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什麼時候獲得葡萄牙王位

西班牙什麼時候獲得葡萄牙王位

發布時間: 2022-12-10 06:23:59

Ⅰ 葡萄牙和西班牙有統一過么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處伊比利亞半島,中世紀屬於同一國家。

公元861年,葡萄牙國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脫離獨立,但西班牙卻不予承認,為此兩個國家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戰爭。

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認葡萄牙是一個獨立國家。1494西班牙和葡萄牙簽訂《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

條約規定,在西經41°到45°之間劃一分界線,凡在分界線以東新發現的土地屬葡萄牙勢力范圍,而以西新發現的土地則屬西班牙勢力范圍。

(1)西班牙什麼時候獲得葡萄牙王位擴展閱讀:

葡萄牙和西班牙能率先從事海外擴張。但是,這一擴張沒有經濟實力和經濟動力作後盾,它們缺乏從事貿易所必需的航運業以及能向西屬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製成品的工業。

誠然,有數十年西班牙的工業由於海外製造品市場的突然發展而受到促進,然而,約1560年前後,工業的發展停止了,隨即開始了長期的衰落。

一個原因在於大批金銀財寶源源流入國內,引起了急速的通貨膨脹,這使西班牙工業處於嚴重不利地位。

富有諷刺意味的是,西班牙海外事業的最後結果是進一步刺激西北歐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經濟,而在伊比利亞半島,它僅僅提供了足夠的財富,卻並沒有實行基本的制度改革。

勢力強大的王公貴族不願意看到工商業的發展導致新興勢力的崛起,他們甚至荒唐地把從事工商業的外國人趕走。這就是西班牙繁榮數十年後隨即突然地、無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

Ⅱ 葡萄牙曾於哪一年和西班牙合並因為它國王是誰幹了什麼事被西班牙合並!

