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哪個節日人們會送領帶

西班牙哪個節日人們會送領帶

發布時間: 2022-12-19 01:31:42

⑴ 西班牙有哪些風俗習慣

姓名:西班牙人的姓名由「教名-父姓-母姓」三節組成,日常生活中互相稱呼時,通常只使用名中的第一個名字。 起居:由於氣候溫和、每天日照時間長,西班牙人的生活習慣非常特殊。居民早晨不習慣早起,下午休息時間長,晚上很晚就寢。絕大多數機關企業、商店每天分兩段辦公、營業:上午9點或9點半至下午1點或1點半;再由下午4點半或5點開始至晚上8點或8點半。不少人有午睡習慣西班牙人很少在午夜以前就寢。西班牙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 飲食:西班牙人十分熱衷於夜生活,喜好與朋友深夜外出聚會、進餐,通常是輪流做東去酒吧。酒吧和餐館一般營業至凌晨1點,夏季則延長到凌晨三四點鍾。青年人亦常喜結伴於夜間去迪斯科舞廳跳舞。西班牙人樂於豪飲,僅次於法國人和義大利人。常喝的飲料是扎啤,然後是葡萄酒類(葡萄酒、雪利酒、白蘭地和香按酒等)。

⑵ 各國父親節的時間及習俗

每年2月13日:俄羅斯

每年3月19日:比利時、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聖約瑟日)

每年5月8日:韓國(雙親節)

每年耶穌升天節:德國

每年6月4日:丹麥

每年6月第一個星期日:立陶宛

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日:奧地利、比利時

每年6月第三個星期日:中國、新加坡、阿根廷、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厄瓜多、法國、印度、愛爾蘭、日本、馬來西亞、馬爾他、墨西哥、荷蘭、巴基斯坦、巴拿馬、秘魯、菲律賓、斯洛伐克、南非、瑞士、土耳其、英國、美國、委內瑞拉、辛巴威等。

在父親節這一天,凡是父親已故的美國人都會佩戴一朵白玫瑰 ,而父親在世的美國人則佩戴紅玫瑰。在賓夕法尼亞,人們也會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意,而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佩戴白丁香。在日本父親節時,女兒一般會念感謝信給父親。她們會和父親團聚,給父親送上禮物和祝福。在日本,不管是已經出嫁的還是待字閨中的女兒,一般要給父親寫一封摯愛和祝福的信,將這封信捧到父親面前,大聲念給父親聽,感謝父親的生身和養育之恩。

⑶ 西班牙有什麼民俗風情

西班牙人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班牙女性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否則會被視為沒有穿衣服一般被人嘲笑。另外,西班牙有的地方的婦女喜歡將捕捉到的螢火蟲用薄紗包起來。

1、儀態禮儀

當地女性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2、相見禮儀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和吻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3、餐飲禮儀

西班牙人的主食以麵食為主,也吃米飯,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過分油膩和鹹味太重的菜。早餐習慣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蘭地酒,飯後則喝咖啡及吃水果。

4、商務禮儀

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5、旅遊禮儀

西班牙人性格開朗、熱情,但容易激動。有時發生爭吵是很正常的,他們對此已習以為常。西班牙人吃東西時,通常會禮貌地邀請周圍的人與他分享,但這僅是一種禮儀上的表示,不要貿然接受,否則會被他們視為缺乏教養。

6、主要禁忌

在西班牙,不要對鬥牛活動有非議。如果你對情況不了解,最好不要對鬥牛活動發表任何意見。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鮮花,他們最喜愛石榴花。

⑷ 有誰知道西語國家的節日啊謝謝了~

歐洲國家有著西方人關於數字、顏色、花卉及動物的許多共同忌諱。西方人普遍忌諱「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源於基督教傳說;西方許多國家都把黑色作為葬禮的表示;在國際際場合,忌用菊花、杜鵑花、石竹花,黃色的花獻給客人,已成為慣例;另外,在我國分被認為代表吉祥、喜慶、長壽的大象、孔雀、仙鶴等動物圖案在一些西方國家也被列於忌用之列,被分別視為蠢笨(英國)、淫婦(英、法國)和蠢漢(法國)的代稱。

