歐洲商業協會(AEB)發布1月俄羅斯國內新車銷量(包含輕型商用車)同比增長1.8%達102,102輛。
1月銷量分集團來看,伏爾加(AvtoVAZ)和雷諾日產三菱集團增長3.9%達39,261輛(其中伏爾加增長6.7%達22,984輛,雷諾增長6.3%達8,293輛,日產下降1.3%至4,938輛,達特桑增長29.4%達1,403輛,英菲尼迪下降61.6%至104輛,三菱汽車下降26.9%至1,539輛)。其次是起亞下降4.7%至14,955輛。接著是大眾集團方面,大眾增長1.1%,奧迪下降2.3%,斯柯達增長7.4%,廂型車增長11.3%,集團合計增長3.8%達13,477輛,現代集團(含Genesis)增長4.4%達11,505輛,豐田(含雷克薩斯)同比增長18.4%達7,516輛等。
各品牌市場佔有率方面,首位伏爾加的Lada佔21.3%,其次起亞佔14.6%,現代佔11.2%,雷諾佔8.1%,豐田佔6.3%,大眾佔6.1%等。
分車型方面,LadaGranta以8,470輛位居首位,第二名Lada緊湊型三廂車Vesta銷售7,506輛,第三名起亞緊湊車Rio銷售6,258輛。
AEB的汽車製造商委員會(AMC)會長JoergSchreiber稱,俄羅斯1月汽車銷量好於預期。由於1月是往年銷量最少的月份,必須關注銷量增長的2月與3月的走勢。
西班牙
新車銷量8.6萬輛,同比下降7.6%
西班牙汽車工業協會(ANFAC)發布1月乘用車注冊量同比下降7.6%至86,443輛。
1月乘用車銷量分品牌來看,西雅特下降9.9%至8,187輛,標致下降8.8%至6,874輛,大眾下降7.0%至6,706輛,豐田增長5.8%達6,426輛,雷諾下降7.8%至5,044輛等。
分車型來看,首位達契亞Sandero銷售2,519輛,第2名西雅特Leon銷售2,230輛,第3名日產Qashqai銷售2,135輛,第4名西雅特Ateca銷售2,075輛,第5名標致208銷售1,993輛等。
購買人群方面,1月零售銷量同比下降14.2%至40,551輛,商務銷量增長4.5%達32,785輛,租賃車銷量下降12.2%至13,107輛。
此外,燃料佔比方面,汽油車佔53.9%,柴油車佔27.7%,其他(EV、PHV、HV、FCV、CNG等)佔18.4%。
南美洲
巴西
新車銷量19.3萬輛,同比下降3.2%
巴西全國汽車工業協會(ANFAVEA)發布1月新車注冊量(包含卡車和客車)同比下降3.2%至193,459輛。
新車銷量中,國產車同比下降2.7%至171,155輛,進口車下降6.8%至22,304輛。
分車種來看,乘用車同比下降5.6%至154,581輛,輕型商用車(LCV)同比增長9.8%達30,100輛,卡車同比增長4.3%達7,286輛,客車同比下降6.6%至1,492輛。
乘用車銷量分品牌來看,通用銷售32,408輛,大眾銷售24,639輛,FCA銷售22,465輛等。LCV方面,FCA銷售12,115輛,大眾銷售4,608輛,豐田銷售3,311輛等。
巴西全國汽車經銷商聯盟(FENABRAVE)發布的1月乘用車銷量分車型來看,第1名通用Onix銷售17,463輛,第2名通用OnixPlus銷售8,722輛,第3名福特KA銷售7,334輛。LCV方面,第1名菲亞特Strada銷售5,419輛,第2名菲亞特Toro銷售5,300輛,第3名豐田Hilux銷售3,311輛等。
另外,ANFAVEA發布的乘用車和LCV銷量分燃料來看,靈活燃料車銷量同比下降5.2%至158,721輛,柴油車同比增長12.1%達19,763輛,汽油車同比下降20.6%至4,629輛,混合動力車(HV)及純電動車(EV)同比增長323.8%達1,568輛。
據ANFAVEA透露,假日較多以及銷售系統的變更影響了1月的銷量。
大洋洲
澳大利亞
新車銷量7.2萬輛,同比下降12.5%
澳大利亞汽車工業協會(FCAI)發布1月新車銷量同比下降12.5%至71,731輛。
1月銷量分車種來看,乘用車下降26.9%至20,494輛,SUV下降1.5%至35,393輛,輕型商用車下降11.2%至14,035輛,重型商用車下降17.6%至1,809輛。