你有必要了解一下伊比利亞半島的歷史:
伊比利亞半島兩國的光復運動與國家統一

1、光復運動取得決定性勝利
公元8世紀初,從北非過來的阿拉伯人用了大約4年的時間征服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現在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此後的數個世紀里,阿拉伯人以他們特有的智慧建立了一個偉大的帶阿拉伯化的西班牙文明。,使西班牙在2個世紀之內都是西歐的文化中心。
阿拉伯人佔領西班牙後,不願接受這些伊斯蘭教統治的西班牙人退縮到北部山區,那裡出現了一些抵抗中心,由此開始了持續7個多世紀的光復運動,但斗爭最激烈的時期是11~13世紀。這場斗爭,在西班牙人看來,是基督教反擊伊斯蘭教侵犯的一部分,所以,反抗阿拉伯人同志的武裝也被看成是羅馬教皇號召組織的十字軍的一部分。
10世紀和11世紀時,在伊比利亞西北部出現了雷翁和卡斯提兩個抵抗中心。鑒於西班牙人的復國戰爭如火如荼地展開,約兩萬北非的柏柏爾人在伊本.優素福率領下於1086年來到西班牙,支援這里的阿拉伯人。在一次決定性的戰役重,卡斯提國王阿方索六世率領的軍隊大敗,據說他只帶了300人死裡逃生,而這些柏柏爾人的軍隊則把4萬多個首級作為戰利品帶回了北非。但卡斯提人沒有灰心。1212年,卡斯提國王阿方索八世在各抵抗中心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十字軍的支持下,統率聯軍於柏柏爾人在托羅薩地方進行決戰,大獲全勝,柏柏爾人被殺至少16萬。1230年,卡斯提和雷翁王國合並,統稱為卡斯提王國,是反抗阿拉伯人統治的中心,擁有最強大的一支反抗武裝。1236年,他們攻克阿拉伯人的首都科爾多瓦,光復運動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在伊比利亞的東北部則形成了反抗阿拉伯人的另一個中心――阿拉貢王國,該王國的正式形成是在1137年,由當地幾個抵抗中心合並而成。在半島的西南部,則形成了葡萄牙王國,它先是依附於卡斯提,1143年後成為獨立王國。
在整個光復戰爭中,西班牙出現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民族英雄羅德里戈.迪亞士(約1043~1099),他成為了一個傳奇式的人物,被稱為「熙德」(鬥士的首領)。他的主要功勞式1094年攻佔巴倫西亞,並堅守住這座城市。後來他的事跡被人編為長詩《熙德之歌》,是中世紀西歐最重要的幾部長篇史詩之一。近代以來,這部長詩也成了衍生其他文學作品的素材,如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作家高乃依就創作了悲劇《熙德》,歌頌理智對情慾、義務對感情的勝利。
經過11~13世紀的激戰後,西班牙人的勝局已定,但離光復全部領土仍需時日。科爾多瓦失守後,阿拉伯人逃到半島東南部的格拉那大,又在那裡堅守了250多年。他們在這群山環抱、江河貫流、田園如茵的彈丸之地,在這勢單力薄的偏安環境中,再次創造了輝煌的文化。
2、統一的民族國家的形成
勝利在望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還武俠顧及這一類文化的創造,他們在復國的同時處於建立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家的過程中。不經歷這個過程,日後他們就不可能發動大規模的探險和殖民活動,也就不能建立起龐大的帝國,而民族國家的形成,不光是一個驅逐外敵的過程,也是一個解決民族內部沖突、使內部各種政治勢力達到相對集中和統一的過程。要實現這一點,往往要經過激烈的思想沖突和流血斗爭。
近代西歐各國民族國家愛形成時期,主要表現為國王和大貴族的沖突。葡萄牙獨立後不久,即在13世紀初就發生了內戰,主要使國王想加強中央政府權力而引起於大貴族和高級教士的沖突。此後,葡萄牙不僅多次發生與卡斯提的戰爭和新的內戰,還爆發國兩次「革命」,即所謂的1245~1247年的革命、1383~1385年的革命。葡萄牙史學家認為,這些革命都帶有國王與「人民」(城市市民和農民)合作打擊鬧分裂的權貴的性質,結果使中下層階級獲得了更多的活動空間,這對商人特別有利。1383~1385年的革命是與卡斯提的戰爭一起進行的。在這場戰爭加革命中,世襲大貴族站在卡斯提一方,市民和一些精通羅馬法的知識分子站在政府一邊,卡斯提的干涉軍失敗了。於是,有錢的「資產階級」(這里所說的「資產階級」,是習慣上一種比較簡單方便的稱呼,一般是知當時的大商人。一般說來,這是還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最多也是一些傾向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商人。)和法學家在新建立的王朝中占據了重要地位。「資產階級」關心和平和擴大貿易,法學家則關心加強國王權威。一個集權的中央政府至此終於建立起來了,沒有這樣一個政府,沒有這些商人和法學家的努力,小小的葡萄牙此後要發展成一個帝國是不可能的。當然,只靠這些商人和法學家也是不行的,未來的擴張和加你帝國,還是要靠那些權利受到一定抑制的貴族的支持和領導。但這里我們必須看到,西歐中世紀後期與中國封建社會的差別就在於:他們的商人及其相關的知識分子這是取得了可以與傳統的統治階級相抗衡的權利。
光復運動的另兩個主要中心阿拉貢王國和卡斯提王國也不平靜,它們同樣面臨加強中央權力的問題,同樣面臨大貴族鬧獨立,同時還有農民反抗封建捐稅的起義。為了強化中央權力和集中同志,兩個王國走上了聯合的道路,這是通過聯姻來實現的。1469年阿拉貢的王子斐迪南與卡斯提女繼承人伊莎貝拉結婚。10年後,他們先後繼承了各自王國的王位,這樣1469年兩個國家正式合並,實現了西班牙的統一。不久,統一後的西班牙開始向偏安一偶的阿拉伯人發起總攻。1492年1月,格拉那大的摩爾人獻出城池投降,光復運動至此結束。
伊莎貝拉是位頗會玩弄權術的女王。據說她金發碧眼,是個典型的美人,但不是那種風情柔和之輩,而是愛好體育、健壯有力之人。理論上她是協組丈夫治理國家,但無比傲慢,固執己見,又善於掩飾,常常裝出天真浪漫的樣子裁斷大小事務。特別是她的宗教狂熱,使西班牙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這就是她大肆利用宗教裁判所來鎮壓「異端」,製造了大量冤案。僅1498年前的17年中,被處以火刑的就有8800人,被判有罪的達10萬人以上。這里所說的「異端」,指的是那些信仰其他宗教的居民,如猶太教、留在西班牙而被迫改宗天主教的摩爾人(被稱為「摩里斯科人」),也就是那些對基督教信仰解釋與羅馬天主教的官方規定有出入的人。不過後者是少數,當時的異端主要還有那些在宗教實踐上與教堂規定的一套不一致的人,大部分是走火入魔的鄉村婦女,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異端」是被誣告造成的。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鎮壓政策雖暫時有助於政權的鞏固,但其消極面及其明顯。比如,政府命令猶太人在3個月內離開西班牙,許多醫生、科學家、哲學家、商人、高級手工藝人在猶太教士的帶領下離開了這個國家。這些離開西班牙的猶太人的後裔現在已有200萬,分布在全球多個國家。
當然,對這時期西班牙的君主來說,這些消極現象並不像後來看來那麼嚴重。在他們眼裡,最有意義的士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這是向外擴張、建立帝國的先決條件。伊比利亞半島上這兩個國家在近代西歐的擴張中走在前面,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反侵略斗爭中較早建立起了一個相對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