由於民族文化的差異,歐洲各國都擁有許多各自的特點。如招手一類友好的手勢,在希臘卻意味著「下地獄」;希臘人表示告別,是把手背朝向對方招手。因此,記住下述關於歐洲國家各自民族文化習俗特點的提示,對於跨國文化經貿活動的展開將是非常有益的:

比利時人愛把做生意和娛樂結合在一起,喜歡招待別人,也喜歡被別人招待。注重外表,注重生意夥伴的頭銜;

匈牙利人,較迷信,新年的餐桌上不許擺放禽類製成的菜餚,認為那樣的話,幸運會隨禽類飛走;

丹麥人,喜歡桑拿浴和飲酒,且酒較昂貴。商務活動中倘若招待一場桑拿浴或多帶幾瓶蘇格蘭威士忌酒,便可增加談資和作為最佳饋贈;

挪威人,講究守時及與人談話保持一定距離,拜訪或出席家宴,要准備花或糖果等禮物送給女主人,出外郊遊不要驚嚇河鳥(挪威國鳥),普遍視紅色為流行色;

德國人,有一種名符其實的講究效率的聲譽。德國談判者總是很嚴肅的,要習慣於在所有場合下穿一套西裝(不要將手放在口袋裡,這被認為是無禮的表現)。饋贈要針對個人即使是以公司的名義;

希臘人,愛午睡,為亞熱帶氣候所致。說「午安」可包括深更半夜,最後分別才道「晚安」。希臘人做生意方法比較傳統,討價還價到處可見;

奧地利人,不喜歡在新年期間食用蝦類。因為蝦會倒著行走,象徵不吉利,若吃了蝦,新的一年生意就難以進取。

西班牙人,強調個人信譽,寧願受點損失也不願公開承認失誤。如果無意中幫助了他們而使他們免受損失,那麼你便永久地贏得了友誼和信任;

法國人,給人印象是最愛國的。即使英語講得再好也會要求用法語進行談判,而且毫不讓步。對穿戴極為講究,在會談時應盡可能穿最好的服裝;

愛爾蘭人,忌用紅、白、藍色組(英國國旗色),這是由於政治、歷史原因所致。另外愛爾蘭的法律禁止愛爾蘭人離婚;

義大利人,比德國人少一些刻板,比法國人多一些熱情。但在處理商務時通常不動感情。作出決策較慢,並不是為了同同事商量,而是不願倉促表態;

盧森堡人,日爾曼人的後裔。由於國家小,多數人中午駕車回家吃飯,午間不辦公;

荷蘭人,曾是歐洲最正統的民族,愛清潔、講秩序、做生意時希望你在到達荷蘭前就事先約定。性格坦率,開誠布公;

葡萄牙人,很像希臘人,隨和,喜歡社交。盡管天氣熱也穿著西裝,和他們談判時,應上衣整潔,並在工作和社交場合戴上領帶;

英國人,凡事都須循規蹈矩,他們的汽車行使方向和歐洲其他國家正好相反。基於將英語作為母語的自負,除了英語外,英國人不會講其它語言。

第一節 新年(New Year)第二節 聖誕節(Christmas) 第三節 復活節(Easter) 第四節 感恩節(Thanksgiving) 第五節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第六節 母親節( Mother's Day) 第七節 父親節( Father's Day) 第八節 情人節( Saint Valentine's Day) 第九節 萬聖節前夕( Halloween) 第十節 西班牙番茄節 (Tomatina - Tomato Fight)
聖誕節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互贈聖誕禮物是聖誕節的重要內容。

聖誕節又稱「耶穌聖誕瞻禮」、「主降生節」。公元354年,羅馬帝國西部拉丁教會年歷中首次寫明12月25日為耶穌基督誕生日。

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過春節。這個節日不僅蘊含深刻久遠的宗教因素,同時又是一個舉國上下普天同慶的世俗日。 聖誕節在每年的12月25日,這是耶酥基督誕生的日子。

