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直布羅陀怎麼了
⑴ 西班牙為何不敢武力收復直布羅陀海峽
西班牙收復的是直布羅陀,而非是直布羅陀海峽,這個海峽的海域屬於國際航道,各國船隻均可以無害通過。這片海域的主權存在爭議,包括西班牙對於英國所主張的直布羅陀3海里區域提出異議,而摩洛哥對於西班牙位於非洲的飛地休達和附近幾座小島提出了主權主張。可以說這一塊區域的情況是十分復雜的。
那麼直布羅陀問題是如何產生的?
爭議最初源於1704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期間,英軍趁機佔領了直布羅陀。在1713年所簽署的《烏得勒支條約》中,西班牙新波旁王朝為了換取英國承認其合法地位,被迫割讓直布羅陀給英國。英國也成功在這一戰略水道立足。在1830年英國宣布直布羅陀為其殖民地。然而二戰之後,英國實力大幅削弱,國際殖民地獨立運動風起雲涌。直布羅陀地區也被聯合國列為非自治領土。西班牙也很早就一直宣稱對直布羅陀享有主權。弗朗哥政府為了逼迫英國就範,甚至在1954年限制對直布羅陀的淡水供應。英國方面表面主張非殖民化,而卻把皮球踢給了直布羅陀,鼓動其進行公民自決是否回到西班牙或者獨立。結果顯而易見1967年和2002年兩次公投均支持留在英國治下。2019年英國脫歐談判中,西班牙甚至還想以次為籌碼逼迫英國妥協,然而最終放棄。
那麼西班牙為何不採取武力方式奪回直布羅陀?
西班牙不是不敢,而是曾經兩次嘗試用武力收復直布羅陀,但是卻均以失敗告終。第一次是在1727年西班牙與英國戰爭中,西班牙軍隊圍攻直布羅陀五個月,未能拿下,史稱「第十三次圍攻」。第二次是發生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西班牙在法國的鼓動下對英國宣戰,再次圍攻直布羅陀,然而最終同樣以失敗告終。兩次圍攻失敗,也最終讓日後的西班牙政府放棄了武力的想法。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雙方之間的實力過於懸殊,英國已經成為世界殖民帝國,而西班牙卻日漸衰落。英國對於直布羅陀及其看重,在該地建立有海軍基地,駐扎有重兵。現在雖然英國已經不復當年,然而的國際關系也已經發展,對於兩個現代文明國家而言,解決領土爭端的方式早已經排除了軍事手段,更何況西班牙和英國還都是北約盟友。
直布羅陀將會與馬爾維納斯群島問題一樣,無限期拖延下去。因為土地本身原住民的國家和民族認同經歷發生改變,而保留英國海外自治領土的特殊地位,本身可以為自己的發展爭取更多的靈活空間。直布羅陀當地是國際重要的避稅場所、走私天堂,這些灰色產業鏈給當地帶來了不菲的收入,而地區人均GDP也是英國本土的將近一倍。他們自然是不願意回歸西班牙。
⑵ 直布羅陀海峽屬於英國還是西班牙,兩國有哪些歷史糾葛
剛開始屬於西班牙,後來西班牙割讓給英國了。
但是,隨著其他國家的崛起,他們不服氣西班牙了,開始和西班牙爭奪霸權地位。1588年,為了捍衛其霸權地位,開始征服英國,結果,英國憑借其炮兵優勢和良好的天氣襲擊了無敵艦隊,導致了無敵艦隊的殲滅,西班牙也因此失去了海上霸權地位。 在過幾年以後法國擊敗西班牙,這導致西班牙喪失了軍事優勢。自那時以來,西班牙一直很難與英國,法國和其他國家競爭世界霸權。隨後英國利用西班牙的內戰,直接佔領了直布羅陀半島,最後西班牙政府將直布羅陀半島割讓給了英國。
⑶ 直布羅陀(英、西爭議)簡介
直布羅陀,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的城市和港口。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端沿地中海沿岸的一狹窄半島上,以一地峽與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羅陀區相連,瀕臨直布羅陀海峽。在直布羅陀海峽東端的北岸,扼大西洋和地中海交通咽喉,南對西班牙的北非屬地休達市,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直布羅陀海峽長90公里,寬12公里至43公里,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唯一的海上通道。
直布羅陀半島大部分是陡峭延綿的石灰岩山地,被稱為直布羅陀岩峰。其南端有兩塊台地,一塊稍高的台地由遠古時代的海浪沖積而成,海拔約90米~125米,被稱為風磨台地,直布羅陀城即位於此。較低的歐羅巴台地,海拔15米~30米。
