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怎麼稱呼別人
1. 稱呼禮儀的原則是什麼
稱呼禮儀的原則是什麼
你了解稱呼禮儀的原則是什麼嗎?稱呼禮儀在生活中是最常用的,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稱呼禮儀的原則、要點是什麼。我已經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稱呼禮儀的原則是什麼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稱呼禮儀吧。
稱呼禮儀的原則是什麼1
稱呼的原則
在商務交際中,人際稱呼很有講究,須慎重對待。人際稱呼的格調有文野雅俗高下之分,它不僅反映人的身份、性別、社會地位和婚姻狀況,而且反映對對方的態度及其親疏關系,不同的稱呼內容可以使人產生不同的情態。在交際開始時,只有使用高格調的稱呼,才會使交際對象產生交往的慾望,因此,使用稱呼語時要遵循如下三個原則:
① 禮貌原則。
這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之一。每個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合乎禮節的稱呼,正是
表達對他人尊重和表現自己有禮貌修養的一種方式。交際時,稱呼對方要用尊稱。現在常用的有:「您」--您好,請您… … ;「貴」--貴姓、貴公司、貴方、貴校;「大」尊姓大名、大作(文章、著作) ;「老」張老、郭老、您老辛苦了;「高」高壽、高見;「芳」芳名、芳齡等。在交際場合對任何交際對象都忌用渾號、綽號。
② 尊崇原則。
一般來說,漢族人有崇大崇老崇高的心態,如對同齡人,可稱呼對方為哥、姐;對既可稱「叔叔」又可稱「伯伯」的長者,以稱「伯伯」為宜;對副科長、副處長、副廠長等,也可在姓後直接以正職相稱。
③ 適度原則。
許多青年人往往對人喜歡稱師傅,雖然親熱有餘,但文雅不足且普適性較差。對理發師、廚師、企業工人稱師傅恰如其分,但對醫生、教師、軍人、幹部、商務工作者稱師傅就不合適了,如把小姑娘稱為「師傅」(與對尼姑的稱呼「師父」同音)則要挨罵了! 所以,要視交際對象、場合、雙方關系等選擇恰當的稱呼。在與眾多的人打招呼時,還要注意親疏遠近和主次關系。一般以先長後幼、先高後低、先女後男、先親後疏為宜。
稱呼禮儀的原則是什麼2
稱呼的方式
稱呼的方式有多種:姓名稱呼——— 如「張三」 、「李四」 、「王娟」等。姓名稱呼一般適用於年齡、職務相仿,或是同學、好友之間,否則,就應將姓名、職務、職業等並稱才合適,如「張三老師」 、「李四處長」 、「王娟小姐」等。職務稱呼——— 如「王經理」 、「汪局長」等。職業稱呼——— 如「老師」 、「空姐」 、「乘務員」 、「醫生」 、「律師」 、「營業員」等。擬親稱呼——— 如「唐爺爺」 、「汪叔叔」 、「胡阿姨」等。一般稱呼——— 如「先生」 、「夫人」 、「太太」 、「小姐」 、「同志」等,這是最普遍、最常用的稱呼。在涉外活動中,按照國際通行的稱呼慣例,對成年男子稱先生,對已婚女子稱夫人、太太,對未婚女子稱小姐,對年長但不明婚姻狀況的.女子或職業女性稱女士。這些稱呼均可冠以姓名、職稱、銜稱等。如「布萊克先生」 、「上校先生」 、「護士小姐」 、「懷特夫人」等。對部長以上的官方人士,一般可稱「閣下」 、職銜或先生。如「部長閣下」 、「總統閣下」 、「總理先生閣下」等。但美國、墨西哥、德國等沒有稱「閣下」的習慣,因此對這些國家的人士可以「先生」相稱。對日本婦女一般不稱「小姐」 、「女士」而稱「先生」 。君主制國家,按習慣稱國王、皇後為「陛下」 ,稱王子、公主、親王為「殿下」 ,對其他有爵位的人,可以其爵位相稱,也可稱「閣下」或「先生」 。對有學銜、軍銜、技術職稱的人士,可以稱他們的頭銜,如某某教授、某某博士、某某將軍、某某工程師等。外國人一般不用行政職務稱呼別人,不稱「某某局長」 、「某某校長」 、「某某經理」等。社會主義國家之間,可以稱職務或同志。在美國,人們常把直呼其名視為親切的表示,只是對長者、有身份地位的人例外。
