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為什麼喜歡蘋果酒
『壹』 蘋果酒有什麼功效
1、蘋果酒為低度酒,含有較豐富的營養,適量飲用可舒筋活絡,增進身體健康。蘋果酒中含有25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
2、蘋果酒中含有的以蘋果酸為主的有機酸,有助於除去人體內引起動脈硬化和尿石症的多餘鹽類;蘋果酒還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和開胃的功效;
3、蘋果中還含有鈣,鎂等眾多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氯,能幫助人體消化吸收。
(1)西班牙人為什麼喜歡蘋果酒擴展閱讀:
蘋果營養價值豐富,年代久遠,但不能肯定蘋果酒可以追溯到那個年代。據記載,公元1世紀的地中海人是最早發明蘋果酒的人。
到公元3世紀,蘋果酒就流傳到歐洲,但直到公元8世紀,在法國西北部和西班牙北部蘋果酒才真正開始興起。到公元12世紀,歐洲蘋果酒產業化就初步形成,但那時的蘋果酒像酒精和醋的混合物,與現在完全不同。
後來,蘋果酒流傳到了美洲大陸,美國解除蘋果酒禁令後,蘋果酒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蘋果酒釀造工藝已經完善成熟,蘋果酒更是作為一種重要的果酒品類在全世界各地流通。
『貳』 微醺之下的小酒館!西班牙人為何如此熱愛飲酒
西班牙人喜歡啤酒!根據一家旅行社的在線調查,48%的西班牙人認為啤酒是他們最喜歡的飲料,比葡萄酒和雞尾酒更受歡迎。根據對1萬名歐洲人的調查結果,西班牙人在歐洲喝啤酒最多,遠遠高於歐洲平均水平。義大利人與西班牙人處於同一水平,其中45%的人喝啤酒。然而,盡管德國慶祝世界上最著名的啤酒節慕尼黑啤酒節,啤酒和雞尾酒幾乎同樣受歡迎,而23%的人喜歡葡萄酒。
西班牙人非常講究喝酒,尤其是在宴會和招待會上。當你下午或晚上拜訪朋友時,主人會用葡萄酒招待你,以增加你的食慾。此時一般使用清淡的葡萄酒,即最著名的雪利酒。如果你想喝烈酒,通常會給你加冰塊的威士忌。在外交或家庭宴會上,飯前喝雞尾酒,還提供火腿片和乳酪等零食。客人和客人可以邊喝酒邊談笑。宴會上通常用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白葡萄酒先於紅葡萄酒。除非客人主動提出要喝,否則很少用烈酒。
『叄』 有沒有人聽說過馬諾卡爾瓦多西蘋果酒
蘋果囚徒白蘭地,在蘋果花將要謝的時候,將花套進瓶子里,然後用繩子將瓶子拴在樹上,這樣,蘋果就會在酒瓶中生長,等到蘋果成熟之後,將蘋果白蘭地注入到瓶子里,然後封口保存,就成了著名的蘋果「囚徒」白蘭地,以法國諾曼底地區出產的為最佳。
·Calvados是法國的一個地區的名字,在哪裡用2年內的香味依然濃厚的Cider反復蒸餾釀出白蘭地稱為Calvados。
·其它地方產出的酒不能稱為Calvados,只能叫Apple Brandy。但在不嚴格區分的情況下,也可以認為Calvados與蘋果白蘭地等價。
『肆』 蘋果酒和葡萄酒,哪個味道更香
蘋果酒(從英語音譯也叫「西打酒」Cider) 蘋果酒是世界第二大果酒,產量僅次於葡萄酒,蘋果內主要含果糖,蘋果酒酒精含量低,只有2%—8%,有甜味,果味濃,適口性強。蘋果是異花授粉植物,必須大片種植,產量大。蘋果酒傳統主要產於英國南部和法國東北諾曼底不適宜種植葡萄的地方,目前許多國家開始生產蘋果酒,現代澳大利亞的蘋果酒產量迅速上升,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蘋果酒產地,中國近幾年也開始生產蘋果酒。有的蘋果酒含氣。[1]