屬地中海氣候,冬季平均溫度為12℃~18℃,夏季為13℃~29℃。
經緯度:緯度:北緯36°07』 經度:西經5°22』
電話區號:國家區號:+350(英國)
公元711年,北非的穆斯林在柏柏爾人塔里克帶領下開始征服西班牙的壯舉。他們從北非渡海北上,在西班牙海岸登陸,登陸地點就是現在的直布羅陀——Gibraltar。Gibraltar一詞來自阿拉伯語「Jebel Tarik」,意思是「塔里克之山」。其中Gibraltar的前半部分「Gibral」取自阿拉伯語Jebel(山),後半部分「tar」取自穆斯林首領塔里克的名字——Tarik。當年的「塔里克之山」今天依然矗立在直布羅陀的海岸,其實它是一塊佇立在海邊的巨大岩石。
直布羅陀曾發現過尼安德特人化石,而之後則一直沒有很多人類遺跡。
古時,直布羅陀是北非腓尼基人的聚居地,在公元前二世紀被羅馬帝國征服。西羅馬帝國滅亡後,部分哥特人和當地伊比利亞人和摩爾人(主要是腓尼基人後代)爭奪此地。
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時從直布羅陀登陸,直布羅陀成為北非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侵略歐洲的踏腳石。一部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半島南部(包括了直布羅陀半島),成立了若干小國並接受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存,在十一至十五世紀時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抗擊要統一信仰的北非穆斯林侵略時,和一部分混血和信奉伊斯蘭但寬容基督教的歐洲摩爾人聯手,驅逐侵略者。
1410年直布羅陀被西班牙人收復,1501年正式納入西班牙版圖。西班牙國勢強盛後,西班牙對直布羅陀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採取驅逐或強逼改宗的政策,而很多人即使改宗後仍被逼遷到北非的摩洛哥。
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無嗣,囑由法國波旁王族繼承西王位。1700年卡洛斯二世死後,法國王路易十四之孫菲力普被宣布為西國王。但卡洛斯二世的外甥、奧地利查理大公按哈布斯堡王族的血緣關系也要求繼承王位。由此引震1701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英國和荷蘭支持查理大公,其聯軍於1704年攻佔直布羅陀,並建立軍事要塞。1713年交戰雙方簽訂烏德勒支和約,承認了菲力普的西班牙國王地位,但作換條件,直布羅陀被割讓給英國。
英佔直布羅陀後,驅逐了原有的西班牙居民,從外地大量移民,不少義大利人和英國人也開始遷入,部分摩洛哥人也迴流充實了當地人口。
1830年,直布羅陀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和主要海軍基地。此後,直布羅陀的一切軍政事務均由英國王室委派的總督統管。
1909年,英國在直布羅陀與西本土之間的中立地帶修築軍事基地和機場並設柵欄,形成現今的邊界。然而西班牙從未放棄收復直布羅陀的要求,一直聲稱擁有直布羅陀主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班牙加強了收復活動。
1961年,英國和西班牙就直布羅陀問題開始對話。
1964年,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員會認為「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的條約適用於直布羅陀」,要求英西兩國政府談判解布羅陀爭端。
1966年,聯合國大會又通過決議,「加快直布羅陀非殖民化」。英國拒絕談判,並推行直布羅陀「自治」。
1967年,英國在直布羅陀舉行了歸屬問題的公民投票,當地大多數居民贊成直布羅陀繼續歸屬英國。聯大通過決議指出這次公民投票違背了聯合國決議,再次敦促英西舉行談判。
1969年,直布羅陀議會通過新憲法 ,宣稱直布羅陀是「 是英國的一部分」,在「沒有完全充分表達民意的公民投票的情況下,直布羅陀不應交給他國」。西班牙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同年封鎖邊界,撤走在直工作的工人,中斷與直的通訊和交通聯系,禁止英國飛機飛越西領空,使直布羅陀成為孤島。
