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鉛鋅礦產如何
A. 鉛鋅礦純度怎麼知道
呵!呵!呵!我們這大部份人憑目測就能看出鉛鋅礦的大至含量。誤差上下不會太大。至於十分准確的。那就是要專業的化驗人員用復雜的程序來測定。要通過煅燒,葯劑測試等程序測定。
B. 鉛鋅礦的市場前景
2009年以來,鉛鋅行業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及行業兼並重組,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不斷減少。截止2011年,中國鉛鋅冶煉行業企業數量為509家,較2010年大幅減少132家,但鉛鋅企業佔全部工業比重變化不大,為0.16%,同時,行業資產總額佔全部工業比重為0.26%,與2010年相當。行業總額為1739.73億元,同比增速維持在20%以。整體看,2011年我國鉛鋅行業規模有所擴大,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但規模擴張速度不如2010年,主要受2011年行業整體經營水平較低影響。
2011年國內鉛鋅礦石價格過高一直困擾冶煉企業,大型骨幹企業對國外鉛精礦和鋅精礦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成為制約我國鉛鋅工業的瓶頸。在過去幾年裡,中國原料逐漸短缺,進口數量逐年增加,從精礦出口國變成進口國。「十二五」期間礦山產量難以實現大幅度提高,資源保障程度低將成為制約未來幾年我國鉛鋅行業發展的瓶頸。近10年,我國鉛鋅礦儲量開發利用程度高,已利用的儲量比例很大,與世界鉛鋅資源大國相比具有相當大的差距。
中國鉛鋅礦資源儲量豐富,城市化進程所需鉛鋅礦潛力巨大,中國鉛鋅礦市場發展較為平穩。未來,隨著政府政策和規劃的扶持、經濟形勢的好轉、下游消費的增長拉動和行業整合帶來的產業集中度的提高,上述系列措施都將推動中國鉛鋅礦市場的發展。從長遠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淘汰落後行業產能等行業結構整合是中國鉛鋅行業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大趨勢。對於該行業的前景方面,未來會更加註重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同時,鉛鋅工業開始轉向國際化經營。
C. 鉛鋅礦怎樣開采
挖機
D. (一)鉛鋅礦產是我國的優勢資源之一
1949年以來,對鉛鋅資源做了大量普查和勘探工作,截止1997年底,已探明了鉛礦床657處和鋅礦床697處。這里需要解釋的是,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司(1998)《截止1997年底全國礦產儲量通報》中鉛礦區數為730處,鋅礦區數為768處。本文將同一礦床不同礦區(區段)歸為一處,有的如廣西大廠、雲南個舊等礦田包含的礦區(床)也作為一個礦床處理。因為鉛與鋅共生,實際鉛鋅礦床(點)數為579個,獨立鉛礦床(點)78個,獨立鋅礦床(點)100個。其中,大型鉛鋅礦床37處,鉛礦床1處,鋅礦床5處;中型鉛鋅礦床138處,鉛礦床5處,鋅礦床11處。累計探明鉛、鋅金屬儲量分別為4530.21萬噸和10988.83萬噸,保有儲量分別為3535.17萬噸和9252.70萬噸,顯示了我國鉛鋅資源的豐富。
在657個鉛礦床中,大型有17處,中型有76處,分別占礦床總數的2.6%和11.6%,總計不到15%,但是它們的累計探明儲量為3307.87萬噸,累計保有儲量為2564.89萬噸,占總探明儲量和保有儲量的72%。在697處鋅礦床中,大型有4處,中型144處,分別占總礦床數的5.6%和17.5%,總計不到24%,但是它們累計探明儲量為9390.97萬噸,累計保有儲量為7861.99萬噸,占總探明儲量和保有儲量的85%。因此,在我國大、中型礦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們不僅規模大,而且分布較集中,有利於鉛鋅礦業基地的建設和開發,使資源優勢更易發揮出來。
E. 鉛鋅礦是怎樣形成的
鉛是人類從鉛鋅礦石中提煉出來的較早的金屬之一。它是最軟的重金屬,也是比重大的金屬之一,具藍灰色,硬度1.5,比重11.34,熔點327.4℃,沸點1750℃,展性良好,易與其他金屬(如鋅、錫、銻、砷等)製成合金。