葡萄酒英文WINE:葡萄酒是用新鮮葡萄的果汁,經過發酵釀制而成,它的基本成分有單寧、酒精、糖份、酒酸等。
單寧
TANNIN:單寧含量決定葡萄酒是否經久耐藏。單寧高的耐久存,單寧低要盡快 喝掉,通常不超過 3-5年。
葡萄酒的酒精度:通常,葡萄酒的酒精度介於7度至16,2度之間,因為酒精
度一旦超過了16,2度,酵母就停止活動了。酒精度最高的葡萄酒產自法國南羅納河谷地區。
葡萄酒的釀造流程:葡萄採摘-葡萄擠壓-榨汁-沉降罐過濾-橡木桶發酵-裝瓶。
葡萄種植的緯度限制:北緯30-52度,南緯15-42度。中國的山東省與法國波爾多酒區緯度一樣。
世界葡萄酒主要產地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智利、澳大利亞、南非 等。
決定葡萄酒好壞的6大因素:葡萄品種、氣候、土壤、濕度、葡萄園管理和釀酒技術。
同樣的葡萄,如果種在山坡上就與山腳下不同,例如,海拔上升則溫度下降,採摘時間就得延後,另外,陽光照射時間也很重要,太少則酸,太多則甜,法國說什麼規定的葡萄從開花至採摘間的日照時數為1300小時;同理,如果土壤不同,質量也不同:土地越貧瘠,葡萄酒越好。土地肥沃則葡萄含糖量過高。濕度也重要:看的見河流的地方才能釀出好酒……
法國葡萄酒之所以最好,是因為法國在上述6大因素上的具備天賜優厚的條件。葡萄酒是有生命的,「愈陳愈香」不適用於葡萄酒:葡萄酒裝瓶後透過木瓶塞與外界空氣交換而不停變化,它的生命周期是淺齡期-發展期-成熟期-高峰期-退化期-垂老期。葡萄酒過了高峰期就無法飲用了。
『伍』 西打酒是什麼酒
西打酒是以蘋果為主要原料,經破碎,壓榨,低溫發酵,陳釀調配而成的果酒。
蘋果酒是世界第二大果酒,產量僅次於葡萄酒,蘋果內主要含果糖,蘋果酒酒精含量低,只有2%—8%,有甜味,果味濃,適口性強。蘋果是異花授粉植物,必須大片種植,產量大。
蘋果酒傳統主要產於英國南部和法國東北諾曼底不適宜種植葡萄的地方,許多國家開始生產蘋果酒,現代澳大利亞的蘋果酒產量迅速上升,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蘋果酒產地,中國近幾年也開始生產蘋果酒。
主要功效
蘋果酒為低度酒,含有較豐富的營養,適量飲用可舒筋活絡,增進身體健康。蘋果酒是一種低度含酒精果汁飲料,融合了啤酒與果汁的優點,口感清醇,營養豐富,採用上等蘋果為原料,通過低溫發酵,自然老熟的工藝釀造而成。
蘋果酒中含有25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的;還含有促進人體發育及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維生素。
蘋果酒中含有的以蘋果酸為主的有機酸,有助於除去人體內引起動脈硬化和尿石症的多餘鹽類;蘋果酒還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和開胃的功效;
尤其是蘋果酒中含有的脂肪燃燒劑——丙酮酸,可以起到消耗脂肪的作用,適量的丙酮酸濃度可以使人體達到供需平衡和胖瘦適宜的狀態,長期飲用,不失為健身、減肥的好方法。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西打
網路-蘋果酒
『陸』 蘋果泡酒有什麼功效呢
蘋果酒(法語叫做Cidre,從英語Cider音譯也叫"西打酒"),它是世界第二大果酒,產量僅次於葡萄酒,流行於歐、美、澳等國家,是國際飲料酒市場的一大熱點。蘋果酒是一種由純果汁發酵製成的酒精飲料。除了蘋果酒以外,也有梨酒,桃子酒或者其他水果製成的果酒。蘋果酒酒精含量低,大約從2%—8.5%左右。
