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為什麼佔領哥倫比亞
1. 哥倫比亞曾是法國殖民地么
哥倫比亞不是法國殖民地,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2. 16世紀,一群西班牙人移民到中南美洲的殖民地,但有個地方他們沒有權力去,這地方為什麼是哥倫比亞
樓主,應該是巴西,不是哥倫比亞。
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其餘地方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3. 美洲西班牙殖民地獨立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
美洲西班牙殖民地獨立戰爭是西屬美洲人民反對西班牙統治的解放戰爭。自哥倫布發現美洲以來的300年,西班牙對其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人民一直進行殘酷的剝削。19世紀初,西班牙殖民帝國下設4個總督轄區和4個將軍轄區:總督轄區為新西班牙區、新格拉納達區、秘魯區、拉普拉塔區;將軍轄區為:瓜地馬拉區、委內瑞拉區、智利區、古巴區。這些殖民地的整個經濟生活從屬於宗主國的經濟利益,當地居民備受歧視。
16~18世紀時,反西班牙起義此伏彼起。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激起了民族的覺醒。1775~1783年的北美獨立戰爭,1789~1794年法國的大革命,1791~1803年的聖多明各的黑奴解放斗爭,對促進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比利牛斯半島大部分領土被拿破崙法國佔領,就說明了西班牙的虛弱,1808年西班牙國內的革命事件更直接促使其殖民地民族解放斗爭的蓬勃興起。1810年4月19日,加拉加斯爆發起義;5月2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起義;7月20日,波哥大爆發起義;9月16日、18日,多洛雷斯和聖地亞哥也相繼爆發起義。這些起義導致西班牙殖民制度的滅亡,宣告了獨立戰爭的開始。
1811年,委內瑞拉、巴拉圭相繼宣布獨立,組成了新格拉納達聯合省代表會議。
1813年,墨西哥宣布獨立。由於殖民地領土相互隔絕,所以西班牙殖民者得以在聯系不密切的各個起義中心逐步恢復其統治。
至1815年底,除拉普拉塔區外,西班牙終於將各地的起義全部鎮壓了下去。導致起義失敗的另一原因是,反西班牙陣營內部存在尖銳的社會矛盾。解放運動的許多領導人被殺害,少數移居國外。
不過,西班牙殖民者只是暫時得勢。到1816年,解放運動再次出現高潮,卓有才華的軍事將領與政治活動家玻利瓦爾和聖·馬丁在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玻利瓦爾建立的解放軍在1817~1818年間解放委內瑞拉大部分領土,1819年解放新格拉納達,1822年又解放基多,徹底擊潰了西班牙殖民軍。在上述已獲解放的土地上成立了大哥倫比亞獨立聯邦共和國。
在西班牙殖民統治一直未能恢復的美洲大陸內部,拉普拉塔各聯合省宣布獨立。隨後,愛國者的隊伍在聖·馬丁率領下,從拉普拉塔出發,經過極其艱苦的行軍,越過安第斯山脈,先後解放了智利,和秘魯部分領土。1822年,聖·馬丁因與玻利瓦爾發生分歧而退出政治軍事活動,玻利瓦爾遂擔任秘魯解放斗爭的領導。玻利瓦爾軍接連挫敗西班牙軍,1824年12月9日,在阿亞庫喬附近擊潰了敵人最後一個龐大的軍隊集團。從1825年起,上秘魯改稱為玻利維亞以紀念玻利瓦爾。1821年,墨西哥及中美各國宣布獨立。1823年,中美各國宣布成立中美聯合省聯邦。在東海岸愛國志士為反對西班牙殖民者和後來的葡萄牙侵略者進行了長期的斗爭。1826年初,西班牙最後一批守備部隊宣告投降。至此,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除古巴和波多黎各以外都獲得了政治上的獨立。
在這次戰爭過程中,人民解放運動的部隊常常打敗數量和裝備上大大超過自己的強大敵人贏得重大勝利。騎兵在草原地區的作戰尤其卓著有成效。起義者的炮兵很少,往往靠冷兵器作戰,所以戰斗極為殘酷,常常進行白刃格鬥。解放戰爭,還消滅了許多封建殘余,在大多數宣布獨立的國家中廢除了奴隸制,確立了共和制度。不過,這次犧牲了100多萬人生命的戰爭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拉丁美洲國家的社會經濟結構。
