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統治馬尼拉王城有多少人

西班牙統治馬尼拉王城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12-15 17:39:04

1. 西班牙王城的介紹

西班牙王城(英語/菲律賓語:Intramuros)是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最古老的城區,位於帕西河(Pasig River)河邊。

2. 馬尼拉的行政區劃

馬尼拉市轄16區,僅港區早期非歸於本市轄境;市內的帕西河南北兩岸各劃8個市轄區:
帕西河以北的轄區
岷倫洛區:全境皆為唐人街的范圍
奎阿坡區:消費電子產品、自行車、手工藝品商店集中
三巴洛區:教育機構林立
聖米格爾區:菲國中央部會和各國駐菲使館和辦事處所在地
聖尼古拉斯區:
聖塔克魯茲區:衛生署所在地
聖塔梅莎區:
湯都區:人口密度最大、地域大,人口中有高比例為貧民,市政府在此推動建設有相當難度,是市內最落後的一區
帕西河以南的轄區
王城區:馬尼拉市中心以王城區(Intramuros)為核心向外擴張發展
艾米塔區:酒吧、沙龍、豪華飯店及大型購物商場等雲集,素受國際觀光客青睞
馬拉提區:酒吧、沙龍、豪華飯店及大型購物商場等雲集,素受國際觀光客青睞
帕可區:
潘達坎區:菲國中央部會和各國駐菲使館和辦事處集中區
港區:
聖安禮布基區:
聖塔安娜區:

3. 西班牙王城的馬尼拉王城區

位於帕西河(Pasig River)河邊,王城區由西班牙人於16世紀建造。王城區的英文名來自拉丁文「Intra」(裡面)和「muros」(牆),亦即「城牆內」的意思。這也符合了王城區的構造 -- 一個被厚厚城牆包圍的城市。在西班牙統治時期,王城區也就是馬尼拉。

4. 菲律賓馬尼拉的區號是多少。

00632。

5. 去菲律賓旅遊哪些地方值得去

旅遊攻略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旅程描述出來,為其他要去同一個目的地的遊客提供幫助。所以正確的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時間、任何事物都有時效性,總是會聽到朋友說去菲律賓旅遊了,到底游什麼了呢,有哪些地方值得去呢,我來告訴你。

百勝灘

百勝灘位於馬尼拉東南約105公里,其著名的百勝灘瀑布落差約有100米,以刺激的泛舟活動而聞名。

馬尼拉灣

南海海灣,幾乎完全為陸地封閉,位於呂宋島西南部。為世界大港灣之一,面積2,000平方公里(770平方哩)。有熱帶紅樹林,全國捕魚中心。

市中市

又稱為西班牙王城。位於帕西格河畔,也稱圍牆城市,是最初的馬尼拉舊址。1571年西班牙人為了統治菲律賓建起了這座城堡,面積1平方千米,被稱為「都市中的都市」。

宿霧

宿務市是菲律賓宿務省的首府,也是菲律賓第二大城。宿務市位於宿務島北岸,是首都馬尼拉也比不上的歷史最悠久之城。著名景點:麥哲倫十字架、獨立廣場、聖嬰教堂。

杜馬蓋地

杜馬蓋地位於菲律賓內格羅斯島東南部,適合潛水度假。學生人數占人口的三成,充滿了人文氣息的大學城。

錫基霍爾

伴著海風,欣賞美麗晚霞。吃不慣?海邊的小拍檔還有中餐的。從杜馬蓋地到錫基霍爾島碼頭的船,一般只有早上和中午各一班。

APO島

又稱阿波島,從杜馬蓋地乘船大概40分鍾到達APO島。海里成群結隊的.小丑魚,五彩斑斕。品嘗菲律賓風味烤魚。

TAN-AWAN島

專門看鯨鯊的小鎮。可以乘船游覽、水潛浮、深潛與鯨魚來個親密接觸。

薄荷島

薄荷島,是菲律賓第十大島,是個珊瑚島,破碎的珊瑚被海水沖到岸邊,形成沙灘,白沙碧水,海水近綠遠藍,層次分明。島上著名的景點有流傳著感人故事的巧克力山,每周日早上都有唱詩班唱詩的羅博教堂,還有世界上最小的猴子——眼鏡猴,身長只有9~12cm。

巧克力山

在菲律賓人的心目中有一群驕傲的小山巒—巧克力山。保和島是今年菲律賓要向新加坡推薦的旅遊點。它位於米沙鄢群島的中心,西臨宿務,東與萊特為鄰,是一個充滿自然奇趣,具有悠久歷史的可愛小島。

