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墨西哥棉花怎麼分堆使用

墨西哥棉花怎麼分堆使用

發布時間: 2022-11-19 22:49:11

⑴ 棉花的分布和生長條件

世界主要棉花產區
中國、美國、印度、烏茲別克、埃及等。其中中國的單產量最大,烏茲別克有「白金之國」之稱。 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是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和蘇丹。 棉花的生長環境: 1、棉花生長的光照條件
新疆棉花多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種,對光照長度反應不敏感。是喜光作物,適宜在較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棉花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均高。據測定,棉花單葉的光補償點為750 ~1000 lx,光飽和點為7~8萬lx。一般情況下,棉花葉片對光強的適宜范圍為8000~70000 lx ,此范圍下,光合強度隨光強增加而提高。
2、棉花生育的水分條件
水分是棉花體內的重要組成成分,棉花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各生育階段生理需水要求為:播種至出苗,0 ~2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 ~ 80%為宜;苗期,0 ~4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60 ~ 70%為宜;初蕾期,0 ~6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65 ~ 75%為宜;盛蕾期後,0 ~8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為宜,不能低於60~65%;吐絮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55 ~ 70%為宜。根據有關研究,棉田在整個生育期約有2/3的水分消耗於蒸騰,1/3消耗於土地蒸發。
3、土壤條件對棉花生長發育的影響
棉花生長發育需要水分和養料,主要通過根系從土壤中獲得,所需的溫度和空氣部分取自土壤,同時需要土壤的機械支撐才能生長。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屬性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棉花的產量和品質。土壤水分、養分、溫度、空氣、鹽鹼含量、質地等均對棉花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棉花在中國9世紀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在其《蘇萊曼游記》中記述,在中國看到棉花,在花園里被作為「花」來觀賞的。《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名為白疊子。」
目前中原地區所見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一條棉線毯。元代初年,朝廷把棉布作為夏稅(布、絹、絲、棉)之首,設立木棉提舉司,向人民徵收棉布實物,據記載每年多達10萬匹,可見棉布已成為主要的紡織衣料。明朝也力徵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從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可知當時植棉和棉紡織已遍布全國。
清末,中國又陸續從美國引進了陸地棉良種,替代了質量不好產量不高的非洲棉和亞洲棉。現在中國種植的全是各國陸地棉及其變種。 棉花的歷史
棉花種植最早出現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共同時代之前,棉紡織品的使用傳到了地中海地區。公元一世紀,阿拉伯商人將精美的細棉布帶到了義大利和西班牙。大約9世紀的時候,摩爾人將棉花種植方法傳到了西班牙。15世紀,棉花傳入英國,然後傳入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
而其實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紡織衣服和毯子。16世紀西班牙人進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島,發現當地植棉業已很發達,島民將彩色棉紡成土布,做成當地人的服裝。現在佔世界棉花總產90%以上的棉種都原產於墨西哥的陸地棉。
中世紀棉花是歐州北部重要的進口物資,那裡人自古以來習慣從羊身上獲取羊毛,所以當聽說棉花是種植出來的,還以為棉花來自一種特別的羊,這種羊是從樹上長出來的,所以德語裡面的棉花一詞直譯是「樹羊毛」。

⑵ 求棉花資料

棉花基本情況介紹(1)
www.hexun.com 【2004.03.09 10:24】期貨日報

開欄的話

棉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是僅次於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而且也是涉及農業和紡織工業兩大產業的商品,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影響。同時,棉花還是一個非常適宜的期貨品種,早在
1870年,棉花期貨就出現在美國期貨市場。隨著棉花期貨市場的不斷發展,棉花期貨規避風險、發現價格的功能已充分發揮出來,棉花期貨價格在貿易界和管理界都有很高的權威,已成為棉花行業和產棉國政府不可缺少的價格參考依據。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和消費國,也是世界上很有影響力的棉花進口國,近年來隨著我國棉花市場的逐漸放開,尤其是入世以來,棉花市場一步步走上市場化發展軌道,由此就帶來了市場風險加大的問題,涉棉企業亟需一個規避風險的渠道,因此,近兩年市場上關於推出棉花期貨的呼聲漸高。在此,我們特設專欄,對棉花的基本情況及美國棉花現貨、期貨市場進行系列介紹,以期投資者有一個全面掌握和了解。

一、棉花基本知識

棉花是離瓣雙子葉植物,屬錦葵目錦葵科木槿亞科棉屬。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於在疏鬆深厚土壤中種植。

棉花栽培歷史悠久,約始於公元前800年。我國是世界上種植棉花較早的國家之一,公元前三世紀,即戰國時代,《尚書》、《後漢書》中就有關於我國植棉和紡棉的記載。

在我國的棉花栽培歷史上,先後種植過四個栽培品種:海島棉(長絨棉)、亞洲棉(粗絨棉)、陸地棉(細絨棉)和草棉(粗絨棉)。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國的主要栽培品種也不一樣,亞洲棉引入歷史最久,種植時間最長,同時栽培區域較廣;陸地棉引入我國的歷史較短,但發展很快,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即取代了亞洲棉。目前廣大棉區所種植的棉花多為陸地棉種(細絨棉),新疆還種植有少量海島棉(長絨棉)。

(一)棉花品種特性

棉花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是一種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經長期人工選擇和培育,逐漸北移到溫帶,演變為一年生作物。春季(或初夏)播種,當年現蕾、開花、結實,完成生育周期,到冬季嚴寒來臨時,生命終止。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溫度、光照、水肥條件等,就像多年生植物一樣,可不斷地長枝、長葉、現蕾、開花、結鈴,持續生長發育,具有無限生長性和較強的再生能力。在棉花的一生中,溫度對它的生長發育、產量及產品質量的形成影響很大。除溫度外,棉花對光照非常敏感,比較耐乾旱,怕水澇。棉花生長歷經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到立冬16個節氣(從四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左右),一生可以劃分為播種期、苗期、蕾期、花鈴期和吐絮期5個階段。相對於其他農產品來講,棉花生長期較長,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