發酵蘋果汁在美國又叫硬蘋果汁(hard cider),在英國、法國、澳在利亞等國叫蘋果酒。根據加工方法和產品的特點可將蘋果酒分為發酵蘋果酒、氣酒和露酒等幾種。發酵蘋果酒是用蘋果汁發酵菌發酵釀制而成。氣酒是含二氧化碳的蘋果酒,又稱發泡酒。露酒一般是用食用酒精浸泡果實或與果汁配製而成。
『柒』 西班牙民族有什麼禁忌麻煩具體說明一下,謝謝
有人說,古時當地野兔很多,迦太基殖民主義者給起名「野兔國」,從而演變出西班牙的國名。又有人說,其名稱源於巴斯克語。有「邊疆、海洋」之意,被羅馬人誤認成該地的地名,後來,便成了如今的國名。還有人說,其名稱源於希伯萊腓尼基語,意為「埋藏」,轉意為「埋藏的財富、礦藏」。
西班牙位於歐洲南部伊比利亞半島上。北瀕比斯開灣,西鄰葡萄牙,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東南和南臨地中海,東北與法國、安道爾接壤。
西班牙全國面積50.475萬平方公里。人口3765萬(1981年),其中西班牙人(卡斯蒂利亞人)佔72.8%,其次為加泰隆人,余為加利西亞人和巴斯克人。
西班牙全國劃分為50個省,省下設市(鎮)。首都馬德里。貨幣為「比塞塔」。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在少數民族地區通用其本民族語言。
西班牙人喜熱鬧, 健談爽直有禮貌;
舉止文雅有風度, 熱情誠摯善交道;
民族傳統重文明, 多數信奉天主教;
「十三」、「周五」很忌諱, 逢遇准無好徵兆;
當眾接吻為敗俗, 女無耳環受恥笑。
西班牙人非常健談。他們樂於談天閑聊,無論是鬥牛、政治或是文藝及生活瑣事,都是他們的好話題。他們搞社交活動一般總習慣在晚9點以後開展,尤其用餐,大多都愛很晚才舉行。西班牙婦女用扇子主要不是為了扇風涼快,而是通過用扇子做出各種動作來表達一些不便說出口的話: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半部遮起來時,這意味她在問:「你喜歡我嗎?」,或者說:「我愛你」;如若她一個勁快速地扇扇子,則表示「請離開我」;若她把扇子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那是表明「我非常想念你」;若把扇子在手中翻來翻去,等於告訴你「你太討厭了」;若把扇子收折起來,意為「你這個人不值得一愛」;若將扇子擲在桌上,等於告訴「我不喜歡你,我愛的是別人」;在男友面前打開扇子支著下巴頦,意為「我希望下次同你早點見面」。
西班牙人有一種特殊的求幸福習俗,逢遇除夕午夜的鍾聲一響,每個人都要吃下l2粒葡萄,以此預祝自己在新的一年裡的12個月中諸事如意。他們逢遇年節,總習慣手上拿一枚金幣,認為這樣會有福氣;窮人沒有金幣,也習慣手中拿個銅幣來代替。他們最愛石榴花,視其為富貴和吉祥的象徵,並尊其為國花。他們偏愛紅色、黃色,也喜歡黑色。認為紅色象徵吉祥、熱烈,黃色象徵高貴;明朗,黑色象徵庄嚴。西班牙北部的加利西亞人,男女地位一反常態,女人極有權威,無論是決定事情,還是參加社會活動、發表演說等都是女人,就連繼承遺產的權力也屬女人。
西班牙人在官方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慣行握手禮。他們親朋好友間的相見,通常情況下,男人要相互抱一抱肩膀;女人要輕輕樓一樓並親吻雙頰。
親密的男朋友在見面和告別時往往緊相擁抱。女人們則輕輕地擁抱並在兩頰各吻一下。