它原本是耶穌基督(Jesus christ)誕辰紀念日,如今已成為西方國家全民性的節日,頗似中國的春節。聖誕節定於每年12月25日,而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Season)往往持續二周。這段時期里,雪片般的賀卡飛往世界各地,電話線、通訊網頻繁地傳遞人們的祝福和問候;大街小巷粉飾一新,商店櫥窗前大減價、大拍賣的廣告格外醒目;到處可見人們拎著大包小包的節日用品匆匆而過,到處可聽見歡快的歌聲和笑聲。車站、機場里此時擠滿了盼望回家的人群,因為聖誕節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無論外出多遠,人們都會想方設法趕回家與親人團聚。

由於聖經記載耶穌生於夜間,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聖誕夜」或「平安夜」。

★聖誕節的來歷
12月25日的聖誕節是慶祝基督教創始人耶穌基督生日的日子,是西方國家最大、人們最喜愛的節日。

據基督教徒的聖書《聖經》記載,上帝決定讓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投生人間,找個母親,然後就在人間生活,以便人們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學習熱愛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熱愛。「聖誕節」的意思是「慶祝基督」,慶祝一個年輕的猶太婦女瑪麗婭生下耶穌的時刻。

《聖經》記載,瑪麗婭和木匠約瑟夫訂了婚。可是,在他們同居之前,約瑟夫發現瑪麗婭已懷孕。因為約瑟夫是個正派的人,又不想把這件事說出去讓她丟臉,所以他想悄悄地和她分手。他正在考慮這事時,上帝的天使出現在他的夢中,對他說,「不要嘀咕了,把瑪麗婭娶回家。她懷的孩子來自聖靈。她將生下個男孩子,你們給孩子起名叫耶穌,因為他將從罪惡中拯救人們。」

盡管耶穌的確切生日並不清楚,大約是在2000年前,但是日歷按著假定日期把時間分為公元前(耶穌基督誕生前)和公元後。在公元後的頭三百年間,耶穌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慶祝的。最後,在公元354年,教堂的領導人把12月25日定為耶穌基督的生日。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撒冷的教會例外,那裡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後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慣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

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聖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

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裡,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過春節。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http://hongkong.icoupon.com.cn/info/html/2006/10/info_show_15249.html

http://www.hcbj88.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
可以參考下

⑸ 西班牙有哪些傳統風俗

西班牙的各種禮儀
海外生活之西班牙的風俗文化
西班牙人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班牙女性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否則會被視為沒有穿衣服一般被人嘲笑。另外,西班牙有的地方的婦女喜歡將捕捉到的螢火蟲用薄紗包起來。

儀態禮儀:當地女性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見禮儀: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和吻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餐飲禮儀:西班牙人的主食以麵食為主,也吃米飯,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過份油膩和鹹味太重的菜。早餐習慣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蘭地酒,飯後則喝咖啡及吃水果。

喜喪禮儀:西班牙巴斯克人的婚禮沿襲著一套傳統的習俗。人們習慣上認為星期二是「吉日」,因此婚禮一般選在這一天舉行。典禮要在教堂里按天主教教會規定的儀式進行。隨後還要舉辦宴會和舞會。西班牙的節日繁多,如狂歡節,烹調節,復活節等。為了紀念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每年4.23都會紀念他。

商務禮儀: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旅遊禮儀:西班牙人性格開朗,熱情,但容易激動,有時發生爭吵是很正常的,他們對此已習以為常。西班牙人吃東西時,通常會禮貌地邀請周圍的人與他分享,但這僅是一種禮儀上的表示,不要貿然接受,否則會被他們視為缺乏教養。

主要禁忌:在西班牙,不要對鬥牛活動有非議,如果你對情況不了解,最好不要對鬥牛活動發表任何意見。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鮮花,他們最喜愛石榴花。

⑹ 關於西班牙的禮儀、禁忌等

1、儀態禮儀:當地女性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2、相見禮儀: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和吻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3、餐飲禮儀:西班牙人的主食以麵食為主,也吃米飯,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過份油膩和鹹味太重的菜。早餐習慣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蘭地酒,飯後則喝咖啡及吃水果。

4、主要禁忌:在西班牙,不要對鬥牛活動有非議,如果對情況不了解,最好不要對鬥牛活動發表任何意見。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鮮花,他們最喜愛石榴花。