巴里卡薩島

巴里卡薩島,距離薄荷島有大概50分鍾的航程。巴里卡薩大斷層,海底落差可達3000尺。適合潛水,清澈的海水,成群的海魚,美麗的珊瑚,碩大的海龜,還有更多神秘的海底生物等你去探險。

溫馨提示

菲律賓

屬於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

一島一酒店,享受私人度假。

杜馬蓋地沒有的士的哦,但是有突突車。

使用塔加洛語,即菲律賓語。

6. 刺死西班牙總督的明朝打工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1905年,在日本橫濱開辦的維新派機關報《新民叢報》上,刊登了梁啟超的一篇文章《中國殖民八大偉人傳》,其中附錄於這篇文章之後的是《菲律賓寓俠潘和五》,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一個明朝赴菲律賓的打工仔,因不堪忍受憤而起義,竟然刺死了西班牙總督,並且還勇奪西班牙旗艦歸國。

這是西班牙統治菲律賓三百年來,唯一一次總督被刺死的事件,西班牙、中國和日本史籍都所載。地理大發現之後,西方列強在世界范圍內橫沖直撞、予取予奪,鮮有總督被殺的歷史,那麼潘和五何許人也,因何起義,又如何刺死西班牙總督?



值得一提的是,梁啟超的《中國殖民八大偉人傳》,講述了八位海外開拓的華人,至今仍然鮮為人知,這八個人分別是:三佛齊國王梁道明、三佛齊國王張璉、婆羅國王某、昆甸國王羅芳伯、爪哇順塔國王某、暹羅國王鄭昭、戴燕國王吳元盛、雪蘭莪的先驅者葉亞來。其中,前三者是明朝人,後五者是清朝人,但可惜的是,明清政府將他們視為「天朝棄民」,不僅不予支持,甚至勾結列強共同絞殺,最終讓極具開拓精神的一代中國人遺恨南洋,連史書都不見記載!

《中國殖民八大偉人傳》:八君子之見擯於中國歷史,其毋乃即中國民族見擯於今日生存競爭界之表徵也,吾述此,吾有餘痛焉耳。潘和五不足語於殖民事業,仰其義俠智勇,有足多者焉,冀附於八君子後傳之!

當然,梁啟超的「殖民」用詞,把移居海外的漢族移民視為哥倫布、克萊武和利文斯敦等西方世界的殖民先鋒,符合當時西方潮流,卻不符合中國實際情況,中國人下南洋,往往並非統治當地土著,而是與之為鄰,因此並非「殖民」而是「僑民」!

