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聖誕吃什麼
Ⅰ 問問西班牙的風俗
既然是交換生,那麼他們就是在中國咯?說點兒和西班牙同事在中國生活後的實際體驗:
他們喜歡足球,拉丁音樂,跳舞。不怕曬太陽,古銅色的皮膚是健康的象徵。和異性見面親兩頰。除非正式會議,西班牙人一般不是很守時(至少在西班牙)。享受生活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找個好的迪斯科吧,周末年輕人喜歡去那裡。
他們習慣付小費,得告訴他們在中國不需要。
對於食物:吃口偏甜,不能吃辣。很多西班牙人偏好日本菜,而且中國的日本菜便宜。他們對於甜酸味得很能接受,一般情況不吃狗肉,以及其他更少見的動物。如果要他們嘗試,千萬不能說出是什麼肉。
很重要一點,由於西班牙大部分地方都偏乾燥,必須提醒他們注意中國氣候不同,濕度很高,出了汗不容易干,必須有準備,特別是夏季,對於西班牙人來說簡直就是地獄。所以衣服方面,春夏裝得是寬松吸汗的,年輕人喜歡緊點的衣服,但是那樣保證天天像蒸籠里出來一樣。
Ⅱ 西班牙聖誕節美食 西班牙人聖誕節吃什麼食物
按照西班牙人的傳統,聖誕節前後幾天,尤其是聖誕大餐之後的甜食,必須吃圖隆糖。這個傳統有四五百年了。傳說西班牙人喜歡吃甜食就是從吃圖隆開始的。查看歷史資料,圖隆糖的歷史更長,但發源地不在西班牙,而是阿拉伯。
一千多年前阿拉伯人在征服西班牙的戰爭中,所吃的干糧就是圖隆糖,其特點就是攜帶方便,長時間不會變質,高糖高熱量可以抗寒,因此是阿拉伯士兵在戰時必備的食物。阿拉伯士兵稱「我們就是一邊咬著圖隆,一邊打敗西班牙的。」
當阿拉伯人佔領西班牙後,阿拉伯商人便將圖隆糖在西班牙製造和銷售。開始的圖隆糖使用的原料比較簡單,就是杏仁、花生加蜜糖。後來西班牙人吃著吃著也吃上了癮,西班牙商人開始模仿其製造方法,再加上西班牙自己的特產,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如今的圖隆糖已經形成西班牙自己的風格。
但是為什麼西班牙人只在聖誕前後吃這個糖。有幾個版本的說法,一說是,由於圖隆過甜,為健康原因,只是一年大吃一次;二說是,製造圖隆糖的原料在冬天最豐富,而且冬天氣候寒冷適合生產和攜帶圖隆糖,因此食品廠只在聖誕年末做一次。還一種說法稱,圖隆糖雖然是經過西班牙人的改進已經成為西班牙品牌的食品之一,但是從歷史角度而言,圖隆是西班牙的恥辱,是阿拉伯人侵略西班牙的見證,今天的西班牙終於打敗阿拉伯人是藉助天主教的力量,所以西班牙人一邊吃圖隆,一邊要感謝天主教的幫助,以吃圖隆為紀念西班牙人獲得的自由解放。
Ⅲ 西班牙孩子的聖誕禮物:煤塊,為何會有這樣的傳統
我們都知道每當西方聖誕節來臨的時候,所有的孩子都會非常的開心,因為自己在聖誕節的那一天醒來的時候,就能夠看到床頭上記著聖誕老人送來的聖誕禮物,可是有一些孩子成績不好的話,那他們可能收到的禮物就是一塊黑乎乎的煤炭,這在西班牙可是一個傳統家長之所以會送煤塊給孩子,意思是如果你不好好學習的話,就會像煤塊一樣被丟到爐子裡面燒掉。
尤其是近來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學校都暫時關閉,那麼孩子大多數是在家裡面的,很多學生根本沒有辦法好好上課,所以說很多家長對此也很頭痛,學校呢也是一會兒要求回校上課,一會兒要求上網課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說很多學生在聖誕節之前的考試成績都不太理想,所以說今年可能收到每一塊的孩子,數量要大大增加了,但是煤塊其實本身並沒有任何歧視的含義,孩子也不用收到了,沒快就很沮喪,這其實只是家長對於他們的一種激勵而已,希望他能夠在下一次的考試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Ⅳ 西班牙人喜歡吃什麼食物
西班牙人喜歡以麵食為主,也吃米飯,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過份油膩和鹹味太重的菜。早餐習慣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蘭地酒,飯後則喝咖啡及吃水果。
美食有:西班牙菜餚具有獨特的風味,它融合了地中海和東方烹飪的精華,你完全可以通過這些菜中濃郁的橄欖油味和噴香的蒜茸味識別西班牙菜。最具有代表性的西班牙名點"派勒"就體現了這種特點:以橄欖油炒魚類、貝類、蔬菜類,再和米飯一起煮熟。
主食:西班牙人的主食是米飯、面條和麵包。不過,他們的面條不是中國那種類型的,是以義大利面或者通心粉為主的;麵包的區別也相當大,不像國內那麼松軟有很多口味,而是傳統的法式長棍,硬梆梆的,非常香,吃習慣了的話還是非常美味可口的。