每天中午的siesta(西班牙語,午休)是家庭成員團聚並共進一天中的主餐的時間。從下午1點半到4點半大多數辦事處和商店都停業關閉。
只有觀看鬥牛賽才必須准時到達。
西班牙的一個奇特之處是晚飯的時間特別晚。飯店一般要到9點才開門營業,到11點左右才熱鬧起來。
應邀去赴宴時可以帶些鮮花(不要帶大麗花和菊花,因為人們把它們與死亡聯想在一起)。其他禮物可送各式點心。蛋糕和巧克力。
來賓有時也會收到禮物,應當馬上把包裝打開來。
交談
恰當的談話內容包括政治(但最好不要拿西班牙與美國作政治方面的比較)、體育運動和旅行。
不要議論宗教、家庭和職業。不要對鬥牛有所非議,鬥牛在西班牙不是一種運動,而是一種藝術。
西班牙人92.2%都信奉羅馬天主教,其他宗教有新教和猶太教。
西班牙人最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這些數字及日期都是很不吉利的,遇其將會有厄運或災難臨頭。他們不願談論宗教、家庭及個人工作等問題,更不願聽到有人說鬥牛活動的壞話。他們舉止文雅,對當眾對嘴接吻是看不慣的,認為這是極不雅觀的舉止,是傷風敗俗的行為。他們認為小孩在元旦那天打架罵人和哭啼都是不吉利的,是不祥的徵兆。因此,大人們在這天里為了換得孩子的笑顏,一般孩子提什麼要求他們都答應。他們忌諱大麗花和菊花,視這兩種花為死亡的象徵。在他們的國家裡。女人上街若不戴耳環,簡直就象一個正常的人沒有穿衣服一樣。
西班牙人以西餐為主,也樂於品嘗中國菜餚。他們對早、晚餐比較隨便,對午餐極為重視。他們喝湯不象中國人那樣愛喝熱湯,而卻喜歡喝冷湯。西班牙人一年l 2個月里,月月都有口福節:1月講究吃米飯、鰻魚餡餅、熏香腸等;2月大多吃蜜糖麵包卷、薄餅、飲酒、牛奶等;3月吃蝸牛、沙丁魚烹制的菜餚;4月吃燒乳豬、燒羊肉等;5月吃蘋果;6月吃燒牛肉;7月暢飲葡萄酒;8月燒螃蟹,烹火雞;9月吃草莓和葡萄;10月享受各種時令佳餚;11月食油炸餅、烤豬肉、香腸、野味品;12月慶除夕,喝預示來年萬事遂心的蒜瓣湯。
①注重 講究菜餚營養成份;注重菜餚花色及質量。
②口味 一般不喜歡太咸,愛酸辣味道。
③主食 以面為主,也吃米飯。
④副食 愛吃魚、羊肉、牛肉、豬肉(以及豬內臟)、蝦、螃蟹、火雞、蝸牛、火腿等;蔬菜喜歡洋蔥、辣椒、西紅柿、鮮蘑、土豆、豌豆等;調料愛用醋、橄欖油、胡椒粉、辣椒等。
⑤製法 對炸、煎、燒、炒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川菜、粵菜。
⑦菜譜 很欣賞烤肉、西瓜盅、烤乳豬、炸雛雞、脆鱈魚、炸龍蝦、炒雜燴、宮保雞丁、松鼠魚、干煎大蝦、鮮蘑素什錦、香酥肥鴨、雪耳燒素燴、三絲燕菜湯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 愛喝蘋果酒、白葡萄酒及啤酒,飼料喜歡礦泉水,咖啡及可口可樂 等,也喜歡中國龍井茶。
⑨果品 愛吃蘋果、石榴、檸檬、柑桔、草莓、葡萄、梨、桃、菠蘿、西瓜等新鮮水果;乾果愛吃杏仁、花生米等。
『捌』 你所不知道的蘋果酒的前世今生!
蘋果酒的歷史
關於埃及搬磚工的事跡由於年代久遠已無法考證,但是在14世紀的英國農場,那裡的農場主們卻是真真的將Cider,即蘋果酒作為工資的一部分大大方方地支付給工人,工人們每天大約能獲得兩升蘋果酒,最多可以用來代替五分之一的工資。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到1887年。
看著英國人民沉迷蘋果酒日漸消瘦,英國政府終於忍不住通過了一項新的交易法案,將拿蘋果酒抵扣工資的方式廢止,所有的工資必須以貨幣的形式發放給工人。至此,蘋果酒正式結束了500年作為硬通貨的歷史。
家庭裝蘋果酒(一瓶約2品脫)
