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是怎麼應對疫情的
① 西班牙大流感
從1918到1920年,一場大流感突襲人類。得了這種病的人,會出現頭疼、乾咳、發燒等症狀,有的患者會窒息而死,活下來的也會留下抑鬱、心臟病、精力匱乏等後遺症。
因為西班牙最早公開了疫情,所以這場席捲了全球,造成5億人感染,至少5千萬死亡的流感被後世稱為「西班牙流感」。
一、
1917年,美國威爾遜總統宣布參加一戰。
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一種未知流感出現了。1918年2月,堪薩斯州的醫生發現有病人得了一種未知流感。他們趕忙將上報,政府因為忙著動員年輕人參軍,沒有注意這件事。
這年3月,來自各地、各階層的年輕士兵集中到軍營,只等一聲令下,開赴歐洲。這時,福斯頓營地里一位名叫阿爾伯特•吉徹爾的隨軍廚師得了一種未知流感,最終造成1100人染病,84人死去。幾乎於此同時,駐扎在新澤西州的78師指揮官休•斯科特少也將向衛生局報告了與之症狀相似的疫情。
遺憾的是,他的報告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
1918年春,德軍大舉進攻法國。他們調集上百萬兵力,三千門大炮,准備在美國人到來之前打垮英法聯軍。而面對咄咄逼人的德國軍隊,損失慘重的英法唯一的指望,就是美軍趕快到來。
雙方都沒有想到,美國人的到來,會帶來一個無形之敵。
美軍登陸後,疫情迅速在歐洲大陸蔓延開來。英國陸軍醫療服務隊的索爾陶將這種病命名為「三日熱」。因為它「三天潛伏、三天發熱、三天康復」,是一種感染率高,死亡率並不高的大號流感,完全沒必要擔心。事後證明,他錯得離譜。
病毒同樣襲擊了德軍。德軍統帥魯登道夫每天都能聽到總參謀長匯報的患病人數。前後共有90萬德國士兵感染。他們一方面極力隱瞞疫情,一方面控訴是對方製造了病毒。
直到疫情擴散到中立國西班牙。1918年5月,馬德里出現了一種古怪的傳染病,先後竟有800萬人患病,就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也感染了。在西班牙公開報道了疫情後,公眾這才知道,歐洲在經歷一場不亞於黑死病的大瘟疫。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交戰雙方都指責是對方製造的生化武器,還有人猜測是華工將病毒帶來的。在西班牙公布疫情後,人們誤以為西班牙是病毒的發源地,就將它命名為「西班牙流感」。對此,西班牙官員們非常不滿,他們說如果這種流行病擴散到美國全境,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種疾病稱為 「美國流感」?。
三、
這場大流感,讓各國士兵無心也無力作戰,從而提前結束了一戰。
戰爭結束後,民眾紛紛走出家門,激動地在擁擠的街道擁抱親吻,和返家的士兵一起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大規模的人群聚集,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良機。
於是在1918年下半年,第二波感染潮到來了。
大流感造成了無數的人間慘劇。在美國費城,死去的人太多了,以至沒有墓地掩埋能安葬死者,殯葬人用完了所有棺材。市政府只好用蒸汽鏟挖出一個個巨型墓坑掩埋屍體。在南非,大批死去的礦工會被直接從火車上扔下,鐵路兩側到處是屍體。沒有人知道下一個死去的會不會是自己。疫情還引發了一波自殺和謀殺潮。在倫敦,碼頭工人詹姆斯用小刀殺死自己的孩子,然後自殺。
恐慌的老百姓,試圖尋找各類偏方。有人說,檸檬能治病,就有人搶購檸檬;有人說洋蔥能預防,洋蔥就會被搶購一空;有人說威士忌最管用,威士忌的價格就會暴漲。甚至連煤油都會有人去搶著買。
商家則推波助瀾,借機大發橫財。在那段時間,《泰晤士報》、《華盛頓郵報》等報紙上經常刊登制葯商的廣告。比如有一則廣告聲稱,只要服用大劑量的奎寧,就能治好這種病。《諾丁漢日報》告訴讀者,「奧克索(一種濃縮牛肉汁)能強化人體免疫力,抵抗流感侵襲」。 殯葬公司更是漫天要價,要人們支付比平時多六倍以上的錢。