7. 西班牙王城的歷史

西班牙統治時期前
西班牙人未來到馬尼拉之前,馬尼拉是一個名為Maynila的巨型回教徒馬來人村莊。位於帕西河和馬尼拉灣之間,馬尼拉成為一片具有戰略性的土地。來自阿拉伯,中國,印度,馬來群島的商人都紛紛來到馬尼拉經商。歐洲探險家未來到呂宋島前,馬尼拉也是菲律賓酋長的統治周圍地區的中心。
西班牙統治時期
1564年,一支由西班牙征服者米格爾·洛佩斯·德萊加斯皮(Miguel López de Legazpi) 帶領的西班牙探險隊從墨西哥出發。這支探險隊在1565年2月13日抵達菲律賓宿務,並在宿務建立了第一個西班牙占據點。萊加斯皮聽聞了當地人有關呂宋島的富饒資源後,他派遣兩名海軍上校:馬丁·德戈伊蒂(Martin de Goiti)和胡安·德薩爾塞多(Juan de Salcedo)到米沙鄢群島以北進行探險。
1570年,西班牙探險隊到達了呂宋島。由於誤解和紛爭,西班牙探險隊和當地的土著為了掌控馬尼拉一帶的土地和村莊而發生了戰爭。經歷了幾個月的戰爭後,西班牙探險隊和當地的酋長於1571年簽訂和平條約。戰敗的土著被迫將馬尼拉的掌控權讓給西班牙。1571年6月24日,雷加斯皮宣布馬尼拉為西班牙東印度群島的新首都。雷加斯皮的成就令當時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感到喜悅,也就因此,腓力二世賜予馬尼拉紋章和宣布馬尼拉為「永遠忠貞與高貴之城」(西班牙語: Ciudad Insigne y Siempre Leal)。這也成了馬尼拉的座右銘。
萊加斯皮依據了腓力二世在1573年5月於西班牙聖洛倫索頒布的皇家法令為馬尼拉規劃了新的藍圖。被設計成呈星形要塞,佔地64公頃的王城區被2.44米(8尺)厚,6.7米(22尺)高的石牆包圍著。萊加斯皮在王城區興建道路,堡壘,教堂和學校。王城區也被設計成能抵禦土著的反叛和中國海盜的侵擾。王城區與1606年竣工。王城區即時成了西班牙在菲律賓的行政,軍事和宗教中心。菲律賓最古老和最早的大學、教堂和女修道院都坐落於王城區內。其中最著名的天主教學校有聖托馬斯大學(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馬尼拉雅典耀大學(Ateneo de Manila)和雷特蘭的聖胡安學院(Colegio de San Juan de Letran);教堂有馬尼拉大教堂和聖奧古斯丁教堂。菲律賓的西班牙總督府也本來設立於王城區內。不過19世紀的一場地震使總督府遷往馬拉卡南宮。
西班牙旅法規定,唯有合法的」白種人」(西班牙語:blancos) 才能在王城區內居住。「白種人」包括西班牙裔菲律賓人(在菲律賓出生的西班牙人),半島西班牙人(在西班牙出生的西班牙人),西班牙-馬來裔-漢人混血兒(西班牙語:tornatrás)和西班牙-馬來裔混血兒(西班牙語: mestizos)。基於種族歧視和當時的社會道德觀,只有男「白種人」才可以和非白種女人結婚;女「白種人」是不可以和非白種人結婚。凡是和男西班牙人結婚的非白種女人,她們就自動合法地被歸為「白種人」。自然地,她們也可以和丈夫居住在王城區內。不過,除非被領養,否則男西班牙人和當地人所生的私生混血孩子是不能在王城區內居住。
唯有馬來裔-漢人混血兒(mestizo de sangley) 受批因為工作原因而踏步王城區。這些人必須在日落時分回到他們位於王城區外的賓諾多(Binodo)社區的居所。西班牙人實行了非常不公的課稅:白種人被豁繳稅;當地土著(馬來裔)則需要繳基本稅務;漢人混血兒則需繳納兩倍的基本稅務;漢人則需繳納四倍的基本稅務。
二戰時期
二戰時期,馬尼拉的王城區被日軍和美軍轟炸得面目全非。1942年,日本侵襲菲律賓時,美國駐菲律賓部隊將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Douglas McArthur)發現他們無法保衛馬尼拉,因此宣布馬尼拉為不設防之城。盡管如此,馬尼拉仍然無法逃過日軍的襲擊。1945年,美軍重新進軍馬尼拉,節節敗退的日軍見大勢已退,就在撤退過程中狂襲馬尼拉和屠殺馬尼拉居民(見馬尼拉大屠殺)。麥克阿瑟將軍雖然反對轟炸王城區,卻批准美軍炮擊馬尼拉王城區,古老的王城區在美軍瘋狂炮擊下,只剩下了殘垣斷壁。當時唯一倖存的王城區建築物就是聖奧古斯丁教堂。
現狀
1980年代,當時的菲律賓總統夫人伊梅爾達下令修復長年失修的王城區。王城區管理層(Intramuros Administration)也就因此而成立。王城區管理層修葺了大部分的廢墟,然而,由於管理層的內政問題和政府失政,王城區內仍然有好些廢墟被擱置,一些遺址也被新的建築物取代。今天的王城區是馬尼拉境內唯一保存西班牙古跡的城區。由於馬尼拉蓬勃發展使到許多王城區外的西班牙古跡被拆除,因此唯有王城區內的西班牙古跡未受太大的現代化影響。西班牙時期圍繞王城區的護城河早在美國統治時期被填平,已成了高爾夫球場。王城區也有幾所高等學府,其中有馬尼拉城市大學 (菲律賓語:Pamantasan ng Lungsod ng Manila; 英語: University of the City of Manila),馬普亞工藝學院(Mapú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菲律賓大學文藝團體(Lyceum of the Philippines Univeristy) 和雷特蘭的聖胡安學院。2010年 8月,環球遺產基金(Global Heritage Fund) 發出的《拯救消逝的遺產》(Saving Our Vanishing Heritage)報告把王城區連同銜接的聖地亞哥城堡列為世界12個最「趨漸邊緣化」、正面對無法挽救的損失和破壞的遺產。報告指出罪魁禍首是管理不當和受到發展的威脅。

8. 馬尼拉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Manila)位於菲律賓最大島嶼呂宋島西岸,瀕馬尼拉灣。它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和貿易港口。人口1090萬(2005年4月)。年平均氣溫28℃。

馬尼拉建城歷史悠久,16世紀已是著名商港。1898年,美國取代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後,馬尼拉市區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城市遭到嚴重破壞,1946年菲律賓獨立後重建。馬尼拉市區被巴石河分成南北兩部分,建在巴石河上的六座橋梁將南北兩岸連接起來。1975年11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卡洛奧坎、奎松、帕薩伊4個市和瑪卡蒂等13個區組成大馬尼拉市,面積達626.58平方公里。

