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和墨西哥屬於什麼文化區
Ⅰ 五大文明分別是哪五個文明
五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美索不達米亞(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之間)、古埃及(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之間),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之間)、中國(公元前2000年開始)、古希臘(公元前800年-公元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發源地」。這是學術界普遍認同的說法。
1、古巴比倫,古代兩河流域國家。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紀初為赫梯人所滅。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大奴隸制經濟形式瓦解,青銅工具普遍使用,生產有較大發展;在此基礎上,各城邦均制定法典;神廟地位下降;兩河流域普遍閃米特化,蘇美爾人已融合於閃米特人。
2、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古埃及文明形成於6000年前(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開始於5100年前(前3100年)左右時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終止於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3、古印度,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印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等多種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個由五大民族構成的國家,本身就像一個大大的文化博物館。印度河流域是文化的中心。
4、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頭之一,古希臘文明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淵源。
5、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Ⅱ 墨西哥簡介
墨西哥面積196萬多平方公里,是拉美第3大國,為中美洲最大的國家。位於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素稱「陸上橋梁」。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南瀕太平洋。海岸線長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有300萬平方公里經濟專屬區和35.8萬平方公里大陸架。著名的特萬特佩克地峽將北美洲和中美洲連成一片。全國面積5/6左右為高原和山地。墨西哥高原居中,兩側為東西馬德雷山,以南是新火山山脈和南馬德雷山脈,東南為地勢平坦的尤卡坦半島 ,沿海多狹長平原。全國最高峰奧里薩巴火山,海拔5700米。主要河流有布拉沃河、巴爾薩斯河和亞基河。湖泊多分布在中部高原的山間盆地中,最大的是查帕拉湖,面積1109平方公里。墨西哥氣候復雜多樣。沿海和東南部平原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5—27.7℃;墨西哥高原終年氣候溫和,山間盆地為24℃,地勢較高地區17℃左右;西北內陸為大陸性氣候。大部分地區全年分旱、雨兩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西北部不足250毫米,內地為750—1000毫米,墨西哥灣沿岸中部與太平洋沿岸南部為1000—2000毫米。因墨境內多為高原地形,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萬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稱。