了解姓名特點,記住對方姓名
美國交際學家戴爾· 卡耐基說:「一個人的姓名是他自己最熟悉、最甜美、最妙不可言的聲音。在交際中,最明顯、最簡單、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記住人家的名字。」記住並准確地呼叫對方的姓名,會使人感到親切自然,一見如故。否則,即使有過交往的朋友也會生疏起來。要記住人家的名字,首先要了解中外人名、特別是外國人姓名的特點。在中國,姓氏有單姓、復姓之分;在港、澳、台地區,女性結婚後,其姓氏往往是雙重的,即在自己的姓之前加上丈夫的姓。中國人姓名的一般特點是姓在前名在後,外國人的姓名就有所不同。外國人的姓名一般有以下四種情況:一是姓在前名在後的,如日本、朝鮮、韓國、越南、匈牙利人等,只是日本人的姓大多是兩個字,如福田、崗村、田中、山口,他們的姓名與地名有關。對日本人一般可只稱姓,對男士為表示尊敬、文雅,可在姓後加上「君」 ,如崗村君、福田君等。二是名在前姓在後的,如歐美人(除匈牙利以外)和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英語國家的人、阿拉伯人及泰國人,都是名在前姓在後。英美人士姓名,第一節是本人的名字(教名) ,最後一節為姓,中間一節是母親的姓或與家庭關系密切者的名字,也有的是尊敬的好友或名人的名字。如約翰· 斯圖爾特· 史密斯,即姓史密斯,名約翰。俄羅斯人的姓名一般由三節組成,其排列順序是本人名、父名、家族姓。如弗拉基米爾· 伊里奇· 烏里揚諾夫(列寧) ,第一節是本人名,第二節是父名,第三節是姓。對於這些國家的人士來說,最主要的是記住第一節本人的名字和最後一節的姓。西班牙人姓名由三四節組成,第一、二節是本人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簡稱時,多用第一節本人名和倒數第二節的父姓。緬甸人則只有名而無姓。三是西方女性未婚前用父姓,婚後改為夫姓,如一個叫瑪麗· 瓊斯的姑娘,嫁給了約翰·史密斯先生,那麼,她便被稱為瑪麗· 史密斯太太;但女演員和女作家,多用藝名或筆名,很少改隨夫姓。四是英美人常有父子、祖孫同名,人們為了加以區別,常常在稱呼他們的後輩時冠一個「小」字。
在正式場合,對英語國家的人士要稱呼其姓名的全稱,一般情況下,可稱其姓氏,關系十分密切時,可稱其名字,唯有家人與至親好友,方可使用其愛稱。
要記住人家的名字,除了了解和掌握中外人名的特點以外,還可採用以下方法:第一,對需要記住的姓名,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初次見面被告知姓名時,最好自己重復一遍,並請對方把名字一字一字地分別解析一次來加深印象。第二,把姓名臉譜化或將其身材形象化,將對方特徵與姓名一起輸入大腦,如有個青年叫聶品,他的名字是「三個耳朵三張口」這樣就容易記了。第三,把對方的名字與某些事物(如熟悉的地名、物名、人名等)關連起來。第四,通過交談,相互了解熟悉,並在交談中盡量多地使用對方的名字。第五,藉助交換名片,並將名片分類整理,或把新結識的人的姓名及時記在通訊錄上,經常翻閱。這樣,對結識的朋友就不容易忘記了。
2. 西班牙有哪些基本禮儀及風俗
1)西班牙民族概況
西班牙民族比較單一,是由一個主體民族和若干少數民族構成的國家。西班牙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卡塔盧尼亞人、加利西亞和巴斯克人,分布在東北部、
西北部和北部地區。其中主體民族是卡斯蒂利亞人,講西班牙語,約占人口的73%。少數民族主要有加泰羅尼亞人,約占人口15%,主要居住在巴塞羅那及周圍地區;加利西亞人約占人口近7%,主要居住在西部大西洋沿岸;巴斯克人約佔5%,生活在北邊靠近法國的邊境地區。