9. 走跑漫遊馬尼拉

         

                            一

南航波音737客機呼嘯著沖破馬尼拉尼諾-阿基諾國際機場厚重烏雲的封鎖,一路向北,往廣州飛去。

時值傍晚,黑色的天空擁抱著機窗下灰黑的雲層,逐漸合二為一,似要織成一個黑色的巨網,將這小小的飛機吞沒。此時,遠方最後一線陽光,在即將墜落時穿過雲層,留下一抹或褐紅、或紫黃,又間雜著縷縷深灰的條塊,編織成一條美麗得有些詭異的綵帶,讓人在驚悸中既感受到一種世上罕見的凄艷,又感到一絲略帶惶恐的憂慮。這種美,實在太攝人心魄了,不真實得有些似蒼穹絕唱。

那最後一抹亮光也漸漸沉入深重的黑暗之中,萬米之下,就是那無數次激盪起台風橫掃中國南部的南海,除 了這機上的一百多人,四周有多遠找不到人的蹤跡?

大約三年前,馬航mh370也是從南中國海起飛,往中國陸地上飛去。當他們的親人在北京機場翹首以盼時,當他們在登機一剎那慶幸終於要回家與家人朋友團聚時,時間卻永遠停留在了那一個晚上。

機上的人,永遠的消失了,不知道魂歸何處。

家裡的人,永遠的失魂了,找不到往前的路。

門,關著,又永遠的開著,期盼著,等待著。

無數個夜晚,聽見敲門聲,看到那熟悉的臉,出現在門邊罷?

或許,終有一天,連那身影也模糊了,但心,卻終歸無處安放。

那樣的意外,也會在今天發生嗎?如果發生了,我這個跑過幾十個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即將征戰24小時超馬的人,又是否能比別人多一線生機呢?

或者,在強大的自然界力量面前,我們都不過是一隻細碎的螞蟻,任何的掙扎、堅韌都無能為力?

                          二

十月二十三號晚十一點多,飛機降落在馬尼拉尼諾-阿基諾機場,在岷倫諾區中國城酒店安頓下來後,已經是十二點多鍾。老闆告誡我,馬尼拉的治安不是太好,最好不要太早太晚獨自外出。但習慣於到任何城市都堅持跑步的我,還是不到六點就起床,穿上跑鞋沿著先天晚上來時的感覺,加上谷歌地圖的印象,朝外面跑了出去。

剛准備跑,一個當地老頭看到我熱情的和我打招呼,我也揮手回應。雖然才六點,但街上已經是車來車往,對面就是一家掛著中文標識的美加廣場,而街上穿流不息的摩托車發出巨大的轟鳴聲,似要將整個城市都叫醒過來。

朝著中國城的門樓跑去,一路上看到不少飛馳而過的奇形怪狀的車,前面一個吉普車頭,後面是開敞的車箱,裡面坐著不少人,應該是類似公交車一樣的交通工具,加速時噪音巨大,震耳欲聾。回來得知,這種車叫吉普尼,也算是馬尼拉一景,他最初是由二戰後美軍退役的吉普車改裝而成,現在一般是用日本淘汰的汽車改裝而成,是馬尼拉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雖然每輛車有固定的行駛線路,但招手即停,隨時可下。價格便宜,幾比索就可以坐一趟,因而比較受當地普通市民的歡迎。這種車類似於以前國內的中巴車,當然中國的中巴車車況比吉普尼好很多,遠沒有那麼大的噪音。這種車為了乘客上下方便,後面沒有車門,有的乘客甚至就掛在後面,看著實在讓人膽顫心驚,但當地人似乎早習以為常,在當地那麼多天,也從沒見出過什麼事故。人說馬尼拉有八怪,其中二怪就是:交通混亂,車禍很少。摩托聲大,吉普尼鬧。第一個早上跑出來才一公里,我對此就有了深切的感覺。

從酒店到中國城城門一公里,過河就是一棟羅馬式建築馬尼拉市政廳,再往左轉,經過一個市場是天主教的黑拿撒勒人教堂。菲律賓人85%信奉天主教,是亞洲少有的天主教國家,城內教堂隨處可見。路邊,有很多露宿街頭的流浪者,黑瘦如柴,看到行人伸出手露出渴望而哀愁的眼神。輕軌從道路上空穿過,幾分鍾一趟,每趟六節車廂。後來得知馬尼拉的輕軌只有兩條線,主要經過老城的區域,我對當地不熟,沒機會去一坐看過究竟。