謠言更是滿天飛。有傳言說病毒是狗身上的,就有人殺掉自己家的寵物狗。
沒受過教育的民眾寧願相信新鮮的空氣中有毒。一個叫布林克利的美國農民相信,疫情期間,呼吸戶外空氣是致命的。於是他把全家六口人都鎖在一個密封的房間里,一待就是七天。直到火爐點著房子,他們才逃出屋子。義大利也有一名婦女,她將自己反鎖在房間里,結果被活活悶死。
1919年春,第三波感染潮開始。這一次的死亡率比第二波少。到1920年初,病毒消失了。
四、
大流感期間,最獨特的景象是市民們普遍佩戴口罩。這是政府、醫生、民眾共同配合的結果。比如,在舊金山出現疫情時,當地衛生局局長哈勒斯倡議市民們戴口罩出行。市長羅爾夫附和:「誰忘了戴口罩,誰就會死。」
此話一出,大多數居民戴上了口罩。但還是有少數市民無視警告,選擇不戴口罩上街。這些市民或被處以5美元的罰金,或被警方拘留數日。對那些沒有戴口罩的市民,紅十字會的醫護人員會在指定地點向他們分發口罩。
當瘟疫來襲,同樣有人性的光輝閃現。經歷過此次流感的紐西蘭人佩姬•克拉克回憶:
疫情最嚴重時,一名自稱是醫生的男子來到醫院,他忙前忙後地照顧病患。多年以後,她才知道,這個人是從監獄里逃出來的逃犯,而且完全沒有從醫資格。
在倫敦,胡德醫生和他的同事們同樣在奮戰。病人不論貧富,都能接受他們的治療。不少護士被感染,她們像保齡球一樣倒下。由於缺少醫護人員,胡德每天都要工作16個小時,過量的工作,讓他的身心極度疲憊,甚至需要扶著牆走路。
除了歐美,流感還波及到亞非拉地區。在印度,有至少1700萬人死於此病;在日本,有39萬人死亡;在伊朗,流感造成了至少100多萬人死亡,城中的屍體堆成了山。在非洲大陸的埃及、肯亞、南非坦尚尼亞、迦納,也有成千上萬的民眾感染,僅僅在迦納,就有十萬人死亡。俄羅斯處於動亂,死亡數字未知;這場大流感同樣襲擊了中國,首例病人在上海被發現。隨後,北京、山東、山西、河北、安徽、江蘇、廣東、重慶等地也發現了病例。只是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
② 西班牙為了抑制新冠疫情都做了哪些防疫措施
新冠疫情導致先是影響了中國,後又影響了許多西方國家,中國反應迅速,及時止損,如今,全中國的經濟開始復甦,並呈逐漸好轉跡象,但西方國家追求的自由主義讓他們輕視了病毒的厲害,比如義大利、西班牙等。西班牙經濟受疫情影響而衰退,社會開始停擺。為了防止疫情的蔓延,西班牙借鑒中國經驗,做出了許多防疫政策。
其一,口頭叮囑。
西方國家向來追求自由,即使有疫情的影響,他們也還是不願意戴口罩。新冠病毒傳染率非常高,不戴口罩的話,只會增加被傳染的風險,被傳染的人越多,那麼這個國家的經濟就更難恢復,所以西班牙政府不得不向民眾喊話,建議各個社交場所嚴控參會人數,每場聚會最好不超過10人。
這些規定下來之後,西班牙新增病例持續下降,經濟即將迎來復甦,看來,這些嚴格措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不過,對比中國,他們的反應真的遲鈍很多。
③ 疫情期間為什麼要隔離西班牙流感經驗告訴你,如何靠它躲過一劫
身處100年前的「西班牙流感」中,沒有哪裡是絕對安全的,即使是北美邊陲阿拉斯加亦難倖免。
我們翻遍史料,好在還是能夠尋覓到幾處避難之所,並提供方法來躲避病毒的侵襲。
西班牙流感,人類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之一。
自1918年爆發至1920年銷聲匿跡,病毒感染了超5億人口。死亡人數據稱達2000-5000萬,遠超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亡總和。
西班牙流感不僅在人口密集的亞洲、歐美等地肆虐,太平洋上的薩摩亞群島、北極因紐特人村落等偏遠地區亦未能倖免,甚至還更加嚴重。
美國阿拉斯加的布里斯托爾灣區,一些村落的流感致死率甚至達到了90%,冠絕全球。盡管如此,當地一個名為埃格蓋克(Egegak)的村落卻免遭厄運。
那麼,埃格蓋克是如何做到獨善其身的?
