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會杯西班牙怎麼被美國幹掉了
㈠ 聯合會杯西班牙怎麼會輸給美國
美國人干凈利落2-0擊敗西班牙,這是賽前沒有人想得到的,但想不到卻不意味著做不到,「足球世界毫無邏輯可言(皮克)」,美國人四天兩創奇跡,確實毫無邏輯。 輿論壓倒性的看好西班牙,是基於實力和狀態的差距。西班牙賽季結束後四場比賽打進14個進球,盡管是亞塞拜然、伊拉克、紐西蘭之流,但場面之華麗,進攻手段之豐富,都堪稱無冕之王。 但王者之氣通常也意味著嬌驕二字,於球員而言,容易滋生自信情緒。自信是把雙刃劍,把握得好無往不利,把握不好則容易在比賽中急躁。於博斯克而言,則容易相信自己對球隊做出的戰術改變,而無法做出客觀的判斷。 亞塞拜然和紐西蘭實力差距太大,根本無法對西班牙形成威脅,這種比賽對手正是前主帥阿拉貢內斯認為連勝紀錄荒唐的原因。伊拉克和南非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前者少輸當贏,放棄進攻強調收縮防守面積,後者強調中場圍搶,但戰術紀律不嚴格,進攻容易被化解。 美國人比賽前後先後破壞西班牙兩個絕好熱身機會,如果美國人不是奇跡般出現,西班牙將在半決賽對陣義大利,而一旦半決賽獲勝,將極有可能對決巴西,義大利和巴西才應該是西班牙人真正的對手和需要跨越的高峰。 為何是美國人打破西班牙的記錄?簡單的講,美國人國際足聯排名第14位,至少具備一定的實力;能力上講,美國人的奔跑能力世界一流,戰術紀律嚴格;戰術上講,美國人吸取伊拉克和南非的成功經驗,防守上兼顧壓縮防守空間和中場圍搶,進攻上強調前場的進攻速度。克列斯坦賽前頗有預見性:「我們在體能上能和他們抗衡,但願我們能在進攻時搞出一些花樣。」 小組賽西班牙的9個進球中8個來自左路,這意味著博斯克已經悄然將西班牙的戰術重心從中路短傳過渡到邊路進攻。美國人的戰術安排重點就是如何限制西班牙左路的進攻,實戰中,美國的進攻依靠兩個邊路開展,四名進攻球員一色都是速度奇快,戴維斯則明顯貼近卡普德維拉,目的就是遏制後者的助攻。 西班牙是否輕視美國人不好說,但後防球員頻繁出現防守失誤是事實。卡普德維拉作為邊後衛收縮中路盯防阿爾蒂多雷已經是危險前兆,試圖直接搶斷腳下球則是防守大忌,一旦阿爾蒂多雷轉身,卡西只能祈求運氣光顧了;第二個失球則是連續失誤的後果,拉莫斯對球路判斷失誤導致費爾哈伯搶斷,繼而皮克中路解圍失誤,拉莫斯的第二個失誤堪稱低級,禁區後點還敢停球,就難怪卡西憤怒無比了! 西班牙此前兩場小組賽,上半場幾乎毫無機會,依靠的正是下半場前10分鍾的突然發力。不幸的是美國人這次早有準備,此時恰是考驗博斯克的關鍵時刻。是破釜沉舟派上高中鋒?還是讓席爾瓦頂替列拉,加強中前場的內切和聯系?博斯克的選擇毫無二致,還是用卡索拉頂替法布雷加斯,徹底讓西班牙恢復邊路進攻的老套路。 西班牙最後時刻還有機會,原因是主裁判拉里昂達,美國人的剋星。06世界盃小組賽對陣義大利正是烏拉圭人罰出兩名美國球員,才改變場上局勢。布拉德利的鏟球動作固然兇狠,但顯然不夠紅牌的標准。 阿拉貢內斯賽前預測「對手鎖死哈維的跡象越發明顯,伊涅斯塔不在,哈維身邊必須要增加一名扯動的隊員。」這正是博斯克與阿拉貢內斯的區別,博斯克以豐富球隊進攻手段為借口,用連勝的成績強調邊路進攻。歐洲杯主力席爾瓦讓位列拉,球隊的進攻重心轉移到左路,哈維的戰術核心的地位受到沖擊,法布雷加斯首發右前衛,活動空間更大更自由,反而是哈維拿球出球的機會減少。失去歐洲杯上席爾瓦、哈維與伊涅斯塔禁區前連續的短傳,是這支西班牙的標志。 記錄之後,留給西班牙的是大問題。是更博斯克,還是更阿拉貢內斯?是更強調邊路進攻,還是更強調中前場的短傳配合? 西班牙首發陣容:卡西利亞斯/拉莫斯 皮克 普約爾 卡普德維拉/法布雷加斯(67分鍾,卡索拉) 阿隆索 哈維 里埃拉(77分,馬塔)/比利亞 托雷斯 美國首發陣容:霍華德/斯派克特 奧涅烏 博卡內格拉 德梅利特/鄧普西(87分鍾,伯恩斯泰因) 克拉克 布拉德利 多諾萬/戴維斯(68分鍾,費爾哈伯) 阿爾蒂多雷(83分鍾,凱西)
㈡ 西班牙隊在聯合會杯是選擇性失敗嗎