(6)西班牙哪個節日人們會送領帶擴展閱讀:

西班牙特色文化

1、弗拉門戈(Flamenco)

起源於安達盧西亞的弗拉門戈舞是西班牙舞蹈甚至西班牙文化的代表。它融合了聲樂,舞蹈藝術和音樂伴奏。弗拉明戈音樂有50種,每種都有自己的節奏模式。

弗拉明戈舞蹈是一種即興舞蹈,沒有固定的動作,全靠舞者和演唱、伴奏的人以及觀眾之間的情緒互動。近年來,由於弗拉明戈節奏輕快,在中國,日本,韓國等非西語國家逐漸流行起來。

2、口哨語言(Silbo Gomera)

古老的口哨語言,是戈梅拉島特有的傳統。戈梅拉島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Islas Canarias)中的一個,位於大西洋,屬於非洲。

令人驚奇的是該島居民僅用口哨就能傳情達意。口哨語有6個音,2個母音,4個輔音,能夠表達4000個單詞。從1999年起島上的學校都教授該語言。幾乎所有島民都可以聽懂它,並且有多一半島民還在練習這種口哨語言。

3、地中海飲食(La dieta mediterránea)

地中海飲食包括了一系列知識,技藝,符號和傳統。象徵著地中海國家獨特的文化元素。它由西班牙,希臘,義大利和摩洛哥共同提名。地中海飲食文化強調睦鄰,分享和和溝通,「吃在一起」是整個地中海盆地的文化基礎。

同時地中海飲食文化不僅限於食材,還包括了用於食品運輸,保存和享用而製作的陶瓷和玻璃容器。在西班牙,地中海飲食尤其以使用橄欖油和新鮮的食材,健康的烹飪方式而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

⑺ 西班牙的婚禮習俗有哪些

對於婚禮中最重要的傳統就是:當新郎新娘舉行完婚禮,走出教堂時,人們會向新人拋灑大米或者是玫瑰花瓣。(PS
拋灑大米這個習俗主要流行在西班牙的南邊,據分析是由阿拉伯人帶入的。和中國相似的是,大米也是西班牙人飲食的基本要素,同時又具有生育能力的象徵意義。所以這里不僅僅是希望新人豐衣足食,更希望這對夫妻有後代。)但是現在很多的傳統和習俗也在悄然改變。
從前,婚禮通常是從下午開始舉行的,並且鬧洞房會持續直到第二天早上。現在呢,婚禮在上午或下午舉行皆可。但是,鬧洞房還是會一直持續到第二天。
首先,訂婚戒指會被佩戴到左手的無名指上,而結婚戒指則會被戴到右手的無名指上。
西班牙婚禮的一大傳統就是:新郎要送給新娘13枚硬幣作為彩禮,它象徵著新郎的財產為兩個人共同擁有了,而且他們會在將來一起守護它。
通常來說,西班牙的傳統婚禮上沒有伴郎、伴娘,而是由新娘的父親和新郎的母親來陪伴新人。此外,婚宴上的主桌會准備六個席位,分別是:新郎、新娘以及雙方父母。
在婚宴上,賓客會到主桌向新人贈送禮物作為感謝。一旦晚宴開始,新人或是指定的人會送給賓客一些小禮品作為婚禮的紀念。
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新人都會送給男性賓客雪茄作為回禮,女性賓客則會收到如胸針一類的小禮物。但是現在這一傳統也在慢慢改變,新人會贈送一些更有特色的東西,而不再是雪茄或是葡萄酒。
在傳統的婚禮上,新郎最親近的朋友會把領帶取下來,剪成小塊,然後賣給賓客,收到的錢則給新人。同樣,新娘的朋友會把襪帶剪成小塊賣給賓客。但是現在這一習俗也漸漸被擯棄,很難在婚禮上再看到了。
在緊張的婚禮後,當新人們度蜜月歸來,他們需要帶上結婚公證書到民政局領取戶口本,這是證明他們結婚的官方文書。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

⑻ 2021-09-17

【中原焦點團隊】李娟麗高六/分享628天/2021.09.17周五總1167場(累計187場/本周  場)

學習

1、網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當年我十幾歲進入青春期時,感覺老媽真的是太煩了,就對她破口大罵「臭老婆子!」,沒想到我媽開心的不得了,笑逐顏開地向我爸報喜「咱家兒子終於進入叛逆期了,慶祝一下!」

當天晚上美滋滋地煮了象徵吉祥的紅豆飯,還在門口的郵筒上貼了告示「我家也有叛逆期的兒子啦!」

年少的我意識到,這樣下去只會讓老媽越來越開心,叛逆期一天就結束了!