1981年,英國授予直布羅陀居民完全的英國國籍,使西英爭端更為復雜。
1982年,西班牙工人 社會 黨執政後,英西雙方採取一些改善關系的措施。1984年11月,英方首次表示同意談判包括直布羅陀主權在內的各種問題。西班牙同意從1985年起完全開放直布羅陀邊界。
1985年2月,西政府宣布開放直布羅陀邊境及西本土與直布羅陀的陸海通道,英國則宣布給予西班牙人在直布羅陀工作、居住和購買房地產的權利,隨後兩國外交大臣在日內瓦舉行會談。英方強調它對直布羅陀擁有合法主權,有烏得勒支和約為憑,而且應尊重直布羅陀人的意願。西班牙政府指出和約只規定直布羅陀的城堡、港口和防禦工事等地面建築物讓與英,但未割讓領土管轄權。在以後舉行的有關直問題的談判中,雙方未能在直的歸屬問題上取得進展,但就其他一些問題達成了協議。
1987年12月,英西兩國政府達成《關於共同使用直布羅陀機場的協議》。西班牙外交大臣認為這是西班牙恢復對直主權進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由於直布羅陀當局有不同意見,上述協議尚未實施。
1991年3月18日,英國撤走其駐扎在直布羅陀的最後一個營的陸軍,正式將直布羅陀的防務移交由當地人組成的團隊,從而結束了英國在這個地區長達287年的軍事存在。
1993年,英國和西班牙外交大臣開始討論直布羅陀的未來地位問題。
1997年1月和12月,西英兩國外交大臣分別在馬德里和倫敦舉行了第10輪和第11輪關於直問題的會晤,西方提出了西英長期(不低於50年)共同享有直布羅陀主權的新方案,但被英方拒絕。此後,兩國又就這一問題進行多次討論,但一直未能消除分歧。同年6月,直當局向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提出將尋求從英國得到更多的自治權,享有類似海峽群島與英國的特殊關系。
2000年4月,西英兩國政府就直布羅陀問題達成一項協議,明確英政府是處理直涉外事務的惟一政府。
2001年11月,西英兩國外交大臣舉行正式會談,雙方同意今後達成一項涵蓋有對外合作與主權等重大問題的全面協議,共同致力於讓直享有更大的自治權,同時重申邀請直首席部長參與談判。
2002年7月,英國初步表示同意西班牙提出的主權共享方案,談判取得了一定進展。11月7日,英國屬地直布羅陀就其主權歸屬問題舉行了全民公決。99%以上的直居民反對英國與西班牙共享直布羅陀主權的計劃。西英兩國都明確表示對直公投結果不予承認。雖然這次公決的結果並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它表明,英西兩國300年爭執不下的直布羅陀主權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從此西英有關談判陷於停滯狀態。
2005年12月8日,英國、西班牙和英屬直布羅陀在英國肯特就直布羅陀歸屬問題進行新的磋商。這是直布羅陀 歷史 上第一次以獨立一方參加有關會談。此前,英國和西班牙曾將直布羅陀方面納入英國談判一方參與談判,但一直遭到直布羅陀的反對和抵制。
直布羅陀的歸屬問題迄今沒有解決。
直布羅陀作為英國的海外領地,最高元首為英國女王伊莉沙白二世。由英國王室委派總督兼駐軍司令代其在當地履行職務,負責涉外事務、防務和治安。英國負責直布羅陀的國防、外交、以及維持治安和財政穩定。
總督不直接參與直布羅陀的管理,是形式上的政府首腦,主要職權為任命政府各主要官員和負責治安,也負責督導皇家直布羅陀警察。下設直布羅陀委員會。總督任該委員會主席,成員由包括首席部長在內的5名部長和4名前政府官員組成。部長會議主管內務,擔任政府職能,負責具體行政事務,由首席部長,工貿部長,教育、殘疾人、青年和消費事務部長,內政部長, 旅遊 、貿易和港口部長, 社會 事務部長、就業、培訓、建築和勞動部長以及環境和衛生部長組成。直布羅陀首席部長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
直布羅陀議會稱為代表大會,是一個由議長、2名前政府官員和15名在大選中產生的代表組成的立法機構。總部位於約翰·麥金托什廣場。議會由選民直選產生。議長由總督任命。在大選中獲得多數票的政黨最多隻能擁有8個席位。代表大會除防務和外交外擁有廣泛的權力。
由於直布羅陀面積細小,議會沒有把直布羅陀分為獨立選區。所有議員都代表直布羅陀全體人民。在通過大選產生的15個議席中。
司法系統包括上訴法院、最高法院、初審法院和地方法院。
英軍主導直布羅陀的經濟,海軍船塢製造大量經濟活動。但過去二十年,英軍對直布羅陀經濟的影響力急劇減少。