鋅從鉛鋅礦石中提煉出來的金屬較晚,是古代7種有色金屬(銅、錫、鉛、金、銀、汞、鋅)中最後的一種。鋅金屬具藍白色,硬度2.0,熔點419.5℃,沸點911℃,加熱至100~150℃時,具有良好壓性,壓延後比重7.19。鋅能與多種有色金屬製成合金或含鋅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鋅與銅、錫、鉛等組成的黃銅等,還可與鋁、鎂、銅等組成壓鑄合金。
鉛鋅用途廣泛,用於電氣工業、機械工業、軍事工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輕工業和醫葯業等領域。此外,鉛金屬在核工業、石油工業等部門也有較多的用途。
一、礦物原料特點
鉛鋅在自然界里特別在原生礦床中共生極為密切。它們具有共同的成礦物質來源和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學行為,有類似的外層電子結構,都具有強烈的親硫性,並形成相同的易溶絡合物。它們被鐵錳質、粘土或有機質吸附的情況也很相近。鉛在地殼中平均含量約為15×10-6,在有關岩石中平均含量:砂岩7×10-6、碳酸鹽岩9×10-6、頁岩20×10-6。鋅在地殼中平均含量約為80×10-6,在有關岩石中平均含量:玄武岩105×10-6、花崗岩中60×10-6、砂岩16×10-6、碳酸鹽岩20×10-6、頁岩95×10-6。
目前,在地殼上已發現的鉛鋅礦物約有250多種,大約1/3是硫化物和硫酸鹽類。方鉛礦、閃鋅礦等是冶煉鉛鋅的主要工業礦物原料。
二、礦石工業要求
盡管現在已發現有250多種鉛鋅礦物,但可供目前工業利用的僅有17種。其中,鉛工業礦物有11種,鋅工業礦物有6種,以方鉛礦、閃鋅礦最為重要。還有菱鋅礦、白鉛礦等。
礦石工業類型,以礦石自然類型為基礎,按礦石氧化程度可分為硫化礦石(鉛或鋅氧化率<10%)、氧化礦石(鉛或鋅氧化率>30%)、混合礦石(鉛或鋅氧化率10%~30%);按礦石中主要有用組分可分為:鉛礦石、鋅礦石、鉛鋅礦石、鉛鋅銅礦石、鉛鋅硫礦石、鉛鋅銅硫礦石、鉛錫礦石、鉛銻礦石、鋅銅礦石等;按礦石結構構造,可分為:浸染狀礦石、緻密塊狀礦石、角礫狀礦石、條帶狀礦石、細脈浸染狀礦石等。
為適應我國鉛鋅礦地質勘探工作和礦山生產建設的需要,地質礦產部和冶金工業部根據我國鉛鋅礦產資源狀況和采選冶技術條件,於1983年聯合制定並頒布《鉛鋅礦地質勘探規范》(試行),制定了鉛鋅礦一般工業指標,普查勘探中用於評價礦床有否工業價值。
三、礦業簡史
中華民族的祖先對鉛鋅礦的開采、冶煉和利用曾做出過重要貢獻。中國古代「鉛」寫作「釒公」。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中期在青銅器鑄造中已用鉛,西周(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鉛戈含鉛達99.75%。在古代,鉛往往被加入銅中成為合金化金屬,還用來製作鉛白、鉛丹等。古代煉鉛的原料有兩類,一類是氧化鉛,以白鉛礦為主,另一類是硫化礦,以方鉛礦為主。明代陸容在《菽園雜記》中有敘述含銀硫化鉛礦的冶煉方法。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提到當時開採的三種鉛鋅礦物,一種是「銀礦鉛」,系指與輝銀礦等共生的方鉛礦;另一種是「銅山鉛」,系指含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等的多金屬礦;還一種是「草節鉛」,可能是指結晶粗大的方鉛礦。
由於鉛礦中多含有銀,古代為了提取白銀,因此大量開采並冶煉鉛。
中國是最早發明煉鋅的國家。古代稱鋅為「倭鉛」。煉鋅,據史料記載至遲在10世紀的五代就已能冶煉。貴州赫章志上即有該縣媽姑地區在五代後漢高祖天福年間(公元947年)開始煉鋅的記載。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敘述,用爐甘石作原料,用坩堝冶煉,書中附有圖。
明、清時鋅主要用配製黃銅,供鑄錢及製造各種器皿用。約在17世紀初開始向歐洲出口鋅錠。1745年從廣州裝運鋅錠的一艘船在瑞典哥德堡觸礁沉沒,1872年被打撈起一部分鋅錠,經分析鋅含量達98.99%,可見當時中國冶煉鋅的水平是相當高的。
中國古代不僅對鉛鋅的冶煉和利用有重要創舉,而且很早就認識了鉛鋅礦的產出分帶性。在《管子·地數篇》中就記載「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鉛者,其下有銀」。當代許多鉛鋅礦床的勘查有不少的礦區都是通過古礦硐和冶煉爐渣遺址等發現的。
