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的比賽為什麼這么假
Ⅰ 墨西哥足球這么厲害,為什麼沒有球員在歐洲闖出名堂
墨西哥國內聯賽水平不差,球員收入不錯,風格體系自成一體,使得墨西哥球員去歐洲的動力有點兒不足。
Ⅱ 1938年和1990年墨西哥在幹嘛為什麼沒參加世界盃
1938年世界盃預選賽
全球分成12個組,第一組和第九組前2名出線,其餘小組第1名出線。
墨西哥分在第11組,同組的有古巴、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何屬蓋亞那、薩爾瓦多、美國。但後來除了古巴,其他6隊都退出,古巴不戰而勝出線。
1990世界盃預選賽
在1987年世青賽上,墨西哥使用超齡球員,被國際足聯禁賽4年,包括禁止參加1990年世界盃。所以沒有參加
Ⅲ 美國的摔角比賽一看就是假打,為什麼那麼多人痴迷
1,視覺一時爽
美國職業摔跤比賽雖然是表演,但是在視覺上營造了一種極具熱血的畫面,每次打鬥大多都會經過藝術話的設計和排練。
痴迷於這種暴力打鬥以及「看看接下來還能出什麼花樣」的心理是觀眾的主要驅動。這種心理,喜歡觀看有編排的愛情動作片的觀眾也許會有同感
2,看明星
比賽中的選手有不少已經成為摔跤明星,成為了觀眾的偶像,看比賽是一種粉絲追星的現象,去看自己的偶像的比賽的確令人期待。 同屬性的綜藝節目在國內也有不少,比如 Dad去哪兒,奔跑吧Brother,等等
3,以為是真打
這種情況就比較特殊了,我在初中的時候,身邊有幾個看美國摔跤比賽的哥們,他們當時都很痴迷邊看邊說:「我去,外國的這種比賽真猛,都打出血了!連裁判都打……」 後來哥幾個因為打游戲沒時間看了
Ⅳ 為什麼總會有世界盃踢假球的言論
世界盃上,經常會出現一些以下犯上,以弱勝強的比賽。
2018年的世界盃,阿根廷與冰島1:1打平,誰能想到首次參加世界盃的冰島能和強大的阿根廷打平,冰島球員好多還是兼職來參賽的。
還有德國0:1輸給墨西哥的比賽。都讓人感覺不可思議,雙方實力相差不是一丁半點,從表面上來看,肯定是強隊贏的。
看了這些爆冷的比賽,大家才有了種世界盃踢假球的感覺。
Ⅳ 世界盃上會有假球嗎老感覺義大利在打假球。。。。。
在本屆世界盃已經進行的五場比賽中已經就有三場平局,百分之六十的平局概率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很多人認為其中的比賽存在很大的貓膩,有假球嫌疑,尤其以韓國與希臘的比賽為甚。下面筆者就來分析此三場平局產生的原因。
南非對墨西哥的平局,墨西哥實力比南非強,但南非的「三和」+名帥佩雷斯+神奇門將庫內把這種優勢抵消了。法國對烏拉圭的平局,法國實力高出一籌,但法國人已經習慣了慢熱,而且中場無核,製造出的絕對殺機很少。英格蘭對美國的平局,英格蘭本身狀態並不好,美國實力也不弱,再加上格蘭的失誤。韓國完勝歐洲冠軍希臘的原因,筆者在前面一篇文章已經解釋了。
筆者認為,沒必要在世界盃上談論假球,一、世界盃是全世界的足球盛會,國際足聯切不會讓假球破壞足球的神聖;二、世界盃上的表現關乎國家榮譽,球員們敢踢假球嗎?三、球員們對於世界盃的敬仰,也促使他們不會破壞世界盃的純潔;四、要想在世界盃上踢假球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假球會出現在哪裡?一般只有可能出現在聯賽上,因為聯賽涉及球隊的商業利益,且操縱的難度相對要小一些。像NBA很多比賽出現黑哨,你可以去懷疑是斯特恩的指使,因為為了比賽的收視率,NBA就是一個商業舞台。還有如歐冠聯賽也是一樣的道理。