分整車廠/品牌來看,豐田同比下降7.2%至14,809輛,馬自達同比下降29.5%至6,695輛,現代同比下降12.3%至5,443輛,三菱同比下降23.4%至5,108輛,起亞同比增長1.2%達4,705輛,福特同比下降5.7%至4,169輛等。
分車型來看,第1名豐田Hilux銷售2,968輛,第2名福特Ranger銷售2,624輛,第3名豐田Corolla銷售2,370輛,第4名豐田RAV4銷售2,290輛,第5名三菱Triton銷售2,075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西班牙汽車製造商西亞特證實其SUV攻勢將繼續迅速擴展
西亞特准備在2017年下半年上市Ateca緊湊型Arona車型,所以這第三款SUV(在沃爾夫斯堡與大眾途觀、Ateca和斯柯達Kodiaq同平台生產)應該可以滿足車迷的需求。伊比利亞公司需要更多的內部空間。
我們對外觀和確切尺寸的最佳猜測是,這款新產品將是日內瓦車展上宣布的TiguanAllspace的改進座椅版本。
西亞特在公司歷史上最好的財政年度後宣布了其第三款SUV。這家西班牙公司2016年的營業利潤為1.43億歐元,這得益於近41萬輛汽車的全球銷量。
還有別的嗎?
西亞特總裁LucadeMeo在談到新款SUV時表示:「這款車將為我們帶來新的客戶,提升品牌形象,並對我們創造利潤的能力產生巨大影響。它將在巴塞羅那設計,在德國採用。在奧迪公司的心臟沃爾夫斯堡生產一款新的SUV,將加強西亞特與公眾之間的聯系。」
⑩ 世界各國的汽車佔世界市場的比例
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大致上經歷了4個階段。
開創階段 19世紀80年代,德國首先製成有實用價值的汽車(轎車)。由於當時巴黎有寬闊的道路和奢華的社會風氣,汽車工業在法國最先得到發展。後來,在歐洲和美國出現過上千家作坊式的汽車製造廠,生產過3000種以上的車型。但早期的汽車有華麗的裝飾,又分散在許多小廠小批生產,成本很高,售價昂貴,銷售量增加很慢。許多小廠因此關閉,只有一些生產過馬車、自行車、縫紉機和煤氣機等產品的廠家還能繼續進行小批量生產。1905年美國渥爾茨汽車公司年產商品汽車為6500輛,這是當時年產量最大的一家公司。
發展階段 20世紀初,美國人福特,H.認為,汽車應該去掉不必要的裝飾,簡化機構,他採用薄利多銷的經營方針,大幅度降低售價,使汽車從富人的奢侈品變成一般人的實用的交通工具,以擴大銷售量。他還主張減少車型,集中生產單一車型,並採用大量生產的方式。1907年,他推行了在輕武器、鍾表等工業行之有效的零件標准化和互換性的加工方法和技術管理措施。1908年,他又將簡朴無華、簡單實用、易於維修的 T型轎車投入市場,取得很大成功。到1909年底,T型轎車銷售量已達15萬輛。1913年,福特首先建立汽車的流水裝配線,改變汽車製造的整個生產過程,實行計畫生產、同步生產和連續生產。這種大量生產技術使成本進一步降低,從而引起再一輪的降價,進一步擴大銷售量,採用適合於更大批量生產的先進技術,進一步加快資金的周轉。1923年,他的汽車銷售量將近 200萬輛。1908~1927年間共生產 T型轎車1500萬輛。當時福特汽車公司生產的汽車數量幾乎佔世界產量的一半。T型轎車對汽車和汽車工業的發展,對機械工業和大量生產技術曾發生過重大的影響。在這期間,汽車工業成為機械製造工業中的最大部門,大量生產技術得以在機械工業中紮根,並得到推廣和發展。
福特的成功促使美國和歐洲的汽車公司陸續改變汽車設計,採用大量生產技術,降低成本和售價,從而擴大了銷路。1929年,美國汽車的年產量為 500萬輛,英、法、德等國的年產量也都接近20~30萬輛。在汽車大發展的這一時期,許多中小汽車製造企業由於缺乏資金,不能採用先進的大量生產方式,產量低而售價高,陸續被淘汰或兼並。到1930年初,美國僅剩下44家汽車製造公司,歐洲的汽車製造公司也從90家減少到41家。在這一時期,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開始在歐洲建廠或購買汽車廠,形成為跨國公司。