近百年來,在舊中國時期鉛鋅業基礎薄弱,只有幾個規模小的礦山和工廠,采礦、選礦、冶煉基本上土法生產,最高年產量,鉛8900t、鋅7100t。新中國成立後,鉛鋅業發展很快。經過40多年來的大規模地質勘查,探明了豐富的鉛鋅礦產資源,建設了一大批國營大中型鉛鋅礦山和冶煉廠,形成了較大的采選冶生產能力,產量居於世界前列。1996年鉛精礦(金屬含量,下同)產量64.3萬t,鋅精礦(金屬含量,下同)產量112.1萬t。鉛鋅金屬產量(含礦產產量和雜產產量):鉛70.6萬t,居世界第2位;鋅118.4萬t,居世界第1位。現在不僅滿足國內需求,而且還出口鉛鋅產品,成為世界鉛鋅生產大國之一。
F. 鉛鋅礦石進口 申請材料
基本同上,看看具體產地具體監管條件,我們是專門做礦產品清關以及港口內外卸載短駁轉運倉儲包括CIQ等服務的。
G. 鉛鋅礦的危害有多大
甘肅省西和縣六巷鄉的上巷村是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小村莊,全村一共有900多名村民生活在這里。但是,最近幾年來,村民們寧靜的生活被打亂了。因為在村莊的底部經常會傳來隆隆的炮聲。村民們說,地底下的炮聲傳來,就像發生了強烈的地震,連桌子都會顫動,許多村民的房屋出現了裂縫。 村莊的底下怎麼會有炮聲呢?原來,在上巷村周圍有著豐富的鉛鋅礦資源,從90年代 初開始,陸陸續續就有一些企業來到這里采礦。近兩年來,為了多采多挖,部分企業不顧國家規定把采礦巷道向村莊底下延伸,村民們聽到的炮聲就是這些企業采礦放炮的聲音,由於害怕會出現塌方事故,上巷村的村民變得非常擔心。上巷村村民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從2000年到現在,這里已經發生了兩起塌方事故。2000年的正月初二晚上的六點左右,在下面的村民在吃飯的時候,只聽到「轟」的一聲,這個地方就塌方了。塌方以後,村民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反映。這起發生在上巷村後山上的塌方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也沒有引起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在事故發生以後,連現場都沒有人來勘測。對此,西和縣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苟世全解釋說:「當時確定說先穩一段,同時也確定也要進行測量,但是通過這個穩一段以後,那一帶再沒有新的塌方。」 盡管當時沒有新的塌方,但是,一年多以後,在2001年12月13日,上巷村邊上的六巷鉛鋅礦又發生了塌方事故。而這一次塌方,使六巷鉛鋅礦一千多平方米的廠區瞬間陷落到30多米深的地下,同時被掩埋的還有兩個裝有6噸汽油的大油罐和兩名職工。 2001年12月29日,記者來到了這里時,看到塌方地帶的險情還沒有排除,現場的搶救工作一直無法進行。經過初步勘察,西和縣政府認為,這就是一起由采礦引起的責任事故。 據西和縣副縣長趙尚文介紹,這是由下面有采空場引起的。「下面的空場究竟有多大,現在我們也說不清楚這個事情。這個采空區是哪個礦挖的,這個需要時間,也需要有資質的人員把最後結果搞出來,我們才能決策這個事情。」 事故發生了,卻沒找到造成事故的責任人,原因就在於,在塌陷區的下面有兩家企業同時在采礦,一家是六巷鉛鋅礦,一家是隴南磨溝鉛鋅礦,兩個礦的巷道處在同一地點上,上下相距只有33米,造成這次塌方事故的采礦空場就存在於這兩個礦的巷道之間。事故發生以後,誰都不承認,這個地下采空場是自己留下的。 我國在1986年通過的《礦產資源法》和在1992年通過的《礦山安全法》都明確規定,未經國務院授權的有關主管部門同意,任何企業不得在城鎮市政工程設施和村莊附近的一定范圍內采礦。但是,上巷村的底下不僅炮聲不斷,村民的房屋出現裂縫,而且又接二連三的發生塌方事故,這讓上巷村的村民們在寒冬臘月都不敢回家睡覺了,甚至到大馬路上堆起火篝,在外面烤火。上巷村的孩子們也一度不敢坐進教室上課,因為上巷小學的教學樓也出現了許多裂縫。 2001年的12月份,記者來到這里時,當地有關部門對六巷鉛鋅礦的塌方事故還沒有調查結果,但是,上巷村900多村民的安全問題一直為記者所關注,今年7月15日,記者再次來到了甘肅省西和縣了解事故的調查處理情況。 據西和縣地質礦產管理局副局長劉明介紹,「這個底部以下有隴磨礦在1997年形成的采空區,但是這個采空區在他們的礦區范圍之內,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在海拔1485米水平,也就是說在六巷礦的范圍之內有他們的豎井通往一坑斜井的運輸巷道。」 