第一天我跑過的是帕西河北岸的三都洛區,這是馬尼拉的老城區,房子都顯得黑而舊,不過學校眾多,我路上不斷經過一個個中小學,看到穿著各式校服上學的學生。馬尼拉的學校佔地都非常小,也沒有圍牆,一般就是在一樓留一個門洞作為校門。我在當地看到的所有學校,都沒有操場,只有一二塊籃球場那麼大的空地。據就讀華人區較有名的中正學校的老闆朋友兒子說,學生根本沒機會跑步,就是做個操,都不能將手完全伸直,可見有多擁擠。

我平時每天跑步大約是十公里,在跑出去五公里後,我又原路返回酒店。沖完涼按老闆的建議,到對面的Jollibee(快樂蜂)吃早餐。Jollibee是菲律賓最大的連鎖餐飲企業,目前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其老闆也是一位華人,其目標是打敗麥當勞,成為世界最大的連鎖餐飲集團。

據我老闆說,在菲律賓,Jollibee生意好過麥當勞,從我在當地十來天的觀察來看,其店面數量,消費人數確實都高於麥當勞,更遠好於肯德基。其實雙方的產品、定價相差不大,也許Jollibee的老闆更了解菲律賓市場與老百姓的口味吧。從我在當地兩家餐廳的消費經歷來說,Jollibee的口味似乎是更味美一點。

我點一個套餐,含一杯可樂,一個漢堡,一個雞腿,價格95比索(比索對人民幣約7.5:1,95比索約合人民幣13元,)這個價格遠低於麥當勞在國內的價格,開始我以為麥當勞是因為貴才競爭不過Jollibee,畢竟菲律賓人普遍收入不高。但我後來看到麥當勞的價格與之差不多。

盡管Jollibee一頓早餐在我們看來是相當經濟實惠了,但當地人卻將吃一頓視為奢侈享受,我看到多數當地人是在路邊攤檔上吃,我沒有去問,不知道一頓早餐要多少錢,估計在二三十比索左右吧。

白天,和老闆看當地的市場。酒店對面就是馬尼拉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168商場和999商場,幾層樓都是被隔成幾平米的小商鋪,賣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小商品,老闆介紹說這些商場從開發商,到賣東西的,基本都是華人,菲律賓人很少。菲律賓當地人,如果讀書讀得好上大學的,就進政府機構或者外國公司,沒有人會做這種小生意,而一般的人既沒有經濟能力,也沒有資源做生意,只能來給華人老闆打工。

這些華人,除少數是老華僑二代外,多數是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到菲律賓的新一代華僑,而且多數人是持菲律賓綠卡沒有入籍,他們大多來自福建,以泉州人居多。

市場內人頭攢動,行進緩慢,老闆說再過一段時間,菲律賓人要采購聖誕節禮物時,這條路更是水泄不通。本身人就如過江之鯽,還有各種擺攤的見縫插針,行走就更加困難了,此時居然還有一些小轎車要從這些路經過,真不知短短的路程要多長時間才能通過。

我注意路邊擺賣水果的攤販,看和國內的品種倒也無甚區別,無非是蘋果、香蕉、龍眼、桔子等,後面幾天我嘗試著買了幾種,價格比國內稍低一點,味道也還不錯。

                            三

第二天,我從西班牙王城跑去黎剎國家公園。西班牙從16世界中後期開始統治菲律賓,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才被美國取代,所以菲律賓有著很深的西班牙烙印,而西班牙王城也是馬尼拉老城區建築品質最高、保存最完好的部分。

去的時候經過一座教堂,氣勢恢弘,庄嚴肅美,古樸端莊,讓人頓生仰敬之心。我匆匆拍了兩張照後繼續往前跑,那些傳統的西班牙建築鱗次櫛比的從身旁流過,瞬間以為自己是在馬德里而不是馬尼拉。

跑完我打卡發現那裡顯示的是一座奧古斯丁大教堂,我以為自己跑過的就是這座教堂。直到我離開馬尼拉前一天,才知道經過的是馬尼拉大教堂,而奧古斯丁大教堂在他的南面不遠處,距離不過數百米。兩座教堂都是16世紀末西班牙人統治馬尼拉不久即開始修建的,我有點訝異,相距那麼近,為什麼幾乎同時要修建兩座教堂呢?或許西班牙人對宗教實在是太狂熱了,一座教堂不足以容納他們對上帝的敬仰之心吧。

馬尼拉城市並不算大,只有600多萬平方公里,而實際居住人口卻達2000多萬,號稱世界上最擁擠的城市。所以,馬尼拉公共空間非常少,要找到一個跑步的好去處很難。黎剎國家公園,應該是這個城市最大的一個公共公園了。公園被馬路分布三塊,中間的一塊是核心,早上跑步鍛煉的人也非常多。中間的磚鋪道路一圈正好一公里,中間圍著一片漂亮的水景,有各種造型的噴泉,而邊上還有幾個小的園中園,有中國園、澳大利亞園、日本園等。中國園是面積最大最漂亮的,門口題著中山先生的「天下為公」,我也跑進去轉了一圈。公園里除了跑步的,還有練太極的、練劍的,還有跳類似中國的廣場舞的,不過他們的廣場舞更勁爆一些,也有領舞的,但參與的是年輕人為主。