4. 為什麼葡萄牙殖民北美洲,而西班牙殖民南美洲
因為16世紀初,來自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入侵。葡萄牙侵佔了巴西,西班牙統治了除巴西以外的南美廣大地區。
16世紀末,英國人、法國人和荷蘭人經過激烈爭奪,分割了蓋亞那地區和近海一些島嶼。從此,全洲進入了長達300年的殖民統治時期。
西班牙先後在南美洲建立了秘魯(包括秘魯和智利)、新格拉納達(包括哥倫比亞、厄瓜多和委內瑞拉)和拉普拉塔(包括阿根廷、玻利維亞、巴拉圭和烏拉圭)3個總督轄區,葡萄牙在巴西建立了總督區。
(4)西班牙為什麼佔領哥倫比亞擴展閱讀:
自1492年西班牙、葡萄牙的冒險家踏上拉丁美洲以後,很快就全部淪為這兩個國家的地。十六世紀末,英、法、荷等國從西班牙手裡奪去了西印度群島的一些島嶼,南美洲大陸邊緣和中美洲地峽的少數地區。
十九世紀初,西、葡的地方紛紛宣告獨立。近十多年,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巴貝多、蓋亞那、巴哈馬、格瑞那達、蘇利南、多米尼加聯邦、聖露西亞、聖文森特、格林納丁斯、貝里斯、安地卡及巴布達也先後擺脫英、荷的統治,宣告獨立。
現有十多個受英、美、法、荷統治的地。從西班牙和葡萄牙統治下獲得獨立的拉丁美洲各國,後來又受到美、英等國的控制和掠奪。
5. 20 PESOS等於多少人民幣
中文全稱: 比索
幣值換算
1比索=100分
幣值: 1、2、5、20、40分和1、3比索
文字介紹
國旗:
三角形和星原是古巴秘密革命組織的標志,象徵自由、平等、博愛和愛國者的鮮血。五角星象徵古巴是一個獨立的民族。三道藍色寬條表示未來的共和國分成東、西、中三州,白條表示古巴人民在獨立戰爭中懷著純潔的目的。
國徽:
盾面上部藍色部分表示加勒比海,一輪太陽從海面升起,鑰匙象徵古巴為墨西哥灣的一把鑰匙(古巴島形似一把鑰匙),也表示古巴地理位置之重要。盾面左下角的藍、白相間條紋為國旗的顏色,右下角是棕櫚樹、草地和山巒。盾形兩旁為橡樹枝葉和月桂枝葉,背後是象徵權威的標志——束棒。束棒之上是「自由之帽」。
輔幣名稱: 分
比索
古巴流通鑄幣
幣值換算 1比索=100分
幣值: 1、2、5、20、40分和1、3比索
輔幣名稱: 分
中文全稱: 比索
幣值換算
1比索=100分
幣值: 1/2、1、5、10、50分和1、10比索
文字介紹
國旗:
天藍色象徵正義,白色象徵信念、純潔、正直和高尚。白色中間是「五月的太陽」,象徵自由和黎明。
國徽:
為橢圓形。橢圓形中有兩只手緊握著,象徵著團結。手中長棒稱「自由之竿」,象徵權威、法令、尊嚴和主權。紅色軟帽稱弗里吉亞帽,也稱「自由之帽」。天藍色、白色和太陽寓意與國旗相同。周圍的月桂樹葉象徵勝利和光榮,綠色象徵忠誠和友誼。
輔幣名稱: 分 國家名稱
國家名稱: 阿根廷共和國
國家中文簡稱: 阿根廷
國家英文名稱: Republic of Argentian
所屬洲: 美洲
面積: 2776889平方千米
首都
首都: 布宜諾斯艾利斯
首都英文名稱: Buenos Aires
簡況及歷史
位於南美洲東南部,西鄰智利,北界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與烏拉圭、巴西接壤,東瀕大西洋。
16世紀前居住著印第安人。1535年開始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6年7月9日宣布獨立。1852年建立聯邦共和國。
中文全稱: 比索
幣值換算
1比索=100分
幣值: 1、5、10、20、50分和1、2、5比索
文字介紹
國旗:
黃色占旗面的一半,藍色和紅色各占旗面的1/4,也使用中間有國徽的國旗。黃色象徵金色的陽光、穀物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藍色象徵藍天、海洋和河流;紅色象徵愛國者為爭取獨立自由而灑下的鮮血。
國徽:
盾面下部圖案表示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首航美洲抵達巴哈馬群島的情景,上部的太陽象徵巴哈馬獲得獨立後宛如太陽一般在加勒比海徐徐上升。右側的紅鶴被譽為巴哈馬的國鳥,左側的旗魚象徵這個國家的漁業。盾徽上端為頭盔、藍色花朵、海螺和棕櫚葉。下端的綬帶上寫著「邁步向前,共同前進!」