此外,也有稱為巴倫西亞人和安達盧西亞人的,因早與其他民族同化,已不算單獨民族。即使是被稱為少數民族的加泰羅尼亞人、巴斯克人和加利西亞人,在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上與卡斯蒂利亞人也無大的區別,但他們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
在西班牙境內,還生活著約1萬名吉卜賽人。西班牙政府以前不願承認他們為境內合法的少數民族。近十幾年,政府與周圍鄰國一樣,也專門撥出巨款為他們建造房屋,使其安居樂業。
2)西班牙民族風俗:
姓名:西班牙人的姓名由「教名-父姓-母姓」三節組成,日常生活中互相稱呼時,通常只使用名中的第一個名字。
起居:由於氣候溫和、每天日照時間長,西班牙人的生活習慣非常特殊。居民早晨不習慣早起,下午休息時間長,晚上很晚就寢。絕大多數機關企業、商店每天分兩段辦公、營業:上午9點或9點半至下午1點或1點半;再由下午4點半或5點開始至晚上8點或8點半。不少人有午睡習慣西班牙人很少在午夜以前就寢。西班牙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
飲食:西班牙人十分熱衷於夜生活,喜好與朋友深夜外出聚會、進餐,通常是輪流做東去酒吧。酒吧和餐館一般營業至凌晨1點,夏季則延長到凌晨三四點鍾。青年人亦常喜結伴於夜間去迪斯科舞廳跳舞。西班牙人樂於豪飲,僅次於法國人和義大利人。常喝的飲料是扎啤,然後是葡萄酒類(葡萄酒、雪利酒、白蘭地和香按酒等)。
禮儀:西班牙人注重個人隱私權。一般不能詢問別人年齡、收入、婚否、宗教信仰、政治派別。不能詢問對方的東西是花多少錢買的,也不許詢問主人請客的花費。路上與朋友相遇,不應打聽人家到何處去、去干什麼。然而,西班牙習俗容許男士當面贊美女上容貌美麗或衣著優雅。
禁忌:現代西班牙屬基督教文化圈,許多禁忌與歐美基督教國家相同,如規13為不吉數字,視13日、星期五為不祥之地忌用黃色(象徵疾病、嫉妒等)、紫色(系教會專用的「神聖顏色」)、黑色(象徵死亡),忌用菊花(為喪禮用花)等等。
3. 西式女士貴族應如何稱呼
寶貝,親愛的,公主,女士,夫人,由於各國、各民族語言不同,風俗習慣各異,社會制度不一,因而在稱呼與姓名上差別很大,如果稱呼錯了,姓名不對,不但會使對方不高興,引起反感,甚至還會鬧出笑話,出現誤會。
一、稱 呼
在國際交往中,一般對男子稱先生,對女子稱夫人、女士、小姐。已婚女子稱夫人,未婚女子統稱小姐。對不了解婚姻情況的女子可稱小姐,對戴結婚戒指的年紀稍大的女士可稱夫人。這些稱呼可冠以姓名、職稱、銜稱等。如"布萊克先生"、"議員先生"、"市長先生"、"上校先生"、"瑪麗小姐"、"秘書小姐、""護士小姐"、"懷特夫人"等。
對地位高的官方人士,一般為部長以上的高級官員,按國家情況稱"閣下"、職銜或先生。如"部長閣下"、"總統閣下"、"主席先生閣下"、"總理閣下"、"總理先生閣下"、"大使先生閣下"等。但在美國、墨西哥、德國等國沒有稱"閣下"的習慣,在這些國家可稱先生。對有地位的女士可稱夫人,對有高級官銜的婦女,也可稱"閣下"。
君主制國家,按習慣稱國王、皇後為"陛下",稱王子、公主、親王等為"殿下"。對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士既可稱爵位,也可稱閣下,一般也稱先生。
對醫生、教授、法官、律師以及有博士等學位的人士,均可單獨稱"醫生"、"教授"、"法官"、"律師"、"博士"等。同時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卡特教授"、"法官先生"、"律師先生"、"博士先生"、"馬丁博士先生"等。