直布羅陀的經濟以服務性行業為主。其中以金融和 旅遊 業為最重要,不少英國銀行和國際銀行在當地設有辦事處,直布羅陀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當地不設利得稅等稅收,這吸引不少書本生產商和網上 游戲 商前來直布羅陀。
主要出口市場分別為:法國(19.4)、西班牙(14.1%)、土庫曼(12.1%)、瑞士(11.7%)、德國(10.1%)、英國(9.1%)和希臘(6.8%)。進口主要來自:西班牙(19.9%)、俄羅斯(18.4%)和英國(10.8%)。
直缺乏自然資源。經濟主要依賴對歐盟國家的貿易。主要進口石油產品、食品和製成品,轉口石油產品、製成品和煙酒;主要貿易夥伴是英國,其次為西班牙、日本和荷蘭。
對5~15歲少年兒童實行義務教育。11所公立小學和2所中學,在校學生4988人、教職員309人;另有1所技校及一所特殊教育學校。有2家醫院,244個床位。共有6種報刊,其中種日報和5種周報。直布羅陀電台用英、西兩種語言播出節目。電視台全天播放英語節目。
每天有航班來往馬德里及倫敦格域機場。
直布羅陀機場設於與西班牙的邊界旁,基於地理上的限制,其跑道長度很短,只能供中小型飛機升降(如波音737、空中客車A320等),直布羅陀唯一過境道路須通過跑道路面,故每當有航班升降時,鐵路型的道口欄桿便落下封閉道路讓飛機安全通過,禁止車輛通行。故這是世界上僅有的跑道平交道(有時充當一條公路,有時又成為一條跑道。)。
有渡輪前往北非摩洛哥的丹吉爾市,航程約80分鍾。
直布羅陀沒有鐵道接駁,旅客一般須步行過境到西班牙的利尼亞乘搭地區巴士前往阿爾赫西拉斯市,再轉乘西班牙國鐵火車。
直布羅陀為英國屬地,早期道路行駛方向為靠左行駛。1929年起為了方便往來,與西班牙道路系統整合,改為靠右行駛。
直布羅陀市內設有數條巴士線,並設有觀光性質的10號紅色雙層巴士線前往市中心,車資可用歐元或英鎊繳付。
市內有長途巴士站,但班次不多,旅客一般會搭乘西班牙利尼亞的長途巴士站前往其他地方。
⑷ 為啥西班牙從英國手裡收不回直布羅陀
這是因為西班牙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根本不足以支撐及打敗英國,而且英國也能夠進一步加強防範,能夠佔領直布羅陀。西班牙曾經是一個特別強大的國家,而且也能夠佔領更加廣泛的地域,能夠不斷提高經濟俄軍事實力,從而佔領更多的領土。
雖然西班牙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是西班牙在英國崛起之後的確處於劣勢地位,並且不一定能夠成功戰勝英國。即使英國佔領了西班牙的領土,西班牙仍然不能夠收回被佔領的領土。為什麼西班牙從英國手裡收不回直布羅陀?我認為原因有三個:
一、西班牙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弱於英國。
西班牙之所以無法收回直布羅陀,就是因為西班牙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是比較弱的,而且相對於英國來說,西班牙絲毫沒有優勢。即使西班牙能夠培養更多的軍事人才,並且能夠發揮規章制度的作用,能夠擁有訓練有素的軍隊,仍然不能夠戰勝英國,所以無法收回該地。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三個原因。
⑸ 直布羅陀原屬西班牙,為何卻被英國佔領呢
翻開歐洲地圖,我們會發現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的直布羅陀,並非是西班牙的領土,而是標記著「英佔」,也就是英國佔領的地區。直布羅陀面積很小,只有6543平方公里,三面臨海,北面與西班牙相鄰。其實直布羅陀原來就是西班牙的領土,那它為何又被英國占據,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其實這件事要怪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話說1700年,路易十四得到了一個好消息,他的妻弟,(也是他的侄女婿)、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病重。妻弟病重怎麼能說是好消息呢?原來卡洛斯二世在臨死前,立下遺囑,將西班牙的王位傳給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腓力。一想到能控制西班牙,路易十四怎能不高興呢?