不管別人怎麼看,筆者還是會安心的看世界盃,享受世界盃,以後也不會再寫關於世界盃假球的文章。
Ⅵ 南非和墨西哥比賽,裁判的尺度是不是有點松
其實是因為第一場要開個好頭,保持比賽的延續性還有可看性和精彩度。
還有一個原因是東道主在,不可避免的會有一定的偏袒。
Ⅶ 墨西哥聯賽情況
墨西哥足球甲級聯賽是其水平最高聯賽,聯賽制度分為冬季聯賽和夏季聯賽,共18支隊伍角逐冠軍,成立於1943年。 墨西哥足球甲級聯賽是個培養妖星的地方,所以他們的賽制也要有妖的地方。墨西哥足球甲級聯賽賽季前通過抽簽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六隻球隊。每個賽季被分成上半年的春季聯賽(the Apertura)和下半年的秋季聯賽(the Clausura).在每一個短賽季里每支球隊進行單循環比賽。在整個賽季結束時,每個小組的前兩名和餘下兩個成績最好球隊進入季後賽。在季後賽中採取的是主客場的淘汰賽制。直到決出最後的冠軍歸屬。每個短賽季結束,都會產生一支降級球隊。最近三個賽季(春季聯賽+秋季聯賽)平均得分最低的球隊將降入乙級。墨西哥甲級聯賽每個春/秋賽季的前兩名可以參加中北美冠軍聯賽。排除參加中北美冠軍聯賽的球隊,墨西哥秋季聯賽積分最高的一隊和墨西哥聯賽杯的前兩名可以獲得參加南美解放者杯的資格。排除參加中北美冠軍聯賽的球隊,墨西哥春季聯賽積分最高的兩隊可以參加南美杯的比賽。豪門球隊包括,古達拉哈拉、卡利美洲,蒙特雷
滿意請採納
Ⅷ 請問墨西哥隊在世界盃中北美預選賽為什麼被人打的像只瘟雞
每個隊伍都有高峰和低潮,法國94年也沒出現,98立馬奪冠了,很難解。
Ⅸ 2010世界盃的墨西哥
1、埃切維里(1994年世界盃小組賽,玻利維亞隊0比1負於德國隊)
1994年世界盃揭幕戰在玻利維亞隊和德國隊之間進行,一球落後的玻利維亞隊在第78分鍾換上了隊中最著名的球星埃切維里,試圖挽回敗局。在一次反擊中,埃切維利在和對方後衛爭頭槌的過程中故意踢人,當值裁判直接對埃切維里出示了紅牌,此時距離他上場只有3分鍾。
知名度:7
2、拉米勞、蘇弗(2002年世界盃小組賽,德國隊2比0勝喀麥隆隊)
之所以將這兩張紅牌放在一起,是因為這場比賽是世界盃歷史上最粗野的比賽———主裁判一共向比賽雙方出示了16張黃牌和兩張紅牌。這場比賽場上雙方火葯味十足,數次發生爭執,德國隊最終為此付出代價,拉米勞在3分鍾內連吃兩張黃牌被罰下場。
知名度:7.5
3、佩雷拉(1974年世界盃第二階段小組賽,荷蘭隊2比0勝巴西隊)
在這場比賽中,荷蘭隊沒有費太大力氣就成為了場上的主宰者。第50分鍾,克魯伊夫右路傳中,內斯肯斯得球後挑射破門,1比0。第65分鍾,克魯伊夫又打進了個人在世界盃上的經典進球,倫森布林克直傳,科洛爾左路突破傳中,荷蘭之王搶點飛身墊射,將球擋進了巴西隊球門,2比0。
從丟掉第一個球開始,巴西隊就丟掉了自己的風格,身穿藍衣的他們完全走樣了,幾乎再沒有創造出任何機會。惱羞成怒的巴西人佩雷拉從背後踢倒內斯肯斯的犯規,被認為是世界盃歷史上最骯臟的犯規之一,他也為此吃到了紅牌。
知名度:8