Ⅲ 葡萄牙是不是從西班牙分裂出去的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曾在1580年-1640年占據葡萄牙王位,葡萄牙人最終於1640年將西班牙的勢力驅逐出去。
這期間西班牙國王是兼任葡萄牙國王,並未發生政府的合並,葡萄牙也沒有成為西班牙政府的下屬。
因此二者的合並和分離行為不能完全說是兼並和分裂。

Ⅳ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王位爭奪戰

在中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卡斯蒂利亞)作為伊比利亞半島上的雙雄,因為聯姻等復雜關系,在論資排輩下,雙方的王室成員一定程度都有對方國家王位的繼承權。這就為一方國家發生王位繼承人危機時,另一方總是有覬覦之心。

1383年,葡萄牙王國勃艮第王朝(因建國者阿方索一世的父親來自勃艮第,故稱為勃艮第王朝)的末代國王費爾南多一世去世,沒有法定子嗣繼位,引發葡萄牙王位繼承危機。

1385年,費爾南多一世同父異母的弟弟,他父親的私生子—若昂,經過與費爾南多一世女婿卡斯蒂利亞國王胡安一世長達2年的王位爭奪,最終若昂取得勝利。

本來身具上代國王血脈的若昂繼位,是葡萄牙貴族們大多支持的選擇。但費爾南多一世的王後萊昂諾爾不甘心自己就此成為象徵意義的「王嫂」,遂決定讓自己已經出嫁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女兒繼承王位,因為女兒在卡斯蒂利亞,這樣她就可以作為葡萄牙攝政者獨攬大權。

顯然,這樣的決定遭到全體葡萄牙貴族的反對,這等同於把葡萄牙王國送給卡斯蒂利亞王國國王胡安一世。

為避免夜長夢多,得到國內貴族廣泛支持的若昂召集手下1000多名騎士團軍隊,准備武力奪取王位。

另一邊,卡斯蒂利亞國王胡安一世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借口保護妻子和丈母娘的合法權益,率領6000名卡斯蒂利亞士兵兵鋒直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很明顯,此次里斯本爭奪戰雙方兵力差距懸殊。胡安一世很快率軍將里斯本重重包圍,並從水上切斷了里斯本的海上供給線,打算逼迫若昂物資耗盡而投降。

若昂手下大將佩雷拉使出連鎖船陣,把戰船集中布置在里斯本外圍海上,阻止對方從海上輕易登陸。

葡萄牙人的頑強超出胡安一世的想像,經過長時間的圍困,卡斯蒂利亞依舊不能攻破里斯本,而軍中又爆發了大規模瘟疫,胡安一世被迫撤退,若昂得以成功登上葡萄牙王位。

沒過多久,卡斯蒂利亞王國和法國聯軍3萬多人卷土重來,葡萄牙國王集全國之力召集6000多軍人和盟友英格蘭援助的數百長弓手共同抗敵,結果葡軍以少勝多,大敗卡斯蒂利亞,再次贏得葡萄牙的獨立,此戰史稱阿爾茹巴羅塔戰役。從此,葡萄牙成為英格蘭忠實的盟友。

1474年,卡斯蒂利亞王國恩里克四世去世,同樣沒有男性繼承人。卡國貴族圍繞王位繼承問題,分為兩派。一派支持恩里克四世的女兒胡安娜,另一派支持恩里克四世的妹妹伊莎貝拉。

既然雙方都是女性繼承人,不可避免地要拉外援,引入外部勢力。

伊莎貝拉的背後是她的丈夫,實力強大的阿拉貢王國國王斐迪南二世。

而胡安娜的背後是母親葡萄牙公主若阿娜和她的舅舅,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五世。對卡斯蒂利亞王位覬覦已久的阿方索五世為使自己競爭王位有理有據,不顧自己和胡安娜的舅甥關系和30歲的年齡差,果然向胡安娜求婚。而半島北方的法國素來和阿拉貢王國不和,此次危機中站隊胡安娜。

時不我待,按耐不住的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五世決定先開第一槍,自己帶領大軍攻入卡斯蒂利亞,佔領了布爾戈斯要塞。但在此處,他遭遇了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的援軍,雙方僵持不下。

阿方索五世的兒子若奧迅速在國內召集了後備軍,前往支援阿方索五世。得到增援的葡軍遂與阿拉貢軍隊展開激戰。

跨國作戰的阿方索五世行動瞻前顧後,一方面怕表現得太強勢,卡斯蒂利亞貴族倒向阿拉貢,另一方面,又怕在異國損失自己的精銳部隊。導致此次遭遇戰,雙方人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葡軍敗退。

於是阿方索五世前往法國求援,但法國方面的意圖很明顯,我只是口頭上支持,仗得你們自己打。

陸戰進行的同時,海戰也同步進行。卡斯蒂利亞艦隊縱橫大西洋,突襲了葡萄牙殖民地非洲幾內亞和迦納利群島,但隨即被反應過來的葡萄牙海軍擊敗。

陸戰海戰陸陸續續打了5年,雙方投入巨大,卻都不能取得壓倒性勝利,於是雙方開始傳統模式—和平談判。經過談判桌上的討價還價和外部戰場的你來我往,雙方最終簽訂《阿卡科瓦條約》。