人口1.032億,在美洲居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巴西,其中印歐混血種人佔90%,其餘為印第安人。居民大多數信奉天主教。墨西哥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墨西哥人將「雄鷹」視為祖國的象徵,墨西哥的國徽圖案為一隻叼著蛇的雄鷹站立在仙人掌上。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7∶4。從左至右由綠、白、紅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白色部分中間繪有墨西哥國徽。綠色象徵獨立和希望,白色象徵和平與宗教信仰,紅色象徵國家的統一。
國鳥:雄鷹。國花:仙人掌、大麗菊。國石:黑曜石。獨立日:9月16日(1810年)。
墨西哥首都是墨西哥城 (Mexico City,Ciudad de Mexico) ,面積1525平方公里,人口2200萬(含衛星城)(2005年),海拔2240米。5月平均氣溫12-26℃,1月平均氣溫6-19℃。 墨西哥行政區劃分為31個州和1個聯邦區(墨西哥城),州下設市(鎮)(2394個)、村。各州名稱如下:阿瓜斯卡連特斯、北下加利福尼亞、南下加利福尼亞、坎佩切、科阿韋拉、科利馬、恰帕斯、奇瓦瓦、杜蘭戈、瓜那華托、格雷羅、伊達爾戈、哈利斯科、墨西哥、米卻肯、莫雷洛斯、納亞里特、新萊昂、瓦哈卡、普埃布拉、克雷塔羅、金塔納羅奧、聖路易斯波托西、錫那羅亞、索諾拉、塔瓦斯科、塔毛利帕斯、特拉斯卡拉、韋拉克魯斯、尤卡坦、薩卡特卡斯。
墨西哥是美洲大陸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聞名於世的瑪雅文化、奧爾梅克文化、托爾特克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均為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創造。公元前興建於墨西哥城北的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這一燦爛古老文化的代表。太陽和月亮金字塔所在的特奧蒂瓦坎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共同遺產。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故墨西哥有「玉米的故鄉」之稱。墨在不同歷史時期還贏得了「仙人掌的國度」、「白銀王國」、「浮在油海上的國家」等美譽。
Ⅲ 墨西哥的歷史底蘊怎麼樣旅遊資源怎麼樣
黃種人和白人混血美女到底有多美?看看墨西哥美女就能曉得答案,當真是別有一番風味。都說墨西哥毒販和黑幫橫行,去了就不平安。這有些過火誇張了,其實墨西哥是一個極具魅力的國度,它有著十分深沉的歷史底蘊,美麗的自然景色,是一個不錯的旅遊去處。當然,旅途中遇到一些煩心事也是常態。
坎昆算得上是墨西哥最負盛名的旅遊城市之一了,每年來這里旅遊的人多不勝數。除了海灘、美女和潛水之外,坎昆另一大特徵是它具有一座水下雕琢博物館。這意味著假如你想參觀這座博物館,那麼首先就需求背上一個水下呼吸器才行。而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下博物館,時不時覺得別有一番風味?人文與自然,這是墨西哥旅遊最真實的理想。
Ⅳ 墨西哥的文化
1月1日新年日Año Nuevo 西歷新年
2月5日立憲日Día de la Constitución Mexicana 1917年墨西哥立憲會議通過憲法
3月21日胡阿雷斯誕辰Natalicio de Benito Juárez 墨西哥愛國者胡阿雷斯(Benito Juárez)誕辰,同時也是立春之意