4、布蘭科(1998年世界盃半決賽,法國隊2比1勝克羅埃西亞)
這場比賽的競爭在最後階段幾乎到了你死我活的狀態,法國隊仍然以2比1占據著場上的主動。此時,克羅埃西亞在法國隊的前場獲得了一次寶貴的角球機會。球還沒有發出,雙方隊員就已經開始為搶佔地形而撕扯了起來。禁區里,法國隊的後防主力布蘭科和克羅埃西亞隊的比利奇糾纏在了一起,布蘭科在比利奇的糾纏之下,終於壓不住心中的怒火,拿胳膊肘擊身後的比利奇。遭受擊打的比利奇自然很快便痛苦地倒在了地上,事後的錄像證明布蘭科的動作雖然應該受到警告,但也不是特別嚴重的傷人行為,而比利奇的倒地怎麼看都像一個當屆世界盃賽中非常流行的「假摔」。布蘭科因此很快就被主裁判出示紅牌罰出了場。
知名度:8
5、巴蒂斯塔(1986年世界盃小組賽,蘇格蘭隊0比0平烏拉圭隊)
1986年世界盃,蘇格蘭隊小組賽最後一場對陣烏拉圭隊,比賽開球不到一分鍾,烏拉圭隊6號巴蒂斯塔背後鏟球,結果主裁判立即給他出示一張紅牌。盡管這次犯規並不知名,但卻創造了世界盃歷史上最快被出示紅牌記錄。
知名度:8.5
6、齊達內(1998年世界盃小組賽,法國隊4比0勝沙特隊)
1998年世界盃法國隊與沙特隊的比賽進行到第70分鍾,齊達內和沙特隊的阿明發生沖撞,齊達內倒地時在阿明身上順勢踩了一腳。墨西哥裁判員卡特立即向齊達內出示了紅牌,這使齊達內成為法國隊歷史上第一個在世界盃決賽階段中被紅牌罰下的球員。
知名度:9
7、奧特加(1998年世界盃1/4決賽,阿根廷隊1比2負於荷蘭隊)
阿根廷球星奧特加在1998年世界盃1/4決賽與荷蘭隊一戰中,先是在對方禁區內逼真地摔倒,然後又不理智地用頭頂翻了前來質問他的荷蘭門將范德薩。主裁判准備掏出的黃牌隨即變成了紅牌。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奧特加不僅沒佔到便宜,還給阿根廷隊帶來殺身之禍,缺少一人的阿根廷隊最後時刻被荷蘭隊的博格坎普打進一球,從而被淘汰。
知名度:9
8、里傑卡爾德、沃勒爾(1990年世界盃1/8決賽,荷蘭隊1比2負於聯邦德國隊)
1990年世界盃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的1/8決賽給人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可能不是比賽本身,而是里傑卡爾德和沃勒爾之間的口水之戰。里傑卡爾德的口水引發了爭端,最終兩人被主裁判雙雙逐出場外,在下場時,里傑卡爾德再次用口水偷襲了沃勒爾。這兩張紅牌也成了球迷嘴上的笑料。
知名度:9.5
9、馬拉多納(1982年世界盃第二階段小組賽,阿根廷隊1比3負於巴西隊)
1982年,23歲的馬拉多納第一次參加世界盃。在與巴西隊的比賽中,第75分鍾阿根廷隊以0比3落後,年輕氣盛的馬拉多納再也忍耐不住急躁的心情,在一次搶球中直接踢了對方球員的肚子,而馬拉多納也被主裁判直接逐出場外。
知名度:10
10、貝克漢姆(1998年世界盃1/8決賽,英格蘭隊5比6負於阿根廷隊)
1998年,貝克漢姆第一次參加世界盃。在英格蘭隊與阿根廷隊的1/8決賽中,貝克漢姆被西蒙尼撞倒在地之後,在丹麥裁判尼爾森的眼皮底下踢了西蒙尼一下。這一腳給了西蒙尼充分展示自己表演天分的機會,他就像受到了撞擊一樣倒在了地上,尼爾森對貝克漢姆亮出了紅牌。英格蘭隊在點球戰中失利,貝克漢姆也因此成為了英國足球的罪人,他用了很長的時間才重新挽回在英國球迷心目中的形象。