對軍人一般稱軍銜,或軍銜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冠以姓與名。如"上校先生"、"莫利少校"、"維爾斯中尉先生"等。有的國家對將軍、元帥等高級軍官稱閣下。
對服務人員一般可稱服務員,如知道姓名的可單獨稱名字。但現在很多國家越來越多地稱服務員為"先生"、"夫人"、"小姐"。
對教會中的神職人員,一般可稱教會的職稱,或姓名加職稱,或職稱加先生。如"福特神父"、"傳教士先生"、"牧師先生"等。有時主教以上的神職人員也可稱"閣下"。
凡與我有同志相稱的國家,對各種人員均可稱同志,有職銜的可加職銜。如"主席同志"、"議長同志"、"大使同志"、"秘書同志"、"上校同志"、"司機同志"、"服務員同志"等,或姓名加同志。有的國家還有習慣稱呼,如稱"公民"等。在日本對婦女一般稱女士、小姐,對身份高的也稱先生,如"中島京子先生"。
二、姓 名
外國人的姓名與我國漢族人的姓名大不相同,除文字的區別之外,姓名的組成,排列順序都不一樣,還常帶有冠詞、綴詞等。對我們來說難以掌握,而且不易區分。這里只對較常遇見的外國人姓名分別作一簡單介紹。
英美人姓名
英美人姓名的排列是名在前姓在後。如John Wilson譯為約翰·維爾遜,John是名,Wilson是姓。又如Edward Adam Davis譯為愛德華·亞當·戴維斯, Edward是教名,Adam是本人名,Davis為姓。也有的人把母姓或與家庭關系密切者的姓作為第二個名字。在西方,還有人沿襲用父名或父輩名,在名後綴以小(Junior)或羅馬數字以示區別。如John Wilson, Junior, 譯為小約翰·維廉,George Smith, Ⅲ, 譯為喬治·三世;史密斯第三。
婦女的姓名,在結婚前都有自己的姓名,結婚後一般是自己的名加丈夫的姓。如瑪麗·懷特(Marie White)女士與約翰·戴維斯(John Davis)先生結婚,婚後女方姓名為瑪麗·戴維斯(Marie Davis)。
書寫時常把名字縮寫為一個字頭,但姓不能縮寫,如G. W. Thomson, D. C. Sullivan等。
口頭稱呼一般稱姓,如"懷特先生"、"史密斯先生"。正式場合一般要全稱,但關系密切的常稱本人名。家裡人,親友之間除稱本人名外,還常用昵稱(愛稱)。
以英文為本國文字的國家,姓名組成稱呼基本與英、美人一樣。
法國人姓名
法國人姓名也是名在前姓在後,一般由二節或三節組成。前一、二節為個人名,最後一節為姓。有時姓名可達四、五節,多是教名和由長輩起的名字。但現在長名字越來越少。如:Henri Rene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譯為:亨利·勒內·阿貝爾·居伊·德·莫泊桑,一般簡稱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法文名字中常常有Le、La等冠詞,de等介詞,譯成中文時,應與姓連譯,如La Fantaine拉方丹,Le Goff勒戈夫,de Gaulle戴高樂,等。
婦女姓名,口頭稱呼基本同英文姓名。如姓名叫雅克琳·布爾熱瓦(Jacqueline Bourgeois)的小姐與名弗朗索瓦·馬丹結為夫婦,婚後該女士稱馬丹夫人,姓名為雅克琳·馬丹(Jacqueiline Martin)。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姓名