(二)棉纖維品質構成

棉纖維是由受精胚珠的表皮細胞經伸長、加厚而成的種子纖維,不同於一般的韌皮纖維。棉纖維以纖維素為主,占乾重的93%——95%,其餘為纖維的伴生物。由於棉纖維具有許多優良經濟性狀,使之成為最主要的紡織工業原料。

1.長度。目前國內主要棉區生產的陸地棉及海島棉品種的纖維長度,分別以25——31毫米及33——39毫米居多。棉纖維的長度是指纖維伸直後兩端間的長度,以毫米表示。棉纖維的長度有很大差異,最長的纖維可達75毫米,最短的僅1毫米,一般細絨棉的纖維長度在25——33毫米,長絨棉多在33毫米以上。不同品種、不同棉株、不同棉鈴上的棉纖維長度有很大差別,即使同一棉鈴不同瓣位的棉籽間,甚至同一棉籽的不同籽位上,其纖維長度也有差異。一般來說,棉株下部棉鈴的纖維較短,中部棉鈴的纖維較長,上部棉鈴的纖維長度介乎二者之間;同一棉鈴中,以每瓣籽棉的中部棉籽上著生的纖維較長。棉纖維長度是纖維品質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與紡紗質量關系十分密切,當其他品質相同時,纖維愈長,其紡紗支數愈高。支數的計算,是在公定回潮率條件下(8.5%),每一公斤棉紗的長度為若干米時,即為若干公支,紗越細,支數越高。紡紗支數愈高,可紡號數愈小,強度愈大。

表一:原棉長度與可紡支數的關系

原棉種類 纖維長度(毫米) 細度(米/克) 可紡織數(公支)

長絨棉 33-41 6500-8500 100-200

細絨棉 25-31 5000-6000 33-90

粗絨棉 19-23 3000-4000 15-30

資料來源:《棉花生育規律與優質高產高效栽培》,陳奇恩等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年印刷,第184頁。

2.長度整齊度。纖維長度對成紗品質所起作用也受其整齊度的影響,一般纖維愈整齊,短纖維含量愈低,成紗表面越光潔,紗的強度提高。

3.纖維細度。纖維細度與成紗的強度密切相關,紡同樣粗細的紗,用細度較細的成熟纖維時,因紗內所含的纖維根數多,纖維間接觸面較大,抱合較緊,其成紗強度較高。同時細纖維還適於紡較細的紗支。但細度也不是越細越好,太細的纖維,在加工過程中較易折斷,也容易產生棉結。

4.纖維強度。指拉伸一根或一束纖維在即將斷裂時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一般以克或克/毫克或磅/毫克表示,單纖維強度因種或品種不同而異,一般細絨棉多在3.5——5.0克之間,長絨棉纖維結構緻密,強度可達4.5——6.0克。

5.纖維成熟度。棉纖維成熟度是指纖維細胞壁加厚的程度,細胞壁愈厚,其成熟度愈高,纖維轉曲多,強度高,彈性強,色澤好,相對的成紗質量也高;成熟度低的纖維,各項經濟性狀均差,但過熟纖維也不理想,纖維太粗,轉曲也少,成紗強度反而不高。

表二:棉纖維的經濟性狀及可紡號數比較

棉纖維經濟性狀 長絨棉 細絨棉

色澤 乳白 潔白

長度(毫米) 35-45 21-33

細度(米/支) 6500-9000 4500-7000

直徑(微米) 12-14.5 13.5-19

寬度(微米) 14-22 18-25

轉曲(轉/厘米) 100-120 50-80

強度(克) 4.5-6.0 3.5-5.0

斷裂長度(千米) 27-40 21-25

可紡號數(號) 特細號4-10 細號及中號11-30

資料來源:《棉花生育規律與優質高產高效栽培》,陳奇恩等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年印刷,,第187頁。 (待續)

工具箱

【 · 原創:eaglecanfly 2004-09-14 21:02 】
棉花基本情況介紹(2)

www.hexun.com 【2004.03.10 12:50】期貨日報

--------------------------------------------------------------------------------

(三)棉花的分類、加工與檢驗

1.分類。根據棉花物理形態的不同,分為籽棉和皮棉。棉農從棉棵上摘下的棉花叫籽棉,籽棉經過去籽加工後的棉花叫皮棉,通常所說的棉花產量,一般指的是皮棉產量。
根據加工用機械的不同,棉花分為鋸齒棉和皮輥棉。鋸齒軋花機加工出來的皮棉叫鋸齒棉;皮輥軋花機加工出來的皮棉叫皮輥棉。皮輥棉生產效率低,加工出的棉花雜質含量高,但對棉纖維無損傷,纖維相對較長;鋸齒軋花機加工出來的皮棉雜質含量低,工作效率高,但對棉花纖維有一定的損傷。目前細絨棉基本上都是鋸齒棉,長絨棉一般為皮輥棉。

2.加工。一般用衣分來表示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比例,正常年份,衣分為36——40,也就是100斤籽棉能夠加工出36——40斤皮棉。皮棉不能散放,必須經打包機打成符合國家標準的棉包。我國標准皮棉包裝有二種包型:85公斤/包(±5公斤)、200公斤/包(±10公斤),但以85公斤居多。

3.檢驗。我國棉花的質量檢驗是按照國家標准GB1103-1999進行的。根據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澤特徵、軋工質量這三個條件把棉花劃分為1至7級及等外棉。根據棉纖維的長度劃分有長度級,以1毫米為級距,把棉花纖維分成25——31毫米七個長度級。

棉花檢驗分感官檢驗和儀器檢驗。由於目前我國的棉檢儀器主要是測試棉花的一些物理指標,如棉纖維的強度、馬克隆值等,還沒有完全符合我國國情的棉花定級儀器,因此國標規定,棉花定級以感官檢驗為主、儀器檢驗為輔。棉花檢驗和仲裁單位是國家各級纖維檢驗局(所),棉花的進出口檢驗由各省(市)商品檢驗局負責。