輔幣名稱: 分 國家名稱
國家名稱: 哥倫比亞共和國
國家中文簡稱: 哥倫比亞
國家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Colombia
所屬洲: 美洲
面積: 1141748平方千米
首都
首都: 原名波哥大,1991年7月3日改名為聖菲波哥大
首都英文名稱: Santa Fe de Bogota
簡況及歷史
位於南美洲西北部,東鄰委內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秘魯,西北角與巴拿馬相連,北臨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
古代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499年西班牙人侵入,1536年佔領哥倫比亞,並建立殖民制度。1810年7月20日哥倫比亞宣布脫離西班牙獨立,後遭鎮壓。1819年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領導的起義軍大敗西班牙殖民軍後,哥倫比亞重獲解放。1821~1822年建立了包括現厄瓜多、委內瑞拉、巴拿馬和哥倫比亞在內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29~1830年委內瑞拉、厄瓜多先後退出,共和國解體。1831年改為新格蘭納達共
中文全稱: 比索
幣值換算
1比索=100分
幣值: 10、20、50分和1、2、5、10、20比索
文字介紹
國旗:
中央繪有墨西哥國徽。綠色象徵獨立和希望,白色象徵和平與宗教信仰,紅色象徵國家的統一。
國徽:
圖案為一嘴裡叼著蛇的雄鷹佇立在一棵從湖中岩石長出的仙人掌上。據傳,阿滋特克人在神的啟示下找到這個地方定居,並逐漸發展為墨西哥城。下方為象徵力量、忠誠及和平的橡樹和月桂樹枝葉。
輔幣名稱: 分 國家名稱
國家名稱: 墨西哥合眾國
國家中文簡稱: 墨西哥
國家英文名稱: The United States of Mexcio
所屬洲: 美洲
面積: 1972546平方千米
首都
首都: 墨西哥城
首都英文名稱: Ciudad de Mexiceo
簡況及歷史
位於北美洲南部。
墨西哥是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聞名世界的古瑪雅文化、托爾特克文化和阿滋特克文化均為墨西哥印第安人創造。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入墨西哥。1810年9月16日伊達爾戈神父發動起義,開始了獨立戰爭。1821年宣告獨立。翌年5月伊圖爾比德建立「墨西哥帝國」。1824年10月建立聯邦共和政體。1910年發生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頒布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宣布國名為墨西哥合眾國。
6. 美洲西班牙殖民地獨立戰爭過程是怎樣的
美洲西班牙殖民地獨立戰爭是西屬美洲人民反對西班牙統治的解放戰爭。自哥倫布發現美洲以來的300年,西班牙對其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人民一直進行殘酷的剝削。19世紀初,西班牙殖民帝國下設4個總督轄區和4個將軍轄區:總督轄區為新西班牙區、新格拉納達區、秘魯區、拉普拉塔區;將軍轄區為:瓜地馬拉區、委內瑞拉區、智利區、古巴區。這些殖民地的整個經濟生活從屬於宗主國的經濟利益,當地居民備受歧視。
16~18世紀時,反西班牙起義此伏彼起。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激起了民族的覺醒。1775~1783年的北美獨立戰爭,1789~1794年法國的大革命,1791~1803年的聖多明各的黑奴解放斗爭,對促進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比利牛斯半島大部分領土被拿破崙法國佔領,就說明了西班牙的虛弱,1808年西班牙國內的革命事件更直接促使其殖民地民族解放斗爭的蓬勃興起。1810年4月19日,加拉加斯爆發起義;5月2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起義;7月20日,波哥大爆發起義;9月16日、18日,多洛雷斯和聖地亞哥也相繼爆發起義。這些起義導致西班牙殖民制度的滅亡,宣告了獨立戰爭的開始。