4月6日感恩節Viernes Santo Good Friday, 從當年3月1日起算第40日之當周周五為感恩節
5月1日勞動節Día del Trabajo 勞動節
5月5日 五月五 Cinco de Mayo 1862年擊潰法國的紀念日
9月16日獨立日Día de independecia 1810年從西班牙獨立出來
11月20日革命日Dia de la Revolución 紀念1816年在西班牙的統治下獲得獨立
12月25日耶誕節Navidad 耶穌誕生日(又名聖誕節) 墨西哥人吃「許願葡萄」迎新年世界各地的人們以各自獨特的風俗習慣辭舊迎新。在墨西哥,人們是吃著「許願葡萄」喜迎新年。葡萄是每一個墨西哥家庭年末必備的食物。辭舊迎新的鍾聲每響一下,人們吃下一粒「許願葡萄」,一共要吃12粒,每吃一粒許下一個心願,求「平安」「幸福」「健康」和「財富」,祈禱新的一年從年初至歲末的每個月都吉祥如意。
「哈拉貝」是墨西哥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男子身穿傳統民族服裝,頭戴寬沿帽,熱情專注,追逐女伴;女子身穿寬肥艷麗的土布裙,佯裝害羞,優雅地躲避,並不時用裙子甩出各種花形圖案。
墨西哥是玉米的故鄉,當地人對玉米有著深厚的感情。過去5000年來,玉米從一種不為人知的野生黍類成了世界第三大糧食來源,這離不開墨西哥人的勤勞與智慧。墨西哥人還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創造出了瑪雅和阿茲特克文明。墨西哥人常說:「創造了玉米,玉米同時也創造了我們,我們是玉米人」。 墨西哥是美洲文明古國,曾蘊育了瑪雅、阿茲特克、托爾特克、奧爾梅加和特奧蒂華坎等古印第安文化。瑪利雅奇音樂和薩巴特奧舞蹈融合了西班牙和印第安音樂舞蹈的特色,成為墨西哥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墨已有21處古跡被聯合國宣布為「人類文化和自然遺產」。
墨西哥大型民俗舞蹈58年常青。名為「墨西哥民俗芭蕾」的大型歷史文化舞蹈由墨西哥著名藝術家阿瑪利亞·埃爾南德斯於1952年編排而成。該舞蹈劇融合了墨西哥全國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並表現了墨西哥獨立200周年以來的歷史演變。58年來,該舞蹈劇一直受到墨西哥民眾以及外國旅遊者的喜愛。同時也得到了墨西哥國內及國際評論家推崇,認為舞蹈劇是墨西哥一項重要的藝術成果。
墨西哥文學在拉美獨樹一幟。作家奧克塔維奧·帕斯(1990年諾貝爾文學獎)、胡安·魯爾福和卡洛斯·富恩特斯都是現代西班牙語文壇巨匠。墨西哥壁畫舉世聞名,里維拉、奧羅斯科、西凱羅斯為傑出壁畫家。 《鴿子》
《黃昏牧牛》
《多幸福》
《美麗的姑娘》
《美麗的小天使》
《齊跳跳跳》 龍舌蘭酒
龍舌蘭對於墨西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龍舌蘭葉可以造紙,而龍舌蘭的花朵十分尖銳,據說可以當作武器。而如今,龍舌蘭最重要的作用是製造龍舌蘭酒(Tequila)。用龍舌蘭葉釀製成的龍舌蘭酒是墨西哥一大特產。龍舌蘭酒的度數比較高,喝起來會有一些辣辣的而帶香甜的感覺繞於舌尖,纏綿於喉,愛喝酒的朋友不妨一試。
墨西哥的西餐
談到吃西餐,人們可能更多光顧的是法國、義大利、德國和俄式餐廳,卻對墨西哥菜缺乏了解。殊不知,在當今世界權威美食家的眼中,墨西哥菜餚是和法國、印度、中國和義大利菜齊名的世界五大菜系之一。
墨西哥菜以辣為主,內地居民常以龜、蛇、斑鳩、松鼠、石雞入菜、家常蔬菜要數炒仙人掌、仙人球最富特色。墨西哥人還以嗜酒聞名於世。賓客上門,習慣先以酒招待。墨西哥城,你可以買到墨西哥各地的特產如辣椒、龍舌蘭酒和海產。
Taco和玉米餅
數百年來,玉米一直是墨西哥食品中的主角。而以玉米為原料製成的Tortia餅也是墨西哥最基本、也最有特色的食品。這是一張用玉米煎制的薄餅,吃的時候,顧客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碳烤的雞肉條或是牛肉醬,然後再加入蕃茄、生菜絲、玉米餅起司等等配料,看上去顏色格外豐富,就好似一件藝術品一般。包好以後,放入嘴中一咬,外面脆生生的,而裡面卻有香、辣、酸、甜各味俱全,剛柔相濟、多味混雜,真叫人「愛不釋口」。