(四)棉花的分級

棉花分級是為了在棉花收購、加工、儲存、銷售環節中確定棉花質量,衡量棉花使用價值和市場價格必不可少的手段,能夠充分合理利用資源,滿足生產和消費的需要。

棉花等級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品級分級,二是長度分級。

1.品級分級。一般來說,棉花品級分級是對照實物標准(標樣)進行的,這是分級的基礎,同時輔助於其他一些措施,如用手扯、手感來體驗棉花的成熟度和強度,看色澤特徵和軋工質量,依據上述各項指標的綜合情況為棉花定級,國標規定,三級為品級標准級。

2.長度分級。長度分級用手扯尺量法進行,手扯纖維得到棉花的主體長度(一束纖維中含量最多的一組纖維的長度),用專用標尺測量棉束,得出棉花纖維的長度。各長度值均為保證長度,也就是說,25毫米表示棉花纖維長度為25.0——25.9毫米,26毫米表示棉花纖維長度為26.0——26.9毫米,以此類推。同時國標還規定,28毫米為長度標准級;五級棉花長度大於27毫米,按27毫米計;六、七級棉花長度均按25毫米計。

品級分級與長度分級組合,可將棉花分為33個等級,構成棉花的等級序列。如國標規定的標准品是328,即表示品級為3級,長度為28.0——28.9毫米的棉花。

表三:棉花等級分類表

3.馬克隆值分級。馬克隆值分三個級,即A、B、C級,B級為馬克隆值標准級(見下表)。

表四:馬克隆值分級范圍表

GB1103-1999規定328B細絨白棉為標准等級,即品級三級,長度28毫米,馬克隆值B級的細絨白棉。 (待續)

工具箱

【 · 發布:eaglecanfly 2004-09-14 21:03 】

我國棉花生產狀況(3)

www.hexun.com 【2004.03.11 15:12】期貨日報

--------------------------------------------------------------------------------

(五)棉花儲存及保管

棉花一般存放在專業的棉花儲備庫內,目前國內的棉花儲備庫房有磚混倉和鋼板倉兩種。儲存庫要求交通便利、防火、通風、防潮、防霉變等,特別是防火,棉花儲備庫都是特級防火
單位。

一般來說棉花應庫內堆垛存放,庫外存放要蓋苫布。棉垛下要打好墊基(枕木或石塊),堆垛時包應平放,上下層交叉壓縫。垛與垛之間應留出必要的通道。

棉花庫區要設立氣象觀測百葉箱,每棟庫房都要配備溫濕度計。保管員應每天查庫,測量溫濕度,並做好記錄。根據天氣的變化和庫內外溫濕度差異,應適時採取通風散濕或關閉倉庫等措施。一般庫內溫度應保持在30℃以下,最高不得超過35℃,相對濕度不得超過70%,保管中的棉花含水率不得超過10%。

棉花在正常的儲存條件下,保質期較長,但由於棉花內含有一定的水份,在高溫的情況下,尤其是溫度超過35℃時,顏色可能會發生變化,出現自然變異,進而影響到棉花的品級。據有經驗的棉花倉庫保管員分析,棉花的自然變異呈「S」形,即開始變異較慢,中間一段時間變異較快,過了一定時間以後,其變異速度又變緩。一般來說,符合國標規定水份的(含潮率不超過10.5%)新棉花放置在正常保管的倉庫內,夏熱高溫前一般不會發生自然變異,但夏天來臨後,由於溫度升高、濕度增大等原因,可能會引起棉花自然變異,使新棉花在一個棉花年度內平均下降一個等級,並且品級越高,越穩定,品級越低,質量越不穩定,越容易發生自然變異。

二、我國棉花生產

(一)棉花的重要性

棉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也是僅次於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棉花是涉及農業和紡織工業兩大產業的商品,是全國1億多棉農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紡織工業的主要原料,也是廣大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棉紗、棉布和服裝還是出口創匯的重要商品。棉花還可以用來製造輪胎等的簾線、火葯以及醫葯用棉等。因此,棉花的生產、流通、加工和消費,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廣大棉農的利益息息相關,對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有著重要影響。

(二)棉花產區分布及區劃

1.我國棉花產區分布。我國適宜種植棉花的區域廣泛,棉區范圍大致在北緯18-46度,東經76-124度之間,即南起海南島,北抵新疆的瑪納斯墾區,東起台灣省、長江三角洲沿海地帶和遼河流域,西至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緣,全國除西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等少數省(自治區)外,都能種植棉花。2003年棉花產量在20萬噸以上的省有:新疆(160萬噸)、河南(37.67萬噸)、山東(87.7萬噸)、江蘇(29.1萬噸)、河北40.9萬噸)、湖北(32.5萬噸)和安徽(29萬噸)。

2.我國棉花區劃。我國棉區范圍廣闊,根據棉花對生態條件的要求,結合棉花生產特點,以及棉區分布狀況、社會經濟條件和植棉歷史,將全國劃分為三大棉區:長江流域棉區、黃河流域棉區和新疆棉區。

長江流域棉區。包括上海、浙江、江蘇、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8省市,近年來種植面積穩中有減(見表五)。

黃河流域棉區。包括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遼寧6省區,近年來種植面積穩中有升(見表五)。

新疆棉區。包括新疆和河西走廊一帶,種植面積穩中有升。新疆棉花以纖維長、色澤潔白、拉力強著稱,是我國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辟棉區。新疆水土光熱資源豐富,氣候乾旱少雨,種植棉花條件得天獨厚,近幾年棉花種植面積增加很快(見表五)。從種植區域看,新疆已初步形成了3個產棉區,即南疆棉區、北疆棉區和東疆棉區。南疆棉區是新疆棉花的主產區,其棉花產量約佔新疆棉區產量的80%,也是我國最適宜的植棉地區,是長絨棉的生產基地。其次是北疆,再次是東疆。新疆棉花連續8年在總產、單產、人均佔有量、外調量等方面居全國首位(見圖一)。