戰場不利的葡萄牙阿方索五世吞下苦果,被迫放棄對卡斯蒂利亞王國的要求和海外殖民地迦納利群島的所有權,而教皇也同樣反對他迎娶自己的外甥女胡安娜,這一把阿方索五世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

而對手伊莎貝拉成功繼承卡斯蒂利亞王位,並與丈夫的阿拉貢王國合並,實行雙王統治,成為後來西班牙的雛形,合並後的兩國也由此成為半島上最強大的國家。

1578年,葡萄牙騎士國王塞巴斯蒂昂南征摩洛哥途中,在馬哈贊河之戰中,被摩洛哥軍隊埋伏而全軍覆沒,國王本人也戰死沙場。摩洛哥前太子和摩洛哥老蘇丹也同樣死於這場戰爭,史稱「一戰死三王」。

塞巴斯蒂昂唯一的叔祖父,70歲的紅衣主教恩里克還俗繼承葡萄牙王位,但很快,這位年邁的國王也駕鶴西去,沒有留下子嗣。

這樣,葡萄牙王位在血緣上最有資格繼承的人是前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的外孫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曼努埃爾一世的外孫女布拉干薩公爵卡塔麗娜和若奧三世的兄弟路易斯親王的私生子安東尼奧。

很顯然,這其中,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實力最為強大,受到葡萄牙貴族和僧侶的支持,而安東尼奧則頗受老百姓支持。

腓力二世倚仗武力支持,決定不再墨跡,以武力奪取王位。他派阿爾瓦公爵率1.4萬西班牙士兵進入葡萄牙,與安東尼奧率領的8000軍隊拉開王位繼承戰的序幕。

實力如此懸殊,西班牙軍隊很快取得壓倒性勝利,4000多葡軍被俘,腓力二世趁勢佔領里斯本。敗逃的安東尼奧並沒有放棄,他逃亡到英格蘭和法國,最後在亞速爾群島組織了臨時政府,繼續對抗腓力二世。

在安東尼奧的四處奔走下,英、法、荷和葡萄牙組成聯合艦隊卷土重來。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決定給予其毀滅性打擊。

在聖米格爾島附近海域,雙方艦隊爆發大規模海戰。西班牙海軍依靠船堅炮利,徹底摧毀聯合艦隊,17歲以上的戰俘全被以海盜罪處死。

西班牙軍隊乘勝佔領亞速爾群島,葡萄牙的臨時政府被摧毀,自此,葡萄牙本土及海外勢力全部並入西班牙帝國,葡萄牙進入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時期。

直到1640年,葡萄牙貴族趁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叛亂之際,宣布擺脫西班牙統治,擁立若奧四世為國王,結束了西班牙對葡萄牙長達60年的佔領。

Ⅳ 西葡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

西葡戰爭是西班牙旨在並吞葡萄牙的侵略戰爭。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乘16世紀下半葉葡萄牙軍事經濟地位衰落、國際地位下降之機,在無直系繼承人的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於1578年死後,聲稱自己享有葡萄牙王位繼承權。他獲得了葡萄牙貴族和天主教耶穌會教徒的支持。

1580年,阿里巴將軍統率的西班牙部隊開往葡萄牙,1581年佔領了里斯本,迫使葡萄牙國會承認腓力二世為國王。

在西班牙統治時期,葡萄牙被迫多次參加西班牙對英國和荷蘭的戰爭。國內飢荒,人口銳減,各階層人民對西班牙統治普遍不滿。1640年12月1日,里斯本爆發了人民起義,並擴展到全國各地。這次起義使葡萄牙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1668年,西班牙被迫承認葡萄牙獨立。

18世紀初,葡萄牙參加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初它站在法國一邊,後來在英國、奧地利和荷蘭的壓力下,於1702年5月加入了反法同盟。

在這次戰爭中,葡萄牙喪失了在摩洛哥的重要支撐點——休達。英國把休達給了西班牙作為占據西班牙的直布羅陀的補償。

1801年,英國又將葡萄牙拖入反西班牙的戰爭。最初是西班牙和共和制的法國作戰,戰敗後和法國訂立了軍事同盟。隨後西班牙部隊進入葡萄牙,迫使它締結了屈辱的和約。

根據巴達霍斯和約葡萄牙把瓜分的亞納河左岸的領土連同奧利范薩要塞割讓給西班牙,並承擔義務禁止英國船隻停靠葡萄牙各港口。英國在特臘法耳加角海戰中粉碎了法西聯合艦隊,恢復了自己在葡萄牙的地位。