知名度:10 (補充齊祖06年在決賽頭槌馬特拉濟的紅牌也是經典之一)
世界盃十大精彩瞬間
瞬間一:1930年 獨臂將軍橫行首屆世界盃 第一屆世界盃的冠軍是東道主烏拉圭隊。而當時烏拉圭隊中有一位與眾不同的球員,他就是獨臂前鋒—海克托•卡斯特羅。他出生於1914年,在青年時的一次車禍中,他的右手肘部一下被截肢。而後,瘋狂熱愛足球的卡斯特羅加盟了烏拉圭的民族隊,在第一屆世界盃開始前,烏拉圭國家隊的主教練蘇皮西非常欣賞他在聯賽中的表現,所以將他也招入了國家隊。 世界盃開始後,烏拉圭首戰秘魯,卡斯特羅打進了全場唯一的進球,而那個進球也是一腳35米開外的遠射。不過在本場比賽之後,主教練就將他雪藏在了觀眾席上,直到最後決賽的時候才讓他上場參加了比賽。 在烏拉圭對陣阿根廷的決賽中,比賽進行到89分鍾的時候烏拉圭3-2領先對手,這時阿根廷開始了瘋狂的反撲,但是卡斯特羅在關鍵時刻站了起來。他在門前接到隊友的傳球之後頭槌破門,幫助烏拉圭奠定了勝局,這也是他在本屆世界盃中的第二粒進球。從此以後,「獨臂將軍」美稱開始伴隨著卡斯特羅。
瞬間二:1962年 貝利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 1962年的智利世界盃是至今為止最野蠻的一屆世界盃,而球王貝利也成為其中的受害者。在巴西首戰2-0擊敗墨西哥的比賽中,貝利打進一球,但是隨後被對手踢成重傷。但是貝利並不甘心就此離開世界盃。 次戰捷克斯洛伐克,貝利帶傷上場。但是捷克隊的後衛風格高尚,發揚公平競賽的精神,不對貝利採取惡意的犯規動作。上半場第15分鍾時貝利和捷克後衛馬索普斯特爭球時,馬索斯普特主動停止了爭搶,而貝利也投桃報李,一腳將皮球開出界外,這個極具體育道德精神的場面被認為是那屆世界盃上最經典的鏡頭之一。而貝利在自傳中也回憶到:「這是我一生當中最美好的時刻。」因為在那屆以骯臟的防守而見長的世界盃中能出現這樣的場景,絕對是令人難以置信的。2004年3月馬索普斯特被球王貝利評選為在世的125名世界最佳球員之一。
瞬間三:1966年 尤西比奧的淚水 在英格蘭舉行的這屆世界盃上,葡萄牙球星尤西比奧以9個進球榮膺最佳射手的榮譽。在小組賽和巴西的比賽中,尤西比奧梅開二度幫助球隊戰勝了衛冕冠軍。4/1決賽中他們又遇到來自亞洲的朝鮮隊,在開場連丟三球的不利局勢下,尤西比奧帶著隊友們開始絕地大反擊,並且一人獨中四元。最後以5-3的比分將朝鮮淘汰出局。 而在半決賽中,尤西比奧雖然在第82分鍾幫助球隊打進一球,但是葡萄牙依然不敵查爾頓爵士領銜的東道主英格蘭隊。在葡萄牙1-2敗北之後,「黑豹」尤西比奧流下了男兒傷心的淚水。雖然後來在三四名決賽中戰勝了蘇聯隊,但是丟掉決賽權依然成為尤西比奧心中無法抹去的痛。
瞬間四:1970年 貝肯鮑爾帶傷上場 1970年世界盃的半決賽已經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經典戰役之一。在西德和義大利的這場被稱為「20世紀最精彩的比賽」的超級對決中,貝肯鮑爾帶領著德國隊和擁有里維拉、馬佐拉、里瓦和博寧塞尼亞等技巧大師的義大利隊開始了一場進球大戰。雖然最後西德隊3-4不敵義大利而無緣決賽,但是貝肯鮑爾卻給世界盃留下了一段佳話。 第65分鍾,貝肯鮑爾在一次沖撞中肩膀脫臼,但是當時西德隊已經用完了換人名額,而場上形勢則是西德隊0-1落後於義大利隊。於是貝肯鮑爾拒絕停止比賽下場,他讓隊醫用綳帶纏住了脫臼的肩膀後接著上場參賽,雖然最後西德隊敗給了藍衣軍團,但是貝肯鮑爾這種大無畏的勇氣和不屈的鬥志卻令人震撼,這也反映了德國人頑強不屈的斗爭精神。