由於地處美洲大陸最北端,阿拉斯加大部分區域都會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封凍,變的相對隔絕。盡管如此,它依舊未能逃過「西班牙流感」的侵襲。
「西班牙流感」在1918年10月就已進入阿拉斯加。據稱,病毒最初是由「維多利亞號」郵輪帶到諾姆(Nome),隨後被郵差、傳教士等帶入其它地區。
而作為傳染源的「維多利亞號」,在返航南下的過程中有31人死於船上爆發的西班牙流感疫情。
1919年6月4日,一艘小船從納克內克河上游的因紐特人(也稱愛斯基摩人)村莊,飄到了濱海的一處罐頭廠(Diamond O cannery)。船上5人中,3名兒童活了下來,另外兩人已死於流感。
第二天,罐頭廠派出了一支探險隊前往倖存者所在的村莊,看看他們是否能夠幫上忙。等來的結果卻是:薩沃諾斯基村(Savonoski)處於「悲慘的」狀態。
村裡的10戶人家中,幾乎所有的成年人都已經死去,那些還活著的也已奄奄一息。探險隊只能匆匆的處理現場,然後將倖存者帶回納克內克的醫院。
之後,這樣的場景在布里斯托爾灣區反復出現。幾天之內就有近200人死於流感,數十名兒童成為孤兒。用 歷史 學家凱瑟琳·林斯默斯的話說:「阿拉斯加的流感致死率冠絕全球」(實際僅低於薩摩亞群島)。
奇跡總是伴隨著災難來臨。就在重災區幾英里外,一個名為埃格蓋克(Egegak)的小村落卻完全躲過了流感的侵襲。
罐頭廠(屬阿拉斯加包裝協會)負責人海因博克爾(JF Heinbockel)在報告中寫到:「埃格蓋克為布里斯托爾灣唯一沒有遭到流感侵襲的村莊......我們離開時,那裡的原住民依舊 健康 」。
埃格蓋克村事跡,遠不止幸運那麼簡單。密歇根大學流行病學專家霍華德·馬克爾(Howard Markel)認為這是自我隔離的結果,沒有人進來,也沒人出去。
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保護性隔離」的一種,保護 健康 的人免遭外界感染的風險。
除了布里斯托爾灣區的埃格蓋克,阿拉斯加州還有些地區是流感病毒從未踏足過的,這一方面是由於它們位置偏遠、人跡罕至,另一方面得益於當地人優秀的防護工作。
例如,白令海峽聖勞倫斯島上的甘貝爾(Gambell)和薩伏加(Savoonga)兩處的尤皮克人(因紐特人的一支)定居點,以及更偏遠的聖保羅島。
由於位置偏遠,西班牙流感並未波及上述地區。因為在50年代的醫學測試中,並未他們身上發現1918年流感的抗體。
至於其它村落,就完全靠自己動手實現「自我封閉」了......
根據白令陸橋國家保護區(Bering Land Bridge National Preserve)文化人類學家尼科爾•布拉姆(Nicole Braem)的說法:當西班牙流感在阿拉斯加蔓延時,人們曾向周圍村莊發出預警。
這是一場令人難以置信的賭博。因為,當人們採取狗拉雪橇的方式傳遞口信時,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病毒更大面積的傳播。但預警是成功的!