1811年,委內瑞拉、巴拉圭相繼宣布獨立,組成了新格拉納達聯合省代表會議。
1813年,墨西哥宣布獨立。由於殖民地領土相互隔絕,所以西班牙殖民者得以在聯系不密切的各個起義中心逐步恢復其統治。
至1815年底,除拉普拉塔區外,西班牙終於將各地的起義全部鎮壓了下去。導致起義失敗的另一原因是,反西班牙陣營內部存在尖銳的社會矛盾。解放運動的許多領導人被殺害,少數移居國外。
不過,西班牙殖民者只是暫時得勢。到1816年,解放運動再次出現高潮,卓有才華的軍事將領與政治活動家玻利瓦爾和聖·馬丁在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玻利瓦爾建立的解放軍在1817~1818年間解放委內瑞拉大部分領土,1819年解放新格拉納達,1822年又解放基多,徹底擊潰了西班牙殖民軍。在上述已獲解放的土地上成立了大哥倫比亞獨立聯邦共和國。
在西班牙殖民統治一直未能恢復的美洲大陸內部,拉普拉塔各聯合省宣布獨立。隨後,愛國者的隊伍在聖·馬丁率領下,從拉普拉塔出發,經過極其艱苦的行軍,越過安第斯山脈,先後解放了智利,和秘魯部分領土。1822年,聖·馬丁因與玻利瓦爾發生分歧而退出政治軍事活動,玻利瓦爾遂擔任秘魯解放斗爭的領導。玻利瓦爾軍接連挫敗西班牙軍,1824年12月9日,在阿亞庫喬附近擊潰了敵人最後一個龐大的軍隊集團。從1825年起,上秘魯改稱為玻利維亞以紀念玻利瓦爾。1821年,墨西哥及中美各國宣布獨立。1823年,中美各國宣布成立中美聯合省聯邦。在東海岸愛國志士為反對西班牙殖民者和後來的葡萄牙侵略者進行了長期的斗爭。1826年初,西班牙最後一批守備部隊宣告投降。至此,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除古巴和波多黎各以外都獲得了政治上的獨立。
在這次戰爭過程中,人民解放運動的部隊常常打敗數量和裝備上大大超過自己的強大敵人贏得重大勝利。騎兵在草原地區的作戰尤其卓著有成效。起義者的炮兵很少,往往靠冷兵器作戰,所以戰斗極為殘酷,常常進行白刃格鬥。解放戰爭,還消滅了許多封建殘余,在大多數宣布獨立的國家中廢除了奴隸制,確立了共和制度。不過,這次犧牲了100多萬人生命的戰爭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拉丁美洲國家的社會經濟結構。
7. 什麼是西班牙征服美洲之戰
1492~1541年的西班牙征服美洲之戰爆發於1492~1541年間的西班牙征服美洲之戰,是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後,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對外擴張、掠奪戰爭,經過50年的武力征服,西班牙在美洲最終建立起了一個20多倍於西班牙本土的殖民帝國。
這場征服戰爭始於哥倫布航抵美洲,西印度群島最先遭到西班牙的蹂躪。1946年,西班牙在海地島建立了西屬關注第一個殖民據點聖多明各域,之後開始向周圍的海島擴張,首要目標是古巴。1511年,哥倫布的長子迭戈·哥倫布派其副手迭戈·貝拉斯克斯率領300名殖民者,入侵古巴。
貝拉斯克斯花了3年時間征服了整個古巴。滅絕人性的西班牙殖民者肆意屠殺印第安人,甚至用活著的印第安人去喂他們的警犬,但印第安人是寧死不屈的。1529年12月,西班牙派遣大軍進山圍剿,起義失敗。貝拉斯克斯在古巴也實行監護制,驅使印第安人在礦場上和農田裡從事奴隸般的勞動,致使印第安人的死亡率十分驚人,至1550年,全古巴的印第安人幾乎消滅殆盡。
西班牙在征服古巴的前後,還征服了牙買加(1509)、波多黎各(1509)和巴哈巴群島(1513年)。這些島上的印第安人的命運同樣異常悲慘,幾遭絕跡。西印度群島就這樣被西班牙征服了。
對墨西哥的征服是與殖民者科爾特斯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科爾特斯1485年生於西班牙的青德林城,其父是個很有地位的人。科爾特斯19歲離開西班牙,到新世界尋找財富,1504年遠航西班牙島(今聖多明各),成為那裡的小農場主。1511年參加西班牙人征服古巴活動,遂與當時西班牙駐古巴總督貝拉斯克斯的妻子的妹妹結婚,後被任命為聖地亞哥市市長。