瞬間五:1982年 馬拉多納的黑腳 1982年世界盃上,巴西和阿根廷被分到和義大利同一小組的第三組參加復賽,雖然南美雙雄都沒能進入四強,但是他們之間的那場比賽卻頗為精彩,而最後巴西也依靠濟科在第11分鍾,塞爾金霍在第66分鍾和儒尼尼奧在第75分鍾的進球3-1戰勝了阿根廷。雖然在那場比賽中潘帕斯雄鷹落敗,但是球場上發生的一個小小的插曲也讓迭戈•阿曼多•馬拉多納火爆的脾氣見諸於世界盃之上。 當時僅僅22歲的球王馬拉多納雖然胸懷一身的本領,但是在和巴西的這場比賽中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巴西的防守球員成功地遏止了這位還未曾聞名世界的球王,以至於馬拉多納終於在比賽中惱羞成怒,在一次和對手的身體對抗中,他一個黑腳向對方的襠部踏去,結果直接被裁判出示紅牌下場。
瞬間六:1986年 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 1986年的世界盃註定是屬於馬拉多納的。在4/1決賽和英格蘭的比賽中,馬拉多納打進兩球幫助球隊戰勝了英格蘭。不過,球王的第一個進球卻是那個世界盃史上著名的「上帝之手」。 當時,馬拉多納先是將球分給邊路的隊友巴爾達諾,後者的射門被英格蘭後衛擋出。這時馬拉多納也趕到了,雖然他搶到了第一點,但面對人高馬大的英格蘭門將希爾頓,他想頭槌攻門難度極大,最終,他選擇了用手將球打進球門,由於他的個子矮小,動作也十分隱蔽,突尼西亞主裁判納塞爾沒有發現,並判此球有效,希爾頓和他的隊友雖然極力爭辯,但結局卻無法改變。 由於四年前兩國之間的「馬島戰爭」,最初馬拉多納對那記手球並沒有悔改的意思,而是認為這是上帝對英格蘭人的懲罰,賽後,他更是自稱這個進球是「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迭戈的腦袋」,這讓阿根廷和英格蘭在足壇的恩怨進一步加劇。
瞬間七:1986年 馬拉多納的世紀最佳進球 1986年的墨西哥的阿茲台克體育場見證了馬拉多納一個人的征服。如果說他依靠「上帝之手」打進的一球是和對手開的一個玩笑,但是本場比賽他的第二個進球卻是一粒被永遠的載入史冊的「20世紀最佳進球」,也成功的羞辱了現代足球的鼻祖英格蘭隊。 這個進球絕對與運氣無關。他在自己的半場拿球後,開始從右路帶球,躲開了比爾茲利和雷德的攔截。阿茲台克體育場的11萬5千球迷象做夢一樣地看著馬拉多納輕巧地擺脫了另外兩名英格蘭隊的後衛芬維克和布徹,晃過希爾頓,直接將球打進球門,在第55分鍾使比分變為2比0。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天才進球。 而後來馬拉多納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卻表示:「因為英格蘭後衛們的紳士般的防守,所以我攻進了漂亮的一球。如果是別的球隊早就用犯規的手段阻止了我的進攻。我的意思不是說英格蘭隊後衛們軟弱,而是他們針對的目標始終是球而不是人。」