位於阿拉斯加北部巴羅和溫賴特的居民們,在村落周圍布置了武裝警衛,禁止不同村落間的人員流動。在百令海峽北部的希什馬廖夫,伊努皮克人部署武裝警衛封閉了村鎮,禁止任何人經過。
正是這些封閉措施讓一些村落完全避開了西班牙流感,避免了布里斯托爾灣區的慘劇。
當西班牙流感逐漸過去,人類開始收拾殘局之時,「埃格蓋克」式的故事多了起來。根據統計,在美國流感肆虐的地區中,約有7個這樣的案例。
除了埃格蓋克,還包括佛蒙特州北部的弗萊徹,落基山脈的偏遠小鎮甘尼森,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大學,賓西法尼亞州的布林莫爾學院,位於匹茲堡的盲人機構,以及特紐約州的魯多肺結核療養院。
出於對流感的恐懼,美國防衛部門的調查機構開始研究這幾處地方,希望能夠獲得一些經驗。結果顯示:甘尼遜人在鎮外設置了哨卡,所有旅客都必須接受兩天的隔離檢疫。而學校和盲人機構則得益於圍牆封閉的影響。
美軍內部也有類似的例子。位於舊金山灣的耶爾巴布埃納島(Yerba Buena)當時是美國海軍基地,禁止遊客出入。上島人員也必須隔離檢疫,每天接受三次噴霧劑治療。因此它也免於西班牙流感的沖擊。
與之類似,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在面對西班牙流感時,也採取了嚴格的建議措施——要求所有乘客和船員都隔離七天。正因此,塔斯馬尼亞島的西班牙流感死亡率是全球最低的。
針對「隔離」的結果,公共衛生學教授尼克·威爾遜表示:「盡管對一些島嶼、村落而言隔離是偶然的結果,但這樣的經驗仍頗有意義——當流行病襲來時,關閉一些區域的邊界、實施隔離是有益的。」
(以下是一則「反面教材」)
盡管佛蒙特州弗萊徹鎮在西班牙流感期間躲過一劫,但他們更多的是靠運氣,而非其它案例中嚴格的「自我封閉」。
當時,弗萊徹鎮有737名居民不顧「避免與外界接觸的建議」,跑去參加鄰近城鎮的舞會和集市。他們甚至還為一個來自馬薩諸塞州軍營的士兵辦了一場婚禮,而那處軍營當時正在鬧流感。
就在婚禮當月,那位士兵所在的軍營中有28%的人(約14000多人)得了流感,有757人死亡。而參加婚禮的120名弗萊徹鎮居民卻運氣超群,無一人感染。
生存,有時候似乎只靠運氣。
弗萊徹鎮的「好運」是西班牙流感向現代衛生防疫管理提供重大警示。疫病面前,請老實的宅在家裡,否則很難保證你不會重溫布里斯托爾灣區的慘痛教訓。
總結:「宅」家保平安,別出門給國家添麻煩!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④ 西班牙多個大區新冠出現反彈,當地該如何加強防控
當地應該立即對高風險區進行封閉處理,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西班牙多個大區出現反彈,很可能再次出現疫情高峰,所以西班牙政府應該根據以往經驗迅速控制住疫情,關閉公共娛樂場所,居民施行居家隔離措施,把病毒悶死,防止新冠病毒擴散。
如今世界的疫情仍然不太樂觀,但是我們也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疫情嚴重的國家可以學習疫情已經基本控制的國家的防控經驗,有效地控制住疫情。希望我們早日度過這個大難關。
⑤ 第二波真的來了!歐洲疫情為何再度告急接下來我們怎麼辦
「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
9月20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在第二屆「安泰交響」論壇上如是表態。張文宏介紹說,英國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經半個多月了。對於世界的預期,做一年的打算應該是最低的限定。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目前,中國絕大部分地方生活恢復如常,城市煥發生機,這有賴於我們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到位。不過,隨著氣溫走低,歐洲疫情已經卷土重來,新增病例數甚至超過了3月高峰期。