1518年,科爾特斯被選派率領探險隊前往墨西哥,這支探險隊於一個星期五在尤卡擔海岸登陸。上岸之後,科爾特斯在海岸附近逗留一些時間,收集有關墨西哥的形勢材料。在和當地印第安人發生沖突之後,科爾特斯得到了印第安親酋長獻出的二十幾名年輕的印第安女子,其中一個在接受基督教洗禮後取名瑪麗娜。瑪麗娜會說阿茲特克語和瑪雅語,後來又學會了西班牙語,為科爾特斯搜集情報,對征服墨西哥起了很大作用。
1519年4月,科爾特斯率領船隊抵達阿茲特克王國境內的胡安·烏魯亞島。在離該島不遠的地方建立了一個殖民據點,然後決定進軍阿茲特克王國內地,士兵們對這次冒險感到不勝恐懼。為了表示有進無退的決心,科爾特斯下令燒掉所有船隻。
當時同阿茲特克敵對的托托的納克人幻想藉助西班牙殖民者的力量,擺脫阿茲特克人對他們的統治,科爾特斯乘機加以離間,進一步加深了托托納克人與阿茲特克人的對立。然後於1519年8月中旬,首先打敗了與阿茲特克人有世仇的特拉斯卡拉人。後者失敗後加入科爾特斯的隊伍,一道攻打茲特克人。科爾特斯繼續進軍都城特諾奇蒂特蘭,擊敗墨西哥國王蒙特蘇馬二世,生擒了這位國王。
1520年2月,古巴總督見科爾特斯派遣納爾威斯率領1300人在韋臘克魯斯登陸,欲捉拿科爾特斯。科爾特斯主動出擊,粉碎了納爾威斯的進攻,並俘獲了納爾威斯,然後又將納爾威斯手下的人大部分爭取到自己一邊來。
之後,阿茲特克人又發動了幾次武裝,反抗均被科爾特斯打敗。從此墨西哥變成了西班牙的附屬國。
對南美大陸的征服是由殖民擴張者皮薩羅來完成的。皮薩羅是西班牙文盲冒險家,秘魯印加帝國的征服者。1475年出於西班牙的特魯希利奧,他像科爾特斯一樣,為求名追利而奔赴新世界。1515年參加巴爾沃亞領導的探險隊,發現了太平洋。1519年任新建的巴拿馬市市長。皮薩羅47歲時,從一個西班牙探險者那裡得知有個印加帝國。他深為科爾特斯征服墨西哥的消息所打動,決計打敗印加帝國。1524~1525年,他進行了第一次嘗試,沒有成功。第二次遠征成功地到達秘魯海岸,帶回許多的東西和奴隸。
1528年,皮薩羅返回西班牙。次年,西班牙國王許他前往征服秘魯,特之並入西班牙,並為此活動提供資助。皮薩羅回巴拿馬後,組織人馬於1531年1月離開巴拿馬,向秘魯進發。
第二年,皮薩羅到達秘魯,僅帶著177人和62匹馬向印加帝國的卡哈馬卡城進發。皇帝身邊也有4萬士兵。皮薩羅設了個毒計欺騙阿塔華爾帕,請他前來會面,不要帶武器,士兵也不要帶武器。這樣,皮薩羅抓住黃金時機,下令向手無寸鐵的士兵們發動突然襲擊,僅半小時,便將印加士兵全部擊潰。但保留了那個可憐皇帝的一條性命,藉以統治印加人民和掠奪金銀財寶。到1538年8月,西班牙完全征服了印加帝國後,皮薩羅才將塔華爾帕處死。之後,西班牙殖民者繼續向南美大陸擴張。1534年征服了厄瓜多。1538年征服了哥倫比亞,並侵入巴西境內,1541年征服了智利。此後,又征服了委內端拉、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等地。至16世紀中葉,除巴西外,整個中美洲大都處於西班牙的統治之下。
西班牙經過跨世紀的武力征服,最終在美洲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其幅員為西班牙本土的20多倍。通過對美洲的殖民掠奪,歐洲資本主義得到了飛速發展,而廣大美洲地區則處於被剝削、被奴役的落後境地。
8. 西班牙是在什麼事件後侵入拉丁美洲的
1492年,哥倫布航行到美洲以後,歐洲殖民者開始侵入拉丁美洲。
最早侵入美洲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從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上半期,西班牙首先侵佔了西印度群島,接著又相繼侵入墨西哥、智利、哥倫比亞、阿根廷。到十六世紀中期,除巴西外,幾乎整個拉丁美洲都被西班牙佔領。占拉美領土五分之二的巴西,在1500年被葡萄牙人發現,十六世紀上半期也淪為殖民地。在征服拉丁美洲的過程中,西葡殖民者對土著印第安人進行了殘酷的屠殺和野蠻的掠奪。
9. 哥倫比亞與西班牙有什麼關系
哥倫比亞跟西班牙的關系為,曾經哥倫比亞被西班牙長期殖民了三百多年。