除三大主產棉區外,京、津、甘肅、廣西、雲南等地也有分散種植,但其產量合計佔全國棉花總產不到1%。

表五:我國棉花產區變化統計表

時間 1958 1968 1978 1988 1998

新疆棉區 2% 4% 3% 7% 31%

長江流域棉區 60% 44% 47% 60% 35%

黃河流域棉區 38% 52% 50% 33% 34%

合計 100% 100% 100% 100% 100%

資料來源:中國棉花網

圖一 :1996/1997年度以來我國棉花主產省產量及所佔比例

作 者: 姬廣坡 郭淑華 姚祥 焦輝

工具箱

【 · 發布:eaglecanfly 2004-09-14 21:06 】
我國棉花生產狀況(5)

www.hexun.com 【2004.03.16 13:18】期貨日報

--------------------------------------------------------------------------------

4.花鈴期。花鈴期是指從開花至吐絮這一段時間,一般從7月上旬到8月底、9月初。花鈴期處於經濟產量形成過程中,佔有決定性位置,是決定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時期。此階段根據其生育特性又分為初花期和盛花結
鈴期。花鈴期是棉花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時期,棉株對水反應敏感,如水分失調,代謝過程受阻,大量蕾鈴脫落,並引起早衰,嚴重影響棉花生育進程。

5.吐絮期。吐絮期是指開始吐絮到枯霜來臨、生育結束的一段較長的時間。一般在8月下旬、9月初開始吐絮,持續70-80天,是棉纖維生長發育的主要階段。此期影響棉花產量和質量的因素主要有:陰雨連綿加重棉花爛鈴、冷秋年份使棉花貪青遲熟,纖維發育不良等。

棉花是陸續開花、結鈴,陸續成熟、吐絮。在開始吐絮時,伏桃正在逐漸成熟,秋桃正在形成、長大,棉株的營養生長已衰退,生殖生長逐漸緩慢,根系吸收能力日漸下降,這時需要有充足的日照、較高的溫度和較低的濕度,以加速碳水化合物的轉化,促進脂肪和纖維素的形成,並加速鈴殼乾燥,有利於棉鈴開裂,吐絮。

由於我國宜棉地區廣闊,各棉區的氣象條件差別較大,以下三個表格(表七、表八和表九)列出了各棉區棉花生長月份溫度、水分和光照基本情況。

作 者: 姬廣坡 郭淑華 姚祥 焦輝

工具箱

【 · 原創:eaglecanfly 2004-09-14 21:07 】

我國棉花生產狀況(6)

www.hexun.com 【2004.03.19 09:10】期貨日報

--------------------------------------------------------------------------------

3.乾旱。黃河流域棉區由於常年冬春乾旱,因此在播種出苗期對棉花影響較大;長江流域棉區,對棉花影響較大的主要是夏季乾旱和秋季乾旱;新疆棉區常年降雨量偏小,棉田乾旱經常發生,需灌溉植棉才行。

4.病蟲害。在棉花生長過程中,有很多病蟲害隨時會影響棉花的生長和發育。在棉花生長的不同時期,病蟲害的種類也不一樣。

低溫陰雨是導致棉花苗期病蟲害發作的主要原因。目前國內發現的苗病有20多種,如立枯病、炭疽病等,造成棉田缺苗斷壟,嚴重時會影響棉花的產量。棉花成株後主要受以下病蟲害的影響:

(1)棉花枯、黃萎病。在棉田溫度較低、濕度較大時易發生枯、黃萎病。一般在6月,棉苗4、5個真葉時發病,7、8月份現蕾到花鈴期加重,造成病葉大量枯落,並伴有蕾鈴脫落。多雨年份,夏季濕度大,氣溫偏低,枯萎病發病迅速,病株成倍增長,危害嚴重。

(2)棉花紅葉莖枯病。主要是由花期和結鈴期肥水失調,營養不足,特別是缺鉀肥造成的。一般在蕾期初發,花期普發,鈴期盛發,吐絮期成片死株。

(3)棉花鈴病。我國棉花鈴病發生普遍,造成爛鈴、僵瓣。多雨年份,長江及黃河流域棉區爛鈴率可達10%-30%,爛鈴與健鈴相比,籽棉重量減輕40.8%,衣分降低22.8%,皮棉減少53.5%,棉花絨長縮短23.4%,強度下降49.3%,嚴重影響棉花的產量和質量。

鈴期久雨高溫是造成棉花鈴病的主要原因。一般情況下,連續下雨3-5天或10-20毫米以上降雨3-5天,田間就會出現大量爛鈴,8-9月份的雨量和雨日是決定全年鈴病的關鍵。調查表明,爛鈴率隨這個時期降雨而變化,雨日多,降雨量大,爛鈴嚴重,反之則輕。

黃河流域棉區,7-8月份正值第一批棉鈴成鈴後40-50天,汛雨集中,溫度高,濕度大,爛鈴極易發生。長江流域棉區,秋季陰雨多出現在8-9月份,所以爛鈴開始及盛期較北方遲,但因濕熱環境持續天數較多,爛鈴往往比北方嚴重。新疆棉區此期降雨較少,熱量充足,因此正常年景不易發生爛鈴災害。

除了以上介紹的影響棉花生長發育的主要氣象災害和病蟲害外,還有許多因素如大風、沙塵和凍害等也會影響棉花的產量和質量。 (待續)

作 者: 姬廣坡 郭淑華 姚祥 焦輝

工具箱

【 · 原創:eaglecanfly 2004-09-14 21:08 】
我國棉花生產狀況(8)

www.hexun.com 【2004.03.19 09:31】期貨日報

--------------------------------------------------------------------------------

(五)我國棉花產量

建國以來,我國棉花供求矛盾一直比較突出。20世紀80年代以前,由於生產條件落後,棉花單產水平較低,總產量基本在250萬噸以下(1973年產量256.2萬噸),由於
產量較小,國內市場供不應求,年進口棉花量較大,1979年棉花進口量曾達91.89萬噸。這一時期總體上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80年代以後,由於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棉花生產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產量迅速提高,到1984年,棉花產量創歷史之最,達626萬噸,而當時的消費能力只有300萬噸左右,市場出現了相對過剩。1985年以後,我國棉紡工業發展很快,到1989年,年棉花消費量達到400萬噸左右,而同時棉花生產出現滑坡,1989年棉花產量只有379萬噸,當年棉花進口量達40萬噸。