不可能,那場比賽中,我認為美國隊的防守工作近乎完美,全隊那種跑不死的精神抑制啦西班牙的發揮,角球百分之九十是被美國搶到,許多傳球和射門都遭到了美國的封堵,應該說美國隊創造了一個不小的奇跡,足球比賽中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西班牙不會為了怕遇上巴西而故意打假球,這種情況在世界強隊身上只有在非常少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㈢ 西班牙足球為何會脆敗
這場球賽西班牙傳球依然華麗,但是就因華麗而華麗,而不是為進球而華麗。西班牙踢法有時候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習慣性到腳。美國隊防反很到位,但是當美國用鐵桶時,西班牙長時間找不到空位取得進球依然堅持控球至上,很少嘗試一些遠射之類的戰術。可以說西班牙是敗給了自己。不過確實也是一大冷門
㈣ 怎麼看待聯合會杯西班牙失利,主要原因
1西班牙球員身體太累,聯賽剛結束,而美國國內聯賽還沒開始。
2西班牙球員心理壓力太大了,想贏怕輸,美國隊沒有任何包袱,小組出線已經是奇跡了!
3其實美國隊的實力也不是太爛的。應該說水平一直滿穩定的。
4久戰必敗,連續贏那麼多場了,輸是遲早的,沒什麼特別驚訝的,任何記錄都有終結的時候。
㈤ 世界盃魔咒的世界盃魔咒—奪冠球隊歷史規律
魔咒簡介:只要奪取了世界盃前的那屆聯合會杯,那麼就別想奪取世界盃冠軍。聯合會杯至今已舉辦了8屆,此定律屢試不爽。1997年聯合會杯冠軍巴西,2001年冠軍法國,2005、2009年冠軍巴西都未能倖免。2010年世界盃冠軍得主西班牙隊在09年的聯合會杯賽中0-2爆冷負於美國,這是不是為了避開這個魔咒呢?
魔咒「生卒年」:1992-
2010年情況:2009年聯合會杯冠軍得主巴西魔咒纏身,在1/4決賽中被荷蘭擊敗。
美洲杯冠軍難捧杯
魔咒簡介:自1930年世界盃開辦以來,上一屆的美洲杯冠軍就不可能在世界盃上奪冠,此魔咒80年來無隊能破。
魔咒「生卒年」:1930-
2010年情況:巴西是2007年美洲杯和2009年聯合會杯雙料冠軍,最終被荷蘭擊敗。
歐洲杯冠軍難奪世界盃
魔咒簡介:雖然西班牙躲過了聯合會杯魔咒,卻沒有避開歐洲杯魔咒。歐洲杯魔咒是指:自從西德隊在1972年贏得歐洲杯冠軍繼而勇奪1974年德國世界盃冠軍後至今的36年,凡是贏得歐洲杯冠軍的球隊都在接下來的世界盃賽上無緣登頂。此魔咒已於2010年被西班牙破解。2010年情況:西班牙是08年歐洲杯冠軍,面對「歐洲杯魔咒」他們毫不畏懼,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在南非首捧大力神杯,魔咒告破。魔咒「生卒年」:1974-2010
㈥ 聯合會杯:西班牙隊輸給美國隊的原因
情敵,被人打了個措手不及,而且越急越錯,防守也是西班牙的弱項,只知一味進攻而不知防守
㈦ 世界盃魔咒的世界盃魔咒—奪冠球隊歷史規律
所謂「世界盃魔咒」指的是世界盃期間股市會出現的下跌走勢,這一現象被稱為是世界盃對股市的魔咒。雖然說世界盃與股市並無利害沖突,但「世界盃魔咒」常在A股顯靈卻是客觀事實。
世界盃魔咒-奪冠球隊歷史規律 想要奪得世界盃冠軍難,想要蟬聯世界盃冠軍更是難上加難。算上2010年的西班牙,歷史上共有8隊奪得過世界盃冠軍,但只有義大利和巴西蟬聯過冠軍。都說足球是圓的,可為什麼圓的足球只願意圍繞這8支強隊轉呢?而且從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開始,就再沒有一支隊伍蟬聯過冠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有了「魔咒論」,現在就讓我們看看這些所謂的「魔咒」吧。
聯合會杯冠軍難捧杯
魔咒簡介:只要奪取了世界盃前的那屆聯合會杯,那麼就別想奪取世界盃冠軍。聯合會杯至今已舉辦了8屆,此定律屢試不爽。1997年聯合會杯冠軍巴西,2001年冠軍法國,2005、2009年冠軍巴西都未能倖免。2010年世界盃冠軍得主西班牙隊在09年的聯合會杯賽中0-2爆冷負於美國,這是不是為了避開這個魔咒呢?