壟斷階段 30年代初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使汽車生產受到打擊。但在30年代中期,汽車工業先於其它機械工業恢復並有所發展,而且有不少中小汽車製造公司破產或被合並,在幾個主要汽車生產國中,都出現了大公司壟斷的局面。美國的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家大公司生產的轎車,約佔美國市場的70%以上,世界市場的30%以上。法國的雷諾、別儒和雪鐵龍 3家公司,德國的賓士、曼恩和奧佩爾 3家公司,英國的奧斯汀、摩立斯和標准3家公司,以及義大利的菲亞特公司都在本國的汽車工業中居於壟斷地位,並佔有一定的國際市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各國的汽車工業都投入到本國的戰時生產中,民用汽車生產處於停滯狀態。
第二次大發展和市場的重新分配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汽車工業先後恢復起來,繼而轉入大發展。全世界汽車的年產量從1950年的1058萬輛增加到1978年的4249萬輛。1982年,由於經濟衰退降到3673萬輛。從50年代起,除聯邦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已恢復原來就很發達的汽車工業外,蘇聯、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汽車工業也已逐步恢復。日本、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西班牙等國的汽車工業紛紛引進技術,從裝配到製造,發展迅速,出現了新的競爭局面。美國由於各公司主要注意生產大型轎車,忽視產品更新,在世界汽車市場上的地位下降,其汽車產量佔世界產量的比例從1950年的75.68%降到1982年的19.02%,而西歐和日本的汽車工業卻在迅速恢復和發展。在這一階段中,汽車生產在所有生產國都有繼續和加快集中的趨勢。
日本的汽車工業,從50年代起發展很快。日本政府對進口汽車徵收高關稅,以保護本國的汽車工業,將汽車零件的生產列為重點扶植對象,使汽車零件工業得以迅速發展,建立了汽車工業的牢固基礎。特別是生產耗油量小的緊湊型轎車的方針,使日本的汽車年產量由1950年的3萬多輛增加到1982年的1073萬輛,超過了美國,佔世界產量的 29.23%。日本的汽車公司進行市場和技術預測、組織零部件的專業化生產、採取全面質量管理等措施,促進了勞動生產率提高、成本降低而且質量較好。他們對管理工作的改革取得了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60年代以後,各國陸續降低汽車的進口稅率,減少進出口的障礙。1969年,日本出口的汽車占總產量的10.4%,1982年增至52.09%。在這一階段,跨國公司發展很快。這兩個因素促進了統一的國際汽車市場的形成。由於客車和貨運汽車的用途不斷擴大,產量繼續增加,這兩種汽車就成為汽車生產國的主要出口產品之一。1982年,日本的客、貨車產量為 385萬輛,占汽車總產量的35.88%,其中有47.38%出口。
隨著石油價格上漲,日本和聯邦德國生產的緊湊型轎車暢銷,美國的大型轎車失去了大部分國外市場和一部分國內市場,造成市場重新分配的局面。
從50年代後期起,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對進口整車征以重稅的同時,降低汽車散裝件的進口稅,鼓勵外國在國內建立汽車總裝廠,再逐步提高汽車零部件的自製率,直至國內能自製汽車。如西班牙於1956年利用舊飛機廠建立貨車廠,1959年在零件裝配的基礎上建立轎車廠,1982年的汽車年產量已達107萬輛。巴西於60年代初,從開設歐洲的汽車公司的裝配廠開始,70年代初已發展到本國製造汽車,1982年產量已達到86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