在塌方事故現場,記者看到,塌方後形成的大坑已經被填平了。據縣里的有關負責人介紹,出於安全考慮,兩名遇難礦工的屍體和兩個裝滿了汽油的大油罐就沒有進行挖掘,直接埋在了坑裡。縣里的有關負責人還說,為了查清上巷村的底部到底有沒有巷道,西和縣有關部門聘請了核工業天水工程勘察院對上巷村周圍的采礦巷道進行了勘測,勘測的結果是,在上巷村底部,既沒有采礦巷道,也沒有采礦空場。但是,當記者走進上巷村時,村民們卻說,村莊的安全不僅沒有任何保障,而且,因為塌方事故曾經暫停了一段時間的采礦放炮的聲音最近又從村莊的底下傳來。在上巷村的安全問題上,縣里和村民們的說法截然相反。既然村莊底部沒有采礦巷道,也沒有采礦空場,村民們聽到的采礦放炮的聲音是從哪裡來的呢?在核工業天水工程勘察院的測量成果說明書中,記者看到確實有這樣一段文字:測量成果表明:上巷村底部沒有發現坑道經過,也沒有采空區,村民居住地是安全的。但同樣這分說明書中,也說明有封閉多年的和有危險的坑道無法施測。那麼,到底上巷村的底部是不是安全的呢?記者找到了負責對上巷村進行勘測的核工業天水工程勘察院了解情況。對此,核工業天水工程勘察院院長黎斌解釋說:「僅憑測量這一項不能說明。我們也沒有做出鑒定報告,只是一個技術成果說明。從我們測量的九條坑道看,是沒有的;但是其它的坑道有沒有,沒測也不知道。」原來,應西和縣有關部門的要求,核工業天水工程勘察院對上巷村周圍的9條巷道進行勘測。在勘測完成以後,他們出具了這份測量成果說明書。盡管勘測單位再三強調,這既不是對村莊底下的情況做出的鑒定,也不代表沒有勘測的其他巷道的情況,但西和縣政府的有關負責人,仍舊把他作為斷定上巷村是安全的重要依據,傳達給村民,也向上級領導匯報。「根據甲方的要求,甲方要求我們勘探到什麼程度,勘探哪些坑道,我們才能勘探、測量。」核工業天水工程勘察院院長黎斌解釋說。「甲方也就是西和縣沒有提出要求的話,你們就沒有進行勘測?」記者問。「那對的。我們是根據甲方的要求來搞這個,甲方不要求我們搞的,我們肯定不會自己去搞。」去年冬天,記者到這里采訪時就了解到,在上巷礦區不到兩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有4家采礦企業,而此前,在這里采礦的企業最多的時候,有8、9家,正在生產的和已經廢棄了的采礦巷道遠不止被勘測的9條,而且,為了爭奪有限的礦產資源,各采礦企業之間都是你爭我搶、亂采亂挖。鄧家山鉛鋅礦辦公室主任劉吉才說:「互相采礦在地下嘛,互相都發現不了。有時候放一炮,或許就互相打通了。」「你的礦界應該采高多少,不應該采高多少,這個沒人監督。采礦的礦山任你采,採到自己無法采了或者是覺得沒價值采了,就不採了。或者說把那一塊采透了,可能馬上有危險了,他才自行不採了,你說監督這事再沒采,這都沒有。」對此,六巷鉛鋅礦技術員孟占懷說。 由於采礦企業長期以來的無序開采,導致這一帶地底下采礦巷道縱橫交錯、神出鬼沒,有的甚至直接伸向村莊和地面建築物。就是在這一次不算全面的勘測中,工作人員都發現,能夠確認的,最近的一條巷道離上巷村只有80米的距離了。據西和縣地質礦產管理局局長介紹,離村莊最近的是鄧家山的16號坑,離學校80米,這一次把鄧家山的16號坑予以關閉了。 除了鄧家山鉛鋅礦的16號坑道外,在已經勘測了的幾條坑道中,也有許多地方被封堵住了,勘測人員無法進入。上巷村村民二組的組長郭彥會,作為村民代表,參加了對上巷村周圍巷道的勘測工作。他說,「勘測的是現在正在生產的主坑道,安全的。不安全的根本不能勘測,只要是報廢的采空區,人家現在都封了,人無法進去。」造成六巷鉛鋅礦塌方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塌方地帶的下面有一個采礦空場,而這個采空場是隴南磨溝鉛鋅礦在97年就已經封閉了的。如果上巷村的底部還有這樣被封閉的采空場不能及時查出,留下的就是嚴重的事故隱患。「那你作為村民代表去參加這個勘測,你當時沒有提出你自己的意見嗎?」記者問道。「我提出啥意見人家都不採納,」郭彥會無奈地說,「我說把這個巷道扒開,就是他封的那個,但人家不扒,說你要求扒你自己扒。但每一個工作組代表只能定下兩個人,兩個人根本就扒不開,沒辦法。」在上巷礦區,不僅采礦巷道直接伸向村莊,一些采礦企業對地下的采空場也是一封了事。這就使得上巷村近千名群眾的安全問題一直成為懸而未決的問題。 由於勘測不徹底,上巷村的腳下到底有沒有空洞,他的危害有多大,至今也沒有一個准確的說法。這里的村民依然每天伴著炮聲在擔驚受怕中生活。
H. 鉛鋅礦對環境有何污染
