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鋼琴家在哪裡

西班牙鋼琴家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2-07 01:56:01

❶ 請問這首《西班牙狂想曲》是哪個鋼琴家演奏的

拉威爾:
拉威爾的主要作品有:
(1) 芭蕾舞劇:《達夫尼斯與克洛埃》(1912),《鵝媽媽》(由鋼琴二得奏組曲改編而在,1915)。
(2) 歌劇:《西班牙時刻》(1907),《孩子一魔術》(1925)。
(3) 管弦樂《西班牙狂想曲》(1907),《圓舞曲》(1920),《波萊羅》(1928),左手鋼琴協奏曲(1931),鋼琴協奏曲(1931)。
(4) 室內樂:弦樂四重奏(1903),豎琴、弦樂四重奏、長笛與單簧管的《引子與快板》(1906),鋼琴三重奏(1915),大提琴奏鳴曲(1922),小提琴奏鳴曲(1927)。
(5) 鋼琴曲:《水的游戲》(1901),《鏡》(1905),小奏鳴曲(1905),《夜之惡魔》(1908);鋼琴二重奏《鵝媽媽》(1908),《高貴而傷感的圓舞曲》(1911);《在庫普蘭墓前》(1917)。
(6) 歌曲:《舍赫拉查達》(1903,伴奏部分是後來配器的);《自然的故事》(1906);《希伯來旋律兩條》(1914);《隆薩致自己的靈魂》(1924);《馬達加斯卡歌曲》(人聲、長笛、大提琴和鋼琴,1926);《唐吉訶德與杜爾西妮》(男中音與室內樂隊,1932)。

法國作曲家莫里斯·拉威爾在1875年3月7日生於法國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區小城西布勒(Ciboure)一個工程師家庭,母親是巴斯克族血統,拉威爾生下後不久全家便遷居巴黎。拉威爾從小接觸音樂:七歲開始學鋼琴,十四歲進巴黎音樂學院系統學習(1889年)。像德彪西一樣,拉威爾青年時代在學院環境中已有追求標新立異的創作構思和不同一般的嶄新音響的傾向,他的精神氣質的發展受象徵派詩人如馬拉美等的影響很大。但是即使如此,對現代主義的傾心並沒有使拉威爾走上絕路,相反地,人們認為拉威爾卻善於在"死胡同的盡頭找到通向美麗的新田野的敞開著的大門"。換句話說,在使法國音樂從瓦格納的"霸道"中解放出來的斗爭中,是德彪西最先發難,而拉威爾則是他的年幼的同道。拉威爾的早期創作受過德彪西革新思想的強烈影響,他的作品較多地體現了印象派和世紀末的思想。但是在他成熟時期、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的創作卻更加嚴謹樸素,由於夏布里埃和薩蒂的有力影響和對法國古鋼琴音樂、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的配器以及李斯特的鋼琴寫作的熱衷,拉威爾轉而追求更明確的音樂語言。於是他決然放棄印象派的那些理想,回到更古老、更純粹的法國音樂傳統,同民族民間音樂、特別是同西班牙民間音樂保持更為密切的聯系,形成了所謂"法國新古典樂派",並用一些富有獨創性的和弦語匯、管弦樂音色、主題和形象、以及大膽引進的爵士音樂因素等,豐富了當時法國的音樂。
拉威爾追求表現樂思的自由,但他同時幾乎總是留在古典形式和嚴格的藝術規則的框框之內,同古典傳統始終保持牢固的聯系。拉威爾的樂隊中常可看到作為整個作品的曲式結構的重要支柱的寬廣旋律,他的樂隊色彩也要確定得多,而且也更輝煌、華麗。
拉威爾的音樂的節奏多半不脫離節拍的約束,用斯特拉文斯基的話說,他像"瑞士的鍾表匠"一樣精確。此外,拉威爾的作品也更有調性基礎,雖則他有時在其精緻而大膽的移調中,也像德彪西那樣近於無調可尋。但是,也有人認為,盡管拉威爾的一些手法表面上酷似德彪西,他的創作傾向卻更接近斯特拉文斯基、米約和薩蒂,他的後期作品是同德彪西背道而馳的。
拉威爾的創作並非立刻就能得到公眾的承認。1901-1903年間,他參加三次羅馬大獎比賽,一次次出人意外地落選了;由於評選委員會的宗派主義作怪,他在1905年第四次提出參加比賽的申請竟然遭到拒絕。為此,當時巴黎的藝術界和出版界都表示極大的憤慨,一些作曲家、作家、畫家以及普通的音樂愛好者出來聲援,終於迫使音樂學院進行改組,由平素最能賞識和支持拉威爾的福萊出任院長。這時拉威爾在音樂界實際上已成為勝利者,聲名就此與日俱增。其實,在1905年,拉威爾已有不少廣泛聞名的作品問世,其中有鋼琴曲《為已故小公主而寫的帕凡舞曲》(1899年)、《F大調弦樂四重奏》(1902-1903年)、鋼琴《小奏鳴曲》(1903-1905年)和鋼琴套曲《鏡子》(1905年)等。他在1901年寫出的鋼琴曲《水的嬉戲》(或譯《噴泉》),無疑是運用印象派鋼琴新技術以描寫"水"的第一首傑作,在現代鋼琴音樂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它卻比德彪西著名的《版畫集》中的《雨中花園》早兩年出現,比他的《水中倒影》還早四年寫出。此後,直到1914年,拉威爾的著名作品還有管弦樂曲《西班牙》狂想曲(1907年)、鋼琴二重奏《鵝媽媽》(1908年)、《華貴多情的圓舞曲》和舞劇《達夫尼斯與克洛哀》(1911年)等。在這一段時期中,拉威爾基本上順著他的早期風格而發展,他設計出的一些和弦語匯在個別作品中顯得相當復雜。
他在1915年寫出的《鋼琴三重奏》和在戰爭期間構思而在退伍後完成的鋼琴組曲《悼念庫泊蘭》,一般認為都是作者最富於深情的傑作。戰後他的創作,主要有舞蹈詩《圓舞曲》(1920年)、音樂會狂想曲《茨岡》(1924年),精微細致且富有異國情調的《馬達加斯加歌曲集》(1926年)和一首被譽為當代最珍貴的藝術紀念碑的管弦樂曲《波萊羅舞曲》(1928年)等,他為莫索爾斯基的鋼琴套曲《圖畫展覽會》所作的配器(1922年)也是舉世聞名的。他最後的作品是在1931年寫成的兩首鋼琴協奏曲。
拉威爾是一位著名的教師,在他為數不多的私人學生中,有羅朗-曼紐爾(A.Roland-Manuel,1891-1966)、英國著名作曲家沃安·威廉斯(R.Vaughan Williams,1872-1958)等。三十年代初,拉威爾就為嚴重的腦腫瘤所苦,幾乎無法創作,只是在1934年最後為影片《唐·吉訶德》寫過三首歌曲,到1937年間經過手術治療無效,終於在12月28日在巴黎辭世。

❷ 世界上著名的鋼琴演奏家有幾位

格萊美爵士大師Kenny Garrett眼中的「中國真正的爵士鋼琴家」,他這樣評價過。

2010年考入曾培養出多名爵士大師的而享譽全球的古巴藝術大學,研習拉丁爵士樂,並受教於國際知名的拉丁爵士鋼琴大師、八次格萊美音樂獎、有著古巴爵士音樂領袖的國寶級人物Chucho valdes的指導。

深受他的鋼琴老師古巴爵士鋼琴新浪潮的Roberto Fonseca的影響,讓羅寧的成為拉丁爵士樂在中國的首席代表,成為拉丁音樂與中國音樂藝術的交流使者。

與其他鋼琴家不同的是,羅寧不但演奏其他音樂家的經典大作,如《perfidia》、《mambo influenciado》、《caridad amaro》、《someday my prince will》、《mo better blues》等經典爵士大作,還同時還致力於爵士樂的創作,先後創作了如《喀什喀爾》、《ELENA》、《未知的旅行》、《哈瓦那》、《七月之戀》、《卡拉庫里湖的晨光》、《玩具熊》、《雨中的丹頌》等爵士樂曲。