西班牙人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名字,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一般以父姓為自己的姓,但少數人也有用母姓為本人的姓。如:Diego Rodrigueez de Silva y Velasquez譯為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貝拉斯克斯,de是介詞,Silva是父姓,y是連接詞"和",Velasquez是母姓。已結婚婦女常把母姓去掉而加上丈夫的姓。通常口頭稱呼常稱父姓,或第一節名字加父姓。如西班牙前元首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其全名是:弗朗西斯科·保利諾·埃梅內希爾多·特奧杜洛·佛朗哥·巴蒙德(Francisco Pauolino Hermenegildo Teolo Franco Bahamonde)。前四節為個人名字,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簡稱時,用第一節名字加父姓。
葡萄牙人姓名也多由三、四節組成,前一、二節是個人名字,接著是母姓,最後為父姓。簡稱時個人名一般加父姓。西文與葡文中男性的姓名多以"o"結尾,女性的姓名多以"a"結尾。冠詞、介詞與姓連譯。
4. 西班牙人的姓氏問題
英國人比較古板,姓就是姓,名就是名,例如法布雷加斯剛進入阿森納時就被要求要在球衣背後印上自己的姓Fàbregas而不是綽號cesc。西班牙人因為信奉天主教,而且對姓的概念不深,很多人名字很長也很繁瑣,為了方便稱呼他們往往都用簡寫。
哈維姓克雷烏斯,全名哈維爾·埃爾南德斯·克雷烏斯(Xavier Hernández Creus),「XAVI」是他的昵稱
勞爾姓布蘭科,全名勞爾·岡薩雷斯·布蘭科,「RUAL」就是他的名字
西班牙人的姓氏規則:第一部分名,第二部分姓,第三部分母親的姓。勞爾的全名中,Raul是名,Gonzalez是姓,Blanco是母親的姓。西班牙人的全名如此,但一般場合略去第三部分。而哈維,Xavi是Xavier的昵稱。
注意看歐足聯的轉播字幕:
比利亞會出現David VILLA;而哈維則是XAVI HERNANDEZ,這就說明說明兩部分是一個整體,而且XAVI不是真名(David是比利亞的真名)。勞爾也一樣。
西班牙的前海外殖民地,比如阿根廷人就不是這樣。他們的名字也是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名,第三部分姓,中間是教名。比如Juan Román Riqueleme,以及Fernando Ruben Gago等。
5. 如何尊稱西班牙人
用 Usted Xavier López-Nieto de Castro 或 Vd Xavier López-Nieto de Castro
6. 西班牙人什麼特點
西班牙人的性格是典型的南歐人的性格,熱情奔放,樂觀向上,無拘無束,講求實際,與英國人的矜持,德國人的古板,美國人的好動,日本人的認真有較大差別。
西班牙人性格的最大一個特點是樂觀向上。他們認為人活著不應成為生活的奴隸,而要成為生活的主人,要善於駕馭生活,把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這才能其樂無窮。
西班牙人性格的第二個特點是熱情大方。凡同西班牙人接觸過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他們開朗坦誠,容易接近和交朋友。即使你初次結交一位西班牙人,他也會像老朋友那樣無拘無束地同你侃侃而談。
西班牙人的性格第三個特點是自強自立。他們做什麼事總喜歡自己親自去做,不大願意求人、依賴人。即使做不好,或力不從心,也決意要去嘗試,哪怕失敗了也不懊喪。他們認為投入了,努力了就是收獲。尤其是對那些富於挑戰和刺激的事,他們更有一種冒險和勇往直前的勇氣。無論是家教,還是社教,都鼓勵這種壓倒一切困難、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西班牙人的性格還有一個特點,便是按章辦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他們有名言說的話:「照規定辦吧」。他們認為規定是大家定的,因而是不能破壞的,很願意用規定來約束自己,管住自己。