20世紀90年代以來,棉花生產比較穩定,除了特殊年份的1993年和1999年,其餘年份棉花產量均在450萬噸左右,基本能夠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 (見表十一)。

表十一:近年來我國棉花生產情況統計表

年份 播種面積(萬畝) 單產(公斤/畝) 總產量(萬噸)

1990 8382.20 53.80 451.00

1991 9808.00 57.90 568.00

1992 10253.00 44.00 451.00

1993 7478.00 50.30 376.00

1994 8292.00 51.30 425.00

1995 8132.00 58.50 476.00

1996 7083.40 59.30 420.32

1997 6736.80 68.30 460.28

1998 6689.10 67.30 450.10

1999 5622.50 68.10 382.80

2000 5400.00 81.80 441.70

2001 7214.61 73.89 532.35

2002 6720.00 78.47 492.00

2003 7665.00 63.54 487.00

資料來源:1990年-2000年數據來源於《中國農業年鑒》,1991年-2002年版;2002年數據來源於2003年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 (待續)

工具箱

【 · 原創:eaglecanfly 2004-09-14 21:09 】
我國棉花生產狀況(9)

www.hexun.com 【2004.03.23 09:48】期貨日報

--------------------------------------------------------------------------------

(六)轉基因棉花介紹

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棉鈴蟲在我國大部分棉區持續性大發生或爆發,給棉花生產帶來了巨大的威脅,棉農談「蟲」色變,僅1992年一年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0多億元
,間接損失超過100億元,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同時由於棉鈴蟲的大爆發,防蟲治蟲使棉花的生產成本增加,植棉的比較效益降低。

國內外多年研究與實踐表明,棉鈴蟲食性雜、危害廣(包括棉花、玉米、花生、豆類、瓜菜等),並具有很強的生殖潛能,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農葯,可導致抗葯性增強,大量殺傷天敵,生態失衡,步入惡性循環。泰國和越南是歷史上的植棉國家,由於多年化學農葯的過量使用,難以控制,近些年已基本取消植棉計劃,且沒有明顯的恢復跡象。前蘇聯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年用化學農葯防治棉鈴蟲的次數在15次左右,在主要植棉地區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在病蟲害嚴重影響棉花生產及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各國政府都試圖尋找防治棉鈴蟲及其他病蟲害的有效辦法。1990年,美國利用生物技術,合成B.t殺蟲基因,導入棉花獲得抗蟲轉基因棉花,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轉基因抗蟲棉的國家。我國「抗蟲棉」研究在「七五」期間開始進行,「八五」期間,在「863」計劃資助下,人工合成的CryIA(b)和CryIA(c)殺蟲基因導入我國棉花主栽品種獲得成功,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自主研製抗蟲棉的國家。「九五」開始,「抗蟲棉」的研究又被國家「863」計劃立為重大項目,進一步開展單價基因、雙價基因及多價基因抗蟲棉的研究,同時還將根據目前單價抗蟲棉可能存在的棉鈴蟲產生抗性的問題,在生產中使用的持久性問題,環境釋放的安全性問題,遺傳分離與穩定性問題等作深入的研究。總之,培育持久性雙價抗蟲棉或既抗鱗翅目又抗同翅目害蟲的多價抗蟲棉,使之產業化,應用於棉花生產,以解決棉花害蟲給棉花生產帶來的巨大損失,減少化學農葯的使用量,保護環境和生態平衡。

目前,國產轉基因抗蟲棉已有多個品種通過審定。1998年5月和7月,GK95-1和GK-1分別通過品種審定,被定名為「晉棉26號」和「國抗1號」。1999年1月,GK-12也在山東省通過品種審定,被定名為「國抗12號」。2000年11月,GK22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國抗22號」。2001年年初,GK19通過新疆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1年3月,SGK321通過河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於2002年1月27日通過了國家抗蟲棉品種審定,成為目前國內惟一通過品種審定的雙價抗蟲棉品種,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品種審定的雙價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在此之前,SGK321已經通過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性評價,並獲准在晉、冀、魯、豫、皖進行了商品化生產。

綜合2000-2001年兩年國家組織的生產試驗結果:SGK321早熟性明顯優於其他品種,生育期僅128天,植株較高,株型緊湊,透光性好,抗蟲性突出。葉片大小適中,葉色較深,莖桿堅韌,前中期長勢強,後期長勢一般,整齊性好,開花結鈴集中,吐絮暢,衣分高,豐產性好。果枝始節位6.8,霜前花率90.8%,株高91.0厘米,鈴重5.17克,衣分39.8%。霜前皮棉畝產75.4公斤,相當於對照抗蟲雜交種(第一年為中棉所29,第二年為中棉所38)的93.4%。纖維品質:顏色潔白,平均長度為29.2毫米,比強度29.4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4.8。

除了轉基因抗病、抗蟲棉的研究外,目前我國還進行其他方面的轉基因研究,如最近報道的由中國科學家陳曉亞教授為首發明的動物角蛋白轉基因棉花,即將兔、羊毛的角蛋白轉入棉花纖維中,目前已獲國家專利。將動物角蛋白基因導入棉纖維中,使之特異表達,從而使棉纖維得以改良,具有光澤好,手感柔軟,彈性好,保暖性強等特性,既保留了傳統棉花的天然本質,又具有了兔、羊毛的品質。 (待續)

工具箱

【 · 原創:eaglecanfly 2004-09-14 21:10 】

我國棉花流通與消費(2)

www.hexun.com 【2004.03.30 13:00】期貨日報

--------------------------------------------------------------------------------

第四

⑶ 如何種植棉花

棉花是秧苗種植。

栽培技術:

一、抓全苗

缺苗的地方應盡早採取措施:將同時播種的預備苗盡早移入缺苗處,移苗越早緩苗期越短,恢復正常生長越快,越能縮小與其它苗的差別。沒有預備苗時,應盡可能移行間的多餘苗,時間越早越好。

二、早防病

棉花在現蕾之前所發生的病害統稱為苗期病害,這個時期營養面積較小,根系尚不發達,在遇到低溫陰雨天氣時,病菌極易感染,輕者棉苗生長弱小,重者造成大面積死苗。

三、中耕鬆土

對露地行早中耕鬆土能盡早消除播種時機械行走和人員踩踏形成的板結,能降低土壤濕度減輕苗期病害,能提高地溫促進棉苗早發育。

在每次降雨過後要適時中耕鬆土,使土壤疏鬆層保持疏鬆,土壤溫度、空氣、水分、養分得到較好調節,促進根系生長快、扎的深、分布廣,成為發達的根系,增強吸收水分、養分和抵抗外界不良條件的能力,實現壯苗早發。

露地行中耕深度以8~10cm為宜,中耕次數不宜過勤,經常保持地面無雜草、不板結、表土較為疏鬆即可。

四、消滅大小苗

俗話說大苗欺小苗,小苗不結桃,意思是說大苗形體大,有較強的爭光、爭營養優勢,而弱苗處於劣勢條件下越是被動,兩者差距越是拉大,形成這樣的群體結構不會獲得理想產量。

因此,棉田管理上要早動手對小苗施用偏心肥,用0.5%~1.0%尿素水溶液灌根(苗較小時用低濃度),方法是將溶液裝入噴霧器內,卸下噴頭順棵流滲,每棵流滲溶液150~200毫升即可。

五、早治蟲

棉花苗期蟲害較為嚴重,不同的危害時間和危害方式,給棉苗生長帶來較大影響,也對田間防治帶來一定難度。害蟲的發生有的傳播病毒、有的影響棉長推遲發育,還有的失去生長點變成公棉花、或是斷莖造成無頭棵。

六、蕾期管理

棉花蕾期是指現蕾至開花這一段時間,一般棉田從6月上旬至7月上旬。此期間棉株生長最快,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期。但以營養生長占優勢,以擴大營養體為主。

1、中耕:蕾期中耕可起到抗旱保墒、抑制雜草、促根下扎、提高地溫、生長穩健的作用。

2、揭膜培土:進入盛蕾期後應及時揭膜,促根下扎,提高抗逆性。

3、 施肥:蕾期施肥既要滿足棉花發棵,搭豐產架子的需要,又要防止施肥不當,造成棉花徒長。因此要根據苗子的長勢施用。對長勢弱的棉苗,採用病苗10-15厘米偏施,多施,提高蕾期的生長整齊度,同時注意噴施葉面肥。

4、澆水:蕾期一般雨量偏小,易乾旱,特別是底墒不足的棉田,適量澆水,對提高產量有重要作用。對高產棉田容易徒長,應適當推遲澆水時間,有利棉株穩長,促根下扎,增強抗旱能力,如遇乾旱年份,澆水時一定要控制水量,最好採用小水隔溝澆,切忌大水漫灌。

(3)墨西哥棉花怎麼分堆使用擴展閱讀:

棉花,是錦葵科(Malvaceae)棉屬(Gossypium)植物的種籽纖維,原產於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

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或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0.75~1.5寸),含纖維素約87~90%,水5~8%,其他物質4~6%。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

吐絮期的管理:

棉花從開始裂鈴吐絮到吐絮收花結束的時間段稱為吐絮期。冀南一般棉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進入吐絮期,此期田間管理的重點是保根、保葉、促早熟、防早衰,具體做法是:

1、繼續搞好整枝打杈。加強棉花後期整枝,能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有利於增結秋桃,提高鈴重,促進早熟,並可減少爛桃。整枝的主要任務是:減去棉株下部老葉和空果枝,並打掉果枝群尖。

2、 噴施葉面肥防早衰。由於後期溫度較低,根的吸收能力較差,應噴施葉面肥,達到保葉增產的目的,一般每畝噴施60倍液的尿素溶液或500倍液的磷酸二氫鉀溶液70公斤,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

3、 加強病蟲害防治。棉田後期主要害蟲有:盲椿象、蚜蟲、棉鈴蟲。盲椿象可用辛硫磷、馬拉硫磷、銳勁特交替使用;棉蚜可用高深吡蟲啉、啶蟲脒噴霧防治;棉鈴蟲菊酯類、甲維鹽高氯噴霧防治。防治時間一般掌握在上午9點前、下午5點後。

4、 做到「旱能澆、澇能排」。棉花吐絮期雖然需水不多,但適宜的水分仍是提高產量和品質的保證,因此要旱能澆、澇能排。澆水時要小水溝灌,避免大水漫灌,遇澇要及時排水。

5、 堅持中耕鬆土。俗話說「棵衰根先衰、防衰抓保根」,由於棉田後期土壤板結,影響根的呼吸、養分的吸收及土壤微生物的代謝,應中耕鬆土,以達到保根防早衰的目的,但中耕不宜過深,以免傷根,一般中耕3~5厘米即可。

6、化學催熟。對晚熟棉鈴較多、不能適時吐絮的棉田,可採用乙烯利催熟,一般噴葯後3~5天氣溫保持在20℃以上或枯霜前15~20天晴天噴霧(即常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般畝用40%乙烯利水劑300~800倍液60公斤,噴霧重點是棉株上的青鈴。

7、適時採收。棉花從開裂到收摘以5~7天為宜。過早色澤差、品質低,過晚則纖維強度下降。採摘時應注意分開爛鈴棉、蟲蛀棉和僵瓣棉。

⑷ 棉花是怎樣被發現可以製成棉布的是誰發現

棉花種植最早出現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共同時代之前,棉紡織品的使用傳到了地中海地區。公元一世紀,阿拉伯商人將精美的細棉布帶到了義大利和西班牙。大約9世紀的時候,摩爾人將棉花種植方法傳到了西班牙。15世紀,棉花傳入英國,然後傳入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