❸ 西班牙音樂史有過哪些著名音樂傢具體介紹一下

萊薩克·阿爾貝尼茲(Lsaac Albeniz,1860-1909) 西班牙作曲家、鋼琴家。 普拉西多·多明戈 (Placido Domingo,1941-),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 馬努埃爾·德·法雅 (Manuel de Falla, 1876-1946),西班牙作曲家 恩里克·格拉那多斯(Enrique Granados,1867-1916),西班牙作曲家、鋼琴家。 蒙茨克拉特·卡巴耶 (Montscrrat Caballe,1933-),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 何塞·卡雷拉斯 (Jose Carreras,1946-),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 帕布羅·卡薩爾斯(Pablo Casals,1876-1973),傑出的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 愛德華·拉羅 (Edouard Lalo,1823-1892),西班牙血統的法國作曲家 阿利西亞·德·拉羅查(Alicia de Larrocha,1923-),西班牙女鋼琴家。 胡瓦奎因·羅德里戈 (Joaquin Rodrigo,1902-1999),西班牙作曲家。 費爾南多·索爾 (Fernando Sor,1778-1839), 西班牙作曲家、吉它演奏家。 帕布羅·德·薩拉薩蒂 (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 安德雷斯·塞戈維亞 (Andres Segovia,1893-1987),西班牙吉他演奏家。 弗朗西斯科·泰雷加 (Francisco Tarrega,1852-1909),西班牙著名的吉他演奏家。 那西索·葉佩斯 (Narciso Yepes,1927- ),西班牙吉它演奏家。 塞巴斯第安·伊拉迭埃爾 (Sebastian Yradier,1809-1865),西班牙作曲家。生於阿拉瓦。

❹ 世界各地有什麼出名的鋼琴家

切爾卡斯基(Shura Cherkasky,1911~)前蘇聯鋼琴家。對浪漫樂派的作品有獨特愛好,尤擅長演奏柴科夫斯基和李斯特的作品。演奏技巧精湛而豪放,具有氣韻恢宏的特點。 瓦茨(Andre Watts,1948~)美國鋼琴家。演奏輝煌壯麗,富於氣勢,演奏李斯特、拉赫、尼諾夫作品時更為突出。 瓦薩里(Tamas Vasary,1933~)匈牙利鋼琴家。是最優秀的莫扎特和肖邦演奏家之一。演奏抒情優美,音色清澈華麗。 中村紱子(Nakamura Hiroko,1944~)日本女鋼琴家。演奏感情纖細而富於動感。 貝內代蒂·米凱蘭傑利(Arturo Benedetti-Micheiangeli,1920~)義大利鋼琴家。當代最出類拔萃的鋼琴家之一。演奏曲目 廣泛。演奏氣勢雄偉、音色透明,層次清晰,善於把握作品的風格和內涵,表現作品的哲理性。 巴爾薩姆(Artur Balsam,1906~)波蘭鋼琴家。演奏指觸細膩,富有詩意和感染力。以演奏莫扎特的作品見長。 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1884—1967)德國鋼琴家。以演奏德國古典作品,特別是貝多芬奏鳴曲贏得世界聲譽。演奏清澄透明而高雅,作品的結構層次表現鮮明,技巧超人,繼承了德國正統的鋼琴藝術傳統。早期以技巧高超聞名,被稱為「鍵盤上的獅王」,晚年以音樂表現具有深度、氣魄宏大著稱。 巴杜拉—斯科達(Paul Bara—skoda,1927~)奧地利鋼琴家。以演奏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作品著稱。演奏時音色甘甜柔美,感情細膩豐滿,富於詩意。 艾德尼(Daniel Adni,1951~)以色列鋼琴家。擅長演奏門德爾松的作品和富有浪漫色彩的小品,指觸輕巧柔美,技巧高超,充滿詩般的意境。 古爾達(Friedrich Guids,1930~)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早期以演奏巴赫、貝多芬和莫扎特作品著稱,被評論家譽為神釋,後期以演奏現代作品和爵士樂為主。演奏風格真摯純朴,自然舒展,注重聽眾的欣賞要求。 古爾德(Glenn Gould,1932~1982)加拿大鋼琴家。以演奏巴赫作品著稱,為現代鋼琴家中解釋巴赫作品的權威。其演奏結構嚴謹,變化豐富,處理生動。 布朗寧(John Browning,1933~)美國鋼琴家。演奏風格嚴謹朴實,技巧嫻熟高超,尤以演奏貝多芬《狄亞貝利變奏曲》著稱。 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1931~)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較廣,包括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演奏注重情感刻劃,細膩柔美,純朴雋永。 布盧門塔爾(Feiicaia Blumentai,1915~)波蘭女鋼琴家。演奏指觸細膩明快,富有激情。擅長演奏現代音樂作品和莫扎特、肖邦、貝多芬的作品。 布蘭卡爾德(Jacpueline Blancard,.1909~)瑞士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從巴赫\莫扎特到拉威爾等不同時期作曲家的作品。演奏纖巧柔美,典雅工麗,具有女性特有的魅力。 布赫賓德爾(Rudolf Buchdinder,1946~)捷克鋼琴家。演奏舒曼的幻想曲和舒伯特的即興曲柔美而富有詩意,具有細膩深沉的特點。 布雷洛夫斯基(Alexander Brailowsky,1896~1976)前蘇聯鋼琴家。演奏細膩真摯,在演奏肖邦作品時表現的即興詩情令人感嘆。 盧普(Ra Lupu,1945~)羅馬尼亞鋼琴家。演奏風格獨特,抒情自然,富於色彩和節奏感。演奏曲目以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作品為主。 卡廷(Peter Katin,1930~)英國鋼琴家。演奏風格精緻、優雅、灑脫,富有詩的色彩和意境。以演奏肖邦的作品著稱。 卡恩(Hans Kann,1927~)奧地利鋼琴家、作曲家。演奏音色豐富,樂曲處理細膩深沉。 卡琴(Julius Katchen,1926~1969)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貝多芬、勃拉姆斯的作品,並以技巧高超著稱。 卡爾斯(Jean-Rodolphe Kars,1947~)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擅長演奏現代樂曲。音色優美而富於透明感,情緒色彩變化較大。 卡尼諾(Bruno Canino,1936~)義大利鋼琴家、作曲家。擅長演奏現代音樂作品。演奏時注重規范的傳統技巧,音色變化豐富,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卡扎德絮(Robert Casadesus,1899~1972)法國鋼琴家。演奏瀟灑,具有現代氣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現代鋼琴演奏家之一。 卡利克斯坦(Joseph Kalichstein,1946~)原籍以色列的現代鋼琴演奏家。以演奏肖邦、門德爾松的作品見長。演奏風格自然純朴,富有歌唱性。 蘭奇(Ranki Dezso,1951~)匈牙利鋼琴家。演奏曲目較廣,以李斯特、巴爾托克、肖邦、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為主。演奏風格舒暢明快,具有歌唱性。 尼古拉耶娃(Tatiana Nidolayeva,1924~)前蘇聯女鋼琴家、作曲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巴赫作品著稱。 皮萊斯(Maria-Joao Pires,1944~)葡萄牙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莫扎特和肖邦作品見長。演奏風格純朴自然,注重表現作品的情感內涵。 弗拉傑(Maicolm Frager,1935~)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浪漫樂派作品為主,尤其擅長演奏舒曼的作品。演奏風格明晰而富於理智,給人以清新純朴的感受。 弗朗茲(Justus Franz,1944~)德國鋼琴家。演奏技巧卓越,風格嚴謹朴實,富有強烈的個性。 弗萊謝爾(Leon Fleisher,1928~)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貝多芬和舒曼的作品。演奏准確而完美,強調忠實於原作的精神內涵。 綽朗索瓦(Samson Jrancois,1924~1970)法國鋼琴家,是科爾托之後法國鋼琴界最傑出的代表。演奏個性突出,感覺敏銳,尤以演奏肖邦的作品長見。 畢曉普(Stephan Bishop,1940~)美國鋼琴家。演奏自然率直,富有抒情色彩和詩意,反對刻意修飾,主張具有獨特的個性。 西頓(Robert Szidon,1941~)巴西鋼琴家。演奏技巧高超、個性強,表現出現代人特有的激情和理性,善於對樂曲進行細致的分析。 伊斯托明(Eugene Istomin,1925~)美國鋼琴家。演奏具有柔美的抒情性和古典特點。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舒曼、肖邦、李斯特等作曲家的作品見長。 齊莫菲耶娃(Lyoubov Timofeyeva,1951~)前蘇聯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德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作品和前蘇聯音樂家作品。演奏不追求強烈的音響,強調真摯純朴的抒情意境。 瑪格麗特(Israela Margaln,1944~)以色列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演奏纖細柔美,處理弱音尤為出色,具有女性特有的演奏魅力。 李·諾埃爾(Noel Lee,1924~)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浪漫樂派至近代多種不同風格的作品。演奏節奏處理精確而明快,注重樂曲整體塑造和表現。 克萊本(Van Cliburn,1934~)美國鋼琴家。演奏技巧精湛純熟,音色豐富多變,表現幅度大。 克列涅夫(Vadimir KIeineff,1944,~)前蘇聯鋼琴家。演奏技巧精湛高超,表現力強,演奏生動而富有魅力 里居托(Bruno Rigutto,1945~)法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以舒曼、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為主。演奏技巧卓越,為法國音樂界所矚目。 希夫拉(Cziffra Gyorgy,1921~)匈牙利鋼琴家,歐洲音樂評論界稱之為「當代李斯特」。演奏節奏自由,風格豪放而富有個性,被視為解釋李斯特作品的權威。 阿勞(Ciaudio Arrau,1903~)智利鋼琴家。自幼以神童聞名,是20世紀貝多芬、舒曼、肖邦、勃拉姆斯音樂的最重要的演奏家之一。演奏忠實於原作,風格明晰,音色動人。 阿丘卡羅(Joaquin Achucarro,1932~)西班牙鋼琴家。演奏曲目以西班牙作品為主,兼及浪漫樂派和法國印象派作品。 阿赫里奇(Martha Argerich,1941~)阿根廷女鋼琴家。擅長演奏肖邦的鋼琴作品。演奏風格豐麗,熱情奔放。 阿斯克納奇(Vadimir Ashdenazy,1937一)前蘇聯鋼琴家、指揮家。演奏繼承莫斯科學派的傳統技法,技巧高超,節奏感敏銳。善於表現戲劇性內容。 拉雷多,魯特(Ruth Laredo,1937~)美國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包括拉威爾、拉赫瑪尼諾夫、斯克里亞賓等不同風格作曲家的作品。演奏節奏感較強,處理明快而富於變化。 昂特勒芒(Phillipe Entremont,1934~)法國鋼琴家。演奏熱情奔放,色彩豐富,層次分明,力度變化較大,具有特殊的藝術感染力。 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德國鋼琴家、作曲家。演奏曲目較廣泛,特別以演奏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的音樂最為傳神,被認為是解釋貝多芬鋼琴作品的權威。演奏嚴謹含蓄,深沉而富有感染力。 羅熱(Pascal Roge,1951~)法國鋼琴家。演奏音色透明,指觸細膩,充滿動力性和濃郁的詩情。 法爾納迪(Farnadi Edith,1911~)匈牙利女鋼琴家。以演奏李斯特、巴爾托克的作品著稱。演奏技巧精湛高超,注重對作品內在精神和情感的挖掘和表現,是歐洲最優秀的女鋼琴家之一。 波利尼(Maurizio Poilini,1942~)義大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善於以堅定的理性和精湛的技巧進行再創造,對作品的分析和解釋細致入微。 柯曾(Clifford Curzon,1907~)英國鋼琴家。以演奏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英國現代作品著稱。演奏強弱分明,富有層次。 威森伯格(Alexis Weissenourg,1929~)保加利亞鋼琴家。演奏技巧高超,速度處理明快,善於演奏高難度的作品,為現代鋼琴演奏藝術的代表人物。 哈斯(Werner Hass,193l~1976)德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法國近代作品為主,尤其擅長演奏德彪西和拉威爾的作品。演奏技巧純熟精湛。早期演奏風格熱情奔放,富於朝氣,注重結構造型的完整性;後期演奏風格細膩穩健,富於浪漫氣息,注重抒情和內在情感的塑造。 施密特(Annerose Schmidt,1936~)德國女鋼琴家。演奏沉穩而豪放,帶有濃郁的古典浪漫主義色彩。 萊爾(Johnill,1944~)英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作品為主。演奏技巧高超,音色富於對比和變化,氣勢宏大而充滿生氣。 基列勒斯(Emil Gilels,1916~1985)前蘇聯鋼琴家。能得心應手地駕馭鋼琴音響,被認為是現代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 魯賓斯坦·阿圖爾(Artur Rubinstein,1887~1982)美國鋼琴家,為本世紀最傑出也是藝術生命最長的鋼琴家之一,被認為是當代鋼琴泰斗。擅長於演奏肖邦、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的作品。演奏以線條異常清晰、充滿睿智和熱情著稱,風格絢爛,氣勢壯麗。 奧爾森(Garrick Ohlsson,1948~)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肖邦和李斯特作品,尤以演奏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著稱。演奏技巧精湛輝煌,音色純凈透明。演奏風格抒情而朴實 奧格登(John Ogdon,1937~)英國鋼琴家。擅長演奏浪漫樂派的作品。演奏奔放而有力,同時又注重指觸的細膩、音色的純凈、結構的完整、力度的層次,感情處理高雅而富於浪漫色彩。 奧洛斯科(Rafael Orozco,1946~)西班牙鋼琴家。演奏精湛輝煌、嫻熟准確,富於個性。 瑟金·魯道夫(Rudolf Serkin,1903~)捷克鋼琴家,是當代最優秀的古典音樂,特別是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作品的演釋者。演奏強調樂曲的整體造型,節奏鮮明,發音乾脆利落。 鮑德溫(Daiton Baldwin,1931~)美國鋼琴家。常為第一流演奏家伴奏,被譽為鋼琴伴奏巨匠。 德維茲(Vasso Devetzi,1927~)希臘女鋼琴家。演奏瀟灑自如,音色透明華麗,注重感情,具有女性特有的纖巧柔美的特點。 德穆斯(Jorg Demus,1928~)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浪漫樂派作品為主,尤以演奏舒曼作品見長。演奏技巧精湛純熟,風格質朴抒情。 德拉羅查(Alicia De Larrocha,1923~)西班牙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本國作品見長,為格拉那多斯、阿爾貝尼斯、法雅等西班牙作曲家作品的權威解釋者之一。演奏風格質朴而華美,具有生動的節奏感和真摯感人的歌唱性。 霍坎森(Leonard Hokanson,1931~)美國鋼琴家。演奏准確流暢,伴奏時能恰如其分地襯托演唱者獨特的風格。 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1904~)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十分廣泛,其中包括貝多芬、肖邦、斯卡拉蒂、舒曼、李斯特和斯克里亞賓等人的作品。演奏技巧輝煌瀟灑,富有氣勢,被譽為「旋風」。表現手段豐富,具有深刻完美的特點。 戴維斯·伊凡(Ivan Davis,1932~)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李斯特的作品。演奏技巧精湛純熟,熱情奔放,能准確表現作品的內涵。 以前一個朋友發過 我貼過來 我也不清楚是不是正確答案