香辣牛扒
通常在餐館里吃的牛扒,多數人是不加任何調料的,有時頂多加一點鹽。不過墨西哥的牛扒卻不一樣,你可以看見它是先用辣椒、鹽等調料腌制好的,煎好後,即使不澆汁也非常夠味。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通常認為紐西蘭的牛肉是上品,其實墨西哥的牛肉與紐西蘭的牛肉也不相上下,滑嫩清香。
食蟲國
在世界上許多地方,人們一直保持著食昆蟲的傳統。在墨西哥,這個習俗已有幾個世紀的歷史了,因為墨西哥昆蟲的數量和種類世界聞名。
在墨西哥城的一些高級飯店中,人們可以品嘗到墨西哥最具代表性的昆蟲「查普林」蝗蟲。這種蝗蟲的價格昂貴,每公斤高達9美元,比牛肉的價格都高。在墨西哥瓦哈卡市的市場上,經常可看到大小不一的蝗蟲:大的身長2厘米左右,小的不足1厘米。據食用者說,其味道是越小的越好,小蝗蟲價格最高,就證實了這一點。在瓦哈卡市,「查普林」比薩餅越來越受人們歡迎。
「湖米爾」蚊是半翅目的一種昆蟲,在墨西哥一些地區可食用的蚊蟲達10餘種,但在味道和營養價值方面,最佳的是生活在塔斯科市周圍山脈中的「湖米爾」蚊。這種蚊蟲身長1.5厘米,吃樹葉的汁液,隱藏在樹干、植物和樹的根部或地上的干樹葉下。「湖米爾」蚊在當地十分受重視,特別是在塔斯科市郊的湖米爾山。那裡每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是「湖米爾」節,在山中的教堂里舉行彌撒後,捕捉活動就開始了。
「埃斯卡莫爾」是多種螞蟻的蟻卵,特別是乾旱土地上的螞蟻。每年4月是當地人從地下蟻穴中挖取蟻卵的最佳時節。收集這種大小與米粒相似的蟻卵的人有很高的技巧,他們跟隨在外出尋找食物的螞蟻後面,發現蟻穴的位置後,就開挖,直到找到螞蟻用枝條、泥巴和樹葉編織成的用於產卵的洞穴。有時在一個蟻穴中可挖出1公斤蟻卵。
Ⅳ 埃及屬於什麼文化圈
伊斯蘭文化圈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斷限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
Ⅵ 墨西哥屬於北美還是拉丁美洲
墨西哥屬於拉丁美洲,也屬於北美洲。
拉丁美洲通常用來指稱美國以南的美洲大片以羅曼語族語言作為官方語言或者主要語言的地區。因為羅曼語族衍生於拉丁語,拉丁美洲由而得名。拉丁美洲由以巴拿馬運河為界限的中美洲和南美洲組成。
Ⅶ 墨西哥的文化
太多了,更多看這里
http://www.6kee.com/chujing/tour/405/
墨西哥的飲食文化
--------------------------------------------------------------------------------
墨西哥是中美洲的文明古國,除了古跡多多,其加勒比海的優美景色更令人嚮往,而飲食更是豐盛。因為曾被西班牙統治過,而受到古印第安文化的影響,菜式均以酸辣為主。而辣椒,成了墨西哥人不可缺少的食品。墨西哥本土出產的辣椒估計有過百款之多,顏色由火紅到深褐色,各不相同;至於辛辣度方面,體形愈細,辣度愈高,選擇時可以此為標准。
墨西哥的早餐可以用「醒神」來形容,各式食物都以辣為主,連松餅都是以辣椒來焗制,正宗的墨西哥菜,材料多以辣椒和番茄主打,味道有甜、辣和酸等,而醬汁九成以上是辣椒和番茄調制而成。
墨西哥菜分前菜、湯類、主菜和甜品,其中以湯類較為清淡,用以突出主菜的酸辣特色;墨西哥菜不拘泥於餐桌禮儀,吃時可只用手,充分反映其民族爽朗豪氣的特徵。粟米是墨西哥人的主糧之一,也是墨西哥菜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而以粟米製成的副食品舉不勝舉,像Taco(粟米袋餅)、Nachos(粟米脆餅)等等。而一粟米為次,鮮魚為主的菜式,沾上牛油制的醬汁的魚柳香滑鮮美,大粒的粟米則爽甜過人。
墨式沙律奇特無比,其用料配備了與青瓜口感相近的仙人掌和雜菜等材料,在加橙香的醬汁,入口清爽,配以墨式雞尾酒,更是爽在心頭。
墨西哥商務禮儀
墨西哥的商務禮俗,建議穿著保守式樣的西裝。公私單位往訪,必須先訂約會。由於墨西哥商人經常旅行,行前一定要心意上訂好約會,然後再出發赴墨西哥。中午,公司和政府機構休息3小時。將墨西哥人當作天主教徒交入不會有錯,全國有12000多座教堂,如在墨西哥城,幾乎每三四條街有一座教堂。墨西哥人的生活習俗除受天主教等影響外,還保留了其獨特的傳統色彩。