此後,我基本每天都會跑到黎剎公園,在裡面跑幾圈。只有一次,因為按慣例周末要拉長距離,加上想看看據說是馬尼拉最漂亮的羅爾斯海濱大道的風景,我出了羅剎公園朝下面的羅爾斯海賓大道跑去。

這天是周日,奇怪的是羅爾斯大道沒有車。對面一側有象是花車遊行的隊伍,而我這一側則有很多人在跑步,但又不象國內馬拉松比賽一樣人那麼多,也沒有封路,路邊也沒有拉拉隊義工什麼的,更重要的是,這些跑者胸前也沒掛號碼布。

我到馬尼拉其實一直想有機會參加一次當地的跑步比賽,最好是半程馬拉松。等我轉灣跑到一個海濱廣場時,看到真有一個跑步比賽的計時拱門,看上面顯示的時間應該是半程馬拉松。我拍了張照片後繼續往前跑,又跑了幾公里折返回來經過拱門時,比賽還沒有結束,終於看到一些跑者胸前有掛號碼布,但大多數都沒有掛,不知是多數人都是來蹭跑呢還是他們本來就不一定非要掛號碼布。後來我問老闆娘,她說當地每個星期天都舉行馬拉松,羅爾斯大道會封路。但一方面是因為天氣,二方面是為了少影響交通,比賽開始都很早。怪不得我早上五點開始跑,在羅剎公園跑了一陣後到羅爾斯大道時,很多半馬跑者已經跑完了。而當地的馬拉松也遠不象國內那樣正規,倒有點象國內跑團聚跑一樣,可能補給都是自己負責的。下次再有機會去馬尼拉,我爭取也參加一次他們的馬拉松比賽玩。

                          四

去馬尼拉,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考察當地的房地產業。和國內房地產是經濟支柱相比,馬尼拉雖然近年來房地產也很火熱,但遠不如國內一樣是所有人關心的話題,甚至說,他和大多數菲律賓人沒有關系。據粗略觀察,人口二千多萬的馬尼拉,一年新房地成交量可能不到一百萬平米,不如國內一個百萬人口的地級市。

一方面,是因為馬尼拉平均GDP不過5000美元左右,而且貧富懸殊,普通階層月收入不過三五千人民幣,而馬尼拉新房的售價在一萬五以上,這當然不是普通收入階層能夠承受的了。再則,菲律賓人對於買房,也遠不如中國人那樣熱衷,或者說全世界也只有中國人最熱衷於買房。對於他們來說,租房住,將錢用來吃和玩會過得開心得多。菲律賓人口頭最喜歡說的就是,人活著最重要的是開心,所以他們會將大部分收入用來消費,而很少有積蓄,更別提承受幾十年的房貸來當房奴了。

馬尼拉房地產不發達還緣於菲律賓是土地私有制,所以開發商要想獲得土地用於開發只能從私人手裡購買,由於土地分散,要想開發大型項目難度很大。所以馬拉松市區的房地產項目普通規模很小,如果佔地達到二三萬平米,那就是大項目了。而且馬拉松是沒有容積率與建築密度限制的,所以大多數房子都密匝匝的,很多戶型通風採光都不好,當然也不可能有國內通行的園林景觀公共配套等,所以整體居住品質比較低。象老闆租的房子,底下六層是商場,上面是住宅,商場上有一層架空花園,能在那散散步,這在當地就已經是條件很好的了。

當然,也有極個別大開發商大項目。比如阿亞拉,菲律賓第一大開發商,西班牙人的財團。馬尼拉的CBD馬卡蒂市(當地叫市,實際上相當於深圳的一個街道辦規模左右),是整體由阿亞拉規劃建設的,建築水平很高,可以說不輸於國內任何一個一線城市的CBD,眾多國際知名企業都在那辦公,也有大量的國際名品店。馬卡蒂是從七十年代開始開發的,之後阿亞拉在距馬卡蒂不遠又開發了BGC新城,這是一個比馬卡蒂更現代的商務辦公區。你到這里覺得他與老城區比完全是兩個世界。建築時尚美觀,富有現代氣息,豪華而典雅,道路寬廣,交通秩序井然,高檔商場連成一片,公共空間干凈舒適,象一片世外桃源,美侖美奐。