西班牙是歐洲疫情最早反彈的國家,9月11日單日新增人數突破12000人,9月19日新增高達14389例,目前累計確診人數已經超過64萬。其中首都馬德里地區最嚴重,單日新增病例數約佔全國三分之一。馬德里自治區政府18日宣布,將對部分地區實施限制人員流動的措施,以遏制疫情蔓延。
再看法國。根據法國公共衛生署公布的數據,截至19日14時,法國24小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498例,單日新增病例數不僅再創新高,且連續兩日超過1.3萬例。當地時間9月20日,法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45萬例。全法疫情高風險地區當天增至55個省份。根據法國總理卡斯泰此前的部署,地方政府應根據疫情變化自行決定應對疫情的管制措施,包括限制或禁止公共集會、限制運營或關閉非必需的公共場所以及限制旅行等措施。
英國衛生與 社會 保障部公布消息稱,截至當地時間9月19日9時,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90358例,單日新增4422例,比18日多出100例,連續第二天創下自5月8日以來最高單日新增病例數。英國首相約翰遜直言,英國出現第二波疫情「不可避免」。被問及是否會再次施行全國「居家令」時,約翰遜稱,再度施行全國「居家令」將是「財政災難」,他一點也不希望那樣做。但他也提到,政府會考慮是否需要實施比6人聚集上限更嚴格的全國防疫限制措施。
德國也創下今年4月疫情從高峰期趨穩以來的單日新增紀錄。據德國「時代在線」的實時數據,德國9月10日至16日累計新增10542例,回到了今年4月的水平,目前累計確診已經超過27萬例。為應對部分歐盟國家疫情反彈,德國已將法國、荷蘭、奧地利等國部分地區列為高風險地區,從相關地區返回德國的人士需要自行在家隔離14天。
除此之外,荷蘭、義大利、捷克等國家單日新增病例也在上千例,形勢異常嚴峻。毫無疑問,歐洲第二波疫情正在不斷發酵,而究其反彈原因,主要是基於隨著多國政府為重啟經濟逐步放寬抗疫措施,民眾開始放鬆警惕。重啟的商業、 旅遊 業和鬆懈的年輕人,都加劇了病毒傳播的風險。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稱,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疫情其實都比想像中的更嚴重,而且他們在疫情沒有真正緩解的時候,或者說僅僅是稍微有些緩解但並沒被控制住的時候就急於重啟經濟,導致前期努力功虧一簣。
從全球范圍看,為何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不住,且在國家和地區之間造成不平衡?對此,張文宏的答案是:歸根到底,和這次新冠病毒的特性有著極大關系。新冠病毒傳播力非常強,但致死率並不高。「不像埃博拉,不像SARS,甚至不像H1N9禽流感。」在張文宏看來,正是這一非常獨特的現象導致病毒在全世界持續蔓延。他特別提及,美國等國的年輕人在外無所謂,實施大隔離也做不到,但「沒有這么致命」的新冠恰恰形成了全球疫情的「致命性」,「毒力不是太強」的病毒卻反而變成了整個人類的強敵。
那麼,對於我們而言,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目前,中國仍然面臨輸入風險。不過,張文宏指出,大家也不必太過緊張。「中國情況會有所不同。國內防控形勢目前比較好,事實上我們實現了接近於零病例的疫情控制,絕大多數地區基本沒有什麼病例,這說明目前疫情防控策略是有效的。」張文宏提到,如果能維持好,哪怕第二波疫情在國際上蔓延,國內整體上會受到影響,但也整體可控。最近,國家組團分赴各個省份督察感染病防治體系,力求不讓輸入性疫情成為小火苗再度爆發。
對於普通民眾而言,盡管天氣轉涼,也不必過度緊張甚至恐慌,自覺提高防範意識,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⑥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新冠檢測呈陽性,他是如何感染的