7. 關於西班牙的禮儀、禁忌等
1、儀態禮儀:當地女性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2、相見禮儀: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和吻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3、餐飲禮儀:西班牙人的主食以麵食為主,也吃米飯,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過份油膩和鹹味太重的菜。早餐習慣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蘭地酒,飯後則喝咖啡及吃水果。
4、主要禁忌:在西班牙,不要對鬥牛活動有非議,如果對情況不了解,最好不要對鬥牛活動發表任何意見。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鮮花,他們最喜愛石榴花。
(7)西班牙人怎麼稱呼別人擴展閱讀:
西班牙特色文化
1、弗拉門戈(Flamenco)
起源於安達盧西亞的弗拉門戈舞是西班牙舞蹈甚至西班牙文化的代表。它融合了聲樂,舞蹈藝術和音樂伴奏。弗拉明戈音樂有50種,每種都有自己的節奏模式。
弗拉明戈舞蹈是一種即興舞蹈,沒有固定的動作,全靠舞者和演唱、伴奏的人以及觀眾之間的情緒互動。近年來,由於弗拉明戈節奏輕快,在中國,日本,韓國等非西語國家逐漸流行起來。
2、口哨語言(Silbo Gomera)
古老的口哨語言,是戈梅拉島特有的傳統。戈梅拉島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Islas Canarias)中的一個,位於大西洋,屬於非洲。
令人驚奇的是該島居民僅用口哨就能傳情達意。口哨語有6個音,2個母音,4個輔音,能夠表達4000個單詞。從1999年起島上的學校都教授該語言。幾乎所有島民都可以聽懂它,並且有多一半島民還在練習這種口哨語言。
3、地中海飲食(La dieta mediterránea)
地中海飲食包括了一系列知識,技藝,符號和傳統。象徵著地中海國家獨特的文化元素。它由西班牙,希臘,義大利和摩洛哥共同提名。地中海飲食文化強調睦鄰,分享和和溝通,「吃在一起」是整個地中海盆地的文化基礎。
同時地中海飲食文化不僅限於食材,還包括了用於食品運輸,保存和享用而製作的陶瓷和玻璃容器。在西班牙,地中海飲食尤其以使用橄欖油和新鮮的食材,健康的烹飪方式而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
8. 請問西班牙人有什麼特別禮節,習慣什麼的嗎
囧……我覺得LS這幾個都太正式了~而且很多屬於過去的時代了~
一般而言,注意不要問太隱私的問題:比如薪水什麼的,西班牙人滿好打交道的。
(至於是不是單身,年紀什麼的,熟點以後問都沒問題的。這點法國人就不行了。)
然後見面的時候,就是貼貼臉(女女,男女),握握手(男男,或者不熟的)~
至於擁抱的現在很少了~感覺比較傻的說~
另外吃飯的時間要注意。這邊呢,是中午2點到4點才吃午飯,晚飯則是10點左右。
打交道的時候,記得說謝謝,再見就OK了。
(這點也比法國人強,他們太挑剔了~而且永遠要說「您」。囧~)
去別人家做客或者大家約好一起聚會(去外面不算)的時候,記得帶點東西。
吃的也好,酒也好,不能空手去。
PS,西班牙人有個壞習慣。就是遲到。
在他們而言,除非是商業場合,不然遲到是很平常而自然的事情。
甚至有些人還會放人鴿子,我就碰到過一次,超生氣的。
平時的生活習慣,就是每天洗澡,每天換衣服。
(和日本人一樣,要是你不換,他們就會覺得中國人好不講衛生吖,都不洗澡=-=)
還有就是出門的時候噴點香水或者古龍,說話的時候注意不要有口臭,吃塊口香糖。
大體就是這些了~
9. 西班牙特點