西班牙人喜歡吃羊腿和羊排,羊排可以按公斤稱,不過羊腿都是整隻起售的,有的同學一個星期都不想做飯,回家紅燒或者烤,一個星期的伙食問題就解決了。
蔬菜:價格比較平均,西紅柿、黃瓜、茄子、扁豆、花菜、西蘭花,每公斤的價格都在2歐元左右。蔬菜種類也就這么多,要是沒有你喜歡吃的,就多吃點水果。
飲食tips:如果學習累了,工作疲憊了,不想在家做飯,那就不妨出去吃一頓吧。吃快餐的話有很多選擇,漢堡王、麥當勞、肯德基等都是全球連鎖快餐。由於相互競爭的關系,價格都在同一水平線上,每份套餐在5歐元左右,吃起來比較劃算。
Ⅳ 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比如法國、德國、西班牙)過聖誕節不一樣
英國人在聖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其中保留節目就是聖誕大餐上吃火雞。
對大多數女士來說,聖誕節最有吸引力的莫過於大減價了。聖誕節一過,大小商店紛紛掛出打折的牌子,商場處處人滿為患。那種搶購的狂熱和扔得到處都是的貨物使你懷疑這到底是不是你往常所見到的溫文爾雅的英國人。
對大多數女士來說,聖誕節最有吸引力的莫過於大減價了。聖誕節一過,大小商店紛紛掛出打折的牌子,商場處處人滿為患。那種搶購的狂熱和扔得到處都是的貨物使你懷疑這到底是不是你往常所見到的溫文爾雅的英國人。
法國的聖誕之夜,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有一棵漂亮的聖誕樹,但每個家庭都會操辦一桌豐盛的聖誕晚宴,這是他們最為鄭重的家庭宴會,也是父母與子女們團聚的日子——孩子大了,都會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平日里只是以電話溝通消息交流感情;每當聖誕節,他們盡可能從四面八方團聚在父母身邊,享受闔家團圓的天倫之樂——從這一點看,雖然各國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位於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每年聖誕節前後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一片清新。在西方人眼裡,白色聖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聖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聖誕歌之後,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聖誕美酒。
許多家庭過聖誕節時都會擺設這樣的布景:在拙樸的木製台燈前,安置一個由小小的人物偶像和相配的飾物組成的場面——正是耶穌在馬棚里誕生時的情景。是一個聖誕節紀念意義的象徵。這樣的節日裝點,既表達了聖誕節的含義,烘託了節日氣氛,又很有世俗人情味。
德國和荷蘭在12月6日慶祝類似英語國家的聖尼古拉斯日.荷蘭語稱作Sinterklaasavond(聖尼古拉斯事件)的日子要比聖誕節重要的多,雖然近年來,一些荷蘭人也開始慶祝平安夜和聖誕老人。
西班牙人在聖誕節是不送禮的,他們送禮的日子是每年的1月6日。在西班牙天主教傳說中,東方的三個阿拉伯國王得知上帝的兒子誕生在西方,於是騎著坐騎順著流星指引的方向一路趕來耶酥的出生地,給他帶去了禮物。國王們到達的那一天就是1月6日,這就是三聖節,是西班牙人給孩子們送禮物的日子。在節日到來之前,孩子們早早地寫好了給國王們的信,不用我說你也知道,信都被「別有用心」的父母們偷看了。
要弄清聖誕節的概念就不能不提到三聖節,後者才是西班牙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當然,平安夜(12月24日)的晚飯和次日的午飯應該全家在一起吃以慶賀耶酥的誕生,虔誠的天主教徒還會去教堂做彌撒,這樣的宗教儀式是少不了的。
Ⅵ 外國傳統節日會吃什麼食物
東西方國家的風俗差異還是很大的,就如在西方國家,是沒有過春這么一說法的,但是提過新年,幾乎都有著不同的習俗。
我們中國人素來喜歡寄情於物,美食同樣也承載了很多美好的願望,新年的餃子當然也不例外。餃子的「餃」與「交」諧音,餃子有「更歲交子」的意思,象徵著吉祥如意;餃子的外形如元寶,預示著新的一年財源滾滾。
匈牙利人在過新年時不能吃禽肉,他們覺得雞鴨鵝等禽類有翅膀,吃了它,幸福便會「飛走」。
奧地利人在吃新年團圓飯時,絕對不準吃螃蟹,因為螃蟹是橫行的,誰吃了它,工作和家庭就會不幸。
雖然每個國家新年時吃的食物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