直到今天,英國的蘋果酒人均消費量依然「熊」居全球第一,蘋果酒是英國酒吧飯店的酒單必備,也是酒類專賣店的常客。英國本土有將近500家蘋果酒製造商,超過350種釀酒蘋果,這甚至比啤酒的種類還有多。英國蘋果酒年產量為50萬噸左右,佔了整個歐洲60%以上,也算是全球生產蘋果酒的扛把子,甚至超過了將蘋果酒引入英國的法國。而法國作為老牌的葡萄酒生產國,酒桌上葡萄酒的頭牌地位確實極難撼動。
諾曼底的蘋果酒酒農
公元前55年,羅馬人入侵大不列顛時,為了讓退伍軍人能定居下來,最後竟然在英國建起了蘋果園,額,夠拼的。當時的思路大概是:喝斷片兒就不會吵著回家了。。。然而說到蘋果酒真正紮根於英國的契機,則不得不說說歷史上著名的Norman Conquest,諾曼征服事件(公元1066年,也埋下了之後英法百年戰爭的導火索)。
諾曼底公爵威廉,後加冕為英國國王—征服者威廉一世William the Conqueror,在他對英國的統治期間,不僅推進了英國的封建化過程,也大大推動了蘋果酒產業在英國的發展。在法國人帶來了適合釀酒的蘋果品種Pearmain和Corstard等後,肯特郡,薩默塞特和漢普郡等地的蘋果園也開始逐漸配備了自己的壓榨機。
隨之而來還有古英語的發展進入了低谷,法語成為了諾曼征服後的官方語言,英語中開始夾雜大量的法語詞彙(多為政治,法律,宗教和食品方面的詞),從英語中的蘋果酒Cider一詞的拼寫亦不難看出法語詞Cidre的原身。
征服者威廉一世William the Conqueror與他的迷の發際線
關於蘋果酒的起源,通常認為它是最早出現於公元1世紀的Pliny時代的地中海盆地,是人們在保存蘋果汁過程中不經意得到的一種飲料(我才不會說是不小心把好好的蘋果汁給放壞了…感覺有葡萄酒既視感?)。公元2世紀,蘋果酒逐漸流行到了歐洲,在公元4世紀時,St. Jerome用「Sicera」(拉丁語,意為醉人的飲品)來描述蘋果汁製作出的這種含酒精飲料。
傳統發酵中的蘋果酒(博物館模型)
但它的真正興盛在是在中世紀早期(公元8世紀)的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地Normandie和布列塔尼Bretagne地區,以及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Basque,它臨近和法國交界的比利牛斯山脈,巴斯克菜系亦深深的影響著法國西南部的飲食習慣。
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區
向來把法國地圖當葡萄酒產區圖來畫的作者發現,在臨近大西洋的西北角(著名的盧瓦爾河谷下方),似乎並沒有什麼葡萄酒酒庄出沒。而究其原因則是當地潮濕多雨的氣候並不適宜生產高品質的葡萄酒(作者在諾曼底的蘋果酒酒庄實習一個暑假之後神奇的捂白了…再看著從葡萄園出來的小夥伴們黑成炭,心情真是美如畫),當地修道士機智的發現蘋果也能釀出來各種各樣香醇的美酒。
看來各國修道士除了天天念經似乎都特別鍾情於釀酒這一副業,得空就倒騰倒騰酒,比如葡萄牙修道士研發出來的櫻桃利口酒Ginja:聖誕特輯 | 除了煮紅酒,今天還可以喝什麼。於是甜甜的酸酸的,有營養味道好,還帶汽的低度(通常在2-8度)蘋果酒就慢慢流行開來,最終走向了它的人生巔峰——成為全球產量第二的果酒(僅次於葡萄酒)。
玲琅滿目的蘋果酒Cider
釀酒蘋果
蘋果作為溫帶水果之王,種類繁多,可按其用途分為鮮食蘋果(法語:Pomme de table),釀酒蘋果(法語:Pomme à cidre)及烹調蘋果(法語:Pomme à cuire)。中國的蘋果總產量佔全球的一半,可謂當之無愧的蘋果王國,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鮮食蘋果。