1、西班牙風土人情
(1)西班牙人受拉丁文化的影響,性格熱情奔放,樂觀開朗,誠實爽快。
(2)飲食:西班牙人日常飲食以麵食為主,吃各種肉類,喜食酸辣,不愛吃油膩或過鹹的菜餚。他們愛喝啤酒、葡萄酒
(3)著裝:西班牙人平時服裝以寬松、舒適為主,大多是不系領帶的襯衫、夾克衫,婦女喜穿素色高雅裙裝,但老年人比較喜歡亮色
(4)禁忌:忌諱「13」和「星期五」。喜歡黑(庄嚴)、紅(吉祥熱烈)、黃色(高貴)。
2、西班牙客戶接待注意事項
(1)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一般可稱呼西班牙人為先生、夫人、小姐,西班牙人見面之時常常交換名片,女士處處優先。
(2)在商務場合,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
(3)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3、西班牙人喜歡什麼禮物
(1)國內零食、精美包裝的本地特色小吃。
(2)陶瓷餐具,可以送些具有中國風格的餐具。
(3)手工藝品、字畫,表示友好合作。
4、適合與西班牙人溝通的話題
(1)西班牙美食:火腿(Cordero)、瓦倫西亞海鮮飯(Paella)、卡斯蒂亞湯(Sopa Castellana),中部地區的烤乳豬(Cochinillo)、烤乳羊(Cordero),西北部地區的海鮮湯(Cordero)等。
(2)西班牙橄欖油:產量和出口均居世界首位,佔世界總量的50%。
(3)西班牙鬥牛:西班牙國粹之一,選用生性暴烈的北非公牛,一般馴養四、五年後即可使用。鬥牛表演通常在下午進行,每場由三個鬥牛士分別斗六頭牛。鬥牛表演是西班牙為數不多的准時開始的活動。
(4)弗拉門戈舞:西班牙國粹,是安達盧西亞地區吉普賽人(又稱弗拉門戈人)集歌、舞、吉他演奏為一體的一種特殊藝術形式。舞蹈熱情、奔放、優美、剛健,形象地體現了西班牙人民的民族氣質。
(5)西班牙名人: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51-1506年,出生在義大利,後成為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米蓋爾·德·塞萬提斯·薩阿維德拉 (是西班牙文學黃金時代的代表作家,被譽為現代小說之父,代表作《堂吉訶德》),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西班牙偉大畫家,立體派的先驅)。
(6)談話禁忌:西班牙人熱情好客,交談時比較隨意,一般喜歡談論體育(如足球、網球、高爾夫球)、鬥牛、旅遊、天氣、工作、業務等。西班牙人注重個人隱私權,一般不能詢問別人年齡、收入、婚否、宗教信仰、政治派別等。在交談時,注意不要高談闊論、出言不遜、隨意插語、打斷別人等。
5、西班牙市場的特點
(1)在勞動力市場、銀行部門、破產法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措施保障市場便利化。
(2)通過優化產業競爭力、保障貿易便利化等途徑促進產品出口。
(3)提供融資便利,改善企業財務狀況。
(4)私人和公共債務長期處於較高水平,風險高。
(5)整個國家面臨結構性失業、季節性失業問題,失業率較高。
(6)大量的小型非生產性公司占據市場主導。
10. Toni Noguera Ramis 西班牙人的名字,我要寫郵件給他,該怎麼稱呼 哪個是名字哪個是姓
西班牙人的名字一般由三部分組成,例如,卡洛斯.皮萊斯.岡薩雷斯(男),瑪麗亞.皮萊斯.岡薩雷斯(未婚女性)。以上兩個名字,第一部分是自己的名字,中間是父親的姓,最後是母親的姓。平時只需稱呼對方名字的前兩部分。除非對方允許,不要只稱呼名字的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