BGC已經開發完畢,阿亞拉在跑BGC五公里又開始開發一個叫ARCA SOUTH的新城。這個新城佔地有近千畝,以住宅為主,配套有大型商業,但我奇怪的是沒見到有配套學校,不知道這么大的社區將來小孩的入學問題如何解決,是政府負責在旁邊建設嗎?總之,馬尼拉的房地產開發模式與國內相比還是差異很大的。

比如說,這樣大的項目,國內一定會先在入口顯眼處建一個漂亮的展示區,有一個漂亮的營銷中心,一片精緻的園林景觀,周邊會有高聳的廣告牆圍著。而即使是阿亞拉這樣菲律賓一號開發商,也完全沒有這套。一個略顯寒酸的小售樓處在項目內部,要開車從施工道路進去,門口不要說景觀展示廣告牆,連個導示都沒有,我們還是問保安才得以進入。裡面一期建了幾棟高層公寓,賣了二年了,價格從最初的一萬五人民幣漲到了現在的一萬八人民幣,可見銷售速度還是很慢的。我想,同樣的項目,如果是萬科、恆大這樣的國內大型房企來開發,即使馬尼拉的房地產需求不如國內旺盛,銷售速度也會快得多。

應該說阿亞拉的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水平還是相當高的,這從BGC的建築外觀與我們在他們總部大廈看到的樣板房可以看得出,但他們整體的開發理念尤其是營銷理念,可能和國內還有較大的差距。據說國內已經有知名開發商准備在馬拉松開發大型的房地產項目,也許那時會對馬拉松的房地產業帶來巨大的沖擊。

由於馬拉松的房屋是永久產權,加上租金回報率比較高,最高年回報率可達10%,低的也在5%以上,所以近年來不少國內投資者開始涉足馬尼拉房產,而阿亞拉這樣的大開發商自然是他們的首選。我們在阿亞拉總部看房時,裡面只有二拔人,而另一拔人是講國語的中國人。

除了市內的高層公寓,我們還考察了一些別墅項目。這些項目主要分布在二個片區,一個是機場附近的帕賽市,一個是從BGC往南的阿拉邦。

菲律賓的法律體系幾乎是完全照搬美國。他們的土地是私有的,而房地產開發用地發分二種,一種是別墅用地,一種是公寓用地。別墅用地是既有土地權也有房產權的,但只有菲律賓人能購買,外國人不能購買,而公寓則外國人可以購買。所以無論是當地經商的華人,還是去投資的中國人,都只能購買公寓。當然也有少量當地經商的華人,通過變通手法購買別墅的,老闆的一個合作夥伴就在距馬尼拉一百多公里的一個海濱度假區篷島買了一棟度假別墅。

別墅在郊區規模一般都比較大。但由於別墅用地只能建別墅,不象國內,一般是做復合地產,是別墅、洋房、高層的有機組合,能較快的消化。純別墅項目自然消化速度很慢。加上當地不夠發達的經濟,擁擠的交通,較低的開發水平,所以我們看的幾個別墅項目開發進度都相當慢,好多年裡面的住戶還是稀稀拉拉。

馬尼拉賣別墅是將整塊地規劃成一棟棟的用地,客戶是買地,然後委託開發商來建和裝修(也可以自己建和裝修,但委託開發商省事得多),開發商會有幾種設計方案供業主選擇。一棟別墅佔地從300平方到500平方不等,一塊地的售價約在人民幣200萬到500萬之間,建造費在100萬左右。以一個首都城市來說 ,這個價格並不算高。但馬尼拉的別墅區裡面開發商公建的配套非常少,基本就是單純的一棟棟房子,所以實際居住品質並不高。從我們看的幾個項目來看,就是一個孤單的大門在那,完全看不到國內高端項目常見的那些精美的景觀展示,豪華的會所等。只有在阿亞拉開發的一個別墅項目,因為一二期已經入伙了,外圍有一些商業配套,裡面客人也比較多,具有較強的生活氣息。

                          五

住處附近,有一些聖托馬斯大學,我從網上查資料,說這所大學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大學,裡面保存著很多古老的建築,我自然要去一探究竟。

我先在網上查了下路徑,然後開著咕咚往那邊走,但仍轉了好久才找到這所大學。因為, 這所號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大學,實在是太不顯眼了,他沒有國內大學的圍牆,也沒有大片的校舍,你即使從邊上經過也難以察覺。我對著地圖轉悠了好一陣,終於走到了網上看到的那棟古樓下。這棟羅馬式建築上有很多精美的雕塑,古樸的石牆上彰顯著歷史的厚重,我很想進去看一看,可惜保安不讓進,我只得請人給我拍了幾張照片後,悵然離去。