故事裡的媽媽,使用的方法在家庭治療中叫悖論式干預,

這個媽媽將兒子叛逆中的成長部分擴大,用喜悅來呈現,忽略了溝通中的攻擊部分,

以一種非常規的手段,巧妙地化解了青少年家庭中的雙重束縛模式。

2、用媒體思維全網覆蓋,讓產品銷售慕名而來!

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媒體傳播上。一家公司或一個老闆,如果媒體思維短缺,註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傳播度,就沒有認知度;沒有認知度,就沒有美譽度;沒有美譽度,何來知名度。

3、西班牙擁有著豐富而悠久的文化,西班牙人非常的熱情奔放、浪漫,注重對生活品質的提高,對夜生活特別著迷,日常也喜歡聚會、聊天,經常會在酒吧、咖啡館裡面聚會,今天就和我一起來了解下關於西班牙的一些風俗習慣。

1)西班牙人的作息時間

西班牙人的作息習慣和世界上其他的國家相比都比較獨特,他們午餐的時間一般是在中午兩點到下午四點之間,晚餐要到晚上九點到十一點的時間。西班牙人愛好十分廣泛,特別的喜歡戶外活動,對足球、登山運動格外喜愛,也喜歡旅遊。

2)西班牙人的送禮禮儀

西班牙人在各種節日都有相互送禮的習慣,在贈送禮物的時候非常的注重對禮物的外包裝上,在收到他們贈送禮品的時候要直接當著他們的面打開,並對對方表示感謝和禮品的贊賞。西班牙人在赴約的時候有習慣性遲到的問題,特別是在應邀出席宴會的時候表現得更加明顯,在餐桌上基本上都不會勸酒,也沒有互相敬煙的習慣。

3)西班牙的節日

西班牙擁有豐富多彩的統計,每一年光固定的節日就有200多個。除了一些擁有重大意義的傳統節日,比如國慶節、元旦、聖誕節、復活節等等,國內不同的地區都有自己的一些專屬節日,這些地方性節日有著濃郁地方色彩。他們在節日和假期的時候都喜歡和家人團聚在一起,不願接待客人。

4)西班牙鬥牛

西班牙鬥牛擁有久遠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岩壁畫中就有發現了人類和牛搏鬥的畫作,據說,古羅馬的凱撒大帝就有過騎馬鬥牛的娛樂活動,而我們都知道古羅馬統治過西班牙。在這之後的600多年的時間里,在西班牙貴族裡面就一直把鬥牛當作顯示自己勇猛剽悍的專利項目。到了18世紀的時候,當時的西班牙在波旁王朝的統治下,費利佩五世覺得鬥牛這個項目太危險,擔心會有王室成員為此喪命,所以明令禁止貴族玩鬥牛,從這個時候鬥牛才從貴族專屬項目來到了民間。西班牙鬥牛的時候選出來的都是性情最為暴烈的北非公牛,然後通過4、5年的時間培養成為專屬的鬥牛,表演通常情況下都是在下午時分舉行,鬥牛表演是西班牙為數不多的一個能夠准時開始的表演項目。

5)西班牙更多的風土人情

(1)西班牙人受拉丁文化的影響,性格熱情奔放,樂觀開朗,誠實爽快;2)飲食:西班牙人日常飲食以麵食為主,吃各種肉類,喜食酸辣,不愛吃油膩或過鹹的菜餚。他們愛喝啤酒、葡萄酒 ;3)著裝:西班牙人平時服裝以寬松、舒適為主,大多是不系領帶的襯衫、夾克衫,婦女喜穿素色高雅裙裝,但老年人比較喜歡亮色;4)禁忌:忌諱「13」和「星期五」。喜歡黑(庄嚴)、紅(吉祥熱烈)、黃色(高貴)。