而其實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紡織衣服和毯子。16世紀西班牙人進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島,發現當地植棉業已很發達,島民將彩色棉紡成土布,做成當地人的服裝。佔世界棉花總產90%以上的棉種都原產於墨西哥的陸地棉。

中世紀棉花是歐洲北部重要的進口物資,那裡人自古以來習慣從羊身上獲取羊毛,所以當聽說棉花是種植出來的,還以為棉花來自一種特別的羊,這種羊是從樹上長出來的,所以德語裡面的棉花一詞直譯是「樹羊毛」。
9世紀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在其《蘇萊曼游記》中記述,在中國看到棉花,在花園里被作為「花」來觀賞的。《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名為白疊子。」中原地區所見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一條棉線毯。元代初年,朝廷把棉布作為夏稅(布、絹、絲、棉)之首,設立木棉提舉司,向人民徵收棉布實物,據記載每年多達10萬匹,可見棉布已成為主要的紡織衣料。明朝也力徵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從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可知當時植棉和棉紡織已遍布全國。

清末,中國又陸續從美國引進了陸地棉良種,替代了質量不好產量不高的非洲棉和亞洲棉。

⑸ 棉分為哪幾種

棉種主要分為四大類。

1、陸地棉: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0.6-1.5米,小枝疏被長毛。

葉闊卵形,基部心形或心狀截頭形,裂片寬三角狀卵形,上面近無毛,下面疏被長柔毛;葉柄疏被柔毛;托葉卵狀鐮形,早落。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通常較葉柄略短,蒴果卵圓形,具喙,3-4室;種子分離,卵圓形,具白色長棉毛和灰白色不易剝離的短棉毛。花期夏秋季。

已廣泛栽培於全中國各產棉區,且已取代樹棉和草棉。原產美洲墨西哥。十九世紀末葉始傳入中國栽培。

栽培種植物種籽上被覆的纖維,是一種用途很廣的天然紡織纖維,陸地棉因最早在美洲大陸種植而得名,是世界上四大棉花栽培種中重要的品種。

2、海島棉:海島棉是世界上最優良的棉纖維,1786年於喬治亞聖西門島(Saint Simon Island)栽種成功,因此將其命名為「海島棉」。

海島棉的優良特性是其纖維非常細長,強度也特別高,是紡織纖維的上上品。以海島棉織造的衣服有極佳的觸感及良好的透氣性與吸汗力,更由於海島棉富有光澤及對染料的高親和力,使得衣物色彩亮麗鮮明,亦絕非其它棉織衣物所能比擬。

3、亞洲棉:亞洲棉是一種原產於亞洲的棉花種類的合稱,此種棉花種類遍布亞洲,培育方式多種多樣。

亞洲棉(A基因組)又稱樹棉,原產於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人類最早種植的農作物之一,同時也是目前世界最重要的經濟棉種——陸地棉的祖先。

4、草棉: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是雙子葉植物綱、錦葵科、棉屬一年生草本至亞灌木,高達1.5米,疏被柔毛。葉掌狀5裂,通常寬超過於長,花單生於葉腋,蒴果卵圓形,具喙,通常3-4室,種子大,分離,斜圓錐形,被白色長棉毛和短棉毛。花期7-9月。

產於中國廣東、雲南、四川、甘肅和新疆等省區,均系栽培。原產阿拉伯和小亞細亞。該種植株較小,生長期短,約130天左右,極適於中國西北地區栽培,但目前種植面積不廣。

(5)墨西哥棉花怎麼分堆使用擴展閱讀:

棉的形態特徵:棉,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像桃,內有白色的纖維和黑褐色的種子。

主要價值:纖維供紡織及絮衣被用。用棉製作的各種棉型織物就是指以棉紗或棉與棉型化纖混紡紗線織成的織品。

生長環境: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錦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棉

⑹ 棉花的8到10種用途

1、棉花可以制線。

2、棉花可以製成棉簽。

3、棉花可以填充到被子和枕頭里。

4、棉花可以製成紡織品。

5、棉花可以做成畫。

6、棉花可以用於護膚抗皺的美容產品。

7、棉花還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

8、現棉花可以作插花花材使用,切花市場有售。

9、棉花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6)墨西哥棉花怎麼分堆使用擴展閱讀:

經濟價值: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大、生產成本低,使棉製品價格比較低廉。棉纖維能製成多種規格的織物,從輕盈透明的巴里紗到厚實的帆布和厚平絨,適於製作各類衣服、傢具布和工業用布。

棉織物堅牢耐磨,能夠洗滌和在高溫下熨燙,棉布由於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服。如果要求保暖好,可通過拉絨整理使織物表面起絨。

通過其他整理工序,還能使棉織物防污、防水、防霉;提高織物抗皺性能,使棉織物少燙甚至不需要熨燙;降低織物洗滌時的縮水,使縮水率不超過1%。

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是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和蘇丹。

棉花能製成各種規格的織物。棉織物堅牢耐磨,能洗滌並在高溫下熨燙。棉布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適。棉花的主副產品都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正如前人所說「棉花全身都是寶」。