魔咒「生卒年」:1992-
2010年情況:2009年聯合會杯冠軍得主巴西魔咒纏身,在1/4決賽中被荷蘭擊敗。
美洲杯冠軍難捧杯
魔咒簡介:自1930年世界盃開辦以來,上一屆的美洲杯冠軍就不可能在世界盃上奪冠,此魔咒80年來無隊能破。
魔咒「生卒年」:1930-
2010年情況:巴西是2007年美洲杯和2009年聯合會杯雙料冠軍,最終被荷蘭擊敗。
歐洲杯冠軍難奪世界盃
魔咒簡介:雖然西班牙躲過了聯合會杯魔咒,卻沒有避開歐洲杯魔咒。歐洲杯魔咒是指:自從西德隊在1972年贏得歐洲杯冠軍繼而勇奪1974年德國世界盃冠軍後至今的36年,凡是贏得歐洲杯冠軍的球隊都在接下來的世界盃賽上無緣登頂。此魔咒已於2010年被西班牙破解。 2010年情況:西班牙是08年歐洲杯冠軍,面對「歐洲杯魔咒」他們毫不畏懼,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在南非首捧大力神杯,魔咒告破。 魔咒「生卒年」:1974-2010
歐洲金球獎得主難捧杯
魔咒簡介:自1956年歐洲金球獎開始評選以來,在世界盃前一年獲得此殊榮者,所在的國家隊都無法在世界盃上奪冠。此魔咒在南非繼續靈驗。
魔咒「生卒年」:1956-
2010年情況:2009年金球獎得主是阿根廷的梅西,而本屆世界盃阿根廷0-4慘敗於德國止步八強。
貝利捧誰誰死
魔咒簡介:其實讓西班牙球迷近來如坐針氈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貝利說他們是南非世界盃的最大熱門。貝利的烏鴉嘴和他的球技一樣有名,他不久前對於南非世界盃的奪冠熱門球隊進行了預測,西班牙、阿根廷、巴西、英格蘭以及非洲各球隊「不幸」成為了球王最看好的球隊。
上屆世界盃,貝利預測「巴西和德國將會師決賽」,結果被義大利和法國隊取而代之。2004年歐洲杯,貝利先後看好義大利、英格蘭、法國和葡萄牙,但笑到最後的卻是希臘。2002年世界盃,貝利拋出驚世言論,他認為自己祖國的球隊很難小組出線,但被貝利「詛咒」的巴西最終奪冠。同樣在那屆世界盃,貝利看好的法國和阿根廷卻小組都未能出線。貝利1977年首次訪問中國時曾表示:「中國隊很快就能進入世界盃。」這句話之後,中國隊苦苦掙扎了20多年,才在2002年勉強擠入世界盃。接著,1991年女足世界盃上,貝利進一步表揚中國男足,認為中國男足十年內能邁入世界一流行列,結果到現在,中國男足根本不入流。不過到目前為止,貝利對了幾次,如本屆的西班牙,02年巴西。
2010年情況:阿根廷、巴西、英格蘭還有非洲各球隊在貝利的「烏鴉嘴詛咒」下一一落馬,不過同樣受到球王青睞的西班牙最終奪冠。
魔咒「生卒年」:約20世紀60~70年代-
二次相逢勝者為王
魔咒簡介:在淘汰賽階段,若小組賽同組兩隊再度相遇,比賽的勝者就可獲得冠軍:1954年西德決賽勝匈牙利、1982年義大利半決賽勝波蘭、1994年巴西半決賽勝瑞典、2002年巴西半決賽勝土耳其。「二次相逢勝者為王」的定律已經出現過四回,值得注意的是,這四次比賽的「首回合」交鋒賽況都不利於最後的冠軍,即使取勝也是磕磕絆絆。
2010年情況:本屆世界盃未出現這種情況。
魔咒「生卒年」:1954-
26歲建功立業