❺ 20世紀以來著名鋼琴演奏家有哪些

東爾尼—斯泰芬斯卡(Halina Czerny-Stefanska,1922~)波蘭女鋼琴家。以演奏肖邦作品著稱。演奏具有個性特有的細膩和柔麗,能准確而自如地表現作品的深邃內涵,對肖邦作品中細微的詩情有動人而精妙的表現。
切爾卡斯基(Shura Cherkasky,1911~)前蘇聯鋼琴家。對浪漫樂派的作品有獨特愛好,尤擅長演奏柴科夫斯基和李斯特的作品。演奏技巧精湛而豪放,具有氣韻恢宏的特點。
瓦茨(Andre Watts,1948~)美國鋼琴家。演奏輝煌壯麗,富於氣勢,演奏李斯特、拉赫、尼諾夫作品時更為突出。
瓦薩里(Tamas Vasary,1933~)匈牙利鋼琴家。是最優秀的莫扎特和肖邦演奏家之一。演奏抒情優美,音色清澈華麗。
中村紱子(Nakamura Hiroko,1944~)日本女鋼琴家。演奏感情纖細而富於動感。
貝內代蒂·米凱蘭傑利(Arturo Benedetti-Micheiangeli,1920~)義大利鋼琴家。當代最出類拔萃的鋼琴家之一。演奏曲目廣泛。演奏氣勢雄偉、音色透明,層次清晰,善於把握作品的風格和內涵,表現作品的哲理性。
巴爾薩姆(Artur Balsam,1906~)波蘭鋼琴家。演奏指觸細膩,富有詩意和感染力。以演奏莫扎特的作品見長。
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1884—1967)德國鋼琴家。以演奏德國古典作品,特別是貝多芬奏鳴曲贏得世界聲譽。演奏清澄透明而高雅,作品的結構層次表現鮮明,技巧超人,繼承了德國正統的鋼琴藝術傳統。早期以技巧高超聞名,被稱為「鍵盤上的獅王」,晚年以音樂表現具有深度、氣魄宏大著稱。
巴杜拉—斯科達(Paul Bara—skoda,1927~)奧地利鋼琴家。以演奏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作品著稱。演奏時音色甘甜柔美,感情細膩豐滿,富於詩意。
艾德尼(Daniel Adni,1951~)以色列鋼琴家。擅長演奏門德爾松的作品和富有浪漫色彩的小品,指觸輕巧柔美,技巧高超,充滿詩般的意境。
古爾達(Friedrich Guids,1930~)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早期以演奏巴赫、貝多芬和莫扎特作品著稱,被評論家譽為神釋,後期以演奏現代作品和爵士樂為主。演奏風格真摯純朴,自然舒展,注重聽眾的欣賞要求。
古爾德(Glenn Gould,1932~1982)加拿大鋼琴家。以演奏巴赫作品著稱,為現代鋼琴家中解釋巴赫作品的權威。其演奏結構嚴謹,變化豐富,處理生動。
布朗寧(John Browning,1933~)美國鋼琴家。演奏風格嚴謹朴實,技巧嫻熟高超,尤以演奏貝多芬《狄亞貝利變奏曲》著稱。
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1931~)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較廣,包括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演奏注重情感刻劃,細膩柔美,純朴雋永。
布盧門塔爾(Feiicaia Blumentai,1915~)波蘭女鋼琴家。演奏指觸細膩明快,富有激情。擅長演奏現代音樂作品和莫扎特、肖邦、貝多芬的作品。
布蘭卡爾德(Jacpueline Blancard,.1909~)瑞士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從巴赫\莫扎特到拉威爾等不同時期作曲家的作品。演奏纖巧柔美,典雅工麗,具有女性特有的魅力。
布赫賓德爾(Rudolf Buchdinder,1946~)捷克鋼琴家。演奏舒曼的幻想曲和舒伯特的即興曲柔美而富有詩意,具有細膩深沉的特點。
布雷洛夫斯基(Alexander Brailowsky,1896~1976)前蘇聯鋼琴家。演奏細膩真摯,在演奏肖邦作品時表現的即興詩情令人感嘆。
盧普(Ra Lupu,1945~)羅馬尼亞鋼琴家。演奏風格獨特,抒情自然,富於色彩和節奏感。演奏曲目以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作品為主。
卡廷(Peter Katin,1930~)英國鋼琴家。演奏風格精緻、優雅、灑脫,富有詩的色彩和意境。以演奏肖邦的作品著稱。