你好! 推薦地址http://..com/q?word=%C7%A6%D0%BF%BF%F3%CE%DB%C8%BE&ct=17&pn=0&tn=ikaslist&rn=10 石油人員,印刷業人員,鉛鋅礦區附近的人和居民 成人鉛中毒會導致: 腦力體力不支,關節疼痛,性慾減弱 不育... 室內鉛塵污染廚房中的食物;用含鉛釉彩的器皿儲存食物造成的污染等,其中,鉛污染罐頭食品的危害最大。 ... 我們到了鉛鋅礦這一段,這兒的水不再是清澈的,山不再是翠綠的,工人們完全改變了膚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 4%的城市屬於中度污染,53.3%的城市屬輕度污染。... 鉛鋅礦 鉛是人類從鉛鋅礦石中提煉出來的較早的金屬之一。它是最軟的重金屬,也是比重大的金屬之一,具藍灰色,硬度1.5,比重11.34,熔點327.4℃,沸點1750℃,展性良好,易與其他金屬(如鋅、錫、銻、砷等)製成合金。 鋅從鉛鋅礦石中提煉出來的金屬較晚,是古代7種有色金屬(銅、錫、鉛、金、銀、汞、鋅)中最後的一種。鋅金屬具藍白色,硬度2.0,熔點419.5℃,沸點911℃,加熱至100~150℃時,具有良好壓性,壓延後比重7.19。鋅能與多種有色金屬製成合金或含鋅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鋅與銅、錫、鉛等組成的黃銅等,還可與鋁、鎂、銅等組成壓鑄合金。 鉛鋅用途廣泛,用於電氣工業、機械工業、軍事工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輕工業和醫葯業等領域。此外,鉛金屬在核工業、石油工業等部門也有較多的用途。 一、礦物原料特點 鉛鋅在自然界里特別在原生礦床中共生極為密切。它們具有共同的成礦物質來源和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學行為,有類似的外層電子結構,都具有強烈的親硫性,並形成相同的易溶絡合物。它們被鐵錳質、粘土或有機質吸附的情況也很相近。鉛在地殼中平均含量約為15×10-6,在有關岩石中平均含量:砂岩7×10-6、碳酸鹽岩9×10-6、頁岩20×10-6。鋅在地殼中平均含量約為80×10-6,在有關岩石中平均含量:玄武岩105×10-6、花崗岩中60×10-6、砂岩16×10-6、碳酸鹽岩20×10-6、頁岩95×10-6。 目前,在地殼上已發現的鉛鋅礦物約有250多種,大約1/3是硫化物和硫酸鹽類。方鉛礦、閃鋅礦等是冶煉鉛鋅的主要工業礦物原料。 二、礦石工業要求 盡管現在已發現有250多種鉛鋅礦物,但可供目前工業利用的僅有17種。其中,鉛工業礦物有11種,鋅工業礦物有6種,以方鉛礦、閃鋅礦最為重要。還有菱鋅礦、白鉛礦等。 礦石工業類型,以礦石自然類型為基礎,按礦石氧化程度可分為硫化礦石(鉛或鋅氧化率<10%)、氧化礦石(鉛或鋅氧化率>30%)、混合礦石(鉛或鋅氧化率10%~30%);按礦石中主要有用組分可分為:鉛礦石、鋅礦石、鉛鋅礦石、鉛鋅銅礦石、鉛鋅硫礦石、鉛鋅銅硫礦石、鉛錫礦石、鉛銻礦石、鋅銅礦石等;按礦石結構構造,可分為:浸染狀礦石、緻密塊狀礦石、角礫狀礦石、條帶狀礦石、細脈浸染狀礦石等。 為適應我國鉛鋅礦地質勘探工作和礦山生產建設的需要,地質礦產部和冶金工業部根據我國鉛鋅礦產資源狀況和采選冶技術條件,於1983年聯合制定並頒布《鉛鋅礦地質勘探規范》(試行),制定了鉛鋅礦一般工業指標,普查勘探中用於評價礦床有否工業價值。 三、礦業簡史 中華民族的祖先對鉛鋅礦的開采、冶煉和利用曾做出過重要貢獻。中國古代「鉛」寫作「釒公」。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中期在青銅器鑄造中已用鉛,西周(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鉛戈含鉛達99.75%。在古代,鉛往往被加入銅中成為合金化金屬,還用來製作鉛白、鉛丹等。古代煉鉛的原料有兩類,一類是氧化鉛,以白鉛礦為主,另一類是硫化礦,以方鉛礦為主。明代陸容在《菽園雜記》中有敘述含銀硫化鉛礦的冶煉方法。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提到當時開採的三種鉛鋅礦物,一種是「銀礦鉛」,系指與輝銀礦等共生的方鉛礦;另一種是「銅山鉛」,系指含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等的多金屬礦;還一種是「草節鉛」,可能是指結晶粗大的方鉛礦。 由於鉛礦中多含有銀,古代為了提取白銀,因此大量開采並冶煉鉛。 中國是最早發明煉鋅的國家。古代稱鋅為「倭鉛」。