Ⅵ 我記得有段時間西班牙把葡萄牙吞並了,滅國了,是啥時候

1581年4月,葡萄牙議會在托馬爾召開王位繼承會議。在會議上,葡萄牙王公大臣宣誓擁戴腓力二世為葡萄牙國王。7月,腓力二世到達里斯本。從此,葡萄牙本土歸屬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直屬卡斯蒂利亞王國。
1578年,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戰死於非洲馬哈贊河之戰。由於他當時很年輕,還沒有結婚,也沒有私生子,於是葡萄牙的王位的繼承權成了大問題。當時的西班牙對葡萄牙早就垂涎已久,非常希望趁葡萄牙王位群龍無首之際,吞並掉葡萄牙。(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媽媽是葡萄牙公主,所以他有葡萄牙王位的繼承權)
因此,塞巴斯蒂昂一世死後,葡萄牙的貴族反復商議,最終決定推舉從前的攝政王、也就是塞巴斯蒂安的叔爺爺、紅衣主教恩里克繼任國王。
葡萄牙王位問題雖然暫時解決了,但是由於恩里克國王是主教身份,他不可能結婚,也不能有子嗣,所以他在葡萄牙王位上,也就是充當一個過渡角色而已,葡萄牙的王位繼承問題其實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1580年1月,68歲的恩里克一世病死。他這一死,葡萄牙王位的爭奪戰正式開始。
一開始,有資格競爭葡萄牙王位的候選人有三個,分別是:布拉干薩公爵卡塔麗娜、路易斯親王的私生子安東尼奧,以及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前兩位是葡萄牙人,後面那位是葡萄牙王室的外甥。
在關於到底由誰繼位的問題上,當時的葡萄牙議會分為了三派:大多數貴族和高級僧侶以及官僚、大商人支持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一少部分貴族支持布拉干薩公爵;平民百姓支持安東尼奧。
後來,攝於哈布斯堡王朝的強大,王位競選人之一的布拉干薩公爵宣布退出,公開支持腓力二世繼位。因此葡萄牙王位基本屬於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了。
為此,廣大葡萄牙平民表示了強烈反對,他們希望讓安東尼奧繼位。於是,平民們在沒有合法手續的情況下,就單方面宣布安東尼奧為葡萄牙國王,以此同腓力二世抗衡。
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於1580年6月決定出兵葡萄牙。葡萄牙王位繼承戰爭,至此正式開始。
葡萄牙貴族支持腓力二世,主要是因為當時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受到了英法等國的威脅。由於當時西班牙實力強大,是一個很好的靠山,所以葡萄牙人的上層人士普遍希望跟西班牙合並。同理,西班牙吞並葡萄牙後,英法也是基於西葡如果合並,以後就不方便欺負葡萄牙了。因而才會組成聯合艦隊干涉葡萄牙的王位繼承戰爭。
但當時西班牙如日中天,英法荷三國聯軍根本不是對手。
1582年,聖克魯斯侯爵指揮的艦隊在蓬塔德爾加達海戰打敗了支持安東尼奧的法國、英國、荷蘭組成的聯合艦隊後,葡萄牙王位糾紛正式終結,伊比利亞聯盟成立,葡萄牙也正式並入西班牙。
兼並葡萄牙,並打敗英法荷的干涉後,腓力二世的戰略優勢已無可匹敵,世界所有24個時區都有他的領地。西班牙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但是,西班牙的好運並不長久。由於西班牙在1588年的英西海戰當中,被英國擊敗,其無敵艦隊也全軍覆沒,動搖了西班牙霸主地位。因此,西葡聯盟的穩定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動搖。
此後五十年時間,西班牙越來越衰弱,英國越來越強,英國逐漸取代了西班牙,成為了歐洲的新霸主。
1640年,葡萄牙人掀起恢復戰爭,英國和法國公開支持葡萄牙獨立,西班牙無力抵抗英法的干涉,只得同意葡萄牙獨立。至此之後,西葡兩國再無合並。

Ⅶ 葡萄牙西班牙海上殖民霸權延續了多長時間

1415年亨利王子時代。葡萄牙開始崛起。於1580年被西班牙兼並,菲利普二世兼任葡萄牙國王,開始了哈布斯堡統治伊比里壓半島的時代。哈布斯堡王朝剝奪了葡萄牙在海內外的幾乎所有財產,代替了葡萄牙在海上統治者的地位。 葡萄牙前後在海上縱橫了大約一個世紀左右。

Ⅷ 葡萄牙為什麼從西班牙獨立出來

葡萄牙從西班牙獨立出來的原因:由於1589年葡萄牙王位被西班牙控制,為了擺脫西班牙壓迫和統治,葡萄牙於1640年成功復國,獨立成功。

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打敗英國支持的葡萄牙的安東尼奧,1589年控制了葡萄牙王位。西班牙的壓迫和統治,使葡萄牙人十分反感。1640年,葡萄牙向布拉干薩公爵若昂(又譯約翰)求助, 並在里斯本、布拉加和埃武拉等地舉行暴動。