卡恩(Hans Kann,1927~)奧地利鋼琴家、作曲家。演奏音色豐富,樂曲處理細膩深沉。
卡琴(Julius Katchen,1926~1969)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貝多芬、勃拉姆斯的作品,並以技巧高超著稱。
卡爾斯(Jean-Rodolphe Kars,1947~)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擅長演奏現代樂曲。音色優美而富於透明感,情緒色彩變化較大。
卡尼諾(Bruno Canino,1936~)義大利鋼琴家、作曲家。擅長演奏現代音樂作品。演奏時注重規范的傳統技巧,音色變化豐富,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卡扎德絮(Robert Casadesus,1899~1972)法國鋼琴家。演奏瀟灑,具有現代氣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現代鋼琴演奏家之一。
卡利克斯坦(Joseph Kalichstein,1946~)原籍以色列的現代鋼琴演奏家。以演奏肖邦、門德爾松的作品見長。演奏風格自然純朴,富有歌唱性。
蘭奇(Ranki Dezso,1951~)匈牙利鋼琴家。演奏曲目較廣,以李斯特、巴爾托克、肖邦、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為主。演奏風格舒暢明快,具有歌唱性。

尼古拉耶娃(Tatiana Nidolayeva,1924~)前蘇聯女鋼琴家、作曲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巴赫作品著稱。

皮萊斯(Maria-Joao Pires,1944~)葡萄牙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莫扎特和肖邦作品見長。演奏風格純朴自然,注重表現作品的情感內涵。

弗拉傑(Maicolm Frager,1935~)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浪漫樂派作品為主,尤其擅長演奏舒曼的作品。演奏風格明晰而富於理智,給人以清新純朴的感受。

弗朗茲(Justus Franz,1944~)德國鋼琴家。演奏技巧卓越,風格嚴謹朴實,富有強烈的個性。

弗萊謝爾(Leon Fleisher,1928~)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貝多芬和舒曼的作品。演奏准確而完美,強調忠實於原作的精神內涵。

綽朗索瓦(Samson Jrancois,1924~1970)法國鋼琴家,是科爾托之後法國鋼琴界最傑出的代表。演奏個性突出,感覺敏銳,尤以演奏肖邦的作品長見。

畢曉普(Stephan Bishop,1940~)美國鋼琴家。演奏自然率直,富有抒情色彩和詩意,反對刻意修飾,主張具有獨特的個性。

西頓(Robert Szidon,1941~)巴西鋼琴家。演奏技巧高超、個性強,表現出現代人特有的激情和理性,善於對樂曲進行細致的分析。

伊斯托明(Eugene Istomin,1925~)美國鋼琴家。演奏具有柔美的抒情性和古典特點。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舒曼、肖邦、李斯特等作曲家的作品見長。

齊莫菲耶娃(Lyoubov Timofeyeva,1951~)前蘇聯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德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作品和前蘇聯音樂家作品。演奏不追求強烈的音響,強調真摯純朴的抒情意境。

瑪格麗特(Israela Margaln,1944~)以色列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演奏纖細柔美,處理弱音尤為出色,具有女性特有的演奏魅力。

李·諾埃爾(Noel Lee,1924~)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浪漫樂派至近代多種不同風格的作品。演奏節奏處理精確而明快,注重樂曲整體塑造和表現。

克萊本(Van Cliburn,1934~)美國鋼琴家。演奏技巧精湛純熟,音色豐富多變,表現幅度大。

克列涅夫(Vadimir KIeineff,1944,~)前蘇聯鋼琴家。演奏技巧精湛高超,表現力強,演奏生動而富有魅力
里居托(Bruno Rigutto,1945~)法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以舒曼、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為主。演奏技巧卓越,為法國音樂界所矚目。

希夫拉(Cziffra Gyorgy,1921~)匈牙利鋼琴家,歐洲音樂評論界稱之為「當代李斯特」。演奏節奏自由,風格豪放而富有個性,被視為解釋李斯特作品的權威。

阿勞(Ciaudio Arrau,1903~)智利鋼琴家。自幼以神童聞名,是20世紀貝多芬、舒曼、肖邦、勃拉姆斯音樂的最重要的演奏家之一。演奏忠實於原作,風格明晰,音色動人。

阿丘卡羅(Joaquin Achucarro,1932~)西班牙鋼琴家。演奏曲目以西班牙作品為主,兼及浪漫樂派和法國印象派作品。

阿赫里奇(Martha Argerich,1941~)阿根廷女鋼琴家。擅長演奏肖邦的鋼琴作品。演奏風格豐麗,熱情奔放。

阿斯克納奇(Vadimir Ashdenazy,1937一)前蘇聯鋼琴家、指揮家。演奏繼承莫斯科學派的傳統技法,技巧高超,節奏感敏銳。善於表現戲劇性內容。

拉雷多,魯特(Ruth Laredo,1937~)美國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包括拉威爾、拉赫瑪尼諾夫、斯克里亞賓等不同風格作曲家的作品。演奏節奏感較強,處理明快而富於變化。

昂特勒芒(Phillipe Entremont,1934~)法國鋼琴家。演奏熱情奔放,色彩豐富,層次分明,力度變化較大,具有特殊的藝術感染力。

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德國鋼琴家、作曲家。演奏曲目較廣泛,特別以演奏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的音樂最為傳神,被認為是解釋貝多芬鋼琴作品的權威。演奏嚴謹含蓄,深沉而富有感染力。

羅熱(Pascal Roge,1951~)法國鋼琴家。演奏音色透明,指觸細膩,充滿動力性和濃郁的詩情。

法爾納迪(Farnadi Edith,1911~)匈牙利女鋼琴家。以演奏李斯特、巴爾托克的作品著稱。演奏技巧精湛高超,注重對作品內在精神和情感的挖掘和表現,是歐洲最優秀的女鋼琴家之一。

波利尼(Maurizio Poilini,1942~)義大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善於以堅定的理性和精湛的技巧進行再創造,對作品的分析和解釋細致入微。

柯曾(Clifford Curzon,1907~)英國鋼琴家。以演奏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英國現代作品著稱。演奏強弱分明,富有層次。

威森伯格(Alexis Weissenourg,1929~)保加利亞鋼琴家。演奏技巧高超,速度處理明快,善於演奏高難度的作品,為現代鋼琴演奏藝術的代表人物。

哈斯(Werner Hass,193l~1976)德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法國近代作品為主,尤其擅長演奏德彪西和拉威爾的作品。演奏技巧純熟精湛。早期演奏風格熱情奔放,富於朝氣,注重結構造型的完整性;後期演奏風格細膩穩健,富於浪漫氣息,注重抒情和內在情感的塑造。

施密特(Annerose Schmidt,1936~)德國女鋼琴家。演奏沉穩而豪放,帶有濃郁的古典浪漫主義色彩。

萊爾(Johnill,1944~)英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作品為主。演奏技巧高超,音色富於對比和變化,氣勢宏大而充滿生氣。

基列勒斯(Emil Gilels,1916~1985)前蘇聯鋼琴家。能得心應手地駕馭鋼琴音響,被認為是現代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