魔咒簡介:最近幾屆世界盃的金球獎和金靴獎得主年齡大多在26歲左右,羅西、馬拉多納、斯基拉奇、齊達內、羅納爾多等都在26歲那年成了世界盃的主角,這說明26歲是球員成名或成為超級球星的黃金年齡。照此算,本屆世界盃年齡在26歲也就是1984年出生的球員有可能獲得巨大成功。看一下各強隊名單,目前的人選包括托雷斯、羅本、伊涅斯塔、羅比尼奧等,這些人有可能在本屆杯賽上大紅大紫。而萬眾期待的梅西現在才23歲,在這一定律下要想成為球王有點困難。1998年的羅納爾多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時22歲的大羅狀態並不比現在的梅西差,可他的冠軍加冕禮足足晚了四年直到2002年才完成。
2010年情況:羅本、托雷斯等在本屆世界盃中都表現出色。
魔咒「生卒年」:1990年左右-
義大利12年進一次決賽
魔咒簡介:世界盃眾多魔咒里,有一條是關於衛冕冠軍義大利的。自從1970年以來就一直遵循著這樣的一個定律:進入決賽的周期是12年一次,而奪冠的頻率則是24年一次。
1970年,義大利曾經闖入決賽,卻在決賽中被巴西1比4羞辱。 12年後,在金童羅西的幫助下奪得了1982年世界盃冠軍。又過了12年,他們倒在了決賽的點球大戰上,失去了1994年世界盃冠軍。 12年之後的2006年,他們又用同樣的方式戰勝了法國贏得了世界盃。按照這一定律,義大利人將肯定無法在本屆世界盃衛冕,再進決賽要等到2018年,奪冠則要等到2030年。的確,看過義大利隊近期表現後,鬼才相信他們能奪冠。皮爾洛無法在首場小組賽中出場,義大利記者戲稱,「他將錯過三分之一的比賽! 」果然,義大利以小組倒數第一出局。
2010年情況:魔咒纏身的義大利隊在南非表現不佳,小組墊底出局。
魔咒「生卒年」:1970-
冠軍必出自種子球隊
魔咒簡介:義大利、巴西、英格蘭都受困於魔咒出局,而阿根廷、西班牙也因此無緣2010年南非世界盃冠軍的話,那麼冠軍又會是誰?從1998年法國世界盃開始,有了一個規律:最終的冠軍都是種子隊。排除以上幾隊,就只剩下南非、德國和荷蘭了。南非已死,冠軍會從剩下兩隊中產生嗎?
2010年情況:南非世界盃冠軍得主西班牙是H組的種子隊。
魔咒「生卒年」:1998-
巴西的禮物
魔咒簡介:這曾是世界盃歷史上最著名的魔咒之一,其規律是,只要巴西稱雄,下一屆的冠軍就將是主辦大賽的東道主,除非巴西隊自己將禮物收回。1962年,巴西奪冠,4年後英格蘭本土稱雄;1970年巴西三奪金杯,1974年東道主西德捧杯;1994年巴西奪冠,1998年東道主法國奪冠。2006年這一魔咒被破解:在德國,巴西隊和東道主德國都沒能奪冠。
2010年情況:06年的世界盃冠軍不是巴西,所以這個已經告破的魔咒在南非無效。
魔咒「生卒年」:1958-2006
神秘的三四名定律
魔咒簡介:1986年的第3名法國無緣1990世界盃,1990年的第4名英格蘭無緣1994世界盃,1994年的第3名瑞典無緣1998世界盃,1998年的第4名荷蘭無緣2002世界盃,2002的第3名土耳其缺席了德國世界盃。不過,這一魔咒已被德國和葡萄牙破解。
2010年情況:06年世界盃的季、殿軍德國和葡萄牙都參加了南非世界盃,此魔咒告破。
魔咒「生卒年」:1986-2006
冠軍與亞洲隊同組
魔咒簡介:世界盃近20年來,歷屆冠軍在小組賽中,都會和一支來自亞洲的球隊一組。稍稍例外的是1994年,不過那一年和巴西同組的俄羅斯,70%的領土都在亞洲板塊內。這條魔咒在2006年被破解,沒有亞洲球隊和義大利同組。
2010年情況:已經在德國告破的「冠軍與亞洲球隊同組」魔咒在南非繼續「失效」,沒有亞洲球隊與西班牙同組。
魔咒「生卒年」:1990-2006
荷蘭試金石
魔咒簡介:這個魔咒是說只要球隊能在90分鍾內擊敗荷蘭,就會奪得冠軍。這條魔咒被2006年的葡萄牙打破,葡萄牙1比0戰勝荷蘭卻只獲得第四名。