1713年4月,英國、法國等國《烏德勒支和約》。條約規定,各國承認路易十四的孫子腓力五世為西班牙國王,但是腓力五世必須放棄對法國王位的繼承,法西兩國永遠不合並。作為交換條件,西班牙將直布羅陀和米諾卡島給英國。在這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最大的贏家當屬英國,它不僅維持了自己的霸主地位,還獲得了不少利益。
⑹ 直布羅陀是哪個國家
直布羅陀是英國的海外屬地。
直布羅陀(英語:Gibraltar)是14個英國海外領土之一,也是最小的一個,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末端,是通往地中海的入口。
直布羅陀面積約為6平方公里,北接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加的斯省,是英國與歐洲大陸陸地接洽的唯一地區。直布羅陀巨岩是直布羅陀主要的地標之一。1713年,西班牙將直布羅陀割讓給英國,此後300年直布羅陀一直受著英國的統治。
名稱由來
公元711年,北非的穆斯林在柏柏爾人塔里克(Tarik)帶領下開始征服西班牙的壯舉。他們從北非渡海北上,在西班牙海岸登陸,登陸地點就是現在的直布羅陀——Gibraltar。
Gibraltar一詞來自阿拉伯語「JebelTarik」,意思是「塔里克之山」。其中Gibraltar的前半部分「Gibral」取自阿拉伯語Jebel(山),後半部分「tar」取自穆斯林首領塔里克的名字——Tarik。
當年的「塔里克之山」今天依然矗立在直布羅陀的海岸,其實它是一塊佇立在海邊的巨大岩石。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直布羅陀
⑺ 西班牙為何始終收不回直布羅陀
因為西班牙並沒有能力和英國進行對抗,所以直布羅陀現在也一直並沒有被收回,雖然直布羅陀是西班牙的領土,但是由於現在直布羅陀的地位相當重要,所以英國絕對不可能對於這樣一塊重要的區域放手。然而由於西班牙這幾年的經濟出現了嚴重的下滑,所以導致西班牙並沒有任何能力收回直布羅陀。
所以我們看到西班牙始終沒有收回直布羅陀,不是因為西班牙不想收回,而是因為西班牙沒有能力收回。
⑻ 西班牙為何不敢武力奪回直布羅陀
從1713年到現在,已經過去300多年的時間了,但難道西班牙就沒有想要收回直布羅陀嗎?西班牙是想這問題的,不過無論從哪一方面考慮,西班牙都沒有收回直布羅陀的實力和條件,尤其是軍事實力。
西班牙是因為沒有軍事實力和科技力量,所以才沒有收回直布羅陀,軍事實力一就是解決,解決領土問題的重要因素,發展軍事實力才可以有更多的決定權 。
⑼ 西班牙屢次索要直布羅陀,為何英國人卻拒不歸還
直布羅陀是西班牙的地盤,後來被英國統治者占為己有。直布羅陀連接地中海與大西洋,可以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海峽要沖。西班牙人屢次向英國索要回直布羅陀,但是為何英國人拒不歸還呢?
直布羅陀的地理位置十分具有優越性。直布羅陀是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唯一出海口,所以英國肯定會搶占這個領域。在軍事領域方面,占據了直布羅陀這個軍事要位,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就無法穿越大西洋。目前他們到達大西洋肯定會給英國上交稅費,無論是軍事還是商業原因,英國都不會把這個地方還給西班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