魯賓斯坦·阿圖爾(Artur Rubinstein,1887~1982)美國鋼琴家,為本世紀最傑出也是藝術生命最長的鋼琴家之一,被認為是當代鋼琴泰斗。擅長於演奏肖邦、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的作品。演奏以線條異常清晰、充滿睿智和熱情著稱,風格絢爛,氣勢壯麗。

奧爾森(Garrick Ohlsson,1948~)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肖邦和李斯特作品,尤以演奏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著稱。演奏技巧精湛輝煌,音色純凈透明。演奏風格抒情而朴實

奧格登(John Ogdon,1937~)英國鋼琴家。擅長演奏浪漫樂派的作品。演奏奔放而有力,同時又注重指觸的細膩、音色的純凈、結構的完整、力度的層次,感情處理高雅而富於浪漫色彩。
奧洛斯科(Rafael Orozco,1946~)西班牙鋼琴家。演奏精湛輝煌、嫻熟准確,富於個性。
瑟金·魯道夫(Rudolf Serkin,1903~)捷克鋼琴家,是當代最優秀的古典音樂,特別是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作品的演釋者。演奏強調樂曲的整體造型,節奏鮮明,發音乾脆利落。
鮑德溫(Daiton Baldwin,1931~)美國鋼琴家。常為第一流演奏家伴奏,被譽為鋼琴伴奏巨匠。
德維茲(Vasso Devetzi,1927~)希臘女鋼琴家。演奏瀟灑自如,音色透明華麗,注重感情,具有女性特有的纖巧柔美的特點。
德穆斯(Jorg Demus,1928~)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浪漫樂派作品為主,尤以演奏舒曼作品見長。演奏技巧精湛純熟,風格質朴抒情。
德拉羅查(Alicia De Larrocha,1923~)西班牙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本國作品見長,為格拉那多斯、阿爾貝尼斯、法雅等西班牙作曲家作品的權威解釋者之一。演奏風格質朴而華美,具有生動的節奏感和真摯感人的歌唱性。
霍坎森(Leonard Hokanson,1931~)美國鋼琴家。演奏准確流暢,伴奏時能恰如其分地襯托演唱者獨特的風格。
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1904~)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十分廣泛,其中包括貝多芬、肖邦、斯卡拉蒂、舒曼、李斯特和斯克里亞賓等人的作品。演奏技巧輝煌瀟灑,富有氣勢,被譽為「旋風」。表現手段豐富,具有深刻完美的特點。
戴維斯·伊凡(Ivan Davis,1932~)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李斯特的作品。演奏技巧精湛純熟,熱情奔放,能准確表現作品的內涵。

附:世界十大著名鋼琴演奏家的特點及風格
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種藝術流派或一個作曲家的作品所表現的思想特點和藝術特徵,人們將其稱為風格。世界樂壇上的鋼琴演奏家數不勝數、不計其數,有一流的、二流的、三流的,甚至還有不入流的。但是,同樣是演奏貝多芬的 32 首奏鳴曲,施納伯爾的演奏非常規矩,主要傾向於古典主義理性美學的特徵,但也有感情色彩,朴實無華,干凈嚴肅。李赫特的演奏特別熱情,主要傾向於浪漫主義的特徵,但也沒有失去古典主義的嚴謹,宏偉潑辣又細微如發絲。以下世界十大著名鋼琴家的演奏特點及其風格,是人們公認的,令人信服的。

一、霍洛維茨,當代最負盛名不同凡響的美籍烏克蘭鋼琴演奏家。在技巧方面對速度、力度和音色的控制出類拔萃,特別是在八度的彈奏方面有著驚人的能力。既有鏗鏘有力的金屬聲,又有夢幻般的柔美聲。他演奏的曲目甚廣,擅長演奏浪漫派的作品,他演奏的李斯特和拉赫瑪尼諾夫的協奏曲,可稱得上是無與倫比的。他的演奏不僅僅限於作曲家音樂意圖的具體體現,而是加上了他的個性和獨特的理解。他認為一個天才的出眾的演奏家在理解作品的范圍內,每次演奏都應該有創作的新鮮感。在霍洛維茨的手中,鋼琴真正成了 88 個琴鍵的樂隊。

二、阿圖爾·魯賓斯坦, 30 年代被公認是當時最卓越的美籍波蘭鋼琴演奏家。作為 20 世紀權威的鋼琴演奏家,魯賓斯坦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他的演奏曲目很廣,巴赫、莫扎特、貝多芬, 19 世紀浪漫派的作品,以及斯特拉文斯基、德彪西、拉威爾、普羅科菲耶夫和西班牙、南美作曲家的鋼琴作品,都是他節目單中的曲目,至於他演奏的肖邦作品更是爐火純青,他的演奏技術無懈可擊,溫暖親切的抒情性和敏感的分句,豐富的音色變化和濃郁的詩意,使他具有世界聲譽的20世紀最偉大也是藝術生命最長的鋼琴家。

三、塞金·魯道夫,美籍奧地利鋼琴演奏家。塞金不僅是演奏巴赫鍵盤作品的典範,也是演奏莫扎特、貝多芬、舒柏特、以及勃拉姆斯鋼琴作品的卓越代表。雖以演奏古典見長,卻又不僅僅局限於此。他演奏的巴赫鍵盤作品線條、層次非常分明;演奏的莫扎特作品聲音如珠落玉盤,閃閃發光;而演奏的舒柏特晚期帶有狂想性的作品,以及貝多芬庄嚴、雄偉氣氛的作品,和浪漫派後期如里查德·施特勞斯的作品時,又表現得深厚、細致光彩奪目。他演奏的深刻性,可算是 20 世紀中葉鋼琴家的佼佼者,同時又是時代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

四、李希特·斯維亞托斯拉夫,烏克蘭著名鋼琴家。李希特作為前蘇聯一帶傑出的鋼琴家得到了世界的公認。他的演奏技術游刃有餘,演奏起來得心應手,並有富於彈性和詩意的分句,以及清楚的內部和層次結構。他的演奏曲目很廣,並是一個很內在的音樂家。在演奏 19 世紀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特別是舒柏特與舒曼的作品達到了完美的詩意境界;而他演奏的德彪西和拉威爾的作品,有給人以無比細致的感覺。同時他也是一個出色的室內樂鋼琴家,曾在薩爾斯堡音樂節與布里頓和羅斯特羅波維奇聯合演出。他錄制的李斯特鋼琴作品至今仍膾炙人口。

五、米克蘭傑里, 30 年代被公認的鋼琴家,他對自己的演奏質量要求很高,不輕易舉辦獨奏會。他的技術無懈可擊,善於在音色和多聲部層次上控製得恰到好處,在整體和細節上處理得有條不紊。在他的演奏中即有古典派的內在與平衡,又有浪漫派的熱情和感染力。他的曲目不廣,但他力求恢復古典演奏大師的優良傳統;錄制的唱片也不多,但他演奏的每一首作品的質量卻十分完美,充分顯示了他高深的造詣。

六、阿爾格利希,阿根廷當代傑出的女鋼琴家。她的演奏風格浪漫豪放,被人稱為「音樂的女大祭司」。她的演奏既有熱烈奔放的一面,也有內在沉思的詩意以及陰沉憂郁的格調。她的技巧過人,音色鏗鏘有力,光彩照人,不愧為當代傑出的女鋼琴家,她曾兩次退出舞台, 1976 年又重新恢復演奏。每次復出她都用她那富有活力和動力感的演奏,帶給人們更成熟的藝術表現和新的藝術成就。

七、阿什肯納基,冰島籍俄羅斯鋼琴演奏大師。他的演奏既有智慧正直的氣質,又有熱烈誠懇的感情,對音色非常敏感,手指技術高超,一向以完美的典範著稱,堪稱當代俄羅斯鋼琴家的傑出代表。阿什肯納基曾多次來我國舉行音樂會和講學,受到了觀眾的歡迎,讓我國聽眾大飽耳福。

八、布林德爾,奧地利著名鋼琴演奏家。他知識廣博,技術輝煌,對音色非常敏感,善於深入分析作品的內容,在處理裝飾音和華彩樂段方面有獨到之處。

九、波利尼,義大利著名鋼琴演奏家,他的技巧完美、發音清晰爽朗,富有戲劇性,不論演奏古典作品還是「先鋒派」作品都具有極高的水平。波利尼演奏精益求精,是當代傑出的鋼琴家之一。

十、吉爾達,奧地利鋼琴演奏家,他的演奏風格大膽熱情奔放,即演奏古典音樂,又演奏現代爵士音樂,對即興演奏尤其擅長,演奏曲目十分廣泛。

❻ 請教國際當代著名鋼琴家世界各國的,目前健在的,有代表性的,多謝!!