煉鋅,據史料記載至遲在10世紀的五代就已能冶煉。貴州赫章志上即有該縣媽姑地區在五代後漢高祖天福年間(公元947年)開始煉鋅的記載。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敘述,用爐甘石作原料,用坩堝冶煉,書中附有圖。 明、清時鋅主要用配製黃銅,供鑄錢及製造各種器皿用。約在17世紀初開始向歐洲出口鋅錠。1745年從廣州裝運鋅錠的一艘船在瑞典哥德堡觸礁沉沒,1872年被打撈起一部分鋅錠,經分析鋅含量達98.99%,可見當時中國冶煉鋅的水平是相當高的。 中國古代不僅對鉛鋅的冶煉和利用有重要創舉,而且很早就認識了鉛鋅礦的產出分帶性。在《管子·地數篇》中就記載「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鉛者,其下有銀」。當代許多鉛鋅礦床的勘查有不少的礦區都是通過古礦硐和冶煉爐渣遺址等發現的。 近百年來,在舊中國時期鉛鋅業基礎薄弱,只有幾個規模小的礦山和工廠,采礦、選礦、冶煉基本上土法生產,最高年產量,鉛8900t、鋅7100t。新中國成立後,鉛鋅業發展很快。經過40多年來的大規模地質勘查,探明了豐富的鉛鋅礦產資源,建設了一大批國營大中型鉛鋅礦山和冶煉廠,形成了較大的采選冶生產能力,產量居於世界前列。1996年鉛精礦(金屬含量,下同)產量64.3萬t,鋅精礦(金屬含量,下同)產量112.1萬t。鉛鋅金屬產量(含礦產產量和雜產產量):鉛70.6萬t,居世界第2位;鋅118.4萬t,居世界第1位。現在不僅滿足國內需求,而且還出口鉛鋅產品,成為世界鉛鋅生產大國之一。 一、職業性鉛中毒及其易患 行業和人群 職業性鉛中毒,是指在鉛接觸行業工作的人們因鉛在體內聚集而導致的急性或亞急性中毒。 我國工業、農業、交通的迅速發展,鉛塵和煙霧污染了空氣和水,各種工礦的廢物排入農田,也由此進入人的食物鏈。由於空氣和水的污染,蔬菜、糧食和水果都不同程度地被污染,鉛每時每刻都在威脅著人類健康。 近年來,隨著科技和工業現代化的發展,鉛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更加劇了鉛污染的危險性及廣泛性。據不完全統計,以下20種行業人群是易患職業鉛中毒人群:鉛礦開采及冶煉;蓄電池行業;製造含鉛耐腐蝕化工設備、管道、構件、模具、鍍料、極板塗料行業;交通運輸行業,如火車軸承掛瓦、橋梁工程、船舶製造業等接觸鉛蒸氣;製造放射線防護材料;錢幣製造業;電力與電子行業,如保險絲、電纜製造、電視和電話外殼、含鉛焊錫、電子顯像管的製造等;軍火工業;部隊導彈、炮彈試射;化工行業;食品行業,如罐頭生產中的焊錫過程等;油漆、油墨、顏料行業;建築工業;橡膠工業;塑料工業;農葯工業;石油工業;玻璃、景泰藍、陶瓷工業;自來水管與暖氣管道的連接(鉛白);金屬製品加工業,如金屬集裝箱製造。 另外,長期在大城市交通繁華的道路上值勤的民警,在鉛冶煉廠區附近生活的居民也是易患職業鉛中毒人群。 甘肅省是有色冶金工業的大省,鉛的污染相對比較嚴重,號稱中國鉛鋅工業基地的甘肅隴南地區有上百家鉛鋅礦和冶煉廠,預防鉛中毒的任務非常繁重,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臨床表現 職業性鉛中毒通常呈慢性,鉛中毒的臨床指標主要是尿鉛超過0.08mg/l,血鉛超過50μg/t,職業史和臨床症狀是診斷的依據。 職業性鉛中毒臨床上有神經、消化、血液等系統的綜合症狀。 1. 神經系統 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多發性神經病和腦病。 神經衰弱,是鉛中毒早期和較常見的症狀之一,表現為頭昏、頭痛、全身乏力、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多夢等,其中以頭昏、全身乏力最為明顯,但一般都較輕,屬功能性症狀。尚有不少早期鉛中毒者,上述症狀也不明顯。 多發性神經病,可分為感覺型、運動型和混合型。感覺型的表現為肢端麻木和四肢末端呈手套襪子型感覺障礙;運動型的表現有:肌無力,先是握力減退出現較早,也較常見,進一步發展為肌無力,多為伸肌無力;肌肉麻痹,亦稱鉛麻痹,多見於橈神經支配的手指和手腕伸肌呈腕下垂,亦稱垂腕症;腓骨肌、伸趾總肌、伸庶趾肌節呈足下垂,亦稱垂足症。 腦病,為最嚴重的鉛中毒;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高熱、煩躁、抽搐、嗜睡、精神障礙、昏迷等症狀,類似癲癇發作、腦膜炎、腦水腫、精神病或局部腦損害等綜合症。國內由於勞動條件改善,較少發生。 2. 消化系統 輕者表現為一般消化道症狀,重者出現腹絞痛。