2010年情況:這個已經告破的魔咒在南非復活,決賽西班牙1:0荷蘭奪冠。
魔咒「生卒年」:1934-
奪冠年份相加為3964
魔咒簡介:說來你可能不信,最先發現這一定律的並不是什麼數學家,而是一位清潔工。據說2002年世界盃賽決賽結束之後,清潔工在巴西隊休息室的戰術板上寫著一連串等式,阿根廷1978+1986=3964;德國1974+1990=3964;巴西1962+2002=3964。但是,2006年冠軍是義大利,而1958年冠軍卻是巴西(1958+2006=3964),魔咒告破。
魔咒「生卒年」:1982-2006
只有巴西能征服「世界」
魔咒簡介:世界盃歷史上另一個為人所熟知的巧合現象是,鮮有球隊能在自己國家所屬的大陸之外奪冠,能打破這一魔咒的只有巴西人。在前17屆世界盃中,除了1958年(瑞典舉辦,冠軍巴西)和2002年(韓日舉辦,冠軍巴西)外,所有冠軍球隊都來自自己國家所屬的大陸。
2010年情況:此魔咒依然敵不過貝利的「烏鴉嘴」,本屆世界盃上非洲各球隊和巴西皆被淘汰,西班牙最終奪魁。
魔咒「生卒年」:1930-2010
歐美輪流捧杯
魔咒簡介:從巴西在1958年和1962年獲得兩連冠開始,歐美諸強就在世界盃上輪流坐莊,如果這屆世界盃冠軍是美洲球隊,那下屆世界盃冠軍就一定是歐洲球隊。這一定律,至今一直延續。1962年巴西、1966年英格蘭、1970年巴西、1974年西德、1978年阿根廷、1982年義大利、1986年阿根廷、1990年西德、1994年巴西、1998年法國、2002年巴西,上一屆世界盃冠軍是義大利。
2010年情況:從定律上來說,南非世界盃註定屬於美洲球隊。但是,隨著烏拉圭敗給荷蘭,僅獲第四名,此魔咒也失效了(不會從這次開始,又出現新的「歐美輪坐莊」吧)。
魔咒「生卒年」:1962-2010
擊敗上屆冠軍的球隊無法奪冠
魔咒簡介: 從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開始,凡是擊敗了衛冕冠軍的球隊,都沒有在這一屆奪冠,這個魔咒從第一屆開始,直到第三十屆依然沒被打破。但是1990年世界盃聯邦德國隊在決賽擊敗了衛冕冠軍阿根廷隊,獲得了那屆世界盃的冠軍。
2010年情況:斯洛伐克在小組賽最後一場淘汰了衛冕冠軍義大利隊,但是在八分之一決賽上卻1:2不敵荷蘭隊。
魔咒「生卒年」:1930-1990
㈧ 技術流派的西班牙怎麼會輸給粗糙的美國呢
當你不看好美國隊時他就非常nb,當大家對他有點期望時那就不好說了,94進16強,98小組賽慘淡收場,02力克葡萄牙又贏墨西哥進8強,06小組沒出線。以前聯合會杯是還2:0贏過德國
㈨ 聯合會杯中西班牙為什麼會輸給美國
因為美國隊是一支很強勁的隊伍,這么一支優秀的球隊不取勝才可惜,看看他們02年世界盃的表現吧,以及在中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的戰績吧,墨西哥隊的打法類似於西班牙,美國隊很適應了,美國隊控球能力很強,這也是取勝的關鍵,他們太棒了
㈩ 記得以前美國隊並不以頑強,跑不死著稱,怎麼這回聯合會杯突然爆發了讓西班牙栽了那麼大
個人雖然關注西甲,但是對新科冠軍西班牙並不看好,算是一支被廢了的巴薩,世界盃多次硬仗打的都很僥幸,遇到防守型體力型的球隊經常進攻乏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