據西班牙媒體表示,首相桑切斯檢測出來新冠呈陽性,他是怎樣感染的?是因為參加了一場表演之後,就出現身體不適,然後檢測出來新冠陽性。看到這個結果他也非常的不愉快,但是也希望目前的這種情況能夠得到改善。如今他也是在家裡進行隔離,所有接觸過他的人也都被通知成為陽性的結果。這種消息對於西班牙來說是很不幸,希望大家還是要引起注意,切記不能隨意走動,導致病情繼續爆發。
這次因為首相桑切斯感染陽性,讓大家的內心有一陣惶恐,不過西格班牙的自我防護意識還是比較強。會選擇在家裡辦公,學校機構也都選擇線上教學,在街上很少看見群眾。除了嚴格控制以外,希望西班牙的群眾一定要淡定。外出的時候佩戴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這樣就可以避免。回到家要積極的洗手,如果覺得出現發熱的情況,還是要及時去醫院做檢查。
⑦ 新冠重組毒株XE已經開始在西班牙傳播,西班牙的疫情情況如何
西班牙的情況很不樂觀,每天新增病例很多,而且防疫也不到位。
⑧ 西班牙迎來疫情緩解後首批國際遊客
新華社馬德里6月15日電(謝宇智)189名德國遊客15日上午抵達西班牙馬略卡島,成為西班牙新冠疫情緩解之後入境的首批外國遊客。
據西班牙國家電視台報道,這些遊客乘坐的飛機從德國杜塞爾多夫出發,並於當地時間上午11時左右抵達馬略卡島。馬略卡島所在的巴利阿里群島是西班牙自新冠疫情緩解以來首個對外國遊客開放的 旅遊 目的地,作為試點,也將為西班牙進一步放開 旅遊 業積累經驗。
據西班牙媒體報道,根據計劃,從6月15日至7月1日,巴利阿里群島的馬略卡島、梅諾卡島和伊比薩島等將迎來逾萬名德國遊客。
按照西班牙政府規定,所有遊客必須遵守相關安全衛生守則,在西班牙境內停留時間不得少於5晚,此外他們還必須在入境時接受測溫,並提供在西班牙期間的詳細住址等信息。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14日宣布,將對除葡萄牙外的其他申根國家提前開放邊境,日期由原定的7月1日提前至國家緊急狀態結束的6月21日。
旅遊 業是西班牙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為西班牙貢獻了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3%。為遏制新冠疫情,西班牙3月14日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並關閉邊界。
⑨ 西班牙新冠死亡病例創新,該如何進行更嚴格的把控
要進行更加嚴格的把控,無非就是重新讓全國進入緊急戒備狀態,然後實行嚴格的措施,實行居家令,不允許群眾外出,如果要外出一家人只能出去一個,並且外出必須遵守政府的規定,做好防疫措施,否則的話就進行罰款。
尤其是西班牙的年輕人,對於疫情防護更加不上心,我們都知道現在是夏季,所以對於許多國家的年輕人來說,這個時候都是聚會遊玩的好時機,他們怎麼會願意遵守政府的規定在家裡面進行隔離呢,尤其又是政策開始逐步放鬆的時候,再加上他們出去就是為了遊玩的,肯定玩的忘乎所以,也記不起什麼,戴口罩記不起,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了,所以現在幾乎全世界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都開始慢慢的向年輕人移動了。盡管是現在疫情開始惡化,但是西班牙政府仍然表示目前並不能說已經迎來了第2輪疫情,可能是因為現在疫情的程度比之前第1輪爆發還輕了很多。
⑩ 疫情不順
是的
確實,這兩年疫情的情況,很多生意都難以賺錢,至少按年計算,很可能是虧錢的。
可能沒什麼太好的辦法,大環境如此,想辦法先生存下去,等熬過了這樣一段時間,整體環境就有可能好起來。
要是虧損太厲害,可以先手頭上的事情暫停,去做點別的能找到現金流的生意,哪怕去打工維持生存,之後再尋求發展。難的是觀念轉變,難的是接受現實,跨出了這一步,情況會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