常見的19種鮮食蘋果
在法國僅僅是用於釀酒的蘋果品種就又800多種,其中常見的的有500多種。能被稱為釀酒蘋果,需要考慮Brix,比重,單寧含量,總酸及出汁率等多項因素。在釀酒蘋果的大家庭中,按照各自的特長,我們可以簡單粗暴的將它們分為三大幫派:
• 甜蘋果(法語:Pomme douce):掌管蘋果酒的酒精及殘糖含量
• 酸蘋果(法語:Pomme acide):掌管蘋果酒的酸度,保證酒體的糖酸平衡
• 苦蘋果(法語:Pomme amère):掌管蘋果酒的單寧等多酚含量,在品嘗者口中撐起一片天
因此,要釀出一瓶口感平衡的蘋果酒,僅靠單一品種的蘋果是幾乎不可能的。例如在法國,就對各產區不同種類的蘋果酒的品種及其比例作出了規定(類似AOP葡萄酒對品種的要求),因此市面上買到的蘋果酒中至少含有2種或2種以上的蘋果。
酒農將不同蘋果混合壓榨
蘋果酒的分類及其工藝
按照蘋果酒的甜度:
•甜型(Doux):酒中殘糖高於42g/L,通常酒精度數在2到3度之間
•半干型(Demi-sec):酒中殘糖在18到42g/L,通常酒精度數在3到4度之間
•干型(Brut):酒中殘糖在18g/L以下,通常酒精度數在5到6度之間,個別甚至能達到8度
作者實習酒庄的Brut,Demi-sec和Doux型3款蘋果酒(從右至左)
按照蘋果酒的顏色:
•普通蘋果酒Cidre:受到不同壓榨果汁的方式,發酵工藝及原料的影響,酒體的顏色到從淡黃到金琥珀甚至深褐色
•桃紅蘋果酒Cidre Rosé:桃紅蘋果酒因為採用了少數能浸漬出淡淡紅色的釀酒蘋果品種,酒體顏色呈現出清新脫俗的淺桃紅色,產量稀少,實屬Cider中的賣萌裝逼兩不誤的利器
高顏值的桃紅蘋果酒
不過,也有「無良」商家將正常蘋果酒脫色之後加入覆盆子糖漿勾兌,作者不幸嘗到一次,Demi-sec左右的甜度,講真作為覆盆子味兒的蘋果酒來說簡直無懈可擊。
某覆盆子味兒的桃紅蘋果酒
按照蘋果酒的釀造工藝:
•傳統工藝釀造的蘋果酒:分揀蘋果—切碎去核—榨汁—清汁低溫發酵—澄清過濾—(陳釀)—調配勾兌—裝瓶前人工充入二氧化碳(講人話就是:白葡萄酒發酵工藝多了一個充二氧化碳的步驟)
事實上,陶瓷廣口杯才是法國品嘗蘋果酒的傳統容器
需要注意的是,蘋果不像葡萄屬於漿果類易於壓榨出汁率高,因此需要在壓榨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在相對密閉的環境中切碎。但是無論我們如何的小心翼翼,蘋果是公認的特別容易氧化,因此蘋果酒和白葡萄酒比起來似乎永遠都深了一個色調(亦可參考水晶葡萄和蘋果汁的顏色差別)因此這個人工充二氧化碳步驟,有人猜測除了口感的需求,也許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防止蘋果酒被氧化,因此市面上的蘋果酒都是有氣泡的,只有極少數無氣的(請自行腦補蘋果汁氧化褐變後,華麗麗的霧霾金)。
每年收獲季時熱火朝天的壓榨場面
•蘋果酒中的高檔貨:傳統法蘋果酒
對於全球第一矯情的法國人來講,人工充入二氧化碳的蘋果酒顯然是不夠高大上的。隨著精釀啤酒之風刮遍大江南北,通過借鑒香檳的瓶內二次發酵工藝,讓蘋果酒也能優雅的瓶內二次發酵產生氣泡。然而人在做天在看,用這種方法生產出來的蘋果酒再適當的陳釀一陣子,價格也搖身一變翻了兩三翻兒。
採用香檳發酵法的蘋果酒
蘋果酒自然也不是法國人的專利,英國、南非、美國、澳洲等地都有大量出產Cider,其中著名品牌就包括來自南非的Savanna干型蘋果酒,這款蘋果酒,歷經三重過濾、兩次冷卻,最終萃取保留蘋果汁中最為精華的部分,100%封存蘋果的天然果香,要不要猜猜看是用哪種釀酒蘋果製作的?