墨西哥商人相當功利現實、精打細算。雖然許多人會說英語,但他卻希望你能說西班牙語。如果你接到對方用西班牙文寫來的信,而你用其他文字回信,這在墨西哥會被視為相當失禮,墨西哥人認為紫色是不吉利的棺材色,應避免使用。由此而演變出一大忌---向墨西哥人送禮物,不能送紫色類的物品或以紫色包裝的禮品。穿紫色系的衣服在訪問別人,或招搖過市,一樣也不受歡迎。在墨西哥,黃色花表示死亡,紅色花表示符咒。
商務活動中要注意,在墨西哥微笑和握手是他們的問候方式。男子絕不能吻一個十分不熟悉的女士的面頰和手。盡管大家都親吻和擁抱,但這種習慣用於熟人之間。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墨西哥算是一個常穩定的拉丁美洲國家,世界上各國商人都知道和他們做生意。
墨西哥菜以辣為主,內地居民常以龜、蛇、斑鳩、松鼠、石雞入菜、家常蔬菜要數炒仙人掌、仙人球最富特色。墨西哥人還以嗜酒聞名於世。賓客上門,習慣先以酒招待。
在墨西哥,大部分商人在私下都會拋開人種的意識而親切交往。但是一旦談起生意,頓時就會嚴肅起來,露出自我本位的本性。在墨西哥談生意首要秘決是:「不慌不忙」---加上「禮多人不怪」。多施小惠,多送點小禮物,一筆簡單的生意可花你一星期時間。
墨西哥民風民俗
墨西哥民風民俗
城市居民的衣著已基本歐化,但仍可看到傳統文化的痕跡,如男子的白襯衫衣襟上仍綉有花紋圖案。農村男子平時上著白色襯衣,下穿白色或米色長褲,頭戴草帽,脖系紅綢印花領巾(有時亦系於腰間),腳穿
牛皮涼鞋。婦女則常穿色調鮮艷的綉花長裙和襯衣,圖案和款式變化多樣。三王節每年1月6日,這一天為傳說中東方三王向聖嬰耶穌獻禮的日子。故而在這一天,父母要向未成 年子女贈送禮品。晚上親友團聚,分食'三王麵包圈'。大的麵包圈內藏幾個象徵聖嬰的塑料小人或瓷器小人,最先吃到'小人'者,須於'聖燭節'(2月2日)請客。
聖船節地區性的民間宗教節日。主要流行於納亞里特州的斯卡爾蒂坦島。每年6月29日這一天,當地漁民舉行象徵性的'聖徒'劃船比賽。晚上人們紛紛遊行集會,慶祝載有聖彼得和聖保羅像的'聖船'比賽的勝利。
瓜達盧佩聖母節墨西哥最重要的宗教節日。每年12月12日這一天,天主教會在特佩亞克山下的瓜達盧佩聖母大教堂舉行盛大的宗教儀式,數百萬信徒扶老攜幼、長途跋涉,趕來參拜瓜達盧佩聖母原像。境內各地教堂也舉行宗教儀式。節日前後,印第安族教徒還要表演傳統的民族舞蹈,按自己的方式祭祀聖母。慶祝活動要持續一個月左右。
客店節和聖誕節(12月16~25日)傳說'聖靈懷胎'的貞女瑪利亞隨父到祖籍登記戶口,因城中客店客滿,結果在客店的馬棚中生下耶穌。客店節是聖誕節的一部分。聖誕節前夜(12月24日),各家都擺設經裝飾的聖誕樹和模擬耶穌降生場面
墨西哥:太陽神的產物
墨西哥是個五彩繽紛的國度,就像墨西哥民間舞蹈「哈拉維」里姑娘們舞出的裙花,絢麗多彩,眼花繚亂。
墨西哥的古瑪雅文化、阿茲別特古文化,與南美洲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古印地文化。從前,墨西哥還出現過著名的奧爾梅克文化。它距今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被視為墨西哥古文化的始祖。古印地安人創造了輝煌的文化,給墨西哥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使今人能夠身臨其境地暢游歷史的長河。
瑪雅世界
抵達首都墨西哥城之後,當地旅行社已經為我們安排好了行程,來到酒店,導游已經等在那裡了,是位典型的墨西哥姑娘,黑發,皮膚也是微黑的。和我同行的小吳能講流利的西班牙語,上前和她寒暄了幾句,然後興奮地告訴我:「明天上午她就帶咱們去參觀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
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位於墨西哥城東北20多公里的山谷盆地中,第二天,坐上旅行車,穿過片片雨林,我們去朝拜瑪雅文化。