消化道症狀包括口內金屬味,食慾不振,上腹部脹悶、不適,腹隱痛和便秘,大便干結呈算盤珠狀,鉛絞痛發作前常有頑固性便秘作為先兆。腹絞痛為突然發作,多在臍周,呈持續性痛,陣發時加重,每次發作從數分鍾至幾個小時。因疼痛劇烈難忍,常彎腰曲膝,輾轉不安,手按腹部以減輕疼痛。同時,面色蒼白,全身出冷汗,可有嘔吐。檢查時,腹部平坦柔軟,可有輕度壓痛,無固定壓痛點,腸鳴音減少,常伴有暫時性血壓升高和眼底動脈痙攣。 3.血液系統 主要是鉛干擾血紅蛋白合成過程而引起其代謝產物變化,如血δ-ALAD活性降低,尿δ-ALA增多,尿CP增多,血FEP、ZPP增多等,最後導致貧血,多為低色素正常紅細胞型貧血。 4. 其他系統 鉛對腎臟的損害多見於急性、亞急性鉛中毒或較重慢性病例,出現氨基酸蛋白尿、紅細胞、白細胞和管型及腎功能減退,提示中毒性腎病,伴有高血壓。女工對鉛較敏感,特別是孕期和哺乳期,可引起不育、流產、早產、死胎及嬰兒鉛中毒。男工可引起精子數目減少、活動減弱及形態改變。此外,尚可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 三、預防措施 1.採用工程技術措施,控制鉛有害因素的擴散 應採用工程技術措施,盡早消除和減輕危害,預防和控制職業性鉛中毒危害,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採用適當的生產工藝,包括加料、出料包裝等方法,以減少空氣污染,貯存中注意溫、濕度,用低毒物質代替高毒物質; (2)對粉塵、有毒蒸氣或氣體的操作在密閉情況下進行,輔以局部吸風,有熱毒氣發生時,可採用局部排氣罩,控制職業性鉛有害因素的擴散; (3)採取遠距離操作、自動化操作,輔以個人防護用品,防止直接接觸。 2.控制職業性鉛有害因素的作用條件 職業有害因素的作用條件是能否引起職業病的決定性前提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是接觸機會和作用強度(劑量),決定接觸機會的主要因素是接觸時間。因此,在保護職業人群健康時,還應考慮作用條件,通過改善環境措施,嚴格執行衛生標准來達到控制職業性鉛有害因素。 3.控制人的因素 為了預防職業性鉛有害因素對接觸者的危害,應重點加強第一級和第二級預防,以便及早發現受到影響的人。 (1) 加強健康監護。健康監護的基本內容包括健康檢查、健康監護檔案建立、健康狀況分析和勞動能力鑒定等。 健康檢查包括就業前健康檢查和定期健康檢查。 就業前健康檢查是指對准備從事某種作業人員進行的健康檢查,目的在於了解受檢者原來健康狀況和各項基礎數據,可發現職業禁忌症。對犯有血液病、貧血、神經系統器質性疾患,肝、腎器質性疾患者,不能從事有鉛行業崗位的工作。 定期健康檢查是指按一定時間間隔,對接觸職業性鉛有害作業工作進行常規的健康檢查,目的在於及時發現職業性疾病的可疑徵象,檢出高危人群作為重點監護對象,採取預防措施,保護其他工人。 健康監護檔案主要包括:①職業史和病史;②家族史(重點是遺傳性疾病史);③基礎健康資料,重點在就業前有關指標的水平;④接觸職業性鉛有害因素及水平;⑤與職業有關的監護項目;⑥其他,包括嗜好及生活方式。健康監護卡應每個工人一份,編號保管。 健康狀況分析中常需計算職業病、工作有關疾病和工傷的發病率、平均發病工齡及病傷缺勤率等。 (2) 加強個人防護。個人防護用具包括呼吸護具(防塵防毒用的口罩、面罩)、面盾(防紫外線)、防護服(防酸、鹼、高溫)、手套(防振動)、鞋等,應根據危害接觸情況而選用。 (3) 食用保健膳食。為增強機體抵抗力,保護受職業危害作用的靶組織、靶器官,應根據接觸職業性鉛有害因素作用性質和特點,適當補充某些特殊需要的營養成分。食物中存在多種成分,具有螯合鉛和抗鉛損傷的作用。苜蓿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有用的營養素,並對身體有解毒作用。成人可試服蘆薈汁,早上喝半杯,睡前喝半杯可柔和腸運動,並協助將金屬從消化道中清除。此外,可補充卵磷脂顆粒或膠囊、硒和谷胱甘肽等。鐵、鋅、銅、硒、鍺等對鉛的毒性均有一定的拒抗作用。這些營養素富含在水果和蔬菜中,例如刺梨、沙棘、獼猴桃、海帶、洋蔥和蒜頭等。因此,鉛接觸人群應多攝入水果和蔬菜。每日理想的配餐應包括3~5種以上蔬菜,2~3種以上水果,顏色不要一樣。盡量多吃富含果酸、維生素C及生物黃酮的水果,它們有助於拒抗鉛損傷和去除體內的鉛。 4. 加強健康教育 使人們正確認識職業性鉛有害因素,提高自我保健意識,自覺參與預防,並做好個人衛生和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在車間內吸煙、用餐。 