西班牙害怕控制不住局勢,下令要所有葡萄牙貴族和軍隊前往馬德里集中。但葡萄牙貴族於1640年12月1日,採取斷然行動,把西班牙總督驅逐出境,宣布葡萄牙復國,推選若昂為國王,12月15日,舉行登基典禮,稱若昂四世。

(8)西班牙什麼時候獲得葡萄牙王位擴展閱讀

葡萄牙獨立慶典

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12月,葡萄牙爆發革命,擺脫西班牙的統治,恢復了獨立。1641年1月,新國王若奧四世派費雷拉為使節,赴澳門傳達葡萄牙恢復獨立的消息。為此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在澳門舉辦了容重的典禮。

1642年5月31日,費雷拉抵達澳門。在澳門總督和教會領袖召集的秘密會議上公布了這一消息。此後的10個星期,在澳的葡萄牙人為祖國的光復進行了熱烈的慶祝活動,貴族們穿上節日盛裝,公共建築,敎堂和富裕市民的房屋懸燈結綵,各個教堂和修道院舉行感恩祈禱,組織化裝遊行,市民更是興高采烈地觀賞門牛表演。

6月20日,澳門總督和所有有聲望的市民,宗敎人士在公共廣場參加效忠於若奧四世的宣誓儀式。宣誓以後,兒童向民眾表演戲劇,榮譽團的士兵對天鳴槍,所有的炮台鳴放禮炮,使整個慶典進入最高廟。慶典結束後,在澳葡萄牙人又委託費雷拉前往裡斯本,以澳門的名義向若奧四世呈獻200門大炮,大批彈葯以及20萬兩白銀,以表示對新國王的忠誠。

Ⅸ 誰能介紹一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歷史!

http://www.taxchina.cn/StatuteLib_statuteDetail.asp?StatuteId=133156
http://shijie.yiyou.com/html/45/775.html
http://sports.sina.com.cn/euro2000/portugal/
西班牙的歷史

西班牙的歷史,幾乎是一部外族侵略史。

從公元前十一世紀到五世紀之間,先後遭到伊貝洛族、塔爾提西奧族、腓尼基人、希臘人、凱爾特族的侵入。後來凱爾特族與伊貝洛族混合,成為半島上獨特的凱爾提貝洛族。接著迦太基人、羅馬人陸續侵入,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西邊的勢力范圍,現在的伊比利半島各處,還殘留著羅馬的遺跡。

公元六、七世紀,西哥德族侵入並建立王國,以扎雷多為首都。現在托雷多到處可見西哥德族文化遺跡。 到了八世紀,西班牙受到由北非渡海而來的阿拉伯民族摩爾人統治,自此到十五世紀末,回教文化席捲西班牙。在回教徒統治下,西班牙雖地處歐洲,卻不像歐洲國家。 公元十世紀時,回教徒定都哥多華,在此地建立了三佰多個清真寺,當時哥多華擁有二十萬的住戶,繁榮富庶,據說是世界最大的都市。

過了不久,在回教徒統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發起收復國土運動,自此到中世紀,西班牙一直受到復國運動的影響。

1479年,阿拉岡國王費迪南德與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女王結婚後,西班牙統一的宿願終於達成。此時,回教徒由於內部的紛爭,以及受到西班牙本土復國運動的影響,勢力逐漸減弱,最後不得不將根據地遷移到格拉那達,並在臨斤山丘上建造了阿爾寒布拉王宮。

費迪南德完成國家統一後,再以九萬兵力向前推進,終於打敗回教徒,而得到最後的勝利。1492年,格拉那達城重歸基督徒所有。

到了兩王之孫卡洛斯一世與其子腓力二世時,西班牙進入更輝煌的霸權時代。尤其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被推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文治武功鼎盛,為西班牙歷史上的全盛時期。 查理五世統轄近半的歐洲大陸及美洲大陸的大部份,後來還陸續征服墨西哥的馬雅帝國以及秘魯的印加帝國。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進展下,使十五、十六世紀的西班牙,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世紀』。

1588年5月,由里斯本出發的127艘西班牙無敵艦隊,不幸於多佛海峽被英國機動性高的80艘艦隊所打敗,從此以後,西班牙國勢一蹶不振,海上霸權也由英國取代。

1700年,西班牙王位無後可繼,引起英、法、奧地利之間的王位繼承戰爭。結果,由法國波旁家族繼任西班牙王位。如今現任國王Van.Carlos一世還一直與法國之間,維持著良好的傳統友誼。

1808年,拿破崙以欺騙手段取得西班牙後,命令其兄約瑟夫一世為西班牙國王,立刻引起西班牙國民的反抗,紛紛起義,推翻政府。畫家哥雅著名的圖畫「五月二日」、「五月三日」就是描繪當時的革命情形。另一方面,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紛紛仿效美國革命方式而獨立。而西班牙國內宮廷政治的腐敗,民間經濟的蕭條等,都使得西班牙國本動搖。