這兩座金字塔是特奧蒂華坎古城遺址的一部分。太陽金字塔建於公元2世紀,高65米,南北長222米,東西寬225米,塔頂曾建有太陽神廟,現在只剩下一個大平太了。四周有台階通向塔頂,朝西的那面有242個台階。一口氣爬到塔頂,累得我氣喘吁吁,出了一身大汗。墨西哥的金字塔同古埃及的不同。古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寢,而墨西哥的金字塔則是印第安人祭天的聖壇。月亮金字塔高46米,塔基寬150米,比太陽金字塔規模要小,但據考證重大的宗教儀式都在它前面的月亮廣場舉行。特奧蒂華坎古城其他建築,如太陽宮、蝴蝶宮殿的牆上仍保留著古代壁畫,年代雖已久遠,看不去色彩還挺鮮艷的。
站在塔頂,極目四望,遠處是深邃莫測的山峰古樹,近處,特奧蒂華坎古城盡收眼底,寬闊的「黃泉大道」和那一座座排列有序的巨大石頭建築遺址更使人浮想聯翩,為古印第安人的聰明才智和巨大的創造才能而嘆服。
墨西哥東南部及中美洲北部的熱帶雨林中也散布著許多古瑪雅人留下的古城遺址。當地人給它起了個響亮的名字:「瑪雅世界」。瑪雅文化存在於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1250年,在墨西哥境內重要的遺址有帕倫克、奇琴-伊查、烏斯馬爾等。墨西哥東南部恰帕斯州熱帶雨林中的帕倫克遺址被視為瑪雅文化的精華。它的極盛期大約在公元600年到900年期間。帕倫克是一個規模很大的城,城內分布著許多建築,有神廟、太陽廟、十字宮、美洲豹宮,球戲場等,規模宏大、建築精美、布局巧妙,令人贊嘆不已。
山水明珠
墨西哥是個高原之國,西邊是太平洋,東邊是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山水兼而有之,風景名勝遍布各地。
在東西海岸,散布著許多世界聞名的海濱旅遊城,如加勒比海邊的坎昆,太平洋沿岸的阿卡普爾科、馬薩特蘭等等。那裏海水碧藍,沙細灘平,椰樹成蔭。
中部高原海拔在2000到2500米之間,有許多峻峭的山峰,其中一些是海拔5000米以上的火山。山間谷地坐落著印第安人聚居的村莊或是仍保留西班牙殖民時期建築的古鎮。由於這個地區位於北回歸線兩側,又由於海拔高度的差異,許多地方垂直氣候變化於一地。我們驅車從墨西哥城到墨西哥海濱,幾個小時的路途,一會兒行駛在白雪皚皚的雪峰下,一會兒又鑽進茂密的松林中,一會兒看到的是片片玉米地,一會兒迎面而來的又是果實滿枝的芒果樹和椰子樹,鬱郁蔥蔥的甘蔗園和香蕉園。真是大開眼界,大飽眼福!海濱、山峰、農舍、古鎮,似一顆顆明珠,把墨西哥裝扮得無比靚麗。
邊走邊舞
無論是在風景秀麗的海濱城市,還是在奇妙恬靜的高原小鎮,或是在大都市墨西哥城,人們都可以領略墨西哥的獨特風情。馬里亞契音樂是墨西哥最具代表性的民間音樂,在墨西哥旅遊,處處、時時可以聽到它動人的旋律。馬里亞契樂隊一般由3-5人組成,使用的樂器主要是小提琴、吉他、小號。演奏時,樂手們頭戴裝飾講究的寬邊大帽子,身穿綉著精美花邊的緊身「恰羅士」服,站立著一字排開,每人手中一件樂器,邊奏樂邊引亢高歌,曲調歡快熱烈,抑揚頓挫。無論是在大飯店、小酒店、還是在劇院、街心廣場、家庭聚會,都會聽到馬里亞契音樂迷人的旋律。
伴隨我們行程的還有那優美熱烈的民間舞蹈哈拉維。哈拉維是最富墨西哥民族特點的舞蹈,享譽世界。哈拉維為多組變化的男女對舞,以踢踏舞步為主,但各個地區的哈拉維也有本地區特有的風格。人們經常看到的多為瓜達拉地區風格的哈拉維,男舞者身著「恰羅士」服,頭戴寬邊大帽子,口中不停地打著唿哨,跳著快速的踢踏舞步,舞台發出清脆有節奏的響聲。姑娘們身著色彩艷麗的寬邊大裙子,邊跳踢踏舞邊用雙手舞動裙邊,抖出令人眼花繚亂的裙花。在馬里亞契樂隊歡快樂曲的伴奏下,場面熱烈豪放,觀眾陶醉了,不由得邊鼓掌邊在座位上扭動起來。
鬥牛狂歡
每年11月到下一年3月是墨西哥的都牛季節,許多外國遊客都趕在這個時候去墨西哥,為的是一睹墨西哥鬥牛士的風采。現在世界上大概只有3個國家還有鬥牛,墨西哥便是其中之一(另兩個國家是西班牙和哥倫比亞)。世界最大的墨西哥城鬥牛場,可容納8萬觀眾。墨西哥人喜歡看鬥牛,在鬥牛季,鬥牛場總是座無虛席。鬥牛都是專門飼養的公牛,體重一般在400到600公斤之間,膘肥體壯,勇猛好豆。鬥牛士身著華麗的緊身鬥牛服,頭戴黑色扁形帽,右手握利劍,左手舞動紅色斗篷,顯出一股天下無敵手的剽勇只氣。不過鬥牛士與這么大的傢伙周旋,最後一劍從頸部刺進牛的心臟把它殺死,那是要冒極大風險的。看台上的人自始至終是提心吊膽的。實際上,鬥牛士被牛頂傷頂死的事也是不少見的。但正是在這危險刺激的表演中,觀眾們才充分領略了墨西哥人粗獷勇敢的精神。