⑺ 棉花怎麼進口清關,配額要求是什麼

你好,關於棉花的進口清關和配額要求,我給您分條整理了一下!
第一:
首先由於棉花的農作物的特殊性,是錦葵科( Malvaceae )棉屬( Gossypium )植物的纖維,原產於 亞熱帶 。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是 中國 、 美國 、 印度 、 巴西 、 墨西哥 、 埃及 、 巴基斯坦 、 土耳其 、 阿根廷 和蘇丹。
第二:關於棉花配額
關於配額
棉花配額的申請期為每年的10月下旬 發放機構為國家發改委授權機構負責本地區的配額申請 一般也是地方發改委去國務院爭取
在年底發放下年度的進口關稅配額 在發改委網站上會有配額的詳細情況。
配額證分兩種 分別對應不同的商品編碼
1.關稅配額外優惠關稅稅率進口棉花配額證:指對於一定數量的關稅配額外報關進口的棉花按「暫定優惠關稅稅率」徵收進口關稅,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授權機構出具《關稅配額外優惠關稅稅率進口棉花配額證》。
這個稅率是暫定的 因為國內棉花價格太高 為了增加進口。
2.配額內的:進口時由商務部簽發《關稅配額證明》
如果不用領配額進的
稅率很高 2010年的稅率為百分之四十 高昂的關稅成本很難進口 這個稅率為最高的 實行滑准稅率
最高為百分之四十 根據進口價格有調整
第三:關於棉花進口的報關報檢問題的注意事項
報檢:
報檢的特殊要求:對於進口棉花的國外供貨商需要提前在中國質檢總局備案 沒有備案不接受報檢
單證:發票 箱單 合同 提單
(這也是報關的基本單證)報檢還需要原產地證 植檢證等 報檢後檢測稱重 出具重量證和品質證 因為棉花牽扯到回潮率的問題
報關報檢流程
一般來說企業直接進口自用的話就比較簡單 對於貿易商的話 大部分棉花還是先存入保稅倉庫 然後由實際使用單位用配額辦理出庫
對於貿易商來說可以不用配額不用交稅先進口到保稅庫然後再銷售給國內買家。保稅庫或保稅區等都有這個功能。當然貿易商有配額
也可以自己進口然後在國內直接銷售。
補充一點:加工貿易進口的棉花 一樣需要辦理配額 會在配額上顯示加工貿易的字眼 這個是不免的。

⑻ 棉花好壞怎麼分

用手握住棉絮然後松開,如果棉絮能快速恢復原狀,說明其纖維彈性較好,所用原料質量較好。也可以用手揪棉花,好的棉花絨比較長,撕拉時有韌性,質量差的棉花會在揪的地方突然斷開。好的棉花其色澤一般較柔和,會呈潔白或乳紅色,顏色經過脫籽後不會太白,但也不會偏淺棕色。

一、棉花好壞怎麼分

1、用手揪棉花,好的棉花棉絨比較長,不好的棉花會在揪的地方整齊的突然斷開;用手握住棉絮然後松開,如果棉絮能很速恢復原狀,說明其纖維彈性較好,所用原料質量較好,不好的棉花看上去有雜質,手感粗糙。

2、質量好的棉花一般色澤柔和,呈潔白或乳白色,顏色經過脫籽後不會太白,但也不會偏淺棕色,不好的棉花看上去不那麼光滑,會有一些粗糙的感覺。

3、好的棉花是沒有味道的,不好的棉花可能有葯味、霉味等異味。

二、棉花的主要用途

1、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大、生產成本低,使棉製品價格比較低廉,棉纖維能製成多種規格的織物,從厚實的帆布和厚平絨,到輕盈透明的巴里紗,適合製作各類衣服、傢具布和工業用布。棉織物能洗滌和在高溫下熨燙,棉布由於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服。

2、通過其他整理工序,還能使棉織物防水、防污、防霉,降低織物洗滌時的縮水,使縮水率不超過1%,提高織物抗皺性能,使棉織物少燙甚至不需要熨燙。棉花產量較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和蘇丹。

3、棉花還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長江中下游省區棉花的花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黃河中下游各省為7月初至8月初,新疆吐魯番為7月中旬至9月初。大流蜜期約40天,泌蜜適溫35℃,新疆棉區一般群產蜜10-30kg,最高達150kg,其他棉區因花期頻繁施用農葯,傷蜂過重,蜜源利用價值大大降低,群產一般在10-20kg。

⑼ 棉花種植區主要分布在,種植空間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棉花的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北緯40°至南緯30°之間,世界四大產區有亞洲南半部、美國南部、拉丁美洲、非洲,原始棉花生產地始於美洲墨西哥,我國主要棉花生產區位於新疆。棉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影響棉花空間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光照、水分、溫度以及土壤。

一、棉花種植區主要分布在

1、棉花種植區主要分布在北緯40°至南緯30°之間。棉花的生長需要豐富的熱量、適宜的水分、養分,肥沃的土壤。

2、世界四大產區有亞洲南半部、美國南部、拉丁美洲、非洲。

3、新疆是我國棉花的主要生產地,占據全國棉花生產量的50%。新疆日照充足,乾旱少雨。

二、種植空間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1、一定的光照:每天基本上要接受8-12小時的光照。

2、適宜的水分:水分是棉花體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育期、盛花期都要有適宜的水分,尤其是在盛花期。

3、溫度:棉花種子生長的溫度是10-20℃,開花溫度在25-35℃左右。

4、土壤: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屬性的好壞很大程度制約著棉花的產量和品質。

⑽ 棉花的種類

1、白棉:正常成熟、正常吐絮的棉花,不管原棉的色澤呈潔白、乳白或淡黃色,都稱白棉。棉紡廠使用的原棉,絕大部分為白棉。

2、黃棉:棉花生長晚期,棉鈴經霜凍傷後枯死,鈴殼上的色素染到纖維上,使原棉顏色發黃。黃棉一般屬低級棉,棉紡廠僅有少量應用。

3、灰棉:生長在多雨地區的棉纖維,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或吐絮後,如遇雨量多、日照少、溫度低,纖維成熟就會受到影響,原棉呈現灰白色,這種原棉稱為灰棉。灰棉強度低、質量差,棉紡廠很少使用。

4、彩棉:彩棉是指天然具有色彩的棉花,是在原來的有色棉基礎上,用遠緣雜交、轉基因等生物技術培育而成。天然彩色棉花仍然保持棉纖維原有的松軟、舒適、透氣等優點。

(10)墨西哥棉花怎麼分堆使用擴展閱讀: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大、生產成本低,使棉製品價格比較低廉。棉纖維能製成多種規格的織物,從輕盈透明的巴里紗到厚實的帆布和厚平絨,適於製作各類衣服、傢具布和工業用布。

棉花的主副產品都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正如前人所說「棉花全身都是寶」。它既是最重要的纖維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糧食作物,還是紡織、精細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

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是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和蘇丹。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