十九世紀後葉,西班牙國內動盪不安,各地反政府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1873年 2月至翌年年底,西班牙曾短暫實行共和。然而,動亂仍然持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工人階級在政治上抬頭,1931年政府不得不宣布共和制度,當時國王 Alfonso 十三世亡命法國。此後,政治情勢繼續惡化,不滿分子的活動更為激烈,1936年到1939年是西班牙內戰最激烈時期。內戰結束後佛朗哥獨裁政權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西班牙沒有參戰。在政治上佛朗哥政權被世界各國孤立,直到1955年加入聯合國後,才回到國際舞台。

1964年,佛朗哥將軍指定Alfonso十三世的孫子Juan.Carlos為繼任國王,1975年佛朗哥逝世後,Juan.Carlos一世登上王位,頒布新憲法,西班牙成為一個君王立憲的國家。

1 葡萄牙的歷史
葡萄牙位於歐洲西南方,她是歐洲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之一。公元前7世紀,葡萄牙就有腓尼基人、希臘人、羅馬人和西哥特人等定居者。

1140年,葡萄牙脫離西班牙統治,亨利克「稱帝」,成為該國的第一位國王。

葡萄牙如今的版圖成型於1249年的王阿方索三世統治時期。

公元前時期公元前一千年時就有若幹部族居住在伊比利半島(Iberian Peninsula),而第一個有證據支持曾居住此地的是公元前8、9世紀時,住在葡萄牙北部及西班牙的加利西亞(Galicia)的塞爾特人(Celts);同時期還有沿著奧加威(Algarve)建立漁村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s),他們並曾往北開拓直到現今的里斯本(Lisbon);希臘人(Greeks)及迦太基人(Cathaginians)則住在南方及西方海岸地帶。

羅馬人(Romans)在公元前201年擊敗迦太基人,公元前140年打敗塞爾特人後,就掌控了葡萄牙中部及南部。在羅馬統治的六個世紀中,引進屬於拉丁語系的葡萄牙語及風俗,也替基督教的引入打下基礎。

西哥德人及阿拉伯人統治時期(公元469—1139年)羅馬帝國公元3、4世紀時勢微,連帶影響這個地區的統治權。公元469年,屬日耳曼民族的西歌德人(Visigoths)越過庇里牛斯山(Pyrenees)來到此地,7世紀時引進基督教。

公元711年,回教徒入侵推翻了西歌德王朝,在科多巴(Córdoba)建立艾爾安答路斯(al-Andalus)王國;雖然回教統治者不排斥猶太教及基督教,但許多基督徒改信回教,公元9、10世紀是回教最興盛的時期。

經過近四個世紀的回教統治,葡萄牙境內仍有許多回教式建築地標,以及許多源自回教及阿拉伯的習俗,也影響了當地的方言。

十字軍東征及葡萄牙建國時期(公元1139—1415年)公元1139年,來自葡萄凱爾(Portucale)(以波爾多為中心的領地)邊境的貴族艾方索?亨利克斯(艾方索一世) (Afonso Henriques)(Afonso I)宣布獨立,並自稱是第一任葡萄牙國王,藉由十字軍的協助與回教徒對抗,在公元1147年收復里斯本,公元1249年在阿列提住(Alentejo)及奧加威擊潰殘存回教部隊,至此完全取回此地的統轄權。

迪尼斯一世(Dinis I)(公元1279—1325年)推廣使用葡萄牙語(以取代西班牙語),在公元1290年創立第一所大學,公元1297年簽訂奧卡尼塞許條約(Treaty of Alca?ices)確立國界,成為十四世紀歐洲第一個獨立國家。

大探險時期(公元1415—1580年)艾維茲王朝(House of Aviz)第一位國王裘奧一世(Jo?o I)(公元1385—1433)在位時,成就了葡萄牙前所未見的興盛景象,也為日後的版圖擴張與經濟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增強國力,與英國簽訂溫瑟條約(Treaty of Windsor)建立永久的同盟關系。

15世紀是海權時代的黃金時期,在裘奧的兒子導航者亨利王子(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的領軍下,葡萄牙成為海洋技術及探險的世界領導者。葡萄牙冒險家的足跡從摩洛哥(Moroccan)、馬德拉群島(Madeira Islands)直至無人居住的亞速群島(Azores Islands),並為了奴隸及財富進軍非洲大陸。

公元1488年巴托羅繆?迪亞茲(Bartolomeu Diaz)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之後,世界就此改變,他不僅開啟前往東方的大門,也打開了葡萄牙香料貿易的入口。接下來雖然葡萄牙與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失之交臂,仍在公元1498年,由瓦思庫?達?加瑪(Vasco da Gama)率領第一隻遠征艦隊前往印度(India),在東非及印度尼西亞打下不少殖民地。兩年後,佩卓?奧維瑞許?卡布奧(Pedro Alvares Cabral)拿下巴西,建立廣大的葡萄牙帝國。