當代世界著名鋼琴家簡介
gjj520db 發表於 2007-9-18 14:39:39
東爾尼—斯泰芬斯卡(Halina Czerny-Stefanska,1922~)波蘭女鋼琴家。以演奏肖邦作品著稱。演奏具有個性特有的細膩和柔麗,能准確而自如地表現作品的深邃內涵,對肖邦作品中細微的詩情有動人而精妙的表現。

切爾卡斯基(Shura Cherkasky,1911~)前蘇聯鋼琴家。對浪漫樂派的作品有獨特愛好,尤擅長演奏柴科夫斯基和李斯特的作品。演奏技巧精湛而豪放,具有氣韻恢宏的特點。

瓦茨(Andre Watts,1948~)美國鋼琴家。演奏輝煌壯麗,富於氣勢,演奏李斯特、拉赫、尼諾夫作品時更為突出。

瓦薩里(Tamas Vasary,1933~)匈牙利鋼琴家。是最優秀的莫扎特和肖邦演奏家之一。演奏抒情優美,音色清澈華麗。

中村紱子(Nakamura Hiroko,1944~)日本女鋼琴家。演奏感情纖細而富於動感。

貝內代蒂·米凱蘭傑利(Arturo Benedetti-Micheiangeli,1920~)義大利鋼琴家。當代最出類拔萃的鋼琴家之一。演奏曲目廣泛。演奏氣勢雄偉、音色透明,層次清晰,善於把握作品的風格和內涵,表現作品的哲理性。

巴爾薩姆(Artur Balsam,1906~)波蘭鋼琴家。演奏指觸細膩,富有詩意和感染力。以演奏莫扎特的作品見長。

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1884—1967)德國鋼琴家。以演奏德國古典作品,特別是貝多芬奏鳴曲贏得世界聲譽。演奏清澄透明而高雅,作品的結構層次表現鮮明,技巧超人,繼承了德國正統的鋼琴藝術傳統。早期以技巧高超聞名,被稱為「鍵盤上的獅王」,晚年以音樂表現具有深度、氣魄宏大著稱。

巴杜拉—斯科達(Paul Bara—skoda,1927~)奧地利鋼琴家。以演奏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作品著稱。演奏時音色甘甜柔美,感情細膩豐滿,富於詩意。

艾德尼(Daniel Adni,1951~)以色列鋼琴家。擅長演奏門德爾松的作品和富有浪漫色彩的小品,指觸輕巧柔美,技巧高超,充滿詩般的意境。

古爾達(Friedrich Guids,1930~)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早期以演奏巴赫、貝多芬和莫扎特作品著稱,被評論家譽為神釋,後期以演奏現代作品和爵士樂為主。演奏風格真摯純朴,自然舒展,注重聽眾的欣賞要求。

古爾德(Glenn Gould,1932~1982)加拿大鋼琴家。以演奏巴赫作品著稱,為現代鋼琴家中解釋巴赫作品的權威。其演奏結構嚴謹,變化豐富,處理生動。

布朗寧(John Browning,1933~)美國鋼琴家。演奏風格嚴謹朴實,技巧嫻熟高超,尤以演奏貝多芬《狄亞貝利變奏曲》著稱。

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1931~)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較廣,包括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演奏注
重情感刻劃,細膩柔美,純朴雋永。

布盧門塔爾(Feiicaia Blumentai,1915~)波蘭女鋼琴家。演奏指觸細膩明快,富有激情。擅長演奏現代音樂作品和莫扎特、肖邦、貝多芬的作品。

布蘭卡爾德(Jacpueline Blancard,.1909~)瑞士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從巴赫\莫扎特到拉威爾等不同時期作曲家的作品。演奏纖巧柔美,典雅工麗,具有女性特有的魅力。

布赫賓德爾(Rudolf Buchdinder,1946~)捷克鋼琴家。演奏舒曼的幻想曲和舒伯特的即興曲柔美而富有詩意,具有細膩深沉的特點。

布雷洛夫斯基(Alexander Brailowsky,1896~1976)前蘇聯鋼琴家。演奏細膩真摯,在演奏肖邦作品時表現的即興詩情令人感嘆。

盧普(Ra Lupu,1945~)羅馬尼亞鋼琴家。演奏風格獨特,抒情自然,富於色彩和節奏感。演奏曲目以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作品為主。

卡廷(Peter Katin,1930~)英國鋼琴家。演奏風格精緻、優雅、灑脫,富有詩的色彩和意境。以演奏肖邦的作品著稱。

卡恩(Hans Kann,1927~)奧地利鋼琴家、作曲家。演奏音色豐富,樂曲處理細膩深沉。

卡琴(Julius Katchen,1926~1969)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貝多芬、勃拉姆斯的作品,並以技巧高超著稱。

卡爾斯(Jean-Rodolphe Kars,1947~)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擅長演奏現代樂曲。音色優美而富於透明感,情緒色彩變化較大。

卡尼諾(Bruno Canino,1936~)義大利鋼琴家、作曲家。擅長演奏現代音樂作品。演奏時注重規范的傳統技巧,音色變化豐富,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卡扎德絮(Robert Casadesus,1899~1972)法國鋼琴家。演奏瀟灑,具有現代氣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現代鋼琴演奏家之一。

卡利克斯坦(Joseph Kalichstein,1946~)原籍以色列的現代鋼琴演奏家。以演奏肖邦、門德爾松的作品見長。演奏風格自然純朴,富有歌唱性。

蘭奇(Ranki Dezso,1951~)匈牙利鋼琴家。演奏曲目較廣,以李斯特、巴爾托克、肖邦、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為主。演奏風格舒暢明快,具有歌唱性。

尼古拉耶娃(Tatiana Nidolayeva,1924~)前蘇聯女鋼琴家、作曲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巴赫作品著稱。

皮萊斯(Maria-Joao Pires,1944~)葡萄牙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莫扎特和肖邦作品見長。演奏風格純朴自然,注重表現作品的情感內涵。

弗拉傑(Maicolm Frager,1935~)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浪漫樂派作品為主,尤其擅長演奏舒曼的作品。演奏風格明晰而富於理智,給人以清新純朴的感受。

弗朗茲(Justus Franz,1944~)德國鋼琴家。演奏技巧卓越,風格嚴謹朴實,富有強烈的個性。

弗萊謝爾(Leon Fleisher,1928~)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貝多芬和舒曼的作品。演奏准確而完美,強調忠實於原作的精神內涵。

綽朗索瓦(Samson Jrancois,1924~1970)法國鋼琴家,是科爾托之後法國鋼琴界最傑出的代表。演奏個性突出,感覺敏銳,尤以演奏肖邦的作品長見。

畢曉普(Stephan Bishop,1940~)美國鋼琴家。演奏自然率直,富有抒情色彩和詩意,反對刻意修飾,主張具有獨特的個性。

西頓(Robert Szidon,1941~)巴西鋼琴家。演奏技巧高超、個性強,表現出現代人特有的激情和理性,善於對樂曲進行細致的分析。

伊斯托明(Eugene Istomin,1925~)美國鋼琴家。演奏具有柔美的抒情性和古典特點。演奏曲目廣
泛,尤以演奏舒曼、肖邦、李斯特等作曲家的作品見長。

齊莫菲耶娃(Lyoubov Timofeyeva,1951~)前蘇聯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德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作品和前蘇聯音樂家作品。演奏不追求強烈的音響,強調真摯純朴的抒情意境。

瑪格麗特(Israela Margaln,1944~)以色列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演奏纖細柔美,處理弱音尤為出色,具有女性特有的演奏魅力。

李·諾埃爾(Noel Lee,1924~)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浪漫樂派至近代多種不同風格的作品。演奏節奏處理精確而明快,注重樂曲整體塑造和表現。

克萊本(Van Cliburn,1934~)美國鋼琴家。演奏技巧精湛純熟,音色豐富多變,表現幅度大。

克列涅夫(Vadimir KIeineff,1944,~)前蘇聯鋼琴家。演奏技巧精湛高超,表現力強,演奏生動而富有魅力

里居托(Bruno Rigutto,1945~)法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以舒曼、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為主。演奏技巧卓越,為法國音樂界所矚目。

希夫拉(Cziffra Gyorgy,1921~)匈牙利鋼琴家,歐洲音樂評論界稱之為「當代李斯特」。演奏節奏自由,風格豪放而富有個性,被視為解釋李斯特作品的權威。

阿勞(Ciaudio Arrau,1903~1991)智利鋼琴家。自幼以神童聞名,是20世紀貝多芬、舒曼、肖邦、勃拉姆斯音樂的最重要的演奏家之一。演奏忠實於原作,風格明晰,音色動人。