1501年,西班牙人R.de巴斯蒂達斯首先到達哥倫比亞北部海岸,1525年建立了聖瑪爾塔城。1533年,P.de埃雷迪亞又建立了卡塔赫納。1535年,G.希門尼斯·德·克薩達率西班牙殖民軍進入哥倫比亞內地,征服了奇布查人,建立波哥大城,從此哥倫比亞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初屬秘魯總督管轄,1718年西班牙王室在波哥大設置新格拉納達總督後,由該總督直接統治。在西班牙殖民統治下,印第安人受到殘酷剝削,土生白人也遭受種種壓榨。印第安人不斷發動起義,土生白人也於1781年舉行過起義(見新格拉納達市民起義)。
1808年拿破崙一世侵入西班牙的消息傳到哥倫比亞後,該地人民立即掀起了獨立運動。1810年7月20日,波哥大爆發了大規模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暴動,逮捕了新格拉納達總督。1811年11月,各地代表在波哥大組織國會,成立了新格拉納達聯合省政府,並於11月11日宣布獨立。但是昆迪納馬卡沒有承認這個聯邦。在1812年底,在形成政體的爭論最終導致內戰。1814年又再一次爆發。1815年中,一支大規模的西班牙遠征軍抵達新格瑞那達。推翻了聯合省政府。16年五月,保皇黨控制了整個新格瑞那達。1815年西班牙殖民者卷土重來。1819年8月7日,S.玻利瓦爾領導起義軍在博亞卡戰役大敗西班牙殖民軍,10日攻克波哥大,從此結束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
10. 西班牙人是在什麼事件後入侵拉丁美洲
1492年,哥倫布航行到美洲以後,歐洲殖民者開始侵入拉丁美洲。
最早侵入美洲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從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上半期,西班牙首先侵佔了西印度群島,接著又相繼侵入墨西哥、智利、哥倫比亞、阿根廷。到十六世紀中期,除巴西外,幾乎整個拉丁美洲都被西班牙佔領。占拉美領土五分之二的巴西,在1500年被葡萄牙人發現,十六世紀上半期也淪為殖民地。在征服拉丁美洲的過程中,西葡殖民者對土著印第安人進行了殘酷的屠殺和野蠻的掠奪。
新航路開辟和新大陸發現後,處在原始積累時期的新興資產階級、沒落貴族和商人,在各國王朝的支持下紛紛湧向亞洲、非洲和美洲,進行殖民征服和掠奪。葡萄牙和西班牙先於其它歐洲國家進行征服和掠奪的,兩國把他們最先到達的地方都宣布為本國屬地,結果為爭奪屬地兩國發生了爭執,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於是出面調停,雙方於1494年6月簽訂條約,在維德角群島以西2220公里處,從北極到南極劃出一條分界線,稱為「教皇子午線」,條約規定該線以西所發現的非基督教國土歸西班牙所有,以東屬葡萄牙。當麥哲倫航行抵達摩鹿加群島後,對該島歸屬問題發生矛盾。1529年,雙方在薩拉哥撒再訂條約,在摩鹿加群島以東17度的地方,劃出另一條分界線。根據這兩次協議,西班牙幾乎獨佔了美洲,葡萄牙則將亞洲和非洲置於自己的勢力范圍之下,這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殖民地瓜分。
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後不久,西班牙人就開始侵佔美洲大陸。在十六世紀頭十年,首先佔領了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島,在海地島的聖多明各和牙買加、古巴、波多黎各等島嶼建立了殖民據點,然後進一步侵佔廣大的中南美洲。到十六世紀中葉,除葡屬巴西外,北起墨西哥,南至阿根廷南端合恩角,整個中南美洲大陸基本上被西班牙人征服,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活動十分卑鄙殘忍,其中對墨西哥和秘魯的征服最為典型。(科泰斯、皮薩羅的征服活動)
西班牙人征服中南美洲以後,在那裡設立殖民政府,派駐總督,實行直接統治,隨後西班牙人大批移民。到1574年總數就達15萬,西班牙貴族、僧侶、商人和其他冒險家在那裡霸佔土地,成了大地產的主人。原來土地上的主人則淪為農奴或奴隸,殖民者在種植園和金銀礦中推行奴隸制度,殘酷壓榨和剝削印第安人,造成印第安人口銳減,例如:1503年西班牙入侵牙買加時,島上居民約30萬,1548年時則幾乎絕跡。到十六世紀中葉(1541年),據估計西班牙殖民地上的印第安人被消滅了15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