Ⅷ 墨西哥屬於拉丁美洲嗎
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是一個文化范圍概念,所以在地理上屬於北美洲的墨西哥也是屬於拉丁美洲的。
Ⅸ 為什麼印度,埃及,伊拉克(巴比倫),墨西哥(印加),美國(阿茲特克,屬於印第安人)等古文明都死很慘
首先墨西哥和美國才建國兩三百年,不算古文明;其次,每個國家的文明都有其不同的情況,它的興衰史有必然因素,中國文明之所以非常流行,是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所以它才能夠風靡全球,至於日本,那小日本不想說它了
Ⅹ 世界九大文化圈
世界九大文化圈分別是:西歐文化圈、東歐文化圈、東亞文化圈、南亞文化圈、東南亞文化圈、
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太平洋文化圈、伊斯蘭教文化圈。
1、西歐文化圈
地區:西歐、北美和澳大利亞等地區。
民族:日耳曼人。 宗教:基督教新教和羅馬天主教。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2、東歐文化圈
地區:俄羅斯、東歐等地區。
民族:斯拉夫民族。
宗教:正東教。
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3、東亞文化圈
地區: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和蒙古等地區。
民族:漢族、蒙古族、朝鮮族、大和民族。
宗教:佛教、道教。
氣候:季風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4、南亞文化圈
地區: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地區。
民族:多民族融合。 宗教: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多宗教混雜。
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5、東南亞文化圈
地區:中南半島、馬來群島。 民族:多民族混雜。
宗教:佛教、天主教、伊斯蘭教。
氣候:熱帶雨林、熱帶季風氣候。
6、伊斯蘭文化圈
地區:中亞、西亞和北非等地區。
民族:阿拉伯民族。
宗教:伊斯蘭教。
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7、非洲文化圈
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
民族:黑人民族。 宗教:原始宗教。
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8、拉丁美洲文化圈
地區:墨西哥及以南的美洲地區。
民族:多民族混血。
宗教:天主教。
氣候:高溫多雨,多氣候類型。
9、太平洋文化圈
地區:太平洋中各島嶼地區。
民族:棕色人種為主的各民族。
宗教:基督教和少部分原始宗教。
氣候:熱帶和副熱帶氣候。
(10)埃及和墨西哥屬於什麼文化區擴展閱讀:
區域的劃分依據
提出區域文化性格概念,首先要將 「區域文化性 格」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予以確認。文化人類學家和文化地理學家們很早就將地球表面按文化類型劃分為許許多多的文化區。
文化圈不僅限於一個地理空間范圍,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連成一片的。世界各地可以同屬一個文化圈,一個文化圈可以包括許多部族和民族,是一個民族群。
此外,「文化圈」還有多種劃分法,如:按時代劃分;按地區劃分;按人種劃分;按物質文化劃分;按經濟類型劃分;按社會特徵劃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