阿丘卡羅(Joaquin Achucarro,1932~)西班牙鋼琴家。演奏曲目以西班牙作品為主,兼及浪漫樂派和法國印象派作品。

阿赫里奇(Martha Argerich,1941~)阿根廷女鋼琴家。擅長演奏肖邦的鋼琴作品。演奏風格豐麗,熱情奔放。

阿斯克納奇(Vadimir Ashdenazy,1937一)前蘇聯鋼琴家、指揮家。演奏繼承莫斯科學派的傳統技法,技巧高超,節奏感敏銳。善於表現戲劇性內容。

拉雷多,魯特(Ruth Laredo,1937~)美國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包括拉威爾、拉赫瑪尼諾夫、斯克里亞賓等不同風格作曲家的作品。演奏節奏感較強,處理明快而富於變化。

昂特勒芒(Phillipe Entremont,1934~)法國鋼琴家。演奏熱情奔放,色彩豐富,層次分明,力度變化較大,具有特殊的藝術感染力。

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德國鋼琴家、作曲家。演奏曲目較廣泛,特別以演奏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的音樂最為傳神,被認為是解釋貝多芬鋼琴作品的權威。演奏嚴謹含蓄,深沉而富有感染力。

羅熱(Pascal Roge,1951~)法國鋼琴家。演奏音色透明,指觸細膩,充滿動力性和濃郁的詩情。

法爾納迪(Farnadi Edith,1911~)匈牙利女鋼琴家。以演奏李斯特、巴爾托克的作品著稱。演奏技巧精湛高超,注重對作品內在精神和情感的挖掘和表現,是歐洲最優秀的女鋼琴家之一。

波利尼(Maurizio Poilini,1942~)義大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善於以堅定的理性和精湛的技巧進行再創造,對作品的分析和解釋細致入微。

柯曾(Clifford Curzon,1907~)英國鋼琴家。以演奏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英國現代作品著稱。演奏強弱分明,富有層次。

威森伯格(Alexis Weissenourg,1929~)保加利亞鋼琴家。演奏技巧高超,速度處理明快,善於演奏高難度的作品,為現代鋼琴演奏藝術的代表人物。

哈斯(Werner Hass,193l~1976)德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法國近代作品為主,尤其擅長演奏德彪西和拉威爾的作品。演奏技巧純熟精湛。早期演奏風格熱情奔放,富於朝氣,注重結構造型的完整性;後期演奏風格細膩穩健,富於浪漫氣息,注重抒情和內在情感的塑造。

施密特(Annerose Schmidt,1936~)德國女鋼琴家。演奏沉穩而豪放,帶有濃郁的古典浪漫主義色彩。

萊爾(Johnill,1944~)英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作品為主。演奏技巧高超,音色富於對比和變化,氣勢宏大而充滿生氣。

基列勒斯(Emil Gilels,1916~1985)前蘇聯鋼琴家。能得心應手地駕馭鋼琴音響,被認為是現代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

魯賓斯坦·阿圖爾(Artur Rubinstein,1887~1982)美國鋼琴家,為本世紀最傑出也是藝術生命最長的鋼琴家之一,被認為是當代鋼琴泰斗。擅長於演奏肖邦、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的作品。演奏以線條異常清晰、充滿睿智和熱情著稱,風格絢爛,氣勢壯麗。

奧爾森(Garrick Ohlsson,1948~)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肖邦和李斯特作品,尤以演奏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著稱。演奏技巧精湛輝煌,音色純凈透明。演奏風格抒情而朴實
奧格登(John Ogdon,1937~)英國鋼琴家。擅長演奏浪漫樂派的作品。演奏奔放而有力,同時又注重指觸的細膩、音色的純凈、結構的完整、力度的層次,感情處理高雅而富於浪漫色彩。

奧洛斯科(Rafael Orozco,1946~)西班牙鋼琴家。演奏精湛輝煌、嫻熟准確,富於個性。

瑟金·魯道夫(Rudolf Serkin,1903~)捷克鋼琴家,是當代最優秀的古典音樂,特別是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作品的演釋者。演奏強調樂曲的整體造型,節奏鮮明,發音乾脆利落。

鮑德溫(Daiton Baldwin,1931~)美國鋼琴家。常為第一流演奏家伴奏,被譽為鋼琴伴奏巨匠。

德維茲(Vasso Devetzi,1927~)希臘女鋼琴家。演奏瀟灑自如,音色透明華麗,注重感情,具有女性特有的纖巧柔美的特點。

德穆斯(Jorg Demus,1928~)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浪漫樂派作品為主,尤以演奏舒曼作品見長。演奏技巧精湛純熟,風格質朴抒情。

德拉羅查(Alicia De Larrocha,1923~)西班牙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本國作品見長,為格拉那多斯、阿爾貝尼斯、法雅等西班牙作曲家作品的權威解釋者之一。演奏風格質朴而華美,具有生動的節奏感和真摯感人的歌唱性。

霍坎森(Leonard Hokanson,1931~)美國鋼琴家。演奏准確流暢,伴奏時能恰如其分地襯托演唱者獨特的風格。

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十分廣泛,其中包括貝多芬、肖邦、斯卡拉蒂、舒曼、李斯特和斯克里亞賓等人的作品。演奏技巧輝煌瀟灑,富有氣勢,被譽為「旋風」。表現手段豐富,具有深刻完美的特點。

戴維斯·伊凡(Ivan Davis,1932~)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李斯特的作品。演奏技巧精湛純熟,熱情奔放,能准確表現作品的內涵。

❼ 現在最有名的歐美鋼琴家有哪幾個

1.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1887-1982)

生於波蘭羅茲,5歲即在華沙舉行演奏會,後至柏林接受音樂訓練。10歲時由約阿希姆指揮演奏莫扎特鋼琴協奏曲,此後在歐洲各地演出,名聲日增,1937年起定居美國。魯賓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尤其在演奏肖邦作品方面,有著不朽的地位。

唱片選粹:
RCA 0902661443-2
貝多芬:四首奏鳴曲--悲愴、月光、熱情、告別
RCA RCD 1-7156
肖邦:四首諧謔曲、四首敘事曲
RCA 5612-2-RC
肖邦:七首波羅乃茲
RCA 5614-2-RC
肖邦:五十一首馬祖卡
RCA RCD 1-5492
肖邦:十四首圓舞曲
RCA 09026-61262-2
格里格:鋼琴協奏曲(管弦樂團/華倫斯坦)
RCA RCD 1-4934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帕格尼尼狂想曲(芝加哥交響樂團/萊納)
RCA 5666-2-RC
聖桑:第二鋼琴協奏曲/法雅:西班牙花園之夜(費城管弦樂團/奧曼第)

2.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1995)

生於德國的特博格,師從H?巴爾特和R?卡恩,1916年,21歲的肯普夫便已初享鋼琴大師聲望,20年代曾擔任斯圖加特高等音樂學校校長。肯普夫正好活到一百歲,他是20世紀最重要的貝多芬和舒伯特鋼琴音樂的演奏者之一。

唱片選粹:
DG 巴赫:眾贊歌前奏曲等
DG 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柏林愛樂樂團)
DG 貝多芬:奏鳴曲全集
DG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
DG 貝多芬:鬼魂三重奏、大公三重奏
DG 舒伯特:最後五首奏鳴曲
DG 舒曼:鋼琴協奏曲、童年情景、狂歡節(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3.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

生於烏克蘭基輔,1921年畢業於基輔音樂學院,同年在波蘭哈爾科夫首次登台演奏。1928年後定居美國,娶了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的女兒。40年代霍洛維茨與托斯卡尼尼合作錄制的協奏曲唱片(RCA),迄今仍為愛樂者珍視。除1965和1968年兩度於紐約卡內基大廳、80年代重返前蘇聯在莫斯科舉行獨奏音樂會外,自1953年起霍洛維茨基本上只為唱片錄音而演奏。他是20世紀最令人矚目的大鋼琴家,技巧高超,舉世無雙。

唱片選粹:
RCA 7992-2-RG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柴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NBC交響樂團)
RCA GK 85272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RCA交響樂團/萊納)
CBS MK 42410
斯卡拉第:奏鳴曲集
CBS MYK 42534
舒曼:童年情景、托卡塔、
CBS M3K 44681
舒曼:C大調幻想曲等
DG 419 217-2
舒曼:克萊斯勒偶記
DG 419 045-2
「霍洛維茨--最後的浪漫」

4.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1915-)

生於烏克蘭的日托米爾,1934年在敖德薩首次登台演出。1937?1947年就學於莫斯科音樂學院,成為偉大的鋼琴教師海因里希?涅高茲的學生。1942年由里赫特首演了普羅科菲耶夫的第六奏鳴曲,後來又首演普氏的第七和第九奏鳴曲(後者乃作曲家題獻給他),被公認為普羅科菲耶夫鋼琴音樂的首要代言人。