校園里有一片標准足球場,但沒有跑道,這是我在馬尼拉看到的唯一一片足球場。馬拉松寸土寸金,大多數學校都沒有操場。我在馬尼拉看到最多的,是簡單的籃球場,這些籃球場有的是在路邊一小塊空地上,選一個高處掛一個籃球架(高度不一定標准,也沒籃板,有個框就行),有的就在道路中間設二個架子,更誇張的是,在去篷島的一個小村莊邊上,我看到一個樹杈上掛著一個籃球框,幾個小孩在樹下的土地上打籃球。

在尋找聖托馬斯大學時經過一片貧民區,一群小孩在路邊的一個籃球場打球,看我在拍照,一個小孩立刻停下來擺出POSE讓我拍,表情得意而歡樂。菲律賓人很愛籃球,水平一度在亞洲居於領先地位,我在想,將來有一天,這個少年會代表菲律賓出現在亞洲賽場再次進入我眼簾嗎?誰說得清呢。

最後一天,我去了華人義山,這里是僑居馬尼拉的華人魂歸天國的地方。他們從千里之外的故土來到這里謀生,也許至生都想著落葉歸根,最終,卻只能到天國去尋找故鄉的舊夢。

這一天是萬聖節,天空下著蒙蒙細雨,原本幽靜寂寥的義山人頭攢動,這其中有如我一樣的遊客,更多的則是那些亡者的後人。義山的墓地價格昂貴,甚至比房價更高,而到期後,每年還要交土地費。一塊墓地少則十餘平米,多則近百平米,彰顯著死者家族的經濟實力。有的家族後來生意衰落了,無力再承擔祖上的墓地費,於是墓園就會將其墓毀掉重新賣給其它人。那時,其後人恐怕亦難以再在同胞中抬起頭罷。

一個亡者的後人,多的數十口,平日可能也難得一聚,這一日從四面八方,甚至海外重洋聚集在一起,紀念先人,敘敘親情。大的墓室邊上甚至有房有床,可以在裡面居住。當然,多數只是來祭掃一下,也許到了下午,這片墓園就將重歸沉寂。而一座菲律賓華人抗日紀念碑,雖然碑上刻著上百人的名字,卻因死者無後而紀念堂冷冷清清,令人唏噓不已。

埋葬著數萬華僑的墓園,也似是一座萬國建築博物館。有傳統的中式建築,有嶺南建築,有羅馬式建築,有希臘式建築,有較豪華的拜占庭教堂式建築,還有混搭型建築,琳琅滿目,五花八門。這些人生前的經歷想必是充滿傳奇色彩而豐富波瀾的,死後亦給世界留下了一幅壯闊的建築群,讓人從一堆凝固的石碑石牆中窺探到一段歷史的紛繁。

10. 假期適合去哪些地方度假呢

假期最適合度假的地方——菲律賓馬尼拉。

一提到關於菲律賓的旅行,小夥伴們都不約而同的想到泰國、柬埔寨、越南,卻很少有人提及到菲律賓。即使提到菲律賓的也只是願意去長灘島感受海島風情,甚至不清楚菲律賓的首都叫馬尼拉。事實上,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是一個歷史文化深厚的城市,一個經濟發展成長速度最快的城市,而且還融合了西班牙和美國的文化。這個菲律賓首都以及本國最大的港口是一個你值得來旅遊的城市。

一、黎剎公園(Rizal Park)

黎剎公園位於首都馬尼拉市中心羅哈斯大道旁,面對馬尼拉灣。這里可以說是菲律賓人民公園。在公園的正中央豎立著菲律賓民族英雄領導菲律賓獨立運動的荷西·黎剎的銅像。菲律賓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Manuel Roxas宣誓就職也是在這個公園。在菲律賓人民的心中黎剎公園有著不可撼動的位置。

黎剎公園總體劃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緊鄰塔夫脫大街,是菲律賓國家博物館所在地和國家旅遊部辦公的地方;第二部分從黎剎銅像一直可延伸到Roxas林蔭大道;第三部分便是黎剎公園為民眾和遊客提供的開放式場地,有噴泉、林蔭大道、還有一個看到可以欣賞到馬尼拉的美景。

黎剎公園是菲律賓最具人氣的公園,不管是工作日還是節假日,這里的遊客都是絡繹不絕。清晨,生活在公園附近的馬尼拉的市民會在這里晨跑、打太極拳等鍛煉身體。這里也是年輕的情侶們約會的地方,尤其在黃昏時分,情侶們在看台欣賞著馬尼拉世界上最美的晚霞。三五好友或者家人帶上食物和飲品,休閑團聚的美好時刻就在這里。

出行小貼士:

1、黎剎公園是開放式公園,全天開放,不建議晚上游園

2、在公園里有一個中國園,門票需20比索

3、輕軌1號線可直達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