Savanna干型蘋果酒
除了上述蘋果酒外,在法國Calvados地區,人們將蘋果汁蒸餾之後,生產出了聞名世界的蘋果白蘭地。喝不了烈酒的萌妹紙們也不要走開,不妨試試在你們的香草冰淇淋里加一點兒Calvados蘋果白蘭地,撒上些杏仁碎,淋上巧克力醬,味感就立即豐富了起來。老司機們則可以聽著「美酒加咖啡」,在這寒冷的冬天在家照著Irish Coffee的做法調一杯Normandy Coffee,再配上一小塊Nutella松餅,也是挺愜意的。
用於煮愛爾蘭咖啡的裝備
正如葡萄酒世界中有干邑白蘭地和夏郎德皮諾酒Pineau des Charentes,蘋果酒中亦有卡爾洛斯Calvados白蘭地和Pommeau利口酒。後者均是向未發酵/正在發酵果汁中加入對應的白蘭地而得到的加強型利口酒。酒精度數在18度左右的Pommeau,擁有濃郁的果香和甜蜜的口感,猶如蘋果酒中的女漢子,柔中帶剛,飯前一小杯胃口好,飯後一小杯配甜點,實屬居家旅行必備良酒。
蘋果酒白蘭地
最後要隆重介紹蘋果酒家族中的冰山美人—冰蘋果酒(法語:Cidre glace),它的原料需要在零下4度的環境中通過結冰的方式脫去部分水分,所以「冰蘋果」的含糖量比普通蘋果更高,才能夠不加糖不加濃縮果汁的情況下生產出天然的甜型酒。怎麼樣?聽上去是不是就覺得挺高冷的,放心,它喝起來也一樣挺冷的(⚠️因為通常冰酒含糖量較高,適宜的飲用溫度相對偏低,在6到8度左右)。
寒冬中,手工采蘋果的工人
『玖』 為什麼在歐美地區非常流行的蘋果酒,在國內卻鮮為人知
蘋果酒在國外賣的很火,想不到國內也有了,滿枝林這個牌子我朋友最近賣了一箱,我喝了一瓶,比國外的還好喝。
『拾』 蘋果白蘭地的簡介
這種辛辣的蘋果白蘭地叫做Calvados。雖然世界上有很多種蘋果蒸餾酒,但沒有哪一種比得上Calvados。這種以諾曼底地名命名的蒸餾酒是採用蘋果汁液釀造的。
幾個世紀以前,法國的諾曼底(Norman)和布里多尼人(Breton)曾經採集當地的野果來釀造果酒。公元八世紀查里曼大帝(Charlemagne)上台後,他頒布了一部關於蘋果酒的法律。蘋果被視為農作物種植,而且有專人職守。「蘋果酒」(Eaux-de-vie de sydre)的第一次出現是在1553年一個叫Gilles de Gouberville的諾曼底人寫的日誌中。他在日誌中記錄了一個從圖蘭(Touraine)來的年輕人如何教會他從葡萄酒中蒸餾出白蘭地。他認為這種方法可以同樣適用於蘋果,於是發明了後來在諾曼底流行的蘋果白蘭地。Gouberville的第一次蒸餾是在一個玻璃蒸餾器中,用梨酒蒸餾白蘭地也大約出現在這個時期。
當諾曼底人發明新飲料的時候,西班牙人正在忙於和英國人在諾曼底交戰。盛怒於天主教徒瑪麗女王被處死事件,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在1588年派出他的無敵艦隊(Armada)與英國作戰。有一艘戰船El Calvador在諾曼底海灘觸礁擱淺了。戰船雖然最終沒有逃脫沉沒的結局,但是它的名字卻被流傳下來。後來,諾曼底成了法國管轄地,並在1790年把那個沉船的地方由El Calvador改成了Calvados。1944年,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成功後不久,Calvados就成了美國大兵們的第一個禮物。從十六世紀被發明後,這種蘋果白蘭地一直受到當地人歡迎。但直到十九世紀才獲得了法國政府的正式承認。這一地區最好的蘋果來自Pays d』Auge,這里也是唯一獲得法國酒類認證體系(AOC)承認的地區。所有的Calvados都必須先送交一個品嘗協會認定後才能上市銷售,而且所有的生產細節也都在嚴格管理之下。
蘋果白蘭地在美國又被稱作Applejack,但是它的陳釀期比較短。這種蘋果白蘭地來自Laird公司,其創始人曾經跟隨華盛頓參加過革命戰爭(Revolutionary War)。品嘗蘋果白蘭地和干邑白蘭地的方法一樣,你需要一個鬱金香型的杯子握在手心裡搖動。當然,你也可以採取諾曼底人的傳統喝法:在正餐前喝上一大杯,來給食物騰點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