唱片選粹:
Melodiya/BMG
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
Philips 442 565-2
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全集(羅斯特羅波維奇大提琴)
Philips 446 200-2
李斯特:兩首鋼琴協奏曲、b小調奏鳴曲(倫敦交響樂團/康德拉辛)
DG 415 119-2
普羅科菲耶夫:第五鋼琴協奏曲/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華沙愛樂樂團/威
斯羅茨基、羅維茨基)
DG 419 068-2
柴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維也納交響樂團/卡拉揚)

5.吉利爾斯(Emil Gilels,1916-1985)

生於敖德薩,13歲入敖德薩音樂學院,1935年考取莫斯科音樂學院研究生,在涅高茲指導下繼續深造。1938年獲布魯塞爾國際鋼琴比賽一等獎,同年畢業並留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1947年起在歐洲各地巡迴演出,1955年成為戰後第一位訪問美國演出的蘇聯鋼琴家。吉利爾斯和比他年長一歲的里赫特,被並譽為俄羅斯鋼琴學派的當代傳人。

唱片選粹:
EMI TOCE-3253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塞爾)
DG 400 036-2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
DG 423 136-2
貝多芬:英雄變奏曲
DG 435 588-2
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奏曲(柏林愛樂樂團/約胡姆)
DG 449 721-2
格里格:抒情小品集
DG 419 059-2
莫扎特:第二十七鋼琴協奏曲(維也納愛樂樂團/貝姆)
MK/Philips 456 796-2
普羅科菲耶夫:第八奏鳴曲、瞬息的幻想

6.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1931-)

生於摩拉維亞的魏森堡,幼年在南斯拉夫學琴,12歲時隨家遷居奧地利,師從卡恩,後來進埃德溫?菲舍爾的高級鋼琴班深造。1948年獲布索尼鋼琴大賽獎,並首次於格拉茨舉行獨奏音樂會,此後開始馳名世界樂壇。布倫德爾是一位很有學問的鋼琴家,1960?1970年間每年在維也納主持高級鋼琴班,當今的許多鋼琴家曾是他的學生。1974年他移居倫敦。

唱片選粹:
Philips 412 789-2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芝加哥交響樂團/列文)
Philips 438 730-2
貝多芬:七首著名的奏鳴曲
Philips 420 071-2
布拉姆斯:第一鋼琴協奏曲(柏林愛樂樂團/阿巴多)
Philips 426 637-2
李斯特:兩首鋼琴協奏曲、死之舞(倫敦愛樂樂團/海延克)
Philips 434 078-2
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
Philips 442 269-2
莫扎特:第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鋼琴協奏曲(聖馬丁樂團/馬里納)
Philips 422 076-2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音樂的瞬間
Philips 400 078-2
舒伯特:鱒魚五重奏(克利夫蘭四重奏組)

7.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cnazy,1937-)

生於前蘇聯高爾基城,6歲開始學琴,8歲即登台演奏。1955年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師從奧伯林教授。1962年參加第二屆柴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與奧格登並列第一。次年至倫敦舉行演奏會,此後定居英國。1968年移居冰島(其妻為冰島人),1972年入冰島籍。在同輩鋼琴家中,阿什肯納齊產演奏曲目最廣泛、錄制唱片最多的一位。除鋼琴演奏外,自80年代起阿什肯納齊還成為傑出的管弦樂團指揮,錄制了眾多交響樂作品。

唱片選粹:
Decca 448 125-2
巴托克:三首鋼琴協奏曲(芝加哥交響樂團/索爾第)
Decca 448 986 2
貝多芬:第六交響曲(愛樂樂團)
Decca 421 453-2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帕爾曼小提琴)
Decca 414 564-2
肖邦:夜曲
Decca 443 576-2
莫扎特:第八、九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克爾提斯)
Decca 414 386-2
穆索爾斯基:展覽會上的圖畫(鋼琴版和樂隊版)
Decca 448 127-2
普羅科菲耶夫:第三、五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普雷文)
Decca 448 116-2
拉赫瑪尼諾夫:三首交響曲(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
Decca 425 047-2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莫斯科愛樂樂團/康德拉辛)
Decca 444 845-2
拉赫瑪尼諾夫:圖畫練習曲
Decca 414 474-2
舒曼:蝴蝶、交響練習曲、阿拉伯風格曲
Decca 421 069-2
西貝柳斯:交響曲全集(愛樂樂團)
Decca 425 579-2
斯克里亞賓:奏鳴曲全集
Decca 417 750-2
柴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馬捷爾)

8.科瓦塞維奇(Stephen Bishop-Kovacevich,1940)

亦稱畢曉普??科瓦塞維奇,南斯拉夫裔,生於洛杉磯,1948年起師從肖爾,1951年在舊金山首次演出。1959年移居倫敦,師從赫斯。1961年在倫敦舉行獨奏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從此活躍於國際樂壇。

唱片選粹:
Philips 438 812-2
巴托克:三首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戴維斯)
Philips 446 557-2
巴托克:雙鋼琴與打擊樂奏鳴曲(與阿格麗姬合作)
Philips 422 482-2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戴維斯)
EMI CDC 7 54578 2
布拉姆斯:第一鋼琴協奏曲(倫敦愛樂樂團/薩瓦利許)
Philips 411 103-2
布拉姆斯:諧謔曲、敘事曲、八首小品
EMI CDC 5 56440 2
布拉姆斯:兩首小提琴奏鳴曲(哈瑞爾大提琴)
Philips 426 077-2
莫扎特:第二十一、二十五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戴維斯)

9.阿格麗姬(Martha Argerich,1941-)

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5歲便登台演出,被譽為「女神童」,先後師從斯卡拉穆薩、顧爾達、利帕第夫人、馬加洛夫、米開朗傑里的阿什肯納齊。16歲時(即1957年)接連獲得布索尼國際鋼琴比賽和日內瓦國際鋼琴比賽兩項冠軍。1965年在第七屆華沙國際肖邦鋼琴大賽在再次奪冠,更是名揚四海。

唱片選粹:
DG 449 719-2
肖邦/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樂團/阿巴多)
DG 419 859-2
肖邦:第二鋼琴協奏曲(國家交響樂團/羅斯特羅波維奇)
DG 419 055-2
肖邦:第二、三奏鳴曲
DG 447 438-2
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夜之加斯帕/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奏曲(倫敦交響
樂團/阿巴多)
DG 439 420-2
柴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皇家愛樂樂團/迪圖瓦)
DG 447 430-2
「阿格麗姬的名演奏」

10.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1942-)

生於義大利米蘭,9歲首次公演,1959年畢業於米蘭音樂學院,次年參加第六屆華沙國際肖邦鋼琴大賽,奪得第一,由此蜚聲國際樂壇。波利尼並不以此為滿足,又拜米開朗傑里為師,繼續深造,乃至成為20世紀後期最出類拔萃的鋼琴大師,演奏浪漫派作品或是現代音樂都游刃有餘。

唱片選粹:
DG 415 371-2
巴托克:第一、二鋼琴協奏曲(芝加哥交響樂團/阿巴多)
DG 439 770-2
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柏林愛樂樂團/阿巴多)
DG 431 596-2
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奏曲(維也納愛樂樂團/阿巴多)
EMI CDM 7 64354 2
肖邦:第一鋼琴協奏曲(愛樂樂團/克雷茨基)
DG 413 794-2
肖邦:練習曲
DG 427 322-2
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
DG 413 793-2
莫扎特:第十九、二十三鋼琴協奏曲(維也納愛樂樂團)
DG 423 249-2
勛伯格:鋼琴作品集
DG 447 451-2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C大調幻想曲

❽ 有沒有人看過西班牙的危情鋼琴家 為什麼百度百科上面找不到

不然就是 下架了

❾ 西班牙最有名的作家,音樂家是哪些人

西班牙最著名的作家塞萬提斯 西班牙音樂家 多明戈(Placido Domingo,1941~ )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生於馬德里。父母均是西班牙民族歌劇演員。九歲時全家遷居墨西哥。青年時期熱衷於鬥牛和唱歌。於席德音樂學院畢業後入墨西哥國家歌劇院唱男中音。二十歲那年,以演唱《茶花女》中的阿爾弗萊德跨入男高音的行列。同年與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薩瑟蘭在美國同台演出歌劇《拉美莫爾的露契亞》。1962~1965年在以色列工作。1965年起在馬賽、維也納、漢堡、柏林、紐約、倫敦等地著名歌劇院演出。嗓音豐滿華麗,堅強有力,勝任從抒情到戲劇型的各類男高音角色。塑造的奧賽羅、拉美斯等形象,氣概不凡,富於強烈的戲劇性和悲劇性色彩。還演唱過不少膾炙人口的小歌,又是位頗得好評的鋼琴家和指揮家。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