5. 生產環境監測 生產環境監測是識別、評價職業有害因素的一個重要依據。其目的是掌握生產環境中職業性鉛危害的性質、種類、強度(濃度)及其時間、空間的分布狀況,為評價職業環境是否符合衛生標准提供依據;為研究接觸水平-反應關系提供基礎資料;鑒定預防措施的效果等。為此,應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及監測目的,建立定期監測制度及衛生檔案制度。 6. 加強管理,嚴格建設項目的「三同時」制度 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對人的生命安全有影響的建設項目,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設計、施工、投產等環節,要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對可能產生職業性鉛中毒的項目,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在技術、工藝和設備方面採取措施,有效控制職業性鉛中毒。 回答者:VIVILINE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2-11 20:43 鉛永遠無法排出體外,對身體的損害是全面而且長期的.主要是肝、腎、和泌尿系統
I. 如何選鉛鋅礦
通過對鉛鋅礦的充分分析化驗,選礦試驗,從而量身選擇適合的選礦方法
(1)優先浮選流程。根據礦石性質研究結果可知,該礦石屬於粗粒不等粒嵌布的簡單易選硫化鉛鋅螢石礦。方鉛礦和閃鋅礦的結構構造、嵌布特性和嵌鑲關系都有利於選別,磨礦時易於單體分離,不需要細磨,加之方鉛礦的可浮性很好,天然的閃鋅礦較易浮選,這些都是採用優先浮選的有利條件。螢石可以從硫化礦浮選尾礦中用浮選回收。
(2)鉛鋅混合浮選流程。鉛鋅混合浮選的主要矛盾是鉛鋅分離的問題,如果此問題未解決好,混合精礦分選H,J-,鉛鋅的回收率就會降低;同時在混合精礦分選時,要除去過剩的葯劑,處理過程比較繁雜。如果混合浮選和優先浮選的指標相近,則應該選擇優先浮選方案。
(3)重介質跳汰一浮選流程。該礦石嵌布粒度粗,如方鉛礦粒度一般為1—5mm,最大可達20mm;閃鋅礦粒度一般為2~lOmm,最大可達22mm,加之密度較大,故可考慮採用重選法。
J. 鉛鋅礦是怎麼形成的,什麼年代形成的
鉛鋅礦成礦時代
我國的鉛鋅礦床從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一直到新生代均有形成。不同地質時期形成的鉛鋅礦床類型和規模各不相同,其中燕山期是最重要的成礦期(圖1)。
形成於太古代的礦床為數不多,主要有遼寧的紅透山和大荒溝銅鋅礦,其成因屬受變質的火山沉積型礦床。
元古宙是我國鉛鋅成礦的第一次高峰,我國元古代鉛鋅礦床,Pb+Zn金屬儲量為1167.3萬噸。內蒙古霍各乞、炭窯口、東升廟和甲生盤等其成因屬沉積變質型,此外,甘肅小鐵山、白銀廠、浙江西裘等鉛鋅礦為海相火山岩型。
加里東期也是一個較重要的鉛鋅成礦期。在此成礦期形成的鉛鋅礦儲量佔全國探明總儲量的9.2%。產於此時期的礦床有四川的天寶山和大梁子,青海錫鐵山以及湖南董家河等礦床,礦床類型大多為熱鹵水型。
華力西期是我國鉛鋅成礦的又一個高峰期。在此成礦期形成的礦床鉛鋅儲量佔全國鉛鋅總儲量的16.3%。它們集中分布在三個地區,即(1)泰嶺,如甘肅廠壩、畢家山、李家山和陝西的鉛洞山,礦床類型主要是熱鹵水型;(2)小興安嶺,如黑龍江翠宏山、小西林等,礦床類型均為夕卡岩型;(3) 新疆阿爾泰,如可可塔勒和阿舍勒等,礦床類型為海相火山岩型。
印支期的鉛鋅礦床總儲量不大,僅佔全國鉛鋅總儲量的4.4%,主要分布於三江地區。如川西的呷村、嘎依窮和納交系等,大多屬熱鹵水型。
燕山期是我國鉛鋅礦床最重要的成礦期,不僅鉛鋅儲量大(佔全國總儲量的53.5%),而且分布廣、廣泛分布於我國東部許多省(區),如黑龍江弓棚子、吉林天寶山、遼寧八家子、河北蔡家營、內蒙古白音諾、浩布高、江蘇棲霞山、浙江五部、湖南水口山、黃沙坪、桃林、樅樹板、廣東凡口、大寶山以及雲南個舊、白牛廠等礦區均屬燕山期。礦床類型有夕卡岩型、熱液型、斑岩型和陸相火山岩型。
喜山期鉛鋅礦床數量雖不多,但總儲量亦不少,佔全國鉛鋅總儲量約8.7%。雲南金頂超大型鉛鋅礦床是在該成礦期形成的,其鉛鋅儲量多達1811.6萬噸,為中國之最。礦床類型屬熱鹵水型。另外,還有一些第四系砂礦,多屬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