哈普斯堡及布拉剛薩王朝時期(公元1580—1807年)公元1580年艾維茲王朝失勢,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Felipe II)強說他有一半葡萄牙皇室血統,使得伊比利半島的統治權又回到一個國家手中,在哈普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nurg)統治60年中,葡萄牙被拖進好幾次戰爭中,最慘的是公元1588年西葡無敵艦隊慘敗給英國,經過這些歲月葡萄牙帝國也逐漸消失。

--------------------------------------------------------------------------------

2 葡萄牙的歷史

公元1640年,葡萄牙布拉剛薩王朝(House of Bragan?a)反抗西班牙的菲利普四世宣布獨立,為抵抗西班牙維持國家獨立,他再次長途跋涉與英國修好。經過半世紀,裘奧五世(公元1706—1750年)利用巴西採到的黃金及鑽石振興經濟,使得葡萄牙再次興盛。

公元1755年的大地震摧毀了里斯本及葡萄牙南部,超過15,000人死亡,彭波候爵(Marquês de Pombal)配合國家經濟改革,進行里斯本的重建工作。

拿破崙及後拿破崙時期(公元1807—1910年)拿破崙(Napoleon)在公元1807年攻進葡萄牙,王室卻為了保命逃到巴西。裘奧六世在公元1821年重返里斯本,所面對卻是紛擾不斷葡萄牙王室所產生的詭譎政治氣氛,兒子佩卓在巴西自立為王並宣布獨立,公元1826年裘奧六世死後,就發生兄弟戰爭(War of the Two Brothers)(公元1826—1834年)。

因為公元1822年曾在皇室缺席情況下草擬憲法,大幅削去君主的權力,所以公元1826年時,立憲派(有佩卓,巴西第一位國王)與君主派(有米格爾(Miguel),佩卓的兄弟)就在葡萄牙各地爆發戰爭。8年的血腥沖突後,米格爾遭到放逐,由年僅15歲佩卓的妹妹瑪麗亞二世(Maria II)(公元1834—1854年)繼任王位,不過接下來的75年中,自由民主派與君主派仍然持續對峙。

第一共和到薩拉札時期(公元1910—1974年)公元1910年10月5日曼紐爾二世(Manuel II)亡命英國,正式宣告上世紀的政治喧擾告一段落,第一共和(First Republic)時期由此展開,新政府賦與男性選舉及參政權,並削弱教會影響力,同時工人也擁有罷工權,也依工作表現評定人事考績而不是依家世背景;但挑戰教會權力引發全世界反彈,釋出勞工權益也造成政府與勞工間的對峙。

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更使得經濟動搖,國內動盪,公元1926年的軍事行動正式結束脆弱的共和政府,安東尼奧?卡莫那(António Carmona)將軍成為臨時軍事政府的領導人,為了解決經濟危機,他指派著名經濟學教授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札(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擔任財政大臣,公元1932年成為首相,但不久也成為獨裁者,依舊抱著權力不放,恐怖的秘密警察抓出反對薩拉札的人,並且血腥鎮壓非洲的叛亂,這也拖垮了葡萄牙的全國經濟。

革命改造時期(公元1974—1999年)70年代早期,國際反對帝國主義聲浪高漲,國內軍人亦對鎮壓非洲殖民地行動感到厭煩,於是在公元1974年4月25日左派軍隊發動政變,即為康乃馨革命(Revolution of Carnations),在葡萄牙每個城鎮都有一條叫做4月25日的街道以資紀念。

公元1975年社會主義政府宣布放棄非洲殖民地的管轄權,公元1976年舉行第一次選舉,選出頗具人氣的馬利歐?索瑞茲(Mario Soares)擔任首相,面對國內經濟危機,他提出「百日維新」來振興經濟。公元1986年葡萄牙加入歐洲共同體(也就是現在的歐盟),這項新挑戰仍無法阻止索瑞茲贏得這年的總統大選,他也是葡萄牙第一位平民總統。

現今的葡萄牙葡萄牙目前仍致力在經濟趕上其它的西歐國家,加入歐盟似乎尚未對葡萄牙的經濟產生不良影響,公元1999年的經濟成長率達3.5%,這幾年在公共建設亦有頗多進展。雖然在里斯本舉行的1998萬國博覽會不甚成功,參加人數不如預期,但籌備過程中改善了里斯本的交通運輸,也提高了葡萄牙的國際聲勢。

重生的葡萄牙在後殖民地時代扮演一個全新的角色,過去幾年都在協助過去的殖民地安哥拉及東帝汶(East Timor)尋求和平。公元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同意放棄最後一個殖民地—澳門(Macau),將它交還中國結束442年的統治.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1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8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