6)西班牙客戶接待注意事項

(1)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一般可稱呼西班牙人為先生、夫人、小姐,西班牙人見面之時常常交換名片,女士處處優先;

(2)在商務場合,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

(3)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7)西班牙客戶喜歡什麼禮物

(1)國內零食、精美包裝的本地特色小吃;

(2)陶瓷餐具,可以送些具有中國風格的餐具;

(3)手工藝品、字畫,表示友好合作。23:06

⑼ 西班牙有哪些生活習俗

披風是西班牙女性的傳統服飾,至今仍流行,西班牙婦女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否則會被視為沒有穿衣服一般被人嘲笑。鬥牛褲子是男士的傳統行頭。西班牙人的住房裝修考究、寬敞而舒適。

西班牙馬斯克人的婚禮沿襲著一套傳統的習俗。人們習慣上認為星斯二是「吉日」,因此婚禮一般選在這一天舉行。典禮要在教堂里按天主教教會規定的儀式進行。

西班牙當地婦女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您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婦女,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西班牙人的見面禮節一般採取握手、親吻和擁抱三種方式。兩人初次相識邊握手邊問候,如對方無握手之意,可點頭說「你好」致意。在西班牙做客,無論是熟人、朋友、親屬之間,都須事先約定,如不經事先打招呼就貿然到主人家或辦公室是一種失禮行為。西班牙有一種晚睡晚起的習慣,客人最好在上午10時後和下午2時後拜訪為宜。客人一般都帶些禮品。一瓶葡萄酒,一盒點心,或送一束鮮花都可以。做客一般都不會准時到達,大多是晚10~15分鍾,如遲到太多,是一種失禮行為,來得太早會使主人措手不及。在比較正式的情況下,吃飯時西班牙人有安排座次的習慣。一般是主人夫婦面對面坐桌子的兩頭,其餘客人坐其兩旁。餐後,立刻離開是失禮的,待得太久也是失禮的。

對西班牙人來說,HOLA(哦拉,中文意思:你好)這個詞是每天要說上幾十遍的,只要與人有接觸,不管在什麼地方認識不認識第一句話就是HOLA,還要加早上好或者下午好或者晚上好。鄰里之間碰到面可能有些平時根本沒接觸的也會打聲招呼說聲你好。很多第一次來西班牙的中國人學會的第一句話就是HOLA,而老外學中文的第一句話也是HOLA的中文翻譯,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毫無疑問是人與人相處最基礎最重要的問候。

與中國人的含蓄內斂不同,西班牙是個熱情奔放的民族,所以他們的性格體現在了他們的肢體語言上。好久沒見的朋友或親人一定要來個緊緊的長時間的大擁抱,高興之餘很可能會有激動的眼淚。如果是第一次別人介紹認識,男女之間或女女之間要擁抱外加兩個臉頰的KISS,男男之間則是握手,大家要自我介紹並且表示很高興認識你之類的話。如果是一大幫朋友見面的話那就費時間了,每個人彼此擁抱親臉寒暄一番都得好長時間。有一次參加小語同學的生日聚會,其中有一位家長中途才來,我們一大群人正圍著一張好長的桌子在喝飲料吃點心,她一進來從我身邊的一位媽媽開始問候一個個接下來就這樣繞著桌子一直擁抱親下去,到最後一個問候完時,我旁邊的一位大鬍子爸爸已經兩個漢堡包下肚了另加大半杯的可樂。。。

BESO在西班牙語里是指吻的意思,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這個還是屬於敏感的詞,好像只有在戀人和親人之間才會使用,但是在這邊絕對是泛濫的了。開車的時候經常聽廣播,主持人和聽眾眾通完電話最後動不動就給他(她)個BESO,有時候還加個FUERTE(強烈的 )甚至是MUY FUERTE(很強烈的),其實他們之間就是第一次通電話根本連面都沒見過。與西班牙朋友打電話或發簡訊和郵件,總是會收到很多個BESO,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因為這只是他們一種問候的表達方式。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