瞬間八:1990、1994年 米拉大叔的最大年齡進球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上,非洲雄獅喀麥隆震驚了整個世界,38歲的米拉大叔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事業巔峰。在喀麥隆和羅馬尼亞的小組賽中,米拉替補出場但是卻獨中兩元,他在進球後跑到了角球附近扭腰擺胯跳起了桑巴舞,和隊友們一起開始了縱情的慶祝。米拉憑借自己在這場比賽中的進球也成為了世界盃歷史上最大年齡的進球者。 小組出線後,喀麥隆遭遇了哥倫比亞。米拉替補出場以後在加時賽中梅開二度,喀麥隆歷史性的殺入了八強。而在四年之後的美國世界盃上,雖然在小組賽中非洲雄獅三戰兩負一平小組墊底,但是在和俄羅斯的比賽中,米拉還是在第47分鍾打進了一粒安慰性的進球。42歲時依然可以在世界盃上進球,米拉刷新了自己在義大利世界盃上創造的最大年齡的進球紀錄,也成為後來者很難超越的一座大山。
瞬間九:1990年 里傑卡爾德的口水事端 1990年世界盃上,德國在小組賽中橫掃對手,但是他們在小組出線之後就遭遇了勁敵荷蘭隊。不過這場比賽中留給人們更多記憶的不是雙方精彩的比賽場面,而是里傑卡爾德和沃勒爾之間的口水事端。 在那場比賽中,西德隊的主教練貝肯鮑爾授意沃勒爾不停地「騷擾」對手的旗幟性人物里傑卡爾德。第22分鍾,沃勒爾又朝荷蘭隊其他球員故意犯規,里傑卡爾德在事不關己的情況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推搡沃勒爾,揪住他的耳朵還向他吐口水,然後沃勒爾也用口水回應了他。結果里傑卡爾德和沃勒爾雙雙被紅牌罰下場。 結果,被罰下場的沃勒爾勾著里傑卡爾德的肩膀毫無憤怒地走下場地,此時里傑卡爾德才如夢初醒,意識到這是西德人搞的陰謀。因為西德隊除了沃勒爾還有克林斯曼和里德爾等著名前鋒,而荷蘭隊中能替代他的沒有一人,當他知道自己中計之後,想要後悔都來不及了。
瞬間十:1990年 伊基塔的失誤 守門員中最出格的恐怕就是前哥倫比亞前鋒球星伊基塔,人們甚至送給他一個「狂人」的綽號。在1990年世界盃上,他怪異的發型和出色的守門技術讓他成為義大利最受矚目的球星之一,而且他還特別喜歡跑到禁區外面活動,吸引了眾多球迷的眼光。 不過在1/8決賽中他們遭遇了非洲雄獅喀麥隆。在90分鍾雙方打成了0-0平,最後不得不進入了加時賽。也許是想給緊張的比賽調節一下氣氛,也許是對自己的技術太過自信,伊基塔竟然在本隊一球落後的時候帶球出了禁區,這時候米拉高速插上搶球,伊基塔停球之後竟然試圖用假動作晃過上來逼搶的米蘭,但是他的意識卻被對手識破了,米拉成功的斷球破門,喀麥隆鎖定了比賽的勝局。 在伊基塔的職業生涯*,一*為國家隊打進了3個球,他的標志性撲救動作是在溫布利球場對陣英格蘭時的「蠍子擺尾」,即看準空中的來球,原地起跳,在空中用雙腳從腦後將球踢出,這個動作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門將敢效仿
Ⅹ 墨西哥怎麼踢得這么爛
墨西哥還好,但是太輕敵了,後面失球了又不好好調整,慌了!所以被南非打贏了,要不是南非守門員實在頂不住,墨西哥